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亚洲铜上的日落

亚洲铜上的日落

发表时间:2020-09-08

【www.qg13.com - 情感上的美文】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亚洲铜上的日落,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铜,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颜色,它是一种力量与美感的象征;铜,是一切苦难与幸福的缔造者,它既可以锤炼出杀人如麻的兵器,也可以打造成开荒辟地的农业生产工具。

题记

现代诗人海子的诗中,亚洲铜所代表的是中国北方充满苦难与贫瘠的黄土高坡,是一切蕴藏着希望与幸福的麦地。我觉得,他说的比远方更远的远方,其实就是所有苦难与幸福的日落之地,也是一切贫瘠与希望的诞生之源!

小时候,乡下的稻田便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即便我那时还没什么所谓的审美观,但那时的稻田的确是我童年里最为难以忘怀的回忆。

我想,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有过放牛的经历。放牛,这是我儿时里最快乐也是最烦恼的事情。先不说痛苦,因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痛苦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是一个很慵懒的人,我觉得这种劣习应该就是从我放牛的那段时光慢慢培养起来的。或许那时在我母亲眼里,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快听话的儿子。我每次去放牛都不用母亲说,而是自己去心甘情愿的主动请缨。可她当时一定不知道我是怎么虐待我家那头老黄牛的,这事即便现在回想起来也仍有一丝隐隐的愧疚。我先是在山坡上找到一个草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然后就将牛绳子系在一棵松树或别的什么树上。总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很自作聪明的圈地饲养吧!不过牛的绳子还得足够长,这样它周围的野草也才足够它折腾一些时间。只是有时候我也会因去追一只蝴蝶或别的什么而忘了时间,而再待回来看它时,其周围的野草都已经被蚕食殆尽,而它正像一头驴似的绕着那棵树乱转呢!

其实,我这样放牛也是情有可原的。至少,我那时是这样觉得。困为将牛栓在树上吃草可以免去很多的后顾之忧。其一是我怕我的牛在我不留意的时候跑丢了,我曾有好多次丢牛的经历,所以也算是因痛恨之才演变成了不得已而为之;其二是我怕我的牛溜下山去糟蹋田里的庄稼,这也是最令我担心和害怕的,不过我家的牛还没有这个先例,也可说是还没逮到那个可趁之机。

在农村,一年的收成就是一年的希望。农民们要将一部分粮食换成钱来为孩子交学费等一切需要用钱的地方,而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一年的口粮。当然,这种分配形式或许早已经只属于我的童年时代了。因为现在在农村种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又或许正是因为那些荒草丛生的田地才证明了而今农村生活水平的高度提升。

农民种地,老牛耕地,这些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而今农村的现状是,曾经的万千良田已经变成了而今此起彼伏的建筑工地,有的甚至完全荒在那里,只因毫无利用价值,而任其芳草凄凄。然而,农民不种地了还可以进城当农民工,但那些没地可耕的老牛们又该何以安享晚年呢?我想,它们大多都已经丧命刀口了吧!

时隔多年,我也已经淡忘那头老黄牛了。不是渐渐的淡忘,而是很疾速的忘记,又或许是永远也没有忘记。只是不忍心再想起,所以也就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它了。

依稀记得那天家里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我问母亲才知道那些人是牛贩子。我那时还不理解牛贩子是个什么意思,只是心里陡然地升起了一丝莫名的心酸。我忐忑不安的对母亲说,我放牛去了。可母亲那次却拦住我说,今天不用了,那牛啊要卖掉了。我一听这话顿时泪珠子就忍不住的滚落了出来,我哭着喊着对母亲说,不能卖,不能卖但那天夕阳散尽的时候,我的老黄牛还是被那几个牛贩子给牵走了,父亲笑着和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那老黄牛的眼里似乎也流出了泪水。后来,我们只能就这样的默默的为彼此流泪送行,我眼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村口很久很久。我知道,对他们来说它只是一头畜牲。但对于我,它是我儿时的一个玩伴,我的朋友。

牛,永远都应该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即便现在的农村已经很机械化了,但饮水思源,难道就只能让那些牛退居成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吗?作为农民,我们可以不种地,可以任田地荒芜,但我们着实不该把那些耕了一辈子地的牛也卖掉啊!我深信牛和很多动物一样都是通人性的,我们不该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将那些劳苦了一辈的牛卖掉。战士知道爱惜自己的战马,难道农民就不懂得爱惜伴随着自己耕耘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老牛吗?

农村包围城市,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且可能将一直的延续下去。农村人向往城市,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一辈子种地当农民,为此他们才拼了命想要挤身那些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摘掉了农民的帽子,又戴上了工人的帽子。但城里的生活也是很无奈的,而今又有多少农民在扔下锄头之后又能在这城市里拿起笔杆子的呢?我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没有错,错的是有当下中国的农村有太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我们要活着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得有人种地,要种地就得要有农民。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话,并不是什么大道理。

在城市的时候,我们或许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上班这么累,还不如回家种地算啦!每每听闻此言,我都会心里一惊,难道种地就是这样一件很有辱祖宗的丢人之事吗,难道我们吃的米饭不是在地里种出来的吗?

