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爱情中大的忌讳,不是带着负面情绪,而是......

爱情中大的忌讳,不是带着负面情绪,而是......

发表时间:2020-12-08

【www.qg13.com - 调节情绪】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情中大的忌讳,不是带着负面情绪,而是......,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果的丈夫每天回来都会给自己和女儿微笑,看起来好好的,但小果觉得两人已越来越陌生。

一次,丈夫同事打电话来,才知道丈夫在单位里受了比较大的处分,在办公室里一直很低落,同事担心他,让小果安慰一下。

说到这,小果眼睛红了。

她说,刚结婚那会,他们觉得夫妻之间不应该把外面的负面情绪带回家,让无辜的另一方承担,所以有约定:外面的坏情绪隔离在家门外。

但是,她发现,这样做并不能使家更幸福。丈夫很多事情她开始不知道了。

甚至她发现丈夫在外面有了所谓的红颜知己。

丈夫解释很合理,为了不影响家人的情绪,为了防止自己的不开心迁怒到家人,所以外面有什么委屈、不顺心的事他都自己想办法化解。

但有时候实在无法排解,就需要人发泄。慢慢地,有了相对固定的发泄或倾诉对象。但他没有背叛家庭。相反,是由于爱妻子和女儿。

可小果的感受不是这样。

丈夫心里有不快乐,有大事都不和自己说,而和外面的红颜知己倾诉,自己完全不知道丈夫内心在想什么,自己对丈夫的了解还不如别的女人。她有些崩溃。

夫妻间开始冷战。直至分居。

不把情绪带回家,是因为把情绪带回家可能会把气撒到家人身上,家人无端成为受气包,甚至有的家庭还会出现家暴,更对小孩成长不利。

有人还把这和“边界”理论、“刺猬”理论联系起来。

但是,不把情绪带回家就对家人好吗?

柯林斯和米勒(CollinsMiller)曾研究显示,双方关系越亲密,彼此自我暴露的比重就越多。

人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压力、挫折,即便是在恋爱中,也没有人能做到一直只谈美好,没有负面情绪。

而情侣之间正因为有各种真实情感的交流,心才会越来越近,哪怕期间经过争吵。但如果刻意回避情绪,等同让自己的真心有所保留。当隐瞒的东西越来越多,夫妻关系就岌岌可危了。

如果你真的爱另一半,你一定会有同甘共苦的愿望。另一半也是。

有爱的夫妻是既能共欢乐,也能共患难。如果只会共欢乐,而不敢或不愿共患难,那只能说不够爱,或者不信任。

当然,也有可能对方本来就和你三观不合或嫌弃你,那样的婚姻则本身是个悲剧。

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把负面情绪带回家,而在于表达者和聆听者之间的互动。

比如,有些人本来是要抱怨工作的不满,却趁机把平时家庭中的不满也发泄出来,诸如妻子乱花钱;而听的人,本来是想安慰,但听着听着,变成指责他哪里哪里不对,或者联系家中一些往事也批评他种种不好。

这样,两个人都违背了初衷。

这就是说的人和听的人不在一个频道上。缺少共情,才是爱情中的大忌。

《后来的我们》中男女主角的分离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但也可以一以概之就是没有共情。

在女主看重房子的时候,男主没有去打拼;在女主不注重房子的时候,男主却想着有好房才能让女主幸福。两人的情感其实不在共同频道上。

我有一次在单位里原本会加薪,但却没有。心情不好,回到家告诉妻子,妻子拥抱了我,为我做好吃的。我的心情渐渐好转,感激妻子为我做的,想对她更好些。

后来,她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给人做完事后需要给对方回复,让我意识到自己某些不足之处。我们的关系比以前更亲密了。

负面情绪可以温柔地或撒娇地乃至于愤慨地表达出来,不一定会刺伤家人。深情的夫妻在彼此表达后,因为感同身受,因为心疼,反而生出情感上的依赖,关系更加牢固。

这种依赖不是人格上的、经济上的、生活上的依赖,在这些方面不能依赖,但感情是可以的。感情的依赖,就是彼此的融合和珍惜。

在外面有情绪的人不一定都变成“刺猬”,也可以是“小猫”、“小狗”、“小兔子”。在工作中,一个人也可能因为不满而攻击同事。这更是个人的修养和处世问题。总不能说,同事之间也不说工作了。

所以,如果夫妻间表达外面的负面情绪反而会演变成争吵,那么就要反思,是不是真的相爱,或者是不是个人修养问题,或者三观不合,导致无法共情。

这就好比,做一盘菜味道难吃,不是因为做菜这件事错了,要回避,不再做菜,而是做菜的方法或水平有问题。

夫妻之间需要边界,彼此需要一个适当的空间,但这个空间的距离不能阻碍相互拥抱、取暖、展现真实内心。

真情交流即便有让人不快的事,也比勉强的笑容贴心。

爱他(她),就多和他(她)说说心里话吧。

小编推荐

怎么向男友表达负面情绪


向深爱着自己的他表达负面情绪,倾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是内心依赖着恋人的姑娘们愿意做的一件事。但常常因为问题的特殊性,导致沟通中壁垒重重,甚至由于交流中会无意识的掺杂负能量,所以很容易产生误会,造成恋人之间的争执。

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当你怀揣着倾诉的打算,试图借助他的力量安慰自己,帮你解决问题的想法时,表达负面情的方式很容易出纰漏——在这本质上是归属心理,因为我们把对方当做是自己归属,于是误认为对方能够承受这样的负能量,越是亲密越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但造成男友的曲解,甚至让负面情绪同样蔓延到男友的身上,后果不堪。

如何合乎情理的表达自我的负面情绪呢?

