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明星夫妻节目吵架:别把原生家庭的痛,代入你的婚姻!

明星夫妻节目吵架:别把原生家庭的痛,代入你的婚姻!

发表时间:2020-12-01

【www.qg13.com - 夫妻吵架】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星夫妻节目吵架:别把原生家庭的痛,代入你的婚姻!,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近,随着综艺《我家小两口》的热播,若风和小戚这对夫妇经常被顶上微博热搜。

和其他明星情侣不同的是,俩人上热搜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经常爆发争吵。

在节目里,小戚和若风常常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吵得不可开交,完全不像别的新婚夫妻幸福恩爱的样子。

有一期,若风背着她把家里的喜字揭掉了,原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小戚知道后就炸毛了,质问若风:“你是不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结婚了?”

为了给她安全感,若风本打算把小戚的名字加在房产证上。

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儿,到最后却因小戚质疑若风最开始结婚时不加她的名字是因为不相信自己闹得不欢而散。

很多网友都说小戚太“作”了,但其实这跟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戚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吵架,并且在她十岁那年离婚之后就把她丢到了寄宿学校,因此从小到大,她都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所以才会每天无数遍的问若风“你还爱我吗?”。

所以一点小事就会崩溃大哭,和若风闹得不可开交。但其实原生家庭会影响婚姻,却不能决定婚姻。

想要摆脱过去的阴影,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获得自己的独立性

经济独立,让你不需要依赖原生家庭的物质支援,也就不再有无法脱身的软肋。

而心理独立,让你开始尊重自我意识,行为准则不再以原生家庭为基准。

当你身心都独立后,你会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立场和判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婚姻之道。

其次,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这里的和解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一笔勾销,而是不再沉溺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不再以此作为逃避的借口和托词,不让自己继承原生家庭带来的孤僻、自卑、或者偏激。

失败的原生家庭必然会有痛苦的回忆,但自怨自艾不会带来任何改变,若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是对自己婚姻的不负责任。

再者,学会正确释放自己

无论是将自己的婚姻预期投射给伴侣,还是伪装坚强隐瞒一切伤痛,都不是健康的释放方式。

最终只会让婚姻崩溃,甚至将原生家庭的痛苦延续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认清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会慢慢明白自己性格中那些无法直视的阴暗其实可以由自己来修正。

当你将负面的情绪变成正面的激励,让婚姻朝着乐观的方向前进时,你会发现自己逐步变得柔软而坚韧。

蔡康永说过:“其实原生家庭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自己做选择。”

拥有失败的原生家庭只会让你的人生经历变得厚重,但这并不会阻拦你走向幸福。

不要忘了,万物皆有裂痕,因为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延伸阅读

搀扶着走出原生家庭


搀扶着走出原生家庭

人一生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即父母的家庭,这叫做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叫做新生家庭。

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要相处一生,其困难可想而知。那些当初他吸引你的特质,婚后可能成为你无法忍受的毛病;你顺口说的一句话,想不到他却发一场大火;你觉得是他的错,他觉得是你的错。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很多争论不能以是非论断,只是沟通出现了问题。我们从小到大没有学习过怎么过日子,只是本能地受父母的影响,来自不同家庭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两个人往往不顾及对方性格,不能深层次沟通。

因此,组建新生家庭的两个人要顺利地脱离原生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必须经历一次痛苦的蜕变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从小养成的脾气会因为对方而调整,从小形成的口味会因为对方产生变化,从小到大形成的朋友圈会发生交集,如果双方缺乏一颗体谅的心,就很难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这就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原因,相爱的时候看的是对方的心意,相处的时候还要看对方的生活习惯。一管牙膏从前面挤还是从后面挤都可能成为双方大战的导火索,因此,新生家庭要顺利从原生家庭中分娩出来,两个人的相互搀扶、互相体谅非常重要。

小建议:不妨把对方看做一个刚刚离开家的孩子,你当然有很多要求他改变的习惯,但是不妨步子慢一点儿,心情更柔软一点儿,让他在两个家庭之间发生转换时,少一些“应激反应”,多一些平稳过渡。

彩礼,暴露了原生家庭的三观


邻居家女儿小丽本来下个月结婚,月底却突然宣布已分手,罪魁祸首是彩礼。

小丽的父母提出要八万块钱彩礼,他们会买一些新房的家具家电作为陪嫁,剩下的钱老人会帮女儿存好,等小丽需要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给她。

准新郎张斌婚前的工资卡都在妈妈那里保管,张斌的妈妈不同意八万块彩礼钱,找到小丽谈条件,不断的哭穷,问小丽可不可以商量?

