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深情不及久伴

深情感人的美文

发表时间:2020-06-28

深情不及久伴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深情不及久伴,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现自己已经好久都没有写点东西了,现在提笔,却不知道该从何写起,也不知要记录点什么,才思枯竭,随便写写吧。

好像打我失恋开始,自己生活的重心就找不到了,每天除了上课,回到寝室就不知道该干嘛,作业不想做,考试也没有精力去准备,我就这样,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每天看着大学里发生的一切,好像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没有兴趣,也提不起兴趣。有时候喜欢一个人,一个人静静听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想,一个人念,一个人走。

我以为我一个人可以,可以度过那些难过的夜晚,只是当夜真的降临的时候,我又是那样的害怕,害怕会想起,害怕会流泪,害怕自己其实还在乎。面对这一切我总是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关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别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一个人独处,一个人隐藏,变得不爱说话,不爱笑,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是啊,曾经那样的撕心裂肺,如今这样的没心没肺。

我经常说:有些事经历过了,也就看淡了许多,感情亦是如此。或许是因为上一段恋情我太过投入的结果让我痛心不已,以至于对待现在这突如其来的感情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害怕再次投入的结果会像往常一样,还是我并没有完全放下前任?也许两者都有吧,毕竟感情的事情太复杂,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也许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另一段感情,亦或许又不是,谁又知道呢?

其实我挺感激他的,在我最难过的那段日子里是他陪我走过,在我伤心的时候也是他陪着我,逗我开心。也许当初答应他只是一时冲动,为了报复,他并不知道真相。我明白这样对他来说是多大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公平。我知道一开始我就错了,只是我却选择了一错到底。我拿他做了爱情里的牺牲品,我们同样是在爱情里受过伤的人,所以我们才会走在一起。我不明白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其实他心里一直明白我并没有放下某某。

我们并不是很爱彼此,在一起只能解释为酒后的冲动,我只能这样想。一盘棋,走错了一步,那就只能错到最后了。不清楚这段恋情的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也没想过,也不敢想。承认自己对他并不好,不关心他,不在乎他,好像在我心里他只是一个替代品,他的事情我也很少过问。只是看着他对我的好,我是那样的愧疚,想把一些话说出口,可是又怕伤害了他,内心是那样的挣扎和纠结,对不起,其实,我并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

每天还是会找他聊天,他是个敏感的男孩,每当提及某某我总是装作很淡然,可是自己心里真的就已经释然了吗?我不清楚,只是当被提及那道伤疤的时候,心还是会一颤。我知道是我的一些行为让他并不相信我,有时候我真的有那样的一丝的想法,想和他走下去,只是有时候还是说服不了自己。望着他的眼神,我读懂了那里面有着一些淡淡的忧伤,只是他从来都没有表现过,即使他知道我并爱他,他也装作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他在等我,等我真正接受他的那一天,我希望那一天不会太长。

都说深情不及久伴,也许是吧。现在的我在无人的时候会想他了,我也会因为他的某些话难过或者生气。我感谢他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因为他,我的生活慢慢的回到了正轨,慢慢的焕发活力。

扩展阅读

音乐伴人生


音乐伴人生

(甘肃省康乐县 马晓春)

音乐如同陈年好酒,回味无穷;音乐如同一味良药,医治创伤;音乐如同春风细雨,滋润心田。音乐见证了我的成长,记述了我的情感,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程,留下一个个永不磨灭的记忆。

音乐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疲惫时,把自己交给音乐,伴随着美的旋律踏上一段梦的旅程,优美旋律奏出淡淡的诗意,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慰藉。音乐是来自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它可以梳理自己那烦乱的思绪,缕缕缓缓的弦曲如轻风佛面,欢跃跳动的音符任思绪在时空中穿梭,久久沉醉,如梦如幻。

记得幼年时,从黑白电视和收音机中听到的尽是一些革命歌曲和八十年代的老歌,《铁道游击队》《小花》《霍元甲》等主题曲旋律优美,高亢激越,嘹亮悦耳,极富号召力,常撞击着幼小的心灵,课间休息哼哼唱唱、自娱自乐。我们追歌星、抄歌词,宣泻那种迷惘,留下一份份记忆。对音乐的潜在爱好似乎如火山般喷发出来,放磁带听流行歌曲,音乐便充溢着整个班级。当时我虽有很大部分精力在读书上,加之先天音乐根底浅,但在那样一个在校内很有点知名度的艺术班级,显然很是受了点熏陶。

后来参军入伍,从彩色电视和收录机中听到的全是一些军队歌曲和九十年代的老歌,《我是一个兵》《渴望》《思念》等旋律激人奋进,琅琅上口,常敲打着冲动的情感,训练间隙、休息时间大声唱歌、宣泄空虚。我们唱军歌、搞比赛,体味想家的感觉,留下一个个片段。开饭前、行军中、拉链时,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军歌,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丰功伟绩呈现在我们眼前,顿时,凝聚了军心、忘记劳累

