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百科 > 导航 > 过度依赖别人,你有情感依赖症吗?

过度依赖别人,你有情感依赖症吗?

发表时间:2020-05-28

【www.qg13.com - 情感心理依赖症】

情感百科对于恋爱是非常有用处的,我们应该耐心学习一些情感方面的知识,有哪些解决情感问题的小百科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度依赖别人,你有情感依赖症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情感依赖症,你有吗?

心理学家霍妮说:“依赖型人格的人对亲近和归属有种盲目地、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非理性的。”“为了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对方的温情,他/她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观和个人趣味,但这种行为模式会使他/她自己越来越脆弱、懒惰、缺乏自主性。因为处处委曲求全,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会越来越压抑,这种压抑会进一步阻止他/她为自己干点什么或者有个人爱好。”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情感依赖症”,可一直觉得自己很独立,可以过得很好,不可能会得那种寄生虫病的。可自从开始上班后,情况有些不妙了……每到下班的时候都要打电话给朋友,我的朋友不多,就那么两三个,天天都要烦她们,最怕一个人回家,最怕周末没有活动,最怕手机一天都不响一声……

情感依赖症-测试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情感依赖倾向?来检查自己有没有如下行为:

1·每天出门前花至少30-60分钟搭配衣服,反复换几次才肯出门,否则一天都感觉怪怪的;

2·和他(她)在一起的时候,不停的说自己的事,好像汇报工作;

3·一直坚信,自己对他(她)的爱是不可取代的;

4·最近,除了他(她)以外,你几乎不跟其他人一起出去玩;

5·强烈希望他(她)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因为怕错过他(她)的短信,连睡觉时也把手机放在枕边;

6·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想先得到他(她)的建议和保证,及使只是一件日常小事;

7·独处时经常被“遭人抛弃”的念头所折磨,竭尽全力逃避孤独;

8·过渡容忍,为了维持你们的关系,愿意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9·有一件事,虽然计划了很久,但迟迟没有开展,实际上你心里并不太想独立实施这个计划;

10·很容易因为他(她)对你的评价而受到伤害;

11·当亲密关系突然终止,你觉得自己无助得近于崩溃……

假如在这些症状里具备3条以上,恭喜你,你有情感依赖倾向;假如你有5项以上,那说明你已经中标了——你得了情感依赖症!”

想要彻底摆脱它的纠缠,你需要做如下几项练习:

1、写日记,一周后看看自己最近都干了写什么。

2、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哪怕那看起来真的有点惊世骇俗。

3、清除童年时代的阴影。

4、财富不是朋友,但朋友一定是财富,当你依赖症有所反复时,就把所有的朋友都烦到要死为止。

5、执行一项自己制定的计划。

情感依赖症-母女感情依赖症害了女儿

一位妇女因为离异,感情少了一部分寄托,因此就把全部的爱都集中在独生女儿身上。只要有可能,就和女儿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在一起,恨不能形影不离。女儿上小学时,她天天都接送女儿上学。当女儿上初中、高中以后,她还是一有空就去接女儿。一次女儿有集体活动回家晚了一点,进屋时却发现母亲正心急得抹眼泪……由于受到母亲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女儿也习惯于生活在母亲的影子里。有什么心事都要和母亲说,做什么事都必须由母亲拿主意,常常希望母亲能老陪伴在身边。

这是典型的母女感情依赖症。当这类母亲们不能从丈夫那里寻求到足够浓度和纯度的爱以后,就希望从孩子身上补回夫妻间获得不了的爱。假如孩子是个女孩而且其生活圈子一直是一种封闭式的话,则母女之间形成感情过度依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女孩情感体验丰富,性格的脆弱性和生活的依赖性都较强,这样她很容易与有同样状况的母亲有情感共鸣,彼此依赖直至密不可分。

然而这样对女儿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却是非常不利的。在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仍然老让孩子围绕于身边谈笑和撒娇,则会使孩子丧失许许多多发展独立能力的机会。而孩子也习惯于遭受困难和挫折时,马上去寻求母亲的庇护,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积极适应外部社会。同时,母女这种感情的依赖还阻断了父亲对女儿的正常教育与影响,因而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一种偏执的人格:感情脆弱易伤感、依赖性强、喜欢幻想、缺乏现实应付能力、任性、优柔寡断等。