小丽回去后又问父母,小丽的父母很气愤,培养小丽十几年花了至少一百万,如今提出八万块钱彩礼,并非看中这笔钱,而是希望男方把小丽看得比钱重要。

双方父母约谈婚礼细节,谈到彩礼的问题,张斌父母说,婚房、车子、婚宴的费用都是我们出,我们拿不出那么多彩礼,最多拿两万块钱。

小丽父母气愤不已,房子车子都是张斌的婚前财产,婚宴的费用你们出了,可是份子钱也归你们收,你们赔不了。我们提出八万彩礼钱,是想把女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希望她幸福快乐。

本来是天大的喜事,最后却因为彩礼钱谈不拢而闹得不欢而散。小丽怪父母太现实,她可以不要彩礼,只要婚礼。

小丽的母亲说,彩礼是开启婚姻的第一把钥匙,也是打开他心门的钥匙,你连钥匙都没有,怎么闯进他的心里?他不给你彩礼,就是不爱你。

果不其然,张斌还是坚持两万块彩礼钱,小丽知道他的工资卡里存了20多万,张斌却说那是创业的备用金。

因为彩礼的事情,张斌的父母指责小丽太现实,小丽的父母指责张斌太会算计。双方原生家庭三观明显不合,也预见了未来他们对钱的态度,小丽就算嫁过去日子也过不好。

本来要结为夫妻的情侣,因为彩礼钱,最终分手了。

有人说彩礼是中国婚俗文化的陋习,其实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也必定有他的智慧。

我们不主张天价彩礼,也不提倡零彩礼,毕竟人家养了二十几年的闺女嫁到男方家,给一定数额的彩礼是对女方家的尊重。

我有一个朋友米娜前不久结婚了,小两口买房欠了贷款,老公阿龙来自农村家庭,根本拿不出多少彩礼钱。

米娜的父母比较开明,体恤阿龙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双方父母见面谈婚论嫁时,气氛很融洽,阿龙父母说,虽然他们农村家庭收入低,但这些年省吃俭用也攒了十万块钱彩礼钱,咱们不能委屈米娜。

米娜的父母说,你们在老家攒点钱不容易,这样吧!咱们也不办婚宴铺张浪费,让孩子们自己去旅行结婚,咱们几个老人也省心,这礼金钱就赞助给孩子们还贷款。

阿龙的父母也表示同意,米娜和阿龙当然喜欢旅行结婚,一切从简。如今小两口生活幸福,亲家关系良好,五一劳动小长假期间,小两口带着四个老人去横店玩了一趟,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令人羡慕。

米娜常说,结婚就是嫁给他的原生家庭,所以嫁人前必须先看看他的家人如何看待彩礼,因为彩礼最能暴露原生家庭的三观。

经常有读者问我,本来快要结婚的两个人,却因为彩礼而闹不愉快,这样的男人嫁还是不嫁。

透过现象看本质,彩礼风波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三观不合,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亲家关系不合也会影响到婆媳关系,乃至夫妻关系。

所以没有彩礼的婚嫁,就是耍流氓。

中国的彩礼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婚嫁习俗,有人说它是陋习,其实它的存在有一定的道理。

除开天价彩礼不说,彩礼不仅可以看出女方在男方心里的地位,还可以看出双方的原生家庭三观合不合。

我在天涯看到一个帖子,有一对情侣相爱三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男方买了房子,女方提出要三万八的彩礼,婚后会返还,男方家庭死活不同意,就这样他们分手了。男方家里说,要娶一个不要彩礼的姑娘。

女孩问网友,为了三万八就放弃三年的感情,值不值得?网友们回答,连三万八都舍不得出的婆家,这种原生家庭三观不正,还想娶不要彩礼的姑娘,那就让他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吧!

女人一定要找原生家庭三观正的婆家,你怀孕生子的时候,有人帮你一把;你带娃出门时,有人搭把手;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分担,他们会把你当家人,而不是外人。

女人嫁给三观不正的原生家庭,等于掉进冰窟窿,你会发现做什么都是错,永远有人鸡蛋里挑骨头,没有人心疼你的付出。别想着他为你遮风挡雨,到最后你会发现,风雨全是他给的。

中国的彩礼不在于多少,在于男人对彩礼的态度,舍得还是不舍得。从而看出男人的责任心、担当。

彩礼最能暴露出原生家庭的三观,它就像一个窗口,让女人可以照见自己未来的生活。

奉劝所有女孩,不要嫁给那个为彩礼撕破脸的原生家庭,要嫁就嫁给一个心甘情愿给彩礼要求的原生家庭,中国的彩礼是爱,更是责任。

《都挺好》: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你要如何化解?


近日,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都挺好》一经播出,就掀起了讨论“原生家庭”的热潮。

为什么这部剧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大抵是因为“原生家庭”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大部分人都在不太完美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大家既想在这部剧里找到共鸣,也想在这部剧里被治愈。

1

解铃还须系铃人

苏明玉出现后,有网友调侃“终于有比樊胜美更惨的女主了”。而官方也在剧情里有过类似的“吐槽”,有一集里,明玉的意中人石天冬坐在店里正看电视剧《欢乐颂》,刚好画面播放到樊胜美那里。

樊胜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就业,年近三十,收入也还不错,可因不断地被好赌成性的哥嫂压榨,还得帮忙养育侄子,后父亲又生病,她的人生变得更加苦不堪言。

