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为她杀死四匹马

为她杀死四匹马

发表时间:2021-04-12

【www.qg13.com - 她的情感故事】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她杀死四匹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她杀死四匹马

连岳

一年有多少个各类情人节,我都不太清楚了,不过,520绝对会胜出,成为最难忘记的情人节。

听说今天微信红包把上限提至520元,庆祝520情人节。对这点,我是不满的,这是微信红包的重大失误。

520元,这点钱,现在能做些什么?一顿好点的大餐都吃不到,应该提至5200元,但也不能提至52000元,那样太多。

为什么5200元这标准最好?它出得有点点心痛,又是多数人能做到,只要有工作,咬咬牙,半年时间,攒得够;它又不太多,多到接受的人有压力。

好啦,上面全是开玩笑,不过,我支持学点送礼的学问,它不简单。

礼物不宜太贵重,让人觉得你有企图,也难找到相应的方式回报。你送一张梵高的原作,我不回报你十亿的利益,怎么可以?

礼物也不能太廉价,一个粗糙的塑料杯,收的人可能怒火中烧,对你反而印象不好。

商业气息深感的地方,比如广东福建等地,不少人见面谈事,有送点随手礼的习惯,送得巧,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生意好谈很多。

我有个朋友,收过也送过无数多的随手礼,有次聊起这个话题,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客户从台湾飞到厦门谈事,赶早买了几盒台北最好的凤梨酥,两人见面时,感觉凤梨酥还是热的。——这花不了几个钱,可是,贴心、细致、独特、善解人意、不给人压力,所有因素具备。

礼物送得好,它就超越了物,传递出我尊重你、我在乎你的温暖。

恋人、伴侣、配偶之间,保持送礼的习惯,有益于感情的维护与升华,你想着送什么礼物给Ta时,就是闪回整个恋爱过程,你只想到Ta的好,你只想看到Ta的笑。

真爱一个人,你恨不得自己变成礼物,而且还能让Ta永不厌倦。这难度又比挑随手礼和情人节礼物难得多。所以爱情会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时不时送点礼。还能做得更好:让Ta感觉到,为了Ta,你确实在克制、在修正、在变得更好。

怎么着手?从提升沟通开始。因为恋爱就是沟通,两人能开心聊天,恋爱永远年轻。

当你们的沟呈现“苛刻、艰难的开始(harsh startup)”时,感情就往墓地走了。对方跟自己说话,感觉就在踢铁板,这种状态只要持续开始的三分钟,几乎所有的沟通都以失败告终。

美国两性关系专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有过很形象的比喻,妨碍沟通的缺陷,像拉着灵车的四匹马,你得把它们逐出自己的爱情与家庭,它们是:

苛刻(criticism)。你早起发现昨夜的碗还没洗。正确的沟通是“你答应洗碗,你却没兑现,让我心情不好。”这是就事论事。“你永远都在撒谎,你令我恶心!”这是上纲上线的苛刻。

蔑视(contempt)。讽刺、挖苦、激将法,我就是比你聪明,我就是比你高贵,和你结婚毁了我一辈子。

推卸责任的自我辩护(defensiveness)。遭受任何一点批评,第一反应就是自我辩护,把责任推给别人,最后演变成“这不是我的错,经我仔细研究,那是你的错!”

死寂(stonewalling)。这是最悲惨的阶段,架都懒得吵了,你向深井扔块石头,听不到回声。

只要长期的情感,友情或爱情,冲突,误解是其中无法回避的元素,你也在其中成长,只要你不骑上这四匹恶魔的马,感情会越来越甜蜜的。

情人节,就送你这篇文章吧。你送完礼物,就来点更艰难的挑战,杀死四匹马吧。

祝今夜开心。

精选阅读

被你亲手杀死的爱情


01

我的两个朋友,男的老秦,女的小脸,都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

小脸昨天晚上突然打一个电话来叫我陪她喝酒,说她一个人不敢去,我问她出什么事了,她说出来再说吧。

02

到酒吧的时候大概是十点半,还没来得及问她怎么回事儿,酒吧的乐队就开始了第一轮演唱。

喊着问了她两句,她听不清,我开始给她发微信。

“到底怎么回事儿?”

“我觉得我和老秦实在走不下去了”

小脸和老秦在一起已经三年多了,当时小脸的择偶标准只有两条:看脸+喜欢她。

老秦长得有棱有角,身高起码一米八朝上,就是个行走的衣架。对小脸无微不至,每天帮小脸打两瓶开水送到小脸宿舍楼下,隔三差五让小脸把被子抱下来帮她晒被子,小脸懒得吃饭的时候老秦从食堂打包一份饭一份面给她。小脸面对这种追求攻势,迅速沦陷迷失。

在一起后没多久小脸就跟我说:我能感觉到老秦很在意我,我们俩也是真心实意互相喜欢,但不知道为什么相处起来很费劲。

老秦是小脸初恋,但小脸不是老秦第一个女朋友。而且老秦性格比较强势,有点大男子主义,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老秦主导,小脸附和着。

当小脸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虽然他无条件的站在小脸这一边,但他经常小题大做,小脸觉得很尴尬。

大街上要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小脸,老秦就会立马上前拉住那个人说:“给我女朋友道歉。”小脸说算了,没什么事,老秦执拗的很,别人不道歉他就不撒手。

小脸提出分手后,老秦找了一帮大老爷们来小脸家,劝了一晚上。

小脸说:“我能感受到他的付出,但他这样不成熟的举动只会让我觉得不舒服。”

老秦那人我见过,很有主见又很固执,不太听得进别人意见也不是那种容易被劝服的人——他一直固执的用他以为完美的方式表达对小脸的在意。

我问小脸:“你还能感受到他对你的爱吗?”

