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有一种梦,终难实现——“清明”节追忆父亲

有一种梦,终难实现——“清明”节追忆父亲

发表时间:2020-08-07

【www.qg13.com - 当恋爱成为一种技巧】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有一种梦,终难实现——“清明”节追忆父亲",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又到了清明祭祖的传统节日了,每每在这个日子里,梦里那过去的时光不断浮现,也许这个中华传统节日确使逝去的亲人灵魂再现,他们在世界的另一面牵挂子女,在梦中把过去重现。

黄土高原看不到清明时节的雨纷纷,但对逝去亲人的那难剪的思念却让人欲断魂,梦中时常相见于过去的历史,醒来只剩下眼前的孤寂,阴阳相隔,此梦终难实现。只有把这梦中的相见和心中的牵念寄托于点燃的纸钱,飘向另一个世界,祈盼我的父辈们安好。

离开近二十年父亲的容貌如同刻印在心中的花岗岩碑,任凭岁月的研磨始终不消,且如同擦拭的水银镜倒显得更加明亮,幼儿时的怀抱、少年时的教导、大学时的供学、工作后的帮衬.。无不是一个写不完、写不全的情感历史。

小时候我刚出生的年代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是庄稼一把好手的父亲却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懂事了才听人说那是父亲为了我能够喝到生产队养的黄牛奶而巴结生产队长才得到的 差事,等我慢慢懂事了,也是实现农村包产到户了。现在心里总清楚显出父亲春耕秋收后赶着一对驴,如同西南老妇一样背着我来回犁地的画面,再后来的生活画面是愈来愈清晰。小时候父亲赶着驴,驮一口袋洋芋下高庙街,背上背着我给我讲那些鬼怪的故事,等换菜、买灯油、打醋完,又赶着驴,背着我爬山回家。在哪个年代的记忆我总是在我父亲消瘦的背上。

等长到上学的日子,把记忆多付于那贫穷年代的吃穿上。那时候黄土高原的汉子们是不下灶房的,可我的父亲为了我总是亲自做白面馒头、做我爱吃的洋芋疙瘩。家里若改善一顿吃点肉或鸡蛋,父亲总是胃不舒服不愿吃,而留给我。

再后来我上了初中,学校离家很远,冬天的日子总是天没亮就离开小山庄去上学,所以我们村的小伙伴们总是结伙上学,那个日子,父亲总是早我一小时起床给我弄早饭,书包里装好中午的馍馍,偶尔无结伴的同学时父亲又亲自送我。实际上我的初中三年感觉就是父亲伴读的三年。

再后来,上高中了、上大学了,离开了家。留给了父亲日日的牵挂。

大学毕业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成了家,可那时候父亲倒是很少来我的小家了,我好多次提出要接父母来城里一起居住,安享晚年,可父亲很固执地就是不来,他说已经习惯了山里人的生活,城里生活不习惯,其实我知道他不愿给我增负担。

有一晚,突然我的邻居开着村里唯一的运输汽车来接我,说我的父亲发病晕倒,由于严重没敢往医院送。等我到家时,左邻右舍们已将过世的父亲挺放在屋中央.。

我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也留下了永不堙没的思念。

如今在坟地上野草丛密,那一堆黄土早把这些覆盖,野草枯了又绿,绿了再黄,草变了,不变的是无尽的念。

相关阅读

乡愁——清明节祭忆父亲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先辈安眠于此,每年清明无论忙闲,家人一众都需前来祭扫,哀思一番!

至今年近半百,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亦未甘居人后堕落懈怠。

与父亲世间相处二十余载,其脾气性格耳濡目染,侠骨柔肠,刚正不阿。深谙吃亏是福,秉诚祖辈教诲,为官两袖清风。

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父亲的右脸颊有一块光荣的印记,那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留下的伤痕。不幸的是被敌人打中了,庆幸的是只划破了皮肤!虽是时隔多年,现在想来都会后背发凉,冷汗直冒。脸颊上那个部位,稍微偏差半公分就会骨碎头开,性命不保!

小时候喜欢听父亲讲他的战斗故事。因为在朝鲜生活过一段日子,父亲会讲好多日常用语。大概母亲也是喜欢父亲的故事吧,因为父亲讲故事的时候时不时的说几句朝鲜语,听得多了,母亲竟然也能脱口说上几句,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上,比如说喊我们吃饭的时候,让我们坐下的时候,还有问我们饭菜香不香等等,适时的说上几句,很是诙谐幽默。

父亲转业后分配在青海省大通县商业系统。那里少数民族多。时逢国家困难,百姓三餐不保之时。父亲用他的工资救济了好多非亲非故之人,和当地的老百姓相处的很是融洽,鱼水情深。父亲离职回乡的时候,老百姓排着长队,挥泪握别,场面很是感人。每每说到这时,性格刚强的父亲,总会眼眶泛红,热泪盈眶!