苏明玉从小爹不亲娘不爱,爹等于没有,母亲呢在饮食上都对女儿和儿子有差别待遇,更不用说在经济上了。

二儿子考大学没过分数线,苏母花钱买了个二本给他读;大儿子考上斯坦福,二儿子筹备婚礼,她也愿意卖房子成全。

她卖掉明玉的房间,害得明玉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连个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更过分的是,她阻止女儿上清华,逼她去读师范。

再后来,明玉18岁便拒绝了家里的经济支持,独自在外打拼。万幸的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公司高管的位置。

当时《欢乐颂》热播时,很多人喊着让樊胜美和家里断绝关系,觉得这样她的人生就能改写了。而苏明玉呢,断绝了十年,她确实出人头地了,可她还是带着伤痛活着。

十年中,她拼命地工作,却不知道如何去生活,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只有在外面餐厅的沙发上才能安心睡一会,也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明玉一样天真地以为离开父母,或者随着父母的去世,原生家庭的问题就能彻底得到解决,然而并不会。

母亲去世了,她幡然醒悟,这辈子的一个结再也打不开了。尽管母亲如此苛待她,她仍然渴望母亲的认可,可最后她还是没等来这一天。

同一个作家笔下两个命运相似的人物,一个留下,一个出走又回来,作家也许是想表达:从原生家庭得的病只能回到原生家庭治好。

2

成长从自省开始

郭京飞饰演的二哥苏明成从小凭着一张巧嘴深得母亲欢心,成年后,大哥和明玉早已不花家里的钱,母亲便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他买房子、挥霍。

当父亲赵大强拿出养育他们三兄妹的账单时,明成毫无悔恨之心,也不觉得羞愧,反而怪父亲记错了帐。

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了二老血汗钱的媳妇朱丽却感到良心难安,当即决定承担赡养公公的责任,并将这些钱都一笔一笔地还给公公。

见朱丽如此坚决,他只好同意这么做,但心里是百般不愿意。他看上了一个投资,自己没有积蓄,就想要打父亲的主意。

他都已经三十多的人,还想要把父亲的保命钱搜刮去,说明他骨子里就刻着“自私”。

同时他还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母亲葬礼的时候、需要给父亲买房子的时候,“明玉出点钱就是应该的”,不需要钱的时候,就说“别把明玉当苏家人”。

苏明成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能意识到问题,才能慢慢地改变、成长。

不由得想到,也许很多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我们自己也是察觉不到的,又会带着它影响孩子,伤害爱人。

所以,当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自省是很重要的。别等到爱人冷漠、孩子疏离,再追悔莫及。

3

别让爱人为你的原生家庭牺牲

大哥苏明哲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先是考上清华,又考上斯坦福,所以家里的资源也是向着他的,从小到大他几乎所有的想法都会被满足,导致他的性格很理想化,也很自我。

而同时,因为他从小代表着父母的面子,所以他有一种摆脱不掉的“偶像包袱”,经常打肿脸充胖子。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个年薪12万美元的工作,还没稳定下来,就在没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夸下海口说要掏钱给父亲买一个三居室的房子(大约要花500万人民币),还想要请个保姆24小时照顾父亲。

而这个承诺如果兑现,妻子和孩子就得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

从前他在原生家庭中,就侵占明玉的资源,丝毫不手软;现在在小家里,他习惯性地侵占妻子的资源,可谓积重难返。

他没有考虑到,妻子没有理由陪着他“继续表演”,无怨无悔地牺牲自己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更何况月子期间他母亲变着法子拒绝照顾妻子。

他也没考虑到,每次他们吵架,女儿都会大哭,这说明他们的矛盾已经在影响孩子的成长了。可以预见到,他的婚姻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所以,奉劝那些牺牲另一半利益,为自己的面子、理想买单的“苏明哲”们,不要拿另一半的贤惠、体贴当刀使。因为失望是会积累的,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对方,最后就会让TA绝望离去。

4

做自己人生的决策者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认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原生家庭之痛是可以破解的,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因为第三次出生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假如你难以治愈自己,可以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帮助你。

原生家庭给了你黑暗阴影,你要亲手点上一盏灯,驱走黑暗。因为你能否走出阴影决定了你的婚姻是否幸福,也决定了你的孩子是否快乐。

你的爱情没有结果,原生家庭要“背锅”吗?


甜蜜的感情都是相似的,而不甜蜜的感情也总是各有各的原因。

有些姑娘经常面临家里催婚的尴尬情况,虽然也谈过很多次恋爱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感情经营超过三个月,拥有稳定的长期关系。

这些姑娘其实对待每一段感情都很认真,可从结果上来看,没有步入婚姻,就好像是经历了一段段失败。

有些时候,可能还真的不是你自己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你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和谐的亲密关系,父母要么争吵,要么母亲强势父亲没有力量,或者是自己经常被父母指责,变得没有自信。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当你发现你的爱情没有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员小玲,今年30出头,是一名公司白领,报名学习之前已经和男朋友相处了五个月了,因为和男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过了热恋期。

男朋友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事业和生活上,没有给到小玲足够多的关注,小玲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很没有安全感,觉得男朋友不爱自己了。所以会时不时的和男朋友吵架,冷战,甚至是到了分手的边缘。