首先,姑娘们一定要明白的是:你的负面情绪,和对方是没有关系的。即使他是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亲密的人,但你的男友也有属于自己小世界,假如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当,你所散发出来的负面情绪,很容易扰乱他世界的平静,即使他愿意包容和安慰你。

所以重点关注合乎情理这四个字。寻求他的安慰和帮助,倾诉自我内心抑郁是无妨的。但一定要学会心理建设,懂得如何控制情绪,管理负面心理,这是一场人生的必修课。

情绪的激动是一道恶性催化剂,因为它很容易让原来还在倾诉的你,开始变得气急败坏。于是,脱口而出的负面情绪,像是冲锋车一样,突突突的冲过了理性的关卡。

经过上面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我们也很容易解决这件事——

一、倾诉就是倾诉,不要把倾诉当成万能的;

二、倾诉的过程中,尽量少传递负面情绪,即使你想通过这些来寻求安慰,也要学会用一种缓和和隐晦的方式去表达,当然永远别用攻击性的语言,哪怕他明白你不是在针对他,但也很容易炸毛;

三、在倾诉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而冷静的方式就是控制自我思维;

四、学会问自己为什么,在抱怨和表达负面情绪时,语言和内心很容易随着思维的冲动,变得毫无逻辑,有时自己都很难理解,又何况别人呢?这自然很容易造成情绪起点太高,而实践的落点处又太低;

五、提前告知,我是来找你献计献策的,假如你发现我的负面情绪太强烈,请及时的打断我!

好的爱情,不是来自经营,而是……


我的一个蓝颜知己叫我给他介绍女朋友,他说他喜欢千依百顺、小鸟依人的女孩儿,会用无辜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他,伤心委屈了会躲到他怀里哭个梨花带雨,要以他为中心,最好是离开他就不能活的那种,他觉得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女性,才能让男人打心眼里去疼爱呵护。

我这个蓝颜知己已经35岁了,至今未婚,用他的话说要找一个喜欢的女孩子太难了,现在的女人基本已经失去女人的味道了,好像不用男人就可以撑起整片天。

他还笑着告诉我,刚认识我那阵,他也曾对我有好感,觉得我很符合他的标准,长得挺柔弱的,好像时时刻刻需要别人保护。没想到三个月后,他就彻底推翻了原来的判断,用他的话说我实在是太“坚强”了,让他没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他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最后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己。

为了找到这个心目中的女神,他从28岁找到35岁,依然孑然一身,他苦恼地问我:你说我是不是太天真了?连我妈都说要找个女强人简单,要找个这样的女人,要去月球上找了。

认识他这么多年,我相信他是真的很喜欢柔弱的女孩子,所以苦苦寻觅不肯结婚。只是,他真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吗?

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认识阿彦的时候刚大学毕业,用阿彦的话形容那是清纯得一塌糊涂。据他自己说,他当初虽然没有热烈地追求我,但却是一见钟情的,据他描绘,我们初见的那天他刚出差回来,我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和另一个女孩笑语嫣然地远远走进,恍若不食人间烟火,让他有种看见女神的感觉(当然,现在他觉得我依然是他的女神,只是偶尔会朝女神经病靠拢)。

当他真正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他才知道长相原来最欺骗人,那些看着凶凶的女人搞不好挺温柔如水的,那些看着笑意盈盈的女人一转眼就怒目相对了。

那时候的阿彦和我的蓝颜一模一样,就希望女人能够温柔如水,虽然他没有像蓝颜那么执着,却也经常提醒我:女人要有个女人的样。

那时候的我根本不缺追求者,也是趾高气昂得很,为此,阿彦经常恨恨地说:我当初就是被你的长相骗了。

阿彦比我大十几岁,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事业有成,无论是阅历、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我们都相差悬殊,当年的我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够阿彦吃一顿饭。阿彦虽然对我宠爱有加,却总对我诸多束缚。他总以我刚出校门太过年轻,担心我上当受骗,以保护我、为我着想为由,要我事事听从于他。

当年的他,事业成功,十分大男子主义,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照顾我一生一世,给我优越富足的生活。他经常对我说:女人不用太能干,找一个爱自己的老公,没事就美美容、逛逛街。赚钱是男人的事,就算你这辈子一分钱不赚,我也会心甘情愿地照顾你一辈子。

阿彦希望我能够接受他的提议,做他千娇百媚、乖巧听话的心肝宝贝,让他去为我打拼,为我遮风挡雨。

我并没有领这份情,因为我不甘心也不喜欢过这样的生活。那时候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绝对不愿意就这样被关在家里。我设想过无数种生活,唯独没有全职太太这一种,我不愿意做男人的附属品。我希望能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能在喜欢的领域有着一席之地。

阿彦对我的不知好歹很震怒,他按捺着怒气对我说:我是心疼你才舍不得你出去,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吗?你知道人心有多险恶吗?