这样家庭的女孩在恋爱婚姻中也将遇到问题。因为母亲必然要干涉到女儿的感情生活,女儿有可能由于受母亲的影响,恐惧与男性的接触;母亲也可能在早已把任何可能分享女儿感情的人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因而有意无意地做出种种阻挠的行动。纵使女儿结了婚,一旦夫妻之间出现一点磕磕碰碰,女儿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给她感情支持、听她倾诉、给她出谋划策的妈妈那儿跑……

要想解决母女感情过度依赖的问题,母亲必须及早从自身做起。尽早明白,从孩子身上得到丈夫不能为自己创造的充实和温暖,不是解决空虚的办法。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人是什么》一书中这样写道:“孩子不能代替失落的爱情,不能代替生活中受挫的理想,不是填补空虚存在的材料。”

所以这类离异母亲对女儿那种过度的爱的实质是“依赖”,为此她们迫切需要的是感情独立。不依赖某一个人或物,扩大自己的视野,在爱自己、爱女儿的同时还应学会爱别人──爱其他更多的人。

扩展阅读

你患上恋爱依赖症了?测试一下你的恋爱依赖症程度


如果恋爱中的情人如此爱你,以至于他不自信,勉强服从对方的任何爱好,甚至强迫对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手里,那么你已经有了爱情的依赖。下面是一些关于关系依赖的自测问题,看看你的病情有多严重。

你有依赖关系吗?检查你的关系依赖程度

心理扭曲取决于1度

1.你经常利用对方的行程来改变现状吗?

例如。:最初,我和朋友约好一起庆祝生日,但对方突然有了一个间隙。你可以在生日聚会后5分钟出去找他。

2.你一直期待他的短信回复吗?

例如,因为你希望他每秒回复你的信息,你甚至可以选择只在他吃午饭/下班后给他发信息。

如果你每天都不联系,你会感到不安吗?

例如。:我想知道他是否有外遇/出了事故,所以我没有约你出去。

4.你认为一些珍贵的礼物能赢得他的好感吗?

例子:你觉得你对另一个人的爱与礼物的价值成正比(如果你爱她,你只想努力工作!).

心理扭曲取决于2度

5.你觉得有了他之后,你什么都不用做了吗?

如果有他在你身边,你可以放弃你的工作、社交活动、习惯甚至生活。

6.你脑子里总是有失去他的想法吗?

例如。:我没有信心,经常担心他不再爱你,所以我会尽可能考虑他的规定。

7.没有他的时间,你会比平时更懒吗?

例如。:没有他,你很难化妆和打扮。这所房子充满了肮脏的污染,陷入了萧条。当你见到他时,你会在早上一两个小时做准备。

他能为你做什么,你用自己的双手绝对不容易做到?

例如。我本来可以自己换灯泡和修理水管,但是我喜欢给他所有这些日常工作。

心理扭曲取决于3度

9.他的一句话会伤害你的日常情绪吗?

例如。他只会说几句话:“我认为这对你不好。”我也会难过。

为了随时随地都能见到他,你能抽出暑假吗?

例如。:潘友邀请,“但那天他放假了,人们”会“去玩!”是你的口头禅。

11.你是否经常关注他的两面,担心自己不了解他的现状?

例如,将设置更改为开销跟踪他,或者主动去预览他自己的网页。

12.和潘的朋友讨论的一半以上都是关于他的?

例子:“是真的吗?我男朋友也用那个!”“是的?我女朋友总是这么说。ゥ

心理扭曲取决于4度

13.除了和他打交道的困难,你能在短时间内告诉她所有的麻烦吗?

例如,你可以在你的直接上司刚刚和你说了一两句话之后,给他们发一条信息。

14.所以他,你和盆地的朋友和亲戚已经学会了不好的联系?

例子:问题1的例子。

15.你觉得他的努力(包括金钱和精神实质)是完全正当的吗?

例句:“他是我的男朋友!当我生病的时候,难道我不应该一直在我身边吗?ゥ

16.我经常问你,“你爱我吗?ゥ

例如,每天我都会问,“你到底爱不爱我?”“如果是这样,你会爱我吗?ゥ

心理扭曲取决于5度

17.他主导大多数决策?

例如。:她说她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尽管他没有理由做不到。

你的参考答案中“是”越多,你的情况就越严重。没有药可以治愈爱情的依赖。如果对方不能一直给你迷恋,那么你应该尽快学会独处来缓解病情。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Ta只是及时的帮助,而不是越来越简单的自我丧失。

如何避免过度依赖自己的伴侣?