一个人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了,也不免会很怀念在乡下的恬静生活。和纽约一样,和所有的城市都一样,城市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地狱。但真正划分天堂与地狱的并不是你有多么多么的钱,而是你是事否有一份安贫乐道的心态。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就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的村庄,海子的村庄,都该是天底下最美丽村庄。我的村庄,春天的晚风格外的柔和清新,夕阳像雨丝般飘过山岗下的田野。几缕白云在风中缓缓地扭动,微凉的空气中还散发着麦苗的稚嫩味道。似乎这些味道永没有悄散的时候,永远都会血脉相承的延续下去。因那味道是希望,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所独有的味道。

比远方更远的是路,比路更远的是一个人坚定不移的恒心。远方的太阳终会落下,但我们决不能落下的是那一份耕耘土地的热情与恒心。

童年永远是值得我们回忆和回味的,但对于我,最令人值得怀念的还是那时驻足在山岗上凝望了很久很久的日落,那些亚洲铜上的日落!

扩展阅读

铜雀往兮


旧日子里的胡琴依旧咿咿呀呀,反反复复,拉来又拉去,蹉跎了一指苍老风华。一扇颓败的红漆木门,一方凌乱的旧戏台,一城纷飞的柳絮,一场迷离的梅雨,一段光阴里的传奇,岁月无痕,遍地生花。

二月.掌灯

我姓沈,名戎,字昱之。自小同永安铺的苏掌柜做事,无父无母,无牵无挂。生逢乱世,各派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洋人鬼子提着步枪大炮轰到这皇城根下来,眯着蓝玛瑙一般的眼珠子肆意乱扫,遍地哀鸿。不过十来年光景,那城郊处乱葬岗的杂草早就漫山遍野。我打小就知道,生于乱世,性命本就如草芥,达官显贵尚且无力保命,更何况汲汲小民?生死离愁见的多了,才会明白,人迟早是逃不了要死的,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安享天年之死与窘迫交困之死,去的也是同一处地方罢了。

人都是好面子的野兽,我华夏族自古如此。除去兵荒马乱的萧条哀怨,该做足的的表面功夫一样也不能少。改过的照旧过,权力的纷争,从不是我们一众小民玩得起的东西。老规矩说得好,不该失了体面才是。

上元佳节将至,各行各户纷纷风风火火置办起了家伙。我们铺负责承办灯笼,龙腾凰舞,昭示着下一年的祥瑞。祥瑞,又何来祥瑞呢?烽火中自求多福的慰藉罢了。我日夜赶工,却于此刻忽的失了所有兴致。望着满地废纸残屑,我忽然记起,今晚是元夕夜啊。我取了攒了好些日子的碎铜钱,找了个间隙,一头扎进汹涌人潮里。

花灯满城,人面桃花,盈盈笑语,淡淡暗香用琉光华彩罩住了这空洞的人世。我多想去揭开一张张人皮面具,去瞧瞧那些麻木的心脏。我仿佛瞧见我行走于一条平行隧道,无形的通透的膜死死扣着我,无法逃开,我不得不独行这异端人世。

她于何时何地闯入,我已记不大清。模糊的面容上缀了一双清丽眸子。那是异样的,与这浊世格格不入的两潭清泉,通灵婉转,似乎还有那么一丝幽怨。那只存在于古老世纪里神一般的双目,与我的平行空间刹然相遇,火光电石间,只听见“轰”地乍然巨响,血色红莲猝然绽放。

我知道她,她盘着的乌发上插满金玉步摇。浮华的肉体下的纯澈灵魂被死死捆住,蹒跚着去往本不属于她的栖息之所。满城灯火,似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漫天烟火明灭,又像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幼时听过苏掌柜酒后攀附风雅吟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抵如此。

三月.折柳

我姓王,乳名唤沅兮,是总督府的四姑娘。我从未见过他人口中我那个高高在上的父亲。阿旋同我讲,他位居两省总督,长得既高大又威武,谁见了他都不免要害怕。可我始终无法细细描摹出他准确的轮廓,何况教书的佟先生时常告诫我,身为未出阁的小姐,不可随意揣度任何事物,任何情况都要牢记“矜持”二字。我从未怀疑他的说辞,也没有理由去怀疑。一个贵族小姐该有的姿态,是我对自己全部的粉饰。

今年元夕夜,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父亲。不过我实在无法去描述他,毕竟我对他从未有过设置的框架。他坐在我面前,只不过是个活生生的人而已。他花了重金打造了一场笙歌迷离的盛宴,掬起一张明晃晃的笑脸,指着浓妆艳抹的我对对坐在他对面的日本人道:“伊藤长官,这是我小女儿。”我的右眼皮猛地跳了几下,似是毫不犹豫,我本能扯出一抹标准的笑容。也在那一刹那,我感觉到有把沉重的锁牢牢套住我,再也挣不开。

三月已开春。我奉父亲之命去往淮城门送行日军。满城风絮,细雨霏霏。街口的小乞儿们找准时机一哄而上,他们是不会管什么仪仗礼数的,早在伸出手讨要的那一刻,自尊就已被践踏于脚底。这人间,从来都这样残酷冷血,放得下尊严,自能苟且。我扯着碎步,从容避开一张张肮脏贪婪的脸。人分有许多种,不同种的人相碰激起的从来都只是嫉恨。

城门前送别离的队伍一阵又一阵。木偶一样的人群根据情况任意切换情绪,人从来都是没有自由的,所谓“自由”,一厢情愿而已。

五月.游园

我姓沈,名戎,字昱之。所谓“戎马一生”,大概是注定了的吧。两年前的初春,苏掌柜送我去淮城门口投国军。他一脸感伤地说:“世事艰难,我再没办法供养你了。今后祸福,全都得靠你自己了。”我深知前方是一条不归路,或建功立业,或惨死沙场,或平庸一生,可我别无选择。只记得那日风絮迷了满眼,灰暗的看不到尽头。