在这件事上,我非常坚决,并且很快就做出了成绩。阿彦转而开始担心,他无法接受我的快速成长,他觉得我的变化太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照顾的小女人了。他希望我安家于室,而我向往自由的世界,这种分歧必然导致争执,那段时间也是我们吵架最频繁的日子,我俩走得磕磕碰碰,可是我也一路成长着,羽翼渐渐丰满……

不止阿彦和我的蓝颜,很多男人心目中的女神都是柔柔弱弱、浅笑盈盈,声如出谷黄莺,清脆婉转,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毫无心计毫无城府,善良得一塌糊涂,就等着男人去保护疼爱。

可是,如果女人以为这真是男人最大的述求,心甘情愿地去按照男人的要求去生活,一定会有后悔的一天。

并不是男人欺骗了女人,而是他也未必了解自己真实的需求。

生活是很现实的,人生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再强的男人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生顺风顺水。当他决策失误的时候,你无法帮他分析,给不了中肯合理的建议,你的好言安慰在他眼里只是“头发长,见识短”的絮絮叨叨,令他更加心烦;当他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的时候,你的惊慌失措、嘤嘤哭泣只会令他更加绝望;当他遇到人生低谷无能为力的时候,他更需要有个坚强积极的女人助他一臂之力,那时候他需要的再也不是一只笼中鸟,他希望有一个能在思想上和他有所交流,能力上与他匹配的女人。

我经常听到有些女人哭哭啼啼地质问男人:当年,是谁说要爱我一辈子?是谁说最喜欢我这个样子的?你骗我!

其实,男人真的没有说谎,只是他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而已。他在人生和社会的洗礼中慢慢变化着,而女人却一直忽视了这种变化。

如果一个女人放弃了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追求,而把所有的一切都交付到男人手里,把男人当成自己的整个世界,通常结局都很可叹。并不是男人抛弃了你,而是这个社会抛弃了你。

我很多已婚男性朋友不止一次地跟我感叹:我老婆人挺不错的,勤劳贤惠,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对孩子老人照顾得颇为周到,对我也挺不错的,可是我们的婚姻真的像死水一般,这么多年下来,她已经跟社会脱节了,每次我回家,她跟我说的话题永远都是老人孩子,有时候我想跟她聊点别的,可是看她一脸茫然的样子,就只剩下深深的叹息了。想到我要在这样的婚姻里过一辈子,真的觉得很压抑很恐慌。

很多女人觉得这样的话只不过是男人追寻刺激的借口,甚至觉得自己照顾老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男人真是太没良心了。

并不是所有男人都会选择出轨,可这样的婚姻即使男人不出轨,也提不起生活的热情。

08年闹经济危机,我们周围很多小企业纷纷倒闭,大企业也是艰难度日,阿彦每天都想方设法开拓业务,忙得心力交瘁。13年又迎来了用工荒,有销路却赶不出成品。有一天,阿彦应酬回来,动情地抱住我:以前我希望你永远都弱不禁风地需要我照顾,可是后来才发现我更喜欢坚强睿智的你,在我遇到事业危机的时候,是你的淡定让我安心,是你信心满满地跟我分析大环境。还有,你免却了我的后顾之忧,我知道只要有你在,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很幸福……

那一刻,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阿彦喜欢最真实的我。

经常有朋友笑着说我是个劳碌命,明明有男人心甘情愿地提供优越的生活,非要这么折腾,何苦呢?可是,我至今无悔!

有没有男人肯一辈子宠着一个女人,不管她见识如何短浅,生活如何不能自理,容颜如何苍老?我想应该是有的,但那是少之又少,又有几个女人能有这样的幸运呢?

也有朋友赞赏我的独立和远见。其实,当年的我想法真的特别简单:现在我才24岁,阿彦对我爱意正浓,自然我哭笑都是风景,想法幼稚在他眼里那是年少单纯、惹人怜爱。可当我四十岁的时候呢?如果那时我人事不知、肤浅幼稚,阿彦还会觉得我不食人间烟火吗?那时我再指责他不守信用嫌弃我还有用吗?如果真的落到了这步田地,不是阿彦抛弃了我,而是他真的已经不喜欢这样的我,已无法违背内心和我在一起。

最好的夫妻关系,不是谁一定要照顾谁一辈子,而是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学习,相互关注对方的心理需求。

婚姻挽回中大的忌讳,就是这两个字


没有一个女人不希望获得伴侣支持,却有太多女人用毕生付出乞求伴侣的认可。

渴望从婚姻中找到认可,注定会失望

我一直认为,对女人伤害最大的不是岁月的流逝,而是那些真正让你去避开思考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真的因此满足,它就会一点点吞噬你的活力,透支你未来的人生。

再见到小C,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很多人寻寻觅觅,也只能回头学习懂得自己。只是,最让我惊讶的是,三年的时间可以对一个女人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我第一次见小C时,她刚经历老公出轨,虽然有时会陷入情绪的泥潭,但整个人的状态还算稳定,工作生活也还能照常进行,虽然婚姻不顺,但对生活仍然充满信心。

她做过两次咨询,但是她觉得:这样谈虽然好,但感觉太慢了,她觉得自己需要尽快很找一些办法去改善婚姻!

后来,她找了好几家挽回机构,加入了挽回姐妹群,甚至请了私家侦探,在老公车上装了监控,不断搜集挽回的办法。

看起来,她变得越来越好,外在形象越来越得体,在家里干的活越来越多,然而她却接连发现先生多次出轨。

在她这样的不断做好,又时不时的情绪爆发中,她和丈夫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糟。丈夫已经转移大部分财产,并开始以她精神不稳定为由跟她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现在,她开始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因无法集中精神不得不辞掉工作,不愿跟朋友们来往,经常一个人叹气流泪,不时有轻生的念头,对未来感到绝望,在她妈妈看来,一个好好的人差点就变成了疯子。

再见到咨询师,她沉默了许久说:我做了那么多努力,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为什么他就看不到我的好呢?

停顿片刻,她掩面而泣:想想看这三年的时间,如果我没有去努力付出,也没有去做那些缺德的坏事,没有变得像个神经病,或许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吧!我真的后悔,这些时间,要是早就花在我自己身上该多好啊!