在每次情感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许多女孩给了男孩这种过度的依赖联想,导致男孩最终不珍惜这些情感。女孩觉得这种情感是爱她的,但不知道这只是对男孩的压迫。

如何应对过多依赖自身的伴侣?如何处理过度依赖自己伴侣?

在男女朋友关系中,许多女孩会给男孩这种过度的依赖感觉,但许多女孩并没有完全掌握这种过度的依赖心理状态,并认为这是爱情。结果,男孩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例如,许多女孩一天给她们的男朋友打十几次电话,即使是在吃饭或去上班的时候,甚至是在乘地铁或无聊的时候,她们通过微信给她们的手机发信息和打电话,这使得男孩很容易感到身心疲惫。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的分歧已经爆发。

这种视“依赖”为“关注”并因此给男孩造成工作压力的情况,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信任心理”。

如果一个男孩没有每天联系并回复一个女孩,他肯定会在一天结束时打电话询问。我认为这一切都属于一种非常明显的信任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除了很容易受到各种联系的影响之外,还会培养一种更严肃的控制欲望。久而久之,每一种情绪都变得越来越沉重,你的伴侣也会感到身心疲惫。最终的结果通常是分手。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困难怎么办?消除信任心理状态的唯一方法是创造个人的个性特征。

如何建立自己的人格独立?或者如何突出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在另一边。例如,在对方下班后,你可以打一个适度的电话了解助教的日常情况,掌握助教的喜怒哀乐,或者请助教吃饭,看电视剧等。这都是正常的关注。然而,如果助教没有时间,你仍然可以按照规定分发你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工具,而不是一直坚持下去男友。简而言之,它意味着拥有自己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工具。

当你有了更独立的个性,你就可以完全消除这种过度的依赖信任心态,并且不容易整天想着占据对方的注意力,也不容易引起太多的控制欲望。如果你们不成为彼此的承诺,而只是相互支持和理解,那么这种情感将能够在越来越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趋势。

如果对这一难题或情感仍有许多疑问,请热烈欢迎情感网的vip会员申请注册咨询技术专业的情感顾问,他们将帮助您展示技术专业的建议和具体指导。

情感测试:你有情感沉默症吗


那时,当我和我最崇拜的人保持零距离时,我突然觉得我无话可说。不擅长表达情感,你一直把自己的心态和想法藏在个人收藏中,但在和盆友或恋人打交道时,你越来越沉默。你有“情感冷漠”吗?赶快去看看:

情感测试:

[评分法] a=0,b=1,c=2将所有得分相加计算总得分。

请首先平静你的情绪,回忆你的个性1分钟,然后回答以下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在不花太多时间思考的情况下第一眼就得到答案。选择相关的英文字母填入每个问题类型的后面:a=否,b=多少合适,c=非常合适。测试刚刚开始。

我感到不舒服,但不能肯定。

不管事情有多悲伤,都必须把它们藏在心里。

我感到不舒服,但对别人来说不容易看到。

有时候当我微笑的时候,我的心会很难过。

怕别人看到我会难过。

告诉别人自己的悲伤是不好的。

当我和别人有冲突时,我经常讲和。

我是我们心中的“诚实的人”。

我不指望别人理解我的真实经历。

其他人说我看起来很无聊。

由于模糊,人体经常感到不舒服。

我更注重逻辑,而不是事物的感觉。

我想要一些很容易被卡住的东西。

我认为人们不应该过多地表达他们的心态。

对我来说,经历悲伤和快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16个讨厌的笑话。

我认为人们不应该想象。

考虑到现实,这是非常重要的。

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最好是固定不变的。

我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很舒服。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开心。

我不会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与其谈论经验,不如与其他人谈论伟大的原则。

我不想让别人不开心。

25件事情必须以常规方式完成。

情感测试参考答案:

轻度情感障碍:得分0 -10。没有或轻微的情感沉默不容易对自己、他人和人际交往造成太大伤害。

轻度至中度情绪障碍:得分11-30。具有必要水平的情感缄默对自己、他人和人际交往都是有害的。一个人内心的痛苦会损害他的健康、食物、衣服、住房和工作。

中度和重度情绪障碍:得分31-50。有一种明显的情感分裂。这显然对自己、他人和人际交往有害。内心的痛苦严重危及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回避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并且害怕工作。

测试你有情感沉默症吗


不善于表达情感,你一直很珍惜自己的心态和想法,但在和盆友或恋人打交道时,你越来越沉默。你得了“情感性MoMo病”吗?今天络与你编织成情感测试,测试给你情感的多元性。