小脸:“他只爱自己!!”

这时候是十一点,酒吧里的乐队开始第二波演唱。

03

等到乐队再次中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聊,在这过程中小脸都摆出一副想的很开的样子。

“反正双方家里都不同意”

“赶紧给我介绍个”

在闲聊中,她已经很克制了,但还是时不时就会提起老秦。

我跟她都清楚,他们的问题不是家人反对或是其他的,而是老秦的不成熟。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讲两个人因为父母反对分开的例子,我问小脸换成是她会怎么做。

“只要两个人是真的爱,这些都是小问题” 小脸说。

“如果是父母以死相逼呢?”这是当初文章发出后,后台的留言,我把这个难题抛给小脸。

她说:“那就先斩后奏呗,把日子过好了证明给家人看我们当时的选择没错,到时候他们肯定会祝福的。父母嘛,同意不同意说到底都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点的日子。”

我:厉害!

小脸在很多事情上都想的很透,但唯独自己的感情搞不明白。

她很想跟老秦坚持着走下去,但老秦的很多幼稚的行为让她一丁点儿的安全感都没有。

她也跟老秦谈过很多次,但都没起效。

04

时间到了十二点,乐队开始今晚的最后一次演唱。

我給小脸发微信

“……少喝点”

“我不甘心……”

她看了我一眼,忍着没哭。

她一杯接一杯的喝,眼睛直愣愣的看着乐队。

12:30乐队演唱结束,她已经醉的走不好路了。我叫了辆车送她回家,安顿好之后又打车回自己家。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他们两个人近期应该是不会再和好了吧,我看到小脸把老秦的微博、微信、电话全删了。

小脸说不甘心和他在一起三年多就这么结束了,但她对他已经束手无策了。

我翻了翻微信,看到小脸给我发的最后一条是:“他不可能变的,我了解他。”

05

老秦其实非常非常在意小脸,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的在意和爱意。

小脸选择放手的原因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对所爱之人束手无策,对他们的爱情看不到希望。

爱一个人,是要给她安全感,投其所好的表达爱意,而不是简单粗暴一意孤行的给对方灌输自己的情感。

如果没有设身处地的表达,那嘴上说再说的“爱你”,身体力行做再多次英雄,心里再多的在意,都会成为对方的负担。

别让嫉妒杀死你的婚姻


爱情中最容易引起战争的两个事情就是:1、猜疑;2、嫉妒。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让老婆忘掉这件事”。

就像我们常常在故事中看到的桥段那样,老婆因为老公在街上对美女多看了一眼,对女服务员多笑了一下,就开启了无限质问审查模式:你为什么直勾勾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对人家有想法?你是不是觉得她比我好?

只不过就是多看了一眼,女人们到底在嫉妒什么呢?这个时候,无论男人解释还是不解释,结果都是一样的:

你说不清楚,难道你不爱我了?

你说谎,你不爱我了!

所以一件嫉妒引发的小事很容易演变成一场婚姻事故!那么除了一些解释不清楚的解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婚姻中的嫉妒?

上周心悦会情绪系列课程最后一次课,冯丹彤老师就带领我们解读了“嫉妒”,究竟是人之本性,还是自尊心作怪?如何透过嫉妒寻找爱?如何化解嫉妒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我们一起来看看冯老师是怎么调教嫉妒的吧!

1

嫉妒是什么?

对于听课,小伙伴们总是最关心解决办法,不过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嫉妒的本质。

有好学的心友提前查了嫉妒的含义: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者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之为嫉妒的基本表现形式。

而冯丹彤老师则给了我们更加本质和深刻的分析:嫉妒、妒忌、猜忌、猜疑、羡慕、嫉恨等,这些情绪都起源于自身的不足、自我感觉不够好、自我匮乏感,这种低自我的感觉与外在客体有很密切的关系。

嫉妒是强烈渴望与自我憎恨的交集,是个人价值受到冲击的不安感的反应。而每一次的嫉妒都是对自我不足的提示与激励,促使个体不断提升!

对于冯老师对嫉妒的解析,很多小伙伴表示从来没有意识到嫉妒也有这样深刻的意义,希望老师能够对嫉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呈现。

嫉妒这么坏,我要远离它!

一听到”嫉妒“两个字,很多人都会赶紧躲远远,生怕自己沾上嫉妒的边。

嫉妒泪眼婆娑:“人家很委屈,我哪有那么坏!”

冯老师赶快为嫉妒申辩:嫉妒并没有那么坏,所有坏情绪的背后都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当这些愿望没有被合理的表达和满足时,就会表现为不良的情绪。

聪明的心友们很快就意识到,原来我们都误会嫉妒啦!

就像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美丽的地方嫉妒也如影随形,嫉妒总是追随更美好的东西。

虽然嫉羡、嫉妒、妒忌、羡慕、恨,看起来是有些消极的情绪,但是其本原都在表达内心的美好渴望:

运用好可以激发活力、带给自己改变的动力,让自己更优秀。

运用不好则会让内心消化不良,痛苦不堪,还会给亲密关系蒙上阴影。

心友们连连点赞,这不说的就是我吗,内心很嫉妒,却从来不敢承认。以为可以把嫉妒深深封印在心里,但是却被嫉妒驱使着做了很多让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听过课才知道,面对嫉妒情绪还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坏的东西,在冯老师这里还能变坏为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价值。

看来,不学习就不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有不同的活法呀!

2

面对嫉妒等负面情绪怎么办?

嫉妒就像种在心里的草,总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爬满了心间。听冯老师讲了这么多,焦急的心友们已经等不及想要知道怎么解决嫉妒情绪了!