对于小C来说,三年了,她不断用努力去获得丈夫的认可,为此费劲心机,等她累了倦了,感情也耗完了。到头来,她的改变迎合,对关系的努力和付出,却等来了她自己和关系的双重耗竭。

看起来她变得更好更独立了,但是她在关系里的模式其实一点也没有变。她努力做好,希望用无私的付出去获得丈夫的认可。当她无法被认可时,丈夫仍然看不见她的付出时,她就开始深深鄙视这样的自己。

无论一个女人过去有怎样的曲折经历,当她开始渴望从婚姻中找到认可时,她的人生就开始走向下坡路。不论怎么努力,注定会失望,因为她们要找的认可其实不该在婚姻里,而是在自己落下的成长功课里。

离不开痛苦,是关系里还有未完成的功课

我相信每一个女性,都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活出一个更自由的自己。

但很多女性依然被卡在关系的选择里,要么拼命逼自己离开关系,要么就努力用付出去挽回关系。

实际上,所有你暂时无法离开的痛苦,都有你还未完成的功课。

当你感觉自己无法离开的时候,不需要责怪自己,也不需要去纠缠关系,而是你需要借此机会去理解自己,获得更多自己内在的成长、疗愈和满足。

我能感觉到小C的内心其实一直渴望成长,可是她还是会抱着许多的侥幸,希望有一种办法能快速掌控关系,以为这样可以避免看见的那个感觉糟糕的自己。

只是,当她在婚姻里迈上那根努力寻求认可的跑道时,她却不知道等着她的只有一个结果:她除了一直往前跑,直到精疲力尽,没有更安全的选择。

庆幸的是,现在她真的跑不动了,却终于有机会停下来看自己了。

她说:

我走了很多没用的路,绕来绕去还是绕回来了,但其实当我在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直都是相信你的。

只是我更抱有一丝侥幸,希望更快速地改善关系,却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如今,得不到另一半认可的婚姻比比皆是,特别是若遇到另一半出轨,有的人就开始把所有的努力花在如何打一场情感的反击战上。而在这样战役里,看似你可以轻易赢过对方,实际上无时无刻不是在耗竭自己。

所以,一个内在成长,常常决定着她能做什么样的选择,也决定着她整个人生的生活现状。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别人身上,而是我们总相信在别人身上能看到未来,却忽略了从自己心里找回希望。

你所看见的关系回应,是理解自己一面镜子

小C的问题其实很多女性都有,感觉到自卑、没有价值、渴望被认可,既想自我实现又常常怀疑自己。

所以更希望从关系里去获得另一半的认可,觉得只要有了对方的支持,自己的人生就一定可以变好。

看起来,只要有了婚姻里的认可,她们就可以义无反顾地活出自己,这仿佛是一条如此简单的自我实现之路,看似可以疗愈过往经历中带来的所有痛苦,所以才会有人那么执着地用加倍付出去乞求认可。

实际上,没有人可以用一个不认可的自己,去获得在关系里想要的那种认可。

就好比说,当你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所有的东西都像是一颗钉子。当你的内心不认可自己时,你就会从关系里去提取出大量不被认可的信息,然后去逐个对号入座。

即便对方真正表现出认可,或者有好的改变,那些不够认可自己的人,内心最先闪现出来的是:

这不是真实的!他一定不是发自内心要认可我!他只是想骗我吧!

当一份关系让自己痛苦时,所以我们能关系回应里体验到的部分,都是最好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

借由这份了解,我们可以打开自己内心的顾忌,忐忑地面对着自己的荣辱和成败,当你通过体验理解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绪,你会发现有更多的信心和肯定开始从自己的心底升起。这时候,你就已经变了!

不仅是婚姻,其他所有关系都是一样。

大多数时候,我们无须、也无法直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有你先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你才能在对方面前活出一个你内心所认可的自己,你才能接收到对方向你表达出的真实认可!

好的爱情,不是不吵架,而是不怕吵架。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就像是两个刺猬渴望拥抱,如果谁都不愿意拔掉自己的刺,那么只会扎伤对方。

所以,为了能拥抱彼此,也为了能够感受对方爱的温度,双方都必须拔掉自己一半的刺,而这个拔刺的过程,就是爱情。

我最近在追综艺《女儿们的恋爱》,节目中郑爽因为要筹备自己生日会的演出,压力很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变得很焦虑。

为了帮助郑爽排解负面情绪,张恒带她出去散心,但是由于郑爽太过于沉浸在工作中,所以没能及时回应张恒说的话,这让张恒觉得郑爽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

所以,他就一个人闷闷地生气,当郑爽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有些冷漠,这让本来压力就很大的郑爽,因为焦虑无法排解,变得更加焦虑,忍不住坐在车里哭了起来。

从节目开播到现在,郑爽和张恒的相处方式就一直备受争议,不同于节目中其他几个人的相处模式,他们两个人不仅是情侣,还是工作伙伴,所以相处起来遇到的难题也比其他人多。

当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时,郑爽想立即沟通,解决问题,张恒却希望能冷静一下,会用 跳过,不谈这个问题 这种有些冷暴力倾向的方式应对。

网友们对郑爽和张恒的爱情有这么多争议,大概也是因为,我们总是觉得,明星的爱情应该像偶像剧里那样,只有甜蜜,没有争吵。

所以看到他们因为工作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受委屈时,就会忍不住有一种 爱情梦碎 的感觉。

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在爱情面前,我们都是没有光环的小学生,只能在一点一滴的生活里努力学习变幸福的方法。

