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如果真相会伤人,我们该对伴侣说谎吗?

如果真相会伤人,我们该对伴侣说谎吗?

发表时间:2021-01-25

【www.qg13.com - 用钱挽回爱情对吗】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真相会伤人,我们该对伴侣说谎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感情中应该坦诚吗?能不能有谎言?

我将通过真实案例来分享我对谎言的认识以及正确揭开谎言的4种方法。

在有些人看来,谎言能带来很多好处,不仅能让我们不用去面对生活的糟糕,还能让我们看起来更加优秀,从而避免别人对我们的嘲笑。

但同时,谎言也带来很多麻烦,不仅让我们远离真实的自己,还让我们不能与爱人真实地相遇。

最近有一部迪士尼的真人版电影《阿拉丁》上映,讲述一个市井小偷(男主角阿拉丁)和公主相遇的故事。

他们互有好感,但碍于身份地位无法在一起,偶然间阿拉丁得到神灯精灵的帮助,变成拥有无尽财富的假王子。

但在求婚的时候被想要篡位的宰相揭穿了真实身份,名利、身份、财富统统化为乌有,失去一切的阿拉丁反而抛掉了所有的顾忌,为了拯救公主,勇敢地与宰相搏斗,最终战胜了叛国贼,救下了公主。

虽然阿拉丁不再是王子,变回一个平民,但他的勇敢和真诚打动了公主,最终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

01

谎言是面具

在《阿拉丁》这部电影中,阿拉丁得到神灯的帮助后,变成阿里王子来王宫求亲,获得公主、国王的好感和青睐。小偷变成王子,这就是最大的谎言。

这就像在恋爱前期,有些男生打扮得始终是那么干净,袜子也不乱扔,浪漫至极,鲜花礼物送不停。后来呢?袜子老在沙发上,礼物鲜花更是别提,520可能都会忘记。

有些女生在被追求期表现得很独立,不粘人。但确立关系后却经常问:“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又去哪鬼混了?把我一个人扔在家!”

这就是感情中的第一个谎言:我们打造出好看的面具,却又怪对方不爱真实的自己。

02

谎言会让我们不得安宁

说谎会占用我们大量的精神空间,让我们一直都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直到谎言被识破,内心才得以平静。但是说谎的目的就是不被识破,所以说谎之人必定长期处于高压下,心绪难平。

我有个来访者,叫小艾,她告诉我:因为想要弄清楚自己在上段感情中的问题,约了前男友去咖啡厅见面。但是害怕男朋友吃醋,所以没有向他坦白。

回家后男朋友问她“你是不是和哪个男生去咖啡厅了?”她说:“没有啊,我怎么可能和其他男生去咖啡厅。”

说这句话的时候,小艾的内心既内疚又害怕,生怕男朋友知道了会生气。吃饭的时候男朋友说没胃口,小艾觉得男朋友已经知道了,但是不敢问,只能憋在心里。

睡觉的时候男朋友没有抱着自己,小艾心跳加速,仿佛这就是分手的前兆。

说谎之后,男朋友的态度稍微冷淡一点,小艾的内心就会翻起海浪。

03

谎言会让我们失去关系

《阿拉丁》里,男主角虽然享受了谎言带来的巨大利益,比如国王的重视、公主的青睐,但在不知不觉中却失去了品质和挚友。

精灵因为他的膨胀,选择离他而去。小艾也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男朋友选择了分手,原因是没有了信任。

他说:“我相信你没有背叛我,所以一直在等你主动说明,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们的信任已经被你耗光了。”

感情是一件很脆弱的东西,只靠着信任来维系。感情中存在谎言时,身边人会渐渐远离。

04

揭穿谎言才能真实的遇见

信任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可以因为谎言而消失,也可以因为谎言而增强。

就像阿拉丁的真实身份被公开,从高贵的王子变回市井小偷后,勇敢地救下了公主,反而迎来公主的主动挽留,因为公主爱的不是王子,而是真诚、勇敢的阿拉丁。

又比如袁咏仪告诉张智霖:我在爱情懵懂时爱上过有妇之夫。张知霖说:“对不起,是我出现得太晚,没有保护好你。”

在《荀子·大略》里有一句话:“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滚动的珠子会被陡峭的碗边逼停,流言蜚语会被聪明的人止息。放在感情中,我的理解是谎言始终会被揭穿,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处理。

假如在爱情中出现谎言,你会怎么处理?下面是我个人的4点建议:

1)承认自己的过错

1920年,美国有一个11岁的男孩,用足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找到男孩的父亲索赔12.5美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当时可以买125只可以下蛋的母鸡。

父亲很生气,问是不是男孩弄的,男孩否认,父亲便和邻居吵了起来,双方越吵越烈,僵持不下。

男孩低头想了很久,最后说:“爸爸,那是我弄的。对不起!”

