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老毕叔

老毕叔

发表时间:2020-08-04

【www.qg13.com - 老人情感故事】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毕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毕叔又叫老鳖叔,因为在我们家乡土话里毕和鳖的发音很像。阿哥小时候耍调皮样,也学大人叫他老鳖,把声音拉得好长,到了后头从嘴巴里漏出一个叔字。他一边嘟囔道,小滑头,一边一个箭步上去已将阿哥捉住,把个小小身躯反身横抱起,抬起手作势要打阿哥屁股。可是手未落到,他自己先笑起来,露出一排烟熏黄牙。

大家都说,老毕叔喜欢小子。

他是黑瘦模样,可是五官都俊挺深刻,黑长的睫毛底下一双眼睛像风拂过的早稻田,有天光浮影。他的一双女儿都随他,黑皮,眉眼深浓,恍若南国女子,马尾辫高高束起,露出圆致致的额头,特别有一种艳。人家都说老毕叔的女儿真是两朵黑里俏。唯他的老婆毕姨一张木脸,实笃笃白肉,水泡眼,无多话,不声不响靠在沙发上打打毛衣就是一整天。

老毕叔是洒脱性情的人,他是中华香烟抽得,高档衣裳穿得,好手表戴得,扑克牌摸得,出手用度都豪绰,为人做事不计较,又会调笑周旋,所以也颇得人缘的。

老毕叔五十岁的时候做了件糊涂事情,搭上一个在他家附近打工的外地小妹和他的大女儿年纪一般大了。小妹怂恿他到外省去,租起房子来说要替他生个儿子。老毕叔带她玩的吃的用的,为她花的钱都掷下,无有惜度。也许真是过了段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可是后来,到底什么都不见踪影,老毕叔却得了病,肝癌晚期。小姑娘哪里管得他,把钱财都掳光,临了连块好表也要摘走。可怜老毕叔在外头病痛潦倒,眼看要客死异乡了。

是毕姨和两个女儿寻到他,带他回来,又凑钱送他住进医院,然而毕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瘦到没有人形,让人看了心惊,两个眼窟窿的光像残烛的焰一点点暗下去,快要灭了罢。生命如沙漏就要流尽。毕姨暗自垂泪,两颊原本紧实的肉都松塌下来,水泡眼整日湿湿红红。有时候她也坐在他的病床头,四目相对,一天无话;有时她哭劲上来,骂他,鬼迷心窍的,双眼被屎糊,以为你死去外头花花,总是想着要回家的wWw.qg13.COM

她心底里是有无限怨的。

可是要去找谁算?能去找谁算?老毕叔气若游丝,只唤着明水啊,明水泪滴从眼角淌下来。病房外头是青茫茫白日,光从百叶窗筛滤进来,照亮泪痕也旋即干了。

明水,是毕姨的名字,朱明水。

老毕叔死在一个月后。

情感编辑推荐

成叔的电话


成叔的电话

吴延彩

其实,我早就盼着这样一个电话了,这个电话是我一个堂叔成叔打来的。

我这个堂叔和我父亲是亲叔伯兄弟,他在我们院里(族里一支)既不是辈分最高的,也不是年龄最大的,但他在我们家族里威望很高。成叔早年便在外闯荡,最后在城关镇医院副院长的任上退休,在院里算是经历过世面,见多识广的人了。虽然他常年在外工作,但如果院里有事,无论大事小情,他都热心参与,勉力帮衬,所以院里人都很敬服他,把他视为没定名的族长了。谁家孩子结婚啦,谁家老人去世啦,谁家不孝顺老人啦,谁家和院里人闹矛盾啦都会有成叔忙碌的身影。他即是院里的长辈,又是矛盾的和事佬;既是各种事情的参与人,又是事情的组织人;既是血缘很近的族亲,又是胜似兄弟的挚友。一般遇到大事,院里人都愿找成叔商量,因为他热心,公正,不厌其烦。

我们这一院,成叔这一辈亲叔伯老兄弟18个,我这一辈堂叔伯兄弟32个,在村里是最大的一支,也是最旺的一支。院里户多人杂,红白事、过节过年需院里人参聚的,各种杂事不断,从没见成叔缺席过。近几年,老一辈伯叔年龄渐大,由成叔建议,推举一个堂兄主持院里的红白大事,成叔也省心不少。

我97年买第一栋楼时,成叔也帮衬过我。20年前,一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妻常说:咱不能忘了成叔的恩情,过年过节得常去看望看望人家。我自然很以为是,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小时候成叔在老家居住时,我和成叔家的两个哥哥感情较好。那时候,成叔家境好,每次去他家,墙上几个放满照片的大镜框,雕花案几上各种装饰性小物件,如座钟、小瓷人、鸡蛋壳彩绘等,都让我惊羡不已。成叔家大哥还经常带着我攮业(方言惹事),趁家里没人时,偷吃成叔孝敬二奶奶(成叔的娘)的蜂蜜吃呢。二哥虽然也比我大,在院里平时也是交往较多的。二哥十几岁就闯荡经商,混社会,无论县城内,还是周围县市,甚至毗邻的河北诸县,二哥朋友遍天下,社会活动能力极强。每逢宴聚,遇到陌生人,一交流,十有八九都认识二哥,我们也因此迅速熟络起来。成叔年龄渐大,院里的事二哥就带着子侄们跑前跑后。成叔常说,不管到什么地步,咱不能冷了院里的人,荒了院里的事。我们院里人虽多,但在县城工作定居的人并不多,在上一辈只有成叔一人,在下一辈只有我一家。我算是院里第一个考学出来的秀才,这也是院里,乃至村里人高看一眼的原因。所以,这么多年,我每年都到成叔家专门去看望他。年轻时,还有晚辈见长辈的拘谨,然而,岁月如流,似乎转眼间,我已经奔五十的人了,成叔也七十多岁了,我对他少了一份敬畏,多了一种像待父亲一样的感情了。

