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外婆的红肚兜

外婆的红肚兜

发表时间:2020-08-03

【www.qg13.com - 写外婆的情感美文】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婆的红肚兜,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四周的山把天画了一个圈圈,虽然那么小,却是那么蓝。一眼泉水,滋润着整个童年。

回忆是妈妈挂在墙上的一串红辣椒,虽然被晒得干瘪,却那么鲜艳;回忆是爸爸吧嗒吧嗒吸着的烟,在寂静的深夜,是否还在闪烁?回忆是一群山里的孩子。曾经的狂野,几人有所收敛,几人依然固我?回忆是一段生活,却在停滞不前!回忆是一张稚嫩的脸,长满了络腮胡须。

是一滴清泉,毅然决然流进浩瀚的大海;是一棵山里的野草,翠绿在繁华的街道;是一个没有七十二变的山里娃,却去了慢慢西行路;是一块没有灵性的石头,梦想盖一座红楼。到底是什么?谁能说得清楚!

那时候山里没有成行的路,路只是一串串脚印,芳香的泥土记载着记忆深处的轨迹。而今那一道道看似平坦的大道,多少岔路口?一步,千里之遥!

依然走着,带着野性,放荡不羁;依然要走,带着希望,一点点的悲愤!

静静的一段回忆,一条长路,走过的不多,迷失了不少!

静静的一段回忆,一个思绪,飞走了不少,留住的不多!

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在屋外,差一声爆竹的声响。年只是一个节日,却让多少游子卷起行囊。回乡,只为一次探望。

给爸妈一声问候,又一次道歉:今年又不回来了。电话那头停顿了好久,妈妈好似在约定:说明年吧,和你大姐、三姐、二哥一起回来。我仿佛看到站在妈妈身旁的爸爸,那失望的神情。突然觉得大哥和二姐最幸福,随时就会看到她们的表情。

想起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爸妈去外婆家,外婆的肚兜里有魔法。现在想起那时候跑那么远的山路,不是给外婆拜年,而是为了那个神奇的肚兜,那里面有掏不完的糖果,那种甜蜜,如今再也尝不到曾经的味道。

那一年,外婆走了。妈妈和大姨、三姨哭得很悲痛。留下的那个红肚兜,就叠放在炕头的橱柜上。她没有带走,里面也空空如也。因为我偷偷摸过,那里面什么也没有留下。缝得厚厚的里子上还有一个大大的洞,不知外婆以前是怎样装的那些糖果,没有漏掉。也许是镂空的东西才有魔法,才能装一些神秘?就像那镂空的栅栏外的风景,总是比那厚重的高墙有着诱惑!

妈妈带回来了那个红肚兜,也缝补了那个洞口。于是它再也没有了神秘,尽管被妈妈压在了深深的箱底

新疆阿勒泰地区金华押运公司 岳宗宏 13699932028

qg13.com扩展阅读

怀念外婆


刚搬家不久,接外婆来看我的新家,其实这只是一个很牵强的理由,实际是常年跟着小姨生活的外婆和小姨之间闹了很大的矛盾,不可开交之时,我不得不从中间将两个撕扯在一起的人分开,没想到这竟成了她们的绝别!

那一年外婆97岁,97岁的老人除了耳有点背,眼睛好到能穿针引线,手脚灵活到洗自己的衣服,脑子更是每天运筹帷幄,盘算着一家人的生计大事!也许别人认为这是多么了不得的老人,可是作为常年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小姨不堪重负,说外婆管事太多,怎么就不老不糊涂呢,难道成了精!

外婆一生生养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五个儿女在成年后或考学或招工或嫁人全都进城工作,外婆外公仍在老家乾县务农,外婆一生干净利落,勤劳能干,加之对儿女各样大事的安排,方圆几里的村子里外婆是成了有名的能行人。唯一的舅舅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但也是和外婆外公心离得最远的一个!打我记事起,外婆就为了袒护儿子跟女儿们吵吵闹闹,她常骂她的四个女儿是一帮是非精!人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外婆和她的儿女们的恩恩怨怨我无法说清,只知道外婆在外公去世后进城定居,不是在舅舅家,而在小姨家,直到她去世,她仍是小姨家的一家之主!所谓的一家之主,很简单,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的人!

外婆来到我的新家,一个一个房间的看过,说这个房子画图的人(建筑设计师)图画的好的很,一点都没有浪费的地方,紧凑的很。其实这正是这个房子吸引人的地方,一向不服人的老公说他真服了外婆,百岁的老人了,还能看得懂房子的结构,思维也太清楚了!

周五接外婆来我家,周天带她在外面吃过饭去逛商场,快到她生日了,每年我都会给她买新衣,可是今年她死活不要,我知道她是爱美的,可这次连试她都不试,说是她不需要了,衣服多的!

晚上回到家,一辈子爱干净的外婆,洗嗽完毕,换上睡衣,把白天穿的衣服整整齐齐叠好放在床头,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我坐在她的身边,有话开不了口。外婆说:"我娃快睡去,婆把你累了一天了!"

"婆,明天去我妈家吧,我要上班呢!"我为难的说!

"哦,你不是放假了吗?"外婆疑惑的问。

"元旦假在下一周,我还得在上一周班,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我的声音很小很小!

那一夜,外婆睡的不好,老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6点半起床洗嗽,外婆已经拿好她的包裹坐在客厅里等我!

外婆在妈家住了一周,又去了大姨家,两周后等我再见到她时她已经驾鹤西去了!我和小姨哭晕在外婆床前!

思念外婆


外婆离世已经是四个多月的事情,我刚过完22岁生日的第二天就接到外婆病逝的消息,那几天心里总是有种不安,还跟小姨讨论外婆的病情,没想到一切都来得太快。

那是一个万物茂盛的四月,坐上了回老家的大巴车,心里五味杂陈,心里想着曾经和外婆相处的种种,想到了从今以后我没有了外婆,一个人靠在窗边掉眼泪。邻座的阿姨惊讶的几次伸头过来想要问我怎么了,但是她还是没有这样做。

那天从待的城市出发就一直在下雨,到老家的时候意外的雨停了,山里的空气格外的寒冷,我坐上公交到达小镇在十字路口不安的等待哥哥过来接。表哥交代要我买些东西,其实这个时候我还在想,也许这只是一个梦而已。

终于还是到了,事实证明这也不是一个梦,我走到房子的时候,看见一屋子的人注视着我,我有些惶恐,哥哥在路上的时候嘱咐我,见到外婆要朝她磕头,但是我没有。我径直的走向外婆停床的位置,挨着妈妈坐下来,看着外婆静静地躺在那里,黄纸覆盖着她的脸,我一时觉得外婆是不是睡着了,就像儿时的我见到的一样,就这样安静地熟睡而已,也许过会儿她会跟我打个招呼说,大外孙来啦,跑那么远路跑累了吧。

我竟怔怔的有些出神,母亲的嚎哭将我拉回了现实,内心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我哀伤的流泪,因为我知道,外婆走了,我从今以后没有外婆,而妈妈也没有了妈妈。这句话我曾经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当我经历这样的事情以后,脑子里闪现出这样的一句话。

眼泪里更多的应该是心疼,因为外婆辛苦操劳了一生,最后因为疾病的折磨离开人世,春节里因为要赶去上班,跟外婆打了个照面就准备走了,外婆在里间里虚弱的问道,你不留下住一夜吗?你这走了什么时候来看我。我跟她约定好了五一放假再回来,最后还是没有等到五一,甚至最后一面我都没有赶到。

道士的仪式还尚未开始,我和妈妈小姨还有表哥就这样静静的坐在外婆的旁边,偶尔有亲戚宾客过来,要出门招呼一下,我跪在地上给外婆烧纸的时候,看见烧过的灰烬一直往上盘旋,屋里静悄悄的,乡下人都说,多烧点纸钱,能够帮助往生者顺利到达那边,在那边也会过得富裕。于是我便偏执的不停地在烧纸钱。

