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我们能结婚了吗?

我们能结婚了吗?

发表时间:2021-04-07

【www.qg13.com - 结婚后】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能结婚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身边有三对儿国庆结婚的情侣,其中有两对儿都崩了。

一对儿是因为女方反悔。一对儿是因为吵架吵到感情破裂。

先说反悔这对儿,男生是医院的大夫,女生私企文员。

按道理说男的工作稳定、人品没问题,对女生也不错,两个人也已经把结婚证领了,接下来可以好好过日子了。

但偏偏女生家的房子要拆了。

原本男高女低的经济水平被打破,平衡的家境一去不复返,女生有点优越感了,她看不上男生了已经。

想自己要容貌有容貌,要钱有钱,何必要和眼前这个普通的男人拴在一起过一辈子?

女生悔婚了。

男生得知这个消息没有说什么,只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

抽完之后,把烟碾碎,然后把定好的酒席退了。

第二对儿。

男生和女生是相亲认识的,坐下一聊情况类似,都是父母催着结婚,两人一合计,反正家境性格三观都差不多,干脆就闪婚,省的家里总是叨叨。

于是,两人认识了一个星期就摆了酒席,双方家庭都松了一口气,孩子的终身大事终于解决了!

两边的父母全权操办,两个年轻人轻轻松松就把婚结了,婚后第二天,两人就开始闹别扭,紧接着愈演愈烈,语言冲突升级,就差上手演全武行了。

吵架的起因是两个人因为话不投机,但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所收礼金的分配问题。

彩礼礼金这东西是既患寡,也患不均。

鉴于男生差一点动了手,女生就回了娘家,男生父母想去接,但被女方的家人骂回来了,这门亲事到这儿就算是断了。

虽说两人没有领结婚证,只在一起了不到一个星期,但周边的人再说起他们,总要提一句二婚。

动态分割图

谈恋爱的时候,发生矛盾了,可以商量,可以磨合,两个人目标一致就坚持着往下走,脾气志向不同也能散。

但结婚不是这样,不能像过家家,冲动之下结,然后再冲动之下离。

在当今这个时代下,感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值得珍重的事。它更像是一个物品,被交换、被衡量,被用来满足一时之需,然后再弃置一边,寻求更新更好的。

寂寞了,用感情填满,让自己变得有力量。

失恋了,用新恋情疗伤,帮自己走出情殇。

同样的,很多人把婚姻也当做类似的物品。

有的拿来当做搪塞父母、给父母交待的盾牌,有的把它当做利益交换的工具,有的把它当做保证书,让彼此相信自己的心。

于是,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形婚、婚内情、婚外情……

如果结婚不是因为水到渠成,那真的是一件无奈且可悲的事情。

结婚是一件神圣的事。

希望打算参与其中的两人,能怀着同样的信念和坚持,发出庄严的宣誓,认真对待这份感情,让美好自然发生。

精选阅读

三观不合,真的不能结婚


1

姑娘说,相亲之后相处三个月,觉得不太合适,想分手。

七姑八姨顿时炸毛:还分?你都32岁了!哪儿不合适了?你说哪儿不合适了?

姑娘对我说:我心里的底线是,三观不合,真的不能结婚。

于是吃瓜群众更加着急了:三观是个什么东西?

不知道我妈这代人是怎么理解三观的。我心里的底线,三观不仅仅是我们都认为钓鱼岛一定是中国的;还有我的爱好是买包,你的爱好就是给老婆买包;我喜欢跑步,你喜欢举铁,我们时常相约去健身房;我认为女人出去挣钱也是应该的,你认为男人做做家务也是无妨的——如此构成我们的三观,然后,齐心协力,朝着社会主义和谐小家庭,齐头并进。

姑娘说这位相亲对象可不是这样想的。他的理念是我挣钱你得在家呆着盘算着花,我亲戚来了你得伺候着,你花两千买个包简直是犯罪,周末不就是在家死宅吗,为什么还要掏钱出去自驾游,还有最不能忍受的一点是,他认为舒淇这种女人,嗯,渣。

我跳起来:这能结婚吗?

姑娘说:阿姨们说可以结,还美其名曰,你爱花钱他爱攒钱,互补——至于舒淇,那算个什么事!

补个鬼。毕竟,老一辈的人,为了把家里的老女儿急忙嫁出去,什么鬼话都编得出来:八字太合,赶紧生个猪宝宝福气好,家里要拆迁……如此云云。唯一不想问的一句话是:你开心吗?你愉快吗?你每天都想回家吗?

他们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快点结束你的单身,全然不管那背后每天要面临怎样的三观不合导致的悲剧结局。

2

太多七姑八姨都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姑娘们这么难以嫁出去。因为,她们对婚姻最大的追求从来不是幸福快乐而是只要完整。我的一个姐妹说,她有时候真的搞不懂她父母那样的婚姻究竟叫不叫幸福,五十岁的老爸老妈,每天都要吵架,一个爱吃辛辣一个爱吃清淡,一个喜动一个爱静,两个人这辈子从来没有一起愉快出游过,这就是被老一辈人称颂的所谓互补型婚姻。

我在想这种所谓互补型婚姻,难道不是因为当年结婚太早,对婚姻的理解太少,所以嫁了一个根本和自己就不合的人,而且那代女人精神上离婚成本太高,所以只能这么着。而且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论调:你爱花钱他抠门还不好,不然钱都会花光了。

