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仰望阳光

仰望阳光

发表时间:2020-11-25

【www.qg13.com - 雪后的阳光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仰望阳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仰望阳光的人,是阳光的朋友,其喜怒哀乐,无不因阳光而起。

那是雨后初晴的夏日。沉闷的雷声远去,太阳又露出了红彤彤的脸,天上云卷云舒,凉凉的风,轻轻地吹过。好风啊!让窗外婆娑的白杨起舞,满世界都是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雨露摇落的声音。然后,风从窗口挤进来,同时挤进来的还有一抹清新的阳光,阳光静好,岁月如梭。

我有一次阳光下的记忆,那是1994年夏天,我考上了城里的中专,当年,这着实是山沟沟里的一条特大新闻。可通往城里唯一的公路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毁,而我必须尽快赶到学校报到。无奈之下,我只有翻过屋后的大山,然后改乘渡船去城里。吃过早饭,我就顶着烈日出发了。阳光把泥巴小路晒成了灰白色,山林里连鸟叫声都没有,寂静得让人不寒而栗。大山里的路,陡峭蜿蜒,走上好几里地都看不到一户人家。屋漏偏逢连阴雨,当我赶到渡口的时候,去城里的渡船已经远去,变成了茫茫湖心的一个黑点。去城里的渡船每天只有一趟啊!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熬过这漫长的白天和黑夜!炎炎烈日下,我分明看到了晶莹的泪水。

仰望阳光,阳光是七彩的,有苦涩,还有甜蜜。阳光下的甜蜜,就发生在1998年夏天。中专毕业的我,没有等到预期的工作分配,不得不独自南下谋生。深圳的夏日,像火炉,我就在火炉里奔波,一次次被人拒之门外。看过无数的冷眼之后,阳光也结了冰凌。就在我流落街头时,一个好心的看门老人收留了我,还介绍我成了一名保安。终于,远离了忍饥挨饿的日子,可以踏踏实实在木板床上睡一觉了,阳光就潜入了梦里,顺着梦境,暖在心田。QG13.COM

仰望阳光,是看生命在阳光里拔节,那是把成长的影子抛在身后。即便,哪天,你面前只有影子,那也不用沮丧,因为,阳光就在身后。

扩展阅读

心灵的仰望,清静寺


题记:离开老家二十余载。今天,感恩的瞳孔,沿着一缕乡愁的方向,仰望清静寺,仰望一种乡土家园的精神。用一颗赤诚的心灵去触碰质朴的乡音,用一股炽热的血脉去传承善良的乡韵。从城市回到村庄,每次总会从村庄的山脚下步行来到山上的清静寺,站在寺门口,俯瞰整座村庄,遐思良久。

1.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清静寺,默默地耸立在村庄最高峰的半山腰中,摇曳在数百年前先祖创建的古寺遗址上,掩映在那一抹可亲可恋的青山绿水之间,激荡在我远离故土乡音二十余载的光阴里。她俯视如一只青鸟,突兀地站立在基茂台上。庙宇的檐边,象张开的翅膀。脉脉的目光,在清静中开出莲花般的微笑。脚下,是一直风雨无阻伴随多年且有着百户人家的周姓村庄。

沿着炊烟的方向,无数次闪耀出寺院顶上那片宁静悠远的晴空,无数次梦里握手高山上那一排白墙红瓦的亲切。这座由周姓后人二十余年前自筹资金重建的寺庙,面积不大却意义深远。她随着近年来四乡八邻的祭拜和善捐,慢慢影响至周边的村庄并扩建成如今千余平米的佛殿建筑。寺院上下两坪。上坪三个主殿,依次供奉着如来佛祖、观音、及其他众佛。下坪是大雄宝殿,供奉着多尊菩萨和神态各异的罗汉。老家的善男信女,遇重大节日,常临祈祷,香火虽不及其它名刹古寺旺盛,但近年来许愿显灵,名声惠外,倒也香火不断。寺庙周围林木茂盛,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清静的称谓倒也实属名归。

