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两情相悦只是刹那美好,很快就会进入你进我退的失衡

两情相悦只是刹那美好,很快就会进入你进我退的失衡

发表时间:2021-04-13

【www.qg13.com - 两情情感故事大全】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情相悦只是刹那美好,很快就会进入你进我退的失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情相悦只是刹那美好,很快就会进入你进我退的失衡

坏消息听的多了,当我听到一个姑娘欢呼雀跃的告诉我,她找到了人生真爱,恰恰那个人也爱她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开心啊。

两情相悦,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

但是没几天,这姑娘又找我了。

小莉姐,我觉得没意思了。

刹那吸引,短暂交欢,男神被姑娘折服了,褪去高冷,开始献上殷勤。然后,这姑娘就觉得没意思了。

女孩很沮丧的问我,小莉姐,我这样是不是不好 ,这样是不是很贱。

我说这没什么,如果你不先觉得没意思,他也会觉得没意思。

现在是他主动,他的吸引力降低了,如果反过来你主动,你的吸引力也会降低。

像拔河中的双方,力量相同,摩擦也相同,绳子总能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是非常少见的。

大多数情况都是,你强我弱,或者我强你弱,最后,平衡打破,轰然结束。

哎呦,为什么这样?

不为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矛盾和悖论,充满变化和未知,连上帝都没法给你答案。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痛苦都是,执着于得到而忘记了体验。

你抓得住风吗?并不会啊!但你可以享受风的温柔,感受他吹起你的长发,抚摸你的面庞。

你留得住那天的阳光吗?并不能够。但若那时那刻,你也好看,他也好看,云也好看,树也好看,这已足够。

你问我天长地久在哪里,说好的永恒在哪里?

天长地久的,只有关系,而不是感觉,所谓的永恒,也不过是个谎言。宇宙万物瞬息万变,你的意念刹那之前百折千回,就连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据说每七年,身体的细胞会全部更新一次。

你自己都不是一个永恒的客体,你到哪里去寻找永恒?

在风起的时候抬头,在风落的时候赶路,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让你驻足等候。不是不值得,而是你等不到。

你不知道树什么时候绿,花什么时候开,明天北京有没有雾霾。

你只能像一匹骏马一样的奔腾,遇见春花就烂漫;逢上秋日就静美;如果不小心穿越了暴风雪,就在白茫茫大地踏出一路足迹,不管明天会不会冰雪消融,无影无踪;如果一头扎进了炎炎烈日,就在那一汪清泉前驻足,欢饮而后嘶鸣,在酣畅淋漓之后绝尘而去,不说再见。

也许有人以为我在倡导一种不婚不恋,自由行走的生命状态,其实也不全是这样。相反,当你了解了那种彼此吸引,彼此愉悦,刚刚合拍,你也想见我,我也想见你,你也想要我,我也想要你的时刻,是那么短暂的时候,你就会对自己,对伴侣,对婚姻,多一些包容。

也许你没有那么喜欢他了,也许他也没有那么喜欢你了。但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在一起。

人世界,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其他。

还有牵手相伴;还有彼此依靠;还有笑看你调皮玩闹;一切尽在我掌控的从容;还有我看尽繁华,还愿守一盏台灯的温暖。

延伸阅读

为什么说恋爱讲究两情相悦,婚姻只看利益交换?


I

婚姻与恋爱,两种状态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结了婚以后就“原形毕露”。原来每天洗头的,现在一周一洗;原来喊一声就到楼下的,现在出个门得用“求”的;原来一个电话煲一小时,聊得手机发烫,依依惜别,现在说不到两句就撂。

如果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问题,如果是普遍现象,那就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了。

我们说,爱情始于心仪,殁于相知。

从原始冲动上来说:

我们的一见钟情始于将其骗上床的冲动,我们并不了解他(她)有多么爱吃大蒜,也不了解他(她)上完厕所是否洗手。恋爱期就是这样,由于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对方的很多“阴影面”我们都无从了解,又由于还未得手或得手的频率较低,因此我们的忍受程度就相对较高。

但这一切都将在“骗上床”的冲动消失后同步消失。步入婚姻后,上床将不再是一件奢侈品,不管他有多帅或者她有多美,久而久之都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此时,我们既没有了讨好对方的动力,对“阴影面”的忍受程度也会相应变低。

