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那一片菜园子

那一片菜园子

发表时间:2020-09-09

【www.qg13.com - 感叹那一抹的情感美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那一片菜园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我心中满是怀念对一片已经消失的菜园子的怀念。

题记

【一】

七点了,虽然今天是中秋节不用上班,可是也该起床了。

我打开窗,一股凉风扑面而来,颇有些凉意了。中秋节了,也该是这种气温了。天色有些灰暗,眼前的溪流、大桥、房屋都笼罩在透明的白纱似的薄薄的晨雾里。远处层层叠叠的青山沉浸在雾霭里和天空融成一色的灰蒙蒙。

屋前的公路上不时有人走过,大多是早锻炼回家的人。公路下边是一片用黄泥新填起来的空地。这些泥土运来也有些日子了,可是经常经过这里的人应该依然记得这些黄土下埋着的是一块块溪摊上开垦出来的菜园!

前不久,邻居们看着一车一车黄泥掩埋他们照管了多年的菜地,心疼得只叹息。只几天时间,那一个个葱茏的菜园子就被埋在了土里再也不见踪影了!从此,它们只在人们的记忆里存在着。

眼下正是种白菜的时间,有几位邻居又在新堆起的泥土上动锄头了。我看见黄泥土上又冒出了几片新绿。此刻,两个女人正在那新开的园子里忙碌着,他们提着水壶浇菜。我看了有些感动那黄土堆里冒出的浅浅的绿色正是她们创造的。再看看其他地方,那些黄泥土堆也早已星星点点地种着些作物,只是我太粗心没有注意到而已!

【二】

如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片菜园的前身只是一片很大的溪摊。水库蓄水之后,溪水不会漫到滩上来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杂草繁衍,蔓延成绿色的一片。勤劳的人们一眼就看到了这片闲置土地上的生机,纷纷在这片溪摊上开垦。因为是溪摊,沙土少,鹅卵石多,他们把地挖松,捡出石头,才有了一层薄薄的泥土,挖出来的石头堆积成田垄,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开垦出来了!没几天功夫,那么大的一片溪摊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园子!

园主人在新开的园子里种上应时的蔬菜瓜果庄稼,从下锄头的一刻起,这片新开的菜园就承载了许多人的希望,他们适时地播种,施肥,收获,周而复始,这片贫瘠的土地也渐渐变成了沃土。

几年下来,溪摊上能开垦的地方都被开垦了,庄稼蔬菜一茬一茬收获,园子逐渐在合并,有些人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把当初开垦的零星小地连成了片,成了像模像样的一块地了。那些不能开垦成地的地方,有人就在那儿堆些土栽下茉莉小花。茉莉小花是一种灌木,长得很快的,只要两年时间,当初种下的一株花便能繁殖成一大丛。

秋天是这片园子最美的季节,一丛丛茉莉小花开了,极像绿叶枝头缀了一层香香的白雪,鲜明而又耀眼。这儿一丛,那儿一片,点缀在园子之间,显得错落有致清新怡人。茉莉小花的枝条很高很茂密,要把花枝扳下来才能收花,好在枝条柔软,不要费多大的劲。茉莉小花一串串的,花朵很小,收花很费时间,而且要小心翼翼的。收花人或拿个竹匾放在花丛下,或撑开一把雨伞倒放在花丛下,扳下枝条,左手抓住枝条,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互相配合着,捏住细细的花枝轻轻一拉,小花就簌簌地落下来了,这个力度是很讲究的,要是劲用大了,就会把还没开的花蕾也收了,力用小了已开的花儿就不能收下来,到明天来收就变色了,既不好看也不好吃了。收花虽费时又要有耐心,不过在花丛里劳作清香沁脾的也是一种享受。累了,就伸个懒腰,深吸几口气满是花香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又能坚持了。

【三】

想当初,老公也被邻居们的垦荒热情感染了,开垦了桌面大小的一块地,他在园子里种下了四季葱,也收获了一些。第二年老公就不再种了,那就让我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情吧!我喜欢吃白菜,那就种白菜吧!我从邻居家借来锄头就到我家的菜地里劳作去了。我嫌地小,想往大里开,可是地很硬,锄头下去会反弹回来,手被震得生疼石子太多了,根本挖不下去!那就捡吧,可是捡了一大推的鹅卵石还没看见多少土。看来我只能守着老公创下的那份基业了。我照着小时候在田间地头从父母那儿看来的方法锄地,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一位农妇。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把块地锄松了,在邻居的指点下总算种下了小白菜籽。