一,测试它给你情感上的缄默吗

请先冷静下来,花一分钟回忆一下你的个性特征,然后回答以下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凭直觉回答,不用想太多时间。在每一个问题类型后,选择相对数字来填写信息:a=否,b=一点行,c=非常行。起初测试

我心里感到不舒服,但我不能肯定。

2、再悲伤的事情也得压抑在自己的心里。

3.我心里感到不舒服,但让别人看到它并不容易。

4.有时候当我微笑的时候,我的心会很难过。

5、害怕别人看到我难过。

6.告诉别人自己的悲伤是不好的。

7.当我和别人有冲突时,我经常讲和。

8.我是我们心中的“诚实的人”。

9.我不指望别人理解我的真实感受。

10.其他人说我看起来很无聊。

11、人体经常出现模糊原因不感。

12、我更注重事物本身的逻辑,而不是感觉。

13.我认为事情很容易陷入困境。

14.我认为人们不应该过多地表达他们的心态。

15.对我来说,感到悲伤和快乐要困难得多。

16、讨厌的笑话。

我认为人们不应该有想象力。

18、考虑实际非常关键。

19、生活最好固定不变。

20、独自一人时感觉很舒服。

21.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开心。

22.我不会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23.和别人谈论大事比谈论感情容易得多。

我不想让别人不开心。

事情必须按照规则一点一点来做。

[计分法],a=0,b=1,c=2将所有分数相加计算总分数。

II,测试你有情感障碍吗?

轻度情感障碍:得分0 -10。没有或轻微的情感沉默不容易对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造成太多伤害。

轻度至中度情绪障碍:得分11-30。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缄默症,这对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都是有害的。一个人内心的痛苦会损害他的健康、生活和工作。

中度和重度情绪障碍:得分31-50。有一种明显的情感分裂。这显然对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有害。内心的痛苦严重危及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逃避生活,害怕工作。

情感测试:看看你对别人的依赖心有多重


从表面上看,一个勇敢的人独自一人会愿意有人在他感到累的时候帮助他,但他取决于自己的性情。根据下列问题情感测试,讨论你对他人的依赖。

情感测试问题:(看看你对别人有多少种依赖?)

当你骑别人的摩托车时,你怎么把手放在上面?

一、握住把手的背面

抓住前面人的腰

跪下

他双手紧紧握住前面的男人

情感测试问题参考答案分析:(看你对他人有多少种依赖?)

你也是一个非常自力更生的女人,给你一个理性的大脑和非凡的洞察力。你可以轻松平静地处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是一个非常关心工作的女人。

你表面上很孤独,但在你内心深处你是一个敏感的女孩。你总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全心全意帮助你的人,但是客观事实往往不能让你去想它。在无助和孤独的人生旅途中,你学会了依靠自己,但你脆弱的心终究不容易去想。

你也是一个讨厌依赖别人的人,更讨厌别人过分依赖你,因此,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孤独的,可以出类拔萃,讨厌对别人太诚实。给出你自己的意见,但是个性太浮躁了。虽然别人想和你相处,但拥有知心朋友并不容易。