仪式的时间要开始了,外婆要被抬到家族老屋的堂屋里,有几个老者替她进行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打扮,穿上了五领三腰绣花鞋,看着外婆瘦小的shenti穿着这样的衣服,我想也许外婆会很满意这样的打扮吧。小时候看外婆穿鞋,不大的脚麻利的套上有绣花图案的鞋子,意外的觉得很灵巧。

外婆过世的屋子离老房子还有些距离,家族里几个男人牵住床单的四个角抬起了外婆,我们跟在后面,妈妈跟小姨在撕心裂肺的大哭,我的眼泪也不住的在往下流,抬外婆的几个人脚步没有一致,我看到盖在外婆脸上的黄纸偏在一旁,心里像是有无数把刀子往心里扎,这是我的外婆,明明在我的记忆里在忙前忙后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一下下卖力的用棒槌在小河边给我洗着衣服。现在,她就这样紧闭双眼,不再给我任何的关心了。

外婆被放在堂屋桌子上的灵柩里,这一夜需要家里人守灵,家里人坐在两旁的长凳上,桌子底下点着长明灯,我就这样冷冷的看着这个充满我童年记忆的地方,时过境迁,堂屋也被翻修成新的地方,身边很多外公家族的人我几乎都不认识,他们在谈论着翻修堂屋的事情,不时有人在安慰大哭的妈妈和小姨。

我本以为这个夜应该这样让我面无表情的过去,我看见外公大半夜的并没有休息,而是拖着他中风的左腿走了进来,看着他年迈的样子,除了心疼其实还有点恨,他一生暴戾的脾气,外婆60多岁的时候还挨打,他依然我行我素的过着大男子主义的生活,我不懂这样的婚姻是不是叫做悲哀。

我就看他在跟我们描述外婆要过世那段时间的一些事情,意外的觉得外公这个时候对外婆有了温柔,讲完之后他就静静地用脸贴着外婆的灵柩,大家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明明困得不行,还是固执的挨着外婆的灵柩。

仪式举行了两天,从白天到晚上再到白天再到晚上再到了清晨结束了一切,我在这里听到了道士咿咿呀呀的声音,中间我总共睡了不到十个小时,妈妈跟小姨一刻都没有睡,她们一直在哭泣,嗓子都哑掉了,我们跟着道士的要求在棺木旁边一圈圈的转,给十大王磕头。我感觉非常疲惫,但是躺在卧室里听见不远处声声入耳的锣声,意外的有些慌张,外婆离开人世最好的一程我不能够偷懒。

仪式最后的那天晚上,我们跪在大门口的路旁,听着道士给我们念十月怀胎,我以前见过很多的孕妇,也深知她们的不易,然后在如此寒冷的夜里,跪在坚硬的路上,听着那些语句,听着妈妈跟小姨已经哭不出的抽泣声,我知道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很多的事情,而骨肉分离,是世界上最伤痛的事。

天亮了,一切都已经结束,殡仪馆的车子来了,我大脑开始变得不会思考,妈妈安排我去睡会儿我就去床上躺着,半小时后我又起来了,两天没有梳洗,看着镜子里的我已经不像个人样,我匆匆赶到堂屋,因为外婆的灵柩马上要被殡仪馆的人拉走了,烧过最后一遍的纸,走完最后一遍的仪式,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的抬走棺木,妈妈跟小姨扶着墙在放声大哭,这一刻我的心碎了,妈妈和小姨再也没有妈妈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外婆,她们一遍遍的喊着妈妈,娘啊,我扶着她们,生离死别,这种痛在一次次的攻击我的心脏。

我被安排在拉灵柩的后一辆车上,车上的亲戚还在纠结着前面的车外放播放器没有响着哀乐,也许这是一场需要极度重视的过程吧,我默默地流着泪,看着外面往后闪去的农田。

到达殡仪馆,棺木就被放在大厅里,本以为在火化之前再看看外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径直就拉走了,一大家人无助的就这样看着,然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我走到焚尸炉后面的院子里,看着烟囱里喷出的青烟,我想外婆一定是随着青烟去向了极乐世界,那里有她盼望的一切美好生活。

骨灰被拿出来了,舅舅小心翼翼的捧着盒子,而我这个时候就要赶上工作地方的车子,我静静的看着家人坐上回家的车子,站在殡仪馆大门口,小姨在叮嘱我要注意shenti,路上注意安全,到了要给大家报个平安,我再一次泪流满面,拖着沉重的步子去往车站。

很长一段时间总是想写点关于外婆的一些文字,但每次都极尽的哀伤以至于写不出任何的字眼。外婆走了四个多月。而我现在在一个她一辈子都没到过的地方,讲着她听不懂的语言。

曾经做着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她到处跟人炫耀,说我家大外孙啊,是拿笔杆子的人,人长得秀气,老师领导同学都非常喜欢她,每次回去看她她总是忙得团团转,总是想给我吃最好的,我生来娇气,她就准备好洗干净刚晾晒好的床单被罩,想让我睡好。

北半球的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孩子们的暑假马上也要结束,这一次我跟外婆不是依依惜别了,夏夜里没有人用蒲扇给我赶走白纱帐里的蚊虫,没有人给我的洗澡水兑上花露水,没有人会给我在角落的竹柜子里放上小零食,没有了在我贪玩晚归时外婆一声声的呼唤。

我已经长大了,也不在是当年淘气的孩童,妈妈爸爸也开始老了,很多时候他们开始来征求我的意见和看法。外婆,您的大外孙真的长大了,希望您在天上的世界里能过的很幸福很幸福。

外婆的摇椅


太阳光洒向一尘不染的后院,摇椅还是在那个老地方。风,轻佛靠背,留下一排尘。

那是外婆的后院,外婆的摇椅,和我的故事。

小时候,我喜欢外婆坐在摇椅上,听着摇椅吱呀地唱着歌,我坐在小板凳上,和外婆一起沐浴阳光,吃着水果,听外婆讲她们的故事。

长大些,老去点。

那把摇椅被放起来了。外婆把手搭在我的肩上说:你都不来外婆这里玩,椅子放那也没什么用,就收起来啦外婆突然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像无人打理的杂草,肆无忌惮地扎根蔓延。

厨房里传出熟悉的炒粉味,肚子像粮仓一样突然空了,外婆乐呵呵地夹满一碗炒粉,我将头埋在其间。

长大些,老去点。

买了新房,原本就不常去外婆家的我,现在想去也去不了了。长长的一段路,灌满了无尽的滔滔江水,曾经波涛汹涌的浪,被无数石子沉积在心中。

长大些,老去点。

太阳光洒向一尘不染的后院,我搬出摇椅,放在那个老地方,我倚在上面,听摇椅吱呀地唱着歌。风,轻佛眼角,留下一行泪。

外婆的蒲扇


外婆的蒲扇

文中的外婆,不是我的亲外婆,是我母亲的婶婶。亲外公外婆,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跟着她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了不到二年,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后来,母亲的这个婶婶,含着泪把母亲领走,和自己的亲女儿一样抚养今生今世,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心灵深处,她就是我的亲外婆。写在前面

午后温暖的阳光,悄悄地跳下窗台,一步步地向土台阶那边移去,我独个儿守住暂时的孤寂。背朝外蹲在门档上,望着一旁垂着首,专心编织蒲扇的外婆。蒲扇的主要材料是蒲草,它虽然已久离赖以生存的池塘或水库,长长的叶子依然绿意犹在。那些浅绿色的蒲草,在外婆纤瘦的手里舞动着,一种单调而乏味的声音,顺着外婆的指缝汨汨而出,逐渐落定成一种美妙的旋律,于是,一把纯天然的工艺品蒲扇便诞生了。此时,我依稀看见那葱茏郁绿的蒲草在水中舒展、摇曳,聆听到它沙沙私语的声音,那种只有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才能听的到的天籁,悄悄化做一个渺茫迷离的梦,在脑海中,不断拨弄着我的迷惑,一波高过一波。