可问题是,如果理念相同,我俩可以一起挣啊。

而且最奇怪的是,很多人还赞颂这种因为理念不合的吵架,吹捧这种吵架,认为他们白头吵到老是一种“别样的幸福”,狗血电视剧里常常赞颂这种忍了一辈子的夫妻,还要来一堆催泪大戏名曰“下辈子还要和你一起走”——

哎哟可别了,还是试试找个同样爱吃辣爱喝咖啡爱运动的人,过点真正默契的婚姻生活吧。

每个人活到一定年纪,就一定要给自己的人生找一点能够扛下去的理由。碌碌无为被称为岁月静好;忍辱负重被称为风雨同舟;如果所谓幸福婚姻就是这样的一言不合,我真的觉得没什么意思。

3

所以,千万别被七姑八姨那一套给扯懵了,因为你说什么,她们都不会相信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优雅的单身好过凑合的婚姻,觉得你所谓的“美好单身时光”一定是夜半在被子里哭,然后第二天早上咬牙说出来的这句话。

而我知道,你就像渡边淳一写的一句话:“女人三十岁以后,一股倔强就油然而生。比起迁就一个人,更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习惯被打破。”

这年头,婚姻真的逐渐在失去它在基本生活需求上的必要性,尤其对于女人而言,她要结婚的目的,一定是这个人给了她更多精神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包我自己能买,钱我自己能挣,我不需要找个人来啰嗦。

她要嫁的那个人,一定是和她有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价值观,同样想去看的世界风光,同样爱吃的口味的冰淇淋。

安吉丽娜离婚的原因就是:我不能忍受你和我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

因为老人家真的无法体会,这个功利的世界里,你买个菜都是和另一个人在进行思想价值观上的碰撞,什么叫婚姻,婚姻就是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去哪里,如果这几个基本点都不能一致,苍天啊,那要吵到什么时候为止。

姑娘你辛辛苦苦买了个房子,不是为了装下一个对家庭生活根本不感兴趣的人的。

你认认真真健身兢兢业业敷脸,不是为了找一个在旁边既不欣赏还要指责的人来闹心的。

你要死要活加班加点工作,是为了假期去迪拜花钱到手软,而不是和一个守财奴在沙发上睡着当土豆的。

什么互补,这叫凑合。凑合找了一个人生活在一起,最后发现,并没有一起生活。

你要嫁,就嫁给和你一样阳光积极又乐观的那个家伙吧。虽然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和你完全镜面般契合的人,但是你要知道,小问题可以磨合,但差异太大那叫磨损。没有十全十美的伴侣是真,但是回头你会发现,你只会包容你愿意包容的那个人,而那份愿意包容,来自于你对他有着价值观上的认可。

姑娘,别嫁,我支持你。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在你妈看来,你不结婚就是不孝。”1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每逢佳节被逼婚啊。

以下这些话你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只要你嫁得出去,让我做什么都行。

你岁数越大,可选择范围越小。

不要觉得烦,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不替自己想,也要替我和你爸想想。

随便找一个行了,要求不要太高。

等你结婚了,我和你爸就不管你了。

女人过了30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不是要你马上结婚,先谈一个放着也好!

你太不现实了,以后老了怎么办?

人家能看上你就不错了,你还挑?

在你妈看来,你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

你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

你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

你再懂事、再贴心、成绩再好、收入再高,白瞎。

你只要不结婚,你就是罪人。

你妈认可的最高宪法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除此之外,都是瞎扯淡。

你有种不结婚,你妈就敢跟你玩逼婚大法。

在逼婚这事上,你妈和你爸跟说相声似的,一个逗哏,一个捧哏。

父母的逼婚大法通常分为:循循善诱、恶言相向、以死相逼几个阶段。

在逼婚这件事上,不得不说,中国父母极其专注、极其顽固、极其执着。2

以前我给杂志写稿,采访过一群被父母密集催婚的人。

其中一个28岁的平面设计师,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一个。

她爸妈都是狮子座,而且是狮子座中的强硬派,读书阶段,每天对她进行一遍《早恋十大危害》的宣讲,偷看她的日记,一旦发现什么少女情怀便加强管制,男生打个电话来都要被盘问半天。

拜父母所赐,她确实没早恋,不是因为孝顺,而是因为省事。读大学的时候,父母不让她去外地,以方便监管,对于追她的男生,一一排查,这个嫌人家长得太肥,那个嫌人家农村出身门不当户不对,反正不知不觉就混到了毕业。

这下她爸妈突然急了,骂她,你搞什么啊,怎么不抓紧时间找个男人?

她真的崩溃了,上学时不准早恋,毕业就得结婚,我是超人吗,是孙悟空吗,是哈利波特吗,我会法术啊。

后来她妈唯一的正经事就是给她物色男朋友。

最开始还非国家公务员不考虑;后来放宽了,事业单位的没编制也凑活;再后来基本上饥不择食了,只要是男的、活的,都行。

最近三次相亲,她连遇三个极品,一个中年秃头大叔,顶级抠逼;一个见面就教训她的火车司机;一个身高1.6米、体重160斤的正方体大哥,说自己还爱着前女友,让她多多包涵,包涵你个毛线啊。

就这三个男人,她妈还勒令她必须选一个嫁了。

她就纳闷了,推女儿进火坑有奖金拿吗?