严格上来讲,老家的清静寺只能称为庙宇,并没有固定的僧尼。随着上世纪末农村建庙的热潮,富裕的老家人也开始想念起曾经庙堂的祈愿。在当地宗教管理部门审批过后,清静寺正式成为村人自治管理的庙院。现在所在的清静寺,清代之前即有古寺。但当初只是一座普通的庙宇,仅供全村族人上山拜佛所用。古寺最初建立的时间无从考据,最后毁灭的原因也无从知晓。小时候放牛,在基茂台古寺的遗址上,也能寻见一些破碎的青砖瓦砾。虽然后人在村庄后门山边,曾经新建过一座寺庙,也不知何种原因关张拆除了,种上了一片果树。之后,乡人去庙里祈福,必须远行二十余公里之外较有名气的博山寺。

地处赣东北的老家,族人的脑海,对于念佛拜佛的虔诚和信仰,根植于代代沿袭下来浓浓的乡土风俗文化的熏染。或许佛的本身就是安康和幸福的象征。从老家村庄出发向北二十余公里,离县城西去十五公里左右的博山寺,自明始起,一直是江南名刹,更有天下第二丛林之称。如今的博山寺,尚存有当年辛弃疾读书的遗址。而清静寺未重建之前,老家人也曾一度去博山寺进香祭拜,以寻求内心的一种平静。

清静寺的建立,似乎慰藉了后人对于先祖的缅怀,也以感恩的方式纪念始祖在此寻找了一个宜居的风水宝地,得以繁衍周姓的家族。于村庄周围年迈吃斋念佛的老者而言,来返博山寺进香,步履艰难,出行不便,祈佛最便捷的方式只能在自家门口。因此,当年修建清静寺时,虽然往高山崎岖向上的小径运送砖瓦木石是何等的艰辛,但老家男女老少对于建寺的热情高涨,凝聚力源于集结在乡人多年来内心神圣的信仰和对佛祖无比的虔诚。一座有着众多佛像的上坪殿宇在一年当中拔地而起,下坪的殿宇继上坪迅速建起。而后从山脚边沿着杂草丛生的山上,顺着山势硬是重新开拓出一条可以通车的马路,结束了以前窄小细长陡峭的上山小路。新路虽然蜿蜒盘曲,但至于缓解了老年人步行的压力。而我作为当年在外的游子,家人也是算上了一份捐款。

于乡人而语,以拜佛作为心灵的寄托,既是一种对未来幸福的祈愿和向往,也是一种寄托着对先祖感恩的传承。

2.

清静寺的前身,有着先祖最早来到村庄开族的历史背影。显然,先祖的事迹都是经过代代老人的口授传教及暄染,村里现存族谱的历史也没能有详尽的记载。但老人们口啤,推测为元初时期,北方周姓一支为躲避战乱而南迁长江,辗转多次落脚于赣东北老家,开始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因此,可谓村庄始祖周姓,肇基于元代。

感慨且感激于先人的智慧和远见,选择一个宜居的家园让家族的血脉得到繁衍。古村落三面环山,地形独特,村内地势高于村外地势。冬温夏凉,早年蛮荒更无大道通向外方,似乎也适宜避难场所需求。村落背面三道山岗(洋基尖,鹅公堡,白道岗)连绵起伏,形如笔架,峰峦雄伟,远望恰似一顶乌纱。村口外四周则为大片田地。如今,站在村口面朝村内方向,左有后门山,右有月光山。后门山樟木成群,月光山形如月牙。村口旧堂门直对一小山,名曰社公山,如一道屏障,把村里的风水紧紧聚拢。社公山上,仍保留一社坛即社公庙,社公庙始建年代早于古寺。经后人多次反复修缮,成为当代族人感恩和祈福场所之一。遇大年三十,族人奉以猪肉、鱼鸭、米酒、香烛等,约聚社公山祭祀,虔诚膜拜,以祈求和感谢土地神的福佑。

提及基茂台的古寺,究其原因,一是凭其高踞的地貌,登高望远。二是风水于当时先祖的影响。析其字义,基茂台,更彰显出先辈们的良苦用心和风水智慧。基,谓为根源所在;茂,喻指昌盛安乐;台,观四方而高者。平台地面所处地势,貌如一张坐南朝北的太师椅,两侧的山翼如座椅的扶手,后背的山崖如座椅的靠背。清静寺似乎沿袭了以前古寺的方位,沿山岩而建,仗凌空舞飞翔之势,倚崚嶒作冲天之状,静坐基茂台,庙门大开,佛音袅袅,更有高瞻远瞩,泽恩后人之寓意。于寺坪处远望,方圆十数里,尽收眼底。晴天时,更与上饶市的灵山遥遥相望。