因此,从恋爱到婚姻,状态的变化导致态度的变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很多人却心有不甘,这是自己的态度没有放正。

从心灵沟通上来说: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从对对方产生兴趣开始,如加勒比寻宝一般探索着对方身上的奥秘,你会从对方的口中踏足那些你不曾抵达却向往已久的土地,你会从对方的经历中听到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故事,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而步入婚姻之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增加,同样的经历也日渐增多,可探索的区域就大为减少。很多人喜欢跟伴侣一起共经风雨,这里利弊相当:利的是你们多了共同的回忆,弊的是你们少了想象的空间。试想一下,当你兴高采烈地描绘青岛那家街角的小店烤出来的三明治有多美味之时,你的伴侣不再是死死期盼,而是一句“也就那样吧”,交流的氛围就会被无情打破。

“经历的趋同”和“相处时间的变长”是谋杀交流的主要凶手,一个人再学富五车、巧舌如簧,也没法天天在大眼瞪小眼的下班时间里给你的大脑持续提供新鲜素材。

因此,你在满足了同他一起生活、一起经历的愿望后不能再同时要求一个电话煲上一个小时,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情话,这是不现实的,也依然是你自己的态度没有摆正。

II

昨天看《四大名助》之时,发现一奇男子。

该男子重约100公斤,颜值略低,戴一副圆框眼镜。他到节目来倾诉自己的烦恼,说自家媳妇儿总在外勾三搭四,与男同事、前男友等各种暧昧不清。其实这烦恼也不算个太大的事儿,人活一世,共结连理之后也还有漫漫几十年,偶尔萌动春意再正常不过了。但奇就奇在,该男子滔滔不绝地将其媳妇儿刻画成一名水性杨花的“金莲”形象,却对自身的问题闭口不提。

经主持人“循循善诱”,我们得到了如下信息:该男子当初是通过“挖墙脚”的方式挖来的媳妇儿,经常翻看媳妇儿的手机,夺命连环call,几小时未报备就查定位等等。

可以说自他得到他媳妇儿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后面的一系列行为,因为他的理念是:既然自己能挖来,别人一样挖得走。这个“因”自他“成功”之日起就已深深种下。

接下来我来细数其“三大罪状”。

人总是有这样的心理,你越是让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就得天天想着,所以才有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虽然那“妾”和“偷”可能未必怎样,但至少心理上有突破禁忌的愉悦。而这位奇男子在相安无事之时,竟然人为地设下禁忌界限,这不是“惹人犯罪”么?此为该男子第一大罪状。

我们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总会不自觉地模糊彼此之间的界限。这种界限其实我们非常清楚,但我们为了达到目的经常会欺骗自己的大脑,对,不仅骗别人,连自己都骗,否则我们会内疚。所以,才有这么多父母打着关心的名义,翻看子女的日记、信件、手机等,这根本不是什么关心,而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隐私侵犯,还会理直气壮地加一句:“你要不是我儿子(女儿),我才懒得看呢!”是的,如果不是你的儿子(女儿),你也不敢看,因为你会被打。

夫妻亦同理,侵犯就是侵犯,没有善意或恶意之分。该男子探妻子隐私,是为让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换句话说,就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惜用猥琐龌龊的方式侵害别人利益,这里还有爱吗?我看到的只有自利。此为该男子第二大罪状。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以后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不属于父母,不属于子女,也不属于任何一位人生伴侣。该男子在现场质问他媳妇儿,为何对他的“夺命连环call”置若罔闻,为何定位显示与其“口供”不符,口口声声说对方是消极应对,是欺骗。

其实我还挺佩服他媳妇儿,这样的日子也过到了现在,要换我早离了,哪还轮得到他上节目。我去哪儿你管得着?我不接你电话你管得着?老娘爱接谁的接谁的,爱去哪儿去哪儿,跟你说一声就不错了,还玩定位呢。