据说现在小学六年级的姑娘都组成了“先下手联盟”,普遍撒网找男友,因为再迟好男人就没了——她顿时觉得自己虚度了人生。

她妈成天骂她没用,一个男人都找不到,她很想对父母说,恕我直言,我落到这需要“贱卖”的境界,军功章也有你们的一半哦。3

御姐也照样被催婚。

我当时采访了一个外企部门总监,御姐范儿。

从小她父母就以她为荣,因为她成绩好啊。

她大学考了名校,毕业了进了全球500强,收入越来越高,父母越来越爽,因为他们在“子女攀比”中屡屡得胜啊。

但这一切结束在她27岁那年。她发现相恋4年的前男友一直劈腿,跟他分手,然后她就成为所谓的剩女,从此单身成了她的污点,甚至成了一种残疾。

她爸负责教训她,“因为你没结婚,我们出门都没脸见人,看到熟人都觉得抬不起头。你知道亲戚们怎么议论你吗?你优秀是优秀,但没人要有什么用?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想撞墙。”

她很想问,你们是爱我,还是爱自己的面子?难道你们的面子比我的幸福重要?

她妈负责感化她,她妈的口头禅是,“你不结婚,我死不瞑目”。

有时候她恶作剧地想,那为了让你活得更长点,我就一直不结,见证你成为千年老妖。

其实她不是排斥结婚,而是对婚姻很慎重。她不想变成爸妈那样,天天吵架、互相敌视、磕磕绊绊、勉强维持——她爸妈唯一能够取得一致的事,就是催她结婚。

她妈每天在她面前播报谁又有结婚了、谁又生小孩了、谁又找了个大款……说完了就用悲悯的眼神看看她,好像她生不如死似的。

前段时间她一大学同学老公找小三,还和小三一起商量怎么毒死她,气得她流产,一个月之内,从100斤瘦到76斤……

唏嘘之余,她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妈听,本以为这下她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极端吧,结果她老人家说,那人家也是结了婚的,你有本事也结一次,哪怕以后再离也好。

那个时刻,她真想下楼随便抓个男人去领证。4

在西方,结婚与否是一种人权,一种隐私。

哪怕父母都不可以过度干涉。

而在我们中国,你敢跟你爸你妈谈人权?你胆儿肥啊。

你不结婚,就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党,对不起社会。

你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父母们到底是要子女结婚,还是要子女幸福?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认为结婚就是幸福,单身就是不幸。

怎么应对父母逼婚呢?

父母逼婚最爱说一句:不结婚,你们老了会孤独,会晚景凄凉啊。我们得赶紧给你找一个,才是对你负责。

你可以答,问题是,如果现在听了你们的,随便找个人结婚,要是跟对方不和,天天吵架,天天冷暴力,甚至家暴,我还没到晚景呢,就提前凄凉了,你们负责吗。

要是你妈以死相逼怎么办?

就像我一朋友的妈,以前天天在电话里,边哭边说,“你不结婚就是要我死”。

她就说,“我不结婚是要你死,你让我结婚我就去死,反正我们必须得死一个,你看着选,我很孝顺,我绝对照办。”

她妈不依不饶,她直接说,你再这样,我就去找个女的去外国登记结婚,你信不信?

她性格刚烈,她妈不敢惹她。

至少最近一年多不敢再提逼婚这事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敢像她这样放大招的。

也许,我们应该给父母洗脑,很多人结了婚,也不幸福,天天跟烂男人恶女人斗智斗勇,还不如一个人,快意人生,自由自在。

阚清子: 要有多少存款才能结婚?


最新一期《亲爱的客栈》里,刘涛和王珂在传授自己经营婚姻的心得,话锋突然转到纪凌尘阚清子这对儿情侣上,王珂提出让小纪求婚。

小纪假装听不懂,喝酒沉默,于是清子说了这么一句:“他还没做好准备,担子比较重,他觉得要有房有车才可以”替纪凌尘解围。

说实话,这句话虽然清子说得轻松,但又实实在在透露出无数女生在恋爱中的心酸和苦涩。

当然,纪凌尘也不是没担当的男人,陈翔问他有没有结婚打算的时候,他也正面回答了:“打算也就这两年了呗,那你得挣点养孩子的钱吧对不对,因为你想上海的房子那么贵…”

迫不得已被物质追着跑的爱情里,阚清子因为对方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默默的等着。但她马上30岁了,她最想要的可能并不是什么存款房车,只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承诺。

确实,物质带来的安全感是永恒的,但在越来越多人说着不想结婚的现在,或许内心真正向往的,是一份可以打败物质的安全感。

就像在节目里刘涛说的,“你心里所要承受的和你生活当中真正需要成熟的,她比你明白,但是她不能等,一直等一直等,有时候女孩儿等等等,就等跑了。”

就在之前,有一个采访视频:男人30岁该有多少存款?

女生们的答案主要是:月薪5千的28岁幼儿园教师,认为30岁的男人应该有100万存款;月薪4千的38岁服务业人员,认为未来女婿30岁应该有50万存款...

不难发现,作为对未来对象的期盼,存款仿佛越殷实越有安全感;而作为挑选未来女婿的标准,存款的高低似乎也会影响女儿将来的生活质量。

那么你呢,你会嫁给一个0存款的男人吗?让你决定托付一辈子的人=存款100万吗?

