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发表时间:2020-11-14

【www.qg13.com - 思念是情感美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丹临走的时候,没有留下过多的语言,只是从他嘴角间淡淡吐出的那一句话,倒是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我离开这个城市有2000公里距离的时候,我会把一切都忘掉。我相信这是真的,也相信他可以做到,因为丹一直以薄情寡欲而自居,并且,他也时常提醒我能始终记住这一点,然而这一次,我们都错了……

自从那日送走了丹,我一直在注视着腕间的手表,计算着2000公里换算成时间的距离,计算着我们之间的旧日感情,将随着火车的声声呼啸去而不返,心中涌动的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回想那日告别的时候,我只是和他握了握手,似在履行一种常规的商务礼仪,没有泪水,没有寒暄,更没有留念的赠品,有的只是那紧握而不舍松开的手,有的也只是那至今仍感怀的温存。

站在冬夜寂静的车站上,我们无语等待公车的来临,寒风凛冽却未感一丝凉意,遥望远处街角慢慢转过的公车,我心里企盼的却是和此刻等待截然相反的心情:多么希望驶来的,不是我们等待的那一个车号。然而,我又错了。

松开紧握的双手,看他坦然踏上了公车,我以为,离别就从这一刻开始了。然而,他轻叹的语中,却吐露了和我一样的想法:“如果,这不是那一班车该有多好。”隐约的话语中,让我似乎觉得故事还远未截止。

两天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事情没有开始之前的境况,我继续忙碌我未完的学业;而他,或许也已经到达了他所企盼的热土之上了吧。焦头烂额的毕业设计、永无止境的求职历程,终于填补了我因为失落而甚感空虚的大脑,忙碌似乎成为了我每日必修的课程,而闲暇的时候,我还是避免不了想起那个遥在2000公里外的生命。

就在当晚,疲惫不堪、早早入睡的我被耳畔的呼机声惊醒,看看身旁的闹钟,整整指向了2点。一脸的倦意加上无名的怨火,恨不得将呼机远远的抛掷到墙壁上,然而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怨愤,我还是按动了呼机上面的按钮。

呼机上显示的那几排字,同样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我现在已到达了目的地,然而,离开了2000公里,我发现,一样没有用处。那夜,我没有感到孤寂,因为滂沱的泪水伴随着我直到天明。

牵挂从这一刻开始,往来的电话日渐频繁,而我与他之间似乎也在履行着什么约定,寒暄永远停留在工作与学习的问候之上,风冷雨寒都不敢轻言问候,而至于我们过去的感情更是绝口不谈。当然,也从未提及那夜的呼机留言,对于未来的感情,我想,或许他比我更迷茫。

回想当初,俯首于他的肩上,感怀因分别而轻淌泪水,听他悄悄的问我:“你知道女人眼角流淌下来的是什么吗?”我无助的摇着头,想那答案一定不是泪水。他说:“女人眼角流淌下来的,是她们点点滴滴破碎的心,尤其是此刻,我想你应该体味得最为真切。”我无语,不知道是不是该默许,然而却已默许了,只是这破碎的滋味又怎是泪水可以言尽的,况且我不知道,此刻除了泪水,我还能用什么来表达这种复杂的心情。

离别的时日久了,渐渐地,彼此间似乎对于这种两地的牵挂也慢慢的熟识了。往来日渐稀疏,他忙他的生意,我忙我的工作,每日的寒暄转为隔周的问候,继而是隔月、逢年……但是我始终很清楚地明白,尽管工作的压力不能赋予我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念,但是我的内心却从未停止过想念。

想想目前的这种景况,完全拜托于我们最终的选择,或许该说是我的最终选择。当初,记得他问我:你今后嫁给我的可能性有多少?我一时竟被这突兀的语言惊诧得有些语塞,羞涩慌乱中,竟然将这种可能性降低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0%。怪我当时只顾及用手背掩饰泛红的面颊而忽略了从我双肩上慢慢滑落的手臂;怪我只顾及用双眼搜寻晃动的脚尖而忽略了你轻轻抖动的双唇;怪只怪我,只顾及了自己那并不真实的感受,而忽略了站在我眼前一个活生生的你。然而,此刻我已追悔莫及……

