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别样的端午

别样的端午

发表时间:2020-09-11

【www.qg13.com - 端午情感美文】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别样的端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了到,看到市场上到处都是在卖粽子和各式彩线香包,不由想起小时候老家的端午来。

老家的端午是在风吹麦浪中迎来的,杏熟麦黄的时候,舅舅一般要给外甥娃送曲莲馍。曲莲馍是手工先做出模型,雕刻上花纹,然后放在铁锅里烤制的。它外形很像盛开的莲花,上面雕刻着这样那样的花纹,寓意吉祥如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之意。曲莲馍是套装的,有心的舅舅家除了做一个大的圆的带着各种花纹的曲莲馍,还带着几个小的。那些小的,是小时候我们的最爱。因为中间有孔,我们通常喜欢套在手腕上当手镯转,转累了就咬几口家有小小孩的,舅舅家除了送曲莲馍外,还要送肚兜。(小婴儿的肚兜需要外婆一针一线的缝制,而且上面要绣上一些小壁虎之类的小动物用来辟邪。)大点的就可以买个背心代替

每当麦子黄了的时候,孩子们都嚼着杏子,在村口企盼舅舅的到来,除了企盼转曲莲馍的乐趣外,更多的是想看看舅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看的背心,有没有自己中意的卡通人物等而我,对于曲莲馍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毫无兴趣。我唯一企盼端午到来的原因是粽子和塑料凉鞋。

老家临近端午的时候,正是麦子快熟的时候,这个时候集市多了起来,赶会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以前集市是几个月一场,或者几个星期一场。这个时候就是三天一场会,因为马上要收麦子了,很多人需要添置农具和装备。母亲这个时候也要去赶集,去买几个割麦子的镰刀、草帽、或者买点竹编的笼子,或者背篓等。而这也是我最最盼望的,因为母亲要赶集中午不能回家做饭,通常让我放学后直接去集市找她。每到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的心早都飞了,老师讲什么不得而知,就盼着快点放学。转眼看看四周,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一副焦急企盼放学的表情。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快速约好几个同学,朝着集市方向开始了飞奔当满头大汗的找到母亲的时候,母亲怜爱得边用手帕替我擦汗,边赶紧把我领到粽子摊边,要了两个粽子。看到卖粽子的,在小白碟子里把粽子慢慢解开,撒上白糖,我的口水已经快流下来了,好不容易等到弄好了,赶紧接过尝一口,一丝清凉的甜蜜的滋味顿时在口中弥散开来,满头大汗的疲乏一扫而光

等填饱了肚子,看着周围花花绿绿的塑料凉鞋,我的眼里冒出了光。又央求着母亲去那边看看,母亲当然知道我的小算盘。故意逗我说:那就去看看吧,反正不买,你已经把钱吃粽子了。等到了凉鞋摊子,我就开始了百般讨好母亲,说穿着布鞋脚好热啊,我一定好好学习之类的话磨得母亲最后不耐烦了,点头答应买一双。那个时候我的心情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就是觉得周围一切瞬间都变得美好起来,连天都好像更蓝了。于是精挑细选了一双自己喜欢的,立即就穿在脚上,把旧鞋子装在塑料袋让母亲带回去,我穿上新鞋子直接去上学了

那种透明的塑料凉鞋,颜色鲜艳漂亮,穿在脚上很好看,吸引了不少同学羡慕的眼光,可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容易烧脚。走一会,因为脚底出汗,老会往前面滑,很不舒服。好在路边的水渠老在浇水,走几步把脚放进去冲冲,瞬间凉到心底。望着清亮的水渠下飘动的绿绿的水草,配上我鲜艳的透明塑料凉鞋,我的心都要醉了

多少年过去了,了解了各种端午节的风俗,但是粽子和塑料凉鞋却一直是我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别样记忆

情感编辑推荐

别样的推介


别样的推介

自信未必开出最美的花,却可适时结果

那时,柴静还是一个大学生,她最喜欢听电台的一个夜话节目。

她提笔给主持人写了一封信,说她有一个梦,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坐在录音室里,像他一样,为别人排忧解难。那个当年当地最红的电台主持人,居然在广播里答复了她,说想当主持人的那位叫柴静的同学,你下午可以到我们电台。