据传始祖携子十人,南迁江西之时,远在十数里之外就看到三山相连似成一顶乌纱,心甚喜欢,认为此处必定兴旺家族。于是立脚此处,不再奔波,从此老家周姓在赣东北生根发芽,枝叶繁衍,历经数十代至今。族人至清代更是人丁兴旺,缘于乌纱帽下面,确实找到了深藏的宝藏:煤炭。

老家的煤炭,似乎是上天给予周姓子孙一个最好的馈赠,也似乎是先祖给予后人一笔最好的财富。煤炭的发现和挖掘,让先祖的家族,开始踏上了当初的小康水平,除了大肆的扩建新房,更是开置了大片的田地。现在老家尚存一些没有拆除的老屋,大都还留有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范,只不过现在老家乡人都不住木质结构的瓦房,而建成现在的红砖水泥平房。一些老房子,更是风吹雨打,破烂不堪,不曾修缮直止自行倾倒,算是历经沧桑沐浴风雨几百年。如今,村里老人家所言的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之说,也是以古井和池塘边上的那条村路为界线。据传村路左边是相对比较富有的家族支脉,也就是靠小煤窑发财而扩建房子的兄弟。右边里屋则相对而言是一些清苦的家族支脉。当然,一个姓氏的同族同宗血缘关系,正如一棵生根发芽的古树,枝芽相连,不停的生长茂盛,叶片与叶片也会因自身环境和周身环境的条件而长势不一样。如果更明晰的话,五房同宗为一个祖辈,也就是同一树枝上的五片叶片。里屋则是另一个祖辈。而煤炭,也让一代代村人,虽然辛苦,但至少有了除种植庄稼作物以外另一种创收的生存方式。近代煤炭的开采,更让一部份村人受到了实惠而富裕起来。

3.

相隔数百年后的今天周姓子孙,又一次把寺庙建在了古寺的遗址上,更多的是希望能得到先祖的保佑。

作为周姓的后代,有时我也让内心沉淀下来。用一种宁静的心态去看待老家的风水和风俗。可以想象,几百年前的老家,植被茂盛,树木葱郁,青山绿水。算得上是一个真正依山邻水的村庄。从山里流淌出来的泉水,汇集成村庄两边的水库。月光山水库和后门山水库,恰如是村庄特意腾出的两个美丽的酒窝。旧村庄村里的主要道路,都是以青石长板伴以鹅卵石铺砌而成,老屋的天井地面更是以太极图案铺以鹅卵石。旧村庄正门大堂门,以数根青石柱竖立而成,门前摆设的神兽石雕现已失去踪影。如今尚存的断裂的青石柱上还能模糊地辨认出一些花鸟雕刻的图腾,昭示出一个姓氏家族曾经的显赫。以前外乡人外姓人,到老家做工或者其它,一定要从大堂门进来,似乎是礼节。小时候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外乡人来村庄舞龙,一定要从大堂门进来,到每家每户讨吉利时,也必须从正门(前门)进来,而不能从后门,这也是乡俗的避讳。不然就不显礼节,村人更是不会以鞭炮或钱币迎接,反以闭门谢客回敬。不过,世俗繁琐的礼节,似乎已经被现代的年轻后人忘记得差不多了,也丢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于对先祖的感恩,先祖的遗训,对佛的信奉却始终不敢忘本。

老家的周姓人家,从始祖创建基业,历经数十代,兴旺如一棵开花结果的古树。古树又随着岁月的发枝,又生长出更多的枝叶。从现在一直保留的称呼。如上房、大厅、里屋、五房等等,就知道先祖繁衍下来的支簇众多。村庄的后人是知道感恩的,感恩他们的先人给他们选了一块好地方,也感恩天地神明允准他们的先人选择这里作安居栖息这地,并在这里永久地繁衍生息。逢年过节之时,村庄就烧香上供。

在老家,孝的传统得到了永久的继承。在每年大年三十,阴历七月十五,清明节,村里都会在各个家族的祭祀地点,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做上几道菜,倒上几杯酒,点上几支香,老年人嘴里还念念有词,说着请太公太婆保佑家人安康之类的话语。

4.