日日拼杀的日子不堪回首,短短两年的风雪只化为皮肉上寸寸伤痕,狰狞可怖。好歹裹上军装后,我方能将最隐秘的伤处藏起,暗自舔舐。我或许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沉醉名利场无法自拔,这飘摇的局势里,爬得越高,才越有逃出生天的可能。人命贱如蝼蚁的年代,甘处底层只能被彻底榨干灵魂,行尸走肉。

五月风起,战事稍缓。应两省总督王允昌之请赴宴东春堂梨园。高高搭起的戏台之上,青衣花旦,老生丑角你方唱罢我登场,环佩叮当,清脆碰响不绝于耳。舞乐笙箫,纸醉金迷,奢靡的竟教人真不开眼。众人怕是醉了,醉倒浮华梦乡步步沦陷。王允昌一袭金丝马褂,臃肿的身躯摇摇晃晃。他牵一女子,往来酬客。湖绿织锦旗袍,婀娜窈窕身姿,眉目如画。

我始终相信这世上有一片桃花源,落英缤纷下那双眸子绝代风华。曾在苏掌柜那里见过上好的琥珀,可沾染了世俗气息的烟火味始终若隐若现。但那双眸竟是超越琥珀的至纯至净,摄人心魄。它是这流光里独立的存在,历久弥新。出水一朵清荷,曾相见。

王允昌一脸横肉,笑得放肆。

“余欲使小女许配伊藤将军,共结秦晋之好。”

七月.听雨

我姓王,乳名唤沅兮。梅雨初歇的日子,别有微凉。我既定的丈夫,伊藤崎朗,他是个有趣的人。他爱写情诗,写这世上最好的女子。他说我是他的太阳,永永远远照耀着他。可我明白,比任何人都明白,我从不是什么可笑的太阳。我自小便不受父亲重视,我怕只是个他制作的牵线木偶,一个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被设定的玩具。

我今年十九岁。可我悲哀的发现,我没有喜好,没有憎恶。一切之于我来说,都是注定要发生的。我或许是怀揣着使命来了趟人间,只为安度这一生。父亲近些日子开始大张旗鼓办置起我的嫁妆。她说,他要昭告全国,总督大人的女儿要出嫁了,风风光光的嫁。那时候,天下还有哪一个女人不会眼红,不会羡慕我?珠玉宝石,凤冠霞帔一件件摆进我的房间里。我淡淡看着,头一次,心好似缺了半块般,疲累得紧。

我梦到在我很小就过世的母亲。她是个极温和的女人,说着温软的江南话,总倚在榻上绣着各式各样的方帕。日光照耀着她美妙的身段和精巧的三寸金莲,她怀着一位大家小姐该有的仪态,却死得那样凄惨。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恶疾已完全摧残了她的一副好皮相,她抱着我,平生头一次哭出了声来。他就那样死去,怀着对父亲的爱恨终于死去。我没有哭,她阖上双眼的那一刻,我似乎瞧见许许多多女人的缩影,于一片荒芜大地上,消失殆尽。我确信那是叫宿命的东西,谁也改不掉。

十月.静坐

我姓沈,名戎,字昱之。

炮火飞来的那一刻,我几乎是毫不犹豫迎了上去。这中华大地,早已布满脓疮。日本人野心勃勃,似好斗的兽,急切地扑食而来。我废了左臂,被遣送回淮城。

清冷小院里,落叶如雪乱,拂了一生还满。我痴坐于树下。这一生,怕是早就结束了。仅仅二十八年的光阴,却又那么亘古悠长。民族战斗的队伍里,从不允许,更不需要一个废人保家卫国。人人都会说,却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去做。我知道我在短暂逃离后又一次回到了从前那个禁锢我的世界,磨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院外乍然传出雷鸣般的唢呐声。惊天动地的欢喜锣鼓声张扬跋扈,炸开了整个巷道。我踱出院门,静立一侧。

马背上那个身材壮硕,相貌奇丑的男人。他满身血腥的混迹于喧天锣鼓。欢庆的大红袍子映照出他写满罪恶的圆脸。一年前的那个雪天,他怀着同样猥琐的神情用日本尖刀一下下捅着一个风烛残年的落魄老男人,大片大片的血似红梅泼洒在惨白雪地里。不过一刻功夫,我生生目睹苏掌柜就那么僵直倒了下去。他怒目圆睁,死的凄惨又壮烈。可那时候的沈昱之还不够强大,难以与那凶手抗衡,他只能躲在暗处,狠狠掐自己的皮肉,唾骂着自己的懦弱。

枪声突地腾空响起,场面一瞬间便崩了盘,失去了控制。贪生怕死之辈于滚滚硝烟中流离逃窜,四处奔散,大红花轿重重坠地,轰塌飞扬了尘土。瞄准,扣击。伊藤崎朗即刻致命,脑浆迸溅。

似乎在同一时间,世界静的瘆人。我只听得自己心脏急速猛烈的撞击声。花轿上的红布彩莲缓缓升起。你从不是这尘世之人,这尘世与你毫不相干。苦难于你,从来没有苦难的属性。你望着你丈夫血肉模糊的躯壳,笑了。无论是那年元夕的灯火阑珊,抑或折柳的送别,还是梨园的惊梦,你始终自由,任何人锁你不得。你心内囚了一只金丝雀,啄食你残破的肉体,妄图逃脱。