好友小七看到这个视频时,第一时间转发给了我,并附上文字:“再多存款也是他的,我就喜欢自己赚足存款。”

霸气侧漏的她,今年27岁。以“我的理想生活,就是要有很多很多钱”为座右铭的她,已经当上部门主管了。但却仍然不敢放松。约她吃饭十次有九次都在公司忙活。

“我现在工作和生活完全不分家了,影响太大了,以后要么我就直接住在公司吧,不要生活算了。”她时常这么感叹。

小七前一段恋情,因为她工作太投入事事要强,男友觉得自己还不如小七,压力太大,最终无法适应提出了分手。

之后小七就变成了“活尼姑”,谈到爱情自动跳过,只字不提:“男人靠不住,我是要自己买房的,不拼一点怎么行?”

每个姑娘都想做一辈子少女小鸟依人,可从别人那里得不到安全感,只能自己拼了命去挣。

小七一次醉后跟我说,她其实根本不在意ex钱是不是比她多,她只想在紧张窒息的工作之余,找个能跟她聊得来且让她卸下一切包袱的人。

看着她的时候我时常想,那些在城市里苦苦挣扎几乎毫无成就的年轻人,是不是误解了“理想生活”的含义?忙于工作,迫于压力,难道就没有生活了?

其实并不。

跟我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晖晖,她也很希望自己变得有钱,也希望自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生活。

但她没有因此榨干自己,工作时间她努力上进,把每份交过来的任务都做得很完美,而公司之外,她也有着丰富的私人时间。

她也是租房一族,没能租到高价的市中心,家里却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

她也有疲惫不堪被工作搞到头大的时候,但还是会选择下班后享受一个人的电影时光,接着第二天继续奋斗;

她目前单身,但是也会去努力认识新的异性,聚会上可以看到她闪闪发光的样子。

她可能跟很多人一样爱钱也爱男人,但她更爱自己爱生活。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结婚,会跟谁结婚,但是现在的每一秒她都不想错过。

关于生活,最重要的是爱。

很久以前我说,30岁前我至少要有一个很爱很爱的人,一间不是特别大的屋子,以及一个不算特别完美的理想生活。

但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好像也忘了停下来问问自己,最初想要的不完美的理想生活,还在坚持吗?

发小前几天结婚了,对象是个物质水平一般般的男生。

我问她不会为以后的日子焦虑吗?她说:“一辈子也就这么长,他爱我,而我愿意跟他一起体验共同赚钱越来越好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完美人生。”

没一起旅行过,怎么能结婚


语里有个词叫成田分手,就是因为很多新婚夫妇蜜月旅行回来,在成田机场就直接分手了。中国人通常是结婚后再蜜月,其实应该颠倒着来,先旅行,长途旅行,回来后再确定是否要结婚。

据说“恋人婚前应该至少旅行一次”的原始版本是从《围城》里出来的。赵辛楣的原话是:“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如果说这世上针对人类行为真有什么颠扑不破的准则,钱钟书老先生的这个观点算是其中之一吧。

现实生活中的出行却时时在考验恋爱中的双方:对还没油盐酱醋过的小情侣来说,平时生活中的“马桶盖应该翻上还是放下”的问题在旅行中会动辄就被放大为“你我的世界观是否契合”。

这种高压环境下,很多人在旅行到一半的时候就难免“起了杀心”。对情侣们来说,因为存在情感因素,不能强硬运用办公室里训练的Teamwork技巧,更容易火星四溅。

旅行中问题的分歧

首先是关于旅行分工。双方主见都太强或者都做甩手掌柜会有问题,如果是前者,那么从旅行目的地的挑选到订酒店一直到“你是不是应该带这件风衣”,都值得大干一架;而如果不幸是后者,那么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大概会因为没有人买机票而从来没能成行,因而避免了更多的旅行问题。

另外,旅行是对生活习惯的大考验。平时可能只是彼此寒热体质不同,会为空调开几度吵架,而在旅行中,该不该用酒店的洗发水,脏衣服应该当日洗掉还是带回家,甚至能不能吃蒜,都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了,“你不觉得烤蒜有罗勒的香味吗?”——此时你幡然悔悟,这个平日里酷爱食用大腰子的男子,跟你果然不是一路人呢。

旅行一事如此凶险,成为了衡量人性的绝佳工具,除了情侣之外,旅行考验关系的法则还可以适用于朋友和同事,甚至你和小伙伴合伙创业前,大概也需要一次旅行。

同时,旅行会放大缺点。因为需要24小时待在一起,大家都是狐狸尾巴露在外面的状态,这时候Ta若还是恪守生活规律,早起不怠;3点早起驱车几十公里最终没有看到日出也坦然面对,就是一个优秀的朋友了。

旅行还特别考验情商。飞机晚点、餐馆坑爹、上山路险、游泳晒伤……每一桩都是令人烦愁的小事,此时如果同行者特别靠谱,就会主动避免类似“我早就说过了这样不行”“××地的人太坏了”的马后炮,选择宽慰旁人,笑对人生,当不得不面对睡机场的糟糕局面的时候,Ta还能提出可以将头发绑在行李上以免被窃等奇招。这样的人就可能是非常棒的创业伙伴了。

旅行中的怪兽

旅行中,以下怪兽随时可能跳出来对你发难,这大大增加了同行者友好和谐共游的难度。

1、早起

平时无法早起可能无所谓,可旅行中无法早起往往会带来错过当地限量的美味、看不到日出、本来一天的行程变成了半天的后果,如果在热带国家,这还意味着你得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出门,没有吃早餐的肚子还没做好吃午餐的准备,吃任何食物都有一种打开方式不对的感觉……

这时候同行者的步调一致就显得尤为珍贵,一起在下午2点悠悠醒来,吃个晚中饭,再携手出门看夕阳,其实也很美妙嘛对不对!

