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废柴老爸》观后感精选10篇

《废柴老爸》观后感精选10篇

发表时间:2020-02-26

【www.qg13.com - 情感语录精选】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废柴老爸》观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废柴老爸》是一部由周伟执导,王迅/黄灿灿/梁超主演的一部剧情/喜剧/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柴老爸》观后感(一):结构喜剧

大人的身体小孩的心智超搞笑我都想演哈父子换位的极致设计构成了全剧的喜剧情境同时又有着浓浓的情感在其中让人在好笑中有揪心轻松地寓教于乐话说没有乐哪儿来的教呢让大家先乐呵开心是我们的初衷情感爆点之后所表现的对感情问题的解决则会自然给人带来思考和回味老少皆宜全家去看喽真正的笑中有泪

《废柴老爸》观后感(二):父子

《废柴老爸》讲述了的是一对父子心智互换后,引发的一系列令人笑中深思的故事。游戏公司设计师元大宝是一位单身父亲,与儿子元小宝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这样的反差令两人的父子感情时常“擦枪走火”。在一次意外中,两人被神秘魔术师互换了心智。换位后的元大宝和元小宝与学校老师、老板高大尚及融资经理Angela以及公司总监Joseph发生了一系列的误会和一系列的爆笑事件……

《废柴老爸》观后感(三):今年看过的最烂的片

周末在家无聊,看各大视频网站都在推送,就看了这部片子。

结果……太难看了!

感觉需要写一些东西发泄一下。

槽点实在太多:

1.游乐园里面的怪异科学家,研究灵魂互换,本来换猫狗的,结果换成了这对父子,这个部分就处理得很尬。娃儿逃学,父亲去游乐园找到他,就一直跑一直跑,真想给你说,莫跑嘛,等哈要遭互换了……

2.这个安利啦宝贝和大宝的这条感情线,也真的是莫名其妙,从一个好好的大帅哥不要,到要这个油腻大叔中间的逻辑完全没有交代清楚啊,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去帮他骗优盘了,真的难以理解啊

3.父子这条线,也很打脑壳,感觉就是一直的吵吵闹闹,相互对吼

4.反派也是,又不好笑又不萌,只有蠢,而且这些蠢也并没有带来笑点……

除了女主颜值还稍微过的去,其他都是负分,故事故事没得,情节情节没得,还赶不上一些小成本网络局

《废柴老爸》观后感(四):神奇的电影

又是《父女七日变》的梗。关礼杰在11年拍过一部《开心大冒险》,讲玩具厂老板与儿子(也是小学生)的互换。

碰瓷党这个梗已经泛滥成灾,同一部片玩两次就更加恶心了。

各种大胸,抛胸,连黄灿灿也要露白腿。导演这审美,还父子温情,这是教坏小孩!

王迅演爸爸,和黄小蕾那部什么烂片来着(《你在哪儿?》?),也是演爸爸,但没一部演得有说服力的。

黄灿灿在往景甜的样子上模仿,网红始终是网红,这演技十年都没有进步过,下一部是不是考虑穿少点露沟卖性感了?

小胖是带资进组吗?既不可爱,也不搞笑,不过演技倒是比王迅和黄灿灿都强一点。

酱爆何文辉又来打酱油。话说后舍男生那两位广东活宝去哪里了?

看到片尾吓尿,总出品人之下是7个出品人,再之下是11个联合出品人。第一次见这么奇葩的,一部怎么看怎么小成本(1000万上下吧)的片子居然一堆出品人,奇货可居这是?

然后还有一堆监制,一堆总策划(这总策划不是一个人吗?),一堆总顾问(大家来都这破片子蹭风头来着敢情),还有艺术总顾问(what?),连宣发都是总顾问而且两个!然后还没完,总制片人两件,制片人9件,策划13件,执行制片人11件,还有制片组、制片主任、制片副主任、执行制片、制片助理、生活制片、外联制片、现场制片一大堆!

导演组有16个人(不含编剧)!编剧有7个人!

这是众筹电影?还是出品人找了一堆自己的姨妈姑姐大舅二叔来剧组占职务分钱啊?

幕后的故事一定比电影精彩一万倍。

.S.电影2016年9月7日于厦门开机拍摄,19年才上映,压了三年,逃不过的烂片定律。

对了,导演也是个神人,拍了好几部大烂片,有一部《玩命大师》,抄的是80年代初一部港产片(忘了是许氏兄弟其中一人演的还是吴耀汉那几个喜剧明星)。

《废柴老爸》观后感(五):父亲节的感动

有人说:一个男人的真正成熟,,是从当父亲开始。然而,男人当父亲了,却也未必会做父亲。

几千年的父权社会,赋予了父亲特殊的父权情节,这种父权情节充满着沉重而压抑的责任。

由于这种沉重,很多以父亲为中心的影片,真的很难活泼起来,《废柴老爸》应该算是一部成功的阐述父亲角色的经典电影。

本来能轻松生活的社会青年元大宝,在一次意外的相亲错过,也有了意外的收获,他成为了父亲。一个男人的真正成熟,,是从做父亲开始,他没有成熟的喜悦,只有成熟的代价:抚养一个处于叛逆期的儿子。

《废柴老爸》起始时的那个元大宝,是很多中国父亲的缩影,对子女的期望就是听话,如果不听话,处理的方式就是打骂: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连听话这件事情都做不到。

这样的父亲,在工作和生活中隐忍,克制自己的欲望,节制自己的消费,他牺牲了很多,然后儿子却未必喜欢。

《废柴老爸》是诙谐的,自不会触及父权的沉重,而是用一系列幽默诙谐的镜头,勾勒了一个传统的父亲,背负着传统社会赋予他的父权……几乎没有权力,只是责任。

责任很多时候……让人窒息的无法逃脱,元大宝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状态,几乎是窒息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然而意外无处不在……忽然,一次意外中,两人的灵魂互换了……父亲的灵魂在支配儿子的身体,儿子的灵魂在支配父亲的身体。

儿子用父亲的身体,充分的张扬,无所顾忌的消费、泡妞……

父亲用儿子的身体,努力的修复儿子因为张扬而损失殆尽的同学师生关系……

角色的互换中,好像一切得到了解脱:

儿子支配的父亲身体,在工作中自然不必隐忍,在一系列的巧合中,竟然收到奇效……

父亲支配的儿子身体,自然在一群小孩中如鱼得水……

各自充分体会了对方的不易,儿子不再张扬,父亲不再隐忍。

最终,灵魂换回来,皆大欢喜,各自收获了自己想要的,儿子成为了班长,父亲收获了事业和爱情,以喜剧收场。

以父亲为题材的好电影不多,《美丽人生》是一部绝唱,能让你笑着笑着就哭了,而《废柴老爸》却让你从头到尾欢笑到底,笑着笑着,很多做父亲的诀窍就明了了。

《废柴老爸》观后感(六):《废柴老爸》中那些我觉得深刻的设计

晚上在电影院看过《废柴老爸》之后,其实有很多想法。

如果要说从它的制作也好,演技也好去讲,就我自己的感觉,肯定和很多名角演绎的大投资大制作的大电影是不一样的。但我不是内行,做为外行人这些也就是看看热闹。

如果要从它的梗去说的话,就我观影感受,整体的灵魂互换的梗,和一些小梗是见到过的,但是在我看来,最难得的事情是带来欢笑,似乎人类的悲伤神经或者负面情绪更容易被生活环境所激发出来,让一个人哭比让一个人笑更容易,所以我一向觉得能带来欢乐的事情我都保持感激。

但是做为一个观影者,一定会有观影的体验,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我想分享我的角度。同时做为一个观影者,选择去看这部电影一定是对它有所期待,在这份期待中获多或少会有一些收获,我想分享我的收获,这是有价值的事情。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部分的设计。

(一)

在电影里,有一个细节,黄灿灿饰演的投资方安吉拉,被王迅饰演的元大宝“惹怒”之后,生气的开车离开。这个时候元大宝赶紧骑着自行车追。不仅追,还追了挺远的距离,追到安吉拉说了一句“还挺执着”。

其实这段,看电影的时候,我是当做笑点看的,车和自行车的反差的笑点。但是看完电影思考了一下。如果类似的场景放在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什么呢?那很可能就是看着自行车唉声叹气“完了,怎么办”,原地乱转,一片混乱。也可能是截一辆别的车追上(这也是很多电影有的场景),还有可能那就是骑自行车追,但追一小段那是很累的(骑行毕竟很锻炼人,而生活中的骑行还不是竞赛般的疯狂使劲),不行了,放弃了。但是,电影里元大宝这些方式都没选择,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一个劲的追。这说明什么呢?的确够执着,是那种韧劲强的人。而这个塑造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元小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元小宝在老师不认可的情况下想去说服同学想去当班长,在明明和同班同学王某某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去竞选班长,甚至和爸爸互换身体之后,仍然嚷嚷这不服气,生气爸爸的退缩。这说明什么呢?这够执着,是那种韧劲强的人。而这个塑造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

单独看两个执着的人没什么,但是他们有一个联系——父子。我们经常说经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且一位智慧的老师也说过“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而故事的这个设计很明显的体现出这种教育理念,他们其实很像,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把这份优秀的品质传给了孩子。而孩子直接的表达这种优秀,父亲是悄然的表达这种优秀,所以出现了一个觉得爸爸窝囊,一个觉得孩子太能来事的误解。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和父母的常态。

(二)

第二个让我很有收获的不是细节,是整体给我的一个感觉。

很多故事,尤其实在讲亲子,夫妻等等重要关系的故事中往往会出现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着咆哮和伤害,然后几经波折,最后趋于平静。一方面这是生活有的,一方面这是艺术有的。

这部电影里的冲突是有的,父亲和儿子的相互误会,伤害其实也有,在误会之下双方都是去伤害的,咆哮也是有的,爸爸追到城堡去和儿子吼了好几句,爸爸和儿子换过身体后也有互吼。但是,这些误解也好,互吼也好,伤害也好,没有那种尖锐和对立的感觉,没有被强化,因为很多故事,在这种吵架之下会以特写镜头去呈现双方悲伤哀怨等等情绪。但这部电影里没有情绪过后不会替观众延续这种情绪带来的伤害感。该生活的要生活,该为爸爸,为儿子做的要去做。

而更深入去挖,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就要避免陷入某种情绪,带着情绪看待问题。高明的人有情绪,但能接纳包容和化解情绪。

电影的这份不强调和延续那种情绪让我觉得很舒服。这是高明人的状态,这是正向的引导。

(三)

第三个部分是一些细节去呈现了日常中的父爱无言。

其实整个片子父亲都没有说一句我爱你的话,也没有父亲言语上的关心,更多的是教育孩子的口吻。但是当元大宝骑自行车一个劲追安吉拉,死磕到底的时候,接到老师电话立马放弃这个行动,前后这种反差极大的行为源于对儿子的关心。

小宝想要争取班长,全程父亲没有鼓励,没有在心里狠狠立下誓言要为孩子赢得班长的职位。反而默默的代替孩子为班级画海报,发挥自己的才能,改变孩子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以及竞选班长时以孩子的身份道歉,改善了孩子在老师,在同学心中的形象,打通了孩子和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同时这个爸爸也让我知道改善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不是用语言表达,是用行动去做,不是用对立方式,是用和解的方式)

这份父爱很伟大,没有太多的言语,以行动证明,这是言传身教的身教;在学校里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最好的礼物,这份打通的关系后来变成孩子成长的助力——让其他同学认可,帮助孩子实现当班长的梦想。

(四)Qg13.Com

第四个我很喜欢的地方是结局。最后一个画面是元大宝,元小宝和安吉拉在游艇上,突然元大宝以小宝的口吻说“安姨。。。。。”,这个时候安吉拉有点“你们不是换回来了吗,你到底是大宝还是小宝”小宝在另一边又以父亲的口吻回复了一句。

其实这个画面,有那种相容的感觉。前面互换身份,元大宝元小宝的区别是明显的,演员也在尽力表现那种区别,而最后这个画面,两个的状态是融合的。包括以对方的身份去表达和说话,这两方面其实都是一种理解,从开始的对立到最后的互助和融合这种关系上质的飞跃通过这个小设计凸现出来。

编辑推荐

《河山》观后感10篇


《河山》是一部由王新军执导,王新军/秦海璐/李雪健主演的一部历史/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河山》观后感(一):开头不错,都是老戏骨。

开头不错,都是老戏骨,但是配音跟嘴型有些对不上。不知道后边会不会越来越精彩。

开头不错,都是老戏骨,但是配音跟嘴型有些对不上。不知道后边会不会越来越精彩。

开头不错,都是老戏骨,但是配音跟嘴型有些对不上。不知道后边会不会越来越精彩。

开头不错,都是老戏骨,但是配音跟嘴型有些对不上。不知道后边会不会越来越精彩。

《河山》观后感(二):国内的抗战剧,什么时候能真

之所以没有打一星,是冲着全体演员的努力和演技在线,没有拖后腿。

所以加的一星是给演员们的。

其它的,全是狗屎。

本来以为都已经是9102年,我们的国人不管是思想还是意识,都能跟上时代了,都与时俱进了,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