以前每次吵完架,男朋友还会主动哄她,可是最近小玲发现,和男朋友吵完架之后,男朋友变得冷淡起来,大有一副越来越不在乎这段感情的趋势,由于之前小玲的前男友也是这么慢慢和小玲关系变冷,最后分手的。

所以这次小玲决定报名学习,找我帮忙来解决问题。

报名之后, 我发现小玲和我的很多学员有一个类似的情况:长相甜美,看起来很温柔,沟通起来没有问题,工作能力也很突出,可是一到微信聊天,就变得不会表达了。

讲话的口吻特别的耿直,生硬,而且喜欢放狠话,把男朋友推远。她会说:“我考虑清楚了,我们就这样吧。”又或者类似于“我决定了,我祝福你”这种狠话,都算是小玲的日常用语。

我告诉她,和男朋友放狠话,你的潜意识其实是想引起对方的关注,你并不是真的想要和对方分开。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慢慢的,你讲的次数多了,他不信最后也信了,他不想和你分手也真的和你分手了。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小玲清楚了自己每次都是因为放狠话,把男朋友推远了,男朋友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哄自己,真的以为小玲不喜欢自己了。

男朋友感受到的是自己每次都被挑刺,离小玲近了也不对,离小玲远了也不对,慢慢的男朋友就不知道该怎么和小玲相处了。

于是我教小玲温柔的表达自己内心坚定的想法,也就是“硬话软说”,再遇到感觉被男朋友忽略的时候,小玲会直接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会告诉男朋友,我现在很孤单,你过来陪陪我吧。

男朋友接收到了小玲的需求而不是小玲的攻击性,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出现“螺旋式”下降的局面了。

小玲在和男朋友见面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可是经常是在微信沟通的时候,感觉男朋友冷淡自己,原因是因为男朋友并不是每一条消息都回复的很及时,很主动,很热情。

有时候会回复的比较简短。这个时候,小玲会感觉自己会感觉自己被忽略,甚至马上要被抛弃了。感受到了这个危险的信号,小玲觉得为了避免被分手,那还不如先发制人,用强硬的语言刺激男朋友先提出分手。

一方面看看男朋友对自己的态度,另外一方面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其实这个时候,小玲的内心是充满了恐惧的,恐惧的情绪到了极点,转化成了愤怒,因为收不住这种情绪,必须释放出来,所以小玲选择了用强硬的语言来攻击男朋友。

然而微信打字聊天,很多时候其实是容易产生误会的,文字背后的情绪可能会被收到信息的人误解,并不能代表发信息的人的真实的情绪和意图。

而小玲解读别人情绪的能力比较弱,所以看到男朋友没有很详细的讲述事情本身,小玲就会觉得男朋友的爱没有温度。没有温度的爱,是没法让小玲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这个时候,误会就产生了。

别人给男朋友打电话,会问男朋友,你在哪。男朋友告诉姑娘,我在哪哪做什么事情。别人知道男朋友还活着,就安心了。小玲会从男朋友的声音里去判断,你是不是不开心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就会开始想很多。

这些都是源自小的时候,父母没有陪在小玲身边,也没有给到小玲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小玲面对这些不确定的事情,尤其是没法亲眼看见的事情就会心存怀疑。内心充满了被抛弃的恐惧。

有时候小玲会无意识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总是会想很多。小时候小玲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但父母没有给到小玲积极的反馈。

所以导致在长大后小玲选择的男朋友都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都对小玲十分热情,积极主动。

这也是因为小玲渴望有一个爱笑、稳重的父亲和温柔、包容的母亲。这些点在踏实的老实的男生身上,根本感受不到。小玲真实渴望的是灼热的目光,温暖的话语,和持续的关注。

这些点,往往都是情场高手所具备的品质,非常会提供情绪价值,而这样的男人是很难走入婚姻,修成正果的,所以小玲之前的感情都以分手告终。

小玲现任的男朋友是一个在幸福的家庭下长大的男生,情绪比较稳定,过了追求期,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作和生活上,男朋友回复消息的速度没有之前那么快了,但是其实态度上是很关注小玲的。

我想提醒各位姑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态度是关键。小玲的男朋友只是减少了小玲渴望的那种融合和热情,小玲就开始不适应男朋友和自己的互动频率和方式了。

于是小玲开始尝试着同化男朋友,渴望让男朋友恢复到往日的热情。这么灼热的需求感,男朋友哪里接的住呀,分分钟就和小玲说想冷静冷静。

不过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她可以把自己的情绪表达给专业的咨询老师。当她的情绪被咨询师看见,听见,鉴证的时候,当小玲感觉到自己的行为被理解的时候,那些不稳定的情绪统统都被转化了成了维护关系的动力。

小玲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男朋友也是一样,慢慢的小玲开始培养自己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也开始能够识别男朋友的情绪,男朋友反而开始主动起来。

