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父亲的呼噜声

父亲的情感语录

发表时间:2020-08-21

父亲的呼噜声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的呼噜声",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沧桑的容颜,每一根花白的胡须,尽是触目惊心的感怀,一辈子平凡而过,也不曾有过动天的思想,只那么几句由心的话语,足以让我泪流满面。不必虚妄不安,更不需要许多言语,只要那么一次深情的遥望,内心便有许多莫名的情绪缠绕。

曾几何时,习惯望父亲的背影,仅仅只为在那个时刻,感受他那比高山还要伟大的脊梁。那座山峰,替我抵挡了一切的风雨,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父亲,没有许多值得夸赞的资本,没有太多的财富可以任我挥霍,亦没有傲人的才华,可吹捧炫耀,他总是那么没有脾气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渴望飞翔的梦。告诉我:孩子,别怕。

儿时记忆里的父亲,是模糊存在的,无非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或搞祭祀活动,团聚式小住几天,又急急离开了。最深回忆的不过可以多得的零花钱,吃上糖的那一刻才知道,父亲的味道原来是甘甜的糖果。

后来,他下岗回家,不太离家远走,才真切的感觉到父亲的角色,逐渐在影响我的生活,乃至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那时的父亲是严厉的,总在某个饭后,非逼我温习白天的课程,最刻骨铭心的当属于那么一次教训。

由于爱学习,又乐于听老师的话,老师常把未批完的试卷,叫几个伙伴带回家,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说是好培养教师的潜力。

那么一个夜晚,我如同往常一般,拿出试卷,提起红笔,批阅答题,开始自然也是认真的,不过一会儿又沾沾自喜了,好似天空已容不下我的知识。父亲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没有太多的言语,只随意翻阅着试卷,问我那个又如何如何。

这时,一巴掌在我的脸上响起,收拾东西的母亲,心疼的责怪父亲太过无情,我也是委屈地不停抹泪,仿佛受了多大的罪似的,不断暗暗怨恨着他,咒骂着他。父亲此时是不搭理我的,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孩子的错误,留给委屈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败,一个父亲,纵容孩子犯错,那是最愚蠢的表现。

原来,父亲在批阅的试卷上,看到了许多误批,改错了太多的题目,一张试卷被我弄坏了很多,明天那试卷又将回到同学的手里,若她发现了错误,有何感想,那个信任我的老师又有何想法。

多少年以后的今天,每每想起心仍有感触,一路到底有多少次,父亲默默的跟随在身后,替我更正了多少错误。有些我已知了,有些或许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

如今站在人群,父亲不再那么挺拔,生活已将他压的无所是从,脸上已让皱纹爬满,一双宽厚的手,硬得可以与利刺对抗,一杯暖心的酒,足以湿润望的眼眶。我跟随其后,只怕年岁拾去他遗落的记忆,在他年老体迈之际,我连同讲一段关于他的故事,也不知从何开始。

父亲老了,不会熬夜不归,不会醉于外界,只因贪恋凡尘。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为这个家,或者说是生活让他更加懂得了承担。灯光下,举杯浅尝的背影,该是孩子心中最美的画面,那是他们的父亲,劳累一天后的时光,仅属于那么片刻,却为之付出太多。

有时候,遥遥望见父亲,依旧是简朴的衣着,依然是温暖的言语,只是比以前更显苍老,几年的读书生涯,已将父亲快速催老,我收获的累累的思想,几篇已付刊出版的文章,应该就是他的汗水化成的希望。父亲望着窗外的美景,我暗暗抹泪,害怕被他偶然发现,低头继续玩弄手机。

父亲的呼噜声,经空气传动,涉入我的心房,依旧那么熟悉,洋溢着浓浓的气息,那是一个家的安全感。听那亲切的呼噜声,不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家的故事,他告诉黑夜里的孩子,不要怕,父亲在这里!。

qg13.com扩展阅读

诡异的拐杖声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诡异的拐杖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王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员工,平常生活过得平平淡淡直到他听见了它。不知从什么时候一天小王在去上班路上听见一种奇怪的声音、咚咚咚,路上汽车很多小王以为自己听错了,便不怎么在意。

匆匆一天就过去了,一切是那么平淡。这天小王依旧走着路上班,当他走到昨天这个位置的时候,咚咚咚这个奇怪的声音又想起了,这依旧没能引起小王的注意。

日复一日小王发现他总能听到这个奇怪的声音。这样一天又一天小王发现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就在自己耳边。这引起了小王的恐慌,小王开始奔波于医院之间,可看过小王的医生都说小王的耳朵没问题。可是这样这声音依旧在小王耳朵旁每天响起咚咚咚,听、好像越来越近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这声音不但没消退反而越来越大声咚咚咚,而且响的时间越来越长、声音越来越大

终于小王忍不住了。晚上小王被这声音折磨着不能入睡,白天也越来越没精神,工作效率呀直线而下。

就这样小王辞了工作,但这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就在自己耳边。

一天夜里,小王在外边买东西回来,走到一条小巷时这声音又出现了咚咚咚是如此清楚,仿佛就跟在小王身后,小巷里空无一人,小王听见这声音越来越近,就仿佛在自己身后。小王不觉加快了脚步,可这样依旧没能摆脱这声音。咚咚咚就好像跟在小王身后,小王再也忍不住了,顾不上害怕匆匆往后看了一眼,这一看小王吓了一大跳......身后依旧空无一人

小王通过朋友找了一位高人相助,可这位高人看过之后却不禁摇了摇头、一言不发。小王也是无奈,心想难道就没人能帮我吗?