别着急,冯老师支了四大招:

第一、体察:感受身心的变化、倾听内心的声音、透过现象去看背后的情绪。

第二、辨认:每种情绪都是可以从粗浅到深刻、从消极到积极的谱系,需要能对自己的反应,越来越熟悉、能辨识自己的情绪感觉的性质与强度。

第三、建立联结:每种情绪都是内外刺激的结合,加上过往生活的创伤、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第四、调节:基于现实条件与资源,做自我的调节。

嫉妒并不可怕,当你内心识别出这种情绪,有自我觉察时,我们就不容易纠结于具体的糟糕的人事物、也减少了对外界的指责和不满。尤其是像憎恨、嫉妒、委屈、贪婪等,这些看似黑暗、污秽的心理活动,即所谓的“阴影”,我们更需要放慢脚步,更加勇敢地向内心体验、观察、反省、接纳。

哦!原来如此!一个群友这样说,原来面对嫉妒最好的办法还是了解嫉妒,怪不得一开始老师就在解释嫉妒的本质呢!

3

有嫉妒的地方就有爱。

嫉妒是爱的氧气,没有了嫉妒,也就熄灭了爱。就像所有电视剧中,总需要女二号的嫉妒来烘托女一号的美好,爱与嫉妒总是形影不离,我们完全可以透过嫉妒来寻找爱。

如果说嫉妒是没有被满足的缺失,那么爱就是得到充分满足后,接纳种种不足的信心,宽容过往种种不足的态度。

爱是对亲人的信任、对世界的友善,是不断建立联结,整合内心的过程;爱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关爱自己,最好的表现,是尊重自己的真实的情感。

关爱情绪,所有的情绪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敢于去靠近、充分地体验。

无论是嫉羡、憎恨、憎恶,都需要我们去花时间去理解、关注,这个过程就是用爱,用感恩来逐渐化解这种消极影响的过程。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的局限性,了解自己在哪里存在创伤,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极大的情结,我们就有能有意识选择更好的环境,就可以避免在环境中重复触发这些消极的情绪,不断轮回。

心友不禁为冯丹彤老师的正能量点赞,从嫉妒回到爱,老师每次都能从负面情绪中提炼出积极的情绪。即使在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冯老师也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把爱作为情绪系列课程的结尾,冯老师也是想要告诉我们:爱,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4

Tips:

练习|如何更了解嫉妒:阅读下面的问题,花时间来回答,用笔写下来或打字都可以。不要限制自己做简短的回答;自由地扩展你的答案,考虑到现在和过去的情形。

在回答下一个问题时做几次有意识的呼吸。

在你的嫉妒戏剧中,你失去了什么?

你对你说了什么,让你将嫉妒抓得更紧?

你是否因为别人背叛你或抛弃你而恨他?如果是,那么你怎么对待你的恨意的?

你为自己感到难过吗?

你是否有过嫉妒肆虐的时候?或者你是否燃烧着正义的火焰,陷入复仇的幻想中?

你是否曾经完全不顾众所周知的告诫,大声讲出你的嫉妒,或者你曾独自承受嫉妒苦楚?

你是否倾向于疏远你的嫉妒,宣称超越了它,或你是否沉浸于嫉妒之中以至于完全被它控制?

你是否带着超越痛苦的微笑,否认事情已发生,或者你淹没于嫉妒的实相中,忘记了喘口气?

你是否为限于嫉妒而羞耻?

你是否认为只有不成熟的人才会嫉妒?

当你怀疑他人背叛你时,你通常会怎么做?

当你因为别人比你更受注意而感到嫉妒时,你为吸引注意做了什么?

如何与嫉妒相处:

不要试着根除你的嫉妒

不要抛弃它。不要因为你会嫉妒而感到羞耻,或者不要因此而让别人羞辱你。靠近点倾听,注意在这些戏码下面传递的信息。你的嫉妒是根植于你幼年经历的占有性反应,还是关于他人的直觉?

直面你的嫉妒,将嫉妒原始的感受和它之内的信息分开

近距离地注意那种感受,识别出其中的愤怒、悲痛和极度的苦痛,注意每一种感受的强度。在你这么做的时候深呼吸,为某一种情绪状态提供更慈悲的空间。将嫉妒之内的信息置于较远的位置。

不要让嫉妒之内的信息占据你的头脑

当这些信息折磨你和摇撼你时,最好的办法是想到你此刻正与嫉妒的感受在一起,而不是对其作出反应。

抱持你的嫉妒

抱持嫉妒的伤痛好似抱持一个发狂的小孩。让悲痛自如地流经你。当你给予愤怒充分的表达空间时,不要让它转变为侵犯和暴力。

早婚杀死爱情,晚婚没有激情


也许是碰巧,最近,我接连看到了几篇关于早婚的文章,都持贬义。

文章大概讲的都是“血淋淋”早婚的例子,结婚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羡慕。能嫁给自己第一次爱上的人,相守一辈子,这是多么浪漫的事?

可是没过几年,孩子,房子,票子,一桩一桩的俗事出现,离婚的离婚,后悔的后悔,各个过得惨不忍睹!

结论是,过早结婚的人,大多是在自己的人生初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温情,只要一点的温暖就可以以身相许。

他们犹如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地攥着爱情,荒废了学业,自然找不到好的工作,压根无法面对和承担整个人生重量。当那一点一叶障目的爱情,也被消灭得一点也不剩之后,就只有痛苦。总之,被原生家庭的鬼打墙禁锢住的人,只能悲惨地过一辈子!