曾经的族谱,见证着先祖们的历史与沧桑,记录着先祖们的悲欢与荣辱。在血脉延续的诗章中,铭刻着那些默默穿行的身影和顽强无比的生命力。每天的太阳从基茂台后的山峰升起,升起一片灿烂。每天的佛音从清静寺的殿宇响起,响起一种乡韵。

仰望清静寺,仰望山谷春天里的雨滴,夏天里的蝉鸣,秋天里的飞鸟,冬天里的白雪,并化身为经年跪伏在寺庙周身的花草树木,守护在禅悟的身边。

仰望清静寺,仰望先祖给予的庇佑。愿寺庙的重建,让大山的灵性,佛寺的灵性,再次涤洗出乡土原本纯朴的真善美,也让族人的心灵逐惭变得丰盈美好。这样,也就无愧于先祖的在天之灵了。

有一缕乡音有一束乡韵,穿梭过多少风尘,似倦鸟归巢飞翔的姿式,直扑清静寺的胸怀。那就是,我诗意而质朴的思乡情愫,浓浓的,盛开如莲。

心念感恩,菩提花开。

仰望天空,那只飞过的鸟儿


从此以后,不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抬起头,就能看见你。我总是想,若是把思念寄给那朵最低的云,挂在你飞翔的天空,不知你是否能够看得到?

--题记

【一】

奶奶走的时候,是去年的八月十六,中秋节刚过。

已经七八年没有在家里过过中秋节了,那天在电话里还和同学说,真想念小时候家里中秋节吃的糍粑,不想第二天爸爸就打来电话,要我回家,说奶奶怕是不行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时隔七八年,再次在中秋节与家人团聚,竟会是因为奶奶的病危。

第二天我就匆匆踏上回家的客车,终于在黄昏临近的时刻,到达了家里。爸爸说,奶奶前几天去了叔叔家,现在这个情况,也不能再随意挪动了,于是我跟着爸妈到叔叔家去看望奶奶。

一路上,我忍不住想象奶奶现在的样子,心痛得无以复加,一次次想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实在无法接受身体一向健康的奶奶,形容枯蒿地躺在病榻上的样子。但是我又恨不得马上飞到奶奶的面前,因为我知道,此时的奶奶,肯定最想见的就是她的儿孙们。

踏进奶奶房间的门,姑姑正坐在床头,拉着奶奶的一只手,耳朵附在奶奶的嘴边,听着奶奶含糊不清的话语,试图从奶奶的声音里,找寻好转的迹象。

我走过去,看着这个垂暮的老人,枯瘦的脸庞上,眼睛没有一丝的神采。奶奶看见我,一脸的茫然,姑姑问:她是谁?认得吗?奶奶轻轻地摇摇头。泪水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奶奶居然不认识我了,曾经朝夕相处了八年的奶奶,居然不认识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了。

【二】

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奶奶的第一个孙女。出生的时候,因为妈妈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所以都是奶奶在照顾我。等到我三岁的时候,勉强能自己走路了,妹妹出生了,妈妈又没有精力照顾我,所以可以说,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就有八斤多,是村里所有的孩子中最胖的,还好那时奶奶年纪还不是很大,不然还真的抱不动我。因为爸妈个字都比较高,小时候的我比一般的孩子看起来大很多,两岁的时候,奶奶抱着我出去玩,别人都会说:这么大的孩子还抱!直到我十几岁时,村里的老人会在闲谈时说起我时还会说:林家的那个大孙女,好几岁了还被她奶奶抱在手里,没见过这么受宠的女孩子。

我五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刚好赶上计划生育,于是爸妈带着弟弟妹妹出去躲避。我便跟着奶奶住在小叔家,那时小叔还没成家,也是在外面打工,所以家里也就只有我和奶奶。小叔的房子在一片田地中间,到了晚上,那些庄稼地里经常有兔子出没。还记得奶奶养了一只大黑猫,很会抓兔子,而且每次抓回来的兔子都是咬死了放在窝里,第二天奶奶看见了,就把那兔子剥了,皮毛铺在猫窝里,兔肉红烧了,给我解馋。我没有吃过比奶奶烧得更好吃的兔子肉。

六岁的时候,到了上学的年纪,奶奶每天早晨都会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学校。每次路过街上早点摊的时候,我就走不动路了,眼睛盯着那些包子油条直咽口水。奶奶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打开一层又一层,从里面拿出几角钱币,买个早点给我,每天如此。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钱都是姑姑们给奶奶的零用钱,她一分都舍不得花,却都被我吃零食吃掉了。

后来每每想起这些,都觉得很愧疚,而奶奶总是说,我一个老太太,又花不了什么钱,不给你们小的花,难道留着带到棺材里去啊?