接着就是等待了。几天后,地里就冒出浅浅的绿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绿意渐渐地变浓,然后我就不再关心菜的长势了,再然后我天天忙着与种菜无关的事情就渐渐地忘记了它们。说实话,我一开始就没指望我的菜地能给我带来多大的收益,当初种菜只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邻居们对待园子里的作物的态度是很认真的,那个高度是我无法企及的。他们给作物拔草、施肥、捉虫,天晴久了还挑水浇园,如同尽职尽责的农妇农夫!我想,他们对土地的感情远比我深厚,他们对土地的需求也远比我急迫,他们在泥土里伺弄作物并非单纯的怡情,土地里的收获依然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而我这个吃着父辈种出来的粮食长大的人,虽然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对土地的虔诚绝不亚于在农田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农,可是我只把这种情怀深深埋藏在心底。

毫无疑问,我的菜是溪摊上所有作物里长得最糟糕的,因为我在园子里花的心思是最少的,隔壁大婶看见我了会时不时地提醒园子里该干的事情。我嘴里应着,可是我总是忘了去做,我对地里的白菜缺少一份应有的责任心。某一天我突然想起要看看它们。看到那些白菜我有些心疼,密密麻麻一园的菜苗,黄黄的,老气横秋!再看邻家的,一片葱茏,翠色欲滴。

我在分析原因,首先是技术层面上的,我播种的时候菜籽播得太多了,就那么一小块地我竟然撒了一包菜籽!其次是我家的菜地是原生态的瘠土,我从来没给地施过肥。其三是我没有浇过水。可怜这些菜苗,就像是一群无父无母的孤儿,自生自灭!愧疚之情涌上心头,种菜犹如养孩子,不好好培养孩子干吗要生孩子呢?

我知道自己没有耐心打理好这块菜地,就想把菜送给邻居管理,可是他们都说自己已经种了,不想要了。我就像是一个无心照顾孩子的母亲,想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别人养育,可是没有人愿意接收,我满心歉疚。

那一季,我的菜就那样在园子里自生自灭去了。有一天我在家烧饭吃,忽然想起自己种的菜。我到园子里一看,很多白菜已经枯死了,还有些被虫子吃了只剩下菜梗,也还有寥寥的几棵有点像白菜,我怀着深深的愧疚收获了它们。

看着这几棵收获的白菜,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人面不如土面。我问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母亲说:田地懂得知恩图报,只要你播种了就会有收获,而有些人远不及泥土有情面。母亲的话是朴素的也是深刻的!即使像我这样慵懒的不负责任的农夫,它们依然尽自己所能给予我回报!

人面不如土面。这是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从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里提炼出来的至理之言!我想,在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在很多人对土地的感情淡薄到只要提及土地就想到房地产的今天,又有几人能深刻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呢?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土面又会有多少不同的解读呢?

自此,我不再种菜,那块园子就荒芜了。

【四】

邻居们是辛勤的,他们跟着季节的轮换在园子里劳作,和园子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片园子也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他们种出来的菜自己吃不完就送些给邻居,比如像我这样没种菜的,让我们一同分享土地的馈赠,分享他们的快乐。

这片用许多双勤劳的手抚摸出来的大大小小的菜园子,一季一季演绎着枯荣,年复一年给伺弄它们的主人带去收获的喜悦。

然而今年上半年,这片溪摊(说得确切些是这一片菜园子)划入了镇府的规划蓝图里。从某一天开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运来一车一车泥土把这里填平了,填高了。虽然我们都不知道这片土地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在它的上面会长出什么样的建筑物,但是那些曾经长出瓜菜的园子如今都已埋在了新运来的泥土下面了!

算算时间,这片园子从出现到如今的不复存在只繁茂了六年时间,然而,它给予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是美好了我们的记忆!这份馈赠以蔬菜瓜果的形式冲淡人面的淡薄而经久不息地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五】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看着窗外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我心中满是怀念对一片已经消失的菜园子的怀念。 

扩展阅读

母亲的小菜园子


我们农村盖房子最讲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留有足够的空地,等房子盖好了,便开始筹划着这些空地的用途。一般房屋左边或右边除了盖个厢房放一些杂物外,还有鸡架和猪圈等家禽的饲养场地。后院一般都栽种几颗杏、枣、桃等果树,而前院则用石头砌一个小菜园子,种一些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韭菜等时令蔬菜,供全家人食用。

我家也一样,房屋和院子虽不算大,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全都有。我们全家人年复一年幸福地在这里生活。