这个剧与90年代和80年代的剧没有一点区别,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假。与我们国家长久以来拍的抗战剧,一个模式,一个套路,一个流水线下来的。

为什么我们国家拍的抗战剧,总是被观众说是抗日神剧呢,导演和剧组的人,真的心里没点逼数的吗。

从建国以来,我们拍的所有抗战剧,都是人物假,道具假,服装假,建筑假,日本人假,八路军假,国军更假,甚至街边的路人看着都假。

抗战剧拍了这么几十年了,都拍的一堆什么垃圾玩意儿,建国都七十周年了,唯一一部看着还不太假的,只有一部被禁播的团长,之所以拍得这么好,估计跟全剧都拍的是国军有关。

我们的抗战剧,只要一牵扯到地下党,哪怕只有一丁点,好吧,虚假的人物和剧情就开始大量出现了,各种正面无敌和日本人蠢如猪,甚至日本人弱鸡到猪狗不如都出现了,包括反派的国军也是如此。

看了这么几十年的抗战剧,这些抗战剧给了国人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所有的国人都认为,我们教材上写的抗战,一定是编造出来的,为了教育后代才故意夸张的,其实事情的真相是:我们国家只是不想教训小日本而已,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虽然穷,但是只要伸一根小指头,日本人就得躺下。

也许,当年是中国打的日本才对吧,而且是把日本人按在地上摩擦那种。

是的,看完我们拍的抗战剧,只能给人这种感觉。

《河山》观后感(三):比起抗战剧这更像谍战剧一样烧脑

这年代虽说都讲究什么车厘子自由奶茶自由的,但是大多数优秀年轻人,在家里是掌握不了遥控器自由的,哈哈哈哈哈!为了改变我一回家吃完饭就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恶习,我爸妈让我和他们一起在客厅追剧,没错,就是这部叫《河山》的抗战剧。

看着看着发现还挺上头的,演员都是老戏骨、剧情也是紧凑不拖沓,比起抗战剧这更像谍战剧一样烧脑。

整个故事分为好几条线为大家讲述,一条是想拿掉张少帅和杨主任兵权的邱元谷,他代表的是中央军;一条是男主角卫大河所在的陕军;一条是女主角爸爸姜怀柱的东北军;还有一条就是八路军高晓山。这么多个主要人物夹杂在一起,使命、军令和自我出路的追寻汇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加上本身女主角姜雅真地下党的身份,悬疑四起,十分烧脑,不认真看根本跟不上剧情的发展。

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河山》用了2集就解释清楚了,中间还夹杂着各种人物性格的体现,剧的内容节奏把握的非常紧凑。老戏骨们同台飙戏看的也特别过瘾,局势的紧张面对的困境,都是通过台词对话来一点点呈现。

而且最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全程并没有出现三位大人物,仅仅通过他们的部下他们的军队,来体现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卫大河这个角色也是个非常吸引观众的角色,他偏执倔强,但是对杨主任忠诚,他直言直语,但是看事情特别清晰,该挨打挨打,该撒泼卖萌就撒泼卖萌,气的段德午直骂“无赖”。

怼起故意拖延的东北军来,十分尖锐直白;见到俘虏过自己的共产党瞬间失去理智,要枪毙人家,有点意气用事,就是这么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又有大义的军人。哈哈,而且真的有点期待这位军官和精致女军官秦海璐后面的对手戏,演起来应该挺带劲的!

《河山》观后感(四):没想到我也有追抗战剧的一天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再次追起了抗战剧,哈哈哈。昨天本来只是看完新闻无聊换台的时候偶尔换到了北京台,正好在演第一集。我爸作为抗战剧爱好者是第一时间陷进去了,我一开始本来是拒绝的,但看到秦海璐出场的时候,我还是决定扔下手机,欣赏一下姐姐的表演。

之前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手撕鬼子”、“步枪防空”,抗日神剧硬生生把正经和悲壮的历史搞得乌烟瘴气,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客观讲,抗战这段历史只要用心拍,也是可以拍得很燃很感人,甚至很有趣的。远的如《亮剑》,近的如《河山》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首先是主演,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最先吸引我的亮点是秦海璐,姐姐里面的造型真的好有味道,好漂亮!她演的是一名地下工作者,穿着军装的样子真的好飒!

精心打扮之后的便衣也很漂亮!

其中有一段去传递秘密消息的剧情,在正式接应之前,自己的战友牺牲在面前,自己又要承受巨大的悲伤,又要保持镇定,那种状态演的真好。截几张图感受一下。

这里是在接受盘问的时候,滴水不漏

这是在走到了没人的地方,泪水已经噙满眼睛,感觉下一秒就要哭出声。

结果不巧在路口撞到了路过的男主,表情一秒钟收敛起来,但已经挡不住滑落的泪水。

老实讲,看到这,我已经决定要追剧了。

还有这部剧的男主角王新军。被前些年的抗日神剧摧残过的小伙伴应该不陌生,因为那些剧里时常会出现王老师的身影。当然,我个人觉得“神剧专业户”这个标签有点刻薄了哈哈,作为一名蛮敬业的演员,人家还是演过许多好剧的。

剧开播前他发了微博详细阐述了自己一路的历程,主动谈及和“神剧”有关的过往,挺坦诚的,更说明他心里对“抗日剧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了自己的理解,作为导演,这点真的是非常难得。另外,我也是看了这篇文章的评论区才知道原来他是秦海璐的老公,对不起是我孤陋寡闻了!

除了男女主之外,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老戏骨的出场,比如昨晚出场的辛柏青!

(师父我想和你攀谈啊!)

未来要上线的李雪健

(戏骨中的戏骨!期待李雪健老师的神演技啊!)

和张嘉译

(还真没看过张老师演的反面角色,哇哈哈期待中)

嘿嘿,最近这段时间应该会一直追这部剧了,有空再更~

《河山》观后感(五):致敬民族之中的英雄,也致敬英雄背后的民族

最近《河山》热播,戏骨齐聚、制作精良,可以说是值得一看。当然更吸引人的还是它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这中间经历的每一段血与泪的历史都值得后人铭记。看这部剧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是多少人的血和泪换来的!能让人产生这种思考,就是抗战剧的意义所在吧!