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声音依旧在耳边盘旋不停,小王的生活已经接近崩溃,白天没精神,晚上只能睡上几个小时...小王陷入了绝望之中。不做抵抗、仿佛这声音就是他的命中注定。

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贴近耳根、就好像是自己放出来的一般...

一天小王上街买东西,超市马路对面,就在小王到马路中间的时候,耳边的声音又响起了咚咚咚这次的声音已经占据他的头脑、他的头脑里都是声音咚咚咚,小王愣住了四周环顾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小王依旧环顾着四周生怕有什么东西向他靠近。

当声音退去,小王的随着耳边一声清脆的铃声,小王翻转着身体倒在了地上。等小王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医院里,下腿没有了知觉。一个月后小王出了院,配上了拐杖,协调着右脚咚咚咚往前走着

陌生里的熟悉声


曾经的看着我们照片

熟悉的那一幕幕场景

只是,没了你们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些年

那年,我们在同学录上写着勿忘我;

那年,我们在校服上写着各自的祝福,以后要联系;

那年,我们在签名版上写下了那几个字;

......

那些年的你们,现在可好?

QQ上有着那么多曾经说要多联系,不能因为分开了感情就淡了的人,

通讯录上存着许多曾经说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有事就给我打电话的人的号码,

尽管,

有着许多许多,

却无法在难过时找出一个自己愿意倾诉的人,

为何?会这样

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

寂寞是脚跟回忆是凹痕也没有人见证

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

寂寞是脚跟回忆是凹痕我一个人共存

没有人在等着一个人

一个人在等着没有人

没有人在等着没有人

孤独是你的必修课!

半夜的敲门声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半夜的敲门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麻雀虽小,五脏具全。我曾在广西最西部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工作很多年,我们单位是正处级单位,因工作需要,又分出两个科级的办事机构,我所在的那个小镇上的办事机构是其中离总部最远的。一个科长带三个干部,四个男人就是我们办事机构的全部人员。当时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的艰苦,小镇上停水停电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有一天,小镇上又停电了,原因是镇上的一个变压器烧坏,年久失修,烧坏是必然的。镇长已经多次向县财政申请经费购买新变压器,可是事情一拖再拖,迟迟解决不下。

这一天,我们三个人围着饭桌一起吃晚饭(其中一人已休假回家)。桌子中心处点着一支白蜡烛,在夜晚的寒风中忽明忽暗,几杯白酒驱走了身上的寒气,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地开始抱怨停电带来的烦恼。老C是我们办事机构的科级领导,他工作时间比我们长,过去曾经在县城的粮食部门工作过,后来调入我们单位。他的社会阅历比我们丰富,我们三个年轻仔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而我又非常喜欢听他人说故事,天南地北,甭管老C是不是胡编乱造,只要新鲜有趣味的,我都会牢记于心。

我不停地向老C敬酒,喝着喝着,老C的脸慢慢地红起来,话也比我们多。老C说,有一次,他年轻时带一小组人到一乡镇去做征粮工作。天色晚了,就借住在一农户家里,那户人家半年前有一个亲属病死了,正好有一套空房,可以供三个干部借住一宿。老C和另两个干部没有多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有个地方住就已经很不错了,谁管屋子之前是不是死过人?四个干部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更不相信世上有鬼,信鬼神的人都是有严重封建迷信思想。于是,四个人便答应先住下来,反正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返回县城。

那时候广西西部山村绝大数农户家都是双层式住房,也就是一楼架空,下面拴着猪、牛等家畜,而上面住人。工作组中的一个干部晚饭多喝了几杯农家米酒,夜里起来屙尿,无奈农家厕所在楼下,要走到楼下圈牛的木棚边。说来也巧,那个干部住的屋子的木墙上正好有一个大洞,洞外下面正好是牛棚。那个干部喝得太多的酒,人晕呼呼的,起身要就要站在洞口边屙尿,同行的其他人提醒他,这样做不礼貌,多走几步路吧。他不听别人的劝阻,坚决要站在洞边屙了一泡尿。谁知道下半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老C和另外两个干部盖的被子严严实实地在身上,都好好的,唯独那个洞边屙尿的干部的被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了!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分头查找丢失的被褥,在人家借住,却把被子弄丢,会让主人另眼相看的。于是,几个人再一次分头找,最后终天在房檐上看到一床被子,正是那个干部昨晚上盖的!那干部大吃一惊!心中马上明白了,后悔当初没听他人的劝告,此时他脸色苍白,面如土色,差点瘫倒在地上……

此后,老C说的这个故事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这个故事冥冥中似乎又在说了一个做人道理。

俗话说得好,夜路走多了,终究会遇到鬼。这话还真在我身上验证了!