听到这句话父亲蹲下来和男孩说:“我知道是你,我只是希望你有能承担错误的勇气。我很开心你承认了,我把钱借给你,你一年以后再还给我。” 男孩伸手接过钱,放在邻居手里。

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里根。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认错后别人可能会看不起自己。事实正相反,我们会更加喜欢一个不完美但真诚、勇敢的人。

就像很多女生常说:

“我选择的他,虽然现在没钱,但是我觉得他有担当。生活中,比条件好更加重要的,是敢于认错的勇气。”

2)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关系增加信任

对于已经过去的谎言和造成的伤害,有良知的人会耿耿于怀,偶尔就会想起。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再回到过去的场景把当时欠下的“对不起”再说一遍。

一女生相亲时说自己是处女,对方才愿意和她结婚,结婚3年来时常就会想起欺骗了对方,心里难受至极。一天两人发生争吵冷战,她突然说:“老公,对不起,其实我不是处女。”男方气得当场起草离婚协议。

想要回到过去解决问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第一点就是看感情浓度。

感情就像一杯水,如果两个人平时关系就不好,三天吵架两天打,杯里水已经干涸见底,你就不要妄想加农药进去,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必死无疑。

除了合适的时机,还要有合适的氛围。

我教另外一个来访者在感情浓度比较高时,窝在男生怀里,抽泣着说:

“老公,其实和你结婚3年来我一点都不开心,我觉得很痛苦。因为有一件事情欺骗了你,其实我不是处女。”

男生听后轻声的说:

“那有什么关系,好书在出版前哪有没被人读过的道理?”

3)转换角度

为什么合适的时机和适合的氛围可以改变结局?那是因为信任。

感情浓度高=信任感强=杯里的水多,多到可以稀释农药而不至于死去。这是从“我”到“我们”的转变,“我不是处女”这是单方视角,而“和你结婚3年我不开心,因为我欺骗了你”这是指向关系,是双方视角。

当你能更好的站在关系上考虑,说的话就是为这段关系增加信任,因为这是向对方打开了自己。

4)接受惩罚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马接受谎言带来的伤害,对方可能只是因为爱你而勉强支撑而已,但心里对感情又不是那么满意。就像杯里的水因此而降低,此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水分再次添加进去——承认自己曾经做错了事情,现在愿意接受惩罚,表示真心的爱和悔意。

感情犹如两个人牵手赛跑,对方跑错方向时给对方支持、鼓励赶上自己,自己跑偏时他才能停下来等等你。

扩展阅读

如果真的要分开,那请好聚好散


在爱情中,没有谁是圣人。无论道德有多高尚的人,也会在不经意的相处中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如果两个人真的无法相处下去,那么希望你们在分手的时候,能够平静地跟对方好好道别。你可以不祝福那个人,但也别将侮辱对方的话到处散布,这样只会磨掉你们曾经的那些美好,对谁都没有半点儿好处。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也是爱情中最应该有的姿态。

01

前段时间闺蜜阿文终于鼓起勇气跟男友分手,她发现自己不再爱对方了,生活中意见的不合让他们俩多了很多争吵,这样的恋爱对两个人来说都是种折磨。

而且,如果这样优柔寡断地将对方留在自己身边,对彼此来说都是耽误。在她的三思之下,就跟男友约出来吃了最后一顿饭,当面跟对方说了分手,也说出了这段时间自己的想法。男友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的挽留,她还是没有动摇要分开的心。一段拉扯过后,两个人达成了分手的决定。

后来我问阿文,为什么要特意约对方吃饭来讲分手,就不怕对方的挽留会舍不得分开吗?阿文笑了笑回答我说: 既然真的选择分开,就应该好好跟对方告别,跟他当面说清楚呀。无论是让他死心,还是让自己断了念想。就在那顿饭过后,我们再也不亏欠对方,我想让这段感情好聚好散,也算是对得起这些年跟对方一起的幸福了,对吗?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提起分手这两个字,反应出来的画面就是眼泪、争吵和歇斯底里的难过。好像那对分了手的恋人来说,在分手的一瞬间,大家就成了彼此的仇人。有些情侣,在分手之后,会到处去跟双方的朋友说侮辱对方的话,以此来让自己好过一点儿。女方数落着男方的各种渣,自己有多受伤多不值得;男方也恶语相向,不再念及一丁点儿旧情。

因为一场分手就否定了爱情里曾经所有的拥抱、甜蜜和各种相爱的证据。好像能够体面地分手,已经成了十分可贵的品质。

后来,阿文跟前任都走出了那场分手的难过,也双双重新谈起了恋爱。有时候在朋友圈仍旧看到他们能够为对方点赞,作为他们朋友的我,觉得很安慰,甚至会感到羡慕。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说谁没了谁,就真的无法活下去。两个人之所以会走到分手这一步,可能是真的不爱了,也可能是现实让两个人无法再走下去了。对于爱情来说,或许是真的有期限,在这个期限里,如果爱情无法转变为亲情,那么曾经的心动就会被削弱,不管多努力,也无法再回到过去。

无论是在爱情里,还是在婚姻中,既然有一个人想到了分手,那么这段感情即使能够继续下去,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最后,伤了你又害了他。所以,面对分手,果断点儿吧,有缘相遇无缘继续,那就好聚好散,好好地跟对方道别。感激过去时日的陪伴,祝福彼此在没有彼此的日子里活出更好的样子。而这也算是因为爱TA,而为TA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对吗?

