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坏情绪的肆意发泄,是婚姻的一大杀手

坏情绪的肆意发泄,是婚姻的一大杀手

发表时间:2020-12-07

【www.qg13.com - 情感语录一大段】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坏情绪的肆意发泄,是婚姻的一大杀手,欢迎阅读与收藏。

坏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负面情绪”,通常因为一点小事引起,但是它爆发的根本原因,却隐藏得非常深。

01

蔡云和丈夫结婚12年,儿女双全,两人都年近40了。

丈夫事业有成,每天都会有应酬,显得十分繁忙。而她是一名教师,比较悠闲,常常花时间和金钱用于保养,所以看起来像个不到30岁的大姑娘。

丈夫很包容她,对她也很好,但是她还是不放心丈夫,总会疑神疑鬼,经常乱发脾气。

本以为丈夫会一直宠着她到白头,没想到现实却给了她重重一棒。

因为他们都要上班,所以公婆主动要求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于是孩子常常留宿公婆家。这个周末也不例外,孩子不在身边,而丈夫再一次晚归。

接近凌晨,偌大的房子里,只有蔡云一个人,她顿时感觉黑夜要将她吞噬,觉得自己是没人陪的可怜虫,于是忍不住要发作,急忙打电话给丈夫,开口就质问他:“你不是保证晚上十点前回到家的吗?你自己看看现在都几点了!”

丈夫刚想开口解释,蔡云就气哄哄地把电话挂断了。不到一分钟,丈夫就像往常一样回拨电话给她,他说公司活动结束后,遇到一位老同学,要一起叙叙旧。

蔡云莫名感到更生气了,不想再去听丈夫的解释,于是打断丈夫的话,直接吼了一句:“不想回来,就永远别回来了!”挂断电话后,丈夫试图再打她的电话,她也不接。

眼看快接近凌晨1点钟了,天气寒凉,家里冷冰冰,她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就急匆匆地反锁了家门,一个人裹紧棉被就想睡觉。

可是她怎么也睡不着,就等着丈夫回来给她一个交代,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丈夫又开始打她的电话,随后就是一阵敲门声。她知道丈夫回来了,可就是不想去开门。

倦意袭来,蔡云就一觉睡到天蒙蒙亮。当她打开房门的时候,看到丈夫靠在门边。她觉得自己已经气消了,就开始调侃丈夫:“不是有车嘛,干嘛不睡车里?”

丈夫冷冷地说自己昨晚喝酒了,为了赶回来,也没有开车,就打的回来。

蔡云没有关心丈夫在外冷冻了一夜,就想知道一件事:“我没听说你在这里还有同学,说吧,你昨晚究竟和谁在一起?”

蔡云以为丈夫会像往常一样哄她,跟她解释清楚。没想到丈夫沉默一会儿后,咬牙切齿地说:“你真是够了!我们离婚吧,这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他还说,明天就去办离婚手续。

02

蔡云当时感到很震惊,因为之前丈夫再怎么生气,也不会提离婚,没想到这次那么坚决就提出了办离婚手续,这把她吓坏了,同时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焦灼。

可是蔡云并不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是立马冒出一个猜测: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对,肯定是有别的女人了!他不爱我了!

于是她跑去质问丈夫,没想到丈夫愤怒中带着无奈:“你整天疑神疑鬼的,连最起码的信任都不给我,还始终都觉得是别人的错,无可救药!”

于是她上网搜索各种挽回丈夫的方法,无意中看到保爱的官网,经过了解后,她认为保爱可以帮助她挽回丈夫。

因为第二天,丈夫就要拉着蔡云去办离婚手续,所以导师一边安抚她焦虑的情绪,一边抓紧时间对其婚姻生活展开了分析和指导。

通过蔡云的叙述,导师帮她分析出她的情感破裂,都是有根源的。

她的丈夫是讨好型性格,比较能够包容她。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丈夫却承受了她太多的坏情绪,委屈自己成为她的情绪垃圾桶,这次被她关在门外一夜,一系列积累的问题随即爆发,丈夫再也不想忍受她的无理取闹了。

而在她小时候,父母就分居了,父亲忙于工作,经常出差不在家,母亲只是保证了她的一日三餐,却经常晚归,让她一个人在家里对着昏暗的房子,于是她经常感到恐惧,认为自己是被遗忘、被冷落的那一个人,缺乏爱也缺乏安全感。

婚后,她把这种恐惧带入到婚姻,想要控制丈夫,从丈夫身上索取更多的爱护,一旦得不到强有力的回应,她就会以发脾气以及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来刺激丈夫,然后再确定丈夫会一次次包容她、不会抛弃她后,就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把丈夫当成了情绪垃圾桶。

得到丈夫的关注后,她却从不去关注丈夫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导致丈夫心灰意冷。

寒冷的天气,把丈夫锁在家门外,这是她做过的最刺激丈夫的方式,而这个导火索也最终把他们的婚姻推向了深渊。

03

安抚好蔡云的情绪,导师指导她一步一步挽回丈夫:

同意丈夫离婚的要求,但是通过真情诉说,打动丈夫,延迟去办离婚手续的日子,为挽回争取更多的时间。

着重解决她的关键问题,即指导她调整情绪、提升内在价值,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和扩展社交圈。

比如健身、跳舞、学习厨艺、读书、参加聚会等等。转移她的注意力,不去增加丈夫的压力,让他逐渐放下戒备心理。这个阶段,她逐渐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详细了解丈夫的兴趣爱好,找到话题的突破口,尝试第一次破冰。

学会满足丈夫的内心需求,不断降低自己需求感,提升丈夫的需求感,从而让丈夫感受到她的变化,觉得她是懂他的人。

对于丈夫的付出,给予肯定和赞美,让丈夫愿意放下戒备,重新与她建立起信任。

坏情绪的肆意发泄,是婚姻的一大杀手。

挽回婚姻,就要侧重改善这一点。而你若想婚姻甜蜜,就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成全彼此,而不是相爱相杀。

目前,蔡云的丈夫没有再提离婚的事情,而是又回到宠妻模式。而蔡云不仅学会了珍惜,更学会了正确的付出,宠起了丈夫,两个人比以前更恩爱了!