曾经,我以为他离开我是因为他更需要事业;曾经,我以为我离开他是因为我需要认同他的寡情。直至当日,我还以为这种分别、这种牵挂用于我的身上,是一种奢侈。

恍恍惚惚间,落瓣覆地也已有两重了,直到春节后的一次小聚,我才发现曾经的一切竟在恍惚间悄然的改变。谈笑间,热情依然,只是还多了一重客套;凝望处,风采依旧,只是眉宇间略显沧桑。那一时,彼此间平静的言语令我有种心如刀割的炙痛,然而此刻,我却不想也无力挽回此时的败局。

无奈间,想起一首歌词,想读给他听,却如芒刺在喉,只得将其吞于腹中,反复对自己吟唱: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一颗一颗流成热泪;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欣赏一种残酷的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告诉自己坚强面对;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都说距离可以产生美丽,只是这种美丽得来的未免有些残酷;都说心如止水是一种意境,只是这种意境修养得缺乏了生气。是我忘了曾经凝于掌间的热度,还是他忘了2000公里外的感怀,或许是我们都忘了,曾经的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相关推荐

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才去爱


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才去爱

——绥靖之爱是不设昉的,共同成长才是市义

在与不少朋友聊天中,有相当多的人会这样说起当初走入感情的动机:我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我只是想找一个人来陪,我只是因为空虚……

小月从事着一份让大多数人眼前一亮的工作,人也长得很漂亮,就像一个陶瓷娃娃一样清秀可爱,但是她却告诉我,她很孤单,很空虚,日子好像没有了盐,味道全无,寡淡得让人窒息。

还没等我说什么,小月就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因为缺少爱情吧。原来,爱情就是她的盐,症结就在这里。我提醒她,为什么不去热热闹闹爱上一场,我相信她的身边绝对不会缺少求爱者。

小月跟我说,她也有过心动的时候,可是每次谈的爱情,就像是去饭馆吃饭,当时吃得酣畅淋漓,可等酒足饭饱以后,却感到油盐味太重,有些油还可能是地沟油,就会觉得恶心,而对爱情她有类似的害怕。

于是小月很彷徨,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男朋友谈了不少,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不停,频率就像她更换吃饭的饭馆一样,在寡淡和恶心之间,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还有一位朋友春涵与此类似。

春涵今年25岁,和前男朋友已经谈了5年多的恋爱,她觉得他们的关系一直以来还是不错的。他们开始建立恋爱关系的时候,自己的家人反对过。当时因为一个人在外求学,觉得很孤单寂寞,这时候有个人陪着她,对她很照顾,春涵就不顾家人反对,情不自禁地和男友在一起了。虽然大学时他们不在一个学校,差不多一个月才能见一次,但也聊胜于无。其实,春涵对男友没有太多“感觉”,自己也感觉对这份感情不是非常“执着”,和男友分分合合很多次,都被男友挽留回来。

可是终于有一天,男友再也不挽留她了,要离她而去了。春涵在毕业之前认识了一个比她小两岁多的男孩,他们是在网络游戏里认识的,刚开始是这个男孩追求她,而春涵觉得他们不可能,她已经有了“主”,更何况,她觉得网恋很不靠谱。可后来在长期相处中,春涵渐渐喜欢和这小男生在一起,他们甚至在游戏里结婚,称呼也日渐暧昧。男友发现了她在网上的情缘,备受打击,他气急败坏地打电话骂那个小男生,甚至放出话:如果小男生不退出,他就要把他弄残。

事已至此,春涵决定和男友分手,想一个人独住。男友没地方住,自称要去深圳赚钱去,只是在她这里暂住,春涵没想到,他这一住就是三个多月,这段期间他们总是吵架,他甚至偶尔会对她动手。男友不让春涵跟那个小男生在一起,他还说她背叛了自己,这些是她应得的报应。春涵能感觉到这个男人还很爱她,可是他那样的爱太恐怖,当初就算是她背叛他,分手了难道她要一辈子在他的阴影下生活吗?