其实在《女儿们的恋爱》中的4对年轻人,也都经历着不同的焦虑与压力。

40岁的陈乔恩,默默承受着年龄带来的非议;刚刚结婚的郭碧婷和向佐,品尝着新婚生活的甜蜜与忐忑;还没见过家长的徐璐和张铭恩,也在不断的磨合中,摸索着更适合他们的爱情模式。

马良的《坦白书》里有一句话说: 生命里所有的甜蜜和酸楚总是结伴而行。 就像郑爽和张恒,虽然免不了磕磕绊绊,但两个人也因为这些才更了解彼此。

那个让郑爽忍不住落泪的人,却也是茫茫人海中唯一一个及时带她去动物园,让她笑得像孩子一样的人。这不就是爱情吗?让人受尽委屈,却也让人刻骨铭心。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女孩曾经很依赖自己的前任,但是男生却总觉得她太作,太不懂事,所以,遇到现任之后她一直都很小心翼翼。

下雨不用对方接,生病了自己买药,就算心里有委屈也从来不说,她以为只要两个人不会吵架,就不会重蹈之前的覆辙。

直到有一次,她因为工作的事情压力太大,跟男生吵了一架,她本来以为男生会因为她突然的坏脾气,对她感到失望,结果男生却一把抱住她,对她说: 都发泄出来,是不是好多了?以后有事不准憋着不说,我是你男朋友,你在我面前不必那么懂事。

原来最好的爱情,不是不吵架,而是不怕吵架。

爱情最本质的意义,是牺牲与取舍,因为相爱就意味着,你必须做好准备用单身时的肆意和自由,去换取另一个人的温暖和怀抱,意味着你必须要学着为对方考虑,要去照顾对方的情绪,要努力和对方一起扛起生活。

两个人要相爱,就必须相处,有相处就一定会有摩擦,但爱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不管你有多少刺、多少棱角,它都会紧紧地抱住你、温暖你、治愈你。

只要你不放弃,爱就永远在,希望我们都能遇见那个让你敢肆无忌惮做自己的人。

好的爱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01

周末,看书累了,在电脑上看两集《甄嬛传》。

看到那个深爱着果郡王,却被皇上纳入后宫的驯马女子宁嫔。

她在入宫之前,曾经被果郡王救过一命,自此深深爱上了他。宁嫔为了这份爱,可谓倾尽了全力,哪怕知道果郡王最爱的人是甄嬛,她也爱屋及乌地去帮她。

但那只是她单方面的爱,果郡王的心里,只有甄嬛。

我并非质疑这份感情。真挚的感情,都值得尊重。

如果,只是一份单恋,心里仰望着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其实也很美。但如果非要一个结果,一定会很受伤。

02

我的同事小敏,这些天一直和我哭诉“失恋”的事,问我那个男人如果不爱她,为什么还一次次帮她?

小敏是市场部的文员,去年我们公司开商务会,她负责给来宾播放新产品的PPT,竟然临时出了状况,怎么弄也不行,急得满头大汗。

正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帅哥过来,三下五除二就帮她解决了问题。播放PPT的空隙,小敏偷偷看那位男士,他也正好看她,两人会心一笑。或许,就是从那一刻,小敏就爱上了他。

后来,小敏打听到那人是某公司的副总,董事长的公子,也是未来的接班人。小敏千方百计要来他的联系方式,成了他的微信好友。

小敏经常找那位副总聊天,毕竟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络了。他们偶尔也开一些粉色的玩笑,比如:小敏问,干嘛了?他会说,想你了。聊到另一半的样子,他就说以后找女朋友,要找小敏这么温柔可爱的。

有几次,小敏有事找他帮忙,他都痛痛快快没有一点推辞。

小敏陷入自己编织的情网中,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一不小心就钓了个金龟婿,结婚以后就可以不用辛辛苦苦上班赚钱了,一心一意做个全职太太就好,反正,他家里有的是钱。

2月14日那天,小敏借着那个日子,大胆表白了对他的爱,却遭到对方断然拒绝。人家说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就把她当个普通朋友,自己有女朋友,在国外读书呢。

小敏受不了这份“失恋”的打击,情绪一直很低落,她以为他就是那个白马王子,怎奈却不过是自作多情。

她几次和我诉说,我都沉默。因为,我怕说实话会伤了她的自尊。

俗世的感情,大多都有现实的一面:般配。

爱情,不是同情,帮助,索取。爱情是相互滋养,相互成就,相互拥有。他愿意帮你,并不是出于爱,有时,只是愿意展示自己高大光芒的一面。

如果,两个人的世界,没有高度的重合,即便结了婚,也大多不会幸福。

03

记得小时候,我妈妈有个表妹,我叫她表姨,经常来我们家串门。她丈夫是当年下乡的知识青年,来了村里,被安排到她们家住。小伙子和她们全家相处得很好,闲暇时,他还教表姨识字,两人相处甚欢。

如果,他们的关系,能够停止在这个时刻,估计又是一段“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美好回忆。而表姨的父母,巴望着促成这段姻缘,想把女儿嫁给他。

在当时,前路漫漫不知途,那位知青哪里还考虑什么未来,只求当下这份温暖了,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后来,知青们都回城了,他却因为结婚生子不能再回去,只干上了一份当老师的工作。

期间,他也提出过离婚,想改变命运的走向,但都被表姨以死相拼给吓住了。

可两人出身、成长、教育背景差异实在太大,根本难以沟通。夫妻间的聊天,只限于今天吃什么饭、买什么菜之类的家长里短。更多的时间,是男人在看书写字,女人在忙碌着做家务。