在那个小镇工作期间,一个十分炎热的夏天,老C接到上级指示,立马乘车回到县城开会,剩下我和另一个同事,而偏偏不巧那个同事家中有急事,老C上午前脚刚走,那同事下午后脚就紧跟上了,最后剩下我一个人留在单位。

这一天的夜晚又遇到了停电,虽不是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但皎洁的月光把整个单位大院铺得满满当当的,院中走个人或动物,还是能看得清楚轮廓,一只白蜡烛点到下半夜,紧跟着屋内马上黑暗一片。我虽然早早上了床,但根本睡不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而大院地处也相当的偏僻,虽说是傍山而建,但左右是一片稻田,几处散建的农户也隔着有十米距离。在那样环境,恐惧之感是说上就上。大约在凌晨三点多钟,突然,门被什么东西不断地敲击着,像是一个人站在门外断断续续地敲着,靠门的窗户没有窗帘,我起身坐在床上,大气不敢呼,憋着气静静地望着窗外,而外面除了月亮投下的亮光外,其他什么也看不到。

我在胆战心惊中熬过了一个夜晚。天亮了,拉开门,我仔细查门板,发现什么都没有。

此后,我不敢跟其他人说。我个人分析,制造敲门声的可能是蝙蝠,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动物误撞到门上,但愿我分析是正确的。

作者:达摩农夫

一声叹息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声叹息,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代著名作家叶兆言说: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确实,品读张爱玲的《封锁》,笔者亦掩卷叹息。

电车向远处延伸,叮玲玲的铃声是冰冷的,两度切断时间与空间。这是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一个精神活跃却被沉重肉身裹挟的上海。吕宗桢与吴翠远,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相爱了。封锁期,那么漫长,足以让萍水相逢的二人产生一段爱情;那么短暂,唯美的画面只在弹指一挥间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只剩下一只装死的、在思想的乌壳虫。空中没有留下鸟儿的痕迹,可是它的确飞过。

吕宗桢回到位置上,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整个上海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不近情理?确实如此,一段吕宗桢为了躲避表侄的意外恋情,一段吕吴双方都悖弃了家庭期许的恋情;但又合乎逻辑,正如之前深得吴翠远欣赏的那个男同学,吕宗桢拿她当作一个男人、一个心腹看待,看得起她。吴翠远处于一个近乎真空的环境,处处受人压迫排挤,剧情的设置让她邂逅了吕宗桢;于吕而言,她又是一个极佳的倾诉对象,可以静静地听他的心声。精神上的互求成了两人交往的巨大引力。在这个好人比真人多的年代,吕宗桢便是吴翠萍心中的少有的真人,吴翠远则是一个外表好而内心真的矛盾结合体。

吴翠远带着一种蒙娜丽莎式的美出现在电车中,模棱两可,没有轮廓,大家的印象中一个清晰的好女儿好学生的形象。比起那个不断提醒丈夫注意裤子的妇女,吴翠远少了市侩之气。这种美,也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她是吕宗桢飘渺的思维固化成的一个触手可及的角色,也是作者的一个设置,反映一个人精神的跋涉、翻转与进化。吴翠远同时也是张爱玲的视点,穿透吴翠远的双眸,仿佛可以看到张爱玲本人娉婷的从遥远走来,洞察一番现实世界,又轻叹一声转过身去,缓慢远走张爱玲的小说,是有自己的小说,留下的,只有一片纯粹的精神世界,正如封锁的电车。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或许像李欧梵先生一样品读,才能领略到精要所在。

整篇文章的气氛由压抑,到有亮色的增添,再到重返那个沉闷的世界,仿佛一声叹息,刚到思想的高潮,却不得不跌回现实,给人一种无力感与无奈感。吕宗桢的突然离开,比起假设他们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果更为悲剧,他死了,吴翠远热烈的火光就这样幻灭。当一切戛然而止,又回到了那个压抑的现实。可是封锁虽解,可接下来的不更是一种对思想的封锁吗?短暂的现实封锁,有着一段激烈的爱情,有人的思想解冻复苏。这一停,好像也是一个让远远落在后方的灵魂追上身体的速度。现实的封锁是短暂的,而精神的封锁是长期的,也是一直以来被寻求自由的作家不停诟病的所在。

大而化之,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具而析之,也有张爱玲本身处于对女性的同情,也是女性的悲剧。纵观全文,仿佛更为吴翠远的经历而感到忧伤女性受到限制与困扰的命运。重重的叹息,浮沉过滤下便只有干净的文字。奈何,一人之力怎敌千万人?叹息也好,反抗也罢,留给人的是困惑、愤恨还有遗憾。

