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无处可逃》读后感精选10篇

情感语录精选

发表时间:2020-02-21

《无处可逃》读后感精选10篇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处可逃》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处可逃》是一本由[加]雪薇·史蒂文斯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019-12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处可逃》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多个维度的无处可逃

先说下整体感觉,这本书的亮点是对恐惧的描写,不仅是对家暴的恐惧,还有对未知威胁的恐惧。但是此书宣称的悬疑并不亮眼,感觉是为了转折而转折,所以要扣几分。

这本书有两个明显的“无处可逃”,插一句,虽然翻译的算准确,但是这里带入原版neverletyougo更容易理解。一个是安德鲁的无处可逃,他对妻子有很强的控制欲,读到结局之前,会让人以为出狱的他会对前妻报复,让她无处可逃。第二个是马库斯的无处可逃,他的复仇计划,就是要让“凶手”无处可逃。

再说下其他几个维度的“无处可逃”,对待爱的人,也是要让他们无处可逃,不过这里指的是爱意,比如安德鲁的父女之爱,比如马库斯对待亡妻的不能忘却。琳赛对女儿也是控制欲很强,不管是出于自己的阴影还是对女儿的关心。

最后总结一下,心理描写占2星,多重无处可逃占1星,整体应该被定义为心理小说。而且这本小说对于家暴的描写只是一部分,不能太过强调这是部探讨家暴的小说。

《无处可逃》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无处可逃》不正式感悟

实在太忙了利用一下午时间沉浸式阅读读完整本书

1.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自我感觉并不惊悚悬疑也是最简单的悬疑与其说是悬疑小说不如说是一本简单的关于家暴教育等的普通小说感觉拍成电影应该不错~

2.简介几乎就已经囊括了大部分剧情了我以为简介最多介绍了一个开始emmm没想到…百分之70以上吧是不是简介透露的有点多…

3.作者有几个地方至今我还是有点懵没有解释清楚甚至某一瞬间我以为杰瑞德关注的是琳赛而不是苏菲警察帕克有些地方描写的也很奇怪真的是因为她那个简单的小秘密吗…

4.向来不会评论作者文笔啥的毕竟我就没有文笔唯一让我觉得好与不好的大概就是我看不看的下去了有些作者写的很详细但我真的看不下去但这本书作者至少可以把我带到情境中冲这一点就得给个好评

・ω・`)

【关于家暴】安德鲁的爱是真的琳赛是他的救赎但是家暴这是事实一切的根源应该是儿时来自父亲的伤害.后期出狱以后安德鲁救赎自己关心琳赛和苏菲关于这点可能又要引发最近热议的一个问题“家暴真的能改吗”目前好像大家的认知都是不会看来还是有待研究哦~

《无处可逃》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家暴男之死

从宇芽事件开始,“家暴”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从本质上来说,“家暴”就是一种故意伤害,而且是最恶劣的一种:它是一种绝不势均力敌的殴打,不能反击,无法反击。而家暴最可怕得一点是,它总是戴着爱的面具来粉饰一切的罪行,乞求原谅。难以想象,施暴时残忍毫无顾忌的殴打和施暴后放弃自尊满心忏悔的他们,是怎么一次又一次的做出如此矛盾的举动。

“家暴”另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于,在“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环境氛围下,大部分人是不会主动干涉的。然而,故意伤害就是故意伤害,不应该夹杂因施暴者和被害者的关系而怜悯的裁断。借用一句话:对于性的暴力,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同样道理,家暴这种故意伤害难道不也是吗?

《无处可逃》中的女主人,一个备受家暴摧残的女人,11年的漂泊只为躲避前夫变态扭曲的爱。前夫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的,但这不能成为谅解家暴男的理由,既然自己无法自救,又怎么能恳求他人,一个被暴力折磨的人来拯救呢?

女主最后明白了,前夫是爱她的。为什么她会得到这个决定?因为前夫死掉了,被另一个男人杀掉了。那么合理假设,如果她的前夫还活着,她的前夫时时刻刻监视着她,她会得到这个让人心安的决定吗?不会的,不会的。

所以,唯有家暴男之死,才会让备受身体和精神折磨的受害者心安。

《无处可逃》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适合拍成电影的悬疑小说

虽然我看过不少悬疑类恐怖类电影,但是当最后结局揭晓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卧槽,居然是这样?

不得不说本书的叙事风格还挺加分的,两种视角,多个时间段的穿插叙事,可读性大大增加,不过这也导致我在看第一部分的时候,专门找了张纸记了一下每个时间段具体发生了啥,不然真的挺容易搞混的。

看完全书后就会发现整个故事其实简单明了,被家暴的妻子,占有欲过度的丈夫,懵懵懂懂的女儿,妻子想要带着女儿逃离丈夫,凭借弟弟给的药物让丈夫沉睡,但是操作中细节的偏差导致丈夫提前醒来并发生车祸,连累了一名无辜的女子和她腹中的胎儿惨死,多年过后,丈夫出狱想找妻子复合,而车祸中死亡的女子的丈夫想要复仇,故事就这么展开了。

说起来看的时候总觉得女儿苏菲的男友杰瑞德有点儿问题,但是也有可能是作者以女主的视角写作的时候,女主由于早年受到家庭暴力而过于敏感,所以叙事中对杰瑞德颇有怀疑。

中间我还一度怀疑格雷格是真凶,女主设定也有点儿过于玛丽苏,不过结局有力地证明本书是悬疑小说,不是玛丽苏小说。

总的来说可读性蛮强的,期待能够拍成电影,有的时候看着书里的叙述,电影画面就直接浮现在脑海中了。

《无处可逃》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无法逃脱的不止是身体的掌控,更是内心的一场噩梦。

你为什么不逃?为什么一开始不报警?为什么能允许对方一次次的伤害自己?最近曝光了一些明星网红家暴事件,有些人这样问到,从这本书里,或许我们能明白些什么。

女主琳赛从一开始面对变得陌生的丈夫,会自我安慰,给他找理由。因为他是那么的体贴,迷人。再到后来被威胁,被掌控,因为长久的压抑恐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惊弓之鸟。

十年后的琳赛和苏菲平静的生活在一个海边小镇里,事业有了起色,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生活看起来一片光明。然而随着安德鲁出狱后,平静的生活又被打破,十年前的那场噩梦再次醒来,或者说她一直都活在这场噩梦带来的阴影里,难以展开新的感情,一点小事就可以带回到那段痛苦的记忆里。

另外这本书也从女儿苏菲的口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看待那个家暴的父亲,虽然知道他做了很多事情难以原谅,却还是忍不住去渴求一点父爱的温暖,内心的挣扎以及认为自己错信了他时的愧疚,还是很真实的。

杰瑞德这个人物确实有把我迷惑到,甚至想过他是不是恋母…果然是我想太多。

关于琳赛的秘密,其实还是很期待如果秘密被发现,作者会怎么圆,但最后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了,也太happyending了。

最后,不知道是bug,还是我遗漏了什么。在2005年10月份的时候,安德鲁买了11月去坎昆的机票,琳赛也答应了这件事。然而开头海滩那一篇的日期是2005年1月份,是安德鲁提前为琳赛准备的圣诞节礼物,日期对不上呀

《无处可逃》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细节描写和恐惧心理的描写实属传神,非常细腻。多视角的转换再加上细腻的描写让人代入感很强,让人感觉有真实的画面感。影感很强,双线并进,循环切换,在看似平铺直叙的文笔之下,暗藏着诸多伏笔,引人掘疑解惑。小说每个人人生的选择,都藏着原生家庭的爱与痛,。

琳赛想起苏菲曾问过她,有没有后悔做过某件事,因为如果当时她们没有逃跑,安德鲁就不会开车,就像蝴蝶效应,你改变了一件事,一切都随之改变,她们也不会面临那个巨大的灾难…她回答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做某件事。