日子一天天寡淡无味过下去,也就老成了老伴儿。

几年前,母亲还在时,表姨和她说过几次:我这辈子说起来好听,找了一个有文化的男人,其实,还不如找个和我般配的,还有点热乎气儿。我们家就像冰窟一样,他宁可对着一堆破纸烂书,也不愿和我多说一句话。

我几次听得唏嘘。

04

是啊,这种不般配的婚姻,就像当年的鲁迅先生和妻子朱安。

朱安,在无爱的婚姻里,轻叹了一生,她的命运,尽处荒凉。

豫剧《风雨故园》,暮年的朱安,有一段伤感的唱词:只怪自己没文化,只怪自己考虑不周,他是一座高高的山,不是我能爬的矮墙头。今生已将终身误,来世我再也不把女人投!

许多人都觉得,雪中送炭的爱情才伟大,在你脆弱绝望的时候,一个脚踏七彩祥云的英雄从天而降,解救了你所有的窘迫,是何等的荡气回肠。

其实,这样的爱情,实在算不上一段良缘。你们世界里的重合度太小,你想的是晚餐吃什么,他想的是去看傍晚的落日。你们的灵魂,总是难以在一个高度上,这样的相守相伴,又怎会快乐?

古今中外,那些情深意浓的伉俪,无一不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没有攀附,没有自卑,没有委曲求全,用各自的光芒,照亮了对方。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只建立在外貌上的竞争力太浅薄,最容易坍塌。

而情深意笃的夫妻,都是战友关系,有共同的目标,并肩努力过,才有持久深刻的感情。否则,只是年轻过,伴一程而已。

最好的爱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不是他很好,而是,他很好,我也不差。是两个叠加的世界,更加宽广。像两株并肩守望的树,缠绵而不缠绕,独立而不孤立。

但凡最般配,必定各自精彩。

愿你,遇到一个无需取悦的人,共度一生。

杀死婚姻的不是出轨,不是家暴,而是......


前两天,民政部公布了最新婚姻大数据:20XX年我国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尽管最新的离婚率还没有出来,但是近10年来,我国离婚率已经在连续上涨中。

而且,近几年全国的离婚纠纷案中,婚后2至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73.4%的离婚案件是由女性提出。

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中,感情不和,高达近80%。

我相信,这些因为感情不和提出离婚的女性,当初也是抱着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带着对另一半的满满爱意,幸福地和另一半并肩走进婚姻这座神圣殿堂的。

不过短短几年,新婚的甜蜜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后来的那些感情不和,大概就是新婚时的爱意和憧憬,终究被婚姻里的琐碎所淹没。

原来在平常的生活中,杀死婚姻的是那把叫“生活琐事”的不快的刀。

早年徐峥主演过一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

在影片的开头,徐峥饰演的丈夫走进小区单元的电梯间,随着电梯缓慢地上升,他说:

“从现在开始往后每一分钟,我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妻子)正在做饭,一样的炸酱面,一样无聊的电视剧;人家都说七年之痒,我从来没有痒过,问题在于……”

问题在于,人到中年,家庭生活的细碎、无趣、矛盾已经足以拖垮一个人曾对婚姻的确信。

他最终在那个普通的傍晚还是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离婚你给我说个理由。”妻子。

“你在家里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了知道吗;

刷牙的杯子给放在搁架的第二层,连个印儿都不能差;

牙膏必须得从下往上挤,那我从中间挤怎么了?

每星期四次:炸酱面、电视剧、电视剧、炸酱面;

还有你吃面条时候能不能不要嘬得那个面条一直打转转?”

“这就是理由?”妻子不敢置信。

显然,不是变心,不是出轨,不是暴力,不是冷暴力。

这些“鸡毛蒜皮”的理由,甭管你拿哪一个出来,说就因此想离婚,那都显得荒唐。

可是,怨会积累。

这些七七八八的小事,经过时间的发酵,再经过人性贪嗔痴念的加工,终于有那么一日,你感觉婚姻变味了。

就像嚼久了的口香糖,厌了,想吐。

之前,在法官圈子里有一篇被讨论很多的文章题为《法庭上,婚姻里的“奇葩说”》,该文的作者是一位基层法院的家事法官。

她写道:

“几乎每个人都会问我,这年头,大家都把婚离得这么惊天地泣鬼神吗?

你错了,其实,绝大多数婚姻,都是死于超乎你想象的荒诞琐事。”

文中列出了很多在电影中都难见的离婚理由:惊声尖叫型、百变大咖型、人不如猫型、“怪你过分美丽”型、相爱相杀型、妈宝巨婴型、良辰吉日型等等。

这些理由,旁观者看来再奇葩、再可笑,身处其中的夫妇的心灰意冷却是确切真实的,逐渐消磨着婚姻的生机。

每一个故事真实地在发生,又在一地鸡毛中走向结局。

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当事人知道它不可承受之重。

缔结一段婚姻的初衷,源于人性深处的孤独。

为了对抗孤独,我们择伴而行。

这也是在因爱而婚的伊始会给人深深的幸福感的原因,一个人闯进你的内心,填满了某些你生活的空隙。

然而,当激情退却、又未足够磨合出包容,再小的事都可以引爆气氛,又或是再严重的问题都引发不起热切讨论的渴望。

你开始在一段本该亲密的关系里体会到什么是“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你开始想,做这个男人的妻子、或做这个女人的丈夫,住在这个房子里,过这样的生活,你是否丢失了自己曾珍重的某种东西,又是否错过了人生的其他可能?

