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回归生命的家园

回归生命的家园

发表时间:2020-09-21

【www.qg13.com - 情感回归的美文】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归生命的家园,欢迎阅读与收藏。

昨夜一帘风雨,滴滴答答,我的心已是千疮百孔。清晨,居然彩霞满天,我的心啊,瞬间愈合了。

带上妻子,领着孩子,在高远的蓝天下行走,风虽然有点寒冷,但阳光却格外温馨。积久以来的抑郁像一块巨石,压在心里,并且这块巨石随着寒冷的冬雨与日俱增。如今却被温暖的阳光轻轻移除了,心里的阴雨停了,天空中有了快乐的云朵。

车窗外的景色,沐浴着阳光,清新而又迷人。远处是起伏的山峦,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山峦下面是肥沃的田野,披着略带金黄的绿装;近处的行道树翠绿茂密,闪着金辉。景色宜人,心情美丽,听着一首首优美的歌曲,不觉有点沉醉了。在蓝莲花的旋律中,灵魂经过它的漂洗,在逐渐变得轻灵,变得清澈,自由而飘逸。这首歌曲旋律实在优美,歌词清新脱俗,令人心身清爽,挣脱了尘世纷繁事物的枷锁,仿佛获得了人生的解脱。感谢许巍,感谢他的创作和演唱。每一次倾听,我都能感觉到灵魂的飘逸,生命的飞翔。

回到岳池老家,那熟悉景色映入我的眼帘,那些静静伫立的柴禾,历经风雨、荣枯,像一个个智者。有着阔大叶片的桑树,自下而上,由金黄到碧绿,每一枝都浓缩了桑叶的一生。乡亲们现在不养蚕了,这些桑叶挂在枝头,终究金黄之后飘落泥土。它们仿佛也不悲伤,在阳光下静静释放它们的美丽。田野里豌豆苗等蔬菜生机勃勃,看不出一点冬季的寒冷苍凉。

夕阳西移,黄昏如约而至。霞光展翼,轻轻飞到故乡的草木上,飞到故乡的屋檐上,飞到故乡清清的水面,秀丽的山岗,故乡成了金色的海洋。炊烟袅袅,空气中传来了秸秆燃烧的熟悉味道。村庄开始忙碌的回家了,大人小孩走在回家的路上,洒下一路笑声;白鹅麻鸭走在回家的路上,唱着一路歌声;牲口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或打着响鼻,或兄弟相逐,母子相依,留下一路温馨。(网/)

夜幕降临了,家家户户吃完了饭,便看起了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乡村的夜晚很宁静,也很美丽。城市的夜晚很喧嚣,虽然有霓虹,亮如白昼,但坝坝舞实在喧闹,夜啤酒扰人清梦,车水马龙让人烦躁,故乡的夜晚,一年四季都有一些不知疲倦的歌者,在唱着一首叫做生命的歌谣。这些歌者很高明,能唱走你的疲劳和忧伤,能唱出你的酣睡和美梦。当然,如果你暂时没有睡意,看看月光下的乡村景象,那浮动的雾霭,那朦胧的山岗,那稀疏的灯光,伴着那醉人的旋律,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如果从半夜醒来,像今夜,一轮下弦月正悬挂在窗前,我赶忙拉开窗帘,在翠竹之上,正悬挂着一钩弯月,银辉静静地洒在田园,千山万水都沉醉在它的光辉里。岁月就这样流逝,无声无息,想到生命的开始,生命的成熟,生命的终止,我不禁泪流满面。常听人说岁月是一把刀,刀刀催人老,今夜看着这半轮月亮,我的理解更深了,岁月这把刀,你不仅看不到它的刀锋,反而看到的是它的温婉可人的一面,然而正是它的温婉可人,让我们的生命悄然从开始走向结束,也可以说,岁月用它的温婉可人的刀,让我们不知不觉地了却一生。有点伤感吧?大可不必,且享用这无边无际的月下美景,既然注定走向死亡,那就不必哀伤。

夜已深,窗外月华如水,虫儿在轻轻歌唱,美丽的夜晚,我也进入美丽的梦乡。明天又是美丽的一天,我将迎接朝阳的轻盈的霞光。

情感一生延伸阅读

家园印象(一)


盛夏的西沟

注泔是家乡的名字,位于黄土高原向关中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靠山,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注泔,据史料记载其得名有二,一曰五峰山河水伏地而行于北注泔复出地面后注入泔河。二曰西沟古有泉水,水味甘甜,秦时曾建甘泉宫,秦始皇饮此泉水,当地人称之为主水,后因主水甘泉而得名。

然而貌似气候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却名不符实,故乡因常年干旱缺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孩提时代,农人们常年面对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水是山之魂,有水,山便有了灵性。有水,农人就有了盼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兴修水利工程,公社组织群众在西沟筑坝拦水,从村西的沟底逐级建立水站,以便灌溉农田。夏日里,每逢抽水灌溉的日子,男人们忙活着浇地,女人们顺着水渠铺开搓板,抡起棒槌,有说有笑,摆开洗衣阵。小男孩则光着身子在水渠里来回戏耍。后来大队又在水库里投放鱼苗,发展水产养殖,在水库下游的坡坎上开垦荒地,修建梯田,栽种果树,种植蔬菜,人们的生活状况才稍有改观。

春天西沟的景色是迷人的,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盛开在沟底的梯田,而沟坡的峁峁梁梁上各种野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但春天犹如娇羞的少女,绿的单薄,总让人觉得少点什么,入夏后,西沟的景色更加醉人,水库里野鸭逍遥的来回穿梭,羊群则如白云一般在山坡上漂浮。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是一种厚重的绿,成熟的绿。正如宋代诗人秦观诗中描绘的那样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及至入伏,西沟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晌午饭后,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趁着大人们午睡的时间,偷偷溜出家门,与提前约好的伙伴们欢呼雀跃地朝西沟水库奔去,到了岸边,迫不及待地将衣服扒个精光,往草地上一扔,一个个如泥鳅一般跳入水中,从东往西或由南向北先杀几个来回,待到精疲力尽,才缓缓游到岸边。有的爬上岸,来不及檫掉身上的水珠,往草丛中一躺,惬意的享受日光;有的还斜靠在岸边的石头上,让双腿依然泡在水里,感受小鱼儿侵袭的痒痒;有的三两个还在岸边的浅水区嬉戏打闹;有的干脆展开双臂往水面上一躺,只消活动双腿,就能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漂浮。