很多夫妻,都不愿意去宠着对方,只顾自己享受,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情感需求。

而婚姻无非就是“你宠我,我宠你”,学会了“宠”,学会了经营,婚姻更甜蜜长久。

编辑推荐

婚姻的大“杀手”是什么?


上个月,闺蜜突然很郑重地跟我约时间,说要好好请我和先生吃顿饭,当时我还觉得她好玩,都这么熟了,还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吗?

所以我在电话里打哈哈,说最近我好事比较多,还是我来请吧!

她说这次不一样,以后我们可能会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了,我说你要去哪啊?她说来了你就知道了。

于是,很快敲定了时间。

席间,她告诉我,老公要派驻到国外呆几年,她打算带着宝宝过去陪他。

我心中不舍,却十分支持她的决定:无论在哪,希望一家三口都能守在一起。

上个星期,闺蜜辞别以前的同事、朋友,带着孩子随老公出国了。

前几天,看见她在朋友圈里晒的新居新生活,两人带着孩子在游乐园玩,一家三口,齐齐整整,我开玩笑说我也要来玩,闺蜜说快来吧,好想你们了。

看着闺蜜幸福的模样,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位朋友,乔。

乔五年前结婚,夫妻俩都是行政人员,薪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家人吃喝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买房买车就有点困难了。

一年后,乔有了孩子,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有紧迫感,希望给孩子最好的。

好的幼儿园,好的衣服玩具,好的学区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乔发现,无论多么节俭,很多东西都达不到。

有一天,老公跟她说:公司有个机会,如果愿意被派到国外去,薪水福利会高很多,问她怎么看?

说实话,乔十分不愿意老公离开,可是看着孩子纯真稚嫩的脸,再看看那些事业有成的同学和朋友,看着她们的孩子,什么都用最好的,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没有,她就忍不住心酸。

那时候,她也问我,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我的回答是:我宁愿过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两地分居。

她笑了,有点苦涩:晚情,你回答得这么干脆,是因为你没有面临这种选择,所以你可以感情至上。

我明白她的感受,也不再多言,心里已经隐约知道她的选择。

没多久,她老公去了国外,她和孩子去送他,回来后,在朋友圈发了条很沉重的消息,她跟我说:我和宝宝送他去机场时,我真的有点后悔。

我说要么你也跟着出去?她说不太现实,艰苦几年吧,等日子好过了,买上学区房了,无论如何都要守在一起。

很多人总觉得,分隔两地,最大的威胁就是出轨,其实不是。

乔和我说,最开始的一个月,两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彼此的思念,对家的留恋,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并没有那么多出轨的机会,那不过是被人渲染了而已。

可是,有些东西,却比出轨还可怕。

有一次,孩子半夜里发了高烧,她一个人抱着孩子打车去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拿药,还要抱着孩子,看着别人都是一家人过来,心里的失落犹如潮水一般,顷刻袭来。

等一切忙完,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但还是得带着孩子回家,路上,夜色蒙胧,树影斑驳,想到远在国外的老公,突然就泪流满面了。

老公知道后,也很是心疼,不断地安慰她,为自己没有陪在她们身边而自责。

还有一次,她自己生病,难受得起不了床,可孩子却很闹,一定要她带着去外面玩,她好声安慰无用,终于发了脾气,动手打了他。

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坏,妈妈坏,我要爸爸。

那一刻,她的心比身体难受一万倍,她向老公倾诉,老公也很无奈。

次数多了,老公渐渐不再是好生好气的哄她了,慢慢变成了:我有什么办法呢?你到底要我怎么做呢?

她问我,老公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变心了?

我想了想说:未必,有时候当我们对一件事无能为力时,就会变得暴躁易怒,因为我们解决不了,也许,你老公就是这种心情,他对你的状况爱莫能助,但心里难受,唯有选择逃避。

上个月的一个晚上,乔哭着打电话给我说老公的电话打不通,她快崩溃了,我说你们有时差呀,这个时间人家正在睡觉,打不通也正常啊!

乔说:我知道,可是我就是想听听他的声音,今天我被领导骂了,说我偷溜出去,可是我没办法啊,孩子在学校里摔了,我当时着急,完全没想起来请假……

我说:你多往好的地方想想吧,其实我和我家那位,我们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啊,他经常出差,我也经常出差,不出差大家也很忙……

她哽咽着打断我:不一样,不一样的,你们虽然不在一起的时候也多,可是如果你们有事,是叫得应彼此的,你们住在一起,就等于家在一起,心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三个字,重重地敲在我心上,我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住在一起,总归有一个共同的家,心有归属,不会孤独无依,我想,这就是她所说的区别吧!

后台经常有姑娘问我对异地恋的看法,要我写写两地分居的文章,我从来没有真正分居的经历,所以一直也不知道从何写起。

但是我知道,人生本就苦短,夫妻间能够相伴的岁月,更是不长,能在一起时,我是怎么也不愿分开的。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不得已,更有不得不分开的理由,可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不要异地,不要分居。

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要彼此在一起,这不仅仅是空间的问题,更是心灵的距离。

小别胜新婚,大别却易离婚,当心渐渐远去时,无须婚外情,便难再弥合到一处。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空间的距离,当你情绪低落时,你需要的是一个怀抱,而不是一通电话的安慰;当你生病难受时,你需要的是端水递药,而不是隔空嘱咐;当你孤独寒冷时,你需要的是家的温软,而不是四处无人的房子。