蒲草是我们湖中的盛产之物,对于它的生长、采集及储藏,我算是略知道一二。蒲扇的编制,或许是没人知道它源于何时,或许它的历史与这里的村庄一样古老。外婆曾说:她小的候,她的外婆就教她编织蒲扇。编蒲扇是一种乐趣,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还可以卖钱填补家用,最重要是能活动一下身体,舒松一下筋骨,也打发一下寂寞的时光。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屋檐下的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篱笆外的牵牛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外婆在我的记忆里,一天天的编了下来。从一头长长的黑发编到两鬓霜花;从挺拔的腰身编到腰弯背驼;从明亮的双目熬到两眼昏花而失去光华从我记事起,外婆那两只拨弄着那些泛着绿意蒲草的双手,看上去指节较发达,皮肤松弛,粗糙,纤瘦,却极其的灵巧敏捷。外婆的脸上,常常架一副圆镜片的老花镜,随着岁月的流逝,谁知到那副镜片后面,深深的皱褶里面,隐藏了多少生活的忧郁与沧桑。

我一直愿意相信,外婆亲手编织的蒲扇,是一种精神和智慧叠加起来的一生不变的信念和生活乃至生命的支撑。

记得儿时,几个村的联小,就坐落在我村村庄中间,和外婆家只有一巷之隔。那时,没有学前班或幼儿园之类的高素质幼儿园,只有新一年级和老一年级之分。我六岁那年,就上了新一年级,从此接受了农村最低级的教育,也算是来到了外婆的眼皮底下,慢慢的融入并开始习惯外婆家的生活。外婆每天饭前接,饭后送,还常常把藏在粮囤里的稀罕东西和唯一的钙奶饼干给我吃。只要住下,她要我紧挨着她睡,给我讲爱听的故事,唱些顺口溜给我听: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找他妈妈背下来

一背背了个扑棱棱

拔了葫芦栽上葱

今年雨水大

冲了葫芦架

姑子来要瓢

俺要给他啥

擀白饼,捣辣蒜

辣的姑子一头汗

很多时候不等外婆唱完,我已进入了梦乡。外婆重新点起那墨汁瓶做的煤油灯,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编织她的蒲扇。时光荏苒,没等我把遗忘在远方的碎梦拾起,外婆的容颜已改。

季节轮转,岁月更替,外婆白皙的面庞上,留下了风雨洗濯出的条条纵横的痕迹。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外婆颠着小脚,摇摇晃晃,风风火火走路的样子,一直没变。并且铭刻在我幼小心灵的记忆的一角,永不磨灭。

外婆每年秋天,都要亲手割很多蒲草,晒干,放在干燥的地方,准备冬天用。到后来,外婆老了,割不动了,偶尔舅舅就会依着外婆帮她买下一些,储藏起来。舅舅常说:顺者为孝。老人闲着也会寂寞的,多少编点蒲扇,权当打发一下时间,解解烦闷,也活动活动身体吧!殊不知在外婆的心灵深处,一种痛楚和忧伤,孤独与寂寞,与外婆编织蒲扇而缓缓流逝的一生的时光相依相伴。就这样,外婆日复一日地,在微弱的阳光中忙碌着,常常步履蹒跚的穿梭在黄昏后的烛光里,垂首静静地编织。月光下的窗棂上,便映下了她弯驼的身影,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心中永远抹不掉的风景。

我十六岁的时候,印象里的外婆,似乎已是身形娇小,弯曲纤瘦,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形象。当我挑一担自来水,倒在墙角里的水缸里,外婆慢慢地抬起头,摘下用松紧带挂在后脑勺上的老花镜,松垮的眼皮显得十分的劳累,微微浑浊的眼睛,塌陷的如同两口深邃的老井,干涸了,再也汲不出一桶水。我嗯着直起腰,外婆伸出一双皮包骨的瘦手,脉搏,青筋凸突,如一条条蚯蚓在蠕动爬游,皱褶密集。我拉着外婆的手,觉得冰冷生硬里若如些力度,这或许就是爱的力量!外婆让我坐在炕沿上,她却站在一旁,两只七寸金莲不断的倒替着,东一句西一句地问寒问暖。虽然对外婆的唠叨,有点老生常谈,但我觉得,外婆那些重复了一辈子的话,还是那样的温暖,亲切。在这间墙壁被烟熏的墨黑,角落里蛛网张结,显得阴暗潮湿的房子里轻轻浮漾。外婆干瘦的身子,裹着一件很过时的蓝白碎花的对襟褂子里,微驼着背,昏暗的眼神中却充满着幸福的笑意。土炕的左边,是外婆编蒲扇的一席之地。在这里,外婆多少年轻而美好的光阴,顺着自己纤细的指缝悄悄淌过。我望了望外婆,眼睛的余光落到那些用薄膜袋了包裹的很严实的蒲草上,我仿佛看到那些蒲草,正摇曳在水塘里,水塘里的水荡漾着重重美丽的涟漪,一双矫健的白头翁,在翠绿的蒲叶中比翼穿行穿过岁月的尘埃,穿过一层层记忆的底片,逐渐消散在另一层清新的空气里。

几年后的一天,母亲让我给外婆送一些木柴去。当外婆扶着炕沿缓缓站起来,我的心头立刻一酸。我发现外婆那张经风雨磨砺而越来越皱的脸,已不同与往昔,却依然安分地操守这静默的日子。大多的时间,都随着她编了一辈子的蒲扇去了,且永远不会复返。累了,她就会独自蜷缩在土炕的一角,也不知她是否觉得孤独?在她的生命里,日子就像风中的落叶飘零,平淡而了无生息,外婆已不知多少次的徘徊在自己咫尺的房间里,摇着她亲自编织的精美的蒲扇,悠悠荡荡,如同缓缓行走在朦朦胧胧的梦里,随着一盏发着幽蓝的光的灯笼,飘忽而去我不敢继续想下去,胡思乱想会让自己在一身冷汗中失眠而心惊肉跳。

外婆的脚步,比前些年摇晃的厉害了,小脚倒替得更快了。拉我手的那双手,却依然是那样的亲切而用力,说话迟缓,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嘴角不易察觉的那些苦涩,怎么也隐藏不住内心对亲人的期盼,浑浊的泪水湿了眼眶。我觉的喉头发涩,视线模糊了。是的,外婆老了,房子老了,编蒲扇的技艺和一双巧手都老了。而我却在新中国飘飘的红旗下,渐渐长大,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师,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外婆愈加弯曲的背影,更加孤寂和沉默了。墙角包好的蒲扇,陆续的送给了她觉得愿意送的人,或许这是她发自心底的,一种最纯净的想法。昏暗的屋内,不时地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蒲草的腐臭味,窗纸外淡淡的光线弱弱的射进来,映照着外婆娇小的身影,照着依然矮坐着编织的姿势,这是她一生不变的姿势。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永远都走不出那间属于自己的小屋,静静地生活在自己寂寞却充实的世界里,将佝偻的身影,融合着黄昏反射进来的微弱的光,幻化迷离,在视线里渐渐缩小,缩小到成角落里的一个黑点,让人难以辨别她依然是否存在。

外婆真的老了,发白如霜,脸上的皱纹,已深的如同将要干枯的河流,却怎么也看不到那条属于她的小舟,将要停泊或搁浅的码头。在记忆的底片里,我仿佛发现,闪现在她脸上的,那种少儿时童真稚气的笑意,我却无法步入她的世界,更无法了解她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只有静静地站在她的世界之外,摇着她亲手编织的蒲扇,感受着她给我们带来的那种美好难忘的记忆。