丈夫也好,妻子也罢,步入婚姻之后,我们很容易就会将他人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试图左右他人的选择,试图管控他人的生活,试图剥夺他人的利益。归根究底,都是“爱”的缺失部分被“自利”给自动补位了。很多夫妻会约法三章,比如超过几点不回家必须报备、工资卡奖金卡交由谁保管、有争吵时谁先认错等,事实上,这些平等不平等的条约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只要他(她)在乎,其行为就必定会深得你心,只要不在乎,这些规则就都是形同虚设。所有的在乎只源于“爱”,而“爱”只源于“企图”,只要他(她)对你还有深深的企图,那么自利就会被爱给包裹住;如果他(她)对你没有企图了,自利就会破茧而出,成为其行事的圭臬。

因此,夫妻间或者男女朋友间所有的契约都是来源于“自愿遵守”,对方出于某种“投资”需要,自愿在某处放弃一部分利益以便在另一处换回其他利益。如果你提供不了其他利益,那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就算你暂时获得了什么,也是对方出于怜悯,并非是爱。因此,该男子在价值竞争力低下的前提下,不思自我提升,竟然还振振有词地妄图干涉他人的正常生活,实在是可耻,此为该男子第三大罪状。

因此,该男子上《四大名助》调解的问题根本就不在根儿上,就是上“宇宙名助”也没用,要挽回局面,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不相信的话,有种把他换成霍建华,我就不信他媳妇儿不把手机里的男性都删了。

III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婚姻真的如此功利,处处都要计算利益么?

是的,君不见如今相亲大军中,大家都是把条件往桌上一码,就像菜市场挑菜这么挑,甚至有人把人的外貌也折合成相应价值,比如张三身家100万,娶了个美女,我身家200万,娶的老婆肯定得比张三的漂亮,否则就亏了。然而,这种计算是最粗鄙的,因为人的价值实在没法通过显而易见的条件来衡量,人拥有的价值太多了,多到你数之不尽,你根本无法一一转化,很多性格方面的东西甚至难以用价值二字来表达,那又该如何计算呢?况且结婚以后,有的人会进步、有的人会退步,价值也都是动态的,这种静态的码条件式相亲无异于刻舟求剑。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毫无原则地随便选择,我们的大脑有自己专属的价值判断方式,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的模糊计算才是左右我们选择的真正根源。

想想你那些“大公无私”的暖心举动,我相信你在为你老婆拧瓶盖、开车门、拎重物甚至创造惊喜之时并没有精确地计算价值和回报,但在你脑中有一个系统已经快速地为你进行了模糊计算,那就是做这件事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对方可能会给你回报,也许是一句赞赏,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个kiss,也许只是对方心里的加分,但这种加分可能会在未来转化为更为实际的回报。这一系列的模糊计算都是在你作决定的一瞬间完成的,快到你无法感知,就如我现在在笔记本上敲下这些文字一样,我身上的骨骼、肌肉、大脑有着数不清的计算和配合,都是在非常短的瞬间完成,快得我们无法想象,快得连自己都无法感知。

试想下,如果你每天给你老婆送一束花,她都当你的面扔进垃圾桶,除非你有更长远的回报企图,否则是个正常人都坚持不了几次。假设你的大脑没有这个模糊计算系统,你不求回报地做着这些事,那么你就会一直送下去,当所有人都充满“无私的爱”的时候,人类社会就全乱套了。

因此,要获得更多的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这个价值并不狭隘地指的金钱,亲和、睿智、幽默、善良甚至形象穿搭等全部都是你的价值,都会在对方的模糊计算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只有增加你的可能回报价值,你才更有可能收获这个世界的爱而不是怜悯。别把感情、情绪这些玩意儿扯得太玄幻和飘渺,那就是各个区块的神经元对外界的刺激反馈而已,不久的将来,你自个儿一个人头上戴个机子一样能拥有你想拥有的所有情感,因此,别扯上太多世俗的道德和规则,那基本上都触及不到行为背后真正的思想内核。

IV

既然恋爱相比婚姻,有着种种优点,那就一辈子只恋爱不结婚不就行了?