电车依旧驶过那两条永不相交的铁轨,轨道如同柔滑的光荧荧的曲蟮,向前方延伸,没有完,没有完那两条铁轨仿佛离别后的吕吴二人,大概永远没有再次触碰的时光与机会了吧?它的前方还有多少个封锁在等待着,等待着带给人一轮又一轮思想的冲击和精神的洗礼?对于一个快窒息的人,这痛彻的呼吸足以将他拉离死亡线;对于一群在黑屋里呆太久的人,一束微光足以唤醒他们。

农民“张三声”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民“张三声”",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一)

早晨,太阳从淮河里浮出来,阳光湿漉漉的,河面涌动着金色波涛,闪闪发光。两岸的庄稼和青草上缀点着颗颗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自然宠爱地把它们装饰了一番。村庄上的炊烟,袅袅上升,仿佛一条发辫轻轻摆动。淮河大堤如同一条静静伏卧的巨龙,蜿蜒曲折,伸向远方。堤内,一排排青翠欲滴、婀娜多姿的柳树,垂下千万条碧玉般的丝绦,随风摆动。它们从望不到尽头的上游跋涉而来,向望不到尽头的下游逶迤而去。大堤两侧绿油油的青草,宛如大堤的翡翠衣衫。堤上的沙石公路,犹如田野中人们的脊梁,久经风吹日晒,泛着黄褐色。

张“三声”老汉一大早就拉着架子车上了淮河大堤的沙石公路。这条沙石公路,差不多是这个乡的交通动脉。它从西到东,贯通全乡18个行政村。张“三声”到这条公路上,是来拾取掉在路上的砖块。近年来,各村都在建新房,他们拉来的红砖大都要从这条路上走过。由于沙石路面凸凹不平,拉砖的车颠簸得很厉害,难免有砖块从车上掉下来。张“三声”老汉要趁大伙还没有行动的时候,抢先把它们捡回家中,然后砸成核桃那么大的碎块,再交给村里修水泥路使用。

说起修路,张老汉就感叹起来。几百户人家住在一起,青天白日的没有问题,可一下连阴雨就遭了,一两千人活动起来,把个土路弄成了泥潭似的。所以,要是下个几天雨,老百姓就都出不去门了。为此,早在大集体时期,任第一生产队队长的张老汉就向村干部提过很多次意见,要求修一条贯通全村的水泥路,修不成水泥路,修砖渣路也行。大集体那阵子,干啥事儿都像刮风一样快,再复杂的事情,上面一布置,老百姓就马上行动,不敢有丝毫的拖延迟缓。可是,那时村里穷,饭都吃不上,哪来的钱修路呀?所以,张老汉的建议都是嘴上抹石灰——白说了。而现在单干了,老百姓有钱了,可干啥事儿都不容易了。上头不拨款,村里自筹资金也没有问题,但上头不允许给农民增加负担,村里向乡政府打了三次报告都没有获得通过,急得张老汉直骂娘。后来,村领导班子想了一个折中方案:即用砖渣替代石子以节省费用,老百姓出力不出钱。具体来说就是按地亩分摊砖渣,一亩地一方砖渣。而修路用的水泥,由村里用办公费购买,群众一文钱也不用掏。

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上级也很快批准了。可就是在村民大会上难以通过。有人说,男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谁来完成砖渣的任务呀?因此,家里没有劳力的要交钱,有劳力的要交砖。争来吵去,折腾了半个月。最后,村长说:“要交钱的也可以,但不要交给村里,你们可以相互结合,没有劳力的拿钱给有劳力的买砖渣,至于价格,你们面议,村里不参与,也不干涉。”大家讨论了半天,觉得这种办法可以接受。

最后,村长拍板说:“就这样定了。谁不交砖渣,谁先写个保证。”什么保证?就是保证“从此不走村里修的水泥路”!村里公示三天,三天内不写保证的,一律视为同意上交砖渣。我们要赶在麦收前把路修好。说阳历你们记不住,我们就按阴历。“谷雨”前各户把砖渣准备够,“立夏”就开始修路!注意:砖渣要砸成“核桃”一般大,大了不收,小了也不收。大家有屁的就在这里放出来,没屁的就散会!

张“三声”老汉非常赞同村长的“麦收前把路修通”的指示。如果有了水泥路,拉个粮食就方便多了。虽然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还把各自的儿子和女儿交给老娘来带,但张老汉有信心完成五亩地摊派的五方砖渣的任务。

张老汉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他家建房时,剩余了一部分半截砖。加上老汉知道淮河大堤上跑车有掉下来的断砖。两下凑齐五方问题不大。张老汉也算当了半辈子生产队长了,一向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村里交给的各项任务,不管是交公粮,还是计划生育,从不拖村里工作的后腿。如今村里领导虽然不再找他这个生产队长商量事儿了,可他一直认为他的生产队长职务上级还没撤掉,也没有人宣布他不是生产队长了。村里开群众大会,他总是要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张老汉还认为他仍然是第一生产队的队长。而事实上,自从上级免了老百姓的公粮,计划生育工作也由乡政府来管了,生产队长已经没有什么事儿可做,村里也不再发给工资补贴,生产队长一职也就成为历史了。