前年又见到了外婆,岁月的印记已刻满了她饱经沧桑的脸,皱褶间多了大大小小的褐色斑点,一口原本整齐地皓齿,从支离破碎到全军覆没,嘴唇失去了牙齿的依靠,收缩塌陷的好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外婆见我来,依然摇晃着走过来,双手握住我的手,抖动的嘴唇里不断重复着让我快坐下。你是?哦,是小永啊。她把脸凑近我的面前,嘘寒问暖的话,却由于嘴角漏风,混沌的如同浑浊的视线一样模糊不清。这次我没有看见墙根下,那些包在薄膜袋里的滋润的柔软结实的蒲草。说:姥姥,您老了,就不要再编蒲扇了。嗯,不编了,也编不动了。外婆指着炕一头的一包蒲扇,手势迟缓地在岁月的时间里划过,恍惚秋风中的枝叶,摇曳,颤抖。外婆给你们留着几把蒲扇,就盼你们来呢。我知道,你们也不稀罕这东西,我想,到我百年之后,也好做个念想,哎!外婆气力不济地说。我不住地点着头,心里一阵阵的酸楚,眼睛不由地发热,朦胧地望着眼神痴呆,精神呆滞的外婆。外婆静止的目光凝视着一旁,仿佛在吃力地想着什么。我顺着她的目光,看着她那充满企盼而单纯的眼神,凝聚到相框中那张已经翻了黄的照片上。那张照片里,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两只羊角辫,穿一身粗布的碎花棉裤袄,腼腆地站在那里,含着笑。这个小女孩就是外婆,这张照片也是外婆留下的童年时唯一的纪念。母亲已经为外婆冲扩了两次彩照了,外婆很喜欢。或许就像她说的那样,百年之后做个念想吧!就在这张照片一旁,还有一张较大的照片,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一张沧桑而苦难的面容,憔悴、消瘦。这是前年舅舅叫人给外婆照的。舅舅说:外婆的身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行了,提前照上这张照片,日后儿女们想念外婆了,就拿出来看一看,做个纪念吧。此时,我的眼前忽然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遮挡住视线,我看着这两张照片,心里象翻江倒海:不知这两张照片在外婆面前,横亘着一条怎样的难以逾越的生命的河流?更不知道外婆是以怎样的脚步,走过了她自己贫穷苦难的一生?

外婆虽然是老了,如同是秋后的树叶渐渐的飘零。在孤独凄凉的日子里,满地枯黄的落叶啊!却没人读懂那悠渺渐去的背影。外婆缓缓地走在自己回忆的小径,走在悠悠荡荡的梦里,她将会走到哪里去呢?我却无从知晓。我想:长长的日子里,蒲扇摇动,摇走的不仅是难耐的暑气,而是一直伴随的寂寞与孤独;摇来的也不仅是清新的凉意,更是一生对无尽的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蒲扇,几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让人稍微宽慰的是,外婆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只是顺着自己正常的轨迹旅行而已,沿途没有多余的奢求和期望,只是静静地操守住自己贫瘠而清淡的日子。

外婆的生活渐渐的失去了自理能力。她再也不那样执拗,依了舅舅,住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上去了。临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只带了一包包得很严实的蒲扇,那也是她今生唯一留下的生命的全部。

外婆桥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好 外婆好 外婆对我嘻嘻笑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好 外婆好 外婆对我嘻嘻笑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说 好宝宝 外婆给我一块糕。每当听到这首小时候的童谣,外婆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扫墓祭祖时节清明节。每年到这时候,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倍加地浓烈。掐指算算,外奶(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十三年的时光恍如昨日。在外奶的女孙里面,就我一个儿子。所以外奶也是格外地疼我。在外奶家,我比在自己家还亲切。只要在外奶家,不管我干了什么事,外奶都极力地维护着我,疼爱着我,把最好吃的东西总是留给我。而我还没来及尽孝,她却已经离开。留在内心的遗憾是我此生抹不去的伤痛。

我的奶奶去世时,我爸二十三岁,还没有结婚。我爷爷去世时,我爸三十三岁,我三岁,我隐约能记得爷爷的容貌。外爷(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妈妈还没有出嫁,我外奶去世时,我十三岁。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外奶最亲,我对外奶的感情也最深。

外奶是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女人。一辈子在山屹崂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都没有走出去过。外爷走的早,留下七个孩子,是她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让他们享受到了温暖的避风港湾。一辈子的操劳,一辈子的心酸,一辈子的穷苦,到死都没能享上一天的福。

爸爸和妈妈经常说:要是你外奶现在活着该多好,接到我们家想想清福。那些年,谁家都穷,想尽孝,却没有能力,现在日子好了,人却不在了。就像那句话说的好: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在世,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留下着遗憾。而这种遗憾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

我在上五年级时,有一天突然传来了外奶去世的噩耗。那时候对于死亡的概念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心口好像被剜去了什么,眼泪止不住的哗哗流。母亲更是哭的伤心欲绝。母亲失去了妈妈,我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外奶。这两种情愫在我们彼此的心中疼痛着,交织着。慢慢长大后,我理解了这种失去亲人后的撕心裂肺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当时趴在棺木上死不松手的悲痛欲绝。

这些年,母亲为了供我上学,付出了所有的心血。清明节时,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给外婆上过坟了。每到这个季节,都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忙的连一天的时间都抽不出来。每年过年去给舅舅家拜年,母亲总是会吩咐我给外奶和外爷多烧些纸,多倒点酒,多献些东西,到坟上给他们二老说说,清明节的时候家里太忙,她不能给他们烧纸了,让他们二老见谅。每次这件事都是我记得最清楚的。这一切都是我这个做儿子的造成的,念书花费了太多的钱,娶媳妇也需要一大笔钱。让她这些年辛苦的都没有给自己的母亲上过坟。每想到这些,心里都会怀着深深的愧疚和歉意。我是多么地无能啊,不能为他们分担生活中所有的重担。

又到了一年的清明节,路上的行人拿着黄花纷纷走向自家的坟冢祭祖扫墓。而我的母亲今年,同样没有时间给外奶,外爷去扫墓。我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只能通过这一支微弱的笔抒发对他们无尽怀念之情。

在我所有的逝去的亲人里面,唯有对外婆感情最深,因为她陪伴了我十三年。如今外婆桥成了奈何桥。是我在也跨不过的一个世界。深深的缅怀,默默地惦念。愿天堂的您能理解我的母亲。愿您在天堂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乡村外婆


很少在乡村见到这样端庄周正的老人。邻居的大爷大妈都说,你没见你外婆结婚时的照片,鹅蛋脸,大眼睛,双眼皮,黑亮的麻花辫,真是天生的美人胚子。我只见过一张外公外婆的全家福,那时的外婆已有五十多岁了,已现老态,可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外婆的眼睛很亮,眼皮双得自然好看,笑起来眉眼也是弯弯的,唇角也弯起来,微微翘着,聚起几丝皱纹。外婆的脸,线条那么自然柔和,没有一点瑕疵,这点母亲和小姨都没能遗传到。但母亲是鲜明地遗传了外婆的大眼睛的,明亮有神。和她们相比,自己顿时黯淡了许多。

外婆姊妹七个,她是老大,活儿干得很是出色。自从她进这个家门以后,公公就只认她做的布鞋,说穿着舒服,纳得挺括,结实,而做婆婆的自然就被新媳妇比下去了。

小时候我依偎在母亲身边看她给我做棉鞋。早已用麻线纳好的千层底,挑深红色的绒线布厚厚实实地做鞋面,再用柔软的衬布做里,一层层用糨子浆起来,晾干,塞上一层新棉花,再粘上一层棉布,一针一线地纳进鞋底的麻线缝里。清新的棉花味,崭新硬棒的鞋底,鞋面上点缀着小小的梅花,一双新棉鞋让我晚上睡觉都惦记着,抱在怀里,放在枕边。等下雪了,就迫不及待地上脚试新。刚穿上的时候,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专挑雪面走,生怕沾上泥水。过不了几天,再看那新鞋,早已看不出光鲜,尘土油垢已经沾满了鞋面。