其实是因为小玲很小的时候,第一没有体验过稳定的持续的父母的爱,而专业的咨询师老师可以提供这种稳定的链接和感受给小玲,让他弥补过去的感情缺失。

第二自己涵容不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种感觉就像土地下面可以埋藏种子,情绪就像种子。而涵容不住情绪就像把种子露在外面,会被小动物吃掉,在感情里,涵容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释放攻击性给自己的另一半,导致关系破裂。

这种感受是没有办法在书里或者课程里获得的,只能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去体验感受,慢慢的小玲在接受专业的带领下,她的情绪逐渐稳定。能正确的向男友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准确的接受男友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了。

除了释放攻击性,合理转化情绪,小玲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如果你也不擅长读懂别人的情绪,涵容不住自己的情绪,恋爱时情绪会有不稳定的情况,无法拥有稳定的长期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不少小可爱都会莫名中招“生气百分百”,继而被自己的不理性牵着鼻子走,错失一段又一段的恋情,好可惜哦。

所谓“生气百分百”就是当两个人因为意见不同,观点不一,某些事情的价值体验不同步等情况产生矛盾时,彼此是很容易有情绪的不舒适感,这时候多数人的感受就是生气。

一个人生气时,往往身体的情绪感受时间至少也会在一小时以上,这时候情绪上很紧张,处于一个高度防御和攻击的状态。而且这时候大家都会百分百相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需要让对方臣服自己。

女生觉得一肚子委屈和怨气,男生却觉得女生有病啊,每天不开心板着个脸,我又没错,跟女生相处我都又累又怕,那我还是远离吧,结果越远离女生越生气,于是乎一轮又一轮的生气百分百,彻彻底底磨没了两个人的关系。

其实呢,脱单不难但是不会和人相处,总分手,都是因为情绪不稳定,管理情绪的能力差,因此各种生气百分百的小情况频发。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可她的婚姻却这么幸福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可她的婚姻却这么幸福

小楼老师

◆ ◆ ◆

孙俪和邓超的原生家庭各是什么样

因为妹妹微博被人扒出来,很多粉丝留言辱骂妹妹的母亲是第三者,孙俪立即展开公关。这次公关很成功,不仅消除了误会,还让人们又更加赞赏孙俪的情商。

这一次公关也使得大家关注到一个问题——孙俪的原生家庭。

据媒体报道,孙俪12岁那年父母离异,当时妈妈只拿到了2000元的抚养费,母女俩处境艰难,妈妈白天在商场做售货员,下班后还去朋友公司当清洁工,看着妈妈辛勤劳累,孙俪对父亲的怨恨与日俱增。

《南海网》的一篇文章里是这样描述孙俪对父亲的憎恨:每次看到妈妈这么辛苦,孙俪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长大了一定要有出息,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同时对爸爸的怨恨也更增添了几分―――他一定忘记了我和妈妈吧?他一定在和他的新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吧?

那时候孙俪经常在心里幻想一个画面:我有钱了,开着跑车行驶在上海的街头,红灯亮了,我停了下来,无意间一转脸,看见路边站着的爸爸,他也正在看着我,然后绿灯亮了,我开着车扬长而去,爸爸在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我,神情伤感……这样想着,孙俪觉得特别解恨。

再来看看邓超的原生家庭。邓超的父母是一个重组家庭,父亲是一家博物馆的书记,母亲是一家企业的干部。母亲带着大姐、父亲带着大哥和二姐组成了一个再婚家庭,然后有了邓超。

邓超父亲对儿子十分严厉,但是这种严厉似乎让儿子更加叛逆。据说那时的邓超总是惹是生非,以至于他爸妈有个外号叫“消防队员”。在学校里,邓超绰号是“混世魔王”,酷爱抱打不平。邓超还经常逃学泡舞厅,被父亲从舞厅抓回来免不了一顿打骂。后来邓超对父亲的不满与日俱增,又一次被父亲从舞厅抓回去之后,他偷偷地买了张去广东的火车票,离家出走了。

过了好多天后,他才见到到处寻找自己的父母,发现父亲的头发白了很多。邓超本以为父亲会骂他打他,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抚摸着他的头发,带他回了家。后来他中戏毕业之后,开始跑组,演话剧,当些小配角。

◆ ◆ ◆

是什么消除了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

孙俪和邓超,两人的童年各有各的不顺,两人的原生家庭也并不完美。但是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孙俪和邓超组成的家庭很幸福,两人事业发展也很好。为什么两人原生家庭的消极面似乎对他们没影响呢?就目前能找到的资料看来,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减少甚至消除了他们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孙俪的影响。

第一个原因就是“与父母的和解”。

孙俪受到父亲的伤害明显比较严重,这种伤害甚至让她有了“以后不结婚,永远陪着妈妈”的念头。

孙俪对父亲的恨,其实是她内心对父亲“爱”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反应。我始终坚持一种观点,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爱,每一个孩子也渴望爱父母。当得不到父亲“爱”的时候,孙俪对父亲有了怨恨,据说孙俪和父亲关系僵持了多年,直到爷爷70大寿才有所化解。孙俪成名之后,有些媒体也注意到孙俪和爸爸的关系,他们去采访孙俪的爸爸。孙俪爸爸对媒体说:“对女儿孙俪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她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妈妈的付出,看她现在很好,我觉得很欣慰。”据说孙俪看到这段采访失声痛哭,因为父亲对女儿的维护,传递给了孙俪一个信息——父亲还是爱着自己,作为孩子,“被爱”的渴望已经有了满足。