【三】

思绪被打断,奶奶在轻唤我的名字,奶奶终于认出了我。我走到奶奶面前,蹲在床头,奶奶的手被我握在手中,冰凉的手上,已经几乎没有肉了,都是骨头和青筋,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奶奶拼命睁大没有神采的眼睛,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我只听得出她叫我名字那几个字,其它的,竟是一个字也听不清。

姑姑说,她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喂什么吐什么,怕是真的不行了。我听到不行了这几个字,泪水再一次如泉涌。姑姑又说,若不是她大孙子还没有回来,估计奶奶都撑不到今天,连医生都说,三天不吃不喝还能睁开眼,真是个奇迹。

弟弟还没有回来,我到家的时候爸爸告诉我,弟弟才刚坐上车,怕是明天才能到家了,也不知道小三子回来能不能见到最后一面了爸爸哽咽着声音说道。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是希望弟弟早一些回来,满足奶奶这最后一个心愿,还是希望弟弟晚一些回来,因为我真怕奶奶一见到弟弟,没有了遗憾,就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我听到奶奶含糊不清的口中不断地唤着弟弟的小名,那一幕,不忍多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

第二天中午,弟弟回来了,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小叔家。奶奶居然坐起来了,神色也比前一天看起来清爽了很多,姑姑说,中午味了一小碗肉汤,居然都吃下去了。弟弟走过去,奶奶一眼就认了出来,清楚地叫出弟弟的小名,弟弟走过去,拉着奶奶的手,奶奶微笑地看着弟弟,口中念叨着:大孙子回来了,我大孙子回来看我了。

我听到小叔很小声地和爸爸说:不会是回光返照吧?其实我在电视上看过,人死之前,会突然看起来好很多,那是生命最后的迹象,在身体里燃烧的表现,之后,便会油尽灯枯。刚进门看到奶奶时,有一刹那,我也曾这样猜想,但是我不愿意往这方面去想,我在心底祈祷,电视上是骗人的,奶奶是真的好了。

【四】

那天半夜,我听到隔壁房间爸妈起床的声音,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匆匆起身,等我穿好衣服时,爸爸已经出了门。我心里知道肯定是因为奶奶,但是还是问妈妈:爸爸这么晚去哪?妈妈说:你小叔打电话说,你奶奶去了!

弟弟妹妹也都起来了,急匆匆穿好衣服,我们便出了门。出来后发现外面很黑,妈妈又回去拿手电筒,我没有等妈妈,在黑暗中迈着步子往前走。胆小的我每次晚上上厕所都不敢一个人,可是那天的夜里,我一个人走在去奶奶家的那条路上,两边都是高大茂密的树,不时还传出兹兹怪叫的声音,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害怕。我记得那时我的脑海中就只有四个字奶奶去了,除了这四个字我无法再想其它,这四个字支配着我的双脚,不停地往前走。

我的泪水流了一路,我想那天那路边的草尖上,还没到小叔家,就听到从屋子里传出呼天喊地的哭声,那一刻我知道,奶奶是真的去了。终是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我看到两个姑姑跪在奶奶的床头,悲恸的哭声震撼了天地,而此时床上的那个老人,已经看不见了面容。奶奶的脸被一块黑布蒙住了,这是老家的风俗,人死了之后,是不能再把脸露出来的。我走过去拉住奶奶的手,已经僵硬,不带任何的温度,婶婶看见了,把我的手拿开,说这也是不能碰的。

从来没有面对过生离死别的我,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无奈,面对至亲的离去,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甚至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哭泣。可是再多的泪水,也挽不回亲人生命的一丝一毫。那一刻我好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因为如果我没有长大,奶奶就不会变老,那么也就不会死。我闭上眼睛,拼命祈祷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境,也许我再次睁开眼,奶奶还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可是过了很久我睁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被黑布蒙住脸的身躯。

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是怎么度过的,记忆中除了歇斯底里的哭喊,就是那怎么也止不住的泪水。后来我哭累了,就蹲在墙角,朦胧中闭上了眼睛,梦见了小时候。