成叔打电话来,果然是为了续家谱的事。关于续家谱的事,前段日子回家,父亲曾经给我说过。父亲给我说续家谱一家出一个人参加,核报各家具体情况。我家自然是哥哥参与,然而父亲没有提续家谱让我帮忙的事,我问是谁组织的,父亲说是成叔。我心里怅怅的,就像做了一个美美的梦,醒来不过是一场虚幻。在我上师范那年冬天,村里续过一次家谱的,我作为新科秀才也参与了,这一次成叔认为我工作忙不愿打扰我,还是嫌我能力不够,不堪其任?这期间,哥哥只问过我一些家人的生辰年月之类的琐事,我也因工作忙而渐渐忘却了续家谱的事。前日成叔一打电话,说让我去他家一趟,有事找我商量,我先是感到一丝意外,继而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成叔家,恶犬不相认,狂吠不已,颇费了一番周折,成婶子才将它驱出门外。进屋看到成叔,还有二哥都在,成叔倒还健壮,招呼我坐下,开门见山告诉我事情。这次续家谱,要写一篇新增的谱序,一篇族训,还打算立一块碑,需写一篇碑文。我心里有一丝莫名的激动。成叔说,本打算让xx(一位村里的老人,有文化,曾做过县里某局的局长的)写的,可他推辞年纪大了,也久不读书写字,弄不了了,推荐我来写。然后,成叔问我的意见。其实,我心里很愿意帮这个忙的,也算这些年有机会报答成叔,何况院里的事我也理应帮忙,但嘴里还得虚以谦推一下。什么也没写过,怕写不好;人微言轻,怕遗人笑柄等等。实际上,对续家谱这些事情,我是了解的,前段时间还帮一位老师修改过谱序。成叔说,没事,大家都说就你文凭高,又是教高中语文的。我不再推辞,说好吧,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做候补就行。然后,成叔又说,族训他已经起了一个草稿,让我修改一下,还增了一个凡例。我拿过来一看,都是白话,且重复赘余较多。成叔文化水平不高,能写成这样,也殊为不易了。我说,我拿回去看吧。成叔说好,尽快吧,续家谱等着用。看成叔认真急切的样子,我心里暗暗决心,一定把这几件事做好,以慰成叔的一片热诚。

现在虽然不似旧社会对家族那么重视了,但家族文化,家族传承还得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成叔这样的热心人来主持,维护。我看过一些家谱的资料,一个家族就是一部微历史。正是这些微历史,组成了国家、民族这部大历史,没有家族史的稳定,优化,发展,传承,国家这个大家族又如何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呢?成叔做的这件事看似不大,在一些人眼里来说,甚或还被视为闲事,但我认为兹事体大,不可忽也!现在每逢年节祭祖,成叔还勉力参加,常告诫小辈,老祖宗不能忘,老事不能忘。一些小辈后生请送爷爷奶奶时不愿磕头,成叔就会训他们两句:给爷爷奶奶磕头,这些老坟都得记牢了,以后我们没有了,你们不会弄不清楚自己的祖坟在哪儿,自己的根儿在哪儿!

成叔的思想还是很与时俱进的,这体现在他起草的族训和凡例上。一般族训大都把敬祖崇宗放在首位,而成叔把遵纪守法放在了第一条,要求族人谨记恪行。是啊,任何时候也不能因家害国,因私废公。族训中还有一条和宗睦邻,这也正暗契了墨子《兼爱》上的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不知孝悌友之义,家故不和,邻故不睦,国又如何能安?再如凡例上有一条:增添女儿的出生年、月、日、时,病故年、月、日、时及生平大略情况。不再如一般家谱重男轻女,认为女儿是人家的,不能入族谱。咦,有成叔其人,应是吴氏族人的幸事!

把成叔起草的族训重新规整,语言尽量文雅,整齐,内容上还不能大变,文末落上丙申年冬日吴氏第二十五世孙吴公钦成撰的款,想来,成叔会接受并可在族人面前光耀一番吧。把族训给成叔发过去,隔了一天,成叔又打电话来,说族训语言改动较大,一是难懂,一是署他的名字不妥。我给他解释,家谱上的东西尽量文正,显得庄重,我看过一些家谱,都是这样;因是他起草的,自然署他的名字;他是主要发起人,署他的名字也示以威望。电话那头,成叔谦讪着答应了。挂掉电话,我长吁了一口气,心里似乎轻松,熨帖了许多。

二叔离婚了


二叔离婚了,听到这消息我很是意外。二叔和二婶是自由恋爱,结婚后一直是村里的榜样,不说如胶似漆,起码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很少听到他们在人前吵架,偶有争执,也只见他们使过脸色。

二叔瘦瘦高高的个,长相清秀,算是村里少有的帅哥了,而且精明能干,回家没几年,硬是在这贫瘠的土地里刨出一棟砖房。二婶也很漂亮,快三十的人了,看着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关键二婶人勤快,手脚麻利;她很会做人,自从嫁到我们村后,和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婆都相处融洽。大家都说二叔和二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也一直这么认为,起码在他们离婚前,我一直以找到个像二婶这样的老婆为目标。

他们在离婚前几天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家里的大黄牛病死了。平时很少喝酒的二叔那晚喝多了点,还甩了二婶一耳光;二婶也一反平时温柔贤惠的模样,和二叔撕打起来,大吵大闹,像个泼妇一样,我都感到惊诧。他们是压抑了多久不快,才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们刚盖好的砖房里,一片混乱,一片狼藉;打架的,劝架的,东西满地都是。他们八岁的女儿坐在角落里嘶嚎,也没人去管,梨花带雨的小脸上写满了错愕、不解。不知她是否已经意识到,她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刻已改变了方向。

大叔和二叔又不一样,他们哥俩长得一点都不像,大叔矮实粗壮,憨厚老实。大婶长得也矮,还很胖,可能小时候专注横向发展了吧!大婶的肚量可没她身体那么宽大,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典型的泼妇。

大叔和大婶经常吵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时还会打起来,一般都是大叔不还手,被大婶练手。吵架已经成了他们家的家常便饭了,家里的东西总是置了又摔,摔了又买,好像不吵架就没法生活了。可能大家早已经习惯了他们的争吵,看见了也没谁去劝说,反而躲得远远的;而他们呢,今天吵得天翻地覆,人尽皆知,第二天又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干活。

或许我们能够理解,像大叔大婶这样没上过学,没谈过恋爱,被强行拧到一块的那种无奈和痛苦吧!可他们宁愿在争吵和不快中度过一辈子,也不愿抛开彼此各自逍遥,他们是笨呢,还是早已习惯了彼此而不舍呢?我不能理解,我想和我同龄的人应该都无法理解吧!