面对不回应的伴侣,感觉是有多伤人


同窗好友艾丽是一名资深网站编辑。去年六月的某一天,她的右眼突然看不清东西,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眼睛黄斑病变,目前医学还无法查明确切的发病原因,但显而易见,和艾丽近期用眼过度、单位半年度考核、工作压力大有关。

当艾丽颤颤巍巍拿着那张诊断单子问医生严不严重的时候,医生冷冷回答一声,你要做好心理准备。那一刻,艾丽怕极了。她被叫到眼科手术部与医生会谈。医生告诉她,这个病可能无法根治,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眼部注射,注射一次的费用是一万多元,而且不能保证注射后不会复发。

艾丽回到家,被一种深深的恐慌情绪所包围。而当艾丽的老公得知此事,一向与艾丽感情很好的他,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艾丽预料中的太多紧张和担忧情绪。晚上,艾丽辗转反侧无法入睡,除了害怕、担忧和恐惧,最令她痛苦的是丈夫的态度。他的表现出乎艾丽的意料,甚至看起来有些淡定,他连句“别怕,有我陪着你”这样安慰的话都没有说。

过了很久以后,艾丽才告诉我,那个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夜晚,她独自一人,眯着右眼,在手机里漫无目的地搜索着关于这个病的各种信息,听着枕边人呼呼熟睡的鼾声,眼泪打湿了一大片枕巾,那一夜,她感觉到彻骨的冰冷和绝望!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自己的公公和婆婆。

01

公公和婆婆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年的公公是年轻帅气的小伙,婆婆是灵动美丽的姑娘。两人认识不多久便结婚、生子。现在,他们的两个小孙女都已经会走路了。

在旁人看来,他们是非常登对、和谐的一对夫妻。平日他们共同经营着家里的小生意;具体到每天的生活细节,就是公公买菜,婆婆做饭,公公洗碗,婆婆洗衣。不知道是他们约定好的,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达成的默契。总之,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极少,但他们的行动却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我一直以为公公婆婆的感情是极其圆满的。

直到近日在婆婆家小住,和婆婆深聊,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婆婆心里装着一肚子委屈和不满,一方面是婆婆记恨公公年轻时不像现在这么听她的指令,不够勤快和顾家;另一方面,她心底最大的不满是公公的话特别少,很多时候和对方说话都得不到回应,这让她的怨气越来越大,慢慢地,婆婆也不喜欢和公公交流了,而是和自己的姐妹们跳舞、聊天。

年轻时婆婆曾做过一次比较大的手术,手术后回家休养,公公没有过多的陪伴和安慰,这让婆婆一直耿耿于怀。

我想找到答案,于是认真观察我的公公。我看到他日日忙前忙后勤快料理家庭琐事,闲下来看着小孙女时充满慈爱的目光,逗小宝宝玩耍时发自心底的快乐,这一切,都让他看起来绝对不是感情冷漠的一个人。而婆婆之所以有那么深的怨气,很大程度上,是公公在语言上的匮乏和不回应。

我的公公和婆婆的这种相处模式,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或许我们中国的男人们,尤其是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男人,有一种近乎发自骨子的沉默和内敛。这来自于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普遍的物质匮乏、家庭重担,也来自于在祖辈繁重的家庭负担影响下形成的忧虑感,更来自于长辈的教养观念:男人应该隐忍,多做少说。他们那个年代,对婚姻的普遍认知是共同的经济生活体和传宗接代的功能,而非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载体。

这种不回应,是有特定的时代烙印的,但我相信他们的感情,即使像一部黑白电影和无声哑剧,而感情的地基却是笃定和深厚的。

02

而另一些“不回应”有可能是性格使然或感情变化。

近日,伊能静和老公秦昊的日常相处细节在《妈妈是超人》中,被呈现在大家面前。之前并没有太多关注伊能静以及她和秦昊的恋情。只是印象中,伊能静是一位坚强、独立、有态度的女性。当然,印象中她也是比较追求完美的一个人。比如,在她和秦昊的婚礼现场,嘉宾是不允许私自拍摄婚礼现场照片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的,而要经过她的团队统一处理后来发布。就是这样一位追求在公众面前完美形象的女性,她和先生真实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妈妈是超人》中有这样一段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伊能静从台湾来到上海,给老公做好了老公爱吃的火锅。秦先生吃着老婆做的美味,伊能静喂着小宝宝吃蔬菜泥,本来也是和谐幸福的场景。这样的场景下,通常女生都喜欢有点浪漫或者活泼的气氛。

伊能静: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好吃的餐厅吃饭。上海好多漂亮餐厅哦。我们两个人在上海的时候去了好多漂亮餐厅你还记得吗?