渐渐地,日头稍稍偏西,上工的男人们陆续从坡顶往沟下走来,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或头顶草帽,肩扛农具;或叼着烟锅,美滋滋地吸溜着,一手牵着黄牛,一手提着粪笼,去耕种当天的希望,初生的小牛犊在老黄牛的身前身后狼奔豸突;羊倌则一边手里挥舞着响鞭,一边大声吆喝着将羊群赶到水草丰美方。

水库下游的溪流两旁长满了芦苇及各式各样的水草,溪水潺潺而过,芦苇荡里蛙声此起彼伏,蝌蚪则群聚在石头下面 ,野山鸡被山风惊出了林子,野鸭来回游走,到处寻觅可口的昆虫或水草籽;螃蟹是很难见到的,静静地蜗居在水里的石头缝隙中。

正对着果园的浅水潭里,几个顽皮的孩子挽起裤腿 ,不停的在水里走动,脚下黑泥泛起,直至水潭一片浑浊,鱼儿被呛得不停地跃出水面,他们趁势将鱼儿打到岸边的水草里,任其来回翻腾,待鱼儿一动不动,抓起扔进竹篾编的笼子里,半晌功夫,他们就娴熟的捕获好多条鱼,有的用笼子提着,有的用榆树皮穿过鱼鳃,穿成串提溜着叽叽喳喳的回家去了。

两边山坡的梯田上,桃儿、杏儿、梨儿在习习的山风中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吐露着芬芳。鸟儿在枝头呼朋引伴,尽情喧闹。果园旁的菜园子里,妇女们忙着给西红柿掐岔、搭架,给葱苗培土,给茄子施肥,给韭菜除草,给青菜浇水......

夕阳西下,游泳的孩子们余兴未尽地爬上岸,用衣服裹着瑟瑟发抖的身子,在岸边山坡上胡乱地捆一堆青柴,背着朝沟顶爬去。归家路上,劳作了半天的老黄牛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前行,不时还要哞,哞地呼唤已经跑远的牛犊。羊群也在羊倌的响鞭和吆喝声中渐渐归拢成散漫的队伍在山坡蜿蜒的小路上迂回前进。妇女们扛着农具,捏着新鲜的蔬菜,一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家长里短,朝村子里走去。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时,炊烟袅袅升起,村子里弥漫着晚饭的醇香,晚饭后,各家的油灯亮了,狗吠声渐次弱去,知了声亦渐渐平寂,夏夜的脚步悄悄地来了。

家园印象(三)


家乡的味道

离开家乡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但对于家乡一些美食的味道仍然记忆犹新,那种味道是渴望已久的,是年轻时的记忆,更是家乡的味道。

在农村,每到傍晚时分,一位挑着担子的老者会准时出现在村口,用沙哑低沉的嗓音一遍又一遍的叫卖着豆----腐--脑,渐渐地,老人、小孩、上地归来的汉子,各自从不同的方向聚拢过去,或立或蹲,一边聊着家事,一边吃着豆腐脑,你来我往,直至夜幕降临。

乾州四宝 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作为乾县发展旅游经济,开发饮食文化产业的一块招牌,已经享誉全国。尤其是豆腐脑,作为乾县数百年来的经典小吃,不仅豆腐细腻,而且嫩滑顺口,且营养价值较高以酸、辣为特色,是补品中的瑰宝。堪称乾州四宝中的一绝。

而豆腐脑最为传统地道的做法是选用上等优质的白豆,用河水或泉水经过一夜浸泡、去皮,然后用小石磨细细研磨出豆浆,用粗白布过滤,大火煮至沸腾,去掉沫子待用。制作豆腐脑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点制,取一定比例的石膏水和匀,倒入瓦缸,最后将豆浆倒入。十来分钟后,鲜嫩细白的豆腐脑就制作成了。它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用浅勺轻轻舀到碗中一片,晶莹剔透,色如白玉,形似凝脂。再辅以食盐、姜、蒜泥、酱油、五香醋、油泼辣子等佐料,真是红白相映,入口即化,味浓辣香,引人食欲。

如果说豆腐脑是传统手艺人的专利,那么浇汤面的做法则更为简单,也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美食。按照县内地域不同,浇汤面的做法与口味也大相径庭。以泔河为界,南乡人称之为酸汤面,北乡人则称之为辣汤面。

酸汤面是制作相对简单,是食材也最为普遍的。将挂面煮熟过凉水待用,鸡蛋摊饼切丝,葱、白菜切末,韭菜切成小段备用,调制汤汁则较为讲究,取高汤(炖肉汤)几勺,加水烧开,根据口味需要,放入适量食盐、五香醋、大油,再加入姜片稍加熬制,最后将葱花、鸡蛋丝、白菜末(韭菜)撒在汤中。食用时取小碗乘面,浇上汤汁,这样酸汤面就制做好了,再配上一碟酱辣子,轻轻吸溜一口,那酸香味真是沁人心脾。浇汤面又称一口香,其精髓在于汪煎稀,意即油要汪,汤要煎,面要稀。

辣汤面较之酸汤面的最大区别则在于将辣味运用的恰到好处,用大油泼好的辣面,少了辣椒单纯的干辣,多了厚重绵柔的醇香。取适量放入汤中,在辣味的遮盖下,食盐、五香醋、大料等调味品的量也要适当增加,所以其汤味更为醇香浑厚。北乡人在食用挂面的同时,更喜欢烙面,烙面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所以只有在冬季农闲时,腾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制作。烙面是将面粉和成较稠的面水,摊成煎饼,晾凉后切丝,浇汤烙面的吃法则讲究及时,忌浸泡,烙面吸汤,所以口感更佳,是逢年过节的必备佳品。