爱是陪伴,是你我在红尘流年里的两两相望,是浮世岁月里的相依相偎。

夫妻之间的坏情绪,这样处理是上策


夫妻之间的坏情绪,这样处理是上策

1

我们是在一次茶道课上认识的,聊到她理想的伴侣状态,她说,希望双方的坏情绪有个“时间差”,因为她父母就是这样的人。

她父母什么样呢?从她的叙述里,我知道他们在同一家企业上班。母亲是会计,父亲是行政管理人员,普通的一对男女,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他们留给女儿的印象是,吵不起架来。不是谁的脾气特别好,总是可以忍,而是双方像商量好了一样,有一个坏脾气的时间差。

她小时候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母亲暴躁的时候,父亲就会特别温柔,反之亦然。有一次她不小心撕破了绘本,妈妈大怒,爸爸赶紧拿过胶带,帮她修书。

“我发现妈妈很凶的时候,你就温柔,你很凶的时候,妈妈就温柔。”她得意地对爸爸说自己的新发现。爸爸笑笑,用很轻的声音回答:“当然了,如果妈妈凶,爸爸也凶,你心里该多难过。”

这个情景,永远刻在她的脑海里。

2

几个朋友同时向我诉苦,与伴侣经常吵架,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觉得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好可怕。我向他们讲述“坏情绪时间差”的概念,有人立刻反驳,他情绪不好,我还不是情绪不好,凭什么我就要跟他打时间差?如果我跟他打时间差,他不跟我打怎么办,那不是我永远要让着他?

“如果我爱他,他一定能感觉到”,“如果我调整了相处方式,一定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这是伴侣之间基本的信任,甚至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如果连这样的信任都没有,就只能硬碰硬,看谁打得过谁,看谁赚钱比谁多,看谁狠。这是弱肉强食,不叫处理关系。

伴侣之间,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相处方式,一定是需要双方共同改进、共同努力。

如果你们经常吵架,不妨在能够平等交流的时候,提出坏情绪时间差的概念。虽然人生漫长,但两人同时情绪失控的时候并不多,经常同时失控的伴侣,不是情绪本身不可控,而是不想控,是凭什么“你硬我要软”的观念作祟。

3

我自己也一直是“坏情绪时间差”的坚定拥护者。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个承诺其实是一份责任,如果你身上有了这份责任,正向情绪能力会被激发。

叔本华说,人生不过是在幸福与痛苦之间做摆锤运动,绝大多数时候是无聊。这句话在好情绪与坏情绪中同样适用,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不好不坏,生命没有激情,如果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三个字:就那样。

一天,我正在“就那样”的状态里无所事事,先生推门而入,脑袋上面顶着一团乌云。

哎哟,这感觉真不错。本来没什么动力做饭的,如今要为了他头顶的乌云,露一手了。

那天的花生米,炸得火候刚好,松脆可口。几粒下肚,阴转多云,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讲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可气的事儿。“嗯嗯,真可气,太可气了……”这件可气的事儿,其实在我看来有点好笑呢,但我不说。

我必须是他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与他站在一起,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作为成年人,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就像学生时代,你帮助了你的后进小同桌。

是啊,有时候,我们对伴侣还真不如对小同桌好呢。

4

同样,我发狮吼功的时候,他也会做小绵羊。

整晚靠在床上看手机,听到我对小孩不耐烦,他小马似地奔跑过来,先是把洗手间里孩子的澡盆收拾好,地拖干净,然后拿出故事书跟孩子商量,今天妈妈累了,爸爸给你讲故事。

我的气整个顺了,怎么好意思在一个如此和谐的氛围里张牙舞爪?如果他冲出来,说的是一句:你好端端的怎么总发脾气,我就能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大干一仗。

坏情绪不必问理由,一问就容易擦枪走火。我们经常为之烦恼的事,说起来也都不叫什么事,但那一刻,就是觉得比天大、过不去。你过不去的时候,我不给你添乱,但也不必给你搭桥,我只是快快乐乐地做我自己的事,让你看到生活阳光美好的一面。

想搭桥却变成了拆桥,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人家不想说的时候,你拼命问,等人家说了,你又说这算什么啊,也值得你这样。抱着安慰的名,却行冷嘲热讽的实,伴侣之间最容易干这种事,因为过于熟悉,往往失去分寸。

你是觉得没什么事,但那一刻,他就是那么不爽,那么低落,那么愤怒……其实他也没错。谁规定我们发脾气、闹情绪,都必须有一个正当无比的理由?

5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谓“懂”,就是当对方表露不那么积极、光明的一面时,你知道人性原本如此,没有永远的正能量;而慈悲,即不问、不急、不恼。

一对男女,一直平安无事地走下去,说难是真的难,一年365个日夜,每一天都可能觉得过不下去了;说容易,也不过就是不与你一般见识。压抑出不了好感情,我们谁都不必压抑自己,打好“坏情绪”的时间差,是懂得与心疼,而不是压抑。

聪明人知道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道理,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他人定会还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即使伴侣也不例外,不要因此对爱情失望,爱情不是让你为所欲为,婚姻更是考验大家的情商。

和谐、不累的伴侣关系就像两个人拉弹簧,你拉得紧,我就松一点,你拉得松,我就紧一点,这是一场游戏,弹簧的感受最重要。如果你永远不松,我也永远紧绷,最终不会有胜负,只有崩盘。

平日对他千般好,他情绪不好的时候,你跑去点火,大吵一架,什么好都没了。你不知道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对温暖最敏感吗?而终究,我们一切的坏情绪,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坏情绪时刻,就是伴侣脆弱的时候,这时候,你的淡然、温暖、不问、不急、不逼迫,不责怪,就是以一当十的好。

所谓的爱,也不过就是这么简单。

在你不高兴的时候,我要不烦恼;在你不好的时候,我要努力更好;在你对生活失望的时候,我要阳光向上,我们可以一起快乐,却不可以一起难过。

坏情绪有个时间差,好感情就不会缺席。

艾小羊

心理悦读 | 婚姻大的杀手是什么?