秦昊:……(毫无回应,一个人吃)

伊:老去那个东方酒店,窝在那,你记得吗?

秦:……(毫无回应,一个人吃)

伊:你忘记啦?

秦:……(毫无回应)

伊:我要真生不出孩子怎么办?啊?

秦:你不会生不出的。(终于开口了!)

伊:我记得我在上海拍完《女王》,当时想去做试管(婴儿)的。我当时跟你说过,你记得吗?

秦:嗯。(总算回应了一个语气词!)

伊:我还哭了呢,在外滩那边,我们两个在散步的时候。最后你还跟我说生不出来就算了。

秦:……(不回应,一个人吃)

伊:那你那么喜欢小孩,你很喜欢小孩…(继续渲染气氛)

秦:就是生不出来怎么办。(淡定回应)

伊:那我有米粒的时候你也没有很高兴。(撒娇埋怨)

秦:这正常。顺其自然,正常的。干嘛,至于哭吗?(没错,生孩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非常顺其自然的一件事,然而,伊能静生小米粒的年龄已经是47岁,她是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生的宝宝)

伊:你爸太淡定了!妈妈哭得跟狗似的……(撒娇、委屈)

……

伊:再要一个吧!(继续试图点燃对方情绪)

秦:……(面无表情,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一个人吃)

伊:如果能再要,就再要一个吧!(执着,不放弃,企图继续点燃对方情绪)

秦:……(抬头看两眼。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一样。这次连火锅也不吃了,直接闪人了。)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场景,这样一场对话,这样一种回应方式,对于如此渴望岁月静好和圆满爱情的伊能静来说,她表现出的个性、脾气,都算是相当温和、有节制的。

而她的情商也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她特别善于发现和赞美自己先生的优点,肯定和感激他的付出,处处为对方考虑。她和老公虽然是一对年龄相差10岁的典型的“姐弟恋”,但是伊能静不时表现出依恋和小鸟依人的一面,比如和老公去餐厅的路上,伊能静像个得到奖励的小女孩,挽着老公的胳膊,小鸡嘬米一样亲着老公的胳膊,不停说着“好怀念”,告诉老公说,“你送我的所有东西我都有留下来”,表示她很珍视对方、珍视他们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

这期节目播出后,有一大波网友对秦昊的态度表示强烈质疑。事后,伊能静针对此事发布长微博,力挺秦昊。

但是不得不说,镜头有时比独白更具有穿透性和表现力。文字可以是经过情感加工的,但直播的镜头有时却会出卖真相。夫妻二人的沟通互动方式好比是夫妻关系的显示器,又好比是两人共同演绎的一出舞台剧。如果这台剧只有一个人自说自话,是不是也少了很多乐趣?

其实,我倒更情愿相信他们是相爱的,是有深厚感情基础的,也更愿意相信秦昊在节目中的“不回应”不是因为他们的感情变化,而真的只是性格使然,也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如愿得到他们想要的幸福。

但不得不说,面对秦昊这样的伴侣,对于高情商的伊能静来说,也无疑是个挑战。

且祝福她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03

如果说前两种“不回应”可能是传统观念、时代烙印、感情变化或性格使然,那么还有一种不回应则是情感淡漠或者“冷暴力”。

阿红曾给我讲述她的婚姻。

她中学时便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很爱他,虽然她也说不出她到底爱他哪里,但她就是很执着地认定了这份感情。阿红是那种遇事冷静,几乎不与人争论吵闹的性格。在婚姻中,她苦心经营,处处为对方着想,说话软言细语。

她老公也尽家庭责任,在经济上、对孩子的照顾方面,都能打80分,但就是回到家后,不喜欢和她说话、沟通。她想尽各种办法,和老公对话不成,就编辑很长很长的短信,写发自肺腑的信件给对方。然而,对方只是回复一个简短的“嗯”“哦”,或者根本视若无睹,不予回应。他们的婚姻就这样在阿红的坚守下,走过了将近十年。

我问她这十年觉得幸福吗?她淡淡地一笑,沉默了。那淡淡的笑容里面,甚至看不到苦涩,只是感觉那张面孔非常缺乏生气,更没有光彩,笑容都令人感觉苍白。才三十岁出头的她,看起来仿佛已经四十多岁。

一段关系是怎样影响一个女人的状态的呢?在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家庭生活中,面对一个冷漠的、不回应的、僵尸般的伴侣,他/她也许不会伤你,但也绝对不可能滋养你。

冷漠的、不回应的伴侣,排除夫妻感情和相处的因素,有可能是对方的人格特质因素,也有可能是他/她的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例如,在亲密关系中属于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恋爱阶段,因为还没有进入亲密关系的深层阶段,所以回避特征不是很明显。

但是一旦进入婚姻关系,进入亲密关系的深层领域,那么相处过程中的回避特征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这种回避,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回避”,让他们感觉到熟悉和安全。如果你的伴侣属于这种类型的“不回应”,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04

回到艾丽的故事。

经过那次意外病变,她和老公现在的关系怎么样了呢?