现在想来只觉得母亲做的鞋好,做鞋时的样子也好,恬静安然,又是在冬日的午后,更添几丝温暖。可母亲总是说,为闺女时,你外婆一点也相不中我干的活,说干的粗,针脚也大,以后怎能成家过日子。这话说着说着已是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已经慢慢长大了。

我常常想起外婆做的棉鞋是怎样的好看,怎样的耐穿。可是外婆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外婆的手艺都呈现在他们身上。时间久了,这些想法也就慢慢变得模糊,逐渐隐退到我童年的记忆中去了。

正因了外婆的人好,手艺也好,什么活都干得漂亮,过门没几年村里就吸收她入了党。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光环罩在外婆身上,我很难以触及她的另一面。

记忆中外婆来我家的次数很少。我高一的时候,课间被同学叫到门口,外婆和母亲站在那里等我,咱家搬家了,来和你说一声,别到时候找不到家门了。母亲笑着说,外婆也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第一次觉得外婆距离我这么近,她真的老了,却是个这么慈祥的老人。后来知道外婆老是腿疼,下雨阴天就自己使劲地捶打,家里人都说老毛病了没法治,也就别治了,可母亲不忍心外婆受这个罪,就硬带她到城里针灸。我想起她步履蹒跚的样子,觉得真是有些心酸。

母亲说,你外婆干了一辈子活,一刻也不闲着,急活,也是急脾气。看别人干不好也生气。那个暑假我自己在家,母亲让外婆来和我做伴,外婆答应只住几天,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她扔不开。外婆从里屋到灶台,从客厅到床底,挨着收拾了个遍。锅盖那陈年的油垢也让她擦得锃亮,同时也不停地指挥我干这个干那个。我实在是被指挥地不耐烦了,就想撂挑子玩去,看了看她那张已经粗糙的脸,还是忍下去了。

外婆带我去赶集,推车的时候手不慎被刮了一下,手背皮破了,血洇洇地往外渗。她的手已经黢黑,青筋暴露,再加上流血看着就很是心惊。她一路用手按着,也没说什么,倒不时有卖肉卖菜的叔叔、大婶关切地问,大娘,你的手咋了,快找块布包包吧。没事,外婆没在乎,翻了张卫生纸把手压着,让它不再出血。多少年过去了,我眼前却时时浮现外皮婆那伤着的手,那红得有点发黑的血,布满老茧而疼痛的手,它真像外婆的一生,布满艰辛也有着彻骨的伤痛。

我还有过一个小舅舅的。母亲说,那是个极其讨人喜欢的孩子,眼睛明亮,脑袋不太大,很聪明,都说像邓小平。你三外公很想要去当儿子呢!你外婆可是舍不得。母亲说起这些总是很伤感,就活到五岁,正调皮招人疼的时候,有时还跟屁虫似的大姐,你去哪上班?给我买个小水枪',我省就是下饭钱也会给他买的啊!母亲说着眼圈就红了。我极其想看看这个小舅舅的摸样,可是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来。外婆大病了一场,每个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何况那是一个那么招人疼的男孩。

外公时有病痛,外婆一直身板还算硬朗,即便年纪大了依然身形清爽,只是背累弯了些,愈老愈见清瘦了。大家都以为她能做个老寿星,晚年也享点福,谁能知晓她最终会先外公而去。外婆临去世前,大舅在床前长跪不起,大舅在外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在亲娘面前谁都只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

那年年初二去外婆家,说完话照例忙活饭菜,鸡鸭鱼肉,外婆把好吃的全都拿出来。可是我看得出外婆脸上的笑没有往年多,也越发憔悴了。外婆把我叫到里屋,坐在炕沿上,她从席子底下掏出个小手绢,慢慢展开,里面包着二百块钱。你结婚了,我也没给你们包个红包,外婆的话里满是愧疚,这些年,你妈也受累了,我也没帮上忙外婆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我不要的,您自己留着花好了。你小姨外婆说着眼圈就红了,眼泪簌簌地打在棉衣上,她不住地用干硬的手擦泪,那上面的伤疤依然醒目。

小姨的离世始终是外婆的一块心病,最小最娇的女儿,也是距离她最近的孩子,却最早先她而去,一辈子又有诸多的委屈与折磨。我和小姨的感情很深,外婆这样一提,我只觉得喉头哽咽,心里更是酸涩无比。

我只想岔开话题,一抬头却看见外婆头上的斑斑白发,什么时候外婆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了,我心里一惊,是失女之痛让她老成了这般模样。我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心里痛楚胸口发闷,始终说不出什么。我抱着外婆的肩膀,想默默地给她一些力量,她比以前更瘦了,眼睛也黯淡了许多。

后来听舅母对母亲说,姐,你劝劝咱娘吧!那天邻居二嫂喊我,快把你娘叫回来吧!老太太一个人在麦子地里哭呢。母亲听了一阵阵叹气,我却是止不住地心酸,怎么忍心想像年过七旬头发斑白的老人在冷风里在无边的麦地里哀声悲泣。她是在人前压抑地太久了,她那颗思念女儿的心太痛了。

外婆老了,我还没来得及为她做些什么,她就病倒了,是胃癌。这是直到她去世以后我才知道的。那些日子,我一直以为她得的是重感冒。

最后一次见外婆是在农村的诊所。母亲说:你正好回来,去看看你外婆吧!外婆不在家,一问在卫生室打针。几块木板拼的床,两挂吊瓶,外婆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她看见我很高兴,我在她身边坐下,大头针深深扎进外婆的手,青筋愈加暴露,干瘦如柴。我攥了攥外婆的手,冰凉,硌得人生疼。我轻轻握住那双干枯的手,想把自己掌心的热度传给她。外婆断断续续地跟我说了很多,我都记不得,只是想着打完这一针,她就好起来了。

临走前母亲悄悄塞给我一百块,让我给外婆。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外婆看到我的孝心,想让外婆高兴。我把钱放到外婆枕边,外婆挣扎起来要还给我,我和母亲走了出去,外婆还使劲撑着身子向门口张望。那一瞬间,我觉得是应该多陪她一会的,至少不应该让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

可是

那间布满青藤的老屋,大家都不愿意再进去,害怕止不住伤感。

外婆走的时候,父母没有告诉我,为此我埋怨过他们,后来就不了,我明白他们的心,我想,外婆也会明白我的心。

外婆村的怀想


外婆家距离我村十多里,是一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的老村子。外婆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多年了。十年前的正月外爷在一场车祸中撒手人寰,舅舅们也因工作也相继离开了村子。可是,每每走到外婆村,我都会身不由己地走进那条熟悉的胡同小径,看看那个装满儿时记忆的村庄院落。

外婆的家,在村子一条幽长的、崎岖的胡同里。儿时,每每提起去外婆家,我和所有儿童一样,兴奋的心情总是无以言表。二三月间,胡同两边的草牙儿,那些弯着枝儿的酸枣在胡同的高崖上调皮地探出头来。住在这条长胡同里的人都是外婆的自家人,据说胡同口是十外爷家、继而是八外爷、九外爷家只要走进胡同都是在热情的招呼声中穿过的。尤其刚进胡同东头大场边上,一堆热情跟我开玩笑的爷爷们,他们都簇积在那口面南的老窑台旁:有的手拿个长烟杆眯着眼睛抽烟;有的戴着黑瓜皮帽,两手cha在袖筒晒太阳;尤其是xing格开朗的六爷,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个小镇的奇闻趣事