乾县的浇汤面,与流行于西府、制作繁琐的臊子面可以相媲美,如果说臊子面是关中传统面食里盛开的牡丹,浇汤面则是水仙,不事繁华,恬淡酸香,回味无穷。它也就成了乾县人待客的传统美食。

锅盔是乾州四宝之一。相传,盛唐王朝当年修筑乾陵时,动员了众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饭问题供应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面粉制成饼坯,放在头盔里在火上烤熟而食,这种饼不但味道香酥,而且还便于贮存,被当地民间运用。因为饼是以头盔代锅而制,故名锅盔。其外观呈圆形,馍边压成带辐射状的一高一低的波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宛如一个大菊花图案。也俗称毛边锅盔,其显著特点是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色形美观。用手掰开,层层分明,闻着香,吃起酥,回味无穷,耐饥,耐贮,携带方便。数百年来,是乾县人制作羊肉泡馍特有的必备食材。

家乡的美食有好多种,其实全国各地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家乡的美味何尝不是四川人心中的龙抄手、担担面;云南人的饵丝或饵块;湖南人的油炸臭豆腐呢。而每一种都会以其独特的风味不断刺激人们的味蕾,在每个人心中都会留下独特而美好的记忆,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当你身处异乡回味那些美食的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飞回了家乡。

家园印象(二)


难忘的童年

70年代生人,如今正是风华正茂的日子,但生活的压力也应该相当大了,儿时的点滴记忆也许早已淡忘在岁月的烟尘中。可每每在梦里偶尔会出现那段饥饿并快乐的童年岁月,一遍又一遍的冲撞着思绪,让人难以忘怀。穿着兄长们淘汰下来的衣服鞋子,胸前挂着弹弓,与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爬树,掏鸟窝,套知了,偷西瓜。。。。。

那时的乡村大体都是一个模式人民公社。大人们早起听生产队的铃声集合,生产队长派活出工,大家挣工分,实行集体劳作。每个家庭四五个小孩,大人们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一般都是由老人或大点的孩子经管小孩子,实际上孩子们都各自与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耍。所以,那时农村的孩子就像荒山上的野草一般自由的疯长。

爬树、游泳、善于奔跑是男孩子们的基本技能,如果那个不会,便没了玩伴,甚至会被大家笑话。在这一基本技能的支撑下,才会向更高的领域发展,比如套知了。说起套知了,那的确算是技术活呢。在一根细长的竹竿顶端,大约两寸的地方,用马鬃密密麻麻的缠绕上,把另一根质地较好的马鬃扎紧,顶头露出约一尺,挽一个活套,然后一个人爬上树干,找个树杈坐好,另一个将准备好的竹竿递上去,树上的便小心翼翼地将竹竿顶端的马鬃活套沿知了的前端慢慢的往下套,待到知了发现,起飞的时候,正好被套住。即使失手,也会迅速找到下一个目标。

三婆,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婆,小脚(三寸金莲),走路却相当麻利,缺牙的嘴活像一个塌陷的窝头,说起话来十分利索。平时头顶一块帕帕布,那时是孩子们的死对头。村里的池塘边有几棵很大的柿子树,枝桠伸展开来如同几把硕大的绿伞,夏日里的午后,每天都有几个老太婆拿着草垫子坐在树下纳鞋底,拉家常。孩子们也常常去那爬树,甚至有稍大点的孩子会把那几个柿子树杈当成在池塘里游泳的跳台。日子久了,柿子树免不了要遭殃,柿子的青果及枝叶常常被糟蹋一地。为此,孩子们经常在玩的高兴的时候, 会被三婆的谩骂声驱散,个别倒霉蛋会被从后面揪住耳朵, 被三婆骂骂咧咧地交给家长。

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是促使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的主要途径,到了秋冬季节,要找到更为适合的玩耍工具,就只能自己动手做。链子枪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先用质地稍硬的铁丝扭成一把枪的框架,再把废旧的自行车链条拆开,然后找810个链节用车内胎皮筋扎紧,做成枪筒,最难做的当属枪头,找一个自行车辐条帽,用辐条帽把前两个链节穿起来,(一般的做法是用榔头硬砸,记得自己曾为此付出了左手的半个大拇指盖)还要用铁丝做一个类似于撞针的东西,最后进行拼装,这样一把打火药的枪就做成了。后来,甚至有人用摩托车链条做成了威力更大的链子枪。再后来,用木头做枪身,钢管做枪管,填装火药,能打钢珠的自制手枪都被做了出来。

那个特定年代的农村是非常清苦的,大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在生产队凭挣工分所分到的口粮根本解决不了一家五六口人的吃饭问题,所以饥饿是常有的事。每家每户的自留地便被利用的更为扎实,种的麦子收完种苞谷、种谷子,在田埂地头种胡萝卜、白萝卜、红薯等。凡是当年地里产的都会当做食物来填充辘辘饥肠。每年包谷面做的馍馍、搅团会吃的人每到饭点发愁。相比较而言,红薯发甜的口感更让人愿意食用,当然个儿大点的红薯会被家人卖掉,然后攒着到年关用来扯点布匹,给孩子们做衣服,小的、带伤的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所以每年到了生产队夏收或秋收的季节,大人们便会督促家里稍大一点的孩子们去地里拾麦穗、捡苞谷粒,那场面是甚为壮观,每一片割完麦子或是收完苞谷的地里,全是老幼妇孺,提着笼,拿着筐,在地里头搜寻每一寸地面,生怕错过了一个麦穗或一粒苞谷粒。记忆尤新的是,有一年家里口粮跟不上,母亲便将秋季晾干的萝卜叶子煮熟剁碎后,拌点调料,淋点熟油包了一锅大包子,起锅后,看着兄姊们狼吞虎咽地吃相,我也拿起一个尝了一口就放下了,大人们看看我,也没说什么,后来,要吃就在里面找包子嘴儿大点的,因为那样的包子面多。