孙俪也得知爸爸与继母生了一个女儿,靠经营杂货店维生但生活相当拮据,她的情绪顿时变得复杂。复杂是因为,她内心也渴望“爱父亲”。但是僵持多年的关系,这份爱该不该送出、该怎么送出让她为难。这时丈夫邓超对她的劝诫,让她迈出了勇敢的一步。邓超劝她说:父女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天下没有哪个父亲是不爱自己女儿的,你爸那样做,肯定是有他的难处,你如果和他这样较劲,将来后悔的一定是你。

除了邓超的鼓励,母亲的话也让孙俪放心了不少。有一次孙俪试探性地问妈妈还恨不恨爸爸,想不到妈妈很平静地说:“不恨,再怎么样,毕竟他给了我你这样一个女儿,看着你,就不恨她了。”看着母亲对父亲也已经宽容,孙俪决定与父亲和解。

与父母的和解,是人生最重要的和解之一。当子女能够感受到对父母的爱,并且也能够开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时,他们内心的纠缠就已经打开。他可以顺利的接受爱,也可以顺利的给与爱,他内心情感的通道是畅通的,这将不再会成为他人生中的一道障碍。

但是与父母和解只是孙俪消除原生家庭消极影响的第一步,第二步也非常关键,就是在婚姻中得到滋养。

人们往往会把原生家庭的痛苦带入自己的婚姻关系中,夫妻在生活中某些时候也会将伴侣当成自己的父母,期望伴侣能够给予自己父母没能够给予的关爱,这些关爱有人称之为“心理营养”。如果伴侣能够给到自己需要的“心理营养”,一个人的心灵会得到滋养,可能从童年爱的匮乏状态中成长起来。

这一点在孙俪与邓超的婚姻中很明显。

从邓超微博能看出,他对孙俪非常关注。

还会有非常肉麻的“示爱”。比如:

“孙俪,你是我的毒药,渗入我的血液,穿透我的神经,控制我的大脑,如果哪天你的药性发作,请别忘了,给我解药!”

“孙俪,你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风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双胡水班清澈的眸子,以及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像是探询,像是关切,像是问候。”

“孙俪,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佳女主角。”

“孙俪,你像天上的月亮,也像那闪烁的星星,可惜我不是诗人,否则,当写一万首诗来形容你的美丽。”

……

还有很多,你们自己去找吧……

一个没有得到过充足父爱的女孩,会在亲密关系中向伴侣要很多的关注和爱。而邓超给到了孙俪。

相对于邓超赤裸裸的示爱不同,孙俪对邓超的“示爱”非常含蓄。孙俪微博中放的动物照片都比单独放邓超的照片多。但是孙俪微博中放的一组邓超给孩子喂奶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几张姿势其实差不多,但是孙娘娘连拍了好几张,还做成了黑白照片放在微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黑白照片的心理学意义,黑白照片其实代表的意义是“回忆”。当丈夫对女儿展示出满满的父爱之情时,妻子关于父女的情感很容易被触发,此时她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丈夫爱女儿,她心中关于自己和父亲感情的记忆或者感受也会出现,所以这一组照片被孙俪PS成了黑白照。我之前在《童年,用6种方式影响你为人父母》中说过:“很多人会将自己做孩子时的感受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将孩子看成曾经的自己”。邓超给女儿爱的同时,也将“父亲对女儿的爱”给到了孙俪,看着丈夫如此关爱自己的女儿,我想孙俪心中那个小女孩也会得到滋养。

与父母的和解加上婚姻中来自于伴侣的滋养,让孙俪的内心开始丰沛。

简单的说一下邓超。邓超的父亲是一个标准的严父,如果父亲时常对孩子表现出敌意,拒绝孩子的需求,粗暴管教,青春期的孩子对家人表现可能会更糟。,所以邓超青春期出现了严重的叛逆行为。

但是邓超的原生家庭其实比孙俪好很多,虽然父亲严厉,但那只是一种教育方式,父母给与邓超的爱不比任何一个家庭少。邓超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有哥哥姐姐,从一些访谈和新闻中可以看出,邓超至少和姐姐们关系不错,所以他不仅仅是得到父母的爱,也得到了哥哥姐姐的爱。邓超其实有一个爱很丰沛的童年,或许正是如此,他也才能给到孙俪丰沛的爱和足够的关注。如果邓超是一个从小缺少关爱的人,他和孙俪的婚姻将出现两人都要问彼此要关注和爱、但两人都不知道怎样给到对方这些东西的局面。