你也是一个非常依赖他人的人。在工作中,你害怕承担太多的义务,尤其是当你不得不独自一人时,你会非常焦虑。

你对另一半有依赖“强迫症”吗


“我们干什么都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他这样说,她也这样说。
她,杨冰阳,另一个更著名的名字是ayawawa,模特、情感专栏作家和畅销书作家,智商145,她被人记住的最多的话是: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
他,王鹏,智商超过180,极高难度智商测试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海归,目前低调地做着杨冰阳老公。
尽管经历了初恋的激情,女儿也快一岁了,两个人仍然黏得像一块奶油糖。彼此之间荡漾着爱的浓情蜜意。
■看起来你们彼此十分依赖?
他:是啊。我们每天24小时待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我会承担她的依赖,责任衍生力量。
她:我们三四个小时不见都会很想念对方……
■如果因出差等原因暂时分开呢?
他:我会觉得电影中的女主角不见了,我会快进,比如多睡几个小时,直到她出现。
她:有一次我去上海拍广告——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分开超过8小时,我们一直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现在我有什么活动,都会要求主办方让我带一个人,有他在我才心安。
■有没有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他:有。我们在对方身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可控的,而我们又都有很多事要忙,有时会存在冲突。
她:鉴于这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况,以后可能会一起开公司或做别的事,总之我们不愿意分开。
■这种深刻的依赖带给你们什么?
他:我们每个人都在过两个人的生活,无形中延长了一倍的生命,很划算。我们一直都在共同成长,有人说找个聪明的老婆久了会更聪明,我期待着。
她:在无数个奇迹和巧合中走在一起,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结婚后我们很投契,更让我们珍惜彼此间得来不易的缘分。
疏离:不容忽视的威胁
他们的爱情故事,令人小羡慕,可能还有点质疑,因为今天的男人们和女人们都非常警惕过度依赖对两性关系的危害。但也许我们走得太远了,今天我们面临着另一种威胁:我们不亲密——人们的理想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得独立,实现以自我价值为核心的个人绽放。爱一个人?可以,但是不能太爱。结婚?也行,但要做好拔腿就走的准备。两个人的“融合”甚至已经被视为自我的敌人。
与ayawawa和王鹏幸福的爱情剧集相反,任菲和李强的爱情剧集上演的就经常是疏离:任菲一个人躲在卧室里,闷闷不乐,或是在流泪;老公则在客厅里,看足球或是看电视征婚节目。任菲好像和陌生人生活在一起——她带着职场的工作压力回家,他不会听,通常都是粗暴地指责她,并说“我也有压力,未解决”;任菲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的肩膀通常不给她;有时候任菲情绪失控有点歇斯底里了,他仿佛没有听到看到,甚至可以马上睡着,“发出粗鲁的、无耻的鼾声”……
“就像过度依赖的爱情一样,疏离的爱情也会损害亲密感、激情和忠诚,但是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让那些最亲近的人远离我们。”《爱的最佳距离》作者、美国两性关系专家罗伯特-F-伯恩斯坦指出,“这是一种回避型依恋模式和只能靠自己的关系剧本。这种组合产生了保持距离的爱情模式——一种疏远、不开心、压抑浪漫和浪费感情的关系。”
表面的亲密疏离的陷阱
伯恩斯坦总结了疏离的爱情模式的特点:真正的亲密关系被表面的亲密所取代,坦诚的交流被防备所取代,而激情则被机械的性行为所取代。
表面的亲密——疏离的人不信任他人,意味着他/她总是选择自我认同而不是亲密感——独立、依靠自己,而不是相互信任和分享彼此脆弱的一面。毫无疑问,疏离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亲密。没有感情的付出和回馈,没有分享,也没有终身伴侣的感觉。
防备——疏离的人害怕与人亲近,他们的沟通倾向于表面化——甚至是防卫性的。疏离的人可能会周期性地讨论一下“关系问题”,但是哪怕是这个时候,他们关注的也并不是感受,而是一些评论而不是情感。这种防备阻碍了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机械的性行为——跟疏离的人做爱有时候只有生理上的愉悦,而没有情感上的满足……如果没有承诺,疏离的人就会很放松,并且性生活放纵,但是当有了亲密感和承诺的约束,疏离的人对于距离的需求就显现出来了,而激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过度依赖的人,设计陷阱让别人承担他不愿意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疏离的人则试图设计一个陷阱让对方放弃主动权,由他/她来决定两个人的关系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每当配偶试图讲一些个人问题的时候,他/她就会故意保持距离并表现得闷闷不乐,这其实就是在设置一个疏离的关系陷阱。掉入了这个陷阱的配偶会慢慢地放弃控制权,并且不再讲让疏离者不舒服的事情。这样,关系中的一些严重问题就被掩盖了。
情感从依赖中汲取营养