夏末秋初,是那个饥饿年代孩子们记忆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到了午后,几个顽劣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向着生产队的西瓜地进发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是最为紧张的,连自己的心跳都能听得到,穿过包谷地的时候,恨不得让自个变成兔子,以免撞得包谷叶沙沙作响。到了,先打发一个去侦察一下,看看守瓜地的几个人,在什么位置,有狗没。其他人则猫在包谷地里,等侦察的人回来,然后分工协作。一般的是两个人从包谷地里开始匍匐前进到西瓜地里,顺藤摸瓜,摘下来用脚往后一蹬,接应的另外两三个将西瓜搬到临近的包谷地里,如此反复几次,便肩扛手抱的回村了。西瓜自然是不敢带回去的,就在生产队的打麦场里现场解决两三个西瓜,然后将剩余的藏到麦草垛子里,瓜皮自然是就地消失的好。当然,浑身沾满的泥土和污渍往往会出卖了自己,回到家里,自然是免不了挨批或挨打,当然,偷西瓜的事是绝对不可能说出去的。

乡村的夜晚是漫长而宁静的,单纯而枯燥的,所以农人都会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安静而漆黑的夜晚是无聊的,但凡打听到方圆哪个村放电影,便会三五成群的结伴而去,不管冬夏,无论风雨。《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马永贞》、《醉拳》等等,都是百看不厌的。为了看电影占据较为有利地形,跟外村的孩子们发生冲突,甚至打群架都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次,跟人家发生冲突后,没讨到便宜,走到村外,不知是那个将人家的麦草垛子给点着,看着人家村人救火,我们吓得一口气跑回村里。直到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上映,大队里添置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到傍晚时分,大队院子里黑压压的坐满了前来观看的人们,电视远远地被搁在一个带锁的高木架子上,位置较好的坐着小木凳,稍偏的则站立在后面和周围,还有一些来迟的小孩,爬到树杈上,只为远远地看着那个心目中的英雄。

冬季是漫长难熬的,因为一年的口粮到了冬季会愈来愈少,也是大人们愁肠百结的时候,尤其是时令进入腊月,一是要考虑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二是要考虑过年的种种开销。那时常听老人说穷汉的腊月快如马。可是冬季却也是农闲季节,大人们便会想方设法的将家里谷草,或是窖藏的红薯变卖,或是将多余的小米拉到城里卖掉,有手艺的人们早早将自家前庭后院的桐树伐掉,做些简单的家具或厨具,拿到集市上卖掉,给家里置办一些年货;给孩子们扯一些布匹,做过年的新衣。鞋子是始终如一的黑布鞋,那是妇女们在农闲时间或是农忙时节的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的赶制出来的。但是孩子们仍然无忧无虑地生长着,下雪后,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往雪厚的地方跑,一如既往地冰面上跑,一如既往地堆雪人、打雪仗,忘情的玩耍。白天还干爽的布棉鞋,到了晚上就会摆在炕洞里。过年,是他们最为盼望的,可以吃白馍、砸核桃,可以穿新衣新鞋,可以挑灯笼,可以串亲戚,可以......。

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年气就上来了。孩子们会找家长讨要一些零花钱,早早到集市上给自己买好炮仗,平日里小心翼翼的放到锅台边或炕沿上烘烤。二十四、二十五大人们会在集市上买菜割肉,二十六蒸馍,蒸一些白面膜、菜包子、花卷。二十七摊烙面,将和好的面水摊成煎饼,晾凉切丝,以备食用。二十八煮肉,装蒸碗。二十九开始做豆腐,备菜。这几天的孩子们是兴奋的,在外面玩耍也是心不在焉的,不时的跑回家中看看包子蒸熟了没,问问肉煮好了没,就想咥几个包子或啃几块骨头。三十早起,把院落及门口收拾干净,贴对联,吃过午饭,上坟祭祖,到了晚上,大人们的叔伯兄弟会在年长者的家里聚会,守夜。孩子们则兴奋的难以入眠,早早地取出新衣服,一件一件套好摆齐,新鞋子甚至舍不得放到地上,与新袜子一块摆倒炕前的凳子上。只等黎明的第一声炮响,便会匆匆穿好新衣新鞋,拿着炮仗,点一根香火,兴高采烈地跑出去,快速融入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去。

童年的饥饿会令人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童年的乐趣却一去不复,只剩下追忆,永远!

老宅院,我的家园


老家的院子四周全是石头垒的墙,再用木棍、树枝做成栅栏门,栅栏门上拴一只大铁铃铛,有人来了推栅栏门时,大铁铃铛叮叮当当地响,主人便急忙迎来。乡里乡亲左邻右舍有事你帮我我帮你,闲了没事串个门儿唠唠嗑儿,扯不断的家常话儿。

开春儿,风儿吹进农家,像羽毛掸子轻轻柔柔地拂过脸颊。小院沐浴着春风,冻土渐渐消融,泛着清新的泥土香,稼人谁还在屋里猫得住?

祖祖辈辈以勤俭为本的庄稼人都会精打细算,把院内这一方小小的地盘经营得井井有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该修猪圈的地方修猪,该搭鸡舍的地方搭鸡舍,剩下大块些的地方做菜畦种各种蔬菜。一天三顿饭,家家的饭桌上顿顿都是翠嫩水灵的时鲜菜,而且花样不天天换。谁家院子白白地闲了或种了青菜却莳弄不好,该上肥时不上肥,该浇水时不浇水,人们就把嘴撇得像拧了个儿的勺子,嗤笑这家的爷儿们是懒汉娘儿们是懒婆,不像过日子样儿