关于这两个朋友的故事,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寂寞、边界。

我们先谈谈“寂寞”这个词,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容易寂寞?大概在18到30岁之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交时期”。这时候,我们往往开始了和社会接触,我们的孤独感不再只是放学回家无人陪伴这么简单了,我们的孤独感开始纵深发展。在这个时期的人会进入一个情感的饥渴期,就好像是一只小狐狸终于离开巢穴,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不在原来的巢穴里,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种孤独感的驱使,我们可能不会有那么强的动机进入感情,乃至构建婚姻。但是如果我们太容易被这种孤独感所驱使,或者让我们进入感情的唯一或者说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驱散这种空虚和寂寞,那么这段感情必然是先天不足的,因为它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表层需要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一个有呼吸有热气儿的人在眼前,让自己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么我们必然会因为“生存性”的需要而牺牲很多“发展性”的需要。

从孤单感的生存性的需要到发展性的需要有四个递进的层次:陪伴→分享→支持→成长。

第一个层次是陪伴:两个人在一起,今天我陪你去公园,明天你陪我见哥们儿;今天我陪你上课,明天你陪我逛街……我们两人待在一个屋子里,你玩游戏,我看电视……这些都属于陪伴式的共度。两个人在一起,但各做各的事或者即使做同样一件事,都没有“心理层面”的交流,只是“物理层面”上的交流。

第二个层次是分享:两个人有一些交流,比如散步、吃饭的时候,说一说今天发生的事;对看的电影有什么感受;对某一个朋友有哪种看法……

第三个层次是支持:对于某件事,你可以给对方出出主意,或者两个人讨论后意见一致,说得投机,你能够赞同对方的某个看法,对方失意时给他一个拥抱……

第四个层面是成长:两个人对很多深层面的问题,比如一些终极的问题如人生、哲学、意义层面有比较深入的探索,彼此都有一些挑战,而这些挑战会让彼此都感到成长和深层的放松和宣泄乃至改变,那么这种陪伴是富有“创造性”的,不是“填空”式的。

我们可以就此标准看看春涵的孤独感解决在第几层面。很有可能,她和男友的关系大概只在第一个层面,或者最多到第二个层面一一只停留在事情和对事情的看法的陪伴,而没有真正心理意义上的陪伴。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内心更深层的寂寞之痒是无法被“搔”到的。那么“游戏男友”的出现,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我们的需要总是先于我们的意识而随时准备着被满足,在我们知道以前就为我们寻找了合适的满足自己的对象。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但我们的潜意识会知道。所谓的缘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自己的那部分安排的。

虽然一个是在现实中和春涵在一起,另一个只是在网络中作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但是网上的男友战胜了现实中的男友。可见孤独和寂寞看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这就是诗人们最爱描绘的主题:你坐得离我很近,可是你的心却离我很远一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当春涵终于找到了一个更能满足她深度寂寞的需要的男人时,已经证明她终于成长了,而且跨越了第一个层面的简单的物理陪伴阶段,她要的不再只是“生存”,而是“发展”了。为了跨越这个阶段,她通过无数次“分手”来反复尝试,但最终,她决定不在这个关系中存在是因为她看到了这个关系的危险。那就是爱不都是好东西,有时候爱可能是很可怕的玩意儿,就像是火和电,它们使用得当就是好的,使用不当会要命。

也就是说,当她的男友提出死亡威胁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他们关系的实质:控制。

说到“控制”,好像是个很可怕的字眼,但还是那句话,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看事情更明智,他们知道万事万物,存乎中,则得其利,求其极则受其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坏东西,只要做到了“中庸”二字,都是好的。一旦到了极端或者极致,都会散发一种危险的味道。

比如“控制”,在感情中,哪能没有这两个字存在?作为“控制”的实践者,爱的排他性和唯一性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但控制如果走了极端,或者爱的内涵退化到只有控制,那么这就已经不是爱,而是一种绑架。