而二叔呢?他和二婶以前是多么的恩爱,可却为了一条牛抛开了彼此之间的那份情,难道他们的爱情还抵不上一条牛吗?

是的,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不同的爱情观。可那些悲惨年代的人,人命如草菅,只为吃饭能活着,却可以谱写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现在的年轻人呢?是不是喜剧看多了,每个故事有悲无惨,最后又成了再续佳缘的完美大结局了。

病了,这个世界病了,人与人的关系都变的错综复杂,没有了舍己为人的精神,自私自利,如何谈爱?

当你决定为爱牵手时,你们的爱就已经升华成集爱情、友情、亲情于一身的感情复杂体,这么多的情,难道都束缚不了你那颗善变的心吗?

不是真爱难寻,只是我们更爱自己!

祭二叔


淅淅沥沥的冬雨夹着雪花下了整整一天,屋外冷的人发抖,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猛然想起去年的今天是二叔遭遇不幸的日子,我的心不禁又痛了起来。

永远忘不了那个日子:20XX年12月7日。二叔在乡下工地干活,不幸摔下悬崖,造成特重颅脑损伤,他的生命也在那一刻基本定格。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祸,我们一大家子彻底被击晕了。谁也不会想到平日精神矍铄、身体健康的他会遭遇如此不幸,谁都不会想到电影里才有的故事真正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老天呀,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一个年轻的老人?他才62岁呀,儿孙还需要他,天伦之乐他还没享受够哇!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二叔是个淳朴、善良的老人。身为农民,他一生勤劳,每天早出晚归,默默地劳作。农忙时侍弄自己的那几亩薄田,农闲时跟着别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小时候,我是我们一大家孙辈中的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自然受到了所有人的宠爱,这宠爱我的人里,二叔是除父母之外最爱逗我玩的人。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人们白天要忙着干活挣公分,年底才会分到足够的食物,否则就会挨饿。每每劳作之余,二叔顾不上自己休息,总是第一个吃完饭,然后抱着我,逗我玩,和我做游戏。由于父亲在外上班,我们家里的农活也是母亲一个人干,母亲又带孩子又干活。快忙不过来时,爷爷会安排二叔来帮忙。他每次都是二话不说把那些力气活全做了,从来没抱怨过。母亲常常对我说:你小时候,二叔对你特别好,等他老了,你要好好孝顺他!我每次都是重重地点头,我告诫自己:二叔就如我的父亲一样,他的恩情我一定要报答!

渐渐地,我长大了,跟着父亲上学了,后来离开家工作,再后来结婚生子,回老家的时候少了。二叔也儿孙满堂了,但他还常常让父亲给我带些自家产的鸡蛋,自家养的鸭子,自家地里种的蔬菜或大米。他总说:自家的,吃着放心。

我总以为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会持续很久,二叔的恩情我也一定会有机会报答,但事实总是那么让人猝不及防。

那一天,我吃过晚饭,正准备带着孩子去玩,父亲一个电话打来,告诉我:二叔在工地干活,不小心摔下去了,正在医院。接到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二叔摔倒了,受伤了,得去看一下!我没有迟疑,火速赶到医院,弟弟说二叔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还没到重症监护室门口,我便听到二婶撕心裂肺的哭声,我顿感不妙。向二婶了解了一下情况,安慰了她一阵,我赶紧找人打听二叔的情况,却被告之情况很糟糕,能不能挺过今晚很难说。那一刻,我简直无法相信,早上还精神满满和二婶道别去工地干活的二叔,现在却遭遇如此严重的不测,我的心疼得无法呼吸,大脑一片空白。

后来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二叔的命暂时保住了,但他把头摔伤的实在太严重了,在昏迷了三个月之后,二叔还是走了。二叔的离去让我对老天不公耿耿于怀,都说好人有好报,我的二叔是那么善良,那么质朴,他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该安享晚年啊!天理何在?

二叔火化的那一天,天下起小雨,是不是老天也在为二叔的离去伤心呢?

如今二叔已走了大半年了,我常常在梦中见到他,他一直是那个胖乎乎的笑眯眯的慈祥的样子。梦中,我总是固执地问他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若他不回答,我会一直追问下去,直到他说:还好。我想这就是我内心深处对二叔最后的祝愿,

二叔,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哑巴叔的爱情


每一个人都向往浪漫美好的爱情,也都有神圣的追求爱情的权利,当然身体残缺的人也不例外。但是当你下定决心把爱情付诸于特殊人群时,你就一定要用百倍的诚意去对待,而不应该利用那份单纯与自卑去肆意碾碎一颗纯粹而无辜的灵魂!