没人说不行啊,只是统治阶级为了社会架构更加稳定,节约管理成本,才设定了婚姻这个形式,才把你们的财产联系在一起,才把孩子的各项证件和权益都跟你们的婚姻捆绑在一起,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你们分开的成本,委实是“用心良苦”。

但你一定要明白,这两种状态之所以有区别,完全是人为的。之所以你会认为这两种状态有这样或那样的区别,是因为你被道德和现实需求给割裂成了两种生活状态,导致你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请记住,这一切都是人为,而现在,随着思想解放的开始,大家越来越明白,其实这两种状态本质上就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质的飞跃。

如果你们还没有孩子,也就是你们的分开还没有触及到第三方的利益,分手和离婚在这个年代已经越来越趋同一致。

以前,二婚是个非常难听的词,尤其对于女性。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谁家闺女二婚,哪怕是30不到,如花似玉,也只能配个40多的老光棍,还得忍受常规性地打骂。无他,因为你是破鞋嘛,谁愿意穿破鞋?就是穿不上鞋的那些人。因此,离婚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只要还能跪着活就绝不离婚,女性的地位也因此一直都没能高起来,你的命脉在人家那儿掐着呢。

现在呢?不说“幼儿园以上无处女”这么夸张,但至少婚前性行为已经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了,试婚和婚前同居就不说了,大学生、中学生谈朋友上个酒店开个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进了婚姻礼堂,几乎人人都是“破鞋”,那自然也就没有破鞋这个概念了。

思想上转变了,那就简单了,二婚和头婚的区别也就没那么大了,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离婚就比分手多领一本证,外加分割个财产而已,这些事儿都有专业的机构搞定,你都很少需要亲自沾手,方便得很。

那么结婚就没一点保障吗?

是的,没一点保障。很多人以为结了婚一劳永逸,对方就如笼中之鸟,再也飞不走了,至少没那么容易飞走,这是非常幼稚的旧式思维。现在这个时代,笼根本不存在,都是你臆想出来的产物。真相是,你的另一半随时可能飞走,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而且这个趋势会随着思想解放的加快而不断加大,你必须像《三体》里生活在黑暗森林的丛林猎人一样,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况且,傻孩子,保障只能是自己给的,怎么能寄希望于别人身上呢?这时代哪还有“托付终身”这回事啊,请时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有,也只能托付给你自己。

V

难道婚姻里就只有利益没有责任了吗?

我们一定看到过或听到过这样的故事,在伴侣瘫痪或成了植物人以后,明知道对方不能再给予同等回报,依然长年累月对其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这里面饱含着丈夫的承诺或妻子的责任,这些不求回报的美好就这么被抹杀了吗?

我一点也不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但你对责任的理解可能有点偏差。

责任有强制和非强制之分,我们所说的责任感,是从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内心感受。

很多人对伴侣的要求里都有一条——具有责任感,其实潜台词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羞耻感。为什么要受过良好教育呢?因为良好教育中多数包含对“责任感”的反复教育,这种教育会增加“责任”执行不当带来的羞耻感。

我们经常会混淆法律上的责任与道德层面的责任。

法律上的责任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来源于国家强制机关,当你未能履行这项责任,你就要遭受相应的惩罚;道德上的责任也是一种惩罚,但这种惩罚来源于压力,来源于背叛道德教育以后的自我谴责。

因此,在法律未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夫妻一方对另一方行使责任,并不是一种多高尚的行为,而是一个长年反复深受道德教育的人,为趋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逃避内心的负罪感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它的本质依然是自利,因为一旦不执行,就难以承受内心被狠狠鞭笞的心理煎熬,只不过这种自利在执行的同时也利他了。因此,一个人的责任感多少与其善良与否关系并不大,而与其受过多长时间的“良好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婚姻中的两个人进步不总是同步的,因此经常会有一方的收益是长期低下的,在这种状况下,他(她)的“责任”就长期占据着行为动机的很大比重,如果他(她)是一个长期自我严格管理的人,他可能会继续履行,如果他(她)是一个道德约束感不强的人,就难以持续履行。这就是为什么修养高的人一般不容易离婚,而暴发户一旦有钱则会迅速抛离糟糠,这两种情况本身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两种做法都无可厚非,只是不同人的不同状态而已。

因此,修养、责任、道德等,这些都是药,良好的“正面教育”和重复践行则是服药的过程,长期服用者则相对安全,因为不继续服用他(她)就会遭受痛苦的内心煎熬,就如“三尸脑神丹”一样。