俗话说的好,男主外女主内。喂鸡、喂猪、做饭、洗衣这些家务事全由母亲一个人承包了,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忙道,从春忙到秋。

每年的春分刚过,母亲就开始琢磨今年菜园子都种什么蔬菜,她把去年秋天留的菜仔种子拿出来看看够不够。参照去年的比例,打算今年每种蔬菜种多少,而且还不能重茬,如果重茬种地,会影响产量。只见母亲从房梁上取下一个小筐,里面装的各种蔬菜的种子。她打开用旧书纸包的一个个小包,里面各种菜仔太齐全了。这些菜仔都是头一年秋天母亲精心挑选的。有一些我都分辩不清,母亲便告诉我每个菜仔的名字,两头尖尖白色的黄瓜仔;豆角仔的形状似猪腰子,象纽扣大小,亮晶晶的,上面还有花纹;茄子、辣椒、西红柿的种子非常的小,象麦片一样的薄,很难辩认是什么种子。白色的倭瓜仔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因为它非常的好吃,母亲总把它炒熟了给我吃,可香了。母亲精心挑选的菜仔一颗颗子粒饱满,结出的果实肯定大丰收。母亲边和我讲着,边把这些菜仔放进小碗里,用水泡一下,再用湿布盖在上面,放在炕头上,过两天就能发芽播种了。

母亲准备好各种菜仔的同时,父亲把院墙损坏的地方重新磊好,和点泥巴抹上个帽,插上山枣枝。山枣枝带刺,插在墙头上,防止鸡进去把种好的菜仔抓出来。

我家小菜园子里最先发芽的是韭菜和小葱,因为韭菜和小葱都是在地里过冬的,清明前后天气一天天的回暖,冻土层早已经融化,地表温度上升。我看见母亲用耙子把韭菜和小葱垄上的枯叶和杂草梳理好。那嫩绿色的小韭菜和小葱开始露头了,然后铺上一层底肥,底肥都是自家发酵的农家肥,非常的壮,是纯绿色的肥料。再浇上水,几天的工夫,小韭菜苗和小葱苗就长出一寸多高,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割第一茬韭菜了。因为气温不太高,头茬韭菜长地慢,如果第一茬韭菜不早点割掉,会影响第二茬的生长。其实头茬韭菜非常的有营养,墨绿色,长的壮实,根部发紫。母亲告诉我说:头茬韭菜叫地青,特别的好吃。包的韭菜馅饺子味道特别的清香,母亲蒸鸡蛋糕的时候放点地青韭菜末,那味道更不一般,至今都回味无穷。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母亲开始打垄,做池子,上底肥。小菜园子已经成形了,种子也发芽了,开始播种了,母亲在池子里用镐和锄头备上小沟,浇上水,然后小心地把种子点上、培土。几天的工夫,小苗开始破土而出。母亲伺候就象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小苗一天天的壮实了,满园子展现出一片绿色的生机。

母亲在园子边上又种上苞米,因为是自家园子,苞米种的早,不到秋天就熟了,我们就能早早地吃上烀包米了。

小菜园子在母亲精心的培育下,小幼苗绿油油的。黄瓜滕和豆角豌向架上延伸,小黄瓜顶花带刺,白色的辣椒花,黄色的西红柿花吐露着芬芳,与紫色的茄子花竞相开放,装点着我家的小菜园子,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我每天放学回家,都帮妈妈担水浇灌,妈妈一颗颗地修剪着,把多余的枝叉剪去,怕影响主枝的结果。准备一些高梁秸秆,把长高的黄瓜和豆角秧架了起来,就等着收获果实了。

转眼间端午节到了,我家的小菜园子也开始收获第一批果实了,最先熟的就是黄瓜和五月先豆角。端午节妈妈摘了几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拌了一盘凉菜,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又用片粉和猪肉炖了豆角,过节的气氛更加浓了。我们全家人吃着新鲜的蔬菜,心情也不一样。因为那个时候不象现在,小时候整个冬天都看不到新鲜的蔬菜,一日三餐萝卜、白菜、土豆。吃着新鲜的蔬菜,高兴极了。

没过多久,西红柿里外透着红,紫茄子、大青椒挂满枝头。妈妈采摘蔬菜的同时,也不忘了留一些健壮的果实做种子。有一天妈妈让我去菜园子摘菜,我专门摘那些大个的蔬菜。我那里知道,那是妈妈留的种子,这下子可惹祸了。妈妈看着我把她留的种子摘了,心疼的不得了,把我一顿的骂。没办法了,第二年春天,妈妈只好和邻居要了点种子,把小菜园子种上了。