农家院里既要种菜,还要养猪、养鸡、鸭、鹅、兔。肥猪拱门,公鸡打鸣,鹅、鸭咯儿嘎叫,显得有生气,那才是庄户人家的日子。过去,老家人养鸡、鹅、鸭,养猪养狗,老乡俗鸡犬没有圈,大多是散养。新生的猪娃也要散养,猪离母,四十五(天),一个半月长到五六斤八九斤才能栏。早晨起来,那些猪娃和鸡鸭鹅,乱跑乱飞,满院子撒欢儿,一片喧闹。鸡公鸡婆们四处刨土觅食,猪娃们喜欢拱泥土,眨眼间,院子里一片狼藉为了防止畜禽们糟蹋菜畦,家家都用树枝或高粱秸杆儿在院里的小菜园周围夹一圈儿篱笆栅子。既可护菜园,又可以让长大的扁豆秧、黄瓜秧、南瓜秧沿着篱笆栅子高攀远爬,通风透光,瓜、豆结得多。秧苗长到尺把高,多施肥、勤浇水,几天的工夫,那秧儿就开始伸蔓儿,刷刷地往上长。那秧蔓儿沿着篱笆栅子左右盘旋,瓜藤上长长的须蔓一圈儿一儿地把篱笆栅子紧紧地缠住,与篱笆牢牢地成为一体,风儿刮不倒。秧苗儿水足肥足,用不了十天半月那浓绿的叶子就将篱笆栅子遮住,青葱葱的仿佛一道绿色屏障。再过几天,那绿色屏障就变成了色彩斑斓的五彩山!金黄色的南瓜花、黄瓜花、淡红色的或紫色的扁豆花儿、芸豆花,一朵朵一串串,色彩缤纷,引来了蝶儿、蜂儿,歌舞蹁跹,嗡嗡嘤嘤,一片欢腾

花事繁忙,疲劳了蜂、蝶,疲劳了姹紫嫣红突然有一天,主人便惊讶地发现那一个个嫩瓜崽儿钻浓绿的篱笆窥人,那扁豆、芸豆秧下一串串豆角在微风吹拂下像鱼儿似的摇头摆尾

瓜儿和豆角越长越水灵,越长越胖,今天这边摘了一篮子,明天那边的又长胖了,三两天摘一茬,自家吃不完就担到集市上去卖些零用钱。

小院里瓜儿蔬菜疯疯地长,从春忙到夏,忙到秋风起树叶落,篱笆被压得弯了腰。渐渐地花儿老了,秧儿老了,篱笆也老了。只剩下老藤蔓上一个个老得发黄的南瓜凸兀着圆圆的大肚子。主人把黄亮亮的大南瓜扭下来,抱回屋里放到柁上,留待冬季做窝瓜粥吃。那窝瓜粥可是庄稼人的美味,小米或者高粱米下锅后,把切成小块的南瓜放进去,再放上些豇豆或绿豆、红豆。窝瓜粥做熟了端上桌,又甜又香,全家人都吃得咯儿咯儿打饱嗝儿

大南瓜肚里的红瓤包裹着鼓胀胀的窝瓜籽儿,那窝瓜籽儿可是好东西,晒干后炒熟了吃,那瓜仁的味道比葵花籽香呢!

如今,故乡的茅草屋、石头墙、篱笆栅子、叮叮咚咚的铁铃铛,那热闹的农家小院,那古香古色的乡风乡韵,都已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永远的怀念了

苏醒与回归


当今世界,人们的痛苦往往在于选择太多而迷失。深切地记得小品里宋丹丹说的一句话:我要写本书叫《月子》。当时只觉得是句笑话。后来看见很多人都来写书,我就有一种淡淡的隐忧:这么多书在那里,还有多少是出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真实感动呢?所以,有时候遇到好书是可以一读再读的。《草房子》就可以算作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主要的原因是作家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深入的理解。而且很大程度可以看见作者童年时代生活的影子,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那一代孩子在童年生活的某些痕迹。

其实,我知道《草房子》是在十几年前,那时的我在偏远的中学做语文老师,每天中午必需要听一档《文艺四季风》,栏目里时常会介绍一些当下作家作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曹文轩的《草房子》和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印象深刻。尤其是当时听到主持人朗诵《草房子》的结尾,就深深打动了我。也许,那结尾也好像一个开始,对未来的期待和更多过去的惆怅。

记得是在三年前,我鼓励所带班级里孩子们互相换书,既资源共享又能够提高在交流中提高阅读水平,此法颇得孩子们的喜欢。而借此机会我能够有机会看到孩子们的好书。记得那时孩子们带来不少的书,什么文集之类很多,但是以当时的阅读能力,是无法看懂的但是毕竟见识了什么是好书。《草房子》那时在孩子们中间流传着,很多人排队预约什么时候看。仅仅是这一种期待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孩子跑来问我借,可惜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一时很难满足他们的阅读愿望。于是,我呢灵机一动,利用一些课程的间隙给孩子讲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自己甚至不记得讲得怎么样了,可是孩子们却听得特别认真。时而发出会心的笑。那时我讲陆鹤的故事多少带着些戏谑的感觉,所以,孩子们笑得非常开心,如果放在今天再讲,可能心境完全不同了。因为再读时,我发现,作为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曹文轩其实是用心良苦的:陆鹤的命运在自己的手中悄然变迁,也在人们的眼中从不同到相容。

作为一个秃头,曾经的他毫不在意,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忽然有了某种自卑感,这种感觉缠绕着他很不好受,于是他接受了生姜擦头四十九天的偏方,可是除了给脑袋增加了浓厚的生姜味道,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改变。可是,某种意识的觉醒还是让他试图以戴帽子的方式为自己阻挡

你的生命置顶在我的生命


一丶

星星眨眼,微风轻拂。体育馆的操场上一对倩影正相互倚偎。

羽晴双手托着脸颊,从眼神里不难看出她很兴奋。“天若,我们马上就大学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俩恋爱两年了。”话还没说完,头已经轻轻倚靠在他宽宽的肩膀上。乌黑的长发像夜色一样,诱人。透着少女特有的迷人气息。他没说话,只是把她揽在怀里。双方目视,心里燃烧着一团欲火。她听见他澎湃的心跳,那么有力,那么活跃。她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天若认真地看着她的脸,用手轻抚着,皮肤细腻光滑,精致的五官,特别是性感的嘴唇,水水的,嫩嫩的。天若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突然狂风骤雨般的在她脸上亲吻。她没有挣扎,相反,积极主动地去迎合,传来愉悦的呻吟声。天若的手触摸她酥软的乳房那一刹那,闪电般地把手缩了回来。“怎么啦?你担心什么?”羽晴温柔地说着。