前面提到这部剧戏骨齐聚,王新军、秦海璐、李雪健、张嘉译、尤勇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都有参演。不过这部戏不止有戏骨同台飙戏,它本身的故事内容也很打动人。

《河山》刚刚开播就同时展开多条故事线,与其说是抗战剧,倒更像是谍战剧一样烧脑,剧情逻辑非常严谨。比如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的军官是什么反应?其他部队的兵是什么反应?城里的百姓又是什么反应?能把前线与后方人们的各色生活与内心世界展现出来的时候,这部剧就已经赢了。

再者就是人物塑造的也很生动。男主角卫大河这个人物设定的极妙,第一集他重回军营之后被怀疑被处罚,但是他心里的秤明镜着呢,他知道谁的话该听谁的话不该听,所以他违背军令誓死坚守赤水河。

不过奉命来支援卫大河的东北军却探讨是否要投靠中央军的事,这不由得让观众提了一口气。

万幸东北军最后过来支援了。这个时候观众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他们选择过来支援。

这个时候女主角的角色魅力就凸显出来了。姜雅真劝自己的父亲不要犹豫,这里面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说到民族大义的时候他爹虽然动容但是并没有被说动,直到姜雅真说“现在双方对峙,就是为了想让委员长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只要委员长同意了,东北军就可以跟随张学良一起回东北了”。

不过即便有了东北军的支援,他们对抗中央军依然很吃力。

这个时候共产党带着老百姓敲锣放鞭炮先是吓退了部分中央军,然后与陕军顺利和东北军汇合,共同守住了赤水河。

短短几个场景,三军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景全面展现,最终达成了同样的使命。这个坚守赤水河的情节就顺利融入到了一起,剧情的节奏和内容把控的都十分好,导演兼主演的王新军说前后剧本打磨了五年,真的是看出了导演编剧的用心,这也是抗战题材的一种进步。

《河山》向观众诠释历史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这才是优秀的影视作品。这部剧值得认真的好评!

《人体快递》观后感10篇


《人体快递》是一部由胡戈执导,李晨浩主演的一部科幻/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体快递》观后感(一):从这部影片,看不完美的克隆技术和近在咫尺的未来科技

片子看完了,有点开心也有点感慨。开心的是,中国科幻从三体开始慢慢被更多大众所熟知和接受了。我是冲着银河奖参赛作品去看的,腾讯看点视频这次和科幻世界合办银河奖,之前的微小说作品就让我特别期待微电影。结果没想到导演是以前拍《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胡戈,当年的神作导演涉足科幻片是不是也说明了科幻的魅力所在。而让我感慨的是,2小时成都到北京、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这些未来科技可能真的离人类不远了。虽然有像克隆技术这样打开就难以关上的潘多拉魔盒存在,也确实不得不感叹人类智慧。克隆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6年,一直存在争议。从克隆羊多莉的早死,细胞寿命、克隆人先天性生理缺陷等问题涉及生命伦理,让人不得不正视克隆是否是正确的。还有,像片子中说的,如果克隆被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值得一提的是,片子提到的“量子态克隆”是真实存在的技术。量子力学对任意未知量子态貌似是可以完全复制的?虽然好像被证明是可以成立的,但应该是还在研究阶段的技术。人体快递让观众把目光聚焦到克隆身上、发人深省这一点可能是这部融合喜剧、惊悚的科幻短片所包裹的最深内核。至于服化道和制作方面,毕竟小成本微电影,不能太多去苛求什么,做成现在这样已经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感官体验了。男主演技还是可以的,我到没觉得四川口音多奇怪,反而觉得还带点幽默的节目效果。但有一点不够自然,就是男主在发现有另外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克隆人的时候,愤怒反而大过了惊讶和恐惧,个人觉得对于克隆技术突然运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震惊和害怕吧?(这点纯属个人意见)

《人体快递》观后感(二):国产小成本科幻片的逆袭

一直都很喜欢看科幻片,银翼杀手、星际穿越、彗星来过那一夜等等都是心头好。科幻电影就像为我们平凡无奇的生活开了一扇可以窥见神秘未知的窗,你可以尽情畅想与探究,对一些科学尚未能证明的未知事物、空间怀着既紧张又好奇的心情。应该是从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开始,国内科幻片的热度一下就上来了。但毕竟算起步比较晚有些地方还不太成熟。《人体快递》这部片名起得很妙,完全没想到会和“克隆”有关系。虽然是一部10分钟的微电影,但故事设置、剧情节奏都比较流畅,一口气看下来还是很过瘾。这次银河奖是看点视频和科幻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参赛作品的水准不夸张地说:都非常高!【以下涉及轻微剧透!】首先,拍摄手法平铺直叙。乍一听是缺点,因为科幻片大多采用倒序、多线并行等蒙太奇手法,但人体快递毕竟是微电影,“微”就需要在短时间把故事讲完、讲明白,这点它完全做到了。从因到果、从伏笔到爆发,很容易能读懂导演是想说克隆技术的不完美和不确定性。其次,场景环境接地气。虽没有标明时间背景,但从片中透露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和稍显简陋的场景道具来看,应该也不是多久远以后的世界。没有和科幻大片媲美令人震撼的背景设定,道具也不够精巧,连男主口音都有点出戏,但不影响人体快递的强代入感。男主接受采访,着急回家照看要生孩子的老婆等情节都让人感觉是距离自己很近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加入科幻元素,观众更容易信服。3.最后,克隆技术令人深思。听多了3D打印、基因胚胎克隆,这次片子里说的“量子态克隆”先前不是很了解。去查了一下还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技术,在去年“量子态克隆不可克隆定理”刚刚被证明不成立。不过其实不管哪一种克隆技术都不止涉及科技更牵扯伦理、人性,看似完美的技术也可能隐藏着不完美。对了,也推荐科幻迷去看看看点视频-银河奖专栏的其他参赛作品,都还不错。