我们寻找另一半,如果你的目的是安全感,那你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是财富、地位等,而是看他(她)服过多少“三尸脑神丹”,且瘾有多深,越深你们就越容易白头到老。

从两情相悦到分道扬镳,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夫妻相处,需要给对方留一些空间。空间越大,夫妻双方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弹性就越大。反之,如果空间太小,夫妻事事针锋相对,势必矛盾加深扩大,难以调和,只能以分手收场。

相处是门学问,既然有幸结为连理,就要懂得珍惜,不要遗忘曾经的初心,“欣赏对方”和“被对方欣赏”。这是爱情的真正魅力,两情相悦。

携手走在一起,步入婚姻,是双方互相的承认、肯定和认同,这种始于欣赏,开花于爱情,结果于婚姻的人生历程,是人生最美好的片段,不忘初心,也是处好夫妻关系的重要秘诀,只有牢记初心,才会对对方有更多的忍让、理解和包容,才能让双方跟随婚姻和爱情一起成长。

欣赏中要学会尊重,不能因为从爱情步入婚姻,就一定要束缚很紧。

纪伯伦在论婚姻中说:“在合一之中,要有间隙”。

琴弦虽然在同一座琴架上颤动,但每根弦却是独立的,随着共同的节奏,努力拨出属于自己最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我们如果想要在爱情中、婚姻中依然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要给它播洒爱的雨露和自由的阳光。

夫妻之间应有的互相迁就,只是一个琴弦的调整,而不是放弃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晓敏和小强结婚3年了。晓敏从当初对小强的欣赏、爱慕,现在成了远近驰名的“新河东狮吼”。

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晓敏对小强的所有事务都干涉着,监督着,以免小强见异思迁,离她而去。

她越是这样,不安全感就越强烈,不安全感越强烈,对小强的行为举动,就越紧张。逐渐陷入了一种死循环,扣越结越紧,越打不开。

小强也明白,这也是因为爱,初时不以为意,工资全额上交,每天准时回家,从不在外应酬,跟人交往,即使这样,依然没能让晓敏放松,且越来越感觉压抑。

终于有一天,公司自己发行的杂志上,有张同事联欢的照片,小强跟一位女同事笑的很开心,小强没感到什么,晓敏却突然醋意大发,硬说两人有暧昧。小强怎样辩解都没用。

感情的裂痕就这样埋下了。

终于,双方的感情慢慢恶化了起来。小强出轨了,在另一个女人身上找到了温柔。

一段婚姻,一个家庭,就这样地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摇摇欲坠。

维情首席咨询师明丽老师说:婚姻需要包容,就像呼吸需要空气。

婚姻中太过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只会激发起心理的叛逆,两个人都会过得很痛苦;如果多些包容,适当地后退一步,微妙地释放点空间,往往会让爱情更永恒,让婚姻更持久。

幸福的婚姻是两个人相互包容、相互体贴、相互关怀的结果。

婚姻考验的是两个人相处的技巧。如果能够有一颗包容的心,就能够给这段婚姻一次修补裂痕的机会。

如果始终愤愤不平,又不愿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的婚姻最终只能走向消亡。

婚姻中的爱情之所以被搁浅,就是因为相处的空间被压缩,注入不进生命所需要的水分。

婚姻中的很多痛苦就是在不懂得包容的情况下,把婚姻变成了折磨自己的人间刑具。

女人在婚姻中的包容,也是女人经营婚姻的大智慧。幸福的夫妻生活需要包容,需要放下,拿得起的是生存,放得下的才是生活。

婚姻生活不能锱铢必较,经营的技巧就在于在软硬之间拿捏地恰到好处。

婚姻中应该要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不要总以爱的名义在霸占对方,那其实是在伤害对方。既然深爱对方,就要懂得欣赏他,尊重他,给予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爱的空间。

长久的感情说到底,就是你进我退


“现在的人,东西坏了就想着扔,而以前的人,东西坏了是想着尽力把它修好。”

以前,我对这句话听得似懂非懂,但当我也慢慢到了开始思考“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该修好它”的年纪,我才渐渐明白背后的一些深意。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源于我曾经的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系列采访的构想。