说实话,我觉得无法全盘接受对于早婚的否认。我相信,我也承认,一定会有在早婚失败和后悔的人,但是一定也有在晚婚失败和后悔的人。

32岁结婚的我,结婚几个月后,我就怀孕了,33岁的高龄生了大女儿思迪。虽然婚后立马要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决定,但还有点遗憾,没有享受到婚后的二人空间,人生总是难得人愿。

在思迪一岁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朋友,Anna。她比我大十岁,可是她最大的孩子比我思迪大22岁。

她有四个孩子,分别是23,21,19和17岁。那时候,老大在美国读文学硕士,老二在澳州,做商学院的交换生,老三在法国一间工程师学校读大一,小女儿和在他们住在一起。

她喜欢运动,也做运动私教。上午会组织一群女人们运动,换着花样,跳操,瑜伽,跑步或者有氧拳击。中午先生不回来吃饭,她会给自己做个简餐,下午喝喝茶,逛逛街,准备晚餐。

她喜欢白色,家中装饰基调是白色,配着有冲击力的油画。她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很有艺术感,什么时候去,都可以立刻迎客,干干净净,看不到一根头发,一点点灰尘。

那时候,思迪只有一岁,高龄产妇的第一个孩子,让我手忙脚乱。我的日常就是喂奶,哄睡,擦屁股,换尿布,外加给思迪洗澡,并出去遛弯儿。日子实在是太忙乱了,运转轨道杂乱无章,让我根本无法控制时间。

有时候,为了和我聊聊天,她会陪着我一起推着思迪出门遛弯儿。44岁,身体挺拔纤细,容光焕发,画着淡妆的她,和睡眠严重不足,穿着邋遢,披头散发,背着巨大妈咪包的我,走在一起常常会让人觉得,我是她姐!

那时候,我情绪上也无法控制烦躁不安。轻松自在了三十几年的我,真的非常难以接受,有了孩子,生活一下子就面目全非;卢中瀚也一样,突然间成了爸爸,手足无措,进入不了状态。而且初到中国,工作又忙,在家里我们就像是两只愤怒无比的动物,时刻戒备,随时出击。

我喜欢和Anna在一起,是因为她是个睿智而强大的女人,十分成熟,和她在一起,就算是聊聊天,也会无缘无故地就放松而柔软。

她说:“我特别理解你的委屈,我也是从你这一步走过来的,虽然我那时候年轻,精力更旺盛,但是我有四个孩子,工作量可想而知。在人生中,心态比困难更重要,只要你能成功走出一次困境,你就不会再焦虑,你要相信自己,孩子很快就长大了,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她在18岁的时候,认识了21岁的先生,那时他学工程师,她学教育。他们交往了一年,她先生要去美国做交换生,跟她求婚,让她一起去美国!

她读到大二上学期,就没有再读下去了,老大老二都是生在美国。那几年真的是很苦,英语不过关,自己带孩子,没有学历,找工作不容易。先生有一部分奖学金,但是四个人生活真的很紧张,为了贴补点家用,她去别人家做过钟点工。

等到她的先生毕业,找到了正式工作,然后,他们又有了老三和老四。至此算是完成任务,因为在他们相遇最初,他们就说好,这一辈要四个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因为他们都喜欢要有一个儿孙满堂的大家庭。

Anna是个开朗和活跃的人,她喜欢运动。在小女儿进了幼儿园之后,她也不过刚刚过了三十岁,她就去上了一些专业培训课程,成为专业的运动教练。

有四个孩子同班的家长,她没太用力,就找到了学生,开始了自己当运动私教的职业人生。这是她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她走出家庭,减少压力的一个阀门,她做得充满热情。

后来,她的先生接到了外派工作,她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室,带着四个孩子,他们常驻过英国,阿根廷,印度,然后来中国。

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成年,考进好的学校,会有自己的未来。从有爱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都不会差得太远。我见过她每个孩子,见过世面,走遍世界的孩子,言行举止真的有所不同。

她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爱好,也是自己的职业,运动!走到哪里教到哪里,运动私教这个职业,专业性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其实是情商和阅历。

其实我们已经分开几年有余,他们先是去了深圳,然后去了维也纳。

有时候,我想她了我会去她的脸书看看,她常常更新状态,已经五十多的她,依旧纤细苗条,笑得灿烂无比。春天的时候,她已经荣升奶奶,二儿子生了宝宝,她把她脸书头像都换成了她抱着孩子,幸福无比。

我记得她给我说,她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里,从小到大,吵吵闹闹,相亲相爱,从未感到什么是孤独。

说实话,我认识的早婚幸福的人,绝对不少于晚婚幸福的人;同理,早婚痛苦的人,也绝对不少于晚婚痛苦的人。

决定婚姻的长久性和幸福程度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

一辈子每个人都会遇到大概八万个人,哪个才是对的?根据自己对于自己的了解,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是婚姻幸福最关键的因素,决定这个因素的根本是个人的成熟度。

成熟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成熟,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成熟最重要的参数是,自己对待外界的态度。是否能够从自我里面,洞悉到自己周围的客观事物!