抬手,扣坂。最后一颗子弹飞跃你的胸膛。血红点点,美得妖艳。你终自由。

《寻找亚洲》读后感精选10篇


《寻找亚洲》是一本由孙歌著作,一頁folio|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亚洲》读后感(一):筆記

-同事傳來消息說孫歌教授又有新作,說估計我會感興趣。出差期間在書店中碰到此書,也就買下來讀了。

-六月時剛讀過孫歌這老師的《思想史中的日本與中國》,那次的經驗不大好。這次也是抱著戰戰競競的心情手開此書。

-進入內容前,有點想批評一下的。幾篇文章應該是寫於不同年份的,也應曾發表(如第一篇亞洲意味著甚麼我在《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有找到),但編者卻沒有完整提供相關資料,這樣不利於讀者進一步了解孫老師的思考歷程,也不尊重曾刊登過文章的出版物。個人來說覺得這是一定要做好的功課。

-缺失了以上的資料,也讓我在閱讀時因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而無法更準確的定位孫老師是在甚麼時候、在哪些場境下寫的文章(或者發言,比如第三篇創造新的普遍性只說明曾於2018年的《天涯》刊登過,但看上文下理她應該是一篇發言稿,發言是與另一位日本作者的對談,但編者卻沒有提供這些資料⋯⋯),著實影響了閱讀的感受。

-回到書本的內容,本書編入了四篇追縱孫老師在思考「亞洲」這概念的思考歷程,橫跨十多年的歷史;另也收入了幾篇短文或訪問,豐富讀者對此論題的理解。

-我沒有能力在理論、思想(或原理?)的層面就孫老師的想法提出回應或評價;只能說不同文章因為側重點不同,給予了我更多的切入點去思考「亞洲」、「東亞」這命題。

-第一篇亞洲意味著甚麼從明治年間爬梳,由福澤諭吉、岡倉天心的論點勾出日本兩條就亞洲思考的線索,一直談到濱下武志、小島毅甚至山室信一等當代學人的思考。對我來說最獲益的其實是了解了一個思想史的脈絡;當然當中的不少討論也是很有啟發的,比如過去較少關心的「風土」的說法,或者在《在亞洲思考》一書所展示的思想史與社會史間的相遇與錯失,也是過去沒有注意過的事情。

-而第二章的東亞視角的認識論意義,則比較多提醒了美蘇冷戰歷史對東亞的烙印,以及帶來在理論上的挑戰。

-該章的附錄收入了三篇相當高質的文章,把韓國思想家(以白樂晴、白永瑞為首,也有提及崔永植)的重要性拉到讀者視野之前。如果這說竹內好、溝口雄三等日本學者奠定了日本戰後到90年代的關於亞洲的思考,那看來2000年後(起碼在我們看到的文章來說)韓國的知識份子則從他們自身的地緣格局、民主運動經驗、歷史脈絡等發展出十分重要的思想。

-其中一篇这章也談到沖繩運動家及思想者們的重要想法,也是對我們的思考繞有啟發。

-韓國學者以至沖繩伙伴談到的雙重週邊視角、和解作為重點(而不是統一)、不作加害者的自我期許等,都對我們有很多的提醒與啟發。

-他們對民間連帶的想像與行動,也是至關重要的。相比起來中國的亞洲、東亞視角或思考比較弱,而在大國堀起、一帶一路等的背景下,如何可以真正的理解別國的脈絡、增進民間的連結,真的很我們的能耐。同時,當孫老師更多的強調東亞需要在知性、知識份子層面的連結,韓國、沖繩朋友的那種民間視野,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結可能也是另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畢竟知性只是人的其中一個面向,但如何回到民眾的「水平軸」、貼近大家的心跳,太過依賴理論化的論述或許會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

-去一十土中弓後邊關於普遍性、尋找亞洲原理等討論,我已不大跟得上了。但我感受很深的是孫老師那種對找出西方學術、理論霸權以外的可能的堅持。她一直強調的一種屈辱、被殖民的感覺,也大概不是我那麼身同感受的(或許與我長大於殖民地有關,或許也和我不在學院裡工作有關)。

-不過對我來說,更有啟發的大概是將「亞洲」理解為進入歷史的機遇,而不一定要構築出甚麼能抗

《寻找亚洲》读后感(二):寻找亚洲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雄风震天吼……”还记得90年这首《亚洲雄风》红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当年亚运会的著名歌曲,这首歌甚至在其他亚洲国家也很走红。亚洲雄风今安在?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的地方。它覆盖了地球总面积的8.7%并且也是人口最多的州。我们时常听的最多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很少提及的西亚、北亚、中亚又是哪里?孙歌教授这本《寻找亚洲》就是一本带我们去深入认识亚洲寻找亚洲的书。

为什么寻找亚洲?亚洲丢了吗?寻找亚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在如今经济崛起的今天,亚洲研究正在升温。为什么讨论亚洲?如何讨论亚洲?作者的本意说,寻找亚洲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恢复旧貌,也不是为了确实地占有某种对象,那样的寻找,并不具有思想功能。亚洲论述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了解自己的历史。明代思想家李卓吾说过‘学者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辩伦物’。