我们要呼唤爱情中的依赖——因为,生命之初是融合。这种相互依赖是我们产生爱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其中感受到融合、激情、忘我而我们早期与父母的关系正是这种融合的源头,尤其是我们与母亲之间的感情经历非常重要:慈爱的母亲给孩子喂食、抚摸他/她、回应他/她的召唤和需求……通过这种融合式的联系,母亲让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如果生命之初的这种关系是使孩子安心的,孩子就会勇于去探索世界。这种联系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永远都会怀念它,并试图找回它,如果当初这种联系出现了缺失,我们就会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试着修复它。
爱情与联系是不能分割的。少了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将不复存在。“融合具有决定人格构成的作用:它要求所有的恋人都把自身的一部分奉献给对方,同时又占据着对方,拥有对方的一部分。”法国精神分析师让-乔治-勒迈尔(Jean-GeorgesLemaire)说。在联系的交织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方面,害怕失去对方;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自我。既怕分手,又怕被吞噬。这种焦虑在从不付出真情的唐璜嘴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它是生命早期对被吞噬或被阉割的恐惧的回响,这种恐惧的根源是弗洛伊德发现的俄底浦斯情结:为了解救自己,只有一个办法——逃脱所有依恋,否认任何依赖。
这是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幻想。拉法埃尔-米利科维奇认为:“是现代社会使情感的自立成为可能,而且还把它塑造成一种价值观。”塞尔日-朔米耶则把这种幻想视为“一种经济意义上的自由言论,这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恶化,它与爱情的联系是不可能兼容的。”他还强调:“情感从依赖中汲取营养。但是我反对任何把问题简单化的言论。这种通过损坏伴侣关系来确认自我的欲望,可能源于有些人维持伴侣关系的困难。”
有一种依赖是健康的
难道没有一种最佳的爱的距离吗?既不是过度依赖的,也不是疏离的,而是火候刚刚好,也就是既用爱包围着你又给你阳光灿烂的自由?“在僵化的独立和有害的过度依赖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健康的中间地带。健康的依赖是这样一种能力: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运用健康的依赖方式与周围的人相处时,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拥有从未意识到的潜能,而伴侣间的爱情则会更加深刻。”伯恩斯坦说。
爱情是矛盾的,是具有双重性的。在依赖的背后,隐藏着爱情的另一面:交流和付出。接受爱情的联系,精心呵护它,就能够走出自我,敞开心扉去拥抱别人。做到这一点就是做到了谦恭,并摆脱了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幻想,也就是承认:我不可能做一切事情,别人同样很重要,我需要他/她。一旦这种依赖变成了互相依赖,也就是说成为了关系,自由也就水到渠成地有了可能。婴儿时期的那种联系会再次出现:有令人心安的爱做后盾,我们可以放手发展自己的个性。
“爱情让我们勇往直前,我们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撑来实现自我绽放,我们彼此都用一种宽厚的眼神看对方,就像母亲看自己的孩子一样。”28岁的外企职员玛丽说。把自己托付到爱人的手中,可以让我们获得内心的自由。内心的自由能够增强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打开我们对生活的渴望。为了达到这种自由,我们必须跨过某些阶段,懂得扩大和培育这种被称为“健康的依赖”的联系。36岁的赵嘉经历了10年的婚姻生活,他的体会是:“我其实能够一个人生活,没有她也能活下去。但是,我的生活必须依赖她才能幸福,如果仅仅是为了活着,我不需要依赖她。”
社会学家塞尔日-朔米耶把爱情当作一种心理疾病:“当我们坠入爱河时,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对别人的强迫症之中。这是病态的,但是这是一种美妙无比的病!”嘿,如果爱情是病,我们都愿意得这个病不是吗?爱情万岁!爱情的依赖万岁!
当他/她是疏离者:为了帮助疏离的伴侣敞开心扉,你要努力缩小你们之间的距离。
■接受伴侣对亲密关系的惧怕:帮助对方克服对亲密感的恐惧,第一步就是无条件地接受它,接受能卸下两个人的压力。
■承认你自己对亲密的需求:当你认可并接受对方矛盾的心态时,你就创造了一个可以沟通的环境,可以不设防地讨论你的需要如何在你们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求同存异:你就需要平衡你的需要和对方的惧怕,找到你们两个都满意的亲近方式。
当你是疏离者:你必须学会让你自己在情感上更加敏感,并且让伴侣来帮助和支持你。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将成长与自力更生联系在一起(童年的遗产)。然而对于疏离的人来说,情况正好相反:成长意味着关系的重建,而不是隔离。如果做不到向伴侣求助,你就换一种方式:提供帮助。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心理学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一切言行和心理变化都发生在种种关系中,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获得关系中的某些东西。