过去,她尽可能地保护苏菲不受她爸爸喝酒和发怒的影响,让她知道爸爸是个慈爱的爸爸。直到现在她也从未后悔过,她必须冒这个险。即便安德鲁是个慈爱的父亲,从未想过要伤害自己的女儿。因为她很清楚家庭给孩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长期处于暴力的环境中的人更加封闭、沉默,逐渐丧失对正常健康家庭环境的认知。施暴者往往来自暴力家庭,并从中学会暴力和控制。

安德鲁自己就是受害者,他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活在对父亲的恐惧里,每次父亲从船上回到家里,总是冲他和妈妈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脚踢。几次把他推下了楼梯,时不时还会抄起手边的皮带。安德鲁对苏菲说过,他对她妈妈是真正的爱,占据了他的一切。但过去他受虐的阴影始终缠绕着他,错误的爱更折断了他追求爱的翅膀。荣格说过:“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每个人人生的选择,都藏着原生家庭的爱与痛。愿我们理解爱,学会爱。爱必须始于爱。

《无处可逃》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中规中矩的悬疑小说

很早的时候读过作者的《请你帮我杀了她》,基本上跟这本书内容和发展都很类似。

两本书都是以受男性暴力胁迫的女性为主角,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弱小角色的心理描写和状态叙述非常有一手。把女性深深的无力感和恐惧感描述的生动真实,如果代入感比较强的读者,可能会真的感到害怕。

情节上也都是追求反转的效果,努力的追求一种出乎意料的结尾。比如《请你帮我杀了她》最后被绑架的指使者出人意料,这本的最终凶手也意图出人意料。

本书的主要手法一个是两条线并行进行写作,两条线跟《西部世界》类似,是不同的时间线,一个早期,一个晚期。不过还好的是,没有《西部世界》那么烧脑,明确的把时间写了出来。这样利用倒叙、顺序混杂的手法,也不算是一种罕见的方法了。

另外作者比较刻意的追求惊悚和反转的类似于美剧的效果,也落入了一定的俗套之中。比如为了更出乎你的意料,会故意的写一些若隐若现的情节来往歪处带你。但是这些都很幼稚和明显,大概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能猜到谁是真正的凶手了。

虽然下笔过猛,斧凿痕迹明显,但也不失为一本消遣时间的小书。建议采取快速阅读的方法,用一两个小时解决战斗。

最近社会上对于家暴的问题也是比较重视,其实女性天生体力上的弱势造成容易被家暴,但近些日子来随着网络的发达,信息传播更为方便,以前不为人重视的家暴现在也逐渐引起关注,其实是一件很好地事情。

并且从已读的两本书来看,作者的风格过于明显并且囿于被侵害的女性领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厌烦。

《无处可逃》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无处可逃》读后感-天使?恶魔?

对于悬疑小说,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我总缺少免疫能力。只要是带有悬疑的情节,情不自禁的要读上一读。《无处可逃》从名字上看,也许就是讲的逃亡。

《无处可逃》是一本让人在阅读前紧张,阅读时毛骨悚然,阅读后心跳加速的书,快节奏的故事往往带着各种疑问,强烈的转折让阅读者心潮澎湃。小说开篇,描述的是一家三口海滩度假的情节,阳光、沙滩、悠闲的时光;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度假,可从字里行间却让人觉得这对女主人公是一种煎熬,时刻内心都那么紧张,甚至于几近恐惧。隐约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安德鲁的内心世界是那么的狭隘、恐怖和阴险。

因为一次逃亡,导致了安德鲁的入狱;对于琳赛来说却是新生活的开始,在安德鲁在监狱的日子了,琳赛算是真的轻松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他出狱。那恐惧、无助的感觉又随之而来。都说家庭是避风的港湾,温暖、温馨又舒适。可在琳赛的世界里,家庭给予她的是暴力。家暴的家庭中的被施暴者,好像永远都无法摆脱那种让人窒息的生活,除非施暴者死亡。

看过讲家庭暴力的类似电影,在外人看来美满的家庭,也许就隐藏着施暴者。就像《无处可逃》中的安德鲁,表面温文尔雅,背后却让人不寒而栗,就像带着微笑的“恶魔”。到底如何才能逃离被施暴者“捍卫”的家庭,也许从一开始就应该离开,如果你选择默默承受,那么当你再想逃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精疲力竭。

最后到底是谁杀死了安德鲁?安德鲁的离奇死亡背后又有怎么样的故事?也许你看了一半就会有所猜想,也许看到最后才能知道那个杀死恶魔的“天使”是谁。

《无处可逃》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致命之爱,无处可逃

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小说,总的来说还不错,对于女性恐惧心理的描写比较细腻,能够身身临其境的感觉。女性作家作品特有的细腻,读起来很舒服流畅(当然翻译得好也是很大的原因)。

“neverletyougo”,无处可逃。封面上写着着“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藏着对原生家庭的爱与痛,读完本书觉得封面的这句话有蹭现今“原生家庭”议论很火的嫌疑,其实本书关于原生家庭的反应并不是最为突出的。虽然安德鲁强力的占有欲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息息相关,但对于其他角色的描写,原生家庭往往都是一笔带过。

对于本书我最大的感想是,什么才是真正令人舒适的爱?安德鲁爱琳赛,但却对其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家暴、酗酒都让琳赛活在暗无天日的痛苦中,再之后的许多年中都有恐惧的心理。马库斯爱伊丽莎白,即使在妻子死后许多年依然无法释怀。可是却将自己的愤怒,转化成了复仇的血刃,最终伤害了别人,也使自己多年来活得痛不欲生。安德鲁对赛琳的爱是强烈的,马库斯对伊丽莎白的爱是强烈的,安德鲁对女儿的爱是强烈的。书中每一段爱都是强烈的,而正是这一段段强烈的爱,织出了赛琳无处可逃的牢笼。错爱也好,蒙蔽的爱也好,终究都不是真爱,也会使人无处可逃。他们女儿的爱情可能就会是真正舒适的爱,是希望。

这本书悬疑的成分并不多,最后的揭露是意料之中的事。精彩但不惊喜。最为突出的还是对恐惧的描写,是本值得一读的小说。

最后用一句之前很喜欢的话作为这篇乱七八遭书评的结尾:爱与恨最大的不同,就是爱使人憧憬未来,能使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恨只能让人想起那些痛苦的往事。

《无处可逃》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我们不应该成为任何人发泄愤怒的载体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插叙的方式,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时间线同时进行,分成了多个章节标注具体时间进行叙述,读者也能够跟随事件的推进了解剧情的发展,并且作者的写作手法十分细腻,对于琳赛每一个细微的心理活动都描写的十分真实,能够真切的感受她内心的恐惧与煎熬却也无可奈何。

根据书中安德鲁的性格特点,我总结了他所具有的几个性格特点:

1、首先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安德鲁的父亲就经常殴打他的母亲,所以这在他的潜意识中会留下某种不可磨灭的影响。

2、每次殴打妻子后都会后悔并道歉。

3、交往之初会十分温柔体贴,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暴露原型。最开始交往的时候琳赛也是被安德鲁的温柔体贴所打动,并且所有与安德鲁认识的人都觉得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就连琳赛的父母也这样认为,以至于琳赛后来被伤害也没有告诉父母,因为与安德鲁结交的人都不会相信安德鲁会家暴,即使她说出事实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4、不爱护小动物。

5、他认为家庭暴力只是一种驱散愤怒的方式。他们的脾气很暴躁,就在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发泄自己的愤怒。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宇芽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的话,她说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打人,只是让她安静下来而已。我们不应该成为任何人发泄愤怒的载体。

6、可怕的控制欲。安德鲁不允许琳赛与其他男人有任何接触,不经意的肢体接触都能够让他怒不可遏甚至后来不让她出家门并且在家中安装了监视器,时时刻刻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那么为什么琳赛没有立刻离婚呢?她曾经提出了离婚但是遭到了对方的恐吓,安德鲁将她约到了自己工作的工地上,告诉她如果她要离开就会把她扔到水泥中砌到墙里,这样苏菲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出于对孩子的爱护,琳赛选择了默默忍受。

最后非常感谢豆瓣鉴书团的赠书~

延伸阅读

成都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都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都往事》是一本由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编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都往事》读后感(一):成都往事