一对没有肌肤之亲的男女,在争吵时更容易客观冷静。可是,那些有肌肤之亲的男女,却特别容易伤害对方,因为他们太看重和在乎对方很容易把问题扩大化。

记住这个基本法则:尽量避免争吵。与其争论某事的利与弊,还不如协商双方的各自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诚实相对、开诚布公地沟通交流,甚至可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有的夫妻总是吵架,渐渐地,他们之间的爱就枯萎了。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有些夫妻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竭力避免发生冲突或争吵。久而久之,他们就在爱情道路上迷路了、走散了。前一种夫妻是相互“热战”,后一种是相互“冷战”。

男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的态度,无意间严重伤害了伴侣。可是男人还茫然不知,一味地劝导女人不必伤心烦恼,这让女人更加恼火。

倘若女人在表达对男人的负面看法时缺乏信任与接纳的态度,男人的反感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而女人满腹疑惑,根本不知道自己不信任态度深深伤害了男人。

为了避免争吵,我们必须牢记:我们表达的方式比表达的内容更有可能伤害到对方,一个巴掌拍不响,吵架也是这样,但停止争吵只需要其中的一方做出努力即可。避免争吵最好的措施便是把争吵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种避免争吵伤害的方法

为了避免争吵带来的伤害,人们经常采取四种方法来捍卫自己,但是这四种方法往往只有短期效应,长此以往,反而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使感情出现裂痕。

1.吵架

吵架来源于火星,他竭力证明对方是错误的,其实他真正的动机,不外乎迫使女人爱他、支持他,而不是为难他,与他作对。但威胁和压迫的方式只会削弱和损害一段感情关系,让你的伴侣心生怨恨,最终对你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薄。

2.逃避

逃避也来自火星,为了避免发生冲突,火星人一遇到剑拔弩张的场合,就躲进“洞穴”里不肯出来。这种逃避赢得了暂时的平静与安宁,不过,由于某些问题未被讨论,某些感情未被倾听,女人的怨恨与委屈也在暗中滋生着。长此以往,爱的激情逐渐冷却,爱的感觉慢慢淡去。

3.掩饰

这种方法源自金星,金星人为了息事宁人,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她态度友善亲切,好像对一切都想得很开。可是在暗地里,她却满腹怨恨,无法释怀。毕竟,她为伴侣付出太多,得到的却又太少。这种怨恨与委屈的状态阻碍了爱情的自然流露,即使她爱着对方,她也不愿去表达。

4.忍耐

这种方法同样来自金星,为了避免争执,女人忍气吞声,默默忍受男人的刁难指责。短时间内,这种做法貌似充满爱心与包容,但是长久以来,女人在长久的忍耐中失去了自我,心里的怨气会逐渐积累。

在上述四种方法中,你或许已经使用了一种或多种。人们总是不断地变换使用这几种方法,最终目的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不幸的是,暂时被掩盖的问题迟早都会爆发,最终两败俱伤。

试着以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去理解伴侣,你才会慢慢发现避免争吵的有效攻略,让潜在的争端消弭于无形,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伴侣的情感需要,并努力去满足Ta,就可以成功地化解或大或小的口角和争吵,避免受到伤害。

当我们了解到与伴侣之间的差异,了解到在我们的行为语言背后,对伴侣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更好地支持到彼此,让情感渐入佳境。

付出感,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TA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丈夫却出轨,甚至要求离婚。”

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1,我们真正可以去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亲密关系。为什么叫亲密关系,而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顾名思义,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有亲密感,两性关系自然能维持下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两种结果,离婚和出轨。

我接触过大量婚姻关系案例。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什么叫亲密?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

举个细节,当老婆说想要吃苹果,老公立刻呼应一声,开心的把苹果递过来,这就是亲密。如果是老婆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老公孩子削好苹果,并劝说老公孩子每天吃一个苹果,因为书上说苹果营养丰富,可以补充维生素。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亲密,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幸福流动的感觉。

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自然会感恩每个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如果没有快乐,感恩教育会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把每个人锁在彼此牺牲,彼此消耗的关系中。

2,是什么阻碍了亲密,让中国大部分婚姻都变成“非亲密关系”?

亲密的能力,天然的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发出微笑,母亲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回应,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的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

悲剧的是,中国一代又一代,都在制造孤独婴儿。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原因:过短的产假,不断被家人催促断奶,甚至隔代抚养。现代“科学主义”制造的无谓自坑:科学定点哺乳定点入睡,睡眠训练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当母亲背离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喂养,不能及时呼应婴儿,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就是这么产生的。

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的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尤其是中间的女儿,是家庭中得到父母关爱最少,最无足轻重,甚至被父母厌恶的人。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

3,带着童年的烙印走进关系,女人越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就会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

比如辛苦助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并起诉离婚的温州林女士,法庭上丈夫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在生活细节上感觉被妻子全家瞧不起,这些痛苦感受都被写进信里,林女士却看了跟没看过一样,为什么呢?林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时忙着照顾家庭,没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记了。”林女士的潜意识信念是:我只要不断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维持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林女士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真实的老公。真实的老公从未嫌弃林女士付出还不够多,真实的老公急需情感交流,急需沟通婚姻中的感受。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要。

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流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渴望亲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最终只能外求。

4,付出感给对方带来的内疚,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不幸童年造就的潜意识魔咒,让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于是不会离开我。而事实是,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死亡。若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道德资本到达“道德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气冲天。付出感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可以想像,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若一个家族由“道德圣人”掌权,通常这个家族中,精神力量最弱的孩子会成为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杀,因为他背负了整个家族的扭曲怨气。

5,如果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想像一下,女人遇见商场打折,血拼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哪怕大多是买给家人的东西,这个女人会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大家都知道不会的,女人爱逛街,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同样,当我真心爱对方时,花三个小时为对方准备晚餐,心里甜蜜蜜;当我真心爱对方时,熨烫他的衣服,也是一种享受。当然,每时每刻享受当下,这个不可能,偶尔发发脾气、抱怨几句也在所难免。但整体上,当我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我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如果我体验不到爱的流动,为这个关系做一点事情,都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会期望对方感恩自己的付出,不要离开我,因为我已经为了你,损耗自己很多了。

如果你经常在关系中觉得自己在牺牲和付出,有怨气产生,那么仔细的觉察一下,我的潜意识被什么样的魔咒控制着?不幸童年写给我们的魔咒,是可以解除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不断觉知。一旦发现自己有付出感,就提醒自己,醒一醒,回到内心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当我们能够从潜意识的魔咒中醒来,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为自己创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体验,自然能够建立起亲密流动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是潜意识魔咒里那个随时恐惧被抛弃的孩子。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当我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我无需再去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

发泄发泄,就好!