2、坑爹的景点

号称××一绝结果全是人造石头,要走无数山路景色却如同自己所在县城的公园,预备好肆意徜徉在明媚的春光里结果遭遇大雨什么东西都没看到,花了大几百门票钱15分钟就参观完毕没有任何亮点——明明就是首页露出,却被说是焦点大图,坑爹的景点最容易引发同行者之间“我说了不要来这里”、“你怎么不早说”、“谁让你不管事”、“这样无谓的纷争”……

3、男女认知差异

从做攻略开始,女性就在经历着煎熬:“去A国吧?不行,这几天那儿是雨季。那就去B啦,可是价格不合适呢。还是尝试从来没朋友去过的C国吧,可是万一不好玩呢……算了还是B国稳妥!”然后,定了去D国的旅程。因此,一个能帮女性做决定又能承担所有责任和后果并无怨无悔的男人是伟大的。

4、穷游

如果说人生的许多困难都来自穷的话,那么穷游将淋漓尽致地体现这一观点,来到穷人首选旅游地东南亚,豪掷千金买了些海瓜子、蛏子和死掉的东星斑结果吃坏肚子,住在50元一晚的青年旅舍因为受不了上铺美国男的呼噜而一夜没睡,搭乘公车却因看不懂当地文字结果迷路在民风彪悍的某个城郊……同行者中但凡有一人受不了这种痛苦,就会爆发惊人的矛盾——“哎呀你太娇气了”、“受这一切的苦都是为了啥!啊?”

5、消费习惯

平时很难有像旅行这样分分钟都在花钱的时刻(不过你在家淘宝似乎也一样),因此消费习惯是考验旅行同行者的重要因素,睡青旅还是快捷酒店?吃路边摊还是必须下馆子?在ShoppingMall逛1小时还是3天?愿不愿意去赌场?愿不愿意花1个月工资学3天料理?每到此时,我们都会惊人地发现人们被各自的消费习惯细分成了很多群体,谁说祖国没有阶级的!

6、攻略

分为两种,一种是Lonely Planet这样的老牌指南,收录的店家因为多年来被无数游人追捧而变得又贵又难吃;另一种是各大网站和App上的UGC,虽说攻略是每个人用心血写就,但是很难说为寻某家攻略上推荐的店跋山涉水是不是值得,首先你得知道你和写攻略的人口味兴趣是否一致,同样是“臭豆腐不错,微辣”,湖南人写的和福建人写的含义能一样吗?另外,明明别人也只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地随意在找吃的和玩的,你硬要复制路线,也会平添许多舟车劳顿吧。而每当食物难吃,路远天气差,就会为同行旅伴带来很多烦恼。

7、世界观

旅行以小见大的意思是:一个心中一本大册子逢景点就盖章的景点控和一个喜欢躺在旅馆院子里和人聊天随意体验民情的人的差别可能是根本的,一个喜欢户外项目的人和一个喜欢泡温泉看星星的人也很难生活到一块儿,因为大家对生活之美的定义不同。

举个例子,你为好不容易在异国的夜市买到一副可以衬得脸小而尖的墨镜狂喜,你的伙伴却嫌弃地告诉你这种眼镜只有罗志祥跳舞时才会戴。

旅行中的MISTAKE

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让你的旅行难上加难的事。CNN总结了一些旅行时不该犯的错误,我觉得也挺有道理。避免这些,或许可以降低和同游者发生纷争的危险!

1、时时刻刻都在拍照,没用心体会旅行

除非你和同行者都是摄影爱好者,且技术相当,否则拍照这事会徒增许多麻烦,“这张不好,再拍一张,我想要我的脸刚好嵌在那个石头洞里”、“看我帮你拍得多好,你为啥拍糊了我的脸”、“去那个山头拍刚好有夕阳,走过去也就一个半小时吧,快走吧。”

2、打包太多行李

带了很多不必要的衣服导致行李超重,一个相机配了四个镜头导致背包重得走一步都吃力,装了许多食物去爬山因为气压原因膨化食品鼓胀爆炸,带了三五本书完全没有时间看又全部背回来,在长途自助旅行首日就买了沉重特产。如果犯了这些错误,同伴还愿意帮你分担一部分行李,请千万记得用未来的时间好好爱Ta。

3、太努力杀价,搞得当地小贩很火大

要价50美元的衣服还价到1美元——也许夸张了点儿——结果小贩差点打人,需要拉着同伴从小巷里逃走。

4、看到喜欢的东西没立刻买下

后悔是自己的事,关键是后悔得不得了想要回头再买,拖着你的旅伴走回头路去找,这就很麻烦别人啦!