看到《成都往事》这个书名的时候,还是很喜欢的,对成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封面也是集典雅与科技感与一身,这是“星云志”系列的图书之一,收录了星云奖自2010年以来的中短篇精彩佳作,个人对于星云奖是不太了解的,后来去百度科普了一下。

之前对科幻类的小说不太感冒,但是因为《流浪地球》和《三体》开始慢慢看一些科幻作品,国内最喜欢的科幻作家还是刘慈欣,常常被作者的脑洞所震撼。中国的科幻电影因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纪元,科幻小说也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

但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写出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科幻小说。

拿到《成都往事》这本书时,当时还在想,科幻作品写成都究竟会怎么写,看完书后对科幻小说的看法也有所改变。以杜宇和朱莉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千年来发生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的事。作者的文笔并不晦涩,也没有太多科技方面的术语,主要以故事情节取胜。

书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另一个故事——《天图》,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少年,他没有受过教育,却画出了关乎物理学的终极的天图,无数专家都看不出这幅天图究竟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只有沈世傲院士对此产生了兴趣,并绝对深入了解这位天才少年。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段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描写,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韩国围棋大师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人机对战,比赛的结果所有人都震惊了,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的李世石输给了阿尔法狗,从这开始,人们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怀疑。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这些怀疑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从某种程度反映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也证明了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是超过了人类的。

故事中的少年张元一,与当时的人工智能Master下围棋,最终打成了平局。当时的围棋大师,没有人能够与Master相匹敌,纷纷败下阵来,而这个少年能够与其打成平局已是极为难得。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个人比较认可一种说法,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许多工作不是由机器就能完成的,或许在很多方面,机器能够完成得很好,但是缺少了人味,总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成都往事》读后感(二):往事只能回味

近几年来,刘慈欣、郝景芳先后获得堪称“科幻诺贝尔”的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走红,华语科幻文学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正如推理小说有分为本格派、社会派、冷硬派等等,科幻小说也有其独有的分类,比如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说是“硬科幻”,重视文学技巧的科幻小说是“软科幻”,分别对应的曾被称作科幻小说中的“重科学流派”和“重文学流派”。在这部《成都往事》华语星云奖合集里,收录了《成都往事》等好几个短篇小说。从科幻类型来看,中国科幻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软科幻、硬科幻交替盛开,带有中国风的科幻元素是越来越浓,从写作功底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科幻作家是非常有潜力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就是这篇与合集同名的《成都往事》,阐释了轮回与时间,篇幅虽然不长,内容很感人,让人越看越喜欢。“她不能告诉我未来,我也不能告诉她过去。我们在此时此刻相逢,却终将擦肩而过,一个返回过去,一个奔向未来。”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时间就像两条交叉的直线,有的时候会交叉相逢,有的时候会各奔东西。“现在是什么时间?”或者“现在离儿童节还有多长时间?”这恐怕连小学生也觉得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可如果把词序颠倒一下再问:“时间是什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顿觉茫然。罗马的迦太基主教也同样被问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人这么问我,我倒知道它是什么;如果要向询问者解释它是什么的话,我就不知道了。”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成都往事》最终说明了一个道理,尽管未来可能会出现时光机之类的东西,然而因果轮回,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时间分别停留在公元前807年,公元前319年,公元199年,公元962年,公元1646年和公元2017年,杜宇和朱利经历了六次相遇,最终还是错过。庄子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做两条相濡以沫的鱼不如做自由自在的鱼,杜宇和朱丽之间的爱情也是这样。刚开始杜宇还一直在追逐着寻找朱利的脚步,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明朝,每一次追逐都伴随着流血杀戮,最终活了三千年的杜宇站在时间机器前悟出来了。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生活中,有一种爱总是很沉默,从来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然而你却能感觉到它。它就像漫漫风尘中的一缕微风,从你身边悄悄飘过;然而它又像是朝朝暮暮里的深情岁月,在磕磕绊绊中相互扶持。它用最平凡的爱贯穿了人的一生,用点滴的深情铸成了生命的每一天,它就叫“相濡以沫”。

《成都往事》读后感(三):穿越时空的爱恋《成都往事》

一份爱可以维持多久?一个人可以为了爱寻觅多久?当爱情变得让人无法掌控,我们又会有多少时间来拯救?《成都往事》一个经历了三千年的爱情故事,在生命的轮回里不停的相逢、擦肩,任时空如何变幻,我守着这座城市,在三千年的烟尘和宿命里,等候你的到来。

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前尘往事,也同样无法窥见自己的未来,在命运的轮盘中我们只是小小的一粒浮尘,随着命运的齿轮轮回于天地间。她不能告诉我未来,我也不能告诉她过去。我们在此时此刻相逢,却终将擦肩而过,一个返回过去,一个奔向未来······

命运的轮盘不会因为我们的爱而停歇,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分离而让我们遗忘。我们在无法回转的时间深渊永不停歇,1636年,962年,199年,公元前319年,公元前807年······

未来或许会出现《成都往事》中的时光机,可以带我们自由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只是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却是无法预知的。也许会像朱利那样因为时光手环的损坏,被长期禁锢在时间的轮盘中无法自拔。同样的她也无法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来历,因为她来自未来,所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改变未来世界的运行轨迹。

穿越时空最经典的便是古天乐主演的古装穿越科幻剧《寻秦记》,这部剧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在未来世界里,科学家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将人类输送到几千年以前,用来研究古代未解之谜。

最初看这部剧的时候根本不明白这是一部科幻剧,只觉得题材非常新颖,是之前从未出现的一种电视剧题材。这部剧很快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追捧,无疑是科幻剧的一种成功的体现。之后的多部穿越剧也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台收视率的保证,只是我们只注重故事内容的精彩与否,却忘记它们同样都属于科幻类型,是科幻让我们看到如此多的精彩故事。

《寻秦记》这部剧与《成都往事》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时光转换器的损坏导致无法回到最初的时代,项少龙在未知的状态下改变了大秦的命运,一手造就了一个统一六国的嬴政,也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的历史惨剧。历史的扭转让未来转变,项少龙也无法回到未来世界,因为他对历史的改变,结束了未来的项少龙,未来的项少龙已经不存在了,这便是改变历史的结果。

而《成都往事》中杜宇经过三千年的轮回终于明白了朱利的命运是由他一手造成的,是他的执拗间接导致朱利陷在时间的轮盘中无法脱身。最后的结局还是挺令人欣慰的,杜宇利用时光机穿梭于历史的时间轮盘中找寻到朱利,只因那是他经过三千年的轮回都无法忘记的宿命。

不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历史都不可逆转,改变历史的进程无疑是在毁灭现在。作者用科幻小说的手法为我们叙述未来科技的发展进程,用独特的思维贯穿整个穿越时空的故事,让人读到精彩之处不禁为之鼓掌。

《成都往事》这一册的科幻故事篇篇精彩,其中包括宝树的《成都往事》、王晋康的《天图》、郝景芳的《人之岛》、陈楸帆的《怪物同学会》、夏笳的《2044年春节旧事》、江波的《哪吒》、吴霜和刘洋的《天国的阶梯》、谢云宁的《太阳知道答案》。每一位作者都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编织属于我们华语科幻的顶级科幻小说,作品的书写颇具中华特色,每一篇作品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浓烈的科技感,读之精彩为之鼓掌。

每一篇科幻故事都是科幻作者的孩子,他们有多疼爱自己的孩子,这篇小说便有多精彩,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星云奖科幻十年来带给我们的科幻巨作,让我们一起为华语科幻小说加油!