去面试时,在主持人的办公室里,居然来了五十多位同学。主持人无权定夺,只好请出了电台领导。领导只问了一句:你们中间有谁学过播音?大家面面相觑,都没有学过。

可想而知,一个都没有留下。

她回到学校以后,去广播站自编自导了一个叫别样的声音的节目,其实就是介绍一本喜欢的书,然后根据书中的意境配上音乐,录下来。南方的三伏天,她在广播站忙了一下午,从录音室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可她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她又跑到了电台,把带子交给主持人。

只听了一段,主持人就啪地把录音机摁了,主持人背对着她,她看不清主持人的脸,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她涨红了脸,紧张得不行。她想,他都听不下去了,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她的心跳,她想逃出去,却意外地听见:今天晚上,你来做我的节目吧。

晚上,她来到播音间,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侃侃而谈。从那以后,她就成为这座省城电台的客座主持人。毕业后,她选择了主持人作为她的职业。从电台到电视台,从省台到央视,一步步走向成功。

领导问他们谁学过播音,就是想初步了解他们的播音能力。众人因为没有学过播音,当时没办法让领导了解他们的播音能力。柴静意识到了这一点,她通过制作一期节目,向电台推介自己,让主持人了解她的音质音色以及播音主持能力。因为节目编排很有特色,别样的声音让她获得了欣赏。

求职时推介自己要有特色,求职成功之后,还要不断别出心裁地推介自己。柴静18岁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时,她在开场白中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简短的几句介绍,给人塑造了一位热情、恬静、温柔的女主播形象。柴静懂得,只要你的人对了,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她推介自己时重点推介自己的人格形象,她用人格魅力增添节目魅力,当年的《夜色温柔》节目因她的人格魅力而显得更加温柔,深受听众欢迎。

柴静不满足在演播室推介自己,她想当新闻记者推介自己。当了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后,她认为你采访谁、不采访谁、你问什么、不问什么,一个片子出来,是有观察者痕迹的不单单是一个提问的工具,那里面,是有我的。她的每一次采访,都是对自己一次别样的推介。《新闻调查》因她的别样采访、别样推介而很有特色,很有影响力。

只有别样的推介,才能推出别样的人生。

别样的青春


时光如梭,织出五彩的丝线;丝线交错,编出多样的青春;青春各异,每一种都蕴含别样的意韵、张扬着不同的人生。回首已消逝的十四载,我发现在这青春画布之上,杰伦,无处不在。

哼哼哈兮打出热血的青春

毫无疑问,当《双截棍》在大陆横空出世之时,这个还沉浸在传统音乐中昏昏欲睡的国度震惊了。明快的曲调,新潮的饶舌,再加入传统的中国文化,这首歌曲刹那间便引起了满城风雨。而年幼的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般,被深深吸引了,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我的心灵深处,像一粒种子播入泥土,从此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双截棍》和《忍者》是那个时代我最喜欢的两首歌,虽然唱了好多次都跟不上节奏,虽然那时候都理解不了歌词的含义,但那种内在的感受引起了我心的共鸣。

那是一种热血,一种青春。

袅袅炊烟古风古韵的青春

如果问你Jay的音乐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会说中国风。如今的年代,谈情说爱的小情歌,激情澎湃的摇滚风,古灵精怪的嘻哈范已经泛滥成灾,而这种蕴含着古典气息的现代音乐的出现立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东风破》到《红尘客栈》,这一首首古风古韵感染了我,使得文章之中出现了几缕古风,青春之中增添了几分洒脱。传统文化在此刻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

那是一种古典,一种青春。

雨下整夜爱情萌发的青春

无可否认,爱情是青春之中举足轻重的一条线,而情歌无疑是表达爱意的绝佳载体。Fantasy意为幻想,青春之中的幻想中怎会缺少爱情?于是,《简单爱》显现出了爱意正浓的甜蜜,《安静》表达出了被迫离开的无奈。

青春之中,少不了《七里香》般初恋芬芳,少不了《星晴》般恋爱的甜蜜,少不了《夜曲》般失恋之痛,少不了《黑色毛衣》般回忆之重。爱情,是一个轮回,给了人精彩,也给了人伤痛。