走上工作岗位后,从vcd和mp3中听到的都是一些情歌和九十年代的老歌,《涛声依旧》《心雨》《梅花三弄》等歌曲情感浓厚,引人入胜,常抚慰着初开的情窦,茶余饭后听听音乐、唱歌自娱。我们唱情歌、谈恋爱,留下一个个瞬间。我对音乐的爱好显得浓厚,真挚。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早已深深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号子,响彻天地。古风今词,摇来颂往,不绝于耳;唐韵宋曲,南腔北调,千年不衰。古典名曲舒缓圆润,百鸟鸣转,在工作之余听听音乐倒也确使人神情气爽,愉悦惬意。

音乐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旋律、节奏、节拍、音色、和声、曲式,其中人文内涵,起承转合,抑扬顿挫,需要深入其特定氛围,细细品味,静静聆听,才能悟出真谛和循入意境。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事物的影响,对音乐,我尽可随心境、环境、条件尽情尽兴欣赏。

听音乐是回味人生、寄托情感的一种生活方式,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动听的曲调扣人心扉,娓娓动情又撩人心弦,总能让人心潮澎湃,时时打动着我的心,声音是一种魅力,时刻左右着你,让人为之流泪、感动。

音乐之伴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枝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脸红心跳;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来自生命本源的冲动,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的奥妙。

到了发烧友的年龄,音乐是托付和发泄所有的青春热情、寄予内心狂热崇拜和爱恋的对象。那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偏爱激昂、亢奋、热烈和无序的歌曲,严格说那已不是音乐。革命一度消灭了音乐,对于音乐革命的热爱,爱得盲目而疯狂。音乐在那个年龄已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作为激情的象征存在。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煽动性极强的燃料,可驱动我们的血肉,为欲望和理想奔走。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我们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还有对话。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失宠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多少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断情丝,又是不甘的。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音乐对于老年,若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属于自己的,爱憎分明,万物不可替代。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灵,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美丽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因为动人心弦的音乐永远是唯一的审美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

张抗抗

丝竹京韵伴桑榆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丝竹京韵伴桑榆,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些天,母亲要我抽时间整理一下父亲的遗物,因一直忙于各种事情而不得抽身。昨日终于略得闲暇,可以静静地坐下来面对这些已备受冷落的物品。说实话,父亲虽然已经走了半年多,但我还是不能平静的面对。尤其看到那一件件乐器,一摞摞乐谱,不禁又思绪翩然,如烟往事穿越时空隧道,又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记得父亲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时,有段时间极不适应,每天在家里看看报纸,瞅瞅电视,但干什么好像也心不在焉,总是恍恍惚惚的。一次与父亲闲聊,他突然问起我是否还喜欢唱着玩。一语提醒梦中人,何不让很有些基础的父亲去参加票友活动,快乐的度过桑榆晚景呢?

父亲在大唱革命样板戏的年代,无师自通学会了识谱、拉琴。那时的他,能够担当《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几出样板戏的伴奏任务,在当时已很是了不起。七十年代初,农村还没有电视,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候,就是月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父亲拉响他那把心爱的二胡。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一台收音机。听着那如同魔匣里流淌出来的悠扬琴声,我们姐妹幼小的心灵对父亲充满了羡慕与敬佩。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要上学,要工作,而父亲也越来越忙碌,尤其去到乡镇工作后,就极少再摸过琴,以致把这些都渐渐淡忘了。

父亲听从我的建议,找出早已落满灰尘的琴盒。我把琴盒擦拭干净,拿出已多年不用的二胡递在父亲手上,感觉得出父亲的手有点抖。重新换上琴弦,点上松香,别上琴码,父亲试着拉响了二胡。别说,虽多年未动,但琴在父亲的手上,依然很是默契。不一会儿,依依呀呀的琴音就又回荡在我家小院里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拉京剧,需有几把称心如意的好京胡,二胡是难当此任的。得知父亲又拾起了旧时爱好,在外地工作的小妹不辞辛苦,多方打听,为老人寻找得心应手的京胡。也巧,一位曾经在剧团工作过的老琴师存有一把品质精良的京胡,但苦于年事已高并罹患风疾,子女们又不擅此道,所以想找真正喜欢的人出手。小妹得知消息,立即马不停蹄的回家接老父进城,并陪他去和老琴师见面。

见面后,老琴师让老伴儿拿出珍藏已久的京胡。但见此琴尺寸准确,竹节暴突,肉头厚实。掂,有份量;弹,音磁实;拉,感舒适。且担子、琴筒、琴轴经过长期磨合已定形,达到了最佳的发音振动状态,比新制的京胡音色更纯正,的确是一把品相很好的胡琴。父亲试着拉了几曲,手音尤其好听,便已爱不释手。老琴师见父亲是真的喜欢,也非常是高兴。攀谈中,竟有相见恨晚之意。临别,老先生执意只收半价之资,并相送一把拉了多年的京二胡。两人因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多年,直到老人病逝。后来,父亲又多方访求,购置了各种伴奏乐器如京胡、京二、高胡、板胡、月琴、阮、檀板等,且还有葫芦丝、笛子、洞箫等,各种乐器整齐的排放着,以致都能开个小型民族音乐会了!