题记

自我记事起,三奶奶家的哑巴叔就是高大俊朗,儒雅大方的大小伙子。他皮肤白皙,很爱干净,在县城找了份工作。除了不会说话,其它的几近完美。

你别看他是哑巴,他对爱情可是充满了期待,总想找个他心目中理想贤惠的女子相伴一生。一度提亲的人不少,无奈总是缘分难就。一晃我都上初中了,哑巴叔还依然单身,那时他都三十岁了。

可是看样子他并不着急,整天衣着齐整没事人似的骑自行车上下班,日复一日。村里人都说他心气高,想攒很多钱娶个他最想要的好媳妇。

就在我初二那年的冬天,我家巷子头上围坐晒太阳的人群里突然多了一个烫着头发,衣着时尚,不笑不说话的三十岁左右的东北女人,我妈跟我说她以后就是我哑巴叔的媳妇了。

哑巴叔可真行啊,这可是七里八乡第一个东北媳妇啊!而且也是我们村唯一一个烫着卷头发的女人,真好看!我暗自赞叹着,替哑巴叔叫好。心里盘算着吃上喜糖那天我就直呼她哑巴婶,那样一定好亲切,呵呵。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们就那么住到了一起,并没有举行婚礼。哑巴叔依然每天干净整洁地上下班,不同的是他现在嘴角总挂着笑,见了谁都会主动打招呼。好像每一天都是他大喜的日子一样,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着他的幸福与甜蜜。

哑巴婶不但人漂亮,为人还很随和。跟不同年龄段的男人女人都很聊得来,还教会了我们村几乎每家每户腌制东北辣白菜,烹饪东北特色菜。更是把他们的新房收拾得干净利落,把他们夫妻俩每天都装扮的郎才女貌。所以村里人都夸赞哑巴叔有福气,找了那么个好媳妇。

哑巴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隔五天乡里逢集的时候她都会去赶集,从没漏过一次。并且每次去都会花三十到五十元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在九一年,这样花钱在我们村还真没人舍得。可是哑巴叔不心疼,因为他正在做着一个让人陶醉的梦:他希望哑巴婶吃好养好了,可以给他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他们依旧甜蜜恩爱,可是宝宝,却并没有如期地来到世上。大概又过了半年,哑巴婶居然神秘地失踪了!听说这三年半她已经几近花光了哑巴叔将近二十年的积蓄,临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仅有的余下的钱。

我没法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满脑子都是哑巴婶对我的好:她告诉我在东北,一起说话叫唠嗑;她经常买瓜子给我吃,还说东北人管瓜子也叫毛嗑;她还手把手教会了我用辣椒末跟酱油烩土豆------

想着想着我不禁泪如雨下,而哑巴叔更可怜,直接一病不起了。原来我们只听哑巴婶说她在东北原来的丈夫整天喝酒打她,所以她才离了婚跑到我们这儿来的。因为听说山东人老实可靠,而且看着哑巴叔也那么知道疼人,所以她就很知足了。

唉!既然知足想过踏实日子又为何突然离开呢?据此村里流传着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说她当时整天挨打,所以是偷着跑出来的,并没有离婚,又被她丈夫找回去了;另一个版本说她根本就没丈夫,就是靠着骗老实人残疾人的钱过日子的。跟每个男人过个两三年,钱也花光了,人也走了,再去寻找她的下一个目标。

我们都没有人细数过哑巴叔到底病了多久,但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他出过门。当他再次现身时,简直就判若两人了:胡子长满了脸,头发可以梳小辫了,衣衫不再工整,两眼毫无神情,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只是呆呆地向着村外张望。村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在等待着他突然消失的新娘,可是那个良心泯灭的女人却再也没有回还。

其实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哑巴婶的离开究竟是哪一个版本?但在骨子里我是恨她的!因为她不但沦丧了哑巴叔的美好爱情,更埋葬了一颗勇于承担婚姻的残疾人的挚诚炽热的灵魂。她把他推向了地狱,把他变成了疯疯癫癫几十年如一日伫立在村口望穿秋水的雕像------

老林叔的编席史


老林叔是编席能手,在我们家乡一带很有名。他编的席子不但花纹好看,而且特细密。有人做过试验,把他编好的席子平铺在地上,泼上一盆水,席子移开后,地上很少有湿的地方。

老林叔因为编席子而尝到了不少甜头。解放初期,各家的日子都挺困难,可老林叔家却多少有些例外。他把烧饭用的毛竹编成凉席,卖给左邻右舍,家里从不缺零花钱,有时他还能喝上两盅。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乡亲们铺了老林叔的凉席没有钱给,就象征性地给一点东西,有的给几斤山芋,有的给一点谷糠,老林叔家从来没有断过顿。不管好的孬的,干的稀的,锅里都有东西可煮,家里人没有得浮肿病。

老林叔也因为编席子吃过苦头。***中城里猛批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老林叔也在劫难逃。村里造反派的逻辑是:他席子编得好,远近闻名,这不是权威吗?他经常卖席子,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不是反动吗?一天夜里,老林叔正在昏暗的油灯下编凉席,造反派破门而入,把他连同那刚刚编了一半的席子带走了。第二天,让他背着那编一半的凉席到各村去游街。

改革开放之后,我的家乡也开始办乡镇企业。一天,村支书从镇里开会回来一个劲儿去挠脑袋:搞村办企业难啊,可不办怎么行呢?也许是受柳编的启示吧,他忽然想到编凉席:咱们这一带凉席材料多,竹子资源丰富,老林又是编凉席高手,他领头办个厂准行。

村支书兴冲冲地来到老林叔家。说完他的打算,想不到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老林叔阴沉着脸,慢声细语地说:这个招儿行是行,可我不能干。当初我因为编凉席被打成反动权威,四处游街,脸都丢尽了,我不能吃一百个豆不嫌腥!村支书一听就明白了,老林叔不是不想干,是心中还有气呀。

他笑着说:当初游斗你老的都是些晚生后辈,是些愣头青。现在他们也知道了,这些日子不是一直躲着你吗?这样吧,我把他们叫来,给你老赔个礼道个歉。你老要是还不解气,就朝他们屁股上踢几脚,这也是个教育嘛。真不愧是村支书,短短几句话就把老林叔给说乐了,气消了。

在阵阵鞭炮的炸响中编席厂成立了。老林叔任厂长,领着七八个人编席,还有几个人负责到镇里和各村卖席子。编席厂开市大吉,席子卖得挺快,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村支书趁热打铁,他在县里召开的三级干部会上介绍了编席厂的情况。他说:咱们县是有名的竹子之乡,我们先土法编席,等市场有了销路,我们可在信用社支持下,买一套生产流水线,使凉席出口到国外。