在婚姻中,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人生中,我们也无法把一个拒绝长大的人,把他催化成熟。

今天的婚姻,尸横遍野,越来越惨烈,越来越孤独。原因是多样的,社会赋予给女人们可以独立的能力,让女人们不再需要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但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却是,过分宠爱,唯我独尊的育儿方式,聚集了整整一代不肯长大的王子和公主。妈宝男配妈宝女,两个没有成熟的未成年人的婚姻,无论是早还是晚,都注定痛苦。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块橡皮泥,在最初的时候,芬芳柔软,可塑性极强。这时候,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捏在一起就好了,轻松而简单。

可是随着岁月,橡皮泥会一点点的风干,水份越来越少,也变粗躁,坚硬,无法改变。当自己已经完全定型成一个奇怪的多面体之后,用自己坑坑洼洼的样子,再去找那个能够卡在一起的人,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很多人等着等着就变成了不婚主义者,没有婚姻,没有家庭,没有孩子,终老一生。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结婚,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数没有结婚的人,一直在憧憬家庭。

有的人30岁了,心理年龄只有15;有的人才20岁,心理年龄已经成熟。

早婚杀死爱情,晚婚没有激情,早婚还是晚婚,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的态度,重要的不是结婚的年龄,而是结婚时,这两个人的成熟程度,不要和心理不成熟的人结婚。

如果你的家里没有草原,就别爱上一匹野马。


前一段时间,我和朋友讨论过关于“性”的问题。他们几个认识一个女生。

她在一学期内至少换了十个男朋友吧,每谈一个男朋友,她必有一段时候夜不归宿。

朋友经常在跑完步踩着门禁回宿舍时,她打扮地很漂亮地走出宿舍楼。门口等着地,是一个男生。不同的男生。

有天晚上,朋友小欢和一群朋友出去喝酒撸串。摇骰子玩真心话大冒险。她输了一局,被问道:你和你男朋友第一次做爱是什么时候?

她愣住了:我没做过啊。

当时,引来一阵阵哄笑:卧槽,竟然还有人到了大三还是处女!哈哈哈哈哈哈。没有性生活。哈哈哈哈

朵朵是个很听妈妈话的乖乖女,她妈妈一直都教育她:你可以谈恋爱,但是绝对不能越界。关于“性”爱一定要在婚后才能触碰。

所以她觉得,不管对方和自己的感情有多好。在结婚之前,她也绝对不会把身体交给他。

她也觉得,倘若他哪天对他提出了“性”,她就需要考虑一下,他到底是不是真爱。

有天,朋友阿航告诉我,他和她女朋友吵架了。吵的特别厉害。

我问,为什么?

他说,他知道了原来她不是处女。

以上几个例子,或许是两个极端。我不多做评价。

婚前性行为一直是特别有争议的话题。

我觉得,我大概就是个中立派。既然爱了就是爱了,只要不弄出个小孩儿类的大事情,就不要太在意婚前还是婚后。

性行为不是一种仪式,不可以不自重也不必太保守。有时候把它看成一段经历比看成一种底线更让人活的舒坦。

当你有了需求,或者你的另一半有了身体上的需求,还未步入婚姻殿堂的你们,到底做还是不做?

答案很简单,关键看人。

看自己,也看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

如果,你是保守派,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那么就别贪欢,也不要和主张婚前性行为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是开明派,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那么就别和玩不起的人在一起。

IV

婚前性行为,水到渠成就好。不用刻意去回避,也不用刻意去尝试。

性是和爱和欲望和繁衍联系在一起的,做好了安全措施不准备怀个孩子,其实它就和结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没必要变成一种情结非要等到结婚那天才能进行,也不是说这个完全没所谓与谁都可以发生性关系。

这其实只是你情我愿的生理需求,不要一上来就是道德绑架,每个人都要不同的看法,没必要去攻击或者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爱情虽说是心灵的契合,但走到最后,不见得没有肉体的碰撞。

谁能保证你之后的老公没有一点“处女情结”。谁又能保证有些人不会把不戴套的锅扔给性生活。

人生永远不是第一次有意义,而是最好的那次。做爱也一样。

如果你已经成年,你的身体你做主,你的行为你负责。

你想啪,什么三纲五常父母亲戚谁拦得住你?你不想啪,什么软磨硬泡甜言蜜语糊得了你?

成年人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啪与不啪都是个人选择,不需要交给别人赞赏或批判。

祝随性自由的你,遇到真爱之人享受啪啪啪。

祝恪守原则的你,遇到一个尊重你选择的他。

都是成年人嘛

讲话就色情一点啦

情到深自然啪

早啪晚啪都是啪

只跟人啪 不跟人渣啪

最不正经的爱情盐汽水

撩动人心,欲言又止的羞羞事

杀死了一个23岁女孩


杀死了一个23岁女孩

是她自己杀死了自己,这是她的主动选择,并不是她丈夫的需要。所以,她要为这一点负责,假若她因此对丈夫有怨气,那就是她在玩嫁祸的游戏了。

我亲手杀死了一个23岁的女孩,她刚刚大学毕业。不过,没有人知道是我杀死了这个女孩。

并且,只要我不说出是我杀死了她,人们就都认为是我丈夫杀死了这个女孩。

菲菲是我在一个课程中遇到的同学,她来上这个课程,是因为她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离婚还是不离婚。

表面看上去,她好像没有什么理由不离婚,这个婚姻好像也快没救了。但是,我和她聊了一次后发现,她的几次恋爱和这次婚姻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在相处两年半的时候结束的。此外,也知道她两岁半时妈妈和爸爸离婚,而她跟爸爸。

这显然是一种轮回,是她自己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不断重复两岁半时被妈妈“抛弃”的痛苦经历。我指出了这一点,并明确告诉她,这是她的潜意识主动追求的结果。

同时,主持这个课程的老师也给她做了一次治疗。当天晚上,她做了上面描述的那个梦,而醒来后,她没有动弹,而是保持刚醒来时的姿势不动,然后让梦中的这些情节一个个地在脑海中进行自由联想,通过这个办法,她很快明白了这个梦的含义。