伏尔泰说:“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比“不再爱了”更令人乏力的感受,是“我真的累了”。

很多夫妻直到走到婚姻的尽头,都无法讲清楚生活琐事的威力到底在哪里。

因琐事走向尽头的婚姻是一场慢性病,在开始我们谁都没想过这也是会致死的。

如果说出轨、家暴和恶习等像是罹癌,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它发生的那一天,大部分夫妻已经知道这是一场婚姻生死攸关的节点,无法抗拒地被迫正视,治愈它或是终结它;

那被一点点消磨地婚姻则太过细无声,有时你甚至不确定它的存在和危险;

而局外人,未经历过觉得不可理解、小题大做,有经历的也知婚姻是“如人饮水”,不敢妄加评判。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认定破裂则有几种表现: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可见,相比于重婚、家暴和赌博吸毒等,大量无法被量化的琐事引起的矛盾被概称为“感情不和”。

而因感情不和而诉讼离婚须分居并满二年才会被准予离婚——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法官,也难以言述辨清婚姻的是是非非。

一个硬性的时间规定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情的、不合理的,但这或许,体现着立法者一个无奈地提问“你真的确信这段被生活琐事压垮的婚姻没有挽回的可能了吗?”,这也给了所有当事人一个喘息的时机。

比起其他亲密关系,婚姻的独特在于其互动性:它的构建、维修、甚至是解除都需要双方的参与。

定期检修婚姻的细枝末节不是一项太过劳心劳力的工程,却需要经年累月的敏感、耐心和调整,也需要双方的关注、磨合和交流;需要信念和自律,也需要坚持和方法:

1、再小的问题都是问题,摈弃婚姻中的钝感力。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琐碎,而恰恰是认为它太过不值一提:

谁做饭,谁洗碗;

谁接送孩子;

是否借钱给亲戚;

是否外出度过年假——争吵后好像一方妥协总能让双方很快“遗忘”。

然而,这样的暂时不计较却是为婚姻的稳固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婚姻是坚固的,它是情感、信赖、利益等结合的共同体,同时它是脆弱的,需要被敏感的体察、双方的呵护。

婚姻的修复是一个不断摈弃人性中对微小的钝感力的过程。

2、少谈价值观不同,就事论事。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韩剧中那样,在价值观是否冲突和碰撞的语境下讨论彼此合适和匹配的程度,将矛盾描述得无比“高大上”;

但现实生活中冲突和碰撞却往往是因为那并不高大上的鸡毛蒜皮、仨瓜俩枣。

婚姻与恋爱不同,它建立艰难、消磨却迅速。

不把很多微小的冲突上升至价值观上,就事论事,是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前提。

3、别说“我一点也不想变”。

磨合是个做起来比听起来还痛苦的事儿。

但婚姻的契约,不就建立在双方放弃和妥协一部分自我的前提下、将两种个人生活重塑成一种家庭生活吗?

一谈到“放弃自我”就谈虎色变未免太过甚其辞。

如果爱和责任都不足以让一个人做出微小的改变,那你还是怀抱自己高不可攀的“自尊”独自生活吧!

4、再亲密都需要空间,再相爱也可逃离。

比起冲突,疲态更不容易解决。

爱得过猛和爱得太淡,都会出现疲态:前者力不从心,后者过于疏离。

不保留自我的婚姻磨合同样不值得提倡,毕竟一种底色的婚姻难免会令人乏味。

再亲密的两性关系中都需要与自己相处、与朋友相处、与其他人相处的空间,再相爱的夫妻间的一方也可选择短暂地逃离既有生活去放空、去释压。

很多东西,放得出去,才回得来。

平凡的夫妻,相爱容易相守难;

平凡的婚姻,崩塌容易重建难;

婚姻的琐碎,美在细节。

一蔬一食、一家一味,自有其动人的力量;

却也复杂在其精细,需要精细地打磨、精细地维护。

真正的爱情,不是同步成长而是互相成长!


后台留言中,常常看到这类的留言:

“男朋友下班后总是打游戏,我让他跟我一起看书学习,可他不愿意,我该怎么办?”

“我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看电影、看小说,看完之后想找男朋友讨论,可是他不喜欢和我聊这些,即便偶尔一起聊,他也没法和我说到一个点上,我该怎么办?”

“男朋友的工作收入没我高,我想让他考一个对他职业发展有帮助的证书,可他不愿意,我该怎么办?”

于是,渐渐的很多人信奉“不成长,就抛弃”,如果对方不成长,关系终究不会变好,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

然而一段关系并非真的想放弃就能放弃,有时候,关系既没有坏到必须离开的地步,又不得不忍受跟对方各种不合拍的煎熬。

为了一段不算坏的关系变得更好,我们才希望对方跟自己一起成长。

01

为什么你那么渴望另一半成长?

曾经遇到一个学员,在我们给出她建议,希望她可以去自我提升,自我成长时,她却说:“总是说成长,只有我成长,对方毫无变化,有什么用?”

深入了解后,她觉得她已经很努力的去成长,但关系并没有变成她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乎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对方,对方更应该成长。这感觉就好像是:她是一个积极上进、辛苦付出的妈妈,却养出一个如此不成器的孩子?

然而,这种“妈妈”比比皆是。渴望另一半成长的人,在关系中通常都像个辛苦妈妈:

一开始任劳任怨,但当孩子开始出现问题时,开始恨铁不成钢,一边责骂孩子不懂自己的辛苦,另一边想用更多的付出来改变孩子。

事实上,这是一种掌控型关系,一开始关系存在的前提是:你应该无条件听我的;当对方不愿意时,掌控开始失效,关系就变成:我拼命对你好,只为让你听我的。

所以,掌控型的人看起来都非常nice,只要你愿意听从他,他就会对你不计代价地付出。他们常常不明白:自己有如此强烈的让关系变好的意愿,为何对方就是不愿意配合,反而还要努力挣脱?