5、手机忘了开通国际漫游

手机忘了开通国际漫游,还和同伴走散了,双方都拼命地在偌大城市里找寻一个Wi-Fi的标记。如果是在丛林草原,简直苦情到流泪。

6、低估国外机场大小,导致误机

走错航站楼、搭错摆渡车、算错时差,也容易引发同行者之间“我说了早点出门”、“你怎么不早说”、“谁让你不管事”这样无谓的纷争。

7、轻信饭店“近市中心”的宣传词

××酒店位于城区中心地带,距离热闹的ShoppingMall只有3.5公里,住到酒店后绝望地得知3.5公里是直线距离。最糟的是,酒店在两个地铁站的正中间,打车到地铁站需要花费20欧元。

8、不敢吃街头摊贩食物,错过当地美食

在美丽的异国他乡,烧烤香味缭绕,街边水果青葱诱人,你却吃了七天麦当劳。有这种食物洁癖的人随便什么同伴都会受不了的,哼。

9、带便宜的夹脚拖,走到鞋底磨破

在热带,没有一双耐穿易走的夹脚拖简直跟没有长脚一样不便,另外,拖鞋防滑也很重要。友情关注一下同伴的拖鞋,步调一致才是最好的。

10、没把行李里的洗发水盖好

所有的衣服都变得黏糊糊,相机电池进水失效,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

总之,旅行这件事尤其能以小见大,在成功的旅行伴侣的生活守则里,吵架并不可怕,学习旅行过程中旅行策略的制定与执行、风险管理、情绪管理、资金控制、止损止盈技巧可能更重要,毕竟,一起携手看过风风雨雨,感情本该更深厚的啊。祝朋友们每一次旅行都可以开心而去满意而归!

你结婚了,问题就解决了吗?


你结婚了,问题就解决了吗?

曾经一段时间,日子过得特别焦虑,而这种焦虑,完全是由我自己给的。

钢琴、舞蹈、瑜伽、韩语、美剧、电影、韩剧、旅行,好像能体验的都已经体验了,再也找不到令我沉醉其中的爱好,亦或是新的追求。

我迫切地想要结婚,以为结婚了就能够摆脱当时的现状。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种逃避,逃避无趣的生活,以为只要结婚了,问题就都解决了,不会孤单,不会伤感,日子不再是机械地过着。

当身边的闺蜜,被父母催婚,被亲戚问起的时候,我却全然未曾感受到这样的压力。我爸妈的心态真的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从来不会催我。堂姐介绍的相亲对象,我觉得不合适,不是我想要的那杯茶。堂姐私下里和我爸爸说起,感到很惋惜,觉得男生学历好、人品好,又是自己开公司,经济条件优渥,不理解我为什么不满意。我爸爸说,反正都等到现在了,还是让她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吧。后来,堂姐转述给我听,我心里暖暖的,很庆幸有这样的爸爸,可以理解女儿的心情。

可是,我却自己给了自己压力,会莫名其妙地想一些很遥远的问题来吓自己,比如如果孤独终老了怎么办;生病了住院没人照顾好凄惨;如果没有孩子,赚那么多钱最后要给谁;如果不结婚不生小孩,我那么好的基因,没有遗传下来,多可惜(好吧,我是有多自恋:P)……

以前,我总是期待,结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却发现即使结婚了,那些问题也有可能无法解决,也存在无法解决的可能性,并不是说结婚了,就一定万事大吉的。想着结婚了,可能就没有那么孤单了。但是,如果草率结婚,和不爱的人相对无言,这种孤独,比孤单更难受1万倍。期待结婚了,老了之后有人照顾,可惜身边有多少老人,和儿女是两地,生病的时候,儿女异地上班,根本赶不回来照顾,还有的甚至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火。再极端的例子,还有失独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更痛苦。当然,这仅仅是特例。

很多儿女移民了,国外福利很好的,可是父母却不肯移民,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在国内。国外虽然生活保障好,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语言不同,又没有认识的朋友,太孤单寂寞了,无法融入,所以宁愿在国内呆着。有子女,并不意味着,老了就一定有人在身边照顾你。而我所期待的那种,结婚了,有子女,生病了有人照顾,老了就不会那么落寞,也存在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结婚并不意味着永远,如果没有经营好婚姻的能力,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对自己疏于管理,和对方成长不同步,慢慢地变得没有共同语言,不适合再在一起了,也是有离婚的可能性的,这样还是会一个人到老的。

曾经问朋友,如果你和你老婆没有共同语言了,成长不同步了,你是离婚还是凑合过。他的回答是,离。他继续解释说,婚姻是责任,婚姻也是承诺,但是无爱的婚姻就是枷锁。

时代不同了,这样其实是种进步。父母那个年代的人,因为世俗,因为时代的原因,大家都不敢离婚,怕被指指点点,即使过得不好,即使不幸福,也凑合着在一起。名存实亡的不幸婚姻太多太多,对双方都是羁绊。闺蜜说,婚姻制度早晚会被淘汰的,只是这个想法目前太超前,太惊世骇俗,不会被主流社会所认同。

所以,结婚,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是要努力一个人过好当下的生活,并且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不放弃每一个机会,也绝对不将就。期待婚姻,但是并不把所有的幸福可能性都寄托于婚姻上。