发泄发泄,就好!

向爱人发泄是自私的,与其增加爱人的烦恼,不如自己单扛。

曾写过一篇《向谁发泄》,现在看来,这篇文章酝酿得不好,显得单薄了。当时,我表达的观点是,不管你是什么委屈,都最好不要向最亲爱的人发泄,因为将负面情绪带给最亲爱的人,实在有点自私。

但是,在现实里,如果你不向最亲爱的人发泄,你向谁发泄呢?朋友不是出气筒,同事不可能让你大发雷霆,领导更是毕恭毕敬,去找人三陪?打一顿骂一顿然后付钱?那似乎是富太太和纨绔子弟的做法,不适合我等生活规律人品高尚的纯净青年。因此,发泄的矛头似乎只能指向:枕边人。

也有人给出妙方,说是可以发泄到宠物上,比如猫啊狗啊,小蝎子啊,蛇啊,或者就是枕头啊,公仔啊。前几年流行扔枕头大战,也有人做了许多实验性的减压站,让都市人去发泄心中的压抑,但终究都火不起来,且有一阵风的感觉,归根结底,只能解释为,人们还是喜欢向“活人”发泄,向有感情的人发泄。

所以,爱人,枕边人,便成为出气筒。所以你会看到生活中人们常向身边人发泄情绪,而我们为了自我安慰,还将这种行为命名为:“打是亲,骂是爱。”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向最亲爱的人发泄便显得理直气壮了。但,果真如此吗?梁实秋在《男人》里有句话,男人“在外面受了闷气,回到家里来加倍地发作”。这句话所在的那段的开头是“男子多半自私”。也就是说,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撒气,是很自私的行为。

我承认,人都有弱点,外面的气如果积累多了,可能会郁积而病,偶尔发泄一下也有排毒作用,但我依然不赞成向最亲密的人发泄这样的做法。这是因为,你一个人受气受委屈就够了,如果再把这种怨愤和委屈发泄到爱人身上,那你们两个就都是郁闷的了,一个家一旦有了这种气氛,你还喜欢吗?

爱人是让你休憩的港湾,爱人的心是你快乐的梦乡。当一个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如果能看到爱人的笑脸,听到爱人的亲切话语,吃到可口的饭菜,他的内心都会觉得宽慰,他原先所受的那些气其实都可以减少或忽略,这就是爱的消化或缓解作用。

但是,又确实有些人,他们无法自我消化烦恼,便将烦恼转移给爱人,只是,如果爱人能很好地疏通当然很好,如果他也承接不了,或看着消化不了,那岂不是要和你吵架,或者,气成病?如果他能也发泄一下,当然好,如果他是个老好人,无处转嫁,那么,你倒发泄轻松了,而他则要苦闷死了。

因此,我觉得最好不要向爱人发泄。而且,相比之下,我很欣赏那些能够自我消化的人,那些无论在外面多失落但回家都能开心快乐的人,这样的人明白,向爱人发泄是自私的,与其增加爱人的烦恼,不如自己单扛。而且,一般这样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灵,他们能将工作或外面的失落、烦恼都化解掉,就像电脑一样先经过杀毒,自己安全后才回家,这样的人是可爱的。

婚姻中的第一杀手是什么?


婚姻中的第一杀手是什么?

晓梅面无表情地挤在帝都地铁的人群里。现在是晚高峰,虽然人多,但这种淹没在人海中的感觉却莫名让她觉得安全。她掏出手机,随意翻看着。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吸引了她的目光:你遇到过的最温暖的瞬间是什么?

一位叫“贾贾”的网友回答说:

“那时爸爸做生意赔光家底,欠了几十万的外债,一家三口租了一个拥挤潮湿的地下室,每晚挤在吊铺上睡觉。可没想到那年情人节,爸爸回家时带了好几样东西,有一盒巧克力、一个毛绒玩具狗,还有一朵康乃馨。他说回家的路上有献血车,献400cc送花还有玩具,于是他就上车了。抽完血,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吃巧克力,可他没舍得,又因为我属狗就特意挑了一只小狗,只是没料到送的花居然是康乃馨。

他边说边笑,满脸自得。妈妈接过巧克力、玩具和康乃馨的时候哭了,哭个不停,爸爸就喊我一起用手指刮脸,笑妈妈这么大的人还动不动就哭……

看到这里,晓梅忍不住鼻子发酸,她费了很大力气才没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手机屏幕上的温暖,多么遥远,上一次体会到是什么时候?她已经想不起来了。

“我回来了。”回到家,放下包,脱下外套,换鞋,洗手,在里屋看电脑的老公只是“嗯”了一声,看都没看她一眼。

做好了饭,两个人默默无语地吃着。

“下礼拜我们单位小王结婚,你陪我一起去吧。”晓梅问。

“嗯。”

“你说我穿什么呀?”

“爱穿什么穿什么呗。都差不多。”老公也不看她,只是伸出筷子夹菜。

“怎么会差不多呢?你什么意思啊?”晓梅曾经的委屈似乎要翻涌上来。

“我没什么意思啊!你别老这么敏感行不行?怎么跟个大妈似的没完没了,你看看你自己那样,天天就是这点事!天天拉个脸!烦不烦啊?”