遇到邓超的孙俪是幸福的,她在婚姻中成长起来,谅解了父亲,所以她能够说出:“父母分开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人都是需要感情的,人一辈子就这么几十年,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在痛苦中煎熬呢?但是父母把我养大,我应该感恩,至于他们的感情,我永远不懂,他们应该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想遇到孙俪的邓超也是幸福的,他在采访中说:“因为有家庭,我也体会了更多的情感。”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孙俪也一直强调自己和邓超并不是模范夫妻,但是在浮躁的娱乐圈,他们的婚姻至今还是典范,两人事业也各有建树,或许也能给各位一些启发——原生家庭的缺憾并非无解,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一个能够替代父母弥补童年缺憾的伴侣,也能让一个人成长起来。

希望孙俪和邓超能够一直幸福下去。

有一种爱的牢笼叫原生家庭


有一种爱的牢笼叫原生家庭

当我们了解了原生家庭以后,我们怎么利用对原生家庭的理解来帮助我们改善关系呢?

比如,一位丈夫又一次随便地挤了牙膏,而不是像妻子多次提醒的那样从最底部挤的时候,他的妻子爆发了,歇斯底里地把镜子砸碎了,手还受了伤……

这时丈夫就会很纳闷,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为什么妻子会有如此剧烈的情绪?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按钮的问题。原来,在这个女人小时候,妈妈对她的管教极其严格,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上,只要做错一步,她就会挨打。她长大以后非常优秀,因为她在所有方面都不能有任何的失误或是问题。所以当这个女人看到丈夫做出如此随意的事情时,她内心一直隐藏的愤怒就爆发了。

这个时候,夫妻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瞬间穿越到过去,我们愤怒地指责着曾经伤害过自己的那个人——我们内在的客体关系对象,而不是现实中的这个人。通俗的讲,就是当妻子砸向玻璃的时候,她不是砸向她的丈夫,而是砸向曾经伤害自己的母亲。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沟通,这个男人就会觉得这个女人是一个疯子,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

所以当夫妻情感出现问题,双方都觉得对方是个不可理喻的陌生人的时候,往往是和原生家庭的旧伤有关系的,我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各自的家庭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对方所不了解的定时炸弹,这样的话这个关系又怎么能很好地维系下去呢?

很多时候,我们很委屈,很困惑,我们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不了解眼前的这个人。比如,你们已经结婚5、6年了,看起来时间也不算短,但是对不起,在六年之前的那些年里,他是怎么长大的你了解吗?这个人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积月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现在的他,如果你对六年之前那二十几年的他不接受,只接受这六年的他,你觉得这是可能的吗?我们不要忘了,人是一个连续体。

所以,我总在说,“家庭无小事”,家庭的每件小事背后都隐藏着很多家庭的规则,这些家庭的规则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三观。

比如,我希望我的生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好的家庭?什么是好的婚姻?什么叫理想的男人?什么叫理想的女人?我在婚姻中该做些什么?我在情感中该做些什么?我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些规则,都是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在有意无意中形成的。

我们常说的“性格”,其实就是从小到大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模式,这些生活模式是在原生家庭中耳濡目染带来的。为什么同样是弹琴,有的小孩就能成为很好的钢琴家,有的小孩则非常痛恨钢琴?就是因为不同的原生家庭会把不同的意义传递给孩子。

有些人说,我们的性格是不能改变的。我部分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用“性格”这个词来作为我们不必成长的借口,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把性格作为我们的遮羞布。

但是,虽然我们的性格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却是可以调整的,情商是可以提升的。就像手机隔几个月就要更新一样,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一种新陈代谢。

你是否可以比昨日多一分觉察?

现在请大家做一个小练习,你把自己父母的优缺点分别写出来,再写写自己和伴侣的优缺点,为了简化,大家可以用不超过三个词来形容某个人的优点或者缺点。

当这四个人的优缺点摆在你面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看一看当中有没有一些联系?联系在哪里?为什么是这样联系的?

很多人会发现,我好像是母亲的升级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觉察。我们都知道认同和反认同,这就会有很多动力在其中,我们需要去了解。

比如,你可以去看一看,如果老公很像你的爸爸,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更像你的妈妈,你会有什么感觉?比如,假如老公像爸爸,你会觉得很讨厌或是很可怕;而要是自己和妈妈一样,你会很难以接受。那么,在这些感受的背后,可能就藏着答案。

再比如,你可以问问自己,老公和你的妈妈之间有没有相像的地方?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找一个非常像妈妈的人做丈夫?这说明什么呢?