村支书的这一招,县里的有关领导一再肯定,编席厂确实红火了几年。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两年编席厂却不那么兴隆了。一捆捆凉席躺在仓库里,也沉重地压在老林叔的心头上。编席厂不得不停办了。村支书托关系找门子总算把库存的席子处理掉了,来拉最后一批货时已快过小年了。老林叔特意留下二十床,送给了镇敬老院。

我的二叔二婶


二叔是父亲的弟弟,我不太会分辈分,只听父亲说起过,父亲的太爷爷也是二叔的太爷爷。

二叔和我家走的挺近的,小时候有记忆起,二叔每年都会到我家看望爷爷奶奶,后来老人都去世后,还是每年都来,来看望我的父母。

二叔家在农村,个子不高但特别要强,能吃苦耐劳,又踏实肯干。

早些年二叔二婶只是种地,土地就是他们的命,绿油油秧苗就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起早贪黑的把地打理得寸草不生,真是,汗珠子掉地摔成了八瓣啊!

到了天高气爽,秋风拂面的季节,满满的收获让二叔二婶笑红了脸。

有年来我家,二叔喜滋滋的说:又给你们添了个弟弟。

我们都围着二叔问:二个孩子,养大了得多少钱啊?

二叔轻松的说:小嘎儿能吃多少?

二叔喜欢女儿,后来又喜得闺女。

我们算记住了小嘎儿能吃多少这句话,二叔一来我们就笑着问二叔:小嘎儿是不是都成了大嘎儿了,大嘎儿能吃多少啊?

二叔一脸认真的说:大嘎儿吃的多,也能干活啊,家里又租了地,还养了牛,亏得孩子们能干,还是得孩子多能借上力啊。

提起二叔便会想起二叔说过那句话:锻炼不就是吗?我们农村人都不用锻炼,每天干活累得上炕就睡得呼呼的。

是的,每天上坑就能睡得呼呼的,因为天天都是,早上顶着星星出去,晚上月亮升起才能进屋。

二叔他们一家,用勤劳换来了越来越富裕的日子,用汗水的浇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收获。

二叔家盖了四间青砖大瓦房,二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各住一间半,二叔二婶住中间的一间。牛棚里养着牛,羊圈里养着羊,鸡鸭鹅的各有各住所,每天都清理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亲近二叔,一是因为二叔的勤劳勤快,二是因为二叔的憨厚耿直,三是因为二叔的善良孝顺。

二叔家兄弟姐妹五个,二叔的母亲年龄大了以后,到了养老的时候,却是这家推到那家,那家推到这家的,最后还是由二叔来养老,老太太最后的几年瘫痪在坑上,不能自理,二叔二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桌上桌下,坑上坑下的侍候,最后养老送终。

二叔二婶的孝顺让我们敬佩,听到我们夸赞,二叔羞涩中又带着理直气壮,笑着说:他们不管我管,我就记得是我的爹妈把我养大的,我就要养他们老,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简单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懂;孝道的传承,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

二叔的母亲去世后,二叔带着二婶一同来看望我的父母。

那次,见到二婶,看到二婶满是裂口、硬梆梆的、沟壑深深、粗粗的变形的手指,再看看二婶开心幸福的笑,我的震撼、酸楚、疼痛,从心中一点一点的爬行到湿漉漉的眼睛,我问二婶:疼不疼啊?

二婶笑着说:没事儿,冬天不用干活了,一个冬天就养好了。

我抚摸着二婶的手,回头对二叔说:二叔,你得好好善待我二婶,看二婶多不容易,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侍候孩子和老人,养鸡养鸭的,这么勤劳又心眼好,这样的女人上哪儿找去啊!

二婶还是笑吟吟的说:善待啥啊,你二叔还老打我呢!

我吃惊的目光投向二叔:啊!二叔,你怎么能下得去手打啊,你看看我二婶的手,是不是你打的?

二叔连忙辩解:我干活着急啊,还要干的好,你二婶干的活要是不合我的意,我着急了就伸手打她。

我拉着二婶的手说:二叔再打你,你就跟他对着干,凭什么打人啊,你是个功臣,不能让他欺负你。

二婶只是憨憨笑着。

二叔也不好意思的笑着说:现在岁数大了,脾气不急,也不好发火了,不打了。

现在,二叔二婶家的地都承包了出去,他们的孩子也都到南方去打工。

二叔二婶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忙前忙后的替他们照顾着孩子,忙前忙后的照管着牛羊鸡鸭的。

过年的日子,是他们一家最快乐的日子,天南地北的都扑奔到家里过年,一大家子的人,其乐融融,温馨甜蜜。

二叔二婶美滋滋的享受着春夏秋冬四季送来的美,美滋滋的享受着物质极大丰富的每一天,美滋滋的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美滋滋的享受着辛勤劳动换回来的幸福。

二叔二婶的日子比蜜甜!

老班长


我曾是一个流浪者,他曾是一个苦行僧。我的足迹触及到温州、烟台、南京、无锡;他的脚步踩踏过郑州、贵州、云南的土地。我是一个隔岸观火的游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西西弗斯含辛茹苦、刻骨铭心。

我曾说,我是一个戏子。人生如戏,我如戏子,戏子无悔。念大学的那几年,我也曾真的做过戏子,扮演过长枪壮士,扮演过走马贩浆的小贩,扮演过蝇蝇苟苟的乞丐。而这一切,不过是厌倦了生活的寡味后的自娱自乐,不过是当回味起往事,生活的色彩猛然变的绚烂无比;而他,我的班长,他真的曾为乞丐,曾为小贩,曾为壮士!我始终是戏中的戏子,他却曾做过生活中的真正猛士!