这本《寻找亚洲》就是一本高屋建瓴,读上去感觉特别‘哲学’的书。和我们看到的寻找和理解的寻找不同,作者并未从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地理角度去分析亚洲,即这就意味着,单靠简单的地理上的分界线去理解和观察亚洲是狭窄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本书开创了一条新思路去引导我们从另外的层面去探讨寻找亚洲……

开篇第一章,作者探讨了日本思想史中的亚洲主义及其相关问题。作者列举了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冈仓天心的‘亚细亚一体论’,还有从“季节风、沙漠、牧场”三方面来观察社会形态加自然风土的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日本,亚洲问题一直挥之不去……竹内好对亚洲问题的讨论,起始于战后对民族主义问题的追究,从民族主义的视角,亚细亚主义,是一种倾向。竹内好从“原型、心情、逻辑、转生”四个方面去探讨。

此外还介绍了梅倬忠夫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从服装色调、动作的特色到衣食住行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同时作者还不忘拽出另一条京都学派的思想工作,涉及了铃木成高、宫崎市定、高山岩男等,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把握接近关于亚洲论述在日本的历史脉络。作者运用了大篇幅的内容介绍日本有关亚洲问题的研究过程,可见作者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看得出作者的严谨性。日本关于亚洲论述的传统不能直接成为东北亚其他区域的思想资源,但却提供了经验教训共享。

第二章讲的是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涉及了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东亚指的是中、日、韩、朝?还是得加上东南亚的国家?作者从儒学视角、现代化视角、战争的创伤记忆视角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东亚、亚洲、远东、亚太地区,既有微妙差别,又存在重叠之处。冷战历史和东亚的关系,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这几个方面作者在书中也有所讨论和提及。

第三章讲述了创造新的普遍意识通过回应酒井先生问题的模式来强调亚洲存在的必要性。作者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利用亚洲的历史资源建立另外一种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想象……亚洲如果要生产自己的理论,是否能够创造出新的理论形式?

第四章作者讨论亚洲范畴所面临的现实与理论困境。因为人们的意识是不需要严格界定亚洲,说实话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这么想过。并且纠结为何要讨论亚洲,并且是从一个相对不好理解的哲学层面去理解。但不能不承认,亚洲作为政治地理范畴,边界在不断变化。因此作者写了这本书并提出了亚洲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

本书简单的(其实不简单的)整理东亚地区历史与现实中有关亚洲原理的部分讨论,试图理出来一条基本思维:亚洲原理奠基于亚洲近代反抗殖民的历史,这反抗不仅对外也对内。

亚洲原理并不是世界体系的中间环节,而是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立足于亚洲的原理,场所有了灵魂,我们才能诚实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感谢孙歌教授的这本书,一下子炸出了我的“无知”,更觉得孙教授在写这本书时,付出的精力和心力。这本书如果静下心来阅读,其实并不晦涩难懂,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翻阅一下。

《寻找亚洲》读后感(三):太阳升起的地方

小时候,老师说,我们的地球上有七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国家所在的地区叫亚洲。从那个时候起,亚洲就在这。它有很多国家,有若干个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的语言,推进着不同的历史。

长大后,在历史和地理课上,各种人物、事件陆续登台,让我逐步对亚洲这片土地上曾经经历的事情经历了逐步由点成线的过程,但这些都是以国家或民族为背景的理解。

亚洲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大陆。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亚洲在西方世界的论述中由“他者”逐渐演化为反证欧洲文化先进性的参照物,直到二战之后才反转为政治符号。为何我们对西亚、南亚的理解远远低于对欧美的了解?

日本,一个被上帝诅咒的国度(日本人自己的一种说法)。充满矛盾的性格是国际通行对日本人非常特有的认知。也正是如此,日本学者对于亚洲的存在在多个角度充满了争论。从这里出发,孙歌老师在《寻找亚洲》中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宏观、更加深刻的角度,让我建立了新的认识亚洲的角度和幅度。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被祖先命名的地理范围。在历史、文化、民族、认知等层面,它的内涵与外延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寻找。

地理概念背后,隐藏着的是理念,是思想,是文化,也是政治。

成吉思汗曾经横跨亚欧大陆,带来了民族的融合、产业的突进、文化的交融。日俄战争意味着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让近代东西方的武力碰撞产生了新的幻想。我国的革命先驱们,如李大钊、孙中山,也曾就亚洲观点做以论述。但不论是亚洲论的起源点,日本,还是逐渐发生的中国和朝鲜半岛,似乎亚洲论只在东亚地区发声。南亚、西亚各个国家对亚洲的观点如何?二战之后的一个短时期内,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高度一体化认知,但毕竟亚洲不像欧洲那样能够大致地由一个宗教统合,儒学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等几大亚洲文明圈很难深度融合。

亚洲该如何定义?

亚洲之于世界的影响该如何评价?

亚洲的普遍性在哪里,包括哪些方面?