《人体快递》观后感(三):这是一部够“土”的科幻电影

这是一部够“土”的科幻电影刚看完这部科幻电影,马上跑来和大家聊聊!估计有人问在哪儿看的,先说了吧,去看点视频银河奖科幻微电影看,快去不谢。【涉及剧透,反正就10分钟看完电影再来看!】细数《人体快递》三大“土”第一土:拍摄环境“土”,不像其他科幻片一样将环境设置在外太空or其他稀奇古怪的空间,这个地方我们再熟悉不过,就在地球,地名都和蔼可亲,北京和成都,还有乌鲁木齐。总体建筑和道路布局看起来据现实也就不到50年,你甚至都能看见亲切的电动汽车牌照。从一开始这部片子就告诉你,这个科幻片,就是要让你“看得见摸得着”。第二土:叙事手法“土”,不耍花里胡哨的蒙太奇,没有多线并行或者其他的科幻片常用叙事手法。一条线,安排得明明白白,在直叙中只蜻蜓点水般用个背影带过“克隆人”的分线,恰到好处。同时搭配合理的节奏,不刻意悬疑、不装高大上,让你能够跟上剧情的发展,每一个转折点都让你看懂,现在的科幻片这样的真的很少了。第三土:道具“土”,看完整部片,最大的投入除了特效应该就是那个运输仓了吧【在正常科幻电影中感觉是标配】,未来世界的那些车,是否都似曾相识呢?道具的低调正衬托出了整个剧本、剧情的优秀。正是有了这三“土”,电影就真的“沉”下来了,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把它比喻成一棵树,根扎在地里,沉稳靠谱。我们每个观众就像坐在各个树干上的人,看着那个特殊的树干发生的故事。而导演编剧就是吹动那棵树干的风,风的方向,没人知道,正如结局在那个背影出现时才慢慢浮现。整部电影最巧妙的就是用身边发生的故事来映射一个大问题,新婚夫妇的人生重要时刻却碰上了“克隆与伦理”这一人类难题。矛盾在此刻爆发出来,故事的最后,三声枪响,让一切画下句号。但是这个句号结局如何,没人知道。胡戈导演早年间因为《馒头》火遍全网,虽然争议不断,但我一直很欣赏他,他就像一个狂野的大男孩,却有着一分灵气,短短十分钟,你能看出来“土”,却同样能感受到这份巧妙的构思。真的不失为一部科幻佳作。吹了这么多,我有必要再来谈谈不完美的地方。第一,男主的演技基本到位,但台词功力还不行,在他说四川话的时候更是显露无疑,导演希望用方言更拉近与我们的距离,但因为演员的声音却打了折扣。第二,故事开头,男主拿着手机上台录节目,啊喂!!太儿戏了吧!!起码也得手机关机吧!!第三,这部剧虽然让我们冷汗直流,但刺激到我们神经的是男主意识的“克隆”。目前已知的,量子态克隆不可克隆定理在18年被证明不成立,所以说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可行的克隆技术。【非专业人士,仅看过新闻】最后,来个总结。瑕不掩瑜,短短十分钟的科幻电影,已经吊打国内某些大成本大制作电影了,我很期待更多新生代有想法的青年导演有更多力作。最后的最后,这个是在银河奖科幻微电影大赛看到的,还有一部《十六》我也很喜欢,有时间再去聊聊那部。

《人体快递》观后感(四):一次克隆引发的血案

男主和打手经理真壮啊!(开篇跑题系列)本来是冲着科幻来的,没想到看到胡戈的名字。经历过网络红人时代的都知道,这个随着PC时代网络红人被认识的名字,本人就是争议话题。当年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吐了陈凯歌的槽,红了胡戈的名,也帮陈凯歌的律师赚到一笔律师费。替律师感谢胡戈。说回片子。胡戈做片一向出人意表。本片也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真的没想到,还是引发血案这个基本构思——很精彩!私认为本片精彩看点有三:为银河奖而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真是我们科幻迷的圣地,一点都不夸张。以前网络没这么方便的时候,等每期杂志就像现在小女孩等老公的剧更新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作为本次银河奖的参赛作品,我自然得看看。说起来也有意思,本来科幻世界是一本挺传统的杂志(虽然是科幻哈哈哈),但是这次在看点视频上做也挺意外的,好像小时候的东西闯进另一个时空的感觉,某种意义上也挺科幻的吧。然后这次赛制我觉得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要求参赛的作品必须10分钟以内。高过创作的人都知道,东西越短越难拍。十分钟想讲个故事,还得是科幻故事,还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这真是十分考验导演了。我只能说,胡戈做得不错!超真实的科幻设定:以前,一提起科幻故事,背景肯定是多少多少年后,地球污染到不行,车都在天上飞,电脑都是悬空显示屏之类。但刘慈欣的两个作品《三体》《流浪地球》给大家展现了另一种可能,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科幻也可以生活(当然,也有非常多别的作品是这样,只是这两部在推广科幻方面更有影响力,小心说明)。本片也是一样,代替飞车,我们看到的是自动驾驶。不是看不懂操作逻辑的显示屏,而是语音控制与AI语义。这样的世界,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是一个可以想象,但还未来到世界——真正的“未”来。因此,片里的一切都显得真实可信,也许再过10年,或许5年吧,我们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而构建在这种真实之上的“克隆”,就更显得可以接受,很好理解。包括片中主角一口四川话这种设定,都为这种真实感加码不少。而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高级的。我认为这是本片好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注重故事而非视觉才是真科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小时候玩的游戏,感觉更耐玩。现在主机游戏做得这么厉害了,反倒失去了那种百玩不腻的快乐。再比如港片和港剧,由于成本限制,他们的布景和妆发其实都堪称粗糙,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去理解剧情,为了剧中人物感动。而看过太多视觉巨制后,一般的视觉特效已经不能刺激我们钢铁般强大的感官了。本片也是一样。从布景到道具,都是能省则省,因陋就简——也许是刻意追求。但不管怎样,这种不刻意营造精致的结果,换来的是我对剧情的深度沉浸。在网大网剧动不动就几千上亿投资的今天,我在看片时甚至有点找回了以前看港片那种反差的对比。甚至看到快递房间里的传送器,还有点吃惊——可能是全片最贵的道具,诚意推荐给大家。实名感动。也因此,我可以不去挑特效的毛病(也无从可挑),不去看虚拟的世界是否真实,而是注意在故事本身上。具体内容大家看片子吧,不做剧透党。