那是一种温暖,一种青春。

跌跌撞撞了解世界的青春

许多人都说Jay的歌太过于浅显,没有深刻的道理。对此,我不赞同。君不见《外婆》之中那对于理想的坚持;君不见《爸你回来了》之中那对于和睦家庭的渴望

青春,在拥有无数Fantasy的同时,也要认清现实,认识真实的世界。一首《止战之殇》,对于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一首《超人不会飞》,对于生活的无奈尝鼎一脔。这世界是美好的,亦是残酷的。

那是一份真实,一份青春。

这就是我的青春,那份别样的青春,它唤作Jay。

别样的雨景


雨,滴滴答答,一颗又一颗,如露珠,如泪珠,如珍珠。

夜幕降临,家中的水已经被寒冷的气氛给冻得一滴未盛。无奈,只有出去买饭吃了。而我,担此重任,冒着风吹雨打,离开家。

等红绿灯之际,一位年迈的老人正站在我的不远处,孤独的淋着雨,等待着绿灯。他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脸上被岁月雕刻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神中透露着无奈。身上没有一件羽绒服,单薄。一粒又一粒的雨残忍地拍打着他那脆弱的身躯。微微颤抖。

雨,滂沱无情,一股又一股,如石头,如水柱,如泉涌。

我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该不该过去给他撑下伞呢?纠结。

老爷爷,这把伞送给您吧。稚嫩的童声从耳畔传来。抬头,愣住一位小男孩正踮着脚,小心翼翼的将伞举过头顶,为老人遮风挡雨。脸上,笑容如花般灿烂。老人微微低下头,用那沧桑低沉的声音,缓慢地说:谢谢,但你把伞给了我,那你怎么办?别担心,我妈妈在哪儿呢。爷爷,您就放心用吧。男孩指了指不远处。老人蹲下身,爱抚着男孩,眼神充满柔和。

雨,淅淅沥沥,一丝又一丝,如长链,如琴弦,如烟雾。

绿灯了,老人越行越远。而男孩却一个人,戴着帽子慢慢离开。我愣住,追去

小朋友,你把伞给了别人,自己却在这儿淋雨,好吗?当然好了,老爷爷不仅穿的比我少,而且还比我脆弱,伞当然应该给更加需要的人吧。男孩笑着说。那我把伞给你吧。不用了,前面就是我的家了。说着,他跑远了。

在同一片风景,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处事不同。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人世间最美的温情。

这样的雨景让我留恋

别样的渡口


养育我的村庄叫河湾,地处洪河岸边。许是曾经的村庄是个温婉可人的姑娘,被多情的洪河相中。于是,轻轻的伸出一只手臂,便将村庄圈入了臂弯。这一圈,村庄便倚在洪河的胸口不知多少年。

于是,无论你是出来,还是想进去,必要经过渡口。

出入村庄的渡口,共有三个。

一个在村子的西南张湾渡口;一个在村子的西北陈埠湾渡口;还有一个在东南河湾渡口。

张湾渡口通往河湾所属的乡镇固城乡;陈埠湾渡口链接着安徽,于安徽阜南县方集镇最是靠近;最后一个,过河后就是范岗的土地,离渡口三里地远有个小集镇,土话叫它郞浪集。

在我的印象中,张湾渡口坐船的次多屈指可数。陈埠湾过去就是安徽,而我的亲戚好多都在那里,所以已记不清自己从哪里经过了多少次。然而次数再多,也多不过离家百米远的河湾渡口,它像是家的咽喉,成了出入家门的必经之地。

河湾的渡口,有时在老河嘴,有时在洚口(地面流失腐蚀的沟渠土话叫洚,洚口就是洚与河的接口)。

老河嘴处在从北来的和从西来的两股河水的交叉点上,与地面成30度的夹角,两边没有任何的依托,非常的陡峭。对岸的埠口也不平缓,即曲折又艰险,走在上面即使是沉稳的中老年人,也很难做到步态稳健,一步步不由得加快脚步,像背后有人用力的推了你一把,让人脚步踉跄,几乎收不住。你若问那样险,为何还要将埠口放在那,现在想想,那里好像是最平缓的地方。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船放在那里还是很少。因为一条大洚将河南岸的土地分成了东西两块,洚面宽十丈有余,洚底也有最宽处也有四五米。不单是上地干活的,就连赶集上店的、上学放学的、婚丧嫁娶的,这个向东,那个往西;这个从西来,那个往西去,路线无法统一,放在洚口是最合理、最方便不过的啦。