通过对东亚各国的历史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变化讨论在西方论述框架中还是田野材料的亚洲原理似乎可以逐步展开上述问题的答案。

通过多年对诸多学者理论的研究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孙歌老师论证了“寻找亚洲”的意义和价值,打开了一个全新、全面的亚洲认知。

《寻找亚洲》读后感(四):孙歌×李志毓:寻找亚洲,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文化客厅NO.17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海子在他的成名诗作《亚洲铜》里,曾经如此将自己的故土,置身在“亚洲”这样一个,我们如今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概念里。诗人的敏锐意象,同样引发另一重政治和文化上的疑问:在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

寻找亚洲,更重要的是突破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

文化客厅第十七场,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一頁folio、中间美术馆,邀请到思想史家孙歌、学者李志毓,一起寻找亚洲。

本场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20日(周日)14:00-16:00

本场活动地点:

中间美术馆·会议室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区(近杏石口桥)

本场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中间美术馆、一頁folio

本场活动嘉宾:

孙歌李志毓

活动免费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场地空间有限,报名人数限100人

【本场活动介绍】

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寻找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对跨文化的新的普遍性的寻求,最后落脚对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亚洲原理的寻找,实实在在是极具原创性的思想锤炼,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创造有别于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观的全新认识论。

《寻找亚洲》为享誉东亚知识界的孙歌教授迄今最为重要的作品,是她多年研究东亚和亚洲的思想与现实复杂问题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记录了孙歌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

10月20日下午,让我们跟随思想史家孙歌、学者李志毓,一起寻找亚洲。

【本场嘉宾介绍】

主讲:孙歌(思想史家,社科院研究员,《寻找亚洲》作者)。

对谈:李志毓(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主持:范新(一頁™创始人)

【本场活动相关图书】

《寻找亚洲》

孙歌著

一頁folio|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更是寻找真正多元的认识论。

全面梳理关于“亚洲”“亚洲原理”“亚洲主义”的来龙去脉。

东亚和亚洲未来的历史与思想变迁究竟会呈现怎样的图景?

描摹大批思想家的“亚洲”性格:冈仓天心、福泽谕吉、孙中山、李大钊、和辻哲郎、竹内好、宫崎市定、滨下武志、梅棹忠夫、沟口雄三、丸山真男。

编辑:高贵兵。

《寻找亚洲》读后感(五):孙歌: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丨文化客厅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这里的亚洲指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范畴,也不只是一个符号。在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亚洲是什么?寻找亚洲,更重要的是破解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么这种真正多元的认识论是怎么样的呢?

10月20日,在孙歌的《寻找亚洲》新书发布会上,文化客厅第十七场,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一頁folio”和中间美术馆,邀请到思想史家孙歌、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李志毓与主持人一頁的创始人范新一起,与大家讨论了这些问题。

我不是在对抗西方

我对抗的是西方霸权和西方式霸权

孙歌认为,虽然思想史讨论的问题不是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现实问题,但是思想史一定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怀。思想史的学术讨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就像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一样,都是一种断裂式的连接。孙歌讨论的亚洲原理,其实也是有着现实关怀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孙歌曾在《读书》上写过三篇书评。这三篇书评的题目分别是“亚洲意味着什么?”“在历史中寻找什么?”和“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孙歌在写完书评之后,就把这些问题抛在脑后。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三个问题对孙歌来说,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一套日文版论文集所激发出来的问题而已。孙歌并没想到,她会继续沿着这些问题往前走。

《寻找亚洲》,孙歌著,一頁folio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对孙歌来说,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而且,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从严复到梁启超,再到五四后的几代学人,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共享和传承的基本问题。

因为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不再是世界中心,开始从比中国强的对手里学习。对于日本人和朝鲜半岛的人来说,这个逻辑也是类似的。所以,中国人会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日本人会说“和魂洋才”。但问题是,在中国人学习西方之后,中国人把“体”、“用”本末倒置了,“用”已经变成了“体”,而“体”不见了。因此,我们要“寻找亚洲”。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用西方理论和概念来解释中国的问题的道路走到头了?其实,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是十分困难的。而困难在于,大家会对“讨论亚洲”本身产生误解。很多人会认为孙歌这样做意在对抗西方。孙歌回应道,“我不是在对抗西方,我对抗的是西方霸权和西方式霸权。”

孙歌在活动现场

西方霸权来自实体的西方,它来自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而西方式霸权则内在于我们自身,这是中国人或亚洲人自己生产出来的。第三世界的精英们经营着霸权,而这个霸权跟西方的霸权是合拍的。

孙歌说,“我冒险说一个不太政治正确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批判知识分子和西方的批判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共谋关系。但是,这句话要加注解,因为在西方内部,西方的批判知识分子的功能是必须加以肯定的,即使他们的东西不全都值得肯定。而我们相对应的这一批西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

孙歌虽然批判了这些西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但她也肯定了这些批判知识分子所做工作的价值,这是因为她不会在二元对立的意义上讨论问题,也不会在实体思维的意义上讨论问题。孙歌称自己不是后现代主义者,但在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的时候,孙歌要我们破除掉实体化的思维。中国学者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的问题时或许会显得似是而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西方理论是没有价值的。

亚洲学者的工作

应该是去掉伪问题,生产真问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借助西方的理论就好像没法讲话了。但是,中国知识分子仅仅借助于西方理论,又会遭遇到表述的困境。这是为什么呢?孙歌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理论完成了两个“偷换”。

亚洲知识分子往往比西方知识分子更理论、抽象地表述问题。这是因为理论被“偷换”了。若我们的硕士博士论文没有抽象理论,大部分导师会说,这篇论文没有理论高度。“理论高度是什么?它是一些抽象的、我们自己也不懂的词。这些词我们也不知道老师懂不懂。”孙歌说。