《人体快递》观后感(五):超出预期的软科幻微电影【轻微剧透】

今年春节,一部《流浪地球》让中国的科幻电影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被全球看到并认可,可能是受到了《流浪地球》的影响,国内也陆续出现了几部科幻电影,但是结果差强人意。前段时间我无意间在看点视频发现了银河奖-微电影征集活动,看到了这部《人体快递》让我眼前一亮。作为每一部科幻电影都不会错过的业余科幻电影爱好者来说,也看过不少国内外的科幻电影。但是为什么我说他是一部超出预期的软科幻微电影呢?原因如下:1、软科幻微电影刘慈欣的一部《三体》让中国的科幻文学在全世界扬眉吐气,他在《流浪地球》中提供各种数据在和公式在支撑推动地球的可能型,观众看完拍手叫绝。这种有着严谨科学依据作为畅想基础的,被大家称为硬科幻。我们再来看《人体快递》,它没有具体的依据和有力的数据,只是靠着单纯的对科技和人性的思考而延伸出来的剧情,这明显就是软科幻类了,但是这恰恰也是这部微电影高明的一点。据我了解,这次银河奖微电影的规则是只能在10分钟内,10分钟对与以往的科幻电影可能连世界观还没有展开,更别说让观众理解一长串枯燥的数字或者物理公式。导演胡戈巧妙的利用剧情绕过了解释这一步,常规看科幻电影一开始都会在想“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拥有什么样的科技文明呢?”,但是看《人体快递》,的时候,从他接了他老婆的电话开始,自己的想法就跟主角一样“老婆要生了老婆要生了!”2、科幻与现实问题整部微电影有三个最明显的科幻与元素:无人驾驶、超音速高铁、人体克隆。其实这三个元素好几年前是国内外早已玩烂,但是我们放眼当下,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成熟,高铁一年比一年快,克隆技术早几年也有消息在动物身上实现。这三个技术都是与我们生活生生相息,现在出现在微电影中一点都不违和,甚至有一些技术和场景确实已经可以预想到。比如说生物科技公司的人坐自动驾驶的车追男主,本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飙车戏,却因为自动驾驶的普及,人工开车变成违法,这段剧情最后变的平静又好笑。但是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这几年确实考虑过的问题吗?胡戈就是找了这几个技术发展下去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主线的那个克隆技术也是其中之一,克隆还能怎么赚钱?看完了《人体快递》后,我确实惊呼了一下“还能这样啊!”3、超出预期的剧情无论你是科幻电影还是喜剧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好剧情,如果再加上一个好的拍摄手法就更好了。胡戈利用拍摄手法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聚焦在了男主身上,从而一步步的展开了剧情。最后的落点也特别的有意思。本片从中间部分开始大家都知道人体快递的公司有问题,但是一直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直到最后一通电话才露出一丝蛛丝马迹。胡戈用了普通人的一个小点引出了科技的伦理道德的大问题,和利用科技发财致富的人,在面对人类道德边缘时所露出的麻木,就连最后的一个枪声、一个表情也处理的很高级,到底谁死谁活也不再重要。4、银河奖到底是何方神圣看完这个片子专门去搜了一下银河奖,发现除了这次的征集活动是跟腾讯看点视频合作举办的,以往的主办方一直是科幻世界,并且来!头!不!小!几乎国内有名的科幻作家都出自银河奖,对!没错,包括刘慈欣!只是之前都是文学作品的收集和评比,只有这次加上了视频并且是微科幻,才让银河奖出现在我们这些科幻爱好者的眼中。总而言之,能看到国内出现这样的科幻作品真的很开心,这种开心不亚于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虽然级别不能在一起比,但是看完后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科幻有希望了。最后再说下我唯一不满足的地方,男主的口音也太奇怪了吧?虽然我也喜欢四川方言,但是这部里出现确实有点违和。

《辉煌年代》观后感10篇


《辉煌年代》是一部由周青元执导,朱俊丞/陈宝仪/卢基曼·哈菲斯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辉煌年代》观后感(一):触动我的点

1:那一年的马来西亚足球队是弱队,但是队长周国强确实英国足球队都想签下的好队员,但他为了带领队伍进入奥运会,放弃了这个机会坚守在国家队,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坚持带领队员训练。

2:周国强的妹妹为了家里的生计放弃学业。

3:教练来带这个队伍之前就已经对队员充分了解过,即使跟周国强一开始沟通不足,但他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球队,后面周国强临时脱队又回来的时候教练也是一秒就接纳他。

4:姆都的爸爸一直不认可他,球队也一直输球,姆都还是一直坚持,每晚加练。后补队员龅牙弟进入国家队8年都没上过场,每天抱着爸爸买的球鞋为了上场做准备。

《辉煌年代》观后感(二):一说足球我们就剩下蹴鞠

受到真实事件启发创作,人物和故事虚构。有这种宽松的创作环境挺好的。

讲述了一段年代久远被人遗忘的足球往事。苏联入侵阿富汗而被67个国家杯葛莫斯科奥运会,其中一个是马来西亚。4年后洛杉矶奥运会也被东欧等共产阵营杯葛,而中国因为与苏联不和而选择了首次参加奥运会,但因为有多个体育强国缺席,含金量不太足。

韩国的足球在早年是不足道的,包括日本,倒是东南亚的足球当时水平不错。曾经泰王杯、鱼尾狮杯等影响力比东亚杯什么的更大。

不知道马来西亚人看着是不是觉得热血,外人看没太大感觉,剧情普通,煽情不足,感动点、激动点基本没有。不过拍摄的比赛场面还可以。

套路一样的魔鬼特训。

感情线太弱。

70末80初的年代感营造得不错。

制衣厂,橡胶园,披头士们的长发,机车,华文报纸,种族融合。

国足最近又陷入了各种计算怎么才能进入世预赛十二强,上次是全亚洲帮忙进去,这次归化了球员要是十二强都进不去,国足这些人就应该送去挖煤。

《辉煌年代》观后感(三):輝煌年代是否還在

第53屆金馬獎剛落幕,由青元導演的OlaBola電影的主題曲ArenaCahaya獲得了最佳原創歌曲。各大電台毫無疑問的開始了又一波的無限循環播放,提醒全國人民我們又有了足以登上國際舞台的光榮記錄。

不過歌曲真的好聽。

也勾起了我以為自己早已忘掉的觀影回憶。只是今年春節時發生的事情卻彷彿過了很久。那次是和媽媽兩人一同觀賞。還記得電影院裡觀眾寥寥可數,卻有些意外的發現其中有不少的友族同胞。電影開始後不時偷偷觀察媽媽臉上的表情,不難發現當她看到一幕幕她小時候最熟悉的場景(遊樂場,車衣廠)時臉上帶有微笑。而當人物的設定開始鮮明時她也難掩興奮的說『啊這代表蘇晉安,那個是SantokhSingh啊,還有那個SuperMokh,很厲害的MokhtarDahari啊。』像個孩子終於有了重大發現般喜悅。