我的第一任班长,平禹煤电公司凤翅山矿综采队巷修班班长刘石俊。长相就无需我赘言了,亿万普通中国劳苦大众的形象,年龄50岁左右。我来到凤翅山矿是去年元月,归刘石俊班长麾下是今年三月,那时候,大家都喊他石班长,我也跟着喊,几天后大家都熟悉了,他说,我可不是石班长,我姓刘,我叫刘石俊,你应该叫我刘班长,或者出于对年长者的尊重你喊我一声叔也是理所应当的。本来我就是那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人,我为由于自己的莽撞无知造成的误会感到羞愧万分。

井下无书可读,我常引以为憾,可是井下的谈资并不少,每个人都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我的班长不但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还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本故事会,一本巨制传奇小说,我文笔欠佳,有几次我都想,如果把他的一生稍加文墨用如椽巨笔写下来,必定成就一部经典,伏案沉思,琢字用词,每每才思受窘,小说是写不成了,就用这篇小短文聊以自慰,权当籍以表达我对刘班长的敬意!

40年前,刘班长第一次走出山沟,竟是那样的狼狈窘迫,颓废不堪,家乡的土地太过贫瘠,似乎从来没能完成过丰衣足食的使命,这一年尤甚,班长和几个哥们儿肚中饥馊却无裹腹之物,于是,不得不出山行乞。

班长做了乞丐,却全然没有窘色,完全可以看成是逢场作戏。他们见到肯布施的户主就装作可怜巴巴的流浪汉,打着快板唱祝福歌,户主听的美了,也就不在乎一两口吃的了,给一个馒头,赏两碗面条,反正都是吃剩下的没必要做吝啬鬼!有一次,班长偶遇一户娶新人办酒宴,便跟哥几个商量前去饕餮一餐。

打着前去贺喜的幌子,几个衣衫褴缕的乞丐忽然出现在婚礼现场,户主颇感晦气,转念一想,婚礼是个喜庆的日子,不妨作弄作弄这几个流浪汉,权以为乐,有何不可?于是就问,你我何亲何故你来贺我?班长说,我是你侄子。户主一听,大喜过望,平白无故多一侄子,于是吩咐下去,热情款待,尽情吃喝。酒足饭饱之后,户主又来作弄班长,问到,你我何亲何故你来贺我?班长镗然一笑,你是我孙子!宴席之上,满座嘉宾,哄然大笑,户主气急败坏,跺脚痛骂,班长针锋相对边还击边撤退。

饥寒交迫时候的班长跟衣暖肚饱时候的班长完全判若两人。有时候,他们看到谁家小媳妇俏丽水灵,端着破碗站在门口不走,来两口吧,来两口,充满挑衅的吆喝,暧昧含糊的呼喊,招致户主的厌烦,抄起家伙赶将出去,迎头就打,班长看势头不对,拔腿就跑,边跑边骂。

25年前,正值班长在煤矿工作,这时候的他已娶妻生子,可是,贫困依旧如影随形。当然,这时候,吃饱肚子对于班长来说已经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了。这一年,他听说,山里的艾草在郑州卖的很好,尤其是五月当五那天更是顾客如潮。那年的那天,他早早起床,天不亮就爬到山顶,当东方开始泛白的时候,他把一捆一捆的艾草用绳子扎好,装进袋子里,他想着,一棵艾草五毛钱,十棵就是五块,一百棵就是五十,我的老天爷,五十块钱呀!在25年钱那意味着什么?

兴致勃勃的班长,扛着一袋子艾草,像扛着一袋票子。他坐在车上,恨不得那车像李白驾驶的轻舟千里江陵一日还,车速很快,可是快不过班长的心。他急切的希望快速到达郑州,把那一袋艾草换成钞票。

郑州终于到了,可是没有容他之地,他刚把艾草放在地上准备叫卖,就遭到城管的驱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除了被赶来赶去,除了东躲西藏,他连一棵艾草也没有卖出去,根本没有歇脚的立锥之地呀。搭了车费,误了工作,一身羁旅,艾草最后变成了柴草,变成了班长烟囱里的一股轻烟。

15年前,我的班长意气风发,成了矿长。这年他在贵州,老板看中了班长的能耐,让他去主管一座高瓦斯高突出的矿井,班长的确不负众望,在他主管矿井期间,没出过一起工伤,老板也因此获利颇丰,交谈之间称兄道弟,吃则同桌,眠则同榻。

可是呀,班长不久看中了一个俊俏的小媳妇,不是别人,是工友之妻。朋友之妻不可妻,古训如此,我的班长不但欺了,而且还接二连三的欺。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事情败露,班长名声扫地,老板想要花点钱了结此事,毕竟留住班长就是留住了一座金山!而我那班长早已无地自容,哪有留下的理由,去意已决,任凭怎样归劝都无济于事,老板无可奈何,也只好忍痛割爱,走吧!走吧!

此后,班长回到家里做起了生意,一个人骑着三轮车,走南闯北,据他说,他拉着山里采来的药材跨过黄河,到达过山东,山西,河北。他拉着家里的特产越过长江,到达过湖南,四川,云南。

如今的班长,跟我同在凤翅山综采队上班,生活,在经历过大起大落,迎接过暴风骤雨之后又重新归于平静。下班之后,回到家里,同孩子们拉家常,帮助妻子在厨房做饭,我曾想,某个不上班的午后,我那班长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讲诉自己曾经的遭遇,那逝去的往事,于今时今日看来已遥不可寻,孩子们会相信眼前这位霜染双鬓,脸上已有皱纹的男人,曾经有过一段在狂风暴雨中跳舞的经历么?

漆黑的井下,班长讲起自己的经历谈笑风生,我不言,心中却不断有阵阵惊涛骇浪袭来。这个拥有铁一般胳膊腰脚的男子汉,这个裸露着肌肤扛起150斤液压支柱就走的壮士,他似乎在重建我的思想,起码,多了一分英雄气!

曾经有一个男人,他把生活搅的凌乱不堪,潦倒到行乞讨生,富贵到忘却方寸,受尽人生的苦难,享尽人生的荣华。他出生在四处叠障的山区,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足迹遍天涯。他是一个浪子,一个苦行僧,一个英雄!不!绝不!这些都还不够准确,准确的说,他是一个猛士!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一点,班长把它演绎的淋漓尽致!