《成都往事》读后感(四):思潮与科幻交织的狂想曲

这期星云志真的是超出了我的期望,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后劲十足,意蕴深长,较之我之前看的《与机器人同居》这期,真的算是开始展现了当代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幻想气息。诚如韩松和董仁威所言,华语科幻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

成都往事

如果说《与机器人同居》中,每个故事的思想内涵稍显稚嫩,而且表达技法上也多以朦胧模糊化处理,让人有种雾里看花似是而非的郁闷,那么《成都往事》就像是一记重拳,以哲学思辨的口吻,佐以科幻的无穷想像直击我们的内心。星云奖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激励了华语科幻圈的发展。

本期第一个故事就是书名《成都往事》,以因果宿命与轮回的主题讲了一个跨越历史与未来的“追爱”故事,当然我这样说可能显得过于狭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作者想表达有关历史,有关轮回的思考之深刻。蜀王杜宇为了祈求天神平息天灾举行人祭的时候,遇到了从未来穿越来的“神女”朱利,在朱利“神意”的帮助下巩固王权,却也引起了“神权”的反抗,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顺时光之旅,而他的女神却开始了逆时光之路。他在历史的洪流中变换身份等待与朱利的再次相遇,路上有过迷茫,也曾充满野心妄图一统,却最终在女神的言语之间选择隐于宿命的缝隙中等待轮回。结果却发现他才是宿命的开始,是因果的罪魁祸首,他的每一个选择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漫长的时光不能增长他的智慧,更不能让他超脱轮回,他始终都只是走一条看不见的手安排好的路。好在最终的结局很温馨,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过程代入的哲学对话看的我感慨颇多,原来科幻还可以这样与哲思完美融合。

如果说第一篇的思想内核还有一点点婉约冗杂,那么第二篇《天图》就很直白了。这篇开头的时候我以为我在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的一个故事,这样就不符合科幻的精神,索性最后并未反转写实,表达也很直接。就是用一个天才自闭儿童的一副物理学“DNA”三维图,来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并取代人类智慧的恐惧与矛盾,但是就像是毕达哥拉斯即使淹死希帕索斯,也不能阻止无理数进入数学殿堂一样,即使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阻挡与历史必然。我们崇拜比我们强的,依赖比我们强的,但是我们同样也恐惧强大所带来的未知与不可控,这些不安定因素恰恰组成了人类这一命运共同体,使之以巨大的能量推动着历史的巨大车轮,这是宿命,也是因果。

第三个故事是郝景芳的《人之岛》,说实话我本来只想写我对其中两个故事的一点微末见解,但是这篇确实写的此之前的更精炼,让我想说说我的看法,与诸君一起畅想科幻的未来。如果说《北京折叠》是隔靴搔痒不敢直抒胸臆的隐晦表达,那么《人之岛》则直击宇宙探索和人工智能管控人类两大块,但是篇幅所限制的原因,二者只选了后者重点来写有点让人遗憾。自从有了机械智能开始,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人类未来会不会受辖于自己智慧的产物,而本篇一上来就基本让全人类都受制于人工智能,而且最终还以亚当的妥协与凯克的不屈强烈对比,来反衬出自由意志革命的艰难,连亚当这个西方神话人类之始祖的象征都屈服于人工智能,那人类的未来还有救吗?“脑芯”与“人心”博弈,概率计算下的成功几率小于百分之一,然而“人心”抓住了,可能最终这一结果有点过于浪漫,但是人类本质不就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也绝不放弃任何希望,因而才会有逆风翻盘这一说法。人工智能是能超能计算,但是却到底算不准人心。

本期的故事内核虽说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到每个故事有各有千秋,滋味独特,私以为每一个故事拿出来都可堪成就一部好电影,不过这好故事嘛,肯定还得自己亲读亲看才够味。

《成都往事》读后感(五):希望与等待

设想一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类被控制、被操纵,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那时的世界是否是一成不变的、按部就班的?人类又将如何面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当然,这里所说的控制和操纵,这并不是指限制人身自由,而是指操控你的思想,操控你的情感,让你心甘情愿受到支配。不单单是这样,受到操控的人还会不自觉地大事小事寻求认同,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必须要得到答复才会继续自己的行动。

这样的世界也许并不遥远,虽然它现在只是出现在人们的幻想中,出现在于郝景芳的小说《人之岛》里。

离开地球一百二十多年的凯克等人重返地球之后,发现这里和他们离开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叫宙斯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凯克看不到宙斯,但却时刻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凯克身边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首先寻求宙斯的首肯,他们或会对墙壁自语、或立在原处发呆。这些寻求的人总是很快得到回应,然后继续自己的行动。

凯克意识到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被控制了,他要求与宙斯对话,却被宙斯拒绝了。于是,凯克计划远离地球,他要寻找一处不受宙斯控制的地方,要让人类找回自己的情感,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当凯克终于能够与宙斯对话之时,宙斯说:是人类先给自己装了脑芯,联成脑芯之网,才有了我。

人类不断将人工智能成熟化,希望一个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等待着超级智能的出现。在科技发展的这条道路上,也不断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反控制?李开复博士就曾指出,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爱,就是感知。

郝景芳在《人之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

丽雅和凯克提到自己快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一位药理学家。

凯克问:你爱他吗?

丽雅:是的,我想是的。……我们多数维度有很好的匹配和互补,基因中有两处优势显性基因,可以弥补我的两个风险点……

丽雅和这位准备结婚的对象完全没有见过面,只是看到对方的资料,简单的寥寥数语将一个人的职业、性格、兴趣等等概括,这个场面怎么越看越象是电脑配对相亲呢?略有不同的是,电脑配对后当事人自主决定见或不见,而丽雅已经直接决定与之共度余生了。

《人之岛》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人类未来的种种设想在这部作品中只提了冰山一角。人类在未来时代来临之前,究意要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如何完成一次完美的角色转换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人之岛》收录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编版的丛书“星云志”之《成都往事》中,同时收录的还有《成都往事》、《怪物同学会》、《天堂的阶梯》等八部科幻作品,这些都是星云奖开设以来的获奖的优秀科纪作品,非常值得推荐,尤其是科幻迷们,千万不要错过啊!

错失之爱读后感精选10篇


《错失之爱》是一本由[捷克]兹旦内克·斯维拉克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9-3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失之爱》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读后感

对捷克的作品关注甚少,因此对作者不熟悉,错失之爱只是本书其中的一个故事,没头没尾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故事的画面感很强,极具带入感,看完之后耐人寻味,适当的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值得一看!

最喜欢看的就是错失之爱那一篇,作者让这段恋爱奇迹地发生,再相遇,后相爱,最后一个大反转,让人无法释怀!

《错失之爱》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读后感

第一次抽中豆瓣的赠书,收到第一天就马上读完了全书。

我读小说注重内容,感受不太到译者形容的作者是“玩味语言的高手。……凸显了作家的语言功底……”,有几篇还值得一读,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购物》,24页的一篇短小故事白描了女主婚前背叛情人出轨了现任丈夫、结婚后遭受家暴和丈夫的控制欲,一直到老年。丈夫说的那句“这辆车是越老越值钱,你呢,正好相反”,讽刺绝妙。

其他几篇感觉平平,不值得专门买来读。

《错失之爱》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暖心大叔的摸摸头

一如作者在预言中所说,他只喜欢写短篇。恰如作者的人生经历,他的短期温暖无比。

几个小故事,分别关于亲情,爱情,梦想,情节并不老套,及时老套也套的舒服,没有做作和泛滥的感觉。

用错失之爱用做书名,颇有深意。错过了让人难过,得到了也让人难过,一切错误,都在于心理的不知足。再比较其他贫穷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所以整本书各个故事相互独立,却要从整体层面通篇感悟,他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教会读者人生道理。这位大叔,在用他的方式,摸摸头。

《错失之爱》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来自捷克的故事。

由于个人的原因,周六才收到书,但是周日一晚上就看完了!

在我记忆中上一本能让我记忆深刻的故事集,还是那本《四季奇谭》,他现在叫《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错失之爱》书名也是取自其中一篇故事,那我们就先来说说它,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一开始的错过,主人公开始不停的回去寻找,当他与那个女子相遇时,为他感到欢喜,可是后来的反转是真的让我没有想到,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一篇《班级聚会》,这个故事是真的让我想起了我初中高中的时光,没个班都有喜欢捣蛋的人,没错就是我!哈哈哈!每人认得学生时代都有那“讨人厌”的老师,真的希望再回去重新读一遍书。

剩下的故事就不在剧透了,但每个故事都暖心有趣,值得一看!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去听一下小时候常听的《布拉格广场》吧!