瓦苏说,我们的心有三层结构,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中间一层是伤痛层,而最深处一层是真我层。

保护层太厚,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问题。因为这个厚厚的保护层,我们触碰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触碰不到别人的真我。结果就是,我们不仅常常感觉到要命的孤独感,我们也无法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因为真正的亲密,是两个人真我与真我的相遇。

保护层之所以太厚,是因为有太多的伤痛。我们惧怕这些伤痛,不敢去面对它们,于是使用了种种自欺欺人的办法,将这些伤痛包裹起来,并由此形成了保护层。

在研究生快毕业时,我给自己的人生立下两个目标:第一个是与孤独达成默契,第二个是在最值得珍惜的人面前表现出毫不犹豫的真诚。假若第一个目标达到,那么我将不再惧怕孤独,反而可以安于孤独,而假若第二个目标达到,我就可以拥有深度的亲密关系,那时所谓的心灵感应都会自然发生。

我想,这或许也是每个人需要的功课,因为我们都惧怕孤独,同时亲密关系也是绝大多数人最头疼的事情,似乎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难以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

真要安于孤独并享受亲密,就必须揭开自己的保护层。对此,我们会本能地感到惧怕,因为那时就得面对心中隐藏的伤痛。

不过,如果能从一个旁观的角度看看自己内心的伤痛是什么,对它先有一个了解,那会帮助我们更有勇气地去面对它。

3岁前极易产生被抛弃的创伤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两大动力是性与攻击。

弗洛伊德的这个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驳,而现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将其修正成,人的两大动力是亲近与疏远。

可以看出,客体关系理论完全是从关系的维度去审视人心的动力的。与人亲近,尤其是与自己喜欢的人亲近,是我们的一大动力。但同时,有时适当地与人疏远,保持一种孤独,给自己一个空间,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动力。

如果亲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产生创伤;如果疏远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样也会产生创伤。

既然心理学称,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那么也可以说,人类的创伤基本都可以归为两类:亲近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疏远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

前一种创伤,即被抛弃的创伤;后一种创伤,即被吞没的创伤。

客体关系理论还称,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其实是童年时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再现。同样也可以说,我们成年后容易袭来的创伤,其实是童年时早就被袭击过的创伤。

被抛弃的创伤,是极其常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孩子与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关系上。

这种创伤,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孩子们想与妈妈亲近的需要普遍没有得到满足。

首先是,妈妈们的产假太短了。产假结束后,城市里的妈妈们就要上班,而农村里的妈妈们就要下地干活。这个产假的设计,似乎只是用来给妈妈们恢复身体,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婴儿们的需要,结果导致孩子们在生命最早期就先有一个与妈妈分离的巨大伤痛。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们3岁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这时,一个事物从他眼前拿走,他不会太慌,因为他知道这个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体稳定性的概念形成前,他要么会很慌,要么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会认为,这个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

因为这一特点,孩子们对与妈妈的分离极其敏感。如果妈妈不见了,他们会非常恐慌,因为在他们看来,妈妈暂时的不见就意味着彻底消失,而妈妈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所以和妈妈暂时的分离会造成相当的伤痛。

研究还发现,如果3岁前妈妈与孩子分离达两个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伤痛就是不可逆转的。所谓不可逆转,即这一伤痛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后好好安慰他而消失,它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留待他以后自己去处理。

所以,比较完美的做法是,在孩子3岁前,妈妈与孩子没有重大分离。

最起码,在婴儿3个月大前,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因为这3个月是至关重要的3个月,假若这一阶段妈妈对孩子很亲,将孩子照顾得很好,这个孩子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最好这一阶段要延续到6个月时,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像精神分裂症、严重的人格障碍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是由于当事人在6个月大之前造成了严重创伤,而这是相当难治疗的。

现在,妈妈们的产假已有98天,这个延长是极为关键的,原来一个多月的产假实在是太短了。我有多名来访者,他们都是在出生一个多月后就与妈妈分开了,甚至立即就被送到了全托幼儿园,这是极其巨大的被抛弃的创伤。

另外,我们一般习惯由老人带孩子,这种普遍现象,对孩子而言一样是一种创伤,因为没有谁比妈妈更重要。

尤其是,假若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不断在妈妈和老人或其他抚养者之间来来去去的话,那也会造成巨大的创伤,因为每一次和抚养者的分离,都是一次被抛弃的创伤。

若在婴幼儿时遭遇与妈妈严重分离的创伤,等他们成年后,他们很难与女性和谐相处,同时也很难与其他人相处。

抱得太紧,会导致被吞没的创伤

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疏远会给孩子带来创伤,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过于亲近也一样会带来创伤。

这后一种创伤,可以称之为被吞没的创伤。

一天,我带我们家的猫小白去我的工作室,它非常惹人喜爱,所有去我工作室的朋友都忍不住要抱它,而它也有些黏人,所以几乎来者不拒。

但很有趣的是,我发现它对两位女士很抗拒。她们抱它时,都将它抱得特别紧,而且怜爱得不得了。我发现,小白这时在用它的前爪用力在它和这两位女士的身体间撑出一个空间,而其他人抱它时,它都是很放松地躺在拥抱者的怀里,非常享受。