夏天是蔬菜产量最旺盛的季节,我每天放学回来,首先冲进菜园子,摘上几个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用手擦一下就吃,老香了。署期放假,我每天都光临小菜园子,象扫荡一样。

小菜园子蔬菜第一茬采摘差不多的时候,有的秧苗就要完成了使命,逐步的枯萎。妈妈便开始准备第二茬的种植。晚黄瓜苗和晚豆角苗破土而出,小白菜、小生菜、小水萝卜等蘸酱菜水灵灵的丰富了我家的餐桌。妈妈把吃不了的豆角和茄子晒成干,留着冬天吃,有时候也送给邻居一些。

我家小园子的蔬菜产量最高的还有倭瓜,倭瓜一般的成熟期很长,结的果实也多。倭瓜架直接架在院墙和房屋的前面,整个院子都被倭瓜架挡住,夏天可以在倭瓜架下面乘凉。倭瓜开黄花,叶子非常大,象荷花的叶子。蒸饺子的时候一般都用它铺在蒸屉上,饺子不粘,味道也很清香。嫩一点的倭瓜包饺子和包子,也可以炖着吃。如果倭瓜完全成熟,到秋天的时候上面便挂一层白色的灰,摘下了存放整个冬天。我们家每年都收获二三十个大倭瓜,甘甜甘甜的。用它和大黄米做腊八粥那可是一道美食!

秋天到来的时候,小园子便开始萧条了,枝叶慢慢地枯萎。妈妈便在下秋霜之前准备几个坛子,把剩余的果实摘下来,放在坛子里淹成咸菜。然后就象打扫战场一样,把小菜园里的架条和干枯的枝叶捆起来摆在墙角边,同时,也结束了在小菜园子里一年的辛勤劳作。

转眼间进入冬季,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把我家的小菜园子封盖的严严实实,开始了冬眠,再也没有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又到了春天播种的季节,我家的小菜园子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那满园子的春色就象母亲的笑脸,那丰收的果实装满深深的思念。小菜园子不仅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新鲜的蔬菜,更给妈妈带来了春种秋收的喜悦,也给我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母亲离开我们许多年了,而我家的小菜园子依然存在,依然收获着果实,讲述着妈妈的故事。

菜园子园长—沈雅娟同学


菜园子园长沈雅娟同学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3年的夏天,照片上三个人,一个是沈雅娟,一个是炊事员张丽娟,一个是卫生员孙佳芝,四十三年了,看见这张照片,倍感亲切,那是下乡第一年夏天,她们几个去锦州照的像,今天看来格外珍贵。

照片最左边的人叫沈雅娟,是我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后,一起下乡来到盘锦东郭围场四新大队,又分到一个连队,知青二连。

下乡不久,连队就成立了菜园子,自己种菜,她就调到菜园子去了,还当个小头头,同学们管她叫园长,有七、八个人。

我们下乡那地方,靠近大苇塘,全是盐碱地啥也不长,青年点仅有的两棵小树也要死不活的,所谓的菜地就是离村庄近点,盐碱能少点的地方,有足球场那么大小,靠路边盖了三间小房,这就是他们的菜园子,连吃的水都没有,全靠连队派马车每天拉水来吃,女生住东屋,男生住西屋,中间过道烧水做饭。

首先,沈雅娟找到连队要求派人来,帮助把菜园子的篱笆墙架起来,架篱笆墙得挖地半米多深呢,浅了篱笆墙埋不住,防止鸡、鸭、鹅、猪来祸害菜苗,要是靠他们几个人挖,得挖到猴年马月去,本来就体弱多病。

接着连队又请来种菜技术员,教他们如何在盐碱地里种植蔬菜,科学的改良土壤,减少土的盐碱程度,哪段时间他们几个同学起早贪黑的干,深深翻土施肥大量浇水,减少盐碱成分,看似小小菜园子,干起来都是活,跟车打水一个人,浇地一个人,施肥要用人,还要翻地,中午晚上做饭还要人,把他们几个累得东倒西歪,天一黑就睡觉,天刚亮就起来干会儿活,再吃早饭,同学们有的说,要知道菜园子这么累,还不如不来菜园子了。哪段时间太难了,沈雅娟这个头头太不好当了,又要安慰同学,又要带头干活,还要操心每天吃什么,每天干什么活。