什么样的人,喜欢成为“爱情绑匪”?就是那些活在爱的生存底层的人。这样的人,比如春涵的男友,就是活在强烈的恐惧中,什么样的恐惧?可能是孤独的恐惧、被排斥被抛弃的恐惧、被拒绝的恐惧、被忽略的恐惧、被否定的恐惧……

在学校中你会看到有的小孩子会心甘情愿做另外一些小孩的跟班,哪怕被羞辱,被打击,也会赔着笑脸和他们一起混。你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折辱自己的脸面,而非要和那些人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和一个人孤独相比,哪怕被小伙伴奚落,他也可以感到自己是存在和被接纳的,有归属感的。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安全感,人都是需要一种联结感的,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对群居的动物而言,如果你落了单,就意味着毁灭。这种对毁灭感的恐惧来自我们的远祖,一个被群落抛弃的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很可怕的,因为人只有群居才能生存,而一个人面对豺狼虎豹的时候,他的种种劣势就暴露无疑了。所以,哪怕这种联结感是以牺牲很多利益为代价,包括自尊和价值感在内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

从小缺少联结感的人,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存活”,也就是说,对他们而言,他们最擅长的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存活,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没有能力或者资格获得更高层面的幸福,而只能维持着某种“温饱”层面的满足。

这样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份工作就是“控制”,他们以控制为获得微薄幸福感的唯一手段,灾难性的毁灭想象一直会让他们挣扎在恐惧中,让他们无法真正发展更深层的需要。于是他们就陷入了一个悖论:控制最终换来的不是满足,而是再一次伤害,而伤害则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控制,这个恶性循环最终会让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换来的是他们最恐惧的毁灭。

现在我们该说说春涵了,她好像是“控制者”的反面“被控制者”。在心理学层面上,她和男友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以最底线生存为人生的最高原则的。

看看春涵这样的人做的很多事,你会有些好奇:是什么让春涵允许一个男人如此侵犯她的个人空间?这个男人已经和她分手,却还能和她住在一起,居然还能和她争吵,还能打她,不知道他是否支付他的房费,如果没有的话,那真正是史上最恶房客了——是谁让她接纳她这样的行为模式?

不得不说,看上去很无奈也很受伤的春涵,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可怜之处,看上去似乎是这个男人处处进逼,但从另一个角度,是一个女东郭先生步步退让一教会和纵容了他的种种行为。当春涵允许他一次次侵入她的空间,她有什么收益和获得?也许是害怕寂寞?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害怕一个人,宁愿有一个人可以主宰她的生活?

春涵的自我边界好像一个没有篱笆的围墙,前男友可以随意来去,是什么让她成了一个不抵抗主义者?是什么让她无法保护自己?

一般而言,没有太多边界感的人,往往在小时会是乖小孩,因为乖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赏。其实所谓的“乖”在中国人的语境里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边界很低的代名词。当一个人带着这种乖的性格倾向长大时,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他人的任意干预,因为从小他就被教育:捍卫自己的需要和权利是要受到惩罚的。

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妈妈边痛殴他,边告诉他,这是为你好。结果孩子就学会了,自己的需要不重要,自己的需要是不可接受的,父母的需要才是他的需要,父母的需要才是真实的、正确的、毋庸置疑的。每当他这样认为的时候,就可以获得父母的爱,于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就此养成了。

对其它人而言,说“不”不是一件大事,但对春涵这样的乖乖女而言,说“不”意味着她们要向自己已经被驯服的人生告别。我想这不会很容易,但可以做到,需要有决心。

如果说句非常没有同情心的话,也许春涵需要感谢她的前男友,他的闯入让她意识到,做个乖女孩,已经无法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了。当她没有自我的时候,不会得到父母的微笑,而是男友的侵略和进一步伤害,她是时候要学习捍卫自己的家园了。