勿庸讳言,我为之立言写传的班长,于国无尺寸之功,于民亦无滴水之恩,他的生命构建中有不少污点,还好,这些都算不上大是大非,所以,我也没有误人子弟之嫌。

我的一个文友曾经问我,作此文,目的在哪?我不是一向喜欢歌颂真善美的么?我不是曾经痛骂过那些滴墨行文毫无责任感的写手么?

我见过无数的乞丐,呆滞的目光,破烂的衣服,吃着另人作呕的食物;我也见过无数的街头小贩,他们一日复一日的重复做着单调的买卖。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必要抬头仰望一下璀璨的星空,他们更没有想过要用脚步丈量一下脚下的土地!现实压垮生活,生活戗杀了梦想!而我那班长,似乎他的体内涌淌着不一样的血液,这血液在任何时代都足以在人的心里掀起波澜!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张云鹏1576694495

老校长


用挚爱和赤诚点亮精彩人生的大山公仆徐先亮校长

本网讯他一生一趟,执着于自己的本心,一块黑板,两支粉笔,三尺讲台,便让他把自己书写的头发花白,方位上年年轮换着陌生的面孔,讲台上岁岁是他依旧的笑容,门口老树守着老校,用年轮记载着往昔岁月的沧桑,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孤独与狂欢,他独自尝遍,他是校长,是老师,是教导主任,更是一个普通人,他就是现任龙沱小学校长徐先亮。

是校长,更是老师

翻开龙沱小学徐先亮校长的履历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普通教育者的人生历程:1981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走过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从普通小学代课教师,编制老师,副校长再到校长,他用挚爱和赤诚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倾情演绎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人生华章。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深深热爱并眷恋这个职业,只是最初的选择也是最终的选择,我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徐先亮校长如是说。

一纸调令赴上任,二三十年为弃身

时间重回改革浪潮涌动的1984年,教育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农村教育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组织上的一纸调令,将时任民建镇中心校副校长的他,调任龙沱村龙沱小学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当时龙沱小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负债累累、人心涣散、质量下滑、生源递减,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学校又位于大山里,这块烫手山芋谁也不愿意去接,这块烂摊子,谁也不愿意去收,如此困难的办学状况,着实让爱人赵丽玲为他捏了一把汗:你能适应大山里的环境吗?你能挑好这副担子吗?,其实妻子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山里的条件那么艰苦,责任又那么重大,他也曾犹豫过,可是,组织上的信任与托付,家长与孩子们的期待,让他坚定了向前的决心,他坚定地对着妻子说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就这样带着最初的勇气与决心,他开始了他平凡岁月里不平凡的一生。

见诸行动办实事,但求真切显本色

龙沱小学的出路在哪里?大山里究竟该如何办学?如何振兴这座老校?他连续几天不眠不休,苦苦思索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的途径和方法,探索最佳切入点。霍地,他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新形势下,打赢一场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翻身仗的战略构想,在他的脑海中已近初步形成。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凝聚人心,理清办学思路,上任伊始,他广纳良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但由于条件艰苦,鲜有人来,他便身兼多职。之后他便团结学校老师一起研究分析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学校发展大计,立足于本校特色,制定出一系列确实可行的措施制度,从而使全校师生感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将管理工作分解到每个人的身上,实现了管理胆子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全校师生强烈感受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推己及人严治校

生活中他以诚待人,率先垂范,工作中他始终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校园栅栏和校舍墙壁由于风吹雨淋,腐蚀脱落严重。为了节省开支,他动员老师自行维修,粉刷。有的老师说:这些事,过去领导都是请人做的徐先亮校长却说:我们能做的尽量自己做,节省下来的钱可以添置办公用品。说完他第一个拿起工具,大步流星地奔向劳动地点。在他的感召下,老师们纷纷加入到修补围墙,粉刷墙壁,油漆桌椅的行列中,徐校长第一次到龙沱小学走访,正值开学前夕。雨季后的校园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低洼不平,到处积水。他当即从村民家里借来工具,召集全体老师,放弃午休,顶着烈日,铲除杂草,清运垃圾,疏通排水管道下午又与大家连续奋战,抬石运土,平整操场和门前道路,望着整治一新的校园环境,想到开学工作的如期开展,连续劳动5个小时的徐先亮校长顾不得手上血泡钻心的疼痛,欣慰地笑了。

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彻底改变学生懒、散、慢的不良习惯,他从各班精心选配了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值日组,每天带领他们从出操、路队、课间活动,课前准备,值日等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考核,条块结合,实行日查,周结,月评;并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多个场合,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训导,这给这所山区老校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从他第一次躬身弯腰捡拾垃圾,到师生自发加入清洁校园的队伍中,不到两周时间,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今,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纸屑,已成为龙沱小学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五尺男儿誓无悔

由于长期的劳累,徐校长的喉咙和声带受到很大的创伤,引起咽炎复发,喝水,讲话如针刺般的痛,实在忍不住,就悄悄吃一点消炎药,稍微好些后,他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作为校长,徐先亮考虑最多的是怎样使学校越办越好,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真正成为孩子们求知的乐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奔波于教育部门、镇、村各级组织之间,协调资金,争取各方支持。

任校长以来,他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办学治校目标之一,他认为:精干高效,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生力军。多次策划承办有较大影响的镇内研讨课,选派骨干教师去县里名校观摩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讲座,千方百计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营造浓烈的比、学、赶、超的教研氛围,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过去,家长们一提起龙沱小学怨声载道,现在,社会赞誉声不绝于耳。上级领导由衷地说:今天的龙沱小学,让我们放心了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对徐先亮校长而言,却把人生中最为美丽、弥足珍贵的这段青春岁月奉献在三尺讲台,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也未曾离去,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徐先亮校长,他爱自己的师生,爱得执着,爱得深沉;他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得赤诚,爱得忠贞;他更爱这片圣洁的土地,他深深地眷恋着