就好比一个妈妈对孩子说:只要你变成一个好孩子,你要我做什么都愿意。

孩子会说:我什么都不需要你做,只要你不再掌控我的生活。

所以,在婚姻里,极度渴望对方成长的人,实际上是在面临关系失控时,试图用努力付出去修复对关系的控制,让对方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02

他的成长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样子

我有个好友小慧,她长期的苦恼是:老公与自己的成长不同步。小慧老公是建筑专业,常年泡在工地,一身汗,两腿泥,累到回家只能倒头睡觉,但收入一年两年也未见增长。小慧呢,高级白领,打交道的都是商界精英,人人顶着一个智慧的脑袋,聊起天来,三句里必有经济趋势和人工智能。

她跟闺蜜吐槽“我在工作上的困难,得不到他的指导。两个人没有共同话语了。”

“唉,她老公啊,就是成长太慢了。两人完全不同步,这日子该怎么过。”闺蜜甲乙丙也都跟着急了起来。

和小慧最近一次见面,问起现状,她顾左右而言他,表示不想说。

过了一会儿,她嗫喏着说“工作遇到困难,经济有压力时,总是得不到他的支持。跟他也谈了,但他觉得即便换工作,也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应该会分开吧,感觉不需要他了。”

听她说完这句话,我总感觉怪怪的,我试着翻译一下这句话:如果你完不成「同步成长」这个KPI,是有可能被我「下架」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反映出对关系的一种理解:它是一份工作。

一份做不好,就有可能要换人的工作。

这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亲密关系,难道不是我们在繁重工作之余的一个避风港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成了另外一层负担呢?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跟孩子的关系。“你要快点成长啊,八个月还不会爬,三岁了还不会说话,我就打算换一个孩子了。”

你会这样跟孩子说吗?

你以为你这样说或者不说,孩子就不成长了吗?

每个孩子都在按部就班地长大,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从来没有哪个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下架」威胁,就会停下成长的步伐。恰恰相反,我们给孩子的支持越多,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就会越自信,越安全。

相信我,每个人都在成长。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成长从来都是自然需要。

我们好奇,我们探索,我们奔跑,我们走过全世界。

何必在背后补一刀呢?「你要是成长得不够快,你就不被爱了。」

我问小慧,你问过他吗?为什么不愿意改变,保持与你的同步?

“我知道啊,因为他害怕,换一份工作也达不到我的期望,索性就不变了。”说起来的时候,小慧余怒未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我递给她一杯水,让她消消气:“你的意思是,你的期望太高,反而成了他改变的阻力。”

小慧愣了愣,从来没这么想过。

“你爱上的就是这么一个人吧,追求安稳,脚踏实地。”我拍拍她的手,“回去可以问问他,安全和安稳,是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生活?他在你没看到的时候,是不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毕竟,你那堆KPI就已经够烦了,就别再把老公也变成KPI了。亲密关系没有理性,也不需公道,不过是你我愿不愿意。”

03

亲密关系里没有同步成长

许多控制型的人对关系最理想的期望是“两个人共同成长,才能换回从前的幸福”。

在《我的前半生》中唐晶对罗子君说过一段话:

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总是会甩掉原地踏步的那个,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更多地探索生命的外延和内涵。

在婚姻里,除了收获一段紧密相连的关系,我们都还有许多的人生期待需要独自完成。如果我们因为期待无法完成,就花很多时间去改变另一个人,那么当我们专注于改变对方时,就已经成为了那个在关系里原地踏步的人。

当你因为经历痛苦,选择埋怨、纠缠、要求对方成长时,看起来你只是想尽快找一个出口,只是放弃了为自己痛苦负责的权利,这却相当于放弃了痛苦之后的整个人生。

真实的婚姻,成长从来都不是同步的。因为过往经历和自我理解的不同,总会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早具备自我成长的意识。也会有同样的挑战,对一个人重要,对另一个人却并不重要。这意味着让另一个人跟自己一同成长几乎不可能。

我们只有在自己感到不对劲时,对处境保持有意识的思考,才能不断确认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且一个个去实现它。只有当你离开固守的位置,真正走上一些路的时候,便会发现:哪里是别人不成长,只不过是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成长功课罢了。

所以,走向幸福的路,独自成长往往比强扭的共同成长更重要。最简单的关系,就是用一个成长好的自己,去选择一个成长好的爱人,这样的关系可能淡一点,可能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却能彼此支撑和相互滋养。

04

改变任何人之前,先改变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状态,跟自己的内心状态是匹配的:

如果你很痛苦,就只会看到对方让你痛苦的地方,反而陷入关系里无法自拔;如果你可以先照顾自己,安抚自己,就可以看到原来关系里的很多问题从自己这里也能找到答案。

婚姻里最好的成长,不是努力做好去责怪对方不成长,甚至幻想着把对方拯救出不成长的舒适区,而是先从个人独立成长出发,改变任何人之前,先改变你自己。

杨绛老师的一段话:

年轻时不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

如果说最初真正意义上的变好是为了感染你的另一半,也不一定就100%确定另一半会因为你的变化而同步变好,也有可能是你变得很好,他还是不变,但这对你来说一点也不吃亏啊。

因为变好后,你看世界的角度和宽度,会大到你想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