所以真正让春涵不设防的,不是这个男人,而是她的绥靖政策,她的不抵抗政策。到了今天,她的内心深处也许还在相信,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到爱。有时我们往往会因为爱一个人,而用各种方式证明他们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比如我们发现自己会无意中像爸爸妈妈那样做事,自己的习惯和自己的姿势都有父母的影子,有时甚至是痛苦,也是一种对父母的爱的忠诚。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痛苦的联结,我们就会用痛苦构成我们的生活,因为痛苦之上闪耀着爱的光芒。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从小就练毛笔字,按说字应该很好,可是他一到写字的时候,就会写得歪歪扭扭的3相隔五年后,再见到他,发现他的字大有进步,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我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沉吟许久,忽然说了一句,从我父亲去世开始……

他写字和父亲去世有什么关系?原来他的父亲是个业余书法家,从小就训练他写字,可是他无论如何就是写不好。可是奇怪的是,只有他写字的时候,他的父亲才会和他在一起,其它时候,父亲对他都很冷淡。往往他写字写得不好时,父亲会大发脾气,他练字的习惯甚至到了成年,每次回家过春节,他的爸爸都会要他当场写字,在一边指导。

说起来,父子俩就是靠写大字来交流情感的,而说到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忽然泪流满面地说,他现在明白了,他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老是写字很难看,因为他害怕如果他写得好了,父亲会失去了和他在一起的理由。我相信直到今天他才,明白这一切的意义,而他们父子俩就在做着一件大家潜意识层面知道,但意识层面不了解的默契的事情。他们是通过这样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而一旦他写字好了,这种指导关系就只能告一段落了,而父子在写大字之外是没有机会“联结”的。

“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个老头为了让父母开心,穿着小孩的衣服在地上滚扮婴儿。为了和父母的爱永远在一起,我们宁可永远保持一种孩子的状态。比如像春涵这样的乖孩子,他们必须保持没有边界,以维系和父母的爱,准确地说,他们会将这种爱的方式复制到自己的恋爱形式中。总的来说,他们并未离开父母,只是身体上离开了,而在内心深处,在脸的朝向上,他们依然还向着原生家庭。

我们应该明白,对春涵这样的女孩来说,她们今天面对的,其实是要对二十多年的人生模式做一个告别。对这些将爱和痛混为一谈的人来说,更需要明白一点:如果她们的父母真的爱她们,看到她们为了爱父母而牺牲了自己的边界,乃至会用一生来践行原生家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以此向父母致敬或者说表明自己是父母乖孩子的话,父母绝对不会愿意她们如此之不幸福。

爱的本意就是让彼此幸福,否则那就是一种恨,或者一种恶意。还是让我们回归爱的本源,我们总要长大,长大意味着我们终究有一天要重新检阅我们的爱、我们学习到的本事。如果你搬过家,你会知道每次搬家你必须要舍弃一些已经明显不能再用的东西,尽管它们在过去对我们很重要,但是在你启程的时候,你必须要将它们放下,但同时你将携带着过去的,并在今天依然有用的东西前行。

这就叫新陈代谢,或者说长大,我们不再囫囵吞枣,我们发现自己有五脏六腑消化吸收生活加诸我们身上的一切。我们是有选择的,让我们有选择的是我们父母的爱的本意,那就是他们希望我们快乐、幸福,我相信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抱有这样的意愿的,只是这个意愿往往并不能化作现实。我们的任务就是继承父母的意愿,让我们自己幸福。

如果说过去我们通过不保护自己来保护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保护自己来保护父母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幸福。

也许当我们想清楚这一点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小孩子的状态转化为现在的模样,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咒语中解脱出来。我们还有各种可能性,而不再按照从小到大的僵化模式去徒劳地寻求爱了。

卢悦解“毒”

以爱的名义去控制他人,实际上是爱的绑架。

从小到大僵化地寻求爱,没有出路,自己的需要才是真的。

思念如潮寂寞如花


近日,江城气温一路攀升,我从那紧闭的钢筋水泥的城堡中探出头来,一抹阳光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颊,令人顿觉温暖无比。抬头看着天空,淡蓝,淡蓝的。