果然如张老汉所料,大堤上确实有许多断砖,他把架子车停在大堤下,提着一只竹筐在大堤上捡砖头。捡满一筐,就提到架子车上。大约吃过早饭,张成老汉就捡了一架子车了。

张老汉坐在架子车的屁股上,点燃了烟卷来抽。这时,大堤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张老汉很高兴。高兴什么呢?当然是他又走到了别人的前头,只要大家积极行动,这条水泥路就有指望了。可是,当他仔细看着大堤上的人们,就又皱起眉头了。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来捡砖渣的,而是来游玩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卧龙一样的大堤,竟成了附近村庄年轻人玩耍的地方了,他们叫做“踏青”。三三两两谁家女,与小伙儿勾肩搭背地在堤上漫步。也有一些年龄和张老汉差不多的,他们赶了羊群,带着孩童,来堤上放羊。捡砖渣的除了张老汉,倒是看不见一个。

于是,张老汉的官瘾就被勾上来了。他扔掉烟蒂,倒背着双手,去询问那些牵着手儿的男女:“喂,你们不去捡砖渣,跑这里疯啥子呀?”

一男孩回答说:“你把自个儿的完成就行了,别管人家的闲事儿!”

一女孩轻蔑地说:“你还把自己当小组长呀?现在小组长早取消了!”

张老汉碰了几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觉得难堪。

张老汉有个颇似武当掌门人张三丰的绰号:“张三声”。这个绰号源于他担任生产队长时期。大集体那阵儿,张老汉领导着第一生产队的二百多号人,每次出工,他就站在村口大喊三声:出工了!出工了!出工了!喊完了,他扛着劳动工具就下地去了。他一到地头,群众也得跟着到。不到的他就破口大骂!骂完了还得扣工分。群众害怕挨骂,害怕扣工分,所以,听到第一声喊,就争先恐后地跟着张队长下地了;大集体散伙之后,分田单干了,出工干活不用喊了,但到交公粮的时候,他还是要喊三声:交公粮了!交公粮了!交公粮了!喊完了,拉着自家的公粮先走了。迟了的,除了挨骂,还得加十斤公粮。所以,每到村里开始交公粮,第一生产队总是率先完成任务。

张“三声”见年轻人不理他,就去找那些年龄相当的兄弟。他看见原来他当生产队长、也就是小组长时期的会计张大年也在放羊,问:“兄弟,咋还在放羊呢?”

张大年客气地回答说:“打麻将不会,推牌九没钱,不就领孙子、放羊的事儿吗?老哥你捡砖渣呀?”

张“三声”说:“是呀!到谷雨没几天了,咱们得带头完成任务呀!

张大年笑着说:捡?那多慢呀!

张“三声”说:不捡,难道从天上往下掉呀?

另一老人说:俺是想早早地捡够了再说呢,可儿子不让俺捡。儿子说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你好好带孩子吧,这修路的事儿不需要你操心呢!

张“三声”便忧虑起来:如果大家都有这个想法,“谷雨”交砖渣岂不就泡汤了?

拉着架子车往回走的时候,太阳还没到正午。这时的农村,正是农闲时节,地里的麦子已经抽穗了,齐刷刷地伫立在阳光里。麦田里看不到人的影子,现在都用除草剂了,麦地里不长一棵杂草了。人们就把时间用在打麻将、推牌九上。输个千儿八百的,也没有人上吊自杀了。好像输的不是钱,而是阴阳票似的。张“三声”看不惯赌博的,大集体那阵儿,他看见赌博的就骂,人们看见他,也像老鼠见猫似的,赶紧躲起来。现在呢,他出现在赌博场上,人们就像看见一条狗一样,谁也不理不睬。

张“三声”把架子车拉回家,老婆王金花帮他把砖块卸在门口,孙子孙女们都跑来拿砖块乱扔。张“三声”就喝道:“都给我住手!这砖是用来修水泥路的!”

孙子孙女便问:“修水泥路干啥呀,爷爷?”

张“三声”说:“修水泥路了就不怕下雨了,下雨也能出门上街了!”

张“三声”很珍惜他的劳动成果,平时叫老婆看孩子捎带看砖块,不能让孙子孙女拿着乱扔;他自己在家时,就经常蹲在砖堆旁抽烟,吃饭的时候,也坐在砖块上吃。张“三声”每天捡两架子车,三天以后,他就差不多捡够了。

(二)

门口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一堆砖块了。张“三声”老汉就在门口安了一只大功率的灯泡,把个大门口照的如同白昼。他搬来一扇垫路的石磨,开始用斧头对着石磨砸砖渣了。老汉砸的很认真,他拿了一枚核桃放在口袋里,一边砸,一边对照。然后,抓一把砸碎的核桃一样的砖渣,他一手正好能攥四个。一手攥四个便成了标准,攥多了,说明砖渣小了;攥少了,说明砖渣大了。张老汉砸一阵子,就用手攥一下,他得保证砖渣的大小均匀,质量过关。老伴儿等孙子孙女们睡着了,也来帮忙。老两口砸到半夜,这才熄灯睡觉。

第二天,天刚放亮,张老汉就起床了,拿了斧头,坐在石磨旁边砸砖渣。这样砸了五六天,一堆砖头砸没了,另一堆砖渣又堆起来了。他的握斧头的右手,也磨出了血泡,左手的五个手指肚,被砖块摩擦的掉了皮,渗着血呢!