【五】

小时候,每到星期天姑姑家的表妹就会来奶奶家,然后奶奶就带着我们到菜园子里浇水、拔草。直到去年病倒在床上前,奶奶还一直都自己种菜,那时,奶奶已经八十三岁。菜园旁边有一条小河,奶奶每次都从那里打水给浇菜,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跟奶奶抬水。刚开始我比奶奶矮,我在前面,奶奶在后面,奶奶总是把水桶放在靠近她肩膀旁边,重量都压在她那头。后来我的个子渐渐长高,开始我在后面,再后来,我和奶奶抬水,已经很不协调,因为我越来越高,而奶奶似乎在变矮。

我发现奶奶变矮的时候,哭了很久,我问奶奶是不是人老了都这样,慢慢的变小,最后变不见。奶奶说,是啊,就像小孩子长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的。我哭着说,那我永远不要长大,这样奶奶就不会变老了,奶奶笑我是傻丫头。

奶奶一生辛苦,爷爷死的时候,小叔才几岁,家里四个孩子,都是靠奶奶一个人拉扯。幸而奶奶身体好,能劳作,不然爸爸和姑姑叔叔们,说不定早就饿死了。为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奶奶虽是中年守寡,但是她没有再嫁,将孩子养大成人以后,又要为两个儿子的成家操劳,家里的几间老屋和叔叔的三间瓦房,都是奶奶一砖一瓦靠自己的双手拼凑起来的。村里人都说,奶奶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小叔的两个孩子比我们小很多,为了让小叔和婶婶安心在外面赚钱,直到去年,奶奶已经八十三岁,还在为小叔家的两个孩子烧饭洗衣。奶奶的父亲去世时九十九岁高龄,所以每次爸爸劝说奶奶不要再那么辛苦时,奶奶总是说,我能活到九十多,还能干几年,到了九十岁以后,我就什么也不干,天天在家晒太阳。

去年过年的时候,爸爸还说,等奶奶八十五岁生日时,给她过个大寿,因为村里这个岁数的老人,已经算是高寿了。可是奶奶连这一天也没有等到,我记得奶奶的生日是九月初八,就在下个月。

【六】

三天后,奶奶的葬礼结束,我跪在奶奶的坟前,还是无法相信这一堆黄土下长眠的,就是曾经陪伴我八年的奶奶。姑姑一直跪在那里,拼命哭喊着:娘啊,我的老娘,我苦命的娘一声声,一句句,都催人泪下。爸爸和叔叔没有像姑姑那么声嘶力竭,但是我看到他们那因抽泣而耸动的肩膀,颤抖着,我知道他们的悲伤并不比任何人少。

那个给奶奶做寿衣的老裁缝,会算命,奶奶的悼文也是他写的。我看不懂他写的那些文字,是我没有见过的字体,便问爸爸,爸爸说:那上面说,奶奶这辈子太辛苦,下一世转世,会是一只鸟,在天上飞,把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都飞遍。原本不相信这世上有鬼神的我,开始希望这悼文里写的是真的,如果奶奶真的变成了鸟儿,那么就可以天天飞来看我们了。

后来,每次抬头看天的时候,我都希望能看见一只鸟儿从头顶飞过,因为我知道,那肯定是奶奶又想我了。

执手,仰望幸福


她抱着孩子,一手托着身后一手护着头。她坐在位置上,看着窗外的景色飞逝,一寸寸的在消失,面色凝重而哀伤。怀里的孩子仿佛知晓母亲的难过,嚎啕大哭。她用手亲亲拍打着孩子的背,没有只字片语。

周围的人开始指指点点,甚而窃窃私语,她却依旧,看着窗外,凝重而哀伤。

直到孩子的哭声惊动了火车上的乘警。

他皱着眉头,带着怀疑的目光,向她走来。堆好脸上的笑容,颇有礼貌的问道:打扰了,请问我可以在这里坐一会儿吗?她连头都没有回,看着窗外点了点头。

他坐下身,孩子依旧在大哭,分贝丝毫不减。孩子两三岁大的年纪,脸上肉嘟嘟的,很招人喜欢,现下哭的正兴,眼角都还挂着泪花儿,惹人怜爱。

他开始和孩子搭话,宝宝怎么这么大了还在哭呀?看着孩子止住了哭声,乘警又道,宝宝多大啦?家在哪儿呀?