而且,其中一位女士不断地将小白抱过来玩,最后它怕了她,干脆藏在沙发底下不出来了。而有意思的是,这位女士似乎完全没意识到小白对她的这种抗拒,还认为小白很喜欢她。

类似的画面,我也曾见过。当时,一个年轻的妈妈紧紧地抱着女儿亲吻,而女儿将脸向外扭去,并用手用力地推开妈妈,但这位妈妈对女儿亲了一下又一下,完全没看到女儿对她的排斥。

每个孩子都渴望与父母亲近,假如父母对自己极亲近,那么孩子一方面会很喜欢这种感觉,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吞没了。就像前面两个故事,拥抱者似乎完全接收不到被拥抱者的抵触,而这意味着,拥抱者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所以这真的是一种吞没。分

并且,被吞没的创伤,常常是与被抛弃的创伤连接在一起的。假若一位妈妈自己小时候有过严重被抛弃的创伤,那么她对亲近的渴求就非常强烈,以至于她的伴侣会被吓跑,会感觉到厌烦,会想办法与她拉开一段距离。这样一来,她的亲近的渴求就在伴侣身上得不到满足,转而在孩子身上去寻求满足了。

孩子也会感觉到妈妈的渴求太强烈了,于是抗拒,但他的抗拒没有力量,而且因为种种微妙的心理,他甚至连抗拒的信息都传递不出去。最严重时,他甚至在意识上对妈妈完全没有了抗拒,但那时就会有更严重的问题产生。

被抛弃的创伤,也被称为分离焦虑。通常,我们在分离时都会伤心,这是轻度的分离焦虑。而有过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可能会在任一分离时都会体验过严重的分离焦虑,就像是心脏病发作,呼吸变得很艰难,空气似乎都有了重量,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严重时会觉得生不如死。

分离焦虑的概念,学过心理学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了解,但对于与这个概念相对的另一个概念——分离攻击——可能知之甚少。

所谓分离攻击,即当你觉得关系太过于亲近时,你得发出攻击性的信号,以此与对方暂时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然而,假若面对一个人的吞没时,你完全发不出攻击性的信号,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有分离攻击的倾向,那么这种分离攻击就可能会变成极具破坏力的攻击行为。

四川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将六十多岁的妈妈砍死。亲人和邻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位未婚男子对妈妈极为孝顺,而这位妈妈对儿子也照顾得无微不至,她每天都要去儿子家为他做一日三餐,旁人觉得这位妈妈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

但是,这对母子的关系,可能就是小白故事的超级版。这位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令这个儿子有窒息感,但要么是他发出的拒绝信息妈妈收不到,要么是他自己根本发不出这个信息。结果,妈妈和他的关系一直都过于紧密,以至于他的世界真的被吞没了:他没有婚姻,也没有朋友,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最后,他内心隐藏着的分离攻击变成了杀死妈妈的犯罪行为。

亲密关系中的头号难题

被抛弃的创伤和被吞没的创伤,几乎总是在一起出现。它们先是一同出现在亲子关系中,而等这个关系中的孩子长大后,它们就会一并出现在情侣关系中。

我的多数女性来访者,都有严重的被抛弃的创伤,而她们来找我做咨询的关键原因,都是她们的先生开始逃避她们。再仔细了解,她们的先生则是有典型的被吞没创伤,也就是说,她们的先生没能力发出分离攻击的信号,或者发出了太太也接收不到。

我的一个来访者非常愤怒,因为她的男友有了第三者,于是她逼问他:“你爱我不爱我?你是要和我在一起,还是要和我分手?快说,我只要你一句话。”

她男友给了很经典的回答:“打死我也不说。”

她难以理解这个男人这句话的意思,而在我看来,这个男人无法说出“我想和你分手”或“我想离你远点”这样的分离攻击的话来,他不允许自己发出这样的言语,但他通过行动来表示这个意思。

很有趣的是,那个第三者和我这位来访者一样是有过严重的被抛弃创伤的女子,所以她们两个都将他抓得很紧。

后来,这个男人又对我的来访者说过一句话,“这种局面也不是我想要的”。对于这句话,我的来访者认为,他拒绝不了女人。

同样的,来到我工作室的男性,多数是有过被吞没创伤的,他们也一样为亲密关系而深深苦恼。

之所以男人和女人都如此苦恼,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没有意识到,配偶不是我们情感缺失的答案。这是一个很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