张“三声”老汉的砸砖渣的任务完成后,村里其他人还没有动静。老汉心想,眼看明天就到“谷雨”了,村干部怎么也不下来催呀?我就带个头儿提醒一下。张老汉就将架子车打饱了气,把砸碎的砖渣一锹一锹地弄到架子车上,然后一车一车地拉到要修路的地方。这里已经用石灰作了标记,路的宽度和堆放砖渣的地点都标了出来。五方砖渣,张“三声”老汉拉了二十多车,从早晨到中午,没有歇息过。拉完了,张“三声”老汉也累得站不起来了。

张老汉的胃年轻时喝凉水喝坏了,干活太累或者出汗太多,胃的毛病就要发作。发作时不想吃饭,光想喝凉米汤。张“三声”老汉中午只喝了两碗米汤。吃了午饭,躺床上休息了一个多小时,觉得好些了,这才爬起来,到村部找村长。

“三声”老汉找村长是要求村长来验收他的砖渣,只有验收合格并且数量够了,张老汉的任务才算彻底完成了。村部离老汉的家只有三百多米远,张老汉很快就走到了。

村部有五间房屋,一个大院。村长正在大院里浇花。张“三声”老汉喊道:“村长老弟,俺来找你了。”

村长停止浇花,把喷壶放在花池上,问:“找我有事儿吗?”

张“三声”说:“俺的砖渣备齐了,请你验收验收。”

村长说:“时间还没到呢,再等两天吧?”

张“三声”说:“你说谷雨交货,明天就是谷雨了,怎么说时间没到呢?”

村长说:“我说谷雨,是指谷雨这个节气期间的半个月时间。不是指谷雨这一天时间,你明白吗?”

张“三声”说:“谷雨就是谷雨这一天,怎么是十五天呢?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呀?”

村长有些不高兴,说:“我啥时说话不算话了?干工作又不是娶媳妇,定哪一天就必须哪一天!乡政府开大会还有个灵活性呢!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不误听报告,那一次开会不是这样呀?”

张“三声”说:“大集体开会,去迟了还站相呢!就说前几年交公粮吧,以六一为界限,过了六一不交的就得点名批评!群众松松垮垮的,都是干部不负责任!你说谷雨验收就要动真格的。说了又不兑现,以后谁还掐点守时呀?”

村长说:“我们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你能组织十户以上的群众交砖渣,我就可以组织人员验收。要是只有你一个,就不会给你验收。”

张“三声”老汉就追问村长原因:“为啥俺一个就不给验收呀?”

村长说:“验收砖渣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要一人丈量,一人记账,还得找两个人监督。村里满打满算只有四个干部,四个人都搞验收去了,其它工作还搞不搞了?”

张“三声”说:“干部不够用,找两个群众代表不就解决了?活人咋能叫尿憋死呢?”

村长说:“你也知道要找群众代表呀?那么找谁合适呢?总得开个会讨论讨论吧?”

“你是一村之长,你说了算!还讨论啥呢?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你说得轻松!现在谁还相信谁呀?验收员总得让群众满意才行。你想想,我们村有三大姓:张、王、陈。我找了姓张的,这姓王的、姓陈的有意见;找了姓王的,这姓张的、姓陈的有意见;找了姓陈的,这姓张的、姓王的有意见!我说的能算数吗?”

张“三声”说:”验收破砖渣有那么难吗?”

村长说:“破砖渣?你别小看了这些砖渣,那也是票子和劳力换来的不是?用人不当,一方能说成三方,三方说成五方,不合格写成合格!你信不信?”

张“三声”说:“这倒也是。”

“所以,我得召开一个群众大会,让大家伙投票选举出两个公平、公正的监督代表,协助村里验收。你说是不是呀?”

张“三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回家去了。

迟到的那声妈妈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迟到的那声妈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切开始在六岁,她熬了几个通宵,给我做了件漂亮的小棉袄,招呼我过去试试。父亲说你还不叫妈。我操起剪刀哗地一下挑破棉袄的绸缎面子说,戏里唱的,后妈都是用柳絮做棉袄!父亲巴掌扬起来,我就一头朝她隆起的小腹撞去,撞没了那个孩子。医生说,她再也不可能怀上孩子了。她偷偷地哭。父亲把我打个半死。她苦苦求情,我说你别假装了,你巴不得他打死我。

父亲不只一次对我吼,你妈知道自己的病好不了,怕治下去落个人财两空,再欠一屁股债拖累我们父女,才自杀的!我也冲着他扬起的巴掌毫不示弱地喊,是她要抢你才逼死我妈的!你就是护着她!