孙歌

其实,抽象理论是有用的,但是中国学者经常用错地方。西方人在自己的语境里使用西方理论的时候,是和中国人的语境非常不一样的。在东亚受过理论训练的学者,去读西方的理论著作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他们的逻辑有点混乱,这些学术著作里的许多跳跃是怎么来的?这在我们的学术训练里是不被允许的。而且,越是西方的理论大师,他们的逻辑跳跃似乎也越频繁。

因为西方的理论是活的,它的抽象概念是有生命的。在西方,无论多抽象的理论,它们都面对具体问题而开放。当这些理论进入中国的语境之后,他们没法向我们的现实开放。他们是生长在西方文化和理论土壤里的花朵,而在中国,就变成了插花。

这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史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了。其实日本的学术界跟中国的学术界差不多,大多数人都在套西方的理论。他们不仅套西方的自由主义理论,也在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西方的史学理论移植到了日本。日本的史学家挪用西方史学的观念来解释本土的经验,生产出一些史学研究。日本的知识分子就反思,这样的研究没有意义?因为日本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社会土壤。那日本的土壤是什么样的呢?日本的社会土壤能培育出什么样的理论森林?

当时日本人思考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摆在中国学者的面前了。因此,现在有更多的人在关心亚洲,因为这也是个现实政治力学关系的问题。我们今天能谈亚洲吗?孙歌不认为我们不能用西方的概念来谈亚洲,其实西方的概念是可以用的。但如果要用的话,我们得把它相对化,让它变成区域的、历史的、风土的产物之后,才能知道它要通过什么样的环节和转换会被我们共享。而这些工作,需要中国的学者投入更多的人力去做。在学者们把西方区域化的同时,也在把自己相对化。

因此,亚洲学者的工作应该是去掉伪问题,生产真问题,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真问题能够生长,能有效地帮大家思考现实里出现的各种现象。孙歌说,“我们常常以为,只要我们在场了,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而且甚至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存在的。它还可能是假象。其实所有的真相都不会自动跳出来让我们看,我们不通过各种各样的认知环节,是没有办法接近真相的。这也是我们在学术研究中拒绝直观性讨论的原因。”

中国学者把西方的理论相对化,也把自己相对化,并不是要把中国“搞没了”,而是要让中国有效地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找到它的位置。不然,我们有可能像美国一样掉进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里。

如今,在网络上,有很多爱国青年在说,因为中国过去一直没有受到公正待遇,现在我们强大了,要登上历史舞台,所以我们要取代美国。孙歌认为,这其实并不是爱国,而是害国。因为任何一个在世界格局中想当中心的国家,最后一定会给自己找来很多麻烦。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府“合作共赢”的主张是非常重要的,孙歌认为,这是中国将来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新的普遍性

是一个能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之间

建立平等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媒介

孙歌认为,普遍性就是一个“大棒子”,若有学者的理论不讲普遍性,大家就可以反驳道:这挺有意思的,不过只是个案。这样,对方就被“大棒子”给“砸死”了。而孙歌想提出的新的普遍性,绝不是“打人”的“棒子”,而是一个能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之间,建立平等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媒介。

目前,这个想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大家不会将它当作原理来思考。因为经过两度偷换的西方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其实就在西方的理论体系里。

孙歌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它要求这个世界一定要有他者,同时他者不能有自己的逻辑,一定要在西方的边缘存在,不可以取代这个中心。可是,这个他者又必须消费中心所提供的产品。这是西方理论的现实土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西方理论里讲的历史,只有一个中心。在黑格尔那里,历史甚至只能在德国,是日耳曼民族所代表的那种文化。因此,当大家讨论亚洲原理的时候,大家迫切地需要生产另外一种思考、感觉认识世界的方式。

黑格尔

孙歌认为,在中国学界,除了少数真正有研究的专家,大部分人都在消费西方理论,只是山寨产品、冒牌货。如果我们真的要使用西方理论,我们要从西方的原典开始认真读。

亚洲可不可以有自己的理论?需要不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亚洲必须有自己的理论,因为亚洲的历史风土没有办法用西方理论予以有效处理。否则,只要用西方的框架去衡量,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混乱和落后。

但问题是,中国文化里边有一个很特殊的状态。中国并不像西方认为的那样缺少自由,也不像西方那么有秩序。从历史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内在逻辑,其实有另外的一种“动能”。这个“动能”,现代性、市民社会理论,或各种各样的西方理论都难以解释。因此,中国人必须要自己来生产理论。这样的理论当然可以是抽象的,但孙歌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更应该生产一些“形而下之理”。

理论可不可以用具体的方式、用经验式的、一次性的状态来呈现?这是孙歌目前还在“挣扎”着思考的地方。因为在一次性的经验里,学者做的理论性思考,得出来各种各样的结论是不能到处套用的。这需要在理论层面重新讨论理论的可能性、射程、轮廓等一系列课题。所以,孙歌借助于亚洲原理来讨论另外一种普遍性。这一种普遍性必须是作为媒介的普遍性,必须借助于特殊性才能获得意义的普遍性。这就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学者们还需要对它做进一步的理论性讨论,才能最终完成理论论述。

亚洲原理并不是求同存异

而是让“异”本身成为主体

并让它对外开放

孙歌提出,在好几次学术研讨会上,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谁在害怕文化本质主义?孙歌认为,中国人一点都不害怕文化本质主义。害怕文化本质主义的人究竟在害怕什么?有些人害怕排他、保守。其实,文化本质主义本来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最害怕文化本质主义的人,恐怕恰恰是无法进入对方文化的强势者。

我们为什么要谈亚洲原理?孙歌认为,因为亚洲是一个在西方理论的意义上绝对不可能成立的范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焦虑地要谈亚洲,除了要把中国放到亚洲里边以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东北亚最早主动用命题提出亚洲一体,并用亚洲来对抗西方的日本。

而中国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这使得民国的那批中国学者认为,我们也要有谈亚洲的权利。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民国时期谈亚洲的学者,除了汪精卫,大家都没有把亚洲意识形态化。因为一旦把亚洲意识形态化,就会产生问题,中国人谈的亚洲如何跟日本人谈的亚洲划清界限?