“你还有理了你?!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不就是嫌弃我吗?有本事你找那小妖精去!”

“啪!”老公把碗摔了,推开桌子扭头进屋,“砰”地一声摔上了门。

晓梅的泪水已经打湿了衣服。

半年前,老公出轨了,那姑娘晓梅见过,很洋气,身材特好,还特有女人味。晓梅和老公比起来按说条件不差,她是名校毕业,工作稳定,老公则是自由职业。或许两人差异太大,晓梅一直难以融入他的圈子,老公也越来越经常地对她冷嘲热讽,说她什么都不懂,out,土,没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生活。晓梅心想,我就想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也错了吗?后来老公收心回来了,但两人越来越冷漠,在晓梅内心深处,这一次事情之后,她始终觉得老公太缺德了,没有责任感,是个自私的渣男。

晓梅的故事,是不是经常发生在你我周围的生活里?

这不是巧合,早有人总结过:

最迅速高效地摧毁一段感情或婚姻的办法是什么?

美国有个婚姻关系学专家,JohnGottman,研究了一辈子婚姻,他曾经总结出4个最容易导致关系破裂的因素。老爷子还给它们起了个特暗黑的名字以增加惊悚效果:“末日四骑士”!(TheFourHorsemenoftheApocalypse)

那么这四位仁兄是谁呢?批评、狡辩、蔑视和筑墙。

批评(Criticism):攻击伴侣的人格或性格,常见句型是:“你总是……”“你从来不……”“你就是那种人……”“你怎么会那么……”这种指责超出了被指责的行为本身,上升到了性格或人格高度。比如,丈夫不打扫卫生,妻子说“你怎么这么懒!”就是典型的人格批评。

狡辩(Defensiveness):把自己看成受害者,抵挡感知到的攻击,常用套路包括给自己找借口、转而抱怨对方、反复重复自己的话而不关注对方在说什么等。

蔑视(Contempt):攻击你伴侣对自己的感觉,包括用一些标签羞辱对方(比如晓梅的老公说她是“大妈”),讽刺或嘲弄对方,“切”、“哼”,翻白眼,高级黑,这些都表示一个人开始蔑视另一半了。

筑墙(Stonewalling):从关系中撤退,关闭对话,以此来避免冲突。这就拒绝了任何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

这四大骑士中谁最有杀伤力?猜猜看?

是的,是蔑视。在这四骑士中,蔑视被看做重中之重的因素。

蔑视,是愤怒和厌恶的致命合体,远比单纯的挫折或消极更严重。Gottman爷爷说过:“蔑视就是死穴。”

这个死穴一旦被点中,婚姻将元气大伤,前景黯淡。Gottman根据这一规律,使用薄片法分析婚姻,如果他观察到夫妻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表现出蔑视的情绪,便会将其视为婚姻出现危机的最重要标志。老爷子放话说自己只要在饭店里偷听邻桌夫妻的对话,便能推测出这两人是否需要考虑聘请离婚律师了;而如果婚姻中存在着蔑视情绪,甚至连俩人得感冒的次数都能预测出来,因为藐视会产生压力,并对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造成影响。

是不是这么神不得而知,如果你感冒了也别紧张,我们只是要探讨一下,“蔑视”到底是什么鬼?这把刀到底有多快?

Gottman曾解释说:“指责是对一个人性格的全盘否定,所以你可能会认为指责才是最伤人的。但是指责和蔑视二者存在着质的差别。如果我指责我的夫人,可能我会说:‘你从来不听我说话,你真是自私冷血。’作为回应,她会为自己辩护,这对我们解决矛盾和沟通交流当然没什么益处。但如果我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与她交流,我就是在表示蔑视,而结果就更加不堪设想。蔑视和憎恶有很密切的联系,二者所表示的,都是要将某人从社会团体中排斥和驱逐出去。蔑视往往是一种侮辱:‘你是个泼妇、败类。’这其实是在试着把对方强压到低你一头的位置,是在划分等级。”

也就是说,蔑视,可以归结为一种优越感。蔑视的一方总觉得伴侣低自己一等,而不是平等的。蔑视的表现包括:

认为伴侣在道德上是比自己更低等的生物,例如骂他“渣男”;

对伴侣做过的某件事表示憎恶;

觉得自己比伴侣更高端,比如,觉得自己更聪明、更美好;

两人带有恶意地互黑不止,讽刺、嘲笑充斥在对话里。

蔑视的表情,也不难辨别,给你们看看实景图:

怎么样,最后嘴角那一抹微笑是不是真的挺找抽的?

为什么蔑视的威力这么强大?

很简单,伤自尊啊!

或者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严重伤害乃至摧毁我们的自恋。

蔑视带来的痛苦是长久的,即使他事后向你道了歉,但是那种受伤的感觉仍会一直盘旋在你的心头。婚姻,家,将不在是一个安全的港湾,因为你害怕再次看到那鄙夷的眼神。失去了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婚姻又如何存活呢?