生活是多样性的,有结婚,有不结婚;有生孩子,有丁克;有同性恋,有异性恋……退一万步讲,就算一辈子没有等到那个过一辈子的适合的人,也要一个人过得快乐。

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未知,值得你去探索;还有太多的新鲜,值得你去尝试;还有太多的小确幸,等你去发现。好多好多的书,好多好多的电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去看……

《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在参加霍华德和伯娜黛特的婚礼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当你一个人把生活过得有意思的时候,也许爱情,就在不经意间来临。

和一个人相处,不是抱着结婚这种目的,你可能会对他的一些缺点更包容,也更享受恋爱的感觉。时间久了,反而容易生出感情,心态不一样了,整个人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当你迫切地想结婚的时候,你的举手投足,你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恨嫁的气息,也会让男生觉得像被透明胶带缠着一样,想逃。

上赶着不是买卖,你急于抛售,反而让人怀疑你的企图。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年龄已经不再是生孩子的障碍了,卵子也可以冷冻。

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是抱着结婚的功利心去跟异性接触,你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让人望而却步,把人越推推远。

相反,当你不急不躁、充满自信,坦然乐观地面对未来,当你不依附于任何人,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的时候,你才会赢得你爱的人的尊重,你爱的人也会和你相处的更轻松、更舒服。

如果我可以早一点顿悟这些,或许就不会和婚姻擦肩而过。Anyway,现在不算太迟。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的事,却又真难回答啊……

为了爱?这是很多人用来结婚的名义。荷尔蒙充足的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弄明白一个事实:纵观人类历史,结婚极少与爱情有关。

在古希腊,充满激情地迷恋一个人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疯狂,与婚姻和家庭生活并没有任何联系。相反,希腊人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那是在两个男子之间的非性之爱。

在漫长的婚姻历史中,人们都是为了生育和财产而结婚。将浪漫的爱情纳入婚姻的必要元素,在英美也是近一百年才开始的潮流。

看《唐顿庄园》就知道,即使在“一战”前,为了浪漫之爱而不顾身份地位,也是让人不屑的行为。唐顿庄园的伯爵,娶了家产万贯的美国富翁之女,就是为了维系庄园的庞大开支。

先谈地位和财产的匹配度,再谈感情,这才是长久以来,人们眼里正常的婚姻——结婚,只要有一点爱就够了。

社会心理学者莎伦·布雷姆通过大量的案例追踪,在《亲密关系》中揭示:基于爱情的婚姻常常令人困惑和难过;纯粹为爱结婚的婚姻,更容易离婚,结合了现实利益的婚姻,更稳固;自由婚姻的满意度在婚后两年就开始大幅下滑,而包办婚姻的满意度,起点虽不高,却是相对稳定的上升状态,在婚后5~10年,远远超过自由婚姻。

这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证明自由和世俗幸福的关系并不大。

自由并不保证你幸福。以为自由是康庄大道的,那必定是深刻的误解。要不要自由和要多少程度的自由,完全取决于个人价值和信仰。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经济上自给自足,一个人过得不错,没有生孩子的强烈紧迫感,对情感质量的要求又高,要的是一段情投意合、共同成长的亲密关系,不迷信捆绑的一生一世,那么,还真的很难找出结婚的理由。

美国女记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写的《美食,祈祷,恋爱》让她一跃成为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在这本书中,她简单又诚实地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结婚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想要婚姻和孩子?

她离婚后成为一个不婚主义者。后来她有一个非常相爱的男友,两个人都憎恨婚姻,他们发誓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绝不结婚。

不过讽刺的是,美国国土安全局以“出入境过于频繁”拒绝她的外籍男友再进入美国,而男友要拿到长期签证的唯一方法就是:他们两个必须结婚。

对于要再次结婚,她感到沉重与恐惧,可她还是那么爱他,在10个月的时间里,她一边陪着他四处漂泊,一边说服自己再次进入婚姻。签证只是一个外在理由,她自己也要一个。

和我身边的女生一样,吉尔伯特的姐妹也有许多恐婚的。她的一个女友在结婚当天问妈妈:“是不是所有的新娘,在结婚那天都会如此的恐惧呢?”

新娘的母亲一边为女儿整理裙角,一边安静地说:“不,只有那些脑子还能思考的新娘才感到恐惧。”

写作的人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因为不得不结婚,吉尔伯特又写了一本专门探讨婚姻的书——《承诺》。

她写道:“我对婚姻最深的恐惧,来源于我害怕它对我们的改变,远比我们对它的改变还多。无论我和他是怎样的成熟和睿智,一旦被放在婚姻的生产线上,我们都会被塑造成一个模样:一个有利于社会的模样,但是对我们自己全无益处。”

最后她还是结婚了。她认为男友说得对:婚姻就是一个游戏规则,那些人制定规则(为了拿签证必须结婚),他们两个遵守这个规则之后,然后就回到家,TMD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我们去问“为什么要结婚”,这背后可能没有什么惊天的奥秘。为了繁衍、为了抵抗生活、为了过得更好、为了不孤独、为了幸福,这都是人类最重大最实在的几个诉求。

我对婚姻既不狂热也不仇恨。

在许多婚姻的定义中,我个人喜欢这个:“婚姻是一种被官方承认的友谊。”

友谊之爱比激情之爱更适合婚姻。两个人如果彼此喜欢和欣赏,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结不结婚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对独立强大的人来说,婚姻就是两个人的城堡,99%的人婚姻标准是什么,关他们什么事。

有这样的心态和能力,既不必害怕一纸证书给他们带来侵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扞卫;

也不会因为没有证书就懈怠随意、拒绝宽容和忍耐,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找到这样一个人的渺小的偶然性,多么需要珍惜。

即便真的世事难料,两人的感情和目标发生了变化,也可以一别两宽,各自保重。

现代婚姻最人性的地方也在于:这不是一条不归路。

我们结婚了的真正含义!