关键是23岁的女孩这个情节。对于这个情节,她联想到自己23岁时,那时她大学毕业。23岁堪称她生命中最亮丽的时刻,其中一个典型事件是她在学校一次活动中被评为校花。

两年后,她结婚了。结婚后,她觉得,她的漂亮和风采会给丈夫造成压力。于是,她努力收敛起自己的活力,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不买漂亮衣服,甚至有时故意把自己打扮得丑一些。

这就是梦中她杀死那个23岁女孩的寓意了。她的确做了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杀死的是她自己。

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为丈夫做了太多牺牲,但丈夫却对她越来越冷淡,这让她非常愤怒,这是她提出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这个梦告诉她,是她自己杀死了自己,这是她的主动选择,并不是她丈夫的需要。所以,她要为这一点负责,假若她因此对丈夫有怨气,那就是她在玩嫁祸的游戏了。

事实上,她一直以来的确无形中在玩这个游戏,她的朋友们多数都赞同她离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她结婚后风采一天不如一天了。

不过,为什么会故意压制自己的风采呢?前面提到,这是因为她认为,她如果太漂亮了丈夫会有压力,他会觉得配不上她,也担心她招蜂引蝶。不过,在这次自我解梦中,她通过自由联想明白,这种想法的表面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丈夫的需要。但其实它由来已久,并最初是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

她的妈妈也是美女,而妈妈与爸爸离婚,菲菲一个下意识的分析是,妈妈太漂亮,而爸爸不放心她,两人因而起了很多纠纷,最终导致了离婚。

不仅如此,爸爸也特别不喜欢菲菲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爸爸这样做,表面上的一个理由是,女孩子这么做是虚荣和轻浮的,但菲菲潜意识中的认识是,爸爸与她相依为命,很害怕她太受欢迎而远离自己。菲菲作为女儿,和其他女孩一样,愿意向爸爸表达忠诚,所以无形中一直压抑自己的风采。

“那么,你的丈夫呢?你能确定他也有类似的心理吗?”在菲菲讲完她的解梦后,我问她。她想了想,回答说,多少也有。

对此,我解释说,即便丈夫真的有这种心理,这里面也有很大的矛盾。是的,很多男人惧怕妻子不忠,为此会有意无意地向妻子施加压力,让妻子收敛其风采,但是,假若这个妻子真这样做了,甚至还做得很成功很彻底,那么她很容易收获一个恶果——她丈夫对她的兴趣日益下降,最终对她再无兴趣甚至抛弃她。

这种心理,就好像小孩子一样,一开始收获了一个迷人的礼物,非常爱惜,但礼物越来越破旧,最终被他扔在了一个角落里。

所以,不管丈夫是怎样的心理,一个女子都应保持风采。这样一来,她的情人或丈夫会有压力,但这压力会让他更用心去珍惜。

同时,这个保持着自己风采的女子还可以让他相信,她对爱情是忠诚的。她可以既光彩照人又保持爱的忠诚,这并不是一对矛盾。

菲菲说,她接受这个道理。她之所以压制自己的风采,是因为她将这两点视为不可并存的矛盾,但她相信,她从现在起可以学习一边找回那个23岁女孩的风采,一边又让自己和丈夫相信爱的忠贞。

这是一个稍稍长远的目标了。而更现实的一个启发是,菲菲说,通过这个梦,她愈加明白,她原来之所以如此迫切地要和丈夫离婚,一个重要原因是推卸自毁的责任,而一旦将这个责任承担到自己身上,离婚一事似乎就不是那么迫切了。

杀死一段感情的,不一定是穷,更可能是这四个字…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突然很感慨,说我们真的是上了年纪了,以前见面说谁谁谁分手了,现在变成又有人离婚了。

我知道她说的是阿琳,最近刚和老公办完离婚手续,原因说起来大家可能都有点不信,居然只是因为一道没有放盐的菜。

那天阿琳下班做好饭等老公回来一起吃,可能是太累做菜的时候走神了,有道菜忘记放盐了,老公吃到后一口吐出来就开始抱怨,“我上班这么辛苦回家连顿饭都吃不好,这日子过的真的是没有意思”。

阿琳也很委屈,两个人吵了一架,最后吵到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阿琳找我聊的时候,我劝她是不是太冲动了,可能她老公那天只是心情不太好,又没出轨又没犯什么大错,没必要闹成这样吧。

她说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她真正受不了的是对方永远都用理所当然的态度来享受她的付出,一点都不会费心维护这段婚姻。

听到理所当然四个字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有再多说了。

我在很多地方听到过这个词,也很明白说出这句话的人,心里早已承受了太多的委屈,转身离开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段婚姻最怕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匮乏,也不是炸弹一样的出轨事件,更不是愈发趋于平淡的柴米油盐。

而是我对这段婚姻掏心掏肺的付出,你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家务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做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上一辈人的误导,很多男人对于家庭的架构,还沉浸在封建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里。

我要赚钱养家,你就一定要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

我不爱吃外卖,你就一定要每天做好便当让我带去公司;

我没时间休息,你就一定要把脏衣服都洗好熨好叠好放好;

...........