那时,他们菜园子自己做饭吃,去连队食堂取粮取菜,连队食堂也没菜啊,他们取啥啊?去一趟背点高粱米回来,大米根本看不见,同学们各个唉声叹气,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沈雅娟就自己掏钱去供销社,给同学们买红烧猪肉罐头做菜吃,见点油星大白菜也好吃点,白天看着沈雅娟很坚强、很能干,夜深人静时,她经常一个人流泪,那时,她还不到十八岁,她也是感情脆弱的女孩子啊!现在想起那时,她仍然会泪流满面。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他们在地里精心种下一粒粒种子,有西红柿、茄子、芸豆、南瓜、韭菜、辣椒,应有尽有,每天还要节约用水,省下来的水都浇到地里,盼着出苗。

一天夜里,下起大雨,沈雅娟冒雨跑到地里一看,菜苗出来了,翠绿翠绿的、嫩嫩的,她高兴的大喊:苗出来了!同学们纷纷跑出来,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那一夜,沈雅娟冒着大雨,在地里整整坐了一夜,看着翠绿的菜苗,想起往事她的眼睛又模糊了,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秋高气爽的时节,小小菜园子,花香四溢,一车车新鲜的蔬菜拉往连队食堂,看着这一切沈雅娟笑了,他们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

20XX年1月20日

那一片落叶


天冷了,起风了,树叶就落了。树离我很近,我能感觉到它们在渐渐凝固。

树枝上少了往昔上下翻飞的麻雀,少了曾经以为噪人的蝉鸣,树只是静静的,把叶子纷纷抖落,然后,再把思念慢慢挂满枝头。看着众多飘落的树叶,这一刻,心微微一颤,仿佛我就是其中一枚。

没人留意树叶要飘向何方,也没人去体会叶子飘落时的心情。此刻,我就是那片小小的落叶,风为我的翅膀,云是我的脚步。飞得很低,很慢,落在故乡的山崖上。我看见,山崖上的石头和花儿一起绽放,羊群和白云一起飘荡。山谷里还有女人们放肆的歌声。羊儿比以往多了,肥了;歌声也比以往喜欢了,嘹亮了。

乘着歌声,我飞过田野,越过那条小溪,落在村东头的那棵大树上。大树还是这棵大树,生生不息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很多方向,对于从村子走出去的人,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树老了,我们长大了。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从水井里挑水的汉子没有回答我。随着他稳实的脚步,我掠过儿时熟悉的石板路。看见,村口变了,原来妇女们经常拉舌头的空地上,建了一座房子,从里面传出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三大爷还挎着竹筐,只是,以前筐里是拾来牛粪,现在装的是绿油油的青菜,他一直在这个穷僻的村子里。三大爷的儿子在城里搞建筑,发财了,接了很多次,大爷就是不去。这个世界,留住人不是房屋,带走人的也不是道路。或许是岁月里的那些风风雨雨。

这就是我家。一切依旧。房子是木制的,不大,日子久了,显得摇摇欲坠,可,一直为我们挡风遮雨,一直不倒。房子外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左半边种些葱,白菜什么的,右边空着。天热时,晚上都在这纳凉,听大人们讲山里的故事。农忙时,白天就铺上晒谷子的垫子,晒干稻谷。我落在屋檐上,看见为游子归来而冉冉晃动的炊烟。闻到了熟悉的米饭味道。母亲就在炊烟的源头。灶里微微的火红,照亮了母亲仍旧慈祥的脸庞,只是多了些岁月的痕迹。我想吹散包裹着您的油烟,我想替你抓住天边过往的云,让时光倒流,还你曾经的风风火火。

子夜时分,我落在窗户上。听见,父亲平稳的呼吸声。禁不住伸手摸了摸父亲的大手,暖暖的,硬硬的。熟睡的父亲那么安详,额头还是那么饱满。只是,现在,父亲累了,真的累了。明天又不知道有多少艰难等着他。好好休息,父亲,孩儿长大了,手和你的手一样大,一样有力。

天要亮了,我飞出村子。

还有一个地方,我必须去。是炊烟散尽的地方,有一条一直醒着的路,路的尽头,外婆就睡在哪。

外婆您还好吗?我来看您了。身后的老槐树哗哗作晌,是外婆在回答我。外婆的坟上覆盖一层厚厚的落叶。好像是把一切都掩盖了,可我知道,外婆就在这,有了这层叶子,外婆就暖和了,就欣慰了。

返回城市,脱下叶子的外衣,没人知道我回过家。

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