“羽晴,我们还没有结婚,不能这样,不可以的……”他的话有些紧张,还有些懦弱。

“都什么年代了,你情我愿,难怪你是乡下来的,一股土味。”羽晴的话让天若生气地把她从怀里摞开:“乡下人怎么啦?我们纯朴善良,没有你们这些城里人那么自负,我要对你负责。”

她双手搂住他的手臂撒着娇:“顺口说的嘛,别生气啦!你说你会对我负责,是真心话。”

“可以的话,我愿做你生命里的一部分。”天若认真地说。

“闭上眼睛,我要送份礼物给你,快点,天若,不许偷看。”过了一会。“你可以睁开眼睛。”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羽晴一丝不挂站在他眼前。“天若,我想好了,我愿意把我的初夜给你。”羽晴小声地说着,身体已紧紧地和天若黏在一起,由不得他多想……

羽晴脸色潮红,系着衣服上的纽扣问他:“你打算毕业在哪工作?”

“想回乡下,种树养殖。我大学的专业就是农业。你呢?”天若有点气喘地回答。

“我学的外贸专业,在外贸局找到了工作。”

“我哪能跟你比,父母都是干部。”

“我去跟我父母说说吧,给你到城里找份工作。”

“不用,我能行。”俩人聊了很久,畅想着将来。

二、

“快起来,晴晴。今天你要去外贸局报道了,早餐在客厅桌上。你的衣服吴妈给你洗干净叠在衣柜里,自已去拿。”

“妈,我知道了,马上就起床,你先去上班吧。”

“喂,天若,怎么好些天没打电话给我,你找到工作了吗?”羽晴躺在床上庸懒地问着,手机里传来嘈杂的声音。“羽晴,我在工地上,找了份临时工先做着。”

“你做事小心点,晚上我来找你。”她伸了个懒腰,走到洗漱间磨蹭了好一阵子,梳妆打扮好。“晴晴,穿什么都好看。”保姆吴妈夸奖她。“吴妈,谢谢你的夸奖,你也好看。”她做了个怪脸。“你就会拿我寻开心。”此时,吴妈已把早餐给她准备好。不一会,她早完早餐,用餐巾纸擦了擦嘴,用手贴在嘴上:“拜拜,吴妈我去报道了。”“汽车钥匙拿了吗?”“忘了。”羽晴又慌忙跑进卧室寻找汽车钥匙。“在你抽屉里,这孩子丢三拉四。”吴妈笑着晃晃头。“多谢吴妈。”一溜烟,她已发动了汽车跑了。

外贸局的大楼真壮观。二十多层,办公室是全玻璃的面朝大海。电梯来到十六层,羽晴拿着报道书敲了敲外贸主任的门。“请进。”主任是位中年人,满脸堆笑。“你就是羽晴吧!欢迎,欢迎。昨天你爸,不,是我的领导就已经打电话交待了,说你今天会来报道,果不其然,大家闺秀,仪表端庄啊!”几句话说得她都不好意思。

“主任,我做什么工作?”

“别叫我主任,叫我孙叔叔,更亲切。你就做我的机要秘书吧,写个报告什么的,你的办公室在隔壁,工作不累。”

“谢谢孙叔叔。”羽晴点了点头。“去忙吧。”主任挥手招呼。

一天下来,没什么事干。羽晴站在巨大的玻璃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大海,一种极享受的心情惊过心底。她微闭着眼心里浮现画面:天若,在工地上挑着砖头,推着板车,一身大汗……唿地睁开眼睛。“叮铃铃”办公桌上电话响了。

“喂,你好!这里是市外贸局。”

“你是羽晴吧。”

“请问,你是谁?”

“傻丫头,爸爸的声音都听不出,怎么样,工作满意吗?”她吐了一下舌头:“爸,满意,孙叔叔人挺好的。”

“你是说孙主任吧,这家伙真会套近乎,都当你叔叔了,哈哈,不聊了,晴儿下班早点回家。”

大海和蓝天真美呀!羽晴打开窗户,感受着外面袭袭而来的风,风里有点海腥味。

三、

傍晚,吴妈摆好了一桌子菜。“吴妈,辛苦了。”

“说哪的话,市长,你天天工作那么忙,还关心我一个保姆。”

“吴妈,你在我家这么多年,大家都把你当家人。”

“老羽呀,晴晴这丫头还没回来,都快七点啦!”

“陈教授,要不我打个电话。”吴妈刚拿起电话,门开了。羽晴拿着一大堆的东西进来。“累死我了。”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都买了些什么?全是衣服,怎么还有男装?”陈教授翻看着衣服询问。

“妈,颜色素点的是买给吴妈的,稍花点的买给你的。还有两件是给爸爸的,剩下的是我的。”吴妈一脸感激:“晴晴还能想到我,谢谢,谢谢!”

“晴晴,还有两件男装是谁的,不会是你有男朋友吧?”晴晴没有搭母亲的话。“先吃饭吧。”羽市长说。吴妈给大家盛好汤。

陈教授关心地问:“男朋友是干什么的?跟妈说说。”

她想了一下:“我说了,你们不许生气。”

“说吧,不生气。”陈教授给她夹了口菜。

“他是我大学同学,我俩恋爱二年了。”

“他家父母干什么的?他在哪里工作?叫什么?”羽市长问。

“他,他叫天若,是我们大学的高材生,会弹吉它,会写诗,会……”

“不问你这些。”羽市长用筷子敲了敲碗。

“他父母是农村的,他在工地上搬砖。”羽晴把话全倒了出来。

“这不是胡闹嘛,你俩必须分开。”羽市长驳然大怒,把碗筷一撩气愤地离开饭桌。

羽晴嚎啕大哭:“农村的怎么呢?他对我好,我爱他就够了,我们就不分开。”

“晴晴呀,你也要为你爸爸考虑,他是一市之长,总要门当户对吧!”陈教授安慰着说。“妈,你们都是封建思想,当初你嫁给我爸时,他也不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嘛!”