在一次聊天中,艾丽告诉我:在她哭湿枕巾、无比绝望的第二天,老公陪她去了医院。他们都只是中等收入人群,一针一万多元的治疗价格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大开支,关键还没法保证治疗效果。艾丽打算保守治疗,但她老公很坚决地说,按医生的建议治疗。她说,治疗费用太高。她老公说,费用再高,倾家荡产也要给你把眼睛治好。

艾丽告诉我说,那一刻,只是老公那么一句话,她便放下了所有有关自己在他心目中重要性的质疑,也理解了他的全部心意。

后来她问老公,我当时的诊断结果那么严重,你为什么都没有特别安慰我的话。他老公说,因为我觉得安慰解决不了问题,我想的是怎么帮你治好。

看,原来爱一直都在,从来不曾减少,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有时,女性的敏感、焦虑和不安全感,容易让她们消极解释对方的言语或行为。

后来艾丽的老公定期陪她去医院接受注射治疗。每次注射完,当天要用白纱布把注射的那只眼睛蒙住。爱美的艾丽顶着那块白纱布走在路上,看着路人投来的目光,说自己现在变成了“独眼龙”。老公紧紧牵着她的手说,反正我又不嫌弃你。那一刻,艾丽说,她的心中满是平静和幸福。

有多少女人经历过在深夜被心痛折磨得不能入睡,听着枕边人呼呼的鼾声,感觉到深不见底的悲哀和绝望?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能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问题:女人是感性动物,喜欢倾诉、表达、交流。被倾听对于她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关怀和爱。

而男人,是理性的动物,他们更不擅长表达情感,也不喜欢倾诉心声,他们更愿意聚焦目标,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力量和强大。有时,女人与其寄希望于对方猜透自己的心思和需要,倒不如主动大大方方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对于相爱的一对男女来说,男人可能更希望得到直接的指令而不是揣摩对方的心思。

所以,婚姻中的“不回应”有很多种情形,传统观念、时代烙印,性格使然、感情变化,情感淡漠、“冷暴力”,或者只是两性天然的思维习惯和沟通差异。找到原因,知己知彼,能让我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中更加从容、平和。

如果父母婚姻不美满,我们还会幸福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很多时候,我们看上去似乎有很多选择,但如果我们内心没有选择愿望的话,那么选择就不是选择,而只是一些缭乱的幻影。

这些幻影有时是如此有欺骗性,以至于让我们以为它就是真实的。有时幻想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起码它不会让我们疼,就好像运动员打了封闭一样,似乎是止住了病痛,但那根本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我鼓励大家偶尔可以发挥下想象力自欺,但不鼓励大家长期服用这种“致幻剂”,丧失现实感。其实并不是“精神病患者”才会脱离现实感,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的现实感都是比较低的,而且坚持用自己的想法来定义这个世界。如果这种定义在封闭的环境下做出来,而没有一种交互的信息,那么这种交流往往会让我们在某些时刻,在一个恶性循环中痛苦。

佛理在我眼里是一门很好的哲学,因为它把很多道理说明白了。我浅显地理解,如果用轮回来定义循环会更形象一些,将前生看成过去,将今生看成当下,来生看成未来,那么轮回其实可以在一生中完成很多次。

如果我们的生活总是在“鬼打墙”,是因为有个“鬼”有很多未了的心愿,如果你不让它“安息”,它就会一直闹腾,直到你真正愿意正视它和化解它。和传说中相反,心中之鬼是无法驱散的,反而是越驱越强;也是无法封印的,只要有机会它就会破壁而出,比如当你内心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

真正解决鬼的方式就是阳光,阳光不是让这些鬼死掉,而是让这些鬼得到真正的解脱。相信我,没有人愿意当鬼,我们所有人都想上天堂。

这么说似乎有些费解,不妨看下面的一个故事,也许你就明白,不是造化弄人,是我们弄造化,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那么无辜和无助的。

一个叫云朵的女人,正如她的名字,是飘的。她已经32岁了,却谈过15个男朋友,每次一到男友要带她回家见父母、谈婚论嫁时,她就开始害怕,不久后选择分手,再换一个男友,然后再重复这个模式——无法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关系。

云朵很清楚,自己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他们为了她,长期维持无爱的婚姻。从小让她最难忘的是,母亲向她痛诉父亲的出轨,这对她造成了伤害。在云朵13岁那年,母亲找到父亲,请求他回家。父亲很受震动,他回来了,可人回来了,心却没有回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什么事,但云朵不能忍受他们那种客气小心的态度,他们不是在生活,而是在做戏,观众就是她!也许就是在那时,她丧失了对婚姻的信心。

现在云朵很矛盾,很渴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可自己对婚姻又没有信心。她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她很害怕,如果还不能改掉这个毛病,她也许要痛苦地生活一辈子!