在今天,这块石头被搬掉了。日本现在讨论要重新回到亚洲,而且要清算过去“大东亚共荣圈”的那一段历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谈亚洲也有一个新的起点。但这个起点是亚洲无法整合的特性和它的文化多样性。亚洲不会允许让中国来代表的,中国只是亚洲的一部分。尽管我们知道,在很大程度上,亚洲的多样化,如同多样的民族文化内在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是不是就等于亚洲?

孙歌认为,研究内在于中国的亚洲元素是一个真问题,但是中国并不等于亚洲。而且,不是所有的亚洲国家和社会都认同亚洲。其实真正认同亚洲的地区也就只有东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谈亚洲,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谈?

假如中国人用西方的方式谈亚洲,那会变成霸权式的讨论,这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学者要避免用西方的方式,把亚洲整合成一个大拼盘。如果我们认为有另一种普遍性的话,那么这个普遍性的目标不是要达到求同存异的大一统,而是让各种各样的特殊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价值是特殊的,并不是普遍的。这世界上没有普遍的东西。但是,文化相对主义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孙歌认为,所有拒绝别人理解的、封闭的、排他的特殊性,都是不具有普遍性的特殊性,而真正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性是开放的,同时还尊重别的特殊性。因此,当这样的情况在人类社会有可能实现的时候,大家才能说那是一个有普遍价值的人类社会。

此外,在讨论亚洲原理的时候,孙歌刻意把作为实体的地理范畴的亚洲,纳入到原理性的讨论中,这是由于地理的层面在亚洲被作为符号讨论时经常被忽略了。在地理学里,越有质量的研究,越是特殊的。所以,亚洲范畴一定要被包含在历史地理学的层面里。

那么,这和亚洲的符号、理念和思想是怎么结合的?孙歌从和辻哲郎的《风土》找到一个结合点。因为风土既不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也不是主观的社会生活。人的个性、社会的习俗和自然的风土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重视风土的最大功效在于,当大家这样讨论问题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挪用和套用的。这样,风土在思想史上就有意义了。

和辻哲郎

竹内好的《作为方法的亚洲》在传入中国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为方法”,比如,“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方法的电影”等。孙歌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危险,当大家认为什么都能作为方法的时候,那具体的上下文就不重要了。在强调亚洲的地理风土的时候,强调的是语境的不可替换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特殊状态,才能有所发现。

竹内好

孙歌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学术操作是没有风土性的、没有上下文的。有人说,中国在宋代就有了现代性。可是,一旦当讨论者真的进入了宋代的历史风土,进入历史语境,就会发现,就算宋代存在着那些现代性要素,但它们也可能实际上是别的东西,而且也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语境一定是风土性的。在这个意义上,孙歌觉得亚洲是最好的一个研究对象。孙歌相信非洲和拉美一定也有人在用别的方式讨论非洲原理和拉美原理。但像亚洲这么多样化的地区,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寻找亚洲原理要找的是“不齐之齐”,并不是求同存异,是让“异”本身成为主体,让它对外开放。孙歌举了一个例子,“当我们面对一个印度人的时候,我们要设想自己是个印度人,去理解他们为什么吃饭要用手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表达对他们的诚意和理解。我们想要了解他们,但我们并不想取代他们。而所有的这种想法,迄今为止全是经验,但大家却认为经验不重要。因此在原理上,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这个革命绝不是嫁接在西方理论之上的。”

记者丨徐悦东

编辑丨吕婉婷

校对丨翟永军

今生我仍然想与你看日落


为何,如此静谧的日出中,我仍认为,唯有叹息,才是相识到现在,你对我最真实的表达。

那天你说,我们走进那圆盘里去吧,你的热情像太阳溶化冰雪般,把我溶化了。

曾经是无意中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吗?和我一起看海,看日落,这一直是我的梦,我的期待。

你取走了我的心,却没有一句回答。如今,我只能独自在海边,看夕阳西下,听那嘲弄我孤独的浪花。

走过无数的路,经历无数的风雨,孑然一身来到,仍存于记忆里的栈桥。

为什么?依旧冷冷清清了无牵挂,我宁愿变成图中,那无生命的铁柱,至少还有绳子牵挂,海水,船舶做伴。

你曾经对我说过,我是夕阳中盛开的花,美的让你无法自拔,可是夕阳西下,你在哪里?,为何只留下我的牵挂?

想起了那个黄昏。你拨弄着我的短发。为难着兄弟还是情人。如今这里有新的情侣,黄昏也成为我独自一个人的家。

时间,就在车来人往中流逝,没人记得你的表情,你说过的话。

风继续吹过,在沙漠里,没有你,我独自看夕阳西下,却仍会有泪水流下。

爱情是风中的花,却在夕阳里凋谢,只留下几盏孤灯和一排排木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