《错失之爱》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倘若有所期待,生活便会意义非凡

正如书名选取了错失之爱这一短篇的名字,错失之爱是书中最有趣、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一篇。千万人中遇见心怡的一个,念念不忘怀着希望,自以为得偿所愿,却只是相似的旁人。不是又能如何,他依然比大多数人幸运的得到了真爱。我还记得,高中时在公交站遇见一个很可爱的家伙,此后数个月不时在相同的时间坐同一辆公交,但再也没见过。如今学会了与异性交流,也有了自信,却再也没遇见想结识的人。缘也好,情也罢,常是一厢情愿,飘渺难寻。

无论如何选择前路,总会有不如意处,回想另一个选择,看似更好实则相差不远。红玫瑰和白玫瑰早早的道出了此间实情。每一条路的尽头同样琐碎无奈。杀父入狱当然是幻想,另一个砍死丈夫的囚犯实际也是自己。即使互相怨恨,总归是浑噩走完。

整本书角度多样,总不离情字。对世间的不解、年幼的思恋、不会随老去而消失的欲望。被困也好,给予也罢,都是生活百态、为人真相。

《错失之爱》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快乐与悲伤的边缘

斯维拉克在《致中国读者》中写,他热爱那种“介于快乐和悲伤边缘”的幽默。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斯维拉克的幽默漂流在文字之间,他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的善意,以及他对爱与欲的同情,都以一种充满温情的笔调被叙写出来。

笑的产生,有时出于某种倒错,环绕着想象与现实,预料与结果,而手捧小书的我们在故事之外,在故事之中,不时因为某些意外、误会、谬误、反转而发出笑声。

但与笑声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是惆怅和莫名的感伤。斯维拉克写下一篇篇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关于爱的。《伯利恒之光》中那小小的烛光不知为何让我想起《麦琪的礼物》,《四月故事》里的主人公“惧怕死亡”的理由令人眼眶发热,还有许多人、许多与欲望交杂的爱恨,它们都使人变得缓慢,斯维拉克的同情和脉脉温情使它们飞越了一道道道德、常理的门槛,当我们进入文本当中,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正如斯维拉克所说的,快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反转又反转形成了这些故事,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爱、彷徨和忧郁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尝。

《错失之爱》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

挑最喜欢的三篇来说吧。

《伯利恒之光》一家人生存的困境、亲子之间和夫妻之间的关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体现,再合适不过了。孩子记得点燃的蜡烛意味着危险,母亲不让蜡烛一般微弱的希望破灭,人生还是要靠着一些念想支撑下去不是吗。

《班级聚会》幽默感在艺术中永远是讨喜的,不管是在电影还是在小说里。这篇小说把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奇怪,作者的其他短篇很少有这样的幽默感)。好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鞠躬尽瘁,日后给学生留下的记忆都美好到不真实,甚至是后来学生们听说的桃色绯闻也无伤大雅,无法动摇老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学生于水火的光辉形象。整篇文章洋溢着温柔的气息,哪怕是“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这样伤感的场景,都让人觉得“人生嘛,本该如此”。

《购物》真实到令人发指,又让人拍案叫绝,是可以改编成日式丧系电影的好素材。背叛了初恋也没有细水长流的幸福来临,轰轰烈烈的好像并不是爱情,而是另一种东西,演变成几十年的空虚。最后的反转还是意料之中-如果不反转会更好。

《错失之爱》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精彩的留白

短篇小说是比剑,讲究招招致命,第一次看作者的书,着实有点惊艳。

就内容而言,几个故事都是日常事情,没什么惊心动魄和曲折百转千回,甚至可以说,这些可能都是故事会喜欢的题材,可不同的人写出了不同的味道。作者本身是著名的编剧和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应该较常人要细致很多,所以很多细节写出来非常有画面感,可你一回想,又觉得自己没法用这么简单的笔触写出同样的事情,这是功力。

另一方面,书中的故事都有大段的留白。这正是让人喜欢的地方,好的留白会引导你去想象和填补故事的空白,当然用坏了就是莫名其妙故作玄虚。作者用的相当娴熟,所以简单的篇幅却写出了大大的故事。

对于导读所说的幽默,会心一笑之类的,并不认同。作者明明是在写活生生的生活,他只是在讲他所知道的故事,请不要把读者往固定的方向引导。发现很多出版社特别喜欢干这种画蛇添足的事。

最后,推荐最喜欢的《复视》和《4月20日》。

《错失之爱》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也许看得懂原版效果会好

被豆瓣鉴书抽中,但是拖了这么久才补作业原因有二:1.看不懂2.无从下笔

看不懂并非语言晦涩或是情节难懂,初看一遍后竟没有任何文字走过心间或是留在大脑,虽是短篇但是情节也并无吸引之处。任务在身,遂沉下心来强迫重读一遍,算是跟上了情节的节奏,却也无引人入胜之感。即使全书最叫好的一篇《错失之爱》,读罢也并无太多好感。

不过字里行间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幽默风趣以及不时见到的自嘲于假想,并且文中还有一些利用捷克语来表达的“文字游戏”,可惜看译本并且没有语言背景就很难去像本土作者那样理解作者埋下的各种“梗”。

作者头衔非常响亮,但是这些文字单从我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感受如同小时在《读者》类文摘杂志中看到的外国小译文感觉一样,无太多亮点,我亦不知该如何假装成一个文艺青年或者电影学院学生那般写些让别人看不懂的艺术鉴赏式读后感,因此如果能够看得懂原版相必一定不是现在这种感觉。

最后只记住书中一句话挺有意思:一旦您能拧干床单或被罩,您的双手就会相当有劲儿。

《错失之爱》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高级的幽默能教会你怎样做人

斯维拉克作品最大的特点幽默。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内敛的。不张扬,不急于求成,在绵柔中缓慢展现。于是阅读的人也不由自主放慢节奏,慢慢感受字里行间的诙谐妙语,时而莞尔,时而沉思。慢慢期待诡异而充满智慧的结局。在《错失之爱》中你就能看到一个诡异结局:你本以为一个对视就已目成,可是你彻底错了。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知性的。透过轻松、俏皮的文字能看到他对生活的严肃思考。比如在《伯利恒之光》中,他嘲笑宗教谎言,但同时又接纳这种谎言,因为有些谎言能给人带来希望;《班级聚会》中,他讥讽政治的荒诞,但同时也悲悯事件中的人,因为人性逃离不了时代的局限。你能看出他在某个问题上的反对态度,但他通常并不直接谴责,他表现得更为冷静和睿智。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温和的,作者对细微琐碎的人类生活有着敏锐的感知,善于捕捉和展示欲望、偏见等人性弱点。他虽对此加以嘲讽,但不失宽容和理解。他善于从普通人的愚蠢、不堪、痛苦中剥离出它的幽默性,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立,别人在经受同样的时刻,从而学会一笑置之。

因为太忙或者愿望太急切,很久没有这么愉悦的阅读体验了。看来平心静气会收获更丰。

《寻找亚洲》读后感精选10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寻找亚洲》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寻找亚洲》是一本由孙歌著作,一頁folio|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亚洲》读后感(一):筆記

-同事傳來消息說孫歌教授又有新作,說估計我會感興趣。出差期間在書店中碰到此書,也就買下來讀了。

-六月時剛讀過孫歌這老師的《思想史中的日本與中國》,那次的經驗不大好。這次也是抱著戰戰競競的心情手開此書。

-進入內容前,有點想批評一下的。幾篇文章應該是寫於不同年份的,也應曾發表(如第一篇亞洲意味著甚麼我在《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有找到),但編者卻沒有完整提供相關資料,這樣不利於讀者進一步了解孫老師的思考歷程,也不尊重曾刊登過文章的出版物。個人來說覺得這是一定要做好的功課。