招呼过了这些老顽童爷爷们,稍向左转,便就看到了外婆家的门楼。外婆家的楼门总是虚掩着,打开楼门的瞬间我就激动地、连喊带跑冲向院落外婆、外婆,我来了。

那时的外婆,从没有让我的呼唤声失望过。明媚的院落中外婆闻声赶出来,院落中央她那高大的身影,已经发白的发髻,偏襟的灰上衣。这无比亲切的场景永远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继而外婆会先摸摸我的头,把我的小手放在她的衣襟下给我暖和。如此安顿好之后,便去灶房,片刻拿来切成各种大小的锅盔,锅里煮的还烫手的鸡蛋。外婆会把鸡蛋塞进我手里让先暖着,拿个切下来的锅盔牙牙说:这最筋,快吃,人暖嘴,狗暖腿说完这句颠倒的俗语,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尽情地穿梭在外婆家那些狭长院落和各个窑洞,一直是我儿时乐此不彼的事。这个院子有依沟畔箍的十来孔窑洞,以前住过许多户人家的。但从我记事起,仅有面南的那一排四五只窑洞里是时常住人的。那些废弃的窑洞里有好多书,我在这些阴暗潮湿的窑洞里翻箱倒柜,有彩色封面和cha图的是我最宝贵的读物;院子前面大片的草莓地,在三月里已经蓬勃地生长着;地畔有几棵高大的柿子树,被儿时的我一直攀爬着;树下是外婆种的鸡冠花,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来的花草,夏天群花争奇斗艳,但在我眼里,还是喜欢鸡冠花与喇叭花。院子中央放着一只大铝盆,经常晒着的从窖里打上来渗凉的水,蜜蜂们最喜欢在盆边啜那甘甜的窖水。放眼向沟里望去,漫山遍野的绿里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外婆说翻过了院子西边通神沟有她的姐姐家,等她一有时间就翻沟去看姐姐。

儿时最好的去处,莫过于二舅的新房了。二舅驻守边疆,只有新婚带着二舅妈回来住过几日。那孔窑只要不是天阴下雨,两扇黑门上的栓子总是耷拉着,门是敞开着的。外婆说怕里面太潮,舅舅回来没法住。可惜这扇开着的门久久等不到归来人。里面只有一套崭新的镶了金边的组合家具,我会挨个拉开抽屉衣柜翻。虽然除了那两个锦缎丝绸面的新被子,别无其它。但我还会执着地呆在里面,躺在炕上的席上面仰望着窑洞顶。黄泥桨将窑洞粉刷得平平整整,谁能看不出这俨然的新房呢?幻想着将来我做新娘,会不会也有这般好的窑洞新房。

外婆家经常让我流连忘返,母亲回家时,我总会藏在这些窑洞的某个角落,对于母亲的召唤声我会置之不理。听着外婆的圆场声和母亲对我的责备声越来越远,楼门嘎吱儿一声,我就嗖地跑出来,继续在院中央玩耍。

晚上趴在光溜溜的土炕沿上,吃着外婆为我剥好的甜甜的黑衣核桃。但天越是黑,想母亲的念头越是强烈,心里头涩涩的、酸酸的,这是甜核桃不能抚平的。我开始呜咽开来了,这时外婆为了让我静下来,听,外面什么鸟在叫唤,会飞来抓小孩的。的确咕咕嘚、咕咕嘚咯咯喵、咯咯喵等不知名的鸟叫声回荡在这空旷的院落。早都听哥哥说过咯咯喵会勾人魂的,他的同学杜鹃的夭折就和这种鸟有关系。不由吓得我一头钻进被窝,直至次日窑顶上传来羊蹄走过与放羊人的咳嗽声,晨光从窑洞的高窗上射到窑洞深处的八仙桌上,外婆带我在窑洞门前用唾沫当摩丝给我梳出光溜溜的小辫子我才不再想起那些吓人的鸟儿的事。

呆在外婆家时日多了,这空荡荡的院子也会让我感到寂寥。我就跑上洞子,找邻居家那个脸上有小酒窝长得很喜庆的喜凤,或者去家里有很多新鲜玩意儿的梁佩家。喜凤是个机灵的丫头,那会儿跟她很知心,那次在外婆家的厕所里拉出了一条小白虫的事儿,至今我除了喜凤谁都没告诉过。倘若遇见雨天,这个沟畔畔的泥土院子成了青蛙的聚会场所,我会邀请喜凤来外婆家的院子里捉青蛙。那些小青蛙总是逃不过我们的手掌,罐头瓶光滑的壁上小青蛙挣扎着,我们却在坏笑着,跟本不计较外衣已经湿透。

时光荏苒,已经多年。我长大上学,外婆早早作古。上千年的老村,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烤烟苹果的种植,有钱了的舅家表哥们,都在村边国道旁盖起了新房子。漫长的胡同,沧桑的窑洞,淡淡走出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几十个这样的雨季,外婆家的院子在我心中越来越模糊,外婆的影子也渐渐地不再脑海中闪现。院子里肆意生长的野草再无人去理会,窑洞崖畔上的土坍塌下来掩盖了窑院往日的风光,土墙上的苔藓与酸枣的红果成了老村唯一的风景。只是甚好,因为这个散落着我儿时记忆的外婆村,是周代以前的古文化遗址,逃过了渭北山区千千万万窑洞老村被复垦的厄运,得以保留下来。几何时,我常回老家,游走在这荒芜的外婆老村,重拾儿时的珍贵记忆,成为人生幸事。世事苍茫,变迁无常,历经千年的外婆村,养育了无数老辈人家,这才三十年,在我眼前,就和最敬爱的外婆一样,淡作云烟

红橘


橘子红了,像一个个灯笼,沉重的压弯了枝头。

炊烟在远处人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一天充实而忙碌的日子,就此继续,勤恳的妇人起得最早,空气中弥漫着炒菜的香味。

记得儿时,早上起来,不管多冷,都要爬上枝头去摘几个红红的橘子下来吃,因此也总会被父母责骂,天气太冷,他们担心我们因此会感冒生病。然而我们总是不听,偷着藏着地就爬上了橘树,摘一衣兜又大又红的橘子,与几个要好的伙伴藏到一处,将它愉快的瓜分。橘子的味道真的是美极了,我们嚼着面对彼此微笑。看同伴鼻孔里的鼻涕像一只白色的蠕虫缓缓涌出,好像它刚要脱离鼻孔爬出来的时候,同伴用力的一吸,那蠕虫又重新钻回到了鼻孔里。

橘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即使落了,枝上仍有无数翠绿的叶子点缀。我们曾把橘叶当钞票,向同伴置换玩具;我们曾把橘叶当小船,载着我们小小的梦想驶向远方。如果橘树的枝干长得很大了,我们还要在它的身上打秋千,摇晃着整个天真梦幻而又浪漫的童年。

跟要好的伙伴,我们能一起分享一个拳头大小的红橘,你一瓣我一瓣,那时不懂得分享,却能享受着分享的快乐。如果一个橘子的瓣数不够平分,那么就剪刀石头布,那时候,我总是划输。

不曾想过用红红的橘子来比喻你被冷风吹得冻得像个红苹果的脸,也不曾深究,一个如此平常的橘子,竟隐喻相聚的意味。我们享受橘子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却不曾能够懂得多年后别离的我们,期许再次重逢的那一份忧伤。剥开一个橘子,就好像真的看见了我们怀念已久的过去,我们手拉手,肩并肩,许诺今生今世一起走过,誓死不会分离。若如今相遇,再重提往日的情景,会不会觉得可笑三分?

如今,橘子挂满一树,如此诱人味觉,竟也不见你来抢。有时怀疑着,是否你已厌倦了这种儿时的土味?这土味里,却满是我们儿时的纯真!错把轻枝当柳条,春风来时,随风飘。

告别儿时喧闹的情境,橘子在幽静中缓慢成长。没有孩子的打闹,橘子成熟的很慢,没有孩子的攀爬,橘树长得很萧条。只有清风来时,一声轻轻的叩问,一千种情绪瞬时弥漫了窗纱,朦胧中看你,你是我梦中的模样!