我们姐弟五个,只有大姐是在青海出生。因为食不果腹,爷爷奶奶纷纷卧病在床。邻居之间自顾不暇。父亲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又与他们相隔几千里,父亲本是想接二老去青海的,无奈二老穷家难舍,固执己见,说什么也做不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父亲无奈,只好向上级打了请调报告。领导深明大义,鉴于实际情况,同意让父亲调回济南工作。

就在等待调令的那些日子,爷爷奶奶连着给父亲发了三封电报,大概意思就是:身体每况愈下,如不速回,恐难最后相见!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治也 。父亲是至孝之人,深恐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毅然放弃了国家的金饭碗,没等调令下达,离职回乡尽其孝道,与爷爷奶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送走了爷爷奶奶之后,父亲一心扑到农业生产,融入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之中。我因为年龄小,那段时间的记忆是模糊的,父亲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在群众中树立起的威信我不太清楚,只是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星星点点的听说了几段父亲的故事。

村子里有一个地痞,兄弟三个,因为年龄相差无几,时值壮年,身强体健。地痞是老二,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无恶不作!忌于他家蛮横,乡亲邻里无人敢惹。

父亲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带领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于农耕,干劲十足。那时候是公分制,按劳计分,多劳多得。乡亲们为了丰衣足食,积极勤耕争先恐后。唯独这个地痞,既不想出力,又想得高分,民愤极大!

一次地痞因为欺负人家媳妇,被人家男人撞见,地痞仗着自己兄弟们的淫威,肆无忌惮不讲伦理。被欺负的人家无奈的找到了父亲,央求父亲主持公道。可能秉性使然,亦或当过兵的原因吧,父亲毫无推辞的答应下来。真刀真枪都见过,何惧几个小毛贼!父亲找到地痞和他谈话,地痞见父亲和颜悦色,以为父亲怕他,竟然和父亲耍起无赖。父亲生气,声音自然也就提了起来,这地痞抬手一拳照着父亲面门打了过去。别看父亲骨瘦如柴,身不魁梧,可那是战场上浴血奋战,身临血肉横飞的场面过来的人啊!说时迟那时快,父亲抬手接住来拳,顺势一送,接着抬脚一蹬,地痞一个趔趄状如狗啃屎般趴在地上。地痞不服,复又起身攻击父亲几番,都被父亲轻松化解,毫发无损。地痞累的气喘吁吁,虽然嘴上不服,却是手脚老实了,状若泥胎一动不动。最后派出所来人把地痞带走依法惩治,大快人心!父亲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群众有了这样的带头人,干劲十足、安居乐业!

后来,改革开放,为了增加收入,村里要建个砖窑厂,父亲又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那段时间家里几乎见不到父亲的身影。他没日没夜的在窑厂工地忙活,为窑厂早日建成投产,让乡亲们日子更富裕一些,他和几个老干部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抢进度。有一次,父亲在现场帮忙卸车,一脚绊倒,被倾泄而下的土方埋在下面,现场顿时一阵慌乱。苍天眷顾善者,也是父亲命不该绝,当人们满是沮丧,都以为父亲被深埋的土沙被断送了性命的时候,父亲,又一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他被从土里扒出来的时候,竟然毫发无损,安然无恙!一次奇迹,即是意外,又是情理之中!

父亲一生经历了几次生死惊险,始终没有因此而退却半步,他用坚持不懈加倍的努力,淡化了为尽孝道而在工作上留下的遗憾!

我此生做人,当以父亲为楷模,面对歪风邪气刚正不阿,面对粒米束薪侠骨柔肠。也许,生不富足,但求,世后流芳,君子之足以!

追忆父亲


有些认识,只有在经历了以后才会理解得更透彻,不知为什么,父亲在世的时候,他的许多观点,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处事方式,我们甚至很反感。我们把和父亲的差别叫代沟。现在,父亲去世才几个月,我却常常想起他。

父亲四岁那年便失去了母爱,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只得到了暴跳如雷的父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本已是不幸,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撒手归西了,只留下他和比他小四岁的妹妹。从此,瘦弱的父亲便成为这个家的脊梁,带着妹妹如成年人一样地参加劳动、操持家务。由于出身的原因,别人很少和他往来,更谈不上帮忙,即便是自家的长辈,也和他划清了界限。也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立自强的父亲,不仅学会了独立生活,还照顾妹妹读完了师范。只读了高小的父亲开始拜师学医,而且学有所成,自此,从医便成了父亲一生的职业。

父亲聪明、好学,自幼养成了不怕吃苦、勤劳勇敢的精神,在卫生领域,他干得不错,担任过卫生所会计、所长,他经手做过很多大事,汤河、月山庙、北丰卫生院都是他一手建起来的;他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经济上从无半点污点;他医技精湛,而且富有爱心,视病人如亲人,从不给病人乱开药,有时还为病人付药费。

父亲刚直不阿,忌恶如仇,自幼养成的性格,不因时势的变迁而改变,在那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年代里,父亲的命运可想而知,被贬职、住学习班、接受调查甚至我们全家都跟着受牵连,可父亲象是岩石上的青松、风雨中顽强成长的小树,愈斗愈勇,从不低头,他不唯上,不欺人,刚直成了别人对父亲的第一印象,讲良心、讲正义成了父亲做人的原则。父亲一生知恩投报,凡是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哪怕仅仅是没有伤害过他的人,他都会以恩相报,他常常为穷苦人家免费看病,为弱势人打抱不平。他不仅在他的职业范围内救死扶伤,还多次在情况危急的时候舍己救人。