給這部電影打了滿分是出自於私心的,感謝青元導員做出了一部能讓媽媽和我有了能一起觀看,共同討論的電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電影,就是一部好的電影。能讓全國人摒棄語言隔閡一起在電影院安靜看完電影的年代,就是最輝煌的年代。

《辉煌年代》观后感(四):歷史,幾賤都有

有一群人很不爽,因為olabola改動歷史,最後逆轉那球是華人進的而不是馬來人進的。他們極盡刻薄之能事,挖苦教科書裡面三大民族就是中間阿里左邊慕都右邊小明。就我本身的看法,這改動也許為了拍馬屁也許為了故事的平衡性,但以電影的脈絡來看,阿里進球非常合理,因為由頭到尾他都在辛勤練球,練到腳腱拉傷還要上場死頂,在這脈絡下如果最後關鍵一球是路人甲占士入了粒世界波,以觀眾角度也許會覺得這很奇怪。印度人最後兩分鐘撲下了罰球,最後一分鐘華人隊長傳球給路人甲占士,占士絕妙控球越過韓國仔後衛傳球給馬來仔射腳阿里,阿里凌空抽射入了粒世界波最後幾秒逆轉戰勝了韓國隊,喂,仲想點?這不是電影嗎?各種歷史如此荒謬難道一部改篇電影必須跟到100巴仙才合理嗎?就算電影根據了史實讓占士進了球那麼又如何?難道這不是另一種精神勝利法?難道撈生可以不撈到整桌子都是?難道車子不會雙線parking塞了半條馬路?難道垃圾不會從八樓丟下去人家的車頂?

這部電影,為本地製作設立了新的標準,拍攝製作各方面達到一流水準,故事推進緊湊渲染力十足,我簡直無法相信馬來西亞居然能夠製作出這樣的電影!我甚至不斷覺得之前好萊塢那一部Goal簡直是垃圾。好吧其實還是有不夠好的地方,就是調色不完善,有很多場面都有奇怪偏色,如果有注意到這一項那就無懈可擊了。

《辉煌年代》观后感(五):一般

《辉煌年代》所带来的感动单纯的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你一件值得感动的事,跟电影本身的处理无关。可以说导演只是在不怎么优秀的及格线上,整部电影的情节都是可以想象到的,类似一些国产央六的主旋律电影的水准。电影讲述了大马足球队在莫斯科奥运会预选赛上,战胜韩国队的始末。虽然他们因为被拒而并未晋级,但他们没有让四年前的历史重演,成为祖国的荣耀。时空关系上,导演做了一个处理链接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设计了一个对国家历史不敢兴趣,想要去英国BBC工作的女记者,在接触到当年的球员艾力克后选择留下来。这个设计做的可以说很不好。开篇不够吸引人。女记者成了电影的出场人物,而给出的所谓的工作上的不顺,那一点点困境实在无法让观众认同角色,使得情节很水。如果导演是想要塑造这段历史如今已无人关注,既不需要用这样一个毫无干系的人去交代,更不需要如此拖沓的时长。另外,她出场用了这么多笔墨,采访的球员却是在主题故事里笔墨有些淡的艾力克。这一点也不怎么好。艾力克在当年的足球队,的确背负了一些歧见。因为家境好,那些贫苦努力的球员不怎么和他相处。新来的外国教练又给了他在球队有重大意义的10号球衣,让替补守门员的他接替上一任传奇射手成为射手,招来队友不满。如果这是一部以艾力克为主人公的电影,那么他一定会加倍努力,获得别人认可,这是运动传记电影很常见的。但是这部电影讲的是整个球队,于是队长面对的家庭与工作问题并于教练不和,守门员和父亲的关系很差,另一个射手不但看不上艾力克还频繁在比赛中受伤,而做了八年替补球员的喜剧角色也总是坚持不懈的练习者。这些人都淡去了艾力克的笔墨,甚至可以说比艾力克更有主人公的样子。既然如此,采访的对象换成替补球员,增加喜剧效果,或是换成那个努力练习的解说员,都一定比艾力克更能代表这支球队。

《辉煌年代》观后感(六):一支足球队,一个国家

身为一个在华留学的马来西亚华人,我的外貌、我的口音基本上不会让中国人发现我不是中国人,当我告诉他们我是马来西亚人时,他们都会用很讶异的眼神看着我,并问我为什么我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好。

马来西亚有很早就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的马来人,还有后来移居的南印度人和华人,当然还有土族原住民。虽然来自不同的祖籍,拥有不同的文化,但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下我们在保留自己本身的文化为前提,彼此的文化也开始相融,共同构建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社会。

周青元导演曾经执导过《大日子》和《天天好天》两部大马本地贺岁片,这两部电影只能说是为了迎合本地观众口味的商业贺岁片,他在2014年大胆的尝试转型,推出了一部较为小清新的电影《一路有你》,取得空前的成功。这次,他又做了突破,选择了大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辉煌的国家足球队作为题材,其中一个原因是周导自己本身对足球的热爱,还有就是为了勾起人们的记忆以及让年轻人知道大马足球曾经的辉煌,可能现在90后谈起大马的体育,最先想到的会是羽毛球,有几个90后会知道大马曾经有那么一个实力得以进入奥运会的国家足球队呢?

上面提到,周导拍这部电影是一个突破,这是一部在马来西亚难得的包含了马来语、汉语、印度淡米尔语以及其他中国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的电影,它集合了马来西亚多民族的文化,电影不仅仅关注一个角色或一种民族,其对三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都做了呈现。此外,本片的摄影邀请到了台湾的一个团队协助,该团队也曾为《KANO》掌镜。片中包含了不少特效,这也是马来西亚电影很少见的,所以对于本片来说特效是一个难题,因此找来了阿根廷一个善于处理足球影片的特效制作团队,除了要制造“现场观众”,还要移除一些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元素。另外,为了还原80年代游乐场的原貌,必须对以前的物品进行搜集并重新制作,才得真实的呈现当年的面貌。

从《一路有你》到《OlaBola》,周导都习惯选用素人演员,这是一个挑战,对于本片来说更是如此。要找一群会踢球又会演戏的人很难,于是导演最终还是选用会踢球的但不曾演过戏的素人,并请来台湾的表演老师对这些素人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当然,在片中演员们的演出还是有些不自然,特别是女主角陈宝仪,她不谙中文,说中文时很明显可以看出她在背台词,这其中也可能是导演要表达现在大马许多年轻一代的华人不会中文的问题,其实马来西亚是全球除了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外,唯一一个长久以来有系统中文教育的国家,中文教育也被列为国家教育体系中,至于新加坡则是这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的崛起才开始重视中文教育的。

《OlaBola》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真真正正的马来西亚全民电影,有不少马式幽默的元素,对山河的呈现也表现出导演对故国家乡的情感。作为励志片来看的话它有点像台湾的《KANO》,美国的《McFarland》,热血沸腾又激动人心。虽说是马来西亚全民电影,但不代表这部电影走不出国,就像《KANO》和《McFarland》非台湾人或美国人也会喜欢。《OlaBola》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励志的元素等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这不仅仅是一支足球队,它象征着一个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肤色,有矛盾、有摩擦,但我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唱着同一首歌,为了共同目标团结努力,我们不再只是华人、马来人或是印度人,我们是——马来西亚人!