15个男友,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一方面是像“小强”一样拥有永远打不死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是不断重复的伤害;这让人很感慨。必须要说的是,做咨询这么多年,我印象最深的是,赞叹人的生命力的超凡绝伦,同时对人的九死不悔的顽固和偏执,感到悲哀。

如果将爱看成一条路,那么云朵已经在这条路上迷了15次,看上去好像每次她都做了糟糕的选择,但其实也许她犯错,在她的视角里,不是犯错,而是一种“正确”。或者说,也许她看上去总是犯错的一个原因是,她根本不想改,或者改了以后要付出成本,而从她的视角里看这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你认同,我们的内心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独立”意志的话,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当我们的身体往东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往西走的,这种内在不一致就造成了一个暗中的“破坏者”和“搅局者”,有一些暗暗潜在的趋势,在以不为我们所意识到的方式参与我们的生活。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云朵根本没有想谈恋爱成功?这个女孩似乎讲了16个故事,15个男友加上她的原生家庭的故事,但在故事比重的分配上,前者被一笔带过,后者却花了90%的篇幅。她对故事比重的分配本身,就说明了她内心情感分配的比重。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更多地朝向原生家庭,而不是打开心转向外面的世界,那么她如何能恋爱成功?

如果用佛法里的“业报”来形容支配我们人生的那股暗在力量的话,我倾向于认为,很多因缘要纠缠,是因为有些事情未了,了结就是好,好就是了结,如果不了结“过去”或者说“前生”的因缘,或者说只是表面上终结了某事,但潜在的部分还是在翻涌着,那么轮回还会一次次发生。

人生正如流水,就是从僵化和固结中走向运动和融汇,这是我们人生的整个趋势,正如海纳百川一样,这也是我们的命——必须像流水一样,而不是死水一样生活。

不知你是否追问过自己:人这一生都在做些什么?我想就两个字:突破。突破命运施加给我们的种种局限。不错,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一对恩爱的父母会成为孩子婚姻的良好模板,当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时,这个模板开始发挥作用,如同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我们。

老实说,拥有如此恩爱父母的人有多少呢?如果父母没有美满的婚姻,我们的婚姻是否就必然会一塌糊涂呢?当然不会。

其实在云朵的情感旅程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个年龄段的女孩。在男友提出见父母之前,有一个32岁的女人;在男友提出见父母之后,女人的年龄回到了13岁(少女最敏感期)。32岁的云朵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被13岁的云朵心怀的恐惧打败了。

十几年前,云朵的确无能为力,因为她太小,而且她想解决的是一个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孩子,我们无法成为父母婚姻的主宰。所以请消除以为自己可以主宰父母婚姻的幻觉吧,婚姻是他们的事,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婚姻关系。这句话,我真的想赠给所有活在父母婚姻阴影中而迷失了自己的人。

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还沉浸在对母亲的内疚感和对父亲的怨恨中,他就很难活在当下,这时候,人往往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现在复制为过去。比如对云朵而言,她会有一个误区,觉得父亲离开她,她就得不到父爱了。事实上,一个父亲为了孩子愿意延续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足见父亲对她的爱,即使他离开了,也会爱她。

小时候,云朵的一次请求,让父亲回到了家,这会让她有一种幻觉,那就是她以为自己可以主宰父母的婚姻。很多孩子就因为这种爱的幻觉,而不得不为自己父母的婚姻负责,以至于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而愿意成为父母婚姻的最后一根保险丝。

一个小孩子是可以这样幻想的,但作为一个32岁的人应该知道,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不是这样的,她没有挽救父母的婚姻,父母的婚姻只是像植物人一样维持了多年而已。

真实的生活,才是一切幸福的开始。

对云朵而言,如果她再遇到男方提出见父母的要求时,不妨尝试着跟他表明自己暂时没有做好进入婚姻的准备,告诉他,自己需要一段时间,建立对亲密关系的足够信任。让他支持她度过这个人生中比较难熬的阶段,一个男人的包容的爱可以给这小小的惊弓之鸟更多的勇气。

而云朵也需要和自己内心中那个恐惧的小女孩对话,告诉她自己准备继续探索。感觉太痛苦时,可以稍微停下来,但姿态要一直往前走。换句话说,云朵要明白,恐惧不是来自和男友之间的关系,而是来自十多年前;她恐惧的不是现在,而是过去。

归结为一句话:活在当下,寻找一段温暖的感情,告诉对方自己需要时间,让他的温暖鼓励内在的受伤的孩子,放慢脚步,但一直向前。

如果没有结果,我们还要在一起吗


如果没有结果,我们还要在一起吗

K先生

相信不少童男童女都问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结果,我们还要不要在一起

我控告您无视爱情,一味逃避,唯唯诺诺。

我判处您终生孤寂!

—佛朗索瓦·萨冈

很多人都忘了

这世界上人那么多

偏偏我喜欢了你

恰好你也喜欢我

已经太难得,太难得了

为什么要害怕有没有什么结果

现在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想要结果。

上班下班要结果,投资理财要有结果,

相亲更是车子,房子。

生怕对方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于是我们用这种思维模式去看待爱情。

但我们都忘了,

爱情要什么结果,它本身就是目的。

世人都不懂,有时,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都曾是对方故事里的那个人,

只不过我们后来成了前任,成了黑名单里的人。

也许他们已披上婚纱,走进殿堂,

或是一抹蚊子血或是一颗朱砂痣。

徐志摩那段话: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但结束后,会后悔吗?