她是母亲生前的好友,母亲死后,父亲就娶了她。

八岁,我喜欢上了音乐。音乐老师说就看我的手,骨节小,手指细长,是个弹琴的好苗子。有个钢琴班在招生,我雀跃着要报名。父亲说,报啥报!你爸是臭工人,你妈是卖鱼的。给你死去的妈治病花得一个子儿没剩了,别啥都跟风!她说,你以前报的班啥也没学到,学习成绩还下滑了

行了行了!你们就是心疼钱!更舍不得给我花钱!我跑出去,到母亲坟前大哭。

那个辅导班让人免费试听。我自个儿悄悄进去,老师辅导我在琴键上试弹了几下就连说,是块弹琴的材料,好苗子!我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着跑出去。街上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流着泪决定,离家出走!回去收拾东西时,却发现一架崭新的钢琴放在我的小屋。她说,我去找你班主任了,她说你适合往这方面发展。

父亲从未如此激动过,他说这是你妈打自个儿能挣钱起,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啊。两万元,孩子,全给了你呀。就是现在,她自个儿是卖鱼的,也省得只往菜里放一条鱼,那鱼总给你吃,我和她就喝汤吃豆腐。他说着,抓起她那双我从来不敢正眼看的手说,你看她这手,还有手的模样吗?到夏天就烂,到冬天就裂。来,孩子!他一拉我胳膊说,你要是我闺女,就叫她一声妈!他说得唾沫星子直喷,眼圈红了,一大颗泪珠掉在那只变形的手背上,啪地摔碎了。

我从没见过粗莽的父亲这么细腻脆弱过。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可一架钢琴抵消得了杀母之仇吗?我一甩胳膊挣脱开了。父亲急了,眼珠子气红了,巴掌举起来,怒道,我今天非打死你这个狼心狗肺的畜生!她赶紧像往常那样,拼命拦腰抱住他,让我快跑。

十二岁,我参加完小学毕业考试。父亲去了乡下守护病重的奶奶。那天,在街上,透过茶楼的大玻璃窗,我看到了她!她一反常态化了妆,身着那套参加婚礼时的行头,坐在一个男人的对面有说有笑。天,她趁父亲不在家,来这里和野男人私会!就知道她不是好女人。只可惜我手上没有相机,否则拍下来,就可以给母亲报仇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晚,她对我说,我去串个门儿,可能会晚些回来,你早点睡,别到处跑。我抓起早准备好的相机偷偷跟出来。她走到一片气派的住宅,进了一个单元楼。我干着急,看来还是拍不到证据。半小时后,她一个人出来了,我也只得悻悻回家。

可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二天晚上我从外面回来,撞见她正往外送那个男人。我瞥见茶几上放着个崭新的首饰盒。我什么也没说,悄悄躲进屋。接下来几天,有一次她不在,我看到抽屉上挂着钥匙,就打开抽屉,那个小盒就放在里面,我打开看,原来是条金项链,我的心咚咚地跳。我只看到过那一次,此后她的抽屉便总是锁着。

等父亲回来,我一五一十把情况说了。父亲脑门上的青筋直蹦,找出把大斧子。我吓得直哆嗦,我只是想把她赶出家,可不想出人命啊!父亲咔地把抽屉劈开,那个首饰盒果然在里面。父亲把它拿出来打开看了一下,放到茶几上,坐下来呼呼喘粗气。

等她收摊回来,一进门,父亲二话不说,蹿上去掀翻她,这回他的巴掌终于冲她去了。父亲不顾她喊叫,一顿嘴巴后,指着首饰盒吼道,说!这是咋回事?她说,他是我初中同学话音未落,脸上又挨了两巴掌。

我都让你打糊涂了,嘴不利索了!是为梅梅的事!他是实验中学的校长。那里教学质量多好啊,我指望他看在老同学面子上,让咱梅梅到那上初中,可第一次他说不能违反原则。我想现在没钱办不了事,就从我妈那借钱买了条项链送他家去。只有他老婆一个人在家,还真收下了。可第二天晚上,他就又给送回来了。梅梅上不了实验中学,我正为这事上火呢!父亲赶紧起身扶她起来。我看到她脸肿得很高,往沙发上坐时,咝咝直抽凉气,我以为是疼的,结果她说,你说他是不是嫌咱送少了?

小兰父亲直挺挺地跪在她面前,把头往她怀里一扎,哇哇哭开了。我赶紧溜了出去。最后我还是去成了实验中学,在省里的钢琴大赛上,我夺得了冠军。实验中学的校长点名要我这个特长生。

十六岁,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让我结交了一群不良社会小青年。班主任请家长去学校,她回来后,第一次冲我发火。我不屑地冲她喊,你不是我妈,你少管我!

第二天放学,我等老师同学走得差不多了,才敢出来。那伙小青年就在不远处等我。可我刚到校门,就看到她站在门口,跟我回家!我不理她,跑到那伙小青年那里,她随后就到了,拉住我不放。那伙人的头头问,你是谁?她蛮横地叫,我是她妈!我说,别听她瞎掰!我不认识她!她是疯子,她精神病!头头一甩头,对手下说,修理她!几下她就躺在了地上,可两只手仍死死抓着我的脚不放。头头噌的一声扬起把明晃晃的西瓜刀,我吓坏了,大声叫,别砍!她是我妈!她真是我妈!