在人的各种消极感受中,羞耻感是最能侵蚀内心的。而蔑视的直接产物,就是羞耻感,如果你不够强大,你会在对方不断地轻视中,从怀疑到深信自己真的低人一等。

蔑视也是婚姻“冷暴力”中的一种。关于冷暴力,卢悦老师曾在课程中讲到过:“冷暴力最严重的伤害是使我们一生都失去精神的自由。一个长期失去精神自由的人很容易患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说抑郁症或者焦虑症,严重的可能抑郁而死或者精神崩溃。而一个人的人格受到极端的侮辱以后,这个人的人格可能发生解体,人格解体的后果可能是感到活不下去而导致自杀,或者形同行尸走肉一般。”

看来,将蔑视视为四骑士中的大boss并不过分啊。一个人所能遇到的最严重的精神牢笼之一,就是依赖外界评价来看待自己,他将失去客观看待事物的判断力,失去欣赏自己的能力,失去形成独立见解的心理基础,从一个不断被他人攻击的受虐者,最终变为不断攻击自己的施虐者。而他如果想重建自尊与自信,往往需要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花费数年的努力才可能摆脱过去的阴影。

曾经相爱的双方怎么会落到彼此嫌弃、憎恶的地步?这或许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过大,结合之初他们就没有对这一点进行充分的评估。

例如,夫妻之间原本就对婚姻、人生有着不同的期望,而他们从未充分沟通过这一点就匆忙决定在一起,实际上,他们只有“我想要的”的生活,而没有“我们想要的”生活。这就造成他们对亲密关系等重要事项在生活中的优先次序可能有很大不同。就好像晓梅和她的老公,晓梅觉得一家人平凡平淡的普通日子挺好,但男方认为追求梦想更重要,所以他才会将晓梅看做庸俗之辈,而晓梅也看不惯老公的好高骛远,结果两个人互相瞧不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所在的社会充斥着羞辱的文化。从小到大,我们都没少听到父母、老师用贬低、讽刺、挖苦的方式“教育”我们。我就记得我们中学老师总是说:“让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都去卖茶叶蛋!”你说卖个茶叶蛋碍着谁了?不偷不抢,劳动最光荣。可是中国人就是特别喜欢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做“人上人”是大家毕生的追求,正如王小波讽刺的那样:“与其恨路不好,不如恨自己是个老百姓。”有钱的笑话没钱的,没钱的笑话没时间的,没时间的笑话没工作的……总之,嘲笑来嘲笑去,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维护心里那一点可怜的、虚幻的优越感。

从心理学上说,我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瞧不起别人,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瞧不起自己。当一个人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内在特质,可自己又不认同这个特质的时候,他就会对对方加以批判。比如,晓梅也想像老公一样肆无忌惮的生活,可她不敢,她无法放弃朝九晚五的日子,所以她只能去看低他;她老公也想过上稳定、有安全感的日子,可他又不接受自己居然这么“怂”,所以就只能打击晓梅。

从根本上看,在这场蔑视与被蔑视的游戏中,晓梅其实恨的是她自己,她恨自己无法摆脱束缚,告别无聊的日子疯狂一把,所以老公说的话才会句句戳在她的心尖上,因为那里原本就有一道鲜血淋漓的伤口。

相反,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他能够在任何人身上看到温暖的、向上的东西,他能够欣赏别人,欣赏生活,这是因为他全然接纳了自我,所谓好的不好的,积极的消极的,他不再攻击自己,也就不再去伤害别人。

综上所述,如果关系中没有蔑视,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你最好从一开始就避免这种模式出现在你们互动里。也就是说,失望、挫败在婚姻中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而不要让埋怨渐渐滑向憎恶。

首先,学会用“我”字做主语。练习这样表达自己:

“当你……的时候,我觉得挺受打击的。”而不是“当你……的时候,你真的太打击我了。”

“当你做……时,我感到有些受伤……”而不是“你总是伤害我的感情。”

第二,凡事不要恶意揣摩。如果你的伴侣做了一件让你不开心的事,不要自动地就认为他是故意想气你或是伤害你,先和他谈一谈,解释一下你的感受,不要直接指责他是故意的。事实上他可能真的不是故意的!其实他需要你的帮助,只有你能帮助他了解到他的行为会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第三,不要把抱怨变为人格批评。你可以针对事情和行为发发牢骚,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但是批评则很危险,它具有破坏力,并很可能成为蔑视的起点。

第四,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换位思考,慈悲为怀。在你贬低责备伴侣时,问问自己,我可曾完美过?换位想想,如果是你自己做错了事,你希望对方怎么待你呢?

那么,如果婚姻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蔑视,该怎么办呢?

先不要绝望,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关系100%没救了。上面提到的四点对你同样适用,或许可以帮助你防止让事情变得更糟。

而更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反求诸己。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蔑视的双方其实都没有很好地接纳自己,因此,如果你能通过成长,愈合心里的伤口,抚平心里的这道坎,那么你会以不卑不亢、平视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而不必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你也不会轻易上了对方的当,他的蔑视将被你内在强大的自我化为无形,自然也就伤不了你。也就是说,当你拥有了高自尊和足够的健康自恋时,他人的无端贬损只会让你一笑而过,因为你非常清楚的确信,我自己是足够好的。

到了那个时候,你自己就会明了,你需要的、想要的是怎样的一份关系,去与留、舍与得之间,也就了然于胸了。

大的爱情杀手,不是小三?


几个月前,我无意中看到一集真人秀的厨艺比赛。在评委打分前,每个选手都有几分钟陈述时间。

有一个女选手,大约三十几岁的样子,讲了自己的人生:

她曾经有一个非常爱她的老公,经济条件也很好,生了孩子之后,就辞了工作在家。

她从小就爱做饭,孩子大一点之后,她开始学厨。因为年龄略大,没有基础,学的非常辛苦,也非常投入。为了可以练习厨艺,她去饭店打工,回到家总是深夜,累得连话都讲不出。

家人不支持她学厨,认为在瞎折腾。老公跟她离了婚,儿子判给了老公,她一无所有,只能用尽全力。

后来,我记不太住了,反正是用尽了洪荒之力,终于成功了。现在好像在一间挺大的星级酒店里面做主厨。

她说的很慢,尽量平静,可是泪水盈盈。两个女评委眼睛也亮亮的,场上气氛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当时有个男评委提问:“为什么没有争取儿子的抚养权?”