父亲一生坎坷的经历,磨砺了他那在逆境中顽强成长的性格,他走南闯北,风多识广,成为族人中的楷模,父亲家族观念极强,同宗的事,他都关心,同姓的人,他都尊重,年长的、年幼的,有事都习惯问他。晚年了,父亲还亲自参与编撰家谱,近处不说,安徽,河南、陕西他都一处处寻根问底,生怕有半点疏漏。从他的记事本里我们得知,他出差修谱从不多用公款,常常自己掏钱办事。

父亲对我们的管教极严,我们很小的时候,他就培养我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哪怕是大年初一,他也带着我们兄弟上山砍柴,六月伏天,他和我们一起挖地,他不准我们和别人打闹,不准我们浪费东西,不准我们没有志气,不准我们打牌大哥初中毕业后,别人劝父亲带着他学医,父亲说做人要靠自己,谁让你不好好读书?,大哥的教训让我们吃惊,从此,我读书就不敢松懈。后来,我们参加工作了,父亲常常叮嘱我们兄弟要团结,工作要认真,财务手续要清,不要占别人便宜,不要做过头的事,不要在老百姓身上发狠父亲脾气暴燥,也打骂我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爱我们,他总替我们担心,我们出门在外,他总为我们祈求平安,每次他打了姐姐以后,他都会一个人偷偷地哭,这种心情,当我们都已为人父母之后,才感觉得更加深刻。在父亲病重的日子里,他还总怕拖累我们,让我们安心工作。父亲以他的经历,以他的言传身教启迪着我们,让我们去思索,让我们懂得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

父亲的一生是清平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做人的原则,那就是:自强不息、正直善良。父亲以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影响着我们,他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他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父亲走了,四伯为他写的挽联是自立成才堪典范,不趋权贵守家规,这是对父亲人格的真实写照。

父亲走了,我们常常追忆他,看他用过的东西,想他说过的话,我们将秉乘他做人的原则。做我们该做的事。

父亲走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子子孙孙享用无穷。

人世间有一种称谓,名叫父亲


编辑荐: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小明总是看不起自己的父亲,他认为父亲那个人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做事没有担当,时常会对父亲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小明打小就顽皮,时不时地会惹事生非。有时在外面把别家的小孩欺负了,在对方家长找来时,他父亲总是低三下四的去给人家道歉,直赔不是,有时还当着对方的面将自己痛扁一顿,让自己的脸面尽失。

有时明明是自己被别人打了,受了别人的欺负,父亲不但不为自己出头,去找对方理论,还把自己关禁闭,不让他吃饭,想想真得是挺令人气愤。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小明这一生都会感到痛心难过的事,他才彻彻底底的知道是自己错了,是他误会、错怪了父亲,但大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那天,小明和父亲在一家饭馆里吃饭,刚吃了没一会儿,从外面走进来六七个刺龙画虎、流里流气的小青年。

一进门,那伙人嘴里便冒出一些污秽不堪的话语来,小明出于好奇,不由得回头瞅了他们一眼。

这一看不打紧,紧跟着就有一个小青年走了过来,冲着小明的脑袋瓜子就是一巴掌:你TMD活腻了,看什么看?

一股无名火立马冲上了小明的脑袋,就见他蹭得一下站起身来,用手指着那个家伙的鼻尖,大吼一声:草泥马,你有病啊?

话声刚落,小明就感到自己的脑袋被什么东西给重击了一下,接着就发觉有股温热的液体自头顶上流了下来,模糊了视线。

在他倒下的一瞬间,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像猛虎一般扑向了那帮狂笑不已的小青年。

再次醒来的小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母亲在一旁早已哭成了泪人。小明有气无力地问母亲:我昏迷了多久?爸爸呢?

母亲只是低头哭泣,没有吱声。妈,我问您话呢,爸爸呢?小明强忍着剧痛坐了起来。

儿子呀,你整整昏睡了三天三夜了,唉!你总算是活了过来,要不然,叫我一个人怎么活下去呀?母亲抓住小明的手痛哭不止。

原来那天,父亲看到小明在自己的面前被人用刀砍倒,生死未卜,一时急了眼,他冲过去二话没说,夺下对方手里的刀,将对方活活捅死。

由于防卫过当,父亲被丢进了监狱。当小明听完母亲的哭诉后,悔恨不己,他本以为父亲胆小怕事,不爱他,只爱自己。可没想到自己的生命在真正受到威胁之时,父亲却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以命相搏。

小明直到此时,才真正地懂得父亲往日里的所做所为,其实完全都是为了他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平安无事,生活依然可以继续。

可冲动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就因为自己的一时任性,一时不顾后果的冲动,不但差一点要了自己的小命,而且还将自己的父亲送进了大狱。

本来好好的一个家,差一点就四零八落,有时一时的冲动所造成的后果,需用半生,甚至一生来偿还,不值得。

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