不知道男人在心里设定好这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婆也和自己一样,朝九晚五,时不时加班,也会碰到棘手的工作和难缠的客户。

上班累到半死回家还愿意给你做饭,不是因为义务,而是因为爱你,要是学不会感恩,就不要指望对方一门心思的继续对你好。

就像阿琳老公一样,阿琳说他从来不会主动做家务,周末在家的时候,自己忙前忙后,洗衣做饭拖地,收拾一周的烂摊子,他就在沙发上躺着打游戏刷剧,到了饭点还要喊饿让她去做饭,一点都不会体谅她的辛苦。

有一次阿琳问起来,为什么你不能和我一起分担家务呢,他说“你见过哪个大老爷们做家务的,这本来不就是你们女人该做的吗”。

阿琳不能接受这样直男癌的言论,但是她忍下了心里的委屈,继续为这个家付出,直到再也忍不住,选择了离婚。

结婚前男人说要给你一个家,结婚后女人真正得到的,却是一套需要24小时待命整理的“酒店式公寓”。

“孩子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生的”

婚姻里有一个隐形的杀手,说起来可能有点残酷,是生孩子。

单身的时候被催着相亲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结婚后逢年过节被双方家人一起催着生娃,再过几年开始被催着趁年轻生个二胎。

不管是老公,还是父母,所有人都觉得生孩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像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要不要,愿不愿意。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都恐婚恐孕,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如果不结婚可以避免生孩子,她们宁愿一个人过一辈子。

生孩子对所有女人来说都是一场劫难,远比看起来惊险百倍。

从一开始的孕吐,到每天晚上睡不好的困扰,再到为了营养均衡勉强咽下所有之前讨厌的食物,还有生完之后布满妊娠纹的皮肤,每一个说起来“轻松”的经历,都是女人对怀孕的恐慌。

面对这份恐慌,女人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一句,“别人都会生孩子,就你矫情怕这怕那”,而是理解、陪伴和呵护。

苏子的老公在这件事情上就是模范丈夫的代言人。

结婚典礼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知道你一直害怕生孩子,我答应你,一辈子都陪你过二人世界,没有孩子又怎样,有你在身边,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结婚好几年,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还把父母的唠叨全部拒之门外,不让苏子听到。

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但是日子过的特别和谐和开心。

苏子说,遇到这段婚姻,完全打消了她对承诺的顾虑,也许再过几年她也会想要一个孩子,但是她一点也不恐慌,因为她知道,老公永远不会把生孩子看的理所当然,他的那份爱,永远都在自己身上。

生孩子是劫难,但是一个贴心的丈夫,会赋予女人保护层。

“照顾公婆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承担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生病。

朋友的婆婆前段时间动了个小手术,住院了一段时间,病倒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术后住院,需要有人去陪护。

她和老公两个人都上班,双休日还好,工作日就比较难弄了。

一开始她还想着两个人商量一下,互相协调一下时间,请个假换着去照顾婆婆,结果老公直接决定,“要不你请半个月的假照顾一下咱妈吧,我工作脱不开手,再说你做儿媳妇的这也是本分”。

朋友当场懵住,你工作忙难道我就不忙吗,刚好那段时间朋友公司赶上评比,比较关键,请半个月假评比肯定就没戏了。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婆婆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关键是老公的态度,好像照顾婆婆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很理所当然的就要牺牲自己的工作去看护。

男人在这种事情上都很“双标”,儿媳妇理所当然要照顾婆婆,女婿就不方便去照顾丈母娘了,哪有什么儿媳妇的本分,不过是他自私的体现罢了。

我们在婚姻里会遇到三种男人:

A级老公明白婚姻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维护的,会主动分担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懂得理解对方的付出和辛苦;

B级老公不太会主动分担各种杂事,但是心里明白妻子是在付出,会给予称赞和奖励,并在对方累了的时候一起帮忙;

C级老公不但什么都不会分担,还把对方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会指责妻子没有把自己照顾好。

可是男人啊,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你身边那个女人,嫁给你之前,也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可爱女孩啊。

而且当你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也在否定这一份付出,一步一步的杀死对方的爱意和热情,杀死两个人的婚姻。

婚姻和生活是两个人的,需要一起承担一起维护,没有人要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的对你好,也没有人天生就该承担那么多责任。

要学会感恩另一半的付出,也学会理解另一半的辛苦。

也希望各位姑娘,一生被爱一生被呵护,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A级男人。、

杀死婚姻的不是出轨,不是家暴,而是......


前两天,民政部公布了最新婚姻大数据:20XX年我国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尽管最新的离婚率还没有出来,但是近10年来,我国离婚率已经在连续上涨中。

而且,近几年全国的离婚纠纷案中,婚后2至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73.4%的离婚案件是由女性提出。

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中,感情不和,高达近80%。

我相信,这些因为感情不和提出离婚的女性,当初也是抱着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带着对另一半的满满爱意,幸福地和另一半并肩走进婚姻这座神圣殿堂的。

不过短短几年,新婚的甜蜜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后来的那些感情不和,大概就是新婚时的爱意和憧憬,终究被婚姻里的琐碎所淹没。

原来在平常的生活中,杀死婚姻的是那把叫“生活琐事”的不快的刀。

早年徐峥主演过一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

在影片的开头,徐峥饰演的丈夫走进小区单元的电梯间,随着电梯缓慢地上升,他说:

“从现在开始往后每一分钟,我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妻子)正在做饭,一样的炸酱面,一样无聊的电视剧;人家都说七年之痒,我从来没有痒过,问题在于……”

问题在于,人到中年,家庭生活的细碎、无趣、矛盾已经足以拖垮一个人曾对婚姻的确信。

他最终在那个普通的傍晚还是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离婚你给我说个理由。”妻子。

“你在家里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了知道吗;

刷牙的杯子给放在搁架的第二层,连个印儿都不能差;

牙膏必须得从下往上挤,那我从中间挤怎么了?

每星期四次:炸酱面、电视剧、电视剧、炸酱面;

还有你吃面条时候能不能不要嘬得那个面条一直打转转?”