船,是一条木板船。

江湖人说,无论大小船,总有三块板:一块是跳板,令两块分别在船头和船尾。可是,我们村埠口的船,我却从没有见过跳板,许是一个个身经百战,早就练成了非凡的身手,再也不需要跳板的铺垫了。

埠口的情况,每年不尽相同,有时一天之中甚至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河流因为季节的不同,雨水的多寡,河水在不同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水位。有时,水位还会突然的暴涨和暴落。为了防止房屋被水冲毁,家家户户住在高出地平面五六十米的防洪大堤上,土话叫着大埂。

干旱少雨时,河水又会断流,当然也就无需摆渡。

涨水时还好,水涨船高,总能找到适合的地方落脚;落水时就相对难过很多了。可是,当水位一寸一寸的爬上埂腰,逼到各家屋角的时候,无论大人孩子个个心心念念的是:快快停止涨?快些回河床!

由于河水的亲吻,两岸的土地自然的水汪汪、油光光、软绵绵,这样的泥土还没有从陶醉中苏醒,是无法承载任何重量的。无论是精壮汉子宽宽的脚掌、毛边的布鞋;俏丽的小媳妇玲珑的小脚、绣花的新鞋;还是村长家的小丫头集镇上刚刚买来的白球鞋。只要你跳下船,踏上河床,无一豁免,土地都会和你来个亲密接触,将你的脚深深的拉入淤泥里,身子灵巧的,来个刘翔跨栏时的三大步,轻松摆脱河床的纠缠;运气不佳的,可能还要遭到河床的熊抱,弄出一身的泥调,引得人们一通哄堂大笑。然不管怎样,等爬上岸,再瞧,大家的脚上总是统一的颜色淤泥占领了高地,它学会了走路、蹦跳、奔跑。

包产到户后,村里的渡船承包给了离渡口很近的何成。我的记忆里,早先,何成摇船总是交叉着双手,舞动着一对船桨,像给渡船装上了翅膀,让船平稳快速的飞翔在水面上。后来,何成的儿子,我的小学同学何涛,继承和改进了其父的办法:在河的两岸固定三个点,北岸一个,南岸洚东、西隔一个,一条长长的尼龙绳链接三点,一个铁环穿过绳子,铁环上再系上一根绳子固定在船上,船来船往,只要拉动铁环中间的那根绳子就可以了,人自然省力很多,天长日久后,无论大人孩子都学会了这项技艺,以至于后来,船上一天到晚再也不见了何成家人。每当何成家人在春秋两季收获后拉着车子、提着袋子、拿着杆秤到各家称一季船费的时候,有人公然少给或者不给,理由是:每次家人过河都是自己劳动,你没出力,何来费用?

这样的埠口,个人只身前往还好,若是赶上农忙时节,更有一番不能尽说的滋味了。

一天之中,可能只有夜深人静时的两三个钟头,埠口是幽静的、清闲的,其余的时间总是忙绿异常。那些勤劳的人们,在一切皆在睡梦中的时候,提着一盏自家制作的灯笼,稀稀落落的照亮埠口的梦,渡船也在大人、孩子、耕牛、劳动工具等的上上下下的过程后,开始了它的河南河北的反复往来的穿梭。

最有看头的、也是最为麻烦、最是让人揪心的是满载收获后回家的人们。一家或三五口或六七口,护送着一辆满载的架子车,车上装载的是一家人辛勤收获的庄稼,车前是一头拉车的耕牛,驾辕的大多是家中精装的汉子,或是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女人们很少有拉车的,大都跟在车旁,搭上一把手。埠口的平缓地带,一车比一车跺的气魄,一辆比一辆威武的架子车排成一条长龙,跟随着龙头缓缓的移动。那龙头就是渡船,虽说渡船已足够大,可是,那满载的架子车真的不小也不轻。几个精壮的汉子同心协力,车头的驾着车把,车尾的驾着车脚,船上的维持着平衡,岸上的拉紧缰绳(耕牛在这时是绝对派不上用场的,一是没有那么大的空间,二是不知从哪使上力气)。一寸寸一分分的将车挪到船上,等大功告成的时候,一个个早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一船若能弄上两辆车,再加上跟随的家人、工具已是满满沉沉的一船了。等到了对岸,先是人员下船,接着是车子艰难的掉头,再就是套上耕牛,在耕牛的帮助下缓慢的爬上河床,爬到河滩。一上一下,再加上船的一来一往,一趟足足需要一个小时,这就是长龙缓慢的原因了。南岸的车辆,没有哪一辆不回北岸,就算是最后一辆也不用担心,虽说每个人都急着回家,但是先前过河的绝不会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总会帮着过了河再一起出发的。这是埠口教会大家的:团结互助。