蓝色,我的最爱。

可有朋友告诉我说:蓝色代表忧郁。

淡蓝的天空中写满了天气的多变,亦写着我的心淡淡的悸动。

我独自荐来到长江的汉口江滩上。

喜欢一个人或坐或站于江边,且听风吟,听江哭,江笑,任江风拂过面颊,,让心情随着江浪此起彼伏。

往事如烟,呛得我泪水直流。

逝去的06年,我的歌?我的梦?我的痛?无法给一个答案。

相见不如怀念,遗憾是另一种圆满。虽然,我这样自我解嘲,泪却被冻在眼睛里,撑得眼睑隐隐作痛。

我努力地把控着自已,开始渐渐地让自已和有关君的记忆绝缘。可我完全没有想到,就在自已快要从思念的苦海里挣脱出来的时候,君竟又从网海里浮出水面,不争气的,痴呆的我又陷落了思念的沼泽,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一阵阵暗香随风漂来,引我来到这片蜡梅林中。枝条上开着蛋黄色的小花,我久久地注视着她虽不华丽但却孤洁清香的小脸,忍不住采下一枝,看着,看着,想起那句话来,梅林深处,寂寞如花。

我想也许无私无欲的情,才是真的完美吧。

原来,我俩梦中相拥共舞的一首曲竟然是《水中花》恰恰象征着我们无法续写的的诗稿,凄美动人,刻骨铭心,却是因残缺而美。我想并非所有的爱宠都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刻在心底的,因为无私无欲才是真正的永恒。

也许我的思念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一直不明白,自已为何要这样思念一个人,甚至不知道这样的思念是不是在白日做梦。

君,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就让我继续成为你心里永远的天使吧。我这样想着,心里泛起淡淡的酸涩。

黄昏,倦鸟归巢,可我的心有巢吗?如果有,又在那里?我在心里问我自已。

落叶,抱着风飘荡,江城披上了夜的浓妆。

我的思念穿着单薄的衣裳,饥寒交迫地又开始了流浪。

我又漂进了这座结实,坚固的水泥城堡里,来到网络这个梦幻的王国里。

我知道,这网上的情思是没有好结果的。可我却是那逃离不了的蜘蛛网的小虫,没有了退路,我很小心,我不断地拒绝,拒绝,只是潜意识的习惯性动作。直到有一天君的出现,与君的交流,简直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享受,我的拒绝意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跌落在网里了。

然而,网的思念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情感,我在网海里沉浮着。

思念如万劫不复的修行,要么修成正果,要么则无穷劫数。原来,思念就是一种可以让人莫明其妙地掉下眼泪的力量。

可慢慢地我却发现,思念的感觉远不如书中的华丽幻想,我的心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灰色,于是乎,我的心,我的灵魂需要一种喧泄。

有时我甚至好羡慕我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悲是喜,我总会给他们一个结局。可我的人生的结局将如何?谁又能告诉我呢?

在一望无际的网海中,我不断地寻找着所谓的真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宿命,因为,在我的生命中相遇的,总是辛酸的浪漫。

有时我在想,也许真正的寂寞原来不在无病呻吟里,而是当你看着自已渐渐老去时,那种没有心灵的寄托,没有感情携手的寂寞。

就让我守着这份情思苦渡岁月吧,我知道这最终会是个无言的结局,但我还会那样痴痴的想着,梦着。今夜里,我仍在为君守候。

思念如潮,寂寞如花。

流年花落思念谁


花,凝结了太多痴心人的血泪。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若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末凄苦的女诗人薛涛历尽了人生凄凉以一种超然于无我的心态赏花。说是赏花,倒不如说是笑对人生。花开无声,花落无意。心中有花,身外无物。人世沉浮,旧梦如烟。此花,非花。此情,难言。有些心情总是无法释怀的。这个季节遗失过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流年里的文字,一滴一点,丰盛了眼底眉间的淡定与沉静。记得,我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写字,听歌,看书,思考。在文字里。我一直寻找。寻找属于有温暖的共鸣却很少。我把文字埋藏的很深。你若不近观,怎会明白原来花朵的呼吸如此清晰。怎会明白原来眼泪的温柔如此简单。 天空之上,涤荡在心底的思念如空气般透明。就像很固执的喜欢一些人,一些事。若以另一种心情去待之,会淡然许多