:片尾有彩蛋

《辉煌年代》观后感(七):olabola(2016)影评:本土味足,但素人太素

电影像钟表上的静止时针,指着美好的清晨六点钟。

泛起鱼肚白的天空,浅浅地告知即将醒来的人们,该劳作该上学该收割胶汁。太阳底下的人们,辛勤地劳动着,当胶汁被收集在木制的小碗,挤出水分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当制衣厂里的女工成群地在针机上对着一件件衣服来回补丁,当靠贩卖椰子为生的印度家庭把一颗颗椰子抬上罗里,当初涉播音的热情广播员正投注一百八十分的热血在喉间挤出激荡人心的语字,当白天工作下午练球晚上还到游乐场接女友放工的国家足球队队长斗志激昂地要带领球队打入奥运会

这一切,仿如旅游局宣传海报上所写,我们不分彼此,和谐团结。

像梦一样

电影由酷似杨丞玲的节目制作人掀起序幕,以寻访八十年代大马足球队的辉煌历史成员作开场。在英语中文相纠结的沟通下,画面被染上陈旧的泛黄,回到那个属于荣耀的八十年代大马国家足球队。

国家队队长周国强,在身高样貌均比其他演员更吸人眼球下,用素人的演技,领着剧情走,串起游乐场女友,周国强他一家的角色。周国强妹周美玲,个性倔强刚烈,那句“我九号考试科科都是A阿,我还不是留在这里个树胶,车衣”,脸庞划下的泪珠,道尽那个年代里的辛酸。

播报员rahman干劲十足,在天台上对着空气奋力地激荡着情绪地报道,在认真态度已消失殆尽的大马国土上,小人物如此般奋勇,直向鼓励游手好闲的大马风气落下两记耳光。

新教练出现,周国强为红卡自责而退伍。电影至此并没有激起足够的氛围,素人演技的周国强,未能扛起剧情大柱,只好让配角闪发光。守门员MuthuKumar演得认真,以印度裔身份刻画着自身努力奋斗的同时,也揭露印度裔在大马的苦境。那流淌在脸颊上的泪,仿佛看得见温度,在最终一战时的怒吼,直把男主角周国强堕了。

像是有理由的国家队军训,锻炼体能意志后,竟没理由地俯视大马美景。这或许也是大马电影的缩影:经费不足,只好或多或少穿插些广告。露痕迹则显缺心意,那一幕多了。

三小印度人格外可爱,风趣着最后一战。那路人甲乙丙丁的个性特色,为电影添加许多色彩。可惜中场休息时的更衣室谈话,在印度人马来人华人接力激荡着亢奋的情绪时,队长周国强再次用素人演技告诉大家这就是一部素人电影。不怪他,怪其他演得好。

同是居銮人的小胡子球员,木讷了点,在众多素人演员中难突围。安分地与周国强坐在一起。倒是候补球员王添财老实可爱,虽素,但认真努力。或许,戏份比那两人来的容易。

结束前,由大马杨丞玲脸颊上滑落的泪珠作收场,显得刻意的缘由是,整体气氛没到感人肺腑的高度。

在烘托着分不清你我他的氛围中,导演周青元很用心地用一个个画面说着仿如他乡的故事,素人太多,演技拉下电影档次,在未能掀起情绪未能让电影更真让你我他更投入其中,只好退后回来真实大环境的马来西亚--------我们冲突着,反复上演族群利益斗争,在高喊“satumalaysia”的国家领导人,时刻不忘向群众诉说:如今的和平得来不易。

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人言论,我除了恐吓,得不出其他结论。

也因此,在电影未能更真实地存活在我们的视野里,未能让观众更相信这故事就是真的(哪怕它是真人事迹改编),争论哪一个种族进球,其实就是把电影放在真实马来西亚得出的必然推理:看肤色。

单就电影制作的那份认真,我想值得你持票入场观看。那射门。决不是三几个场景可以了结,那足球入网的力道,非过百次尝试试镜最后才挑选出三几个上大荧幕。电影olabola,充作小品,它又有自身的大格局,若当大格局电影理解,它又不足让你为之振叹。电影olabola像浓郁的海南咖啡,即怀旧,放在现实又不显得落伍;又像浮在空中的白云,可看不可得;也像短暂的梦,在素人演员出现前,我们拥有着美好的意境和幻想。

十分给七分。那句演员刘倩妏“我九号考试科科都是A阿,我还不是留在这里个树胶,车衣”最动人。电影里烘托的情绪未到它该有的高度,苛刻点看,单就气氛未能打动人心,但电影里参杂着许多本土特色,导演也用心刻画着一幅马来西亚全民景象,那印度语马来语华语英语交错的纵横场面,就不是其他国可以呈现得自然的特色。OLABOLA之所以不错,我想,因为我们太熟悉这景象。

而我们,可能也太渴望这幅景象。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国阵领导人别去凑上一脚,感性地向前来的记者说:“inilahsatumalaysia”

我想,这或许是,部分网友不喜这部电影的原因。当我们天天看着那些爱呐喊“民族团结”又爱私底下挑动种族矛盾的国家领导人时,心里已对“团结”下了等同“国阵口号”的定义。我或许可以摆脱那些观念,去享受这部电影,但我们也可以从当下我国政治氛围理解电影olabola。这两种态度都有,思维才更圆更满,执一词,以单一思维理解他人,不就是教育局从未放弃的单元流教育的思想吗?

可能,多元文化里的相互尊重,只出现在电影olabola里,我们面向外敌一同踢球的时候。当没有外敌出现时,我们就只好内讧。

原创:https://chenghui0706.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