埠口只有一条船,无论你是想去南岸或是北岸,如果船在对岸,你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耐心的等待。船上有人还好,这等待总是有限的;若是船上没人,这等待就成无限的了。这又培养了人们良好的耐心。

单是这等待,就给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

一次是我的初中时期,同村同年级的有一个男生,不仅人长得帅气,学习又好。那是一个暮春的晚上,放学后的我们相约一起回家,我坐在他的自行车上,青春期的我对他是有好感的,而他对我也不讨厌。一路上,天色渐渐黑了,风吹着杨树宽大的手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虽然不免惊惧,但却不至于害怕。及至到了埠口,已是漆黑的一团了,然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岸边没船,对岸没人,我俩放开喉咙呼喊了好大一会,可是却没有一声应答。我们知道,考验我们耐心的时候到了,便停止了呼喊,只待有行人的经过了。静下来的我们便开始了有一句没一句的交谈,声音,驱赶了黑暗带来的恐惧,沉默,扩张了少女那颗柔软的心和心中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一会儿,感觉他马上就会向我表白,说些柔情蜜意的话语;一会觉得他会突然的向我扑来将我紧紧的拥入怀抱,用手抚摸着我的秀发;一会意识中他就要吻上我的嘴唇,一股热流冲上我的脑门。虽然直到最后,他慢慢的走上渡船,都没有向我说出一个亲密的字眼,也没有向我迈出半步,可是,他却深深的走进了我的心里,成为我所时常思念的故乡的一部分了。

还有一次,是高二的暑假,平时紧绷的学习的神经,在同学们相互之间相互走动中得以放松。一天,十来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来到了我们村的黄大侠家,大家吃好玩好后,一起来到了我家,我们倾其所有招待大家,好些同学笑呵呵的说着,再也吃不下了,再也吃不下了。直到天入黄昏,同学们有人提议回家。我和黄大侠自然不能任同学们一走了之,我们拉着他们的手,将他们送到了埠口,然后我们惊呆了,船在对岸,然而对岸极目所至不见一个人影。虽说我们村的小伙个个会游泳;虽说是炎炎夏日燃烧的黄昏,虽说这条河不知多少人游过。可是,看着那近两年刚刚被污染的漆黑的河水,同学们个个皱紧了眉头。但是我的小伙伴黄大侠,真的像一位大侠一样,蹲下身子,解开鞋带,打开皮带,脱下长裤,脱掉鞋子,将裤子放在鞋上,一把扯掉身上的T恤,大家说着:不行,不能下水,太脏了!,有人伸手想要拉住他,可是只拉住了他的衣服,他飞奔着,几步便跨入了水中,挥动着他的双臂,迅速的游向了对岸。他爬上岸,走向船猫,一把拔出,提着跨上船头,扔在甲板上,一把抓住头顶的缆绳,双手交叉着拉着缆绳,渡船便向着我们飞过来。靠岸后,他紧紧拽住缆绳,让船与岸紧密相拥,不允许有一丝的窄缝,只为同学们能够轻松。直到大家都站定,才看到他的身上依然挂着恶心的泡泡,脖子上还有水中脏兮兮的漂浮物。然而,大家看向他的都是崇敬的眼神,上岸后,同学们一个个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肯离去。