会啊~因为那段时光太美好了!

一旦拥有就不想失去,

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能一直拥有的过程。

但拥有之时也是失去的开始,

但如果我没拥有过,后悔的资格都没有呢。

遇见即幸运,

我会拥抱那个不能承受失去的自己,

但我会唾弃那个胆小还未开始就放弃的自己。

有一季《奇葩来了》里张晓晗讨论

从未在一起和最终没有在一起哪个更遗憾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女孩儿,

却把爱的本质说的淋漓尽致。

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

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喜欢改造亲密伴侣,有错吗


我所重点关注的女性,从70后到80后居多,无论单身还是已经有了稳定的亲密关系,她们都有两样重要的人生课题去完成:与父母的关系的修复,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的修复。

女生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将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到男生身上,那些童年未完成的期待、未疗愈的伤害,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紧张关系带给自己对情感关系的幻灭和恐惧,那些来自强势父母所带给自己的压抑的释放渴望,这种种的情感,都在女生全然投入一份感情后一股脑儿全扔到了她的亲密伴侣身上。

因为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那么完美的男人,他满足了她的种种要求,他是她安置这些期待的安全场所。

只是这一切是以一种女生自己都不知道的状态进行的,她更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只是投射给了一张她心中的照片而已。

当然,照片是无法满足她的期待的。

当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你投射了很多期待,而你并没有满足我,同时,我又觉得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我需要继续和你在这段感情里时,我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改造你。

把你改造成可以满足我未完成期待的人,改造成我心中的那幅照片。这个修饰和改造伴侣的企图,是对方一场恶梦的开始,也是自己的疗愈之路的开始。

通常,改造之路会经过以下阶段:

引起注意:你看看我!你看看我!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创造一系列的事件,甚至是惹事、挑刺,来引起对方对我的注意。很多时候,亲密关系中的争吵源头就是由一个个被伪装了的“来看看我”引起的。制造事端的潜意识是想让对方呈现出不令自己满意的状态,好让自己可以下手改造。

权力斗争: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在这个行为里,我们表面上是想夺回关系中的控制权,潜意识是在完成小时候对父母权威的反抗,也就是说,我要把你改造成我理想中的父母。谁也不愿意被控制,于是,男女方在轮流做斗争。

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这是改造动作没有成功实现后的一个反映。实际情况是“我不愿意承认我改造失败了”,但却被“你伤害了我”而伪装。于是,原本通过权力斗争来向自己开刀的好机会就此错过,我们直接举起了手里的那把手术刀,刺向了对方。

自我放弃: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没有办法承担向自己开刀的勇气,也无法用手术刀来完成改造别人,于是我只能放弃,我承认,我并不重要。我还是从这段感情中逃离吧。

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改造行动中,与父母关系的课题还未完成,就进入了下一个课题:与自己的关系。而每一次的争吵,本质都是旧痛浮现,这其实都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让我们去踏上疗愈自己的征程,先是去疗愈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疗愈与自己的关系。

其实不仅仅是亲密关系,好朋友、闺蜜等,都会成为我们实施改造行为的对象。但不管多少次故伎重演,结果都是不变的:我们的需求永远不可能被满足。

与此同时,曾经感受到的不被爱的伤痛又开始浮现出来。这样的互动,往往让双方都产生错误的感觉:都是你的行为造成了我的不快!于是,争吵不休。其实,对方的行为只是让我的旧痛浮现的药引子而已。

改造行动的失败,导致小时候那个没有被满足的期待再一次被放大,因为父母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而另一伴也不愿意满足我,我的期待再一次被强化而幻灭,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人来爱我。

我们内心对改造行动的热衷来源于我们潜意识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能终止这个改造动作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去理解,我们不可能通过另一半来完成对父母的期待、对自己的较劲。另一半最多只是配合与我们争吵,让我们去发现自己的这些问题,当问题发现时,就是最好的机会去治疗自己。

成长,永远是自己的责任。

你真的了解你的伴侣吗


你真的了解你的伴侣吗

关于了解伴侣的问题,很多恋爱中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两个人都这么亲近了,还有什么不了解的?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亲密和了解并不是成正比的,事实上有的时候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反而会因为好奇心和神秘感而趋之若鹜。

这正是「不了解伴侣」的破坏力所在,它是一个在「和平年代」里毫不起眼的问题,两个人的关系可以看上去非常正常甚至甜蜜,可是一旦遇到重要问题后暴露出来,就会有种颠覆性的、幻灭的、「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的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和老公结婚三年多,孩子都已经一岁多了。有一天她发现老公和客户出去玩时找了性服务,顿时因此崩溃。她说一直觉得自己老公在性方面很保守,无法想象他会有这样的举动,而老公给她的解释是他认为因为工作而逢场作戏的事情是可以被容忍的。