回到家,父亲狠狠地打我,这回她没拉,还在一边帮腔。以后每晚她都去接我放学。

二十一岁,我在名牌大学读大三。父亲离厂和人合伙做生意失败后,开始酗酒,我也就不再回家。我的卡仍按月打进生活费。也许是宿命,也许是轮回,我做了一个六岁的单亲小男孩的家庭教师。因为父亲太忙,他学会了自己踩着凳子煮饭。这天,他给我做了顿扬州炒饭,含着笑问我,阿姨,好吃吗?我爱上了这个小男子汉。在一次煮面时,他弄翻了铁勺,烫伤了半截小腿和脚。他咬着牙不哭一声。可在换药时,因为纱布和血肉粘在一起,像剥皮一样疼,我背过身不忍看,他终于哇地哭了。

那一声哭,让我的心像被刀子剜了一下,我用手帕捂着眼睛跑了出去。平静些后,却想起一个人来。我想起了六岁时的小棉袄,崭新的钢琴,还有刀下紧抓我脚踝的变形的双手于是,等小男孩的伤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奔回了家。

这天正是母亲节,我手捧一大束康乃馨,推开家门。时光好像回到了十五年前。她平躺在床上,旁边放着我的影集,一张存折,一张纸。纸上写着,医生说我是骨癌晚期,我知道治不好了,剩下的钱给梅梅读完大学吧当初,生母也是这样离开我的。

我把大捧的康乃馨放在她脸旁,喊了一声,妈妈

回首,说声再见


木心曾经说过: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

在感情中,没有输赢,即使未能走到最后,那也只能说明我们不合适。我们还是朋友,至少回忆还在。在一起时最喜欢把余生挂在嘴边,然而我的余生中你却不在了,以后的余生中是另外一个人。

你曾对我说过:我挽起头发那认真切菜的样子,好像整个厨房都在流淌着温柔的水。这就是在你眼中的温柔,如此真实,如此美丽。

曾记否,那些个夜晚,你把我抱在怀里,下巴贴在我的脸颊上,给我讲许多有趣的故事让我安心入睡。一直都未对你说,有你的故事我真的睡的很安稳。来不及感谢,也未来的及说声再见。

双人床再宽,只有我。携手走过的每一处地方,看过的每一道风景,都留在心里。

有过美好,相爱缱绻,前路漫漫,分开亦是最好的选择。纵有千万般不舍,但总要说声再见道一声别。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这几句话说的就像我和他,经历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彼此安好就行,如此甚好。

爆竹声中的遐思


爆竹声中的畅想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当一声迫不急待的鞭炮声震响,随即四面八方,左邻右寨,千家万户的爆竹声,噼噼啪啪,嘣,嘣,嘣地响了起来。声音清脆,响喨,绵延。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满世界地回荡着爆烈的炮仗声。

过大年的中华传统节日,一下进入高潮!

家家户户的人们,团聚一起,用丰盛的食品,用内心的欢悦,用一腔的祝愿,共度大年!

人们沉浸在一派喜庆中,游子们从四面八方归到家,享受着与亲人相聚的喜悦。人人穿上新装,孩童们蹦蹦跳跳,欢天喜地,用喜得的压岁钱,购来形形色色的火红爆竹,奇彩礼花,在门前门后,欢跃着放。嗒嗒,嘭嘭,震天地响。

绚丽的烟花,满天闪烁。

这情景,这景象,在神州大地,年年呈现。

自古以来,过年就有燃放爆竹的民俗。人们,用爆竹的震响,打破消逝的沉寂,奏响崭新的乐章。辞旧迎新,祈求来年: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你听,古代诗人们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更有: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就是当代诗人,在大年里,在噼里叭啦的震响中,也不由地动情,也不由地赞叹:是璀灿的珠宝溢光流彩,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纸筒里,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样的迷人,它把迅息的一生,献给了新春

我倾听着一阵又一阵的爆响,我感受着浓浓的乡土年味,我影投着一春又一春的足迹。

一切仿佛炮仗的一响,一瞬间,一刹那。六七十年代,孩童的我,对鞭炮,即好奇,又害怕。男孩的我,从爆响双手捂耳,终是勇敢地拿起炮仗,点燃放响。

伙伴们聚在一起,把炮仗点燃甩在水田里,声声巨响,溅起高扬的水花。笑声,响声激扬。

八十年代后,鞭炮的种类更多了,人们的生活更富了。放炮仗,放的更欢!更烈!

我已在鞭炮的噼噼啪啪中,度过了几十个春节,已习惯了在震响中,沉淀昔日岁月,拓展迎来天空!

我依然热衷放响!我欢悦着和孩子们,登上房顶亭台,遥望星空天际,用绚丽的烟花,用腾空刹那的巨响,献心中的祈福!呈脑海的遐思!

愿鞭炮声年年震响!愿响彻天宇的声音一一合家欢乐!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