-缺失了以上的資料,也讓我在閱讀時因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而無法更準確的定位孫老師是在甚麼時候、在哪些場境下寫的文章(或者發言,比如第三篇創造新的普遍性只說明曾於2018年的《天涯》刊登過,但看上文下理她應該是一篇發言稿,發言是與另一位日本作者的對談,但編者卻沒有提供這些資料⋯⋯),著實影響了閱讀的感受。

-回到書本的內容,本書編入了四篇追縱孫老師在思考「亞洲」這概念的思考歷程,橫跨十多年的歷史;另也收入了幾篇短文或訪問,豐富讀者對此論題的理解。

-我沒有能力在理論、思想(或原理?)的層面就孫老師的想法提出回應或評價;只能說不同文章因為側重點不同,給予了我更多的切入點去思考「亞洲」、「東亞」這命題。

-第一篇亞洲意味著甚麼從明治年間爬梳,由福澤諭吉、岡倉天心的論點勾出日本兩條就亞洲思考的線索,一直談到濱下武志、小島毅甚至山室信一等當代學人的思考。對我來說最獲益的其實是了解了一個思想史的脈絡;當然當中的不少討論也是很有啟發的,比如過去較少關心的「風土」的說法,或者在《在亞洲思考》一書所展示的思想史與社會史間的相遇與錯失,也是過去沒有注意過的事情。

-而第二章的東亞視角的認識論意義,則比較多提醒了美蘇冷戰歷史對東亞的烙印,以及帶來在理論上的挑戰。

-該章的附錄收入了三篇相當高質的文章,把韓國思想家(以白樂晴、白永瑞為首,也有提及崔永植)的重要性拉到讀者視野之前。如果這說竹內好、溝口雄三等日本學者奠定了日本戰後到90年代的關於亞洲的思考,那看來2000年後(起碼在我們看到的文章來說)韓國的知識份子則從他們自身的地緣格局、民主運動經驗、歷史脈絡等發展出十分重要的思想。

-其中一篇这章也談到沖繩運動家及思想者們的重要想法,也是對我們的思考繞有啟發。

-韓國學者以至沖繩伙伴談到的雙重週邊視角、和解作為重點(而不是統一)、不作加害者的自我期許等,都對我們有很多的提醒與啟發。

-他們對民間連帶的想像與行動,也是至關重要的。相比起來中國的亞洲、東亞視角或思考比較弱,而在大國堀起、一帶一路等的背景下,如何可以真正的理解別國的脈絡、增進民間的連結,真的很我們的能耐。同時,當孫老師更多的強調東亞需要在知性、知識份子層面的連結,韓國、沖繩朋友的那種民間視野,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結可能也是另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畢竟知性只是人的其中一個面向,但如何回到民眾的「水平軸」、貼近大家的心跳,太過依賴理論化的論述或許會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

-去一十土中弓後邊關於普遍性、尋找亞洲原理等討論,我已不大跟得上了。但我感受很深的是孫老師那種對找出西方學術、理論霸權以外的可能的堅持。她一直強調的一種屈辱、被殖民的感覺,也大概不是我那麼身同感受的(或許與我長大於殖民地有關,或許也和我不在學院裡工作有關)。

-不過對我來說,更有啟發的大概是將「亞洲」理解為進入歷史的機遇,而不一定要構築出甚麼能抗

《寻找亚洲》读后感(二):寻找亚洲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雄风震天吼……”还记得90年这首《亚洲雄风》红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当年亚运会的著名歌曲,这首歌甚至在其他亚洲国家也很走红。亚洲雄风今安在?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的地方。它覆盖了地球总面积的8.7%并且也是人口最多的州。我们时常听的最多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很少提及的西亚、北亚、中亚又是哪里?孙歌教授这本《寻找亚洲》就是一本带我们去深入认识亚洲寻找亚洲的书。

为什么寻找亚洲?亚洲丢了吗?寻找亚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在如今经济崛起的今天,亚洲研究正在升温。为什么讨论亚洲?如何讨论亚洲?作者的本意说,寻找亚洲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恢复旧貌,也不是为了确实地占有某种对象,那样的寻找,并不具有思想功能。亚洲论述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了解自己的历史。明代思想家李卓吾说过‘学者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辩伦物’。

这本《寻找亚洲》就是一本高屋建瓴,读上去感觉特别‘哲学’的书。和我们看到的寻找和理解的寻找不同,作者并未从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地理角度去分析亚洲,即这就意味着,单靠简单的地理上的分界线去理解和观察亚洲是狭窄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本书开创了一条新思路去引导我们从另外的层面去探讨寻找亚洲……

开篇第一章,作者探讨了日本思想史中的亚洲主义及其相关问题。作者列举了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冈仓天心的‘亚细亚一体论’,还有从“季节风、沙漠、牧场”三方面来观察社会形态加自然风土的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日本,亚洲问题一直挥之不去……竹内好对亚洲问题的讨论,起始于战后对民族主义问题的追究,从民族主义的视角,亚细亚主义,是一种倾向。竹内好从“原型、心情、逻辑、转生”四个方面去探讨。

此外还介绍了梅倬忠夫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从服装色调、动作的特色到衣食住行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同时作者还不忘拽出另一条京都学派的思想工作,涉及了铃木成高、宫崎市定、高山岩男等,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把握接近关于亚洲论述在日本的历史脉络。作者运用了大篇幅的内容介绍日本有关亚洲问题的研究过程,可见作者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看得出作者的严谨性。日本关于亚洲论述的传统不能直接成为东北亚其他区域的思想资源,但却提供了经验教训共享。

第二章讲的是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涉及了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东亚指的是中、日、韩、朝?还是得加上东南亚的国家?作者从儒学视角、现代化视角、战争的创伤记忆视角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东亚、亚洲、远东、亚太地区,既有微妙差别,又存在重叠之处。冷战历史和东亚的关系,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这几个方面作者在书中也有所讨论和提及。

第三章讲述了创造新的普遍意识通过回应酒井先生问题的模式来强调亚洲存在的必要性。作者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利用亚洲的历史资源建立另外一种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想象……亚洲如果要生产自己的理论,是否能够创造出新的理论形式?

第四章作者讨论亚洲范畴所面临的现实与理论困境。因为人们的意识是不需要严格界定亚洲,说实话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这么想过。并且纠结为何要讨论亚洲,并且是从一个相对不好理解的哲学层面去理解。但不能不承认,亚洲作为政治地理范畴,边界在不断变化。因此作者写了这本书并提出了亚洲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

本书简单的(其实不简单的)整理东亚地区历史与现实中有关亚洲原理的部分讨论,试图理出来一条基本思维:亚洲原理奠基于亚洲近代反抗殖民的历史,这反抗不仅对外也对内。

亚洲原理并不是世界体系的中间环节,而是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立足于亚洲的原理,场所有了灵魂,我们才能诚实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感谢孙歌教授的这本书,一下子炸出了我的“无知”,更觉得孙教授在写这本书时,付出的精力和心力。这本书如果静下心来阅读,其实并不晦涩难懂,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翻阅一下。

《寻找亚洲》读后感(三):太阳升起的地方

小时候,老师说,我们的地球上有七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国家所在的地区叫亚洲。从那个时候起,亚洲就在这。它有很多国家,有若干个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的语言,推进着不同的历史。

长大后,在历史和地理课上,各种人物、事件陆续登台,让我逐步对亚洲这片土地上曾经经历的事情经历了逐步由点成线的过程,但这些都是以国家或民族为背景的理解。

亚洲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大陆。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亚洲在西方世界的论述中由“他者”逐渐演化为反证欧洲文化先进性的参照物,直到二战之后才反转为政治符号。为何我们对西亚、南亚的理解远远低于对欧美的了解?