老苏丹


老苏丹

一个牧羊人有一条很忠诚的狗,叫做苏丹。苏丹现在已经老了,连牙齿也掉完了。

有一天,牧羊人和他的妻子站在房屋前,牧羊人说:我准备明天上午把老苏丹杀掉,因为它已经没有用了。

妻子却说道:请把这条可怜的狗留下吧,它为我们忠心耿耿地服务了许多年,我们应该在它有生之年里继续供养它。

牧羊人反驳她说:可我们留着它又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呢?它嘴里没有一颗牙齿,小偷根本不会在乎他。你说得不错,它的确为我们做过不少事,但那是它谋生的方式,我们也不曾亏待它呀!它现在这样子,明天杀了它更好。

可怜的苏丹就躺在他们身旁不远处,它把牧羊人和他妻子的这番对话都听了去,想到明天就是它的末日,它非常害怕。傍晚,它去了住在森林里的好朋友狼那儿,把自己的事都告诉了它,说他的主人准备明天要将它杀死。

狼听了说道:你先别慌,我给你出一个好主意。你的主人每天清晨都会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地里干活,这你是知道的。他们干活时,就会把小孩放在篱笆下的阴凉处。明天清晨你蹲在小孩附近,做出照看小孩的样子,我从森林里跑出来把小孩叼走,你必须装做拼命追赶我的样子,我也装做惊慌的样子扔下小孩逃走。然后你就可以把小孩带回去了。经过这一闹,你的主人一定会很感激你救回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就会留下你,继续供养你了。

狗非常赞赏这个办法。

第二天清晨,它们按计划进行,狼刚把小孩叼走跑不多远,牧羊人和他妻子就惊慌地叫喊起来。这时候,老苏丹跳起来奋力向狼追去,很快就追上了狼,并帮它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救回了那可怜的小家伙。

看见小孩安然无恙,牧羊人拍了拍苏丹的头,说道:老苏丹,你从狼口里救回了我们的孩子,我不会再杀你了,还要好好地养活你,给你好多吃的东西。说完又转头对妻子说:走!回家去吧,给老苏丹做一顿好吃的,把我的旧靠垫做窝给它睡,让它过得好一点。

从这以后,苏丹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倍受主人家青睐的生活。

不久,狼来向苏丹祝贺,同时对它说:我的好朋友,现在你也该帮我个忙了,我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餐了,就请你在我抓吃你主人的肥羊时,把头调过去,只当没看见。

苏丹说:那不行,我得忠于我的主人。

狼听了之后,以为它不过是说说笑话,不会认真对待此事的。晚上,它跑来准备抓只羊美餐一顿,但苏丹把狼的企图告诉了主人。主人躲在羊圈的门后面,等候着狼的到来。狼来了以后,主人等它正忙着物色肥羊时,一记闷棍狠狠地打在了它的背上,连背上的毛都掉下了好大一撮,狼仓皇逃走了。

挨了这一棍,狼非常气愤,它叫苏丹是一个老杂种,发誓要对它进行报复。

第二天早晨,狼派野猪来挑战,要苏丹到森林里去,以决斗的方式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事。此刻,苏丹除了主人家的一只三条腿的瘸脚猫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帮手,它只好叫上这只猫和它一道前往。这可怜的猫跛着腿走起路来极不方便,所以就把尾巴举起来平衡身子。

狼和野猪先在路上等着苏丹,当它们发现对方时,远远看见猫竖在空中那长长的尾巴,以为那是猫为帮助苏丹决斗而带来的一把刀。猫走起来一跛一跛的,它们以为猫每跛一次,就拾起了一块石头,是准备用来向它们投掷的。

看到这情况,它们俩心里害怕起来,打起了退堂鼓,说最好取消决斗为好。说完,野猪急急忙忙地藏进了灌木丛里,狼跳到一棵大树上。

苏丹和猫不久就走了过来,四下一瞧,很奇怪它们怎么还没来。然而,野猪这时还没有把自己完全藏好,它的耳朵还露在灌木丛外面,就在它的耳朵轻轻晃动之际,那只猫觉察到有东西在灌木丛中晃动,以为是一只老鼠,跳起来扑了上去,又是撕咬又是抓挠。野猪受不了了,它又是跳又是叫,一边逃跑,一边大声叫道:快看树上,那上面坐的才是你们要找的对头。

苏丹和猫一齐向树上望去,后见狼正坐在树枝上,它们叫它是一个胆小鬼,不准它下来。狼十分羞愧,就答应和苏凡讲和,这样它和老苏丹又成了好朋友。

老猫


猫是一只老猫了。

老猫肥肥胖胖的,走起路来,一摇三摆,如同养尊处优的古代老皇帝,可它却没有老皇帝的前拥后簇 ,也没享受过一跪三拜的礼遇,相反,老猫是位忠孝主子的家卒,只是性格随了主子:外表冷漠,内心火热。

外人一般不能随意靠近它,但是一旦得到它的信任,它会把自己的心交给你,让你不由得留下来亲近它,舍不得分开

老猫脾气很犟。

主子是位老者,家人都是出门在外,老者为大局考虑,禁止家人经常出现,这也养成了老者的孤僻倔犟的性格,老猫成了老者的孩子,却经常被邻里邻外人听到严厉教训子女的吆喝声,想来拉架,却发现老者在训斥一只老猫。

说来也怪,主子如此火爆的训斥这只老猫,夜晚叫春的猫群里居然从来没有老猫的身影,老猫总在主子准时的休息时间钻进房间,趴在那里安静的蜷成一团。

老猫老了。

老猫最近总是用孤傲的神态纠缠着每个回家的家人,就像看到一个人一生都在高高在上,突然间就低三下四地挑逗你,却也可笑,冷着一副挂了一世的冷漠嘴脸来亲热你

主子说,别在意,由它去吧!它是知道自己活不了多少日了,这是在给主子找个伴儿呢!

突然心就一恸,有种说不出的纠结,想哭,想紧紧抱住老猫,狠狠的亲亲它

老猫独自一人蜷伏在一块空地上晒着太阳,眯着眼睛,慵懒懒得看着不知道的地方,时不时回头傲慢地梳理它那身油光滑亮的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