一个外国学者若是初到中国,看到大伙儿挤火车扎堆返乡,扎堆订酒席结婚,扎堆抢床位生二胎,一定会忍不住开一个课题,叫做“神奇东方物种的节律性研究”。

比如国庆假期,我就一直在参加婚礼,或者走在参加婚礼的路上,甚至于我刚四岁的侄子,已经在这个假期当了两回花童,并且学会了一堆“新婚快乐,百年好合”这样的喜庆话。

不知道你们那里结婚都有什么习俗,在我们家乡比较有意思的是,新人进门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味着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从此生活红红火火。

每当看到新人小心翼翼地提着礼服,从一盆通红的炭火上跨过去,我都能很切身地感受到那种结婚的心情:有点紧张,有点兴奋,忐忑不安。

毕竟,结婚的酒席吃完,宾客散尽,生活就是自己的了。

如果说爱情是一场杀伐决断,那么婚礼就是打扫干净了的战场。此时此刻,备胎们就此告别,小三们退避三舍。

所以结了婚的两个人,有时竟会感到莫名的惶恐和寂寞,怅然若失,手足无措,恨不得相互鞠个躬,说:嗨,余生过得好不好,请多多指教。

··

朋友小A一直到结婚前一天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她问夫君:“我以前每天睡前都要看一个半小时的书,以后还能这样吗?”

“当然不能,”夫君一脸坏笑,“不过你还能看半个小时的书。”

嗯,另外那一个小时,她要和他一起做点家务。

后来,她又能看四十分钟的书,五十分钟的书,一个小时的书……

毕竟做家务这样的事,总是可以越来越熟练的。

再后来,她没时间看书啦,因为她有了小baby。

等宝宝长大一点,她又不得不摊开书本,因为要给吚吚呀呀的宝宝讲睡前故事。

婚姻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原则,只有底线,只要不超出底线,所有的委曲求全都一点也不委屈。

结了婚的人,若执意保留婚前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其实是一种自私。

结婚之前,你可以下了班就去泡夜店,结婚之后你下了班,至少应该打个电话再去泡夜店。因为把一个人纳进自己的生命里,你就该对他负责。

如果真想永远像快乐单身汉那样潇洒,那么你最好永远不要结婚。因为和你结婚的那个人,一定会对你有所期待。

难道你指望你的妻子,一个人活得像个单亲妈妈?

所谓“我们结婚了”,就是互不辜负爱情。

在心爱的人面前,放下“我就是我”的执拗,用更好的心态去接受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共同撑起一个家。

···

婚礼,是上一段故事的结局,是下一段故事的开始。一句“我们结婚了”,收获的是爱情,开启的是婚姻。

婚姻和爱情的区别在于,爱情是寻找一个彼此相宜的人,婚姻则是努力做一个彼此相宜的人。

从属相,到八字,到星座,人们对婚姻向来都有足够的谨慎。有个懂命理的朋友说,其实什么相生相克并没那么高深莫测,只要不把两个性格刚硬的人凑在一起就好了。

一山难容两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情侣,婚后往往最不快乐。

一个妻子把花瓶放在窗台上,丈夫看到了,说,不要放在那里,花瓶掉下来会摔碎。

妻子偏要说,花瓶质量很好,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也不会摔碎。

丈夫不服气,抓起花瓶往地上使劲一摔,得意洋洋地说,看,碎了吧。

假如婚姻里的每个人都想赢,最后往往会一起输。

婚姻的愿景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然而现实却是,很少有人生来就恰好适合另一个人,因为谁也不是上帝专门为谁准备的。

所以与其说婚姻是相互扶持,不如说是在对方的世界里,彼此做留有底线的迎合。

一旦有一方失去了迎合的姿态,剩下的那个就会在婚姻里孤苦无依。

····

有人能当一辈子没心没肺的彼得潘,却没人能当一辈子宠着彼得潘的温迪。

因为温迪知道,现实生活真正需要的,当然不单单是一颗可以挂在脖子上的橡树种子。

有一个女孩,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一穷二白的男孩。

男孩很受感动,答应婚后为她戒烟,因为他知道女孩闻不惯烟味。

然而,一直到女孩准备要宝宝,男孩仍然夹着烟卷,并找到了一堆戒不掉烟的借口。

女孩终于离开了男孩。人们问她:你当初都不计较他穷,为什么后来会计较他吸烟这样的小习惯呢?

而在女孩看来,这不是习惯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她想,原来,我和烟放在一起,他最终戒不掉的是烟。

婚姻需要你用小的让步,换来大的圆满。

婚姻需要你有一种放下绝对自我的谦逊。

这种谦逊就是:我爱你,尊重你,关心你,要是能让你感觉更舒服,我非常乐意做一些改变。

这应该才是“我们结婚了”的真正含义,但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