摩挲着肥沃的土壤,将身躯慢慢庞大,窗外的一声清响,是春来时第一声轻唱。岁月待你如霜,你待岁月如阳。把你的灿烂写在沧桑的脸庞,每一个狼狈逃离过的灵魂都不会失望。微笑着,面对时光。

征途的倦怠让疲软的脚步感到崩溃,沿路的风色让褶皱的双眼变得愈加昏花,有时竟忘记了春天是什么模样,秋天又来了。原来有时竟在混乱的错觉中,误把梨花当作了漫天飘舞的雪花,但不觉得冷啊,如果冷的话,那曼妙的四肢又该早早地就蜷缩了。

年关过尽,我们老了一岁,红红的橘子也在眨眼间失去了一季的年华。

红围巾


传统的中国男人也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国男人特别是军人第一次和女人的肌肤之亲应该在新婚之夜,初夜初次初尝禁果的幸福甜美让人终生回味,经久难忘。那一夜,白织灯下躺在炕上期盼着被爱抚被亲吻乃至被蹂躏的妻子很迷人。祁彬冲过去,揉搓着跟他同样慌乱的女人雪白略觉僵硬的酮体,揣摸着那对小鹁鸽,怅然若失,略显沮丧,叹一口气说:“女人,让我魂牵梦绕、想入非非、夜思梦想的女人就是这样吗?这有啥好吗?”妻子瑞娟把他的手从身体上推开,娇嗔地乜斜了他一眼,轻声责备道:“你以为该咋样?”“哦。”下面的话祁彬终于没有说出口。他见识的经历的印象中的女人应该比妻子更柔美更迷人更加妙不可言......

1981年春节前,祁彬提干后获准第一次探家,坐了三天气车,晚上十一点到达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招待所,在前台出示《军人通行证》,服务员登记收费后扔在吧台上一张《住宿证》。他右手夹着烟伸左手把《住宿证》划拉到自己跟前,轻声念出房间号和床位号:“303房间2床。”一本手抄本小说的名字突然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哇!303、303、《303号房间的秘密》太巧了,太妙了!”服务员见惯不怪,微笑着调侃说:“没少看《少女之心》吧?”“《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梅花党破案记》”“《叶飞三下南京》”……俩人一递一句,心照不宣,似乎读得越多就多掌握了一项军事技能。服务员满脸钦佩地从座位上站起来,“首长上楼往左走,楼上有工作人员给你开门。”那年月,男女关系是军队里防微杜渐不可触摸的高压线,不要说《望乡》、《庐山恋》那些涉黄、涉爱电影不能在部队上演,所有军事单位除了医院和文艺单位有少量女兵以外,纯粹的清一色的男人世界。手抄本小说是渴望得到爱的部队官兵了解爱抑或了解性的唯一媒介,相互传抄,屡禁不止。

一年以前,南中国边陲的硝烟战火激发起西北部队广大指战员昂扬的爱国热情,祁彬作为战斗班班长,代表全班写下血书,要求南下参战,争取全班火线立功、入党,并很快得到上级批准。接下来连、营、团花样百出的欢送会、壮行宴,在极其温暖极其热烈极其壮观的氛围中举行,不但是祁彬个人和他的班,就是他们排他们连他们营乃至于整个部队都为这种壮举鼓舞着。师演出队慰问演出安排在出征前两个小时,祁彬代表全班做表态发言时,师演出队队长,国家二级演员李春红娇笑着优雅的冲上舞台,抱住祁斌,冲着台下大声喊道:“这是除了我老公以外我拥抱过的唯一一个男人,我敬佩、我喜欢,我崇拜不怕苦、不怕死,刚强有血性的男人!祁班长我爱你!祁彬班的战友们,我爱你!”欢送会一下子被推到高潮,台上台下掌声雷动,欢声笑语。以致很多以后年祁彬都忘不了那惊心动魄的一抱和那一抱留下的满含深情的温暖……

房间里已经住进一位客人,当然是军人。祁彬把两个大提包塞到床底下,跟客人打招呼说:“探家还是归队?哪里人?”“哥们,咱们是老乡。”客人快步走到祁彬跟前,握住他的手自我介绍说,“祖耀庭,七六年兵,陕西周至县人,四师炮团作训参谋,第一次探家。”祁彬喜形于色:“哎呀老乡,真是老乡!我叫祁彬,干县人,十一团九连排长。”“知道你个哈怂,上个月还到我们团宣讲战斗经验呢。”“瓜娃,咋不找我谝闲传?”“你有师、团首长陪着,我一个小参谋凑不上边。”“有对象没有?”“没呢,回去好哈踅摸一个。你到我们团时经常跟着你的那个女军人是你婆姨吧?”“别瞎说!她叫周春燕,师医院外科医生,负责给我治腿伤。”

说曹操曹操就到。周春燕拎着两个大提包走进门,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嘴里不住声的喊:“三床、三床。”祁彬接过提包帮她塞到对过床底下,心里还不住的打问号:男客房咋进来个女客人呢?来人摘掉皮军帽大口罩,惊得祁彬合不拢嘴:“周医生,是你……”比祁彬更吃惊的祖耀庭冲到他俩跟前:“爱上我们大英雄了吧,追来了?”祖耀庭这句话恰恰触碰到祁彬心中的软肋,在他内心不可告人的隐私处撕开一条罅隙。光荣的人民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吸引男女青年都愿意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有限的女兵名额抬高了征招门槛,乃至于显得有些苛刻:政审不过关、家庭出身不好不要,高中以下学历不要,身高达不到一米六五不要,面试不过关不要……凡是进入军队大门的女兵,穿上让年轻人格外精神的绿军装,戴上跟国旗颜色一样的三点红,婀娜娇媚,英姿潇洒,个个都是气死空姐的角色。

凌晨两点,南下参战部秘密进入一列货车加载的一节卧铺车厢,连长强调过行车纪律及到达战地时间,指明了大小便位置,手指着一位女军官介绍说:“她叫周春燕,是我们这次行动的随队医生,有个头疼脑热大家可以找她,熄灯睡觉!”两天两夜急行军,周医生像小燕子一样在车厢里飞来飞去,给在梦里喊着妈妈哭醒的小战士手里倒一片安静药,安慰说:“没关系,是想家了,喝下去一会儿就好。”给捂着脑袋喊要命的战友打一针:“没休息好,安心睡一觉。”更多的战士为参战前自己心仪的女战友的淡定从容所感召,表现出男人独有的勇气和刚强。

周春燕再一次出现在祁彬的视线里是负伤后在野战医院里,午夜时分,他从昏迷中醒来,喊着要水喝。周春燕从病床边爬起来,喂他两小勺温水,凑到耳边小声说:“祁班长,你负伤了,伤口在大腿内侧,没伤着骨头,缝了二十一针,很快会好。”十天后拆掉缝线拔下导尿管时,周春燕亲手操作,薄胶皮手套下那双温软的小手在小腹下次第摩挲带来的快感一下子达到亢奋——她的言语温款,吹气如兰;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还有长睫毛下那一双灵动好看的大眼睛,让祁彬内心迸发出一种敬重、爱慕交织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一种隐忍已久的积淀顿时贲张开来,如同火山爆发般奔涌而出,宣泄而下。祁彬羞愧地拉被子盖住脸的工夫,周春燕身体也猛的一激灵,面对一滩腥膻污秽脸上绯红起来。她很快稳住心神,给祁彬擦拭净下身,轻声告诉他:“祁班长,明天我陪你和另外四个有功人员回新疆。”

接下来一个多月,周春燕作为新疆参战部队宣讲团随队军医,陪同祁彬他们走遍新疆东西南北。在男人以万千计的军队里,在只有一个女军官的宣讲团里,立功人员最想了解的是他们的随队医生:周春燕,24岁,兰州军医大毕业,普遍年长他们二至三岁。最让他们不能容忍的是她已经有了对象,同学,分配在兰州军区某部……

闪念间,祁彬从嘴里冒出一句:“周医生是走错房间了吧?这里可是男客房。”“没有错。”周春燕大喘一口气,坐到三号铺位上说,“下雪了,室外温度零下三十九度,附近民族旅馆、团结旅馆全部客满,军区一招也就剩下这一个铺位,是我跟前台要求和你们住在一起的。”“哎呀!这,这……”惊得半天说不出话的祖耀庭在水泥地上直转圈,“这恐怕不合适吧?”“有什么不合适?战场上我跟祁班长坐过一辆车,睡过一顶帐篷。”周春燕一边卷起自己的铺盖,一边试探说,“两位首长实在介意的话,我可以把铺盖搬到走廊里打地铺。”“不行,绝对不行!”祁彬快步走到祖耀庭身边,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祖参谋,周医生在战场上给我治过伤,护理我两个多月,比亲姐姐还亲。你就当睡在身边的是我姐,我们是在执行任务,是在行军拉练,行吗?”祖耀庭继承了陕西人敢言正直耿介的特性,和衣躺倒在自己的铺位上,咕哝说:“这一夜呀,怕是不好熬呢!”