“你,你这孩子,当初年代不一样嘛!”陈教授解释着。“不管,我和天若就是不分开。”“滚,你给我滚!”羽市长站在二楼高声怒斥。“走就走。”羽晴抹着泪水跑出了门。吴妈和陈教授拦都拦不住。

她开着车,拿起手机哭哭啼啼打电话:“天若,你在哪?我想你。”汽车停靠在一幢很旧的楼房。她刚出车门,一只野猫从她脚下唿地一下钻过,她吓得尖叫起来。“叫你别过来,这个地方脏。”天若跑了过来。

她一下子扑倒在他怀里“呜呜”地哭个不停。他安慰着:“先进屋再说。”俩人七拐八转来到一间地下室。屋子很黑暗,一张床,还有些生活用品。“你就住这种地方?”

“羽晴,我学的农业专业,在大城市里不好找工作,先将就点吧。”

“天若,我们远走高飞吧?”

“反生了什么事?”羽晴把在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他没有说话。

“你怎么呢?”羽晴反问他。天若认真地看着她说:“羽晴,我知道你的父母不会同意咱俩在一起,请你相信我,我一定给你幸福。”羽晴点着头,眼睛里闪着泪花。俩人坐在床沿上,相互依靠着,爱情的魔力让二个年轻人忘记了所有。

手机响了,是陈教授打来的,羽晴置之不理。“羽晴,接电话呀!”

“不接。”羽晴态度强硬。

“羽晴,再怎么样,他们是你的父母,回家吧?别让家人担心。”天若拉着她的手劝慰着。

“嗯,我听你的,你一定等我,我们不分开。”

他目送羽晴的车离开他的视线,没有马上回地下室。用打火机点着了一根烟,他从不抽烟,烟味呛得他好一阵咳嗽,在宁静的夜里声音很响。

四、

几个月时间里,他俩仍保持着联系。见面的次数很少,陈教授整天看着她。汽车送她上下班,她很难逃离父母的视线。

吃过晚饭,陈教授故意拉着她的手说:“晴晴,陪妈看会儿电视剧。”

“没心情。”羽晴努着嘴。吴妈端来水果放在茶几上,笑呵呵地说:“晴晴,你就陪你妈妈看会儿吧!”

“那好吧。”羽晴吃着草莓。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部爱情电视剧,感人的剧情让陈教授叹息:“多好的一对恋人,怎么就不能在一起?”

“妈,我相信大结局他俩能走到一起。”羽晴语气坚定,好像在为她和天若鼓劲。

十点看完电视,陈教授走进卧室。羽市长正坐在床上看书。“晴晴最近怎么样?还和那个农村的小伙子有来往?”

“外表看来是没有,老羽呀,要不别管孩子们的事,只要他俩真心相爱……”陈教授话没说完,就见他把书本一甩:“不行,你还要去做女儿的思想工作,甚至那个男的工作你也要去做。充份发挥你教授的智慧嘛!”

“你当初不也是农村的,我还是嫁给了你。”陈教授把头扭过一边。

“你就会找话堵我的嘴。”俩人都侧着头。陈教授感到压力很大。

羽晴在卧室里正和天若打电话聊着天。“羽晴,我找到园林的一份工作啦,辛苦点,可比以前强多了,慢慢来,我一定要给你幸福。”

“我爱你,天若。不管我家人同不同意,我都要和你在一起。”羽晴的表情兴奋,可她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五、

天若在花圃里,又是挖土,又是剪枝,花势非常好。手机响了,陈教授约他中午十二点在五街的咖啡屋见面。

咖啡屋里很安静。天若准点走进咖啡屋,四处张望。陈教授估摸着是他,会意地招了招手。两个人在临街处的一间屋子坐下。“你好,你是天若吧?”陈教授微笑着向他握手。

“阿姨,你好!我是天若。”

“先喝点吧。”

“阿姨你有话就直说吧。”

“你很坦诚,那阿姨就直说了。”她品了一口咖啡。“你俩的事,我女儿都说了,对你有个大致了解,相信你也知道我和晴晴的父亲是干什么的,她的父亲反对你们在一起,况且就你目前处境,你拿什么给我女儿幸福,你说呢?”天若知道她此行目的就是要劝他和羽晴分手。“阿姨,我知道我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可我会去努力,我会给羽晴幸福的。”

陈教授摆了摆手说:“年轻人,婚姻不是儿戏,没有经济基础,何来幸福婚姻,不管你接不接受,我们做父母的都要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你有什么条件尽管讲。”

天若起身大声说道:“阿姨,请你尊重我的人格,爱情不是商品,不是交易。”说完就悻悻地离开了咖啡屋。陈教授被他的话说懵了,觉得刚才自己说的话有失水准,不像一个教授说的话,可能爱女心切了,话有些过急。可她内心觉得对面的年轻人很有骨气,对天若的看法有了些判断。

傍晚,陈教授推开女儿的房门。羽晴正坐在床上看书。她把中午的事说了一遍,当然交易的事压根没提。羽晴从床上一跃而起:“妈,你怎么能这样?我也跟你摊牌,我把身体给了他,我这一辈子都是他的人。”羽晴抛出杀手锏。

“什么?你说什么?”陈教授满脸诧异的表情。

“妈,你别大惊小怪的,是我主动给他的。”

“啪”地一声,陈教授扇了她一巴掌:“欠管教,气死我了。”把门重重地一关走了。羽晴摸着火辣辣的脸,没有大声哭泣,泪水哗哗地流,她更加坚定了要和天若在一起。

陈教授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自己卧室,脸色很难看。“怎么了?”