我问她,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有聊过关于性和忠诚度的问题吗?她很无辜地朝我摇摇头:「这种问题怎么好意思聊呢?」很不幸的是,这样的答复,出现在非常多向我求助的人口中。如果是还处在谈恋爱的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分手,但是在生活、利益和子女等问题的纠缠之下,就有进退两难的感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会选择忍耐,降低底线和标准,以此来保住关系。可是当你在容忍的同时,也就损失了相当多的亲密和信任感,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

因为恋爱时不够了解伴侣,缺少了必要的沟通,婚后感到难以共处的案例,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

如果真爱一个人,请不要和她闪婚


女神张雨绮再一次闪婚了,很多人夸她勇敢,敢爱敢恨。她也着实是勇敢,第一次在闪婚这个坑里已经摔得惨兮兮了,一骨碌爬起来,你还没看清她的伤是否好透,她又奋不顾身一头扎进了类似的坑,就像勇敢的冒险家一样,为了发现奇迹,奋不顾身从一片丛林穿越到另一片丛林。

虽然很佩服她的勇气,但我还是为她深深地捏了一把汗,说句实话吧,她这是在赌。

事实上,所有的闪婚,都是在赌。因为婚姻是建立在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相识半年或一年,你根本无法完全去了解一个人,更别说信任了。这就像你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一个驴友,然后搭伙踏上了一段旅程,你还不知道对方是好人,是强盗,还是变态杀人狂呢!一般人估计无法冒这种险,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一个人独行,或者与熟人结伴而行。

张雨绮曾经在这场赌局上输得很惨,与“京城四少”汪小菲分手后,在《白鹿原》拍摄期间,她与比她大21岁的王全安相恋,光速结婚,两人新婚燕尔时也曾如胶似漆,狂秀恩爱。

没过几年,王全安就啪啪啪打了张雨绮的脸,在她去纽约的时候招妓双飞,被捕入狱。王全安出狱后,两人的感情也随之亮起了红灯,好聚好散。或者是,不欢而散。

◆◆◆

但张雨绮毕竟是张雨绮,单身了几年后,终究还是贯彻了“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的思想,再一次闪婚了。

可是网友们还没来得及祝福,第二天就传出了她老公公司负债90%的消息。好吧,消息准确不准确就不用谈了,首先,我们还是要说,爱情与负债不负债没半毛钱关系,虽然说出这话时我们也会心惊肉跳,然后暗骂自己虚伪。

我不打算祝张雨绮幸福,因为她一点也不需要,作为一个敢爱敢恨的姑娘,会把幸福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不需要别人的指点。

在我们谈张雨绮的勇敢的时候,也要时刻警醒,不要忽略了闪婚潜在的风险。

在我的认知里,闪婚就像玩转轮枪,玩得就是心跳,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你扣动扳机,有可能会扣了个空,那么祝福你,你很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可以享受接下来的人生。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扣动扳机,子弹会穿头而过,在你的身上打出一个大大的窟窿。

只不过,与玩转轮枪不同,冒闪婚这个险,最坏也不至于死。

◆◆◆

当然,闪婚,也并不一定只是坏的结果,也有因为闪婚而喜结良缘的。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讲述了西原县孙玉厚一家人的故事,他的四个儿女中,有两个闪婚,却有两种不同结果。

孙玉厚的大女儿兰香,与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闪婚,婚后,男人当甩手掌柜,整天东游西逛,而她一个人操持着屋里屋外的农活,拉扯两个孩子。在她看来,为一个喜欢的男人如此是值得的,但从第三视角来看,她的人生就是个大写的悲剧。看着她无怨无悔地为自己的男人忙前忙后,我们只能长叹一声:你开心就好!

孙玉厚的大儿子孙少安也是闪婚,拒绝了吃公家饭的青梅竹马田润叶,而和一个不要彩礼钱的山西妹子闪婚。幸运的是,他走了狗屎运,抽得是上上签,闪婚的媳妇既通情达理,又善于料理家务,且对他好得有些“变态”。两个人相处也是极为融洽,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因此,在我看来,闪婚就像赌博,就看你手中抓到什么牌了。

婚姻毕竟还是一辈子的大事,慎重一些比草率要好,婚前多一些了解,比婚后打打闹闹要好。

◆◆◆

人性是复杂的,你要了解一个人,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完成的。那么着急和一个人结婚,万一他睡觉磨牙怎么办?有不良性癖好怎么办?华丽丽的生活表象下,其实是欠下了一屁股债怎么办?……

我佩服闪婚的人的勇气,但我还是想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婚姻,都不足以谈幸福。爱情诚可贵,闪婚需谨慎啊!

好饭不怕晚,如果真爱一个人,请不要和她闪婚!彼此间多一些了解,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对爱的人的人生负责。爱,就为其计深远。真正愿意花时间去等,花心思去磨合的,才叫真的爱呢!我们相信,耽误一时,比耽误一生要好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