埠口,也有彻底消失的时候。那是记忆中几次特大的洪水,浑浊的河水携带着树干材草等杂物,汹涌的向东流去,北岸离埂面不足三尺,南岸,洚消失了,两边的大埂消失了,只有少数的几棵树高抬着头颈,在水面上急促的呼吸。渡船再不敢下河了,一来湍急的河水会使渡船失去方向,二来,渡船也找不到停靠的地方。人人焦急的站在大埂上,只盼望,河水,莫再涨。唯独我,蹲在邻居的小小扑鱼船上,一双手紧紧的抓着船的横杆,我们像水面上漂着的一枚叶片,顺着水流缓缓的缓缓的漂向对岸。

滔滔洪水未能阻止我离家的脚步,这一走,便走到了千里之外。但是,故乡,却被埠口的那一根缆绳系着,在我的心海上漂呀,漂呀,漂,可是,无论她漂多久,只要我轻轻地拉动缆绳,故乡,总能清晰的来到眼前。

别样的风景


不满足于眼前单调的生活,我出发寻找别样的风景。

我来到了乡村。或许乡下的阳光与城里的阳光风格迥异,但乡间的人们与太阳一样勤勤恳恳。空气里夹杂着麦子的清香,麦香氤氲,耳畔是一声嘹远的鸡鸣,划破苍穹。

我信步穿过那片金色的海洋,同阳光一起在田野里嬉戏。山谷的风捎来收获的讯息,我顺着鸟儿飞翔的方向举目望去,望见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一顶草帽,一双手,农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多少农民勤勤恳恳,才喂饱了整个中国的人民?所有的农民,努力地种田,努力地插秧,努力地割麦,静待丰收,辛苦劳作。他们只有一个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田间,乡间,与城市不同的风景。乡人热情相待,在我眼中,乡村风光,是别样的风景。

我来到了都市。一直向往都市的繁华,不满于小城的清净。拔地而起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道,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奔忙,昼夜不息。

凌晨的地铁上,人们相倚而眠,困倦悄然弥漫了整个车厢;拥挤的立交桥,水泄不通;短短几秒的红灯,聚集了大批人马,各行各业的人们,浩浩荡荡地通行。

处处是长长的队伍。处处是匆匆的脚步。

夜晚的霓虹灯闪烁于高楼之上,车辆的灯影汇成光的海洋,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城市的街头。所有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创业,努力地学习,为了各自的目标和理想不懈努力。他们只有一个梦想抵达目的地。

街旁,楼旁,与家乡不同的风景。大城市的生活忙忙碌碌,在我眼中,都市繁华,是别样的风景。

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一座校园。

栀子花的清香漫过鼻尖,又是一年六月,又是一年高考时。

宿舍楼不灭的灯光,操场上晨跑的身影。我仿佛听见,考生们立下的誓言;我仿佛看见,考生们苦读的背影。对于他们来说,此刻不顾一切,只管抓住一切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奋力拼搏,只为绽放的那一天。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好大学,不负青春。

案前,书前,我思绪万千。

不管是乡间辛勤的农民,都市繁忙的人们,还是校园拼搏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为了梦想而努力,因此,他们是别样的风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价值,为了明天的美好而付出,让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我明白了,独特的风景,对于我来说,不在远方。我也可以像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样,绽放我的光彩,像他们一样,单纯地向着唯一的理想。

也许,青春本就是别样的风景,而这道属于我的风景,充满着活力而不可预计,由我来描绘。

别样的夏季


又下雨了,雨细细密密地下着,没有声息。瞧着那雨帘心里生不出一点欢喜。今夏这个雨季真是绵长。雨,一直滴答从六月下到七月,要不就阴着天,天空一付缠绵的样子。楼道里湿漉漉的,屋子里也是,空气里也有水汽,一碰,就凉了皮肤。于是痴想,如若不是人,而是一个物件的话,摆在屋子里的一个角落里,周身要长毛了吧。

因下雨,不热,空气丝丝凉凉,如秋天一般,那新买的裙子挂在衣橱里,没穿几回。阳台,一株白兰花,忽然叶子渐次地黄了,然后就一片片脱落,看了惊心,许是缺了阳光的恩泽。可那一株小茉莉又一次开花了,一朵,两朵,三朵白而小,静而香,柔软着一颗女儿心。有点小空闲,就给这些花草,洒洒水,松松土,擦擦叶子,收获一份宁静的心情。