因为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家族里的每个人都腼腆而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和对彼此的爱,尤其是晚辈对于长辈,更是有着难以逾越的隔代交流障碍。

只是,我对于他们的人生和故事,却又异常的着迷,尤其是长辈们的夫妻之情,为何可以经历漫长的岁月,而依然坚守当初相依相伴的誓言,我很想知道关于这个秘密的答案。

就拿我的爷爷奶奶来说,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家人的安排下结为夫妻。现在,他们已经经历了超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

对于他们这种媒妁之言的婚姻,我难以预想是否会有爱情的因素存在,而且我的爷爷属于那种比较大男子主义的个性,和另一半相处时的脾气也相对“粗暴”了些。

他的“粗暴性”,通常表现在一些生活的琐碎中,比如饭菜做得多了吃不完,或者是做得不合胃口,亦或是对方说了一句不怎么中听的话,这些都会惹来他的大声埋怨。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家族的男性,或多或少都遗传于他,比如我爸。

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举办每年的例行庙会,刚好那一年轮到我家牵头。我爸其实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的几天时间才会在家,我妈觉得他对这些事情可能不是太上手,就友善的对于程序和细节提了一些建议,结果没想到我爸居然动气了,回了一句,就你懂是吧,你不说我也知道怎么做!

当时我妈觉得自己心里无数委屈涌上来,事后她说,当时很想一句话顶回去,但还是忍住了,硬着憋着没让眼泪流出来。

但别看他们平时偶然会有类似上面这样不大不小的矛盾,他们也有很多开心甜蜜相依相伴的时候。

我爸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妈买很多衣服和鞋子,在家的时候,也经常下厨烧菜做饭,家中的旧相册里,也总能翻出一些他们过往甜蜜的合影。

包括我的爷爷也是。有一阵我奶奶身体不好,不能下床,只能整天躺着静养。因为两位老人常年吃素,我们不在一起用餐,所以他就只好自己做饭,然后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我奶奶床前给她吃,有时候还要被她嫌弃说做的不好吃。

而这些事情,以前他从来都没有沾手过。但真正到了该照顾对方的时候,他也没有怨言,默默的做他该做的事。

我其实在脾性上,也多少受到两位男性长辈的影响,但同时,我也兼具了两位女性长辈身上的那种隐忍和包容。

回想她们在面对怨言的时候,总是闭口不说,那些忍住眼泪的时刻,我想,才是他们婚姻之所以长久的原因。

试想,如果面对埋怨的时候,我的奶奶或者我的妈妈不是选择隐忍,而是选择站在所谓个人正确与否的角度上和他们对呛,那我想他们的生活估计会增添很多的争吵,而不是现在所具有的平静。

如果是那样的话,或许这个家庭也会像很多报道中的那样,早已不存在。

其实,所有的婚姻关系,多少都不会圆满,有时候完全的划分谁对谁错是没有必要的。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爱情会被生活的琐碎打破,都是因为不懂得你进我退的道理。

现在的我们都太要强,不舍得在某些时刻丢下我们的高贵和骄傲。于是,敌强我更强,再坚固的关系都被对抗得分崩离析,体无完肤,破镜难再圆。

而除了爱情和婚姻,朋友之间的距离也是如此。

我以前是个很毒舌的人,我总是能够迅速的对一个对象或是一个人的某句话产生快速的联想,得出一个自认幽默的玩笑话。

大部分时间,大家对于我的这些玩笑是开心的,但我现在回头去想,可能在某些时刻,那些被我的幽默打击到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不悦,只是当时的我不曾留意到。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对此进行收敛。有时候,在聊天的过程中,这种调侃的冲动还是会涌现出来,但时常在我的话打到一半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放弃,或者改成较为正常的话语去回应。

因为我们在社交软件上的聊天太碎片化,你无法得知,对方在和你聊天的这一天,他们经历了什么,而隔着屏幕,我们也无法得知对方在看到你的玩笑话时最真实的反应是什么,那些我们在面对面时可能容易觉察得到的细节情绪都被掩藏了起来。