置办了家当,父亲的热情更高了。在票房,他为不同的行当伴奏;回得家来,又埋头整理各种曲谱。因为票友们所宗流派不同,同一段唱有时就有好几个版本。父亲不厌其烦,耐心的整理着,不时也让我们帮一下小忙。不知不觉间,曲谱就积攒了几大摞。谱子多了,找起来很麻烦。父亲又分门别类装订起来,并制作了目录,可以随找随见。时间一长,票房的朋友们都知道父亲这里谱子最全,遇到不确定的段子,就来父亲这里找曲谱。

父亲为人极好,从不会因谁唱得不好而敷衍了事,而是耐心的指出其中的偏差,慢慢的让人去领悟。记得他跟我说过,伴奏,不过是演唱的辅助,要保腔,不能自行其是。也就是要与演唱者的气口顿挫相投,并跟随其情绪,需强则强,该弱则弱,紧紧的包着唱腔,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父亲的伴奏理论对我很有启发,让我真切的理解了两者的相互关系。闲暇时,父亲也常常给我拉琴,爷俩惬意地乐享天伦。

慢慢的,父亲不再满足于只拉琴,跃跃欲试的练起唱来。他的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演唱谭派老生游刃有余。只是家乡话语音太重,对京剧的发音吐字掌握不好。但他并不气馁,在票房虚心向朋友们请教,回到家录音机便是他的老师,反反复复地听,反反复复的练,为此光录音机就用坏了三四个。遇到我回家,便一个字一个字的让我教他发音。后来为了便于老父学唱,我们姐妹给他买了一台录像机。这可真的成了宝贝,每天只要有时间,他就录啊,放啊,学啊,多年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父亲终于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京剧特殊的发音方式。

担任县剧协主席后,父亲更加忙碌了。他不再满足于自娱自乐,而是想把这件事当做事业来做,为活跃家乡的文化生活出把力。他不辞辛苦,跑资金,找场地,置服装,编剧本,配谱曲,亦导亦演,积极为配合县里的各项工作忙碌着。每到年节假日,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舞台上,他或唱活拉,身兼数职;舞台下,他跑前跑后,四处协调。人多了,什么性格的都有,况且这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不一样,难免出现种种不和谐音调。父亲一向主张宽以待人,吃亏是福,但是遇到超出底线的问题,也难免义愤填膺。许多次,看到他回家来闷闷不乐的样子,我们都很心疼,劝他不要太认真,不就是个玩嘛,高兴就去,不高兴就拉倒。可他不以为然,总觉得撑起一摊事情不容易,总得有顾全大局的,不能因个人得失误了大家。就这样,直到住院的头一天下午,已经没有力气拉琴的他,还硬撑着去活动室坐了一会儿,以致票房的朋友们得知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时,都感觉是那么震惊与不舍!

整理着曲谱,一段《白毛女》赫然出现在眼前,不禁使我泪眼模糊起来。记得父亲曾经说过几次,要和我在公开场合合作一段对唱,我都以种种理由婉拒了。多年以来,过惯了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不愿再抛头露面。况且还上着班,也没有时间去正经的吊嗓与琢磨唱段,所以一直就耽误下来。国庆节时,一家人聚在一起,酒酣耳热之际,父亲又提出春节时可否一起演出《白毛女》中的父女对唱,并说我们爷俩来演最合适,而且过了春节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充分准备一下。望着老父期待的目光,看着他满头的银发,想着他已不再康健的身体,我不忍再拂他之意,郑重的答应下来。然而,过后没几天,父亲便一病不起,骤然间离开了我们!今天又见此谱,想起那永远都不能实现的诺言,感觉是那么的锥心刺骨,深深悔恨何不早日兑现老人的期待,真个是子欲孝而亲不待,此痛何时竟能平!

整理完一切,面对着这一件件乐器,一摞摞乐谱,就它们的归属,我思虑再三,终于定下了心境:就让父亲的这些遗物永久保存下去吧,虽然我们姐妹都说不上内行,但它们凝结着父亲的汗水,蕴涵着父亲的体温,想起时拿出来看看,会如同见到父亲那慈祥的面庞的!况且,等我们老去的那一天,说不定也会同父亲一样,让丝竹京韵来伴随我们的余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