单位,走廊里,那燕子又一次孵化了一窝一窝的小燕子,这几天,小燕子们在附近练习飞翔,而老燕子们站在一边看着它的孩子们,檐下热闹一片。常常怜惜那些老燕子,它们在春天从南方飞来,一点一点衔泥筑巢,孵化小燕子,在小燕子没离巢之前,又到处寻食喂养,做这一切,只为了能给小燕子一个可以遮挡风雨的窝,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茁壮长大,可以飞得更高,更远,面对秋季的迁徙。

常常想,我的女儿也是一只那还没离巢的小燕子,她的羽翼还没长成,所以我要伸出我大大的翅膀护她周全。可这个夏天,母女俩个心情是灰暗的,因她这次没考好,最主要好像缺乏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好希望她能按着正常的轨道,完成她的学业,将来在人生的旅程中飞得更高,更远。

哥哥得知情况,抽出时间,与女儿做了一次深谈。他俩关在屋子里,谈了许久。很放心哥哥,他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几年了,在教育孩子方面比我强。有亲情在真好,平时与哥哥联系很少,但只要有事,他就会站在我身边,为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感恩亲情的陪伴。

雨季,生活在继续,但告诉自己,学会勇敢面对生活,因为已身为母亲,要做一个榜样出来给孩子看。每天,努力地去工作,回来在饭桌上对女儿说:你看,妈妈又签了一笔订单。一有时间,依然看书,写诗歌,散文,发表了,也让女儿看看。做这一切,只想告诉女儿,人只要努力活着,才会有所收获,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与意义。

一个休息天,天终于放晴了。太阳明晃晃地晒着大地,四周明亮一片。清晨,叫女儿起来,把床单,被套全都换下洗洗。然后我俩分工,女儿拿抹布擦家俱和窗户,我负责扫地,拖地。来一个大扫除。当扫到一两根头发就对女儿大叫:你的头发。女儿跑过来一看:不是我的,这根有颜色,女儿说。那么这一根是你的吧,黑色的一根。哈哈哈母女俩笑了起来,我家的笑声又回来了,真好。远处一只只蝉,在此起彼伏地叫着,这样的阳光,这样的蝉声,才有了夏的味道。下午,午睡醒来,只觉窗明几净,地板上泛着洁净的光芒。透过窗纱,看楼下的草木,一动不动,仿若睡着一般。阳光里,有尘埃飞舞着,它们那么小,那么轻,且温柔地看着它们在空气里流动,于幽静里,情怀自适。

这一季,通过文字,还结识一个文友妹妹,她小小年纪,文笔已是很好,值得赞赏。没来由得她很喜欢我,也很信任我,对我讲了一些女儿家的小密秘。第一次,以一个姐姐的身份来开导她。小妹妹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出书,听了大笑。我写文章,纯粹个人爱好,而且还有点懒,等我出书,不知猴年马月,但好感谢她喜欢我写的文字。行走在文字的国度里,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写文字的女子,她们与我有一样的心性,热爱文字,心地单纯,善良。希望她们都在各自的天空里,如夏花一样灿烂地开着。

七月,雨水充沛,路边的狗尾草,长得极好,有些已抽穗了,有风吹来时,草儿们便在微风里轻柔起舞。还有一株栆树,那开花的地方,已结出或大,或小的果子。一天天地栆子在悄然长大,心里有了绿意,有了期盼,如水的日子竟变得生动起来。

眨眼间,这个夏天已快过完,秋的讯息已在路上了。坐在夏的末端,心里遥望秋天快点到来。那时风轻云淡,秋阳高照,桂花飘香,那里定有一个微微微的小幸福在等我。

又是端午


夜深了,叼起一支香烟深深长思,回忆起往事,心中那一刻相思由衷而来,过两天又是端午节了,晚风中那粽叶的清香味佛面而来。去年的端午,年迈的母亲还能用拙劣手包起不是很紧的粽子,尽管吃起来是软软的,但吃的很香,很甜。心中很温暖,可这已成了一段永恒的记忆了。

老家坐落在河下古镇,七条街八条巷,家家楼前是走廊,就是这里的建筑特色,晚清时期的两层小楼相拥而立,布满了整个的街巷,儿时,每逢端午,河下镇最热闹的就数花巷了,现场泼墨判官图,卖钟馗图的沿街八九个,排成一行,围观的人很多,这时每家都会买一张贴在家里避邪。