日本,一个被上帝诅咒的国度(日本人自己的一种说法)。充满矛盾的性格是国际通行对日本人非常特有的认知。也正是如此,日本学者对于亚洲的存在在多个角度充满了争论。从这里出发,孙歌老师在《寻找亚洲》中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宏观、更加深刻的角度,让我建立了新的认识亚洲的角度和幅度。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被祖先命名的地理范围。在历史、文化、民族、认知等层面,它的内涵与外延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寻找。

地理概念背后,隐藏着的是理念,是思想,是文化,也是政治。

成吉思汗曾经横跨亚欧大陆,带来了民族的融合、产业的突进、文化的交融。日俄战争意味着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让近代东西方的武力碰撞产生了新的幻想。我国的革命先驱们,如李大钊、孙中山,也曾就亚洲观点做以论述。但不论是亚洲论的起源点,日本,还是逐渐发生的中国和朝鲜半岛,似乎亚洲论只在东亚地区发声。南亚、西亚各个国家对亚洲的观点如何?二战之后的一个短时期内,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高度一体化认知,但毕竟亚洲不像欧洲那样能够大致地由一个宗教统合,儒学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等几大亚洲文明圈很难深度融合。

亚洲该如何定义?

亚洲之于世界的影响该如何评价?

亚洲的普遍性在哪里,包括哪些方面?

通过对东亚各国的历史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变化讨论在西方论述框架中还是田野材料的亚洲原理似乎可以逐步展开上述问题的答案。

通过多年对诸多学者理论的研究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孙歌老师论证了“寻找亚洲”的意义和价值,打开了一个全新、全面的亚洲认知。

《寻找亚洲》读后感(四):孙歌×李志毓:寻找亚洲,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文化客厅NO.17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海子在他的成名诗作《亚洲铜》里,曾经如此将自己的故土,置身在“亚洲”这样一个,我们如今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概念里。诗人的敏锐意象,同样引发另一重政治和文化上的疑问:在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

寻找亚洲,更重要的是突破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

文化客厅第十七场,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一頁folio、中间美术馆,邀请到思想史家孙歌、学者李志毓,一起寻找亚洲。

本场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20日(周日)14:00-16:00

本场活动地点:

中间美术馆·会议室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区(近杏石口桥)

本场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中间美术馆、一頁folio

本场活动嘉宾:

孙歌李志毓

活动免费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场地空间有限,报名人数限100人

【本场活动介绍】

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寻找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对跨文化的新的普遍性的寻求,最后落脚对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亚洲原理的寻找,实实在在是极具原创性的思想锤炼,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创造有别于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观的全新认识论。

《寻找亚洲》为享誉东亚知识界的孙歌教授迄今最为重要的作品,是她多年研究东亚和亚洲的思想与现实复杂问题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记录了孙歌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

10月20日下午,让我们跟随思想史家孙歌、学者李志毓,一起寻找亚洲。

【本场嘉宾介绍】

主讲:孙歌(思想史家,社科院研究员,《寻找亚洲》作者)。

对谈:李志毓(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主持:范新(一頁™创始人)

【本场活动相关图书】

《寻找亚洲》

孙歌著

一頁folio|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更是寻找真正多元的认识论。

全面梳理关于“亚洲”“亚洲原理”“亚洲主义”的来龙去脉。

东亚和亚洲未来的历史与思想变迁究竟会呈现怎样的图景?

描摹大批思想家的“亚洲”性格:冈仓天心、福泽谕吉、孙中山、李大钊、和辻哲郎、竹内好、宫崎市定、滨下武志、梅棹忠夫、沟口雄三、丸山真男。

编辑:高贵兵。

《寻找亚洲》读后感(五):孙歌: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丨文化客厅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这里的亚洲指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范畴,也不只是一个符号。在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亚洲是什么?寻找亚洲,更重要的是破解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么这种真正多元的认识论是怎么样的呢?

10月20日,在孙歌的《寻找亚洲》新书发布会上,文化客厅第十七场,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一頁folio”和中间美术馆,邀请到思想史家孙歌、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李志毓与主持人一頁的创始人范新一起,与大家讨论了这些问题。

我不是在对抗西方

我对抗的是西方霸权和西方式霸权

孙歌认为,虽然思想史讨论的问题不是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现实问题,但是思想史一定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怀。思想史的学术讨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就像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一样,都是一种断裂式的连接。孙歌讨论的亚洲原理,其实也是有着现实关怀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孙歌曾在《读书》上写过三篇书评。这三篇书评的题目分别是“亚洲意味着什么?”“在历史中寻找什么?”和“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孙歌在写完书评之后,就把这些问题抛在脑后。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三个问题对孙歌来说,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一套日文版论文集所激发出来的问题而已。孙歌并没想到,她会继续沿着这些问题往前走。

《寻找亚洲》,孙歌著,一頁folio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对孙歌来说,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而且,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从严复到梁启超,再到五四后的几代学人,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共享和传承的基本问题。

因为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不再是世界中心,开始从比中国强的对手里学习。对于日本人和朝鲜半岛的人来说,这个逻辑也是类似的。所以,中国人会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日本人会说“和魂洋才”。但问题是,在中国人学习西方之后,中国人把“体”、“用”本末倒置了,“用”已经变成了“体”,而“体”不见了。因此,我们要“寻找亚洲”。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用西方理论和概念来解释中国的问题的道路走到头了?其实,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是十分困难的。而困难在于,大家会对“讨论亚洲”本身产生误解。很多人会认为孙歌这样做意在对抗西方。孙歌回应道,“我不是在对抗西方,我对抗的是西方霸权和西方式霸权。”

孙歌在活动现场

西方霸权来自实体的西方,它来自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而西方式霸权则内在于我们自身,这是中国人或亚洲人自己生产出来的。第三世界的精英们经营着霸权,而这个霸权跟西方的霸权是合拍的。

孙歌说,“我冒险说一个不太政治正确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批判知识分子和西方的批判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共谋关系。但是,这句话要加注解,因为在西方内部,西方的批判知识分子的功能是必须加以肯定的,即使他们的东西不全都值得肯定。而我们相对应的这一批西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

孙歌虽然批判了这些西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但她也肯定了这些批判知识分子所做工作的价值,这是因为她不会在二元对立的意义上讨论问题,也不会在实体思维的意义上讨论问题。孙歌称自己不是后现代主义者,但在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的时候,孙歌要我们破除掉实体化的思维。中国学者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的问题时或许会显得似是而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西方理论是没有价值的。

亚洲学者的工作

应该是去掉伪问题,生产真问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借助西方的理论就好像没法讲话了。但是,中国知识分子仅仅借助于西方理论,又会遭遇到表述的困境。这是为什么呢?孙歌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理论完成了两个“偷换”。

亚洲知识分子往往比西方知识分子更理论、抽象地表述问题。这是因为理论被“偷换”了。若我们的硕士博士论文没有抽象理论,大部分导师会说,这篇论文没有理论高度。“理论高度是什么?它是一些抽象的、我们自己也不懂的词。这些词我们也不知道老师懂不懂。”孙歌说。

孙歌

其实,抽象理论是有用的,但是中国学者经常用错地方。西方人在自己的语境里使用西方理论的时候,是和中国人的语境非常不一样的。在东亚受过理论训练的学者,去读西方的理论著作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他们的逻辑有点混乱,这些学术著作里的许多跳跃是怎么来的?这在我们的学术训练里是不被允许的。而且,越是西方的理论大师,他们的逻辑跳跃似乎也越频繁。

因为西方的理论是活的,它的抽象概念是有生命的。在西方,无论多抽象的理论,它们都面对具体问题而开放。当这些理论进入中国的语境之后,他们没法向我们的现实开放。他们是生长在西方文化和理论土壤里的花朵,而在中国,就变成了插花。

这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史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了。其实日本的学术界跟中国的学术界差不多,大多数人都在套西方的理论。他们不仅套西方的自由主义理论,也在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西方的史学理论移植到了日本。日本的史学家挪用西方史学的观念来解释本土的经验,生产出一些史学研究。日本的知识分子就反思,这样的研究没有意义?因为日本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社会土壤。那日本的土壤是什么样的呢?日本的社会土壤能培育出什么样的理论森林?