“这就是理由?”妻子不敢置信。

显然,不是变心,不是出轨,不是暴力,不是冷暴力。

这些“鸡毛蒜皮”的理由,甭管你拿哪一个出来,说就因此想离婚,那都显得荒唐。

可是,怨会积累。

这些七七八八的小事,经过时间的发酵,再经过人性贪嗔痴念的加工,终于有那么一日,你感觉婚姻变味了。

就像嚼久了的口香糖,厌了,想吐。

之前,在法官圈子里有一篇被讨论很多的文章题为《法庭上,婚姻里的“奇葩说”》,该文的作者是一位基层法院的家事法官。

她写道:

“几乎每个人都会问我,这年头,大家都把婚离得这么惊天地泣鬼神吗?

你错了,其实,绝大多数婚姻,都是死于超乎你想象的荒诞琐事。”

文中列出了很多在电影中都难见的离婚理由:惊声尖叫型、百变大咖型、人不如猫型、“怪你过分美丽”型、相爱相杀型、妈宝巨婴型、良辰吉日型等等。

这些理由,旁观者看来再奇葩、再可笑,身处其中的夫妇的心灰意冷却是确切真实的,逐渐消磨着婚姻的生机。

每一个故事真实地在发生,又在一地鸡毛中走向结局。

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当事人知道它不可承受之重。

缔结一段婚姻的初衷,源于人性深处的孤独。

为了对抗孤独,我们择伴而行。

这也是在因爱而婚的伊始会给人深深的幸福感的原因,一个人闯进你的内心,填满了某些你生活的空隙。

然而,当激情退却、又未足够磨合出包容,再小的事都可以引爆气氛,又或是再严重的问题都引发不起热切讨论的渴望。

你开始在一段本该亲密的关系里体会到什么是“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你开始想,做这个男人的妻子、或做这个女人的丈夫,住在这个房子里,过这样的生活,你是否丢失了自己曾珍重的某种东西,又是否错过了人生的其他可能?

伏尔泰说:“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比“不再爱了”更令人乏力的感受,是“我真的累了”。

很多夫妻直到走到婚姻的尽头,都无法讲清楚生活琐事的威力到底在哪里。

因琐事走向尽头的婚姻是一场慢性病,在开始我们谁都没想过这也是会致死的。

如果说出轨、家暴和恶习等像是罹癌,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它发生的那一天,大部分夫妻已经知道这是一场婚姻生死攸关的节点,无法抗拒地被迫正视,治愈它或是终结它;

那被一点点消磨地婚姻则太过细无声,有时你甚至不确定它的存在和危险;

而局外人,未经历过觉得不可理解、小题大做,有经历的也知婚姻是“如人饮水”,不敢妄加评判。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认定破裂则有几种表现: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可见,相比于重婚、家暴和赌博吸毒等,大量无法被量化的琐事引起的矛盾被概称为“感情不和”。

而因感情不和而诉讼离婚须分居并满二年才会被准予离婚——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法官,也难以言述辨清婚姻的是是非非。

一个硬性的时间规定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情的、不合理的,但这或许,体现着立法者一个无奈地提问“你真的确信这段被生活琐事压垮的婚姻没有挽回的可能了吗?”,这也给了所有当事人一个喘息的时机。

比起其他亲密关系,婚姻的独特在于其互动性:它的构建、维修、甚至是解除都需要双方的参与。

定期检修婚姻的细枝末节不是一项太过劳心劳力的工程,却需要经年累月的敏感、耐心和调整,也需要双方的关注、磨合和交流;需要信念和自律,也需要坚持和方法:

1、再小的问题都是问题,摈弃婚姻中的钝感力。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琐碎,而恰恰是认为它太过不值一提:

谁做饭,谁洗碗;

谁接送孩子;

是否借钱给亲戚;

是否外出度过年假——争吵后好像一方妥协总能让双方很快“遗忘”。

然而,这样的暂时不计较却是为婚姻的稳固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婚姻是坚固的,它是情感、信赖、利益等结合的共同体,同时它是脆弱的,需要被敏感的体察、双方的呵护。

婚姻的修复是一个不断摈弃人性中对微小的钝感力的过程。

2、少谈价值观不同,就事论事。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韩剧中那样,在价值观是否冲突和碰撞的语境下讨论彼此合适和匹配的程度,将矛盾描述得无比“高大上”;

但现实生活中冲突和碰撞却往往是因为那并不高大上的鸡毛蒜皮、仨瓜俩枣。

婚姻与恋爱不同,它建立艰难、消磨却迅速。

不把很多微小的冲突上升至价值观上,就事论事,是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前提。

3、别说“我一点也不想变”。

磨合是个做起来比听起来还痛苦的事儿。

但婚姻的契约,不就建立在双方放弃和妥协一部分自我的前提下、将两种个人生活重塑成一种家庭生活吗?

一谈到“放弃自我”就谈虎色变未免太过甚其辞。

如果爱和责任都不足以让一个人做出微小的改变,那你还是怀抱自己高不可攀的“自尊”独自生活吧!

4、再亲密都需要空间,再相爱也可逃离。

比起冲突,疲态更不容易解决。

爱得过猛和爱得太淡,都会出现疲态:前者力不从心,后者过于疏离。

不保留自我的婚姻磨合同样不值得提倡,毕竟一种底色的婚姻难免会令人乏味。

再亲密的两性关系中都需要与自己相处、与朋友相处、与其他人相处的空间,再相爱的夫妻间的一方也可选择短暂地逃离既有生活去放空、去释压。

很多东西,放得出去,才回得来。

平凡的夫妻,相爱容易相守难;

平凡的婚姻,崩塌容易重建难;

婚姻的琐碎,美在细节。

一蔬一食、一家一味,自有其动人的力量;

却也复杂在其精细,需要精细地打磨、精细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