萧湖与河下镇紧紧相连,步步脚踩莲花的莲花街,从萧湖中间穿梭而过,莲花街上居住者几百户人家,祖祖辈辈已打鱼为生,居住的房屋层次节比,灰白相间,走近了是一幅水粉画,离远了是一幅水彩画。好一幅人在画中的莲花街哦,如今,这里是萧湖公园了,亭台楼阁蔓延湖边上千米,荷藕,睡莲如丹青的画笔,点缀在清清的湖水中,景色美不胜收。这里盛产菖蒲艾,端午节,这里的渔民用担子担起很多,在古镇的花巷里沿街叫卖,清香四溢,因此,引来很多来买的居民。

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我放下了笔,继续沉思着,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亲切的,是温馨的。河下镇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幅版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往年端午


解开相思多少情缘,无数日夜梦里缠绵。

这次端午,先有五一在前,又有末期在后,一个刚刚回去,一个即将回去,加上归程遥远,坐车不易,这次我便不回故里。可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纷纷攘攘、一家团聚。当粽子飘香,鸭蛋泛滥,眼眸中滴滴青涩泪水,便几番打转,有着夺眶而出之感。凉风袭来,防不胜防。

其实,端午节又名重五节,音律所在,忍不住想到重阳节。重阳节乃是敬老崇孝之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往往倾室而出,以求健康长寿、天长地久。昨夜又一朋友托我寄果品回家,予古稀之年的爷爷,一番思绪,变得复杂万分、变幻莫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其实在我的故乡,端午乃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只是不知为何这般多愁善感、触景生情。

往年端午,深山老林总是随着佳节来临,变得热闹非凡。初三初四,邻里乡亲便会将腌了许久的咸鸭蛋拿出洗净,到了初四晚上,一律进锅煮熟。初五凌晨,母亲便会开灯起床,将睡前和好的面粉揉好,做成一个个包子,中心抹上红颜料或者盖上章,放到笼子里面。等到旭日东升抑或细雨蒙蒙,炊烟绕梁,伴着心中欣喜、冲霄直上。母亲老是搓着老手,将自己一夜奋战煮熟的咸蛋和蒸出的包子送到卧室里睡眼惺忪的我的面前。那时候,不论滋味好坏,我都吃得喜笑颜开。

等到一夜奋战结束,就到了家家户户你来我往的环节。街坊邻里纷纷拿着桶子或者篮子里面放个盘子,将包子咸蛋放在里面,挨家挨户的送去。这个时候,我总爱挑肉粽,找红心鸭蛋,比比谁家的包子蛋多,比比谁家的包子蛋味道好。等包子蛋送到了各户,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厨房门口呼和父亲挂上艾草,驱病消灾。紧接着,又忙活早点去了。

我呢?吃了咸蛋、粽子、包子,不等米饭、蔬菜就已经饱饱的,小肚子鼓鼓的。但是,小孩子都爱显摆,还要编一个蛋袋,里面装一颗最喜欢的鸭蛋,挂在胸前、走户窜门。要是自己不小心磕破了,那就疼惜不已、急忙回家、千里挑一、移情别恋。要是别人磕破了,那就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要死要活、痛哭流涕。还记得我奶奶去世得早,母亲总是忙于家务,一年忘记了给我编蛋袋,后来端午一到,我猛然惊醒、缠着邻居家的阿姨给我编制,那一次,我得到了一个最大的蛋袋,一次可以装三颗打蛋。(但为小蛋,便会漏出)以至于我炫耀之后,一大群人全部缠着那位阿姨编制蛋袋,以至于后来那位阿姨郁闷不已,跑到我家、说我闹事。后来我目前就再也没有忘记给我编制蛋袋。

我的家乡乃是山区,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等大型活动并没有举办过,但是一事一物,皆是民风质朴、充满乡野之热闹之气息。尽管岁月更迭,往事今朝依旧回味隽永、一成不变。稚气未脱之时从未想过今日会对往年端午这般珍稀,颇具缠绵悱恻之情,叫人感慨万千。

今年端午是首次在校园度过,随翠柳烟波也好,五教书香也罢,心中所思所想,莫过于来年一定相聚。不论外面怎般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终究没有家里一砖一瓦、一田一地亲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