当时日本人思考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摆在中国学者的面前了。因此,现在有更多的人在关心亚洲,因为这也是个现实政治力学关系的问题。我们今天能谈亚洲吗?孙歌不认为我们不能用西方的概念来谈亚洲,其实西方的概念是可以用的。但如果要用的话,我们得把它相对化,让它变成区域的、历史的、风土的产物之后,才能知道它要通过什么样的环节和转换会被我们共享。而这些工作,需要中国的学者投入更多的人力去做。在学者们把西方区域化的同时,也在把自己相对化。

因此,亚洲学者的工作应该是去掉伪问题,生产真问题,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真问题能够生长,能有效地帮大家思考现实里出现的各种现象。孙歌说,“我们常常以为,只要我们在场了,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而且甚至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存在的。它还可能是假象。其实所有的真相都不会自动跳出来让我们看,我们不通过各种各样的认知环节,是没有办法接近真相的。这也是我们在学术研究中拒绝直观性讨论的原因。”

中国学者把西方的理论相对化,也把自己相对化,并不是要把中国“搞没了”,而是要让中国有效地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找到它的位置。不然,我们有可能像美国一样掉进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里。

如今,在网络上,有很多爱国青年在说,因为中国过去一直没有受到公正待遇,现在我们强大了,要登上历史舞台,所以我们要取代美国。孙歌认为,这其实并不是爱国,而是害国。因为任何一个在世界格局中想当中心的国家,最后一定会给自己找来很多麻烦。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府“合作共赢”的主张是非常重要的,孙歌认为,这是中国将来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新的普遍性

是一个能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之间

建立平等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媒介

孙歌认为,普遍性就是一个“大棒子”,若有学者的理论不讲普遍性,大家就可以反驳道:这挺有意思的,不过只是个案。这样,对方就被“大棒子”给“砸死”了。而孙歌想提出的新的普遍性,绝不是“打人”的“棒子”,而是一个能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之间,建立平等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媒介。

目前,这个想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大家不会将它当作原理来思考。因为经过两度偷换的西方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其实就在西方的理论体系里。

孙歌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它要求这个世界一定要有他者,同时他者不能有自己的逻辑,一定要在西方的边缘存在,不可以取代这个中心。可是,这个他者又必须消费中心所提供的产品。这是西方理论的现实土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西方理论里讲的历史,只有一个中心。在黑格尔那里,历史甚至只能在德国,是日耳曼民族所代表的那种文化。因此,当大家讨论亚洲原理的时候,大家迫切地需要生产另外一种思考、感觉认识世界的方式。

黑格尔

孙歌认为,在中国学界,除了少数真正有研究的专家,大部分人都在消费西方理论,只是山寨产品、冒牌货。如果我们真的要使用西方理论,我们要从西方的原典开始认真读。

亚洲可不可以有自己的理论?需要不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亚洲必须有自己的理论,因为亚洲的历史风土没有办法用西方理论予以有效处理。否则,只要用西方的框架去衡量,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混乱和落后。

但问题是,中国文化里边有一个很特殊的状态。中国并不像西方认为的那样缺少自由,也不像西方那么有秩序。从历史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内在逻辑,其实有另外的一种“动能”。这个“动能”,现代性、市民社会理论,或各种各样的西方理论都难以解释。因此,中国人必须要自己来生产理论。这样的理论当然可以是抽象的,但孙歌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更应该生产一些“形而下之理”。

理论可不可以用具体的方式、用经验式的、一次性的状态来呈现?这是孙歌目前还在“挣扎”着思考的地方。因为在一次性的经验里,学者做的理论性思考,得出来各种各样的结论是不能到处套用的。这需要在理论层面重新讨论理论的可能性、射程、轮廓等一系列课题。所以,孙歌借助于亚洲原理来讨论另外一种普遍性。这一种普遍性必须是作为媒介的普遍性,必须借助于特殊性才能获得意义的普遍性。这就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学者们还需要对它做进一步的理论性讨论,才能最终完成理论论述。

亚洲原理并不是求同存异

而是让“异”本身成为主体

并让它对外开放

孙歌提出,在好几次学术研讨会上,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谁在害怕文化本质主义?孙歌认为,中国人一点都不害怕文化本质主义。害怕文化本质主义的人究竟在害怕什么?有些人害怕排他、保守。其实,文化本质主义本来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最害怕文化本质主义的人,恐怕恰恰是无法进入对方文化的强势者。

我们为什么要谈亚洲原理?孙歌认为,因为亚洲是一个在西方理论的意义上绝对不可能成立的范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焦虑地要谈亚洲,除了要把中国放到亚洲里边以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东北亚最早主动用命题提出亚洲一体,并用亚洲来对抗西方的日本。

而中国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这使得民国的那批中国学者认为,我们也要有谈亚洲的权利。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民国时期谈亚洲的学者,除了汪精卫,大家都没有把亚洲意识形态化。因为一旦把亚洲意识形态化,就会产生问题,中国人谈的亚洲如何跟日本人谈的亚洲划清界限?

在今天,这块石头被搬掉了。日本现在讨论要重新回到亚洲,而且要清算过去“大东亚共荣圈”的那一段历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谈亚洲也有一个新的起点。但这个起点是亚洲无法整合的特性和它的文化多样性。亚洲不会允许让中国来代表的,中国只是亚洲的一部分。尽管我们知道,在很大程度上,亚洲的多样化,如同多样的民族文化内在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是不是就等于亚洲?

孙歌认为,研究内在于中国的亚洲元素是一个真问题,但是中国并不等于亚洲。而且,不是所有的亚洲国家和社会都认同亚洲。其实真正认同亚洲的地区也就只有东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谈亚洲,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谈?

假如中国人用西方的方式谈亚洲,那会变成霸权式的讨论,这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学者要避免用西方的方式,把亚洲整合成一个大拼盘。如果我们认为有另一种普遍性的话,那么这个普遍性的目标不是要达到求同存异的大一统,而是让各种各样的特殊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价值是特殊的,并不是普遍的。这世界上没有普遍的东西。但是,文化相对主义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孙歌认为,所有拒绝别人理解的、封闭的、排他的特殊性,都是不具有普遍性的特殊性,而真正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性是开放的,同时还尊重别的特殊性。因此,当这样的情况在人类社会有可能实现的时候,大家才能说那是一个有普遍价值的人类社会。

此外,在讨论亚洲原理的时候,孙歌刻意把作为实体的地理范畴的亚洲,纳入到原理性的讨论中,这是由于地理的层面在亚洲被作为符号讨论时经常被忽略了。在地理学里,越有质量的研究,越是特殊的。所以,亚洲范畴一定要被包含在历史地理学的层面里。

那么,这和亚洲的符号、理念和思想是怎么结合的?孙歌从和辻哲郎的《风土》找到一个结合点。因为风土既不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也不是主观的社会生活。人的个性、社会的习俗和自然的风土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重视风土的最大功效在于,当大家这样讨论问题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挪用和套用的。这样,风土在思想史上就有意义了。

和辻哲郎

竹内好的《作为方法的亚洲》在传入中国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为方法”,比如,“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方法的电影”等。孙歌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危险,当大家认为什么都能作为方法的时候,那具体的上下文就不重要了。在强调亚洲的地理风土的时候,强调的是语境的不可替换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特殊状态,才能有所发现。

竹内好

孙歌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学术操作是没有风土性的、没有上下文的。有人说,中国在宋代就有了现代性。可是,一旦当讨论者真的进入了宋代的历史风土,进入历史语境,就会发现,就算宋代存在着那些现代性要素,但它们也可能实际上是别的东西,而且也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语境一定是风土性的。在这个意义上,孙歌觉得亚洲是最好的一个研究对象。孙歌相信非洲和拉美一定也有人在用别的方式讨论非洲原理和拉美原理。但像亚洲这么多样化的地区,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寻找亚洲原理要找的是“不齐之齐”,并不是求同存异,是让“异”本身成为主体,让它对外开放。孙歌举了一个例子,“当我们面对一个印度人的时候,我们要设想自己是个印度人,去理解他们为什么吃饭要用手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表达对他们的诚意和理解。我们想要了解他们,但我们并不想取代他们。而所有的这种想法,迄今为止全是经验,但大家却认为经验不重要。因此在原理上,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这个革命绝不是嫁接在西方理论之上的。”

记者丨徐悦东

编辑丨吕婉婷

校对丨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