羽市长见状急忙放下手中的书询问。“我是劝不了啦,气死我了。”

“到底发生什么了?”羽市长急躁起来。她把情况一说,气得他身体几乎站不稳,脸色苍白。“老羽,是不是心脏病犯了,我去拿药。”

吃过药,喝下水,陈教授抚摸着他的胸口:“老羽,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女儿是铁了心要和那个乡下的年轻人在一起,算了吧,我看那小伙子很实在的一个人。”

他摆着手:“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行,他给不了女儿幸福。”看上去羽市长的眼里没有商量的余地。

六、

某天下午,羽市长办公室。电话响起:“老领导,要到我市调研,欢迎,欢迎呀!哦,你说晴晴呀!她大学毕业了,在市外贸局上班。没有,还没找男朋友。哦,强子也来,好哇!让孩子们见见,就到我家吧,再见,老领导。”

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吴妈正收拾东西。“陈教授,晴晴这几天都没有好好吃过饭。”

陈教授听完吴妈的话,有些自责:“我那天也太冲动,不该打她,等会我上楼去看看她,你去忙吧。”吴妈答应着离开了饭厅。俩人来到客厅,陈教授沏了一杯茶端给羽市长。“过些天,老领导要让市里调研,我说了,就到家里请他吃饭。”

生命


哭过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灿烂;失去了,才更懂得什么叫珍惜。相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美好。

生命,本是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途中,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路过着沿途的风景。

有许多时候,生命若水,石过处,惊涛骇浪;有许多时候,生命若梦,回首处,梦过嫣然。

也许,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奇迹里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也许,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说,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是风景。

生命于我们,像春天的风,润暖;像夏日的阳,火热;像秋日的果,丰硕;像冬日的遐思,无时无刻不在累积深刻......

深深知道,这世界上,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风景;痛得最深的,总是沧桑的心。

生活,是煮一壶月光,醉了欢喜,也醉了忧伤;人生,是磨难在枝头上被晾晒成了坚强。

红尘三千,不道惆怅,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一方陋室,亦能心境自如;一壶淡茶,仍品恬淡生香,经年一笑,我们需要做的:是取一份随意,前行。

生命若歌,起伏跌宕,声起声落,我们每个人都是歌者;浮华尘世,生命如茶,或浓或淡,或苦或甜,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尝。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许,我们无法把握未来,但我们起码可以左右现在,不是吗?

其实,不是没有伤,也不是没有痛,或许经历的太多,心,才渐渐学会了坚强。

把一切无法遗忘的交给时间去淡忘,把一切不能卸下的交给风儿去抚慰,只想让快乐多一些,只想让美好浓一些

常常不自觉地想,今生逢着的人,遇见的事,是不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人生原本就有许多磨难,只是,没有什么伤痛值得我们一生去背负,

哭过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灿烂;失去了,才更懂得什么叫珍惜。

相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美好。

生命的感觉


不少人都知道,人活着,除了空气、阳光之外,还必须有粮食、水、衣物、药品等必需品。可是很少有人会想到感觉的重要性,它甚至比粮食更加重要。

一个人忍受饥饿可以长达六七天,甚至十多天,但一个人却很难忍受感觉的空无。据说,把一个人放在茫茫雪原上,四野皆白,昼夜无别,如同将一个犯人关在地牢里,满目俱黑,昼夜不分。在这样一个感觉不到空间和时间的地方,他的生命最多能坚持一周就算是奇迹了。是啊,那样的境况,想一想,什么人也会神经错乱精神崩溃的!

据报摘,美国关押阿富汗基地组织成员的关塔那摩基地,最有威力和有效的刑讯并不是严刑拷打,而是使用一些不伤皮肉的文明用品:黑色的眼罩,胶质的耳塞,厚厚的手套和口罩。就是强制犯人不让其看到、听到、触到任何东西 ,对外界的感觉被全部剥夺。大多数犯人实在忍受不了这一酷刑的折磨,其精神防线全都崩溃。

生活中我们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病了,住进了医院,不能出门,不能看到外边的世界,每天只能窝在病房里,心情是非常郁闷的。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自由 ,病者才豁然感到平时健康的可贵。如果让一个人失去一切生命的感觉,啥也看不见,听不见,感触不到,他还不觉得到了世界的末日?

这使我一下子想到母亲临终时的那段日子 。那时,她已是双目失明了,两眼全然看不见外面的东西。在市区跟我们住的时候,因卫生间在家里,她自己摸索着还能找到。后来回到老家的房子住,因厕所在外,离家还有几十米远,她还需我爱人拉着。对此她就觉得很不自在。那段时间,我几乎很难看到她有过笑脸,每天都阴着脸,眉头紧锁着。我常常开导她,想开点,高兴点,有啥别憋在肚子里。但没见一点好转。有时邻居来家里串门,或是亲戚来看望她,她只是凭着自己一点记忆猜着,常常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为此总要发出叹息:看我活这两天人成啥了!。有时她烦的实在厉害,就用手撕扯自己的头发,或用力拍打床头,发出哎呀呀的哀叹: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这是活的啥人呢。我说:妈,好好的,你又怎了? 她说:好孩子的吧,你不知道,难受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拍打着自己的胸膛。我也知道她除了眼疾,再无它病,怎么就愁成那样的呢?现在想起,那时我真是愚钝的很!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一个双目失明的人,面对昼夜不分满目俱黑的世界,内心要忍受怎样的煎熬啊!

是啊,我们总是感叹光阴如梭,生命如花!她开得快,谢的也快。生命无常,生命总是如此脆弱。可我们总是在健康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受生命的每一天,总觉得时光有的是,而使许多好日子白白的流逝。其实,就像有人说的,生命就像一棒沙粒,不知不觉就会很快漏完。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她,好好的感受春之草,夏之花,秋之果,冬之雪带给我们的美,感受人间那一份份淳朴的爱!

并且,我们还应该真诚的善待那些生命残缺的人们 ,本来他们就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在生活的角落里苟延残喘,我们决不能在其伤口上再撒一把盐。而是要真心的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爱,感受到亲人的温暖。真如那首《爱的奉献》歌所唱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