秋走冬来了,用一颗相思的心去温暖自己。转身刹那间的心痛,是否可以做到毫不在乎?曾经共同度过的美丽时光,是否也随人而逝呢?思念来袭,不念岁月,不问前方,只知彼岸没有了你,宁愿永远被困水中央,只为能再换来一些你的疼惜。也许是让年复一年的记忆不会浅至虚空吧。岁月繁复,那些细碎的心思,便也终是花开繁盛花落从容了

一如满地曾经的繁花,花落而有痕,落后仍有情。季节更替。心事轮回。我将三千心绪锁于眼底眉间,高阁于尘埃之上,淡烟疏墨在,一纸经年的文字里。时光,这样的纠缠如此轻柔缱绻,就如风和云的呓语。如此散淡却又缠绵。尘世菲薄,谁来许那三寸深红?花边下,情未央。是否还能莫失莫忘? 没有一种痛楚需要我们一直喋喋不休。记着就好。记着,也是一种拥有。那些悲欢离合,那些跌宕起伏。是否,只是眼底一场盛大的幻觉。一些空洞的文字,阐述的只是这一刻的心情。

其实,我一直都这样。只是,我没有期望别人读懂。一直在路上。 语红尘,只因为爱尽烟雨的空灵,叹红尘,只因为看遍烟雨的凄零。我在想象,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牢房,牢房外面的风景永远可望不可即,因为羡慕狱卒的位置,我们走出去,谁又想到,牢房外面,仍然是牢房?但是,即便走不出这座大监狱,至少我们可以拆掉每一扇牢门,然后,忘记这个世界由谁说了算。细腻到飘忽,找不到心的方向

无论是文字,还是人生,我们都在坚持。而岁月呢,她只是悄悄地走过去,不给我们一丝可以慰藉的温暖。看过了一岁复一岁的花开花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悲欢离合,是否可以把离别看的云淡风轻?不再痛彻心扉,是否可以在分别时潇洒的离去,不再泪眼婆娑? 一声呵护,花瓣嫣然;一句腼语,羞色无边;一曲怅叹,花垂似泪。一曲悲凉,漫无边际的怆然入耳,风,轻轻的碎了,似一场虚幻的梦,忽然就感伤顿生,恍如虚拟的美丽,一碰成伤,留下寻遍了百般设想了万回的理由,伴着那满目伤痕的心事,躲在诗笺墨香里,迂回,延长。我以自已的方式,镂刻记忆深处的清浅时光和流年过里的细碎往事。如若暗旧纸页间。眼光流盼温软暗香的文字,盛开属于自已芬芳的花事。那么,纵光阴旧了,与之目光交叠温暖错过。指尖的幸福无法抓住,鼻尖的忧伤无法看清,其实每个人的角色不同,生活不同,也就注定你我的思绪不同,淡淡的,守望。轻轻的,记得。突然想起一阙旧词,可惜,无法记得它曾经停留的位置,于是,带着一些无奈,带着一缕伤感,带着一些彷徨,带着一声叹息,按律重谱无论如何,简单一些吧。陪着就好,在就好。 不想去回顾之前的文字,或是喜欢的或是不喜欢的。安静的将她们放置一旁,亦是难得的清雅。

思念,不过是一场清远的梦,象一袭华裳,亮丽了一季光阴,然后逝去在岁月深处,暖了烟尘。我终不过是回忆多于遥望的人,岁月不居,我从未敷衍,沧海拾珠般挑捡起生命里欢喜素净的风景,只言片语记在行年的纸张上。喜欢这种对生活的呢喃低语,在呢喃中找到出血的伤口,而后停留在心灵的深处孤独的舔舐。其实能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回忆的往事一定是值得的,我们无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