女选手说:“因为老公的经济条件比我好太多。儿子跟着他会有更好的人生。而我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时间照顾儿子。”

说到这里她明显的哽咽,停了一会儿继续说:“我非常想念儿子,常常梦见他,梦见了就半夜哭醒……”

感情牌打得好,虽然她做的那碗面,让其他参赛选手品尝,反应不是特别好,但是还得以晋级。评委们把一个90后的小鲜肉淘汰掉了,理由是,“你还年轻。”

我知道经过剪辑和拼接的真人秀节目,在录制的时候和最后播出来的呈现,往往相差甚远。可是作为屏幕这边的观众,面对我看到的桥段,我想说:“对不起,我既不感动,更没有同情。”

我相信她撕心裂肺的痛是真实的,可是为什么要拿着家人的痛苦,让别人同情自己,获取晋级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可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做出了追梦的选择,爱人,孩子,全家就都要改变人生轨迹支持你。

结婚之后,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在取舍,有得到必定有失去。结婚是两个人事情,婚姻是一家人的事情。支持,让步,妥协还是放弃?

这就是担当的意义。

在我们社会中,“舍家忘我”是一种被极端歌颂的美德。

每次,无论是先进人物事迹讲座,还是成功人士追忆往昔,不一样的场景,但是一样的内容和精神就是:要舍家舍业的忘我献身。

把自己养大的老人去世;老婆生孩子;孩子入学、毕业、去医院、考大学;更别说逢年过节,全家团聚,那个值得“歌颂”的人,可以正大光明的缺席所有的家庭场合。

当然,为了避免非议,话要迂回着说。捧着心,皱着眉毛,痛心疾首:“没能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聚在一起,是我一生中最遗憾和内疚的事情。”

下面吃瓜群众抹着眼泪,吐着瓜子,一片哗然:舍身取义,终成大业。既做家属,得了名,有了利,就要懂得牺牲,全力支持。这点道理都不懂,什么资格做家属?

可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的婚姻中,恋爱的时候,都在一心一意的表现着最美好的样子,谁能知道,我们会嫁得一匹黑马还是一头跛驴?

五千年之后,每个人都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请问谁是禹的妻?

我有一次坐飞机,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发登机牌的小伙子一时心善,就把我们放在第一排。我们上去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很斯文的男人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了。

刚坐下思迪说:“妈妈,我渴了。”整个飞机上的旅客和空姐们忙成一团。我让思迪等一会儿。这时候旁边的男士拿了一小瓶没有开的矿泉水递过来说:“空姐刚发的,还没有开过。给孩子喝吧。”

他是公务舱的票,但是我们的飞机太小,没有公务舱,所以他坐在第一排。

我们聊了起来。人海茫茫,面对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我们更容易吐露心声,反正后会无期。

他在银行工作。领导挺赏识他,几年前,给他换了一个肥缺。钱很多,但是永远都在飞。他只用了不到一年,就把国航,东航,南航全部飞成铂金卡。

他有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完全不认识他。楼下看门的保安,孩子还会给个微笑,而他一靠前,孩子就放声大嚎。

他和太太是大学同学,太太原来也在银行工作。因为他永远不着家,生了孩子之后,太太就没再去上班。

开始的时候,他拿钱回家,太太还很高兴。可是现在太太的意见越来越大,家越来越难冷。连一向无条件支持他的老妈都从旁侧击地说,下次老爸住院时候,做为儿子能不能去医院看看,哪怕就半天?

我一直是一个杞人忧天,物质至上的人。我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你们至少还有钱,生活安逸,可以安心呀。”

他长叹一声:“钱算什么,买不回那些已经流走了的时间。我要是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妻子离开了我,我还可以说,这世事炎凉,女人都贪。可是现在,虽然我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我们也不缺钱。如果妻子离开了我,我守着那些钱做什么呢?我这个人天生命贱,没有什么花钱的爱好。就爱吃口儿手擀面。”

临下飞机的时候他说,“我已经想好了,做完今年,我就申请调职。我要让儿子骑在我的脖子上,送他去上幼儿园。”

其实婚姻最大的杀手,根本轮不到移情别恋。而是结了婚之后,两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和热情,更是有限的。我们根本都还没有爱上别人的时候,就已经被所谓的工作,事业,自我价值消耗的殚尽竭虑,疲惫不堪。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从婚姻中游离出来。如果是跟另外的人出轨,必然个个喊打,人人诛之。咬牙切齿的恨,可以碎尸万段。可是如果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体力和热情去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要求伴侣支持自己。如果伴侣有异议,那是他们不够通情达理。

很多时候,很多人拼命努力是为了造就自己的价值;更多时候,很多人拼命的努力,是为了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更加幸福。

可是往往在拼命的过程,我们越走越远,我们已经身不由己,我们不得不放弃,那些点点滴滴的陪伴,一切都缺席。

我曾经问过几个人到中年的“成功”男人:“钱真的不够么,为什么还这么不着家的拼命?”

为了保持自己的多年的心血;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为了造福跟了自己多年的下属;每个人的回答不一。有一个回答特别的悲哀:“要不我能做什么呢?我其实什么也不会,只会赚钱。”

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时代的激流漩涡里面。

一方面,我们是最有家庭观念的社会,哪怕窒息,也要拼命的挤在一起,相亲相爱,相杀相克,血浓于水,永不分离。

另一方面,那些名,那些利,那些有的没的狐朋狗友,漫天乱飞不着边儿的微信消息,都是眼前需要处理的事务,唯一能等就是家人。因为家是后盾,永远在背后。反正看不见,所以从理论上说,永远在那里。

黑和白仅仅是世界的两个极端,其实整个世界都横在黑白中间。每一次选择必定有所放弃,重要的是,要找到那条可以左右平衡的线。

为了平衡,要争取也要放弃,阴阴阳阳,合起来才是一个整圆。

如果一定要选的话,我选家人,因为钱可以再赚,名可以再赚,但是生命不行,爱也不行。错过了不能复返。拼起来的心,长好了,还会是伤痕累累,沟渠纵横。

这一辈子究竟什么是幸福?比起在琼楼玉宇里面慢慢孤老,我更希望在小木屋里面,子孙绕膝,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