我今年三岁了,我家在杭州。断断续续,啜啜泣泣,好半天才说完。

带着你的是谁呀?你爸爸呢?

是妈妈,妈妈带我去找爸爸的。

怎么还在哭呀,乖,不哭了不哭了,在哭妈妈就不见了哦!

妈妈别走!孩子一把抱住她的脖子,用小脸蹭着她。

她回头,他这才看到女人的正面。面上看着那般年轻,完全不像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她摸着女孩儿的头,轻轻问道:不要妈妈走是不是?孩子点头。

妈妈去哪儿你就去哪儿?孩子点头。

要是再也见不着爸爸了呢?孩子抬起头,直直地看着母亲的眼睛,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

女人把孩子抱的更紧了。而后转头对他说道:别担心,我是孩子的母亲,不是什么人贩子。

他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起身离开。

她和他的再次见面依旧是在火车上,她还是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从北京返回杭州。

他想搭话,却迟迟未开口。

他们的第二次相遇,就在沉默之中度过。

也许是注定的缘分,让他们有了第三次的遇见。他在替母亲前往楼下便利店买食盐时,又看到了她。牵着孩子,在挑选着东西。原来他们住的这么近,也许还在一个小区吧。

他看她拿着的东西有些多,便主动上前去帮忙。她看到他,有些惊讶地问道:你也住xx小区?

是啊,原来我们还是邻居呢!

她点点头,又让孩子叫叔叔好。小孩子一下认出了这个在火车上陪她聊天逗她开心的叔叔,立马上前抱住了他的大腿,十分亲昵。

他坚持要帮她吧东西拎回家,说她一人又要拎东西又要牵孩子,诸多不便。她拗不过他,只好同意。

至她家楼下,他才发现,她与他住的原来是那么的近。

他们有了更多的来往。

他渐渐地了解了很多这个独自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的事。她原来是N大学的学生,一向聪明的她读书都是跳级的,在22岁的时候就考取了研究生。也在当年和她的丈夫相识,接着便是闪婚,连学业都不要了,那般的不留退路。留在杭州的家里,相夫教子,也过得安逸。等来的却是丈夫的一通电话,淡然说离婚。她风风火火地带着孩子连夜赶到丈夫工作的北京,想要一个解释,看到的却是佳人在怀。回到杭州后,已是一片心殇。

他为她心疼,面前的她,那么的温婉可人,值得深爱。奈何遇人不淑,至今仍被街坊邻居说为笑谈。她却是一脸淡然,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

他开始整体死皮赖脸地往她家里跑,心甘情愿的为她忙东忙西。聪明如她,早就知道了他的心思,终在那一天对他说。明天就不要来我家了,你平时工作也挺忙的,我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那个,我在家也没事做。

她叹气。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我并不是不在乎的。我是离了婚,我是年纪轻轻的带着孩子,我是傻傻的抛了学业硬要结婚,他们都没说错。但是我不想再加上一笔,寂寞难耐,开始四处勾搭人。再说你正值婚配的年纪,总是这样,会给其他女孩子留下不好的映像的。

他竟也有些高兴,原来她还是有些在意他的、会为他考虑的。你知道,我喜欢的是你。

她没了言语,她没有想到他会直接这么直截了当。她低下头,绞着手指。

他却有些冲动,直接拽着她的手,下了楼,奔向自己家里。

她完全是愣住了,任凭他拽着。

他把她带到了自己家里。他当时说了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接着便是沉默,他的父母看着她,皱着眉,不说话。

不久之后,他们结了婚。

现在都还住在我家前面的那栋楼内,暑假傍晚的时候,还能看到他们牵着孩子一起下楼散步。那次一起散步之时,听他们细说了火车上的第一次相遇,而后面的事情,也都是一带而过,其中的艰难,却都不曾提起。只是执手,幸福,相视。她笑着说他以往的死皮赖脸,后来的装傻卖萌,他抱着孩子,笑着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不反驳。

她虽研究生未毕业,也毕竟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孩子大了些之后,将她交给了奶奶照看,出去找了工作,和他一起早出晚归。他却有些抱怨,担心她劳累着。

日子平淡,幸福的过着。

温婉的她,温暖的他,都值得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