关于这些动力,或许有一万种可能性,而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才知道属于你的那种动力是什么。

嫁对了原生家庭有多爽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伯父成了我们家族里面的长辈。

记得姑姑出嫁前“访人家”(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情况俗称“访人家”)的时候,也是由大伯出面去的,最后是大伯做主把姑姑嫁给了姑父。

后来姑姑嫁得挺好,姑父和姑父的父母都很照顾她,生活得很舒适,无忧无虑,尤其是姑姑生孩子的时候,婆婆真的很替她着想,饭菜都是合她的口味,寸步不离地帮忙带小孩,换尿片、泡牛奶,他们知道姑姑的父母过世得早,一家人都很心疼她。

后来,两个堂姐相继结婚的时候,又是伯父出面去“访人家”,伯父说这个人家可以嫁,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把闺女嫁过去。

后来,我们两个堂姐也嫁得不错。

所以,我们家族里面形成了一个传统,“访人家”的时候必须带上伯父,他仿佛成了婚嫁方面的权威专家。

去年堂妹出嫁的时候,这次又不例外,还是由伯父带头去“访人家”,我也跟着去凑了一下热闹。

男方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又是水果,又是零食,摆满了整个茶几,吃饭的时候,订了一个豪华包厢,圆桌非常大,几乎可以容纳二十几个人,饭菜很丰盛可口。

伯父,没有心思吃饭,一个劲地盯着男方父母看。

我催促了一下伯父要他夹菜吃,伯父应付了我一下,目光还是没有离开男方父母。

男方父亲对母亲很好,自己忙着催促上菜和打开酒水,顾不上吃饭,怕她饿着,要男方母亲去吃饭,她坐下后,用一个大碗盛了饭夹了一些他爱吃的菜给男方父亲。

看得出来,男方的父母感情很好,男方父亲最后出门的时候,还替她拿上了大衣和一个杯子,大衣是给她披的,怕她感冒,杯子是泡的养胃的茶,她胃不好随时要喝。

回来的时候,我问伯父:“这个家庭堂妹能不能嫁?”

伯父笑呵呵说:“这个家庭不能嫁还有什么家庭可以嫁?男方父母的感情极好,嫁吧,我打包票,错不了!”

我听得莫名其妙,怼了伯父一句:“男人能不能嫁,和他父母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看他的家里情况和男孩怎么样就行了!伯父,你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伯父反问我:“男孩怎么样,婷婷(指的是堂妹)最清楚了,他们一起相处了那么久,人不好不会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还用得着我们看?还有他家里的情况看外表你可以看出什么来?唯有他们父母的感情是不能掩饰的,细节往往是反映最真实的情况!”

我反唇相讥:“他父母感情好又怎么样?和婷婷过日子的是男孩吧!”

伯父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原来的家庭和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孩子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他父亲怎么对待母亲的,他就是怎么对待妻子的!”

伯父的话我没有听得太入耳,我始终觉得有点牵强附会。

后来,有一次朋友聚会,在席间我听到一句话,恍然大悟。

那是快吃完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老公来接她,已经到楼下了,打电话告诉她,她挂断电话后,感叹说:“我老公人很好,细致耐心,体贴入微。”

这时,几个朋友一齐说她找了一个好老公,真有福分,她说:“我老公还真的不算什么,你去看我的公公对我婆婆,那才叫真的好,而且几十年了,始终如一!”

听完她的话,我忽然想起伯父的那一番话,觉得简直精辟极了!

我把伯父的理论放到身边的人试验,简直一说一个准。

我身边的朋友A,他父亲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他母亲忙死忙活的时候,父亲就叉腰看她做事,而A结婚后,对待自己的妻子,简直是父亲的原版。

身边的朋友B,他的父亲喜欢做饭,饭菜超级好吃,家里的饭都是他做的,母亲只是帮他打打下手,B结婚后,以前不会做饭的他,居然一下子就可以烧得一手好菜,把家里的做饭任务承包了。

后来我根据这种现象,带着疑问去找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寻求答案。

心理学上,关于这个现象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在一个三口之家中,爸爸、妈妈、孩子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

这个三角关系,正常的次序是: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第一位的,然后再是爸爸或妈妈对孩子的关系。也就是说,夫妻感情一定要比亲子关系重要!

如果亲子关系超过了夫妻关系,会对这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当孩子看到父母的关系不好,如果他同情妈妈,那么他会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好,把自己妄想成是妈妈的配偶,承担虚拟的父亲角色,这样会带来严重的恋母情结,养成一个妈宝男,引发糟糕的婆媳关系,他的口头禅往往是:“我妈多么不容易!”

如果他不同情他妈妈,那么他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学习他爸爸,他爸爸怎么对待母亲,他很有可能会怎么对待自己的老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他自己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他努力突破了这些限制,那么他将来不会受到父母感情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例子真的非常少。

父母的感情不好,容易形成孩子敏感、自闭、悲观的性格,对自己将来的婚姻持消极的态度。

在中国百分之九十父母感情糟糕的家庭,往往会诞生一个敏感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不负责任的丈夫,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们老师之间流传一个定律: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的原生家庭也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父母的关系,非常糟糕。

然而,如果他的父母感情好,那么他一定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会用自己父母互动的方式和自己的老婆互动。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父母相爱,没有之一!

只有自己的父母相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心顾及自己的事情,不会替自己父母的感情操心,这样孩子才可以在父母的身上学会爱,学会爱自己,学会爱他人。

很多情侣之间吵架、离婚的,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会爱,不知道真正爱一个人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没有学到,所以他们不会。

所以,父母感情的好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女人嫁人,绝不仅仅是嫁给了一个男人,在这个男人的表面下还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冰山,他的根在父母,他的因也在父母。

那么,我们回到原题,嫁给一个男人,要不要看他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