周春燕朝祁彬做个鬼脸,看一眼腕上的手表说:“零点了,咱们睡觉吧。我是凌晨四点的火车,回兰州,你呢?”“早八点半,咸阳下车。”“你有对象吗?”“有呢,从小订的娃娃亲。”“回去结婚吗?”“我做不得主,听父母安排。”“有感情基础吗?”祖耀庭蜷缩在被窝里难以入睡,终于忍不住说:“狗屁感情基础,女人让钻被窝,能生娃的就是好婆姨!”这句带有明显挑逗性质的话在两个人的内心漾起阵阵涟漪。慌乱中,周春燕迅即拉开被褥,蹬掉皮鞋,面朝墙和衣躺在床上。

祁彬刚刚把自己重重地摔倒在铺位上,祖耀庭突然从铺位上坐起来:“狗日的服务员,哪有这样日弄人的嘛!哎,我说老乡,咱们当兵混上四个兜兜是舍了性命干出来的,实打硬咯的功劳,不是明媒正娶不敢犯丢饭碗的偷鸡摸狗的作风错误,还关灯吗?”

“关灯。”祁斌说关灯的声音很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青年男女渴望得到异性的爱慕标志着成熟,也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烦恼,不是生理缺陷或智力障碍,这种烦恼可能影响人一生一世。纯洁得像圣婴,圣洁到比观世音菩萨还干净的军人把情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视性事为意会神交,以至于有些人到了新婚之夜也不真正懂得男女交媾的实际内容。黑暗能掩饰羞涩,隐藏不住的是欲心似火,激情澎湃。祁彬面朝墙壁,静听邻床一阵急促一阵舒缓的呼吸,从未体味过滚滚涌来的蒸腾体香很醉人,如梦似幻,又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他梦见自己在癫狂中扑向邻床,又觉得周春燕钻进了自己的被窝。毫无经验无所适从中奋力推开怀抱中滚烫的缠绵,撕心裂肺地嚎叫:“不能,不能干品行有亏,丢人现眼的事!”

跟祁彬背靠背面壁而卧的周春燕正经历着一次恋情危机,心里像打碎了厨房里的坛坛罐罐,咸甜交织,五味杂陈。一个月前,周春燕跟随参战部队宣讲团执行任务刚结束,就收到周春燕至今也不愿提及名字的她的对象袁某人的来信,下达了最后通牒:限期两个月时间,要么调回兰州结婚,要么断交散伙鬼吹灯,各奔前程。军队上不缺少男人,好男人以万千计,追求她的好男人多了去了,但初恋初心初许带来的快乐满足与充盈,使她不忍就此撒手。以她对袁某人的了解,无论自己做何种努力也无办法修补这段让她伤透脑筋又刻骨铭心的爱恋,但还想做最后一次尝试。跟祁彬不期而遇,一种信马由缰的狂躁冲动萌发出探根知底的强烈意向,似乎不经意间脱口而出:你有对象吗?如果祁彬说没有,她会不会跟着问一句:你看我行吗?

祁彬在黑暗中摸索着戴上军帽,蹬上皮鞋时,祖耀庭也像烙锅盔一样在床上折腾了三个钟头,吭吭唧唧,哈欠连天,伸手拉开顶灯,客房里只有一盏白炽灯。周春燕一骨碌爬起来:“到点了吗?”祁彬从床下把两只大提包拉出来拎在手上,催促说:“赶紧!还有五十分钟,不要误点。”“你帮我叠被子吧?”“送你回来。”祖耀庭从铺位上坐起来,迷迷瞪瞪的说:“我跟你一起去吧?”祁彬用眼神示意他躺下:“你睡,你睡,帮我看好东西。”

凌冽寒风夹着雪粒迎面扑来,漫天肆虐,透骨寒彻麻醉了神经,让他们在迷离恍惚间僵立了一分钟。祁彬放下提包,捂住嘴巴猛吸了一口气,迅速从怀里抽出一条红围巾给周春燕围在脖颈上说:“快走。”一股暖流通过脖颈传遍全身,五内通泰。她明明知道这是祁彬买给未婚妻的礼物,但从心底里愿意接受这件价格不足十元只有情人才相互赠与的珍贵礼物,眼睛一热,鼻子一酸,终于没有让眼泪流出来,也没说出一句感谢的话。

外婆家的路上


童年,那是人生中最天真,最烂漫,最纯洁,最美好的岁月!

泥巴是乡村孩子,生长在六七十时年代的玉溪乡村。他童贞的幻想,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他童心的美梦,呈现在碧绿的田野,他童思的遐想,在幽深的丛林,他甜蜜的感怀,在母亲的怀抱,在外婆的家园。也许你不相信,乡村泥巴的童年,既快乐,又美好!

最烂漫是去外婆家的乡间小路上。从常里村到冯井村,一走六里七里。片片田野,星落村庄,更有小溪流水。

一出村门,泥巴跟在年青美丽的妈妈后面,欢跃在田间弯曲的田野小路。靠近赵桅村旁,一棵不知名的高大树木,总挂满大朵大朵的洁白花朵,在蓝天下,显得美丽迷人。又走一里多,进入桅干营村。村庄很大,一棵棵,一排排雄伟的古树,使你不由地神想,这里是不是神仙的地方!成群的鸟儿在枝梢欢唱,枝叶在风中舞蹈。 马跃黑一到,便是大遍田野。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枝枝花儿在春风里摇摆,朵朵花儿在阳光下灿笑。蜜蜂忙个不停,滋滋欢笑,飞到这朵花上吻吻,又奔拥另一朵娇花。蝴蝶也不示弱,展开美丽的翅膀,欲与菜子花比美。成群的蜻蜒,在天空中飞舞。青的,紫的,黄的,红的,都想在这美丽的地方争艳。不时还有艳丽的鸟儿,在碧蓝的天空飞翔。一切是那么有趣,那么美妙,一切都融在菜子花金灿的光辉世界里!

田间小溪里的水是那样清澈,在阳光照射下晶莹生辉。泥巴忍不住掬一口清凉甜水,又欢快的在溪流里捕捉一条又一条玲珑的小鱼。妈妈总不忍拉走泥巴,等待他玩够玩足,在拉着他走进外婆的冯井村。

鹊雀声声,外婆已笑着在村口等待。 孩时的泥巴,父亲在外工作,昏暗窄小的农家,常年就母亲和泥巴。母亲忙着队里挣〞工分〞,只好把幼小的泥巴送在大家庭的外婆家。外婆家有一所大宅院,门前是宽阔的花园,桃树上挂满彤红的桃子,梨树上掉着碧绿的鲜梨,下面是绿油油的肥壮蔬菜。庭院里一棵葡萄,一串一串,碧绿晶莹,挂满院落。熟了就摘,摘了就吃。盆栽的许多花荟,有的绚丽,有的芳香。几个舅舅,几个娘娘,说说笑笑。许多童稚的表兄表弟,打打闹闹,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多么欢乐,多么幸福的大家庭啊!这就是泥巴童年的外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