所以,我在发送之前,会对这些幽默的打击指数进行评估,如果无伤大雅,就不用介怀,但如果有存在伤害他人情感的因素和危险,我就会选择放弃。

我的这一转变,多少页源于一些朋友的前车之鉴。从他们无所顾忌的话语中,我甚至都能感受到一些令人不悦的气息,更何况是被呛声的对象,而事后,这种感受也常常得到了“受害人”的验证。

所以慢慢的,我也开始注意和反省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了它。

如果说以前那个爱开玩笑,毫无节制的我,在朋友的相处关系中处于“进”的状态,那么现在那个话打到一半,却选择了删除键的我,则是在“退”。

这倒不是说你一定要一直都是选择“退”的那个,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进退的时刻,而对于一个群体而言,这种进退的位置会处于一个守恒的状态,这样的群体就能够长久。

比如我自己有个10人小组,但它也不是说一直是其乐融融的,我们也会有争吵和矛盾。其中有个朋友就经常问我们,她是不是特别不会说话,因为她经常和人在群里因为一些小事吵架。

我时常和她聊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问题,但她好像一点都没有接收到我的讯息。她觉得好朋友就应该坦诚相待,用最真实的面具去迎接对方,所以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同一个人产生矛盾,事后又后悔不已。

其实,有一阵,我挺担心这样的一群人,组合在一起,是否早晚有一天要以散场收尾。但我发现,在这个群体中,有人在进,就必然有人在退。闭口放弃调侃的我是退,而争吵过程中的和事佬,也是退。

在有人吵架之后,剩下的一些人就会默默的把和事佬这份工作揽到自己身上。他们就是在其他人选择“进”的时候选择了“退”,所以整个团体达到某种进退的平衡,我们就还是会在一起。

而这个退的角色是相互转换的,今天是她,明天可能是你,或是其他人。包括吵架的双方,也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进”,他们也时常处于“退”的状态,这些就表现在平时他们对彼此生活和工作的关心和帮助。

所以,感情的陪伴,有时候说穿了确实就是这样简单的四个字,你进我退。没有一味的进,也没有一味的后退,此消彼长,诸事如是。说到底,还是你在不在意这份情感,还是你更爱你自己,更爱你的面子。

很多人在面对分手的事情,总是劝说对方要坚强,让你大步走开永远不回头,因为这样才够潇洒,这样才不会让对方看不起。但有时候,生活里的事情,没有电视剧里讲的这么诗意,生活的本身,就是需要相互包容和扶持的,这样才能走得长久。

所以,才会有人说,永远不要在吵架的时候说分手,也不要在情绪上来的时候做决定。能修好的东西就尽量修好它,不要轻易就说扔。毕竟,在一起那么久,那些填补各自生命的漫长岁月,是真实存在过的。

婚姻的真相:进可解衣扣,退可懂人心


婚姻的真相:进可解衣扣,退可懂人心

芳芳,有房有车,高白美,年过35,待字闺中。天天张罗着我们给她找对象,我们也在卖男孩的道路上一直加班加点,策马飞扬。她要求很具体,40以下,初婚,有房有车,身高180,最好是从事理科工作的,要会做饭。某日,我们终于网罗基金男一枚,通过严格检测都达标,欢天喜地地送了过去,恨不得直接圆房。

次日问感觉如何,闺蜜说:“感觉不错,人也温和……但还是算了。”

我都要怒了,努力平静口吻:“为啥呀?”

回答:“他有点喜欢抖脚。”

还有一对朋友,恋爱都谈了四年多,临到婚礼筹备阶段,分手了。我们一猜就中,果然是婚礼细节没有谈拢。女孩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你现在想清楚了,你不是要一个婚礼,是要一种生活品质。最爱你的时候都没有卡地亚钻戒,该当女皇的时候都没当,一辈子的女仆一眼可见。”

一帮朋友没一个能说出句反驳的话,女孩哭得伤心,我们面面相觑。

越了解世界,越懂得自己,要求越精确狭义;果酱面包和心灵鸡汤越来越难以平衡,承担的风险倒是越来越高;社会参与的建议越来越吵,选择越多却让人越无措。现代爱情,到底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或者是更加不幸?

这真是个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悲观阵营的人认为婚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不断攀升的离婚率显示出道德败坏和责任感缺失;但乐观阵营的人持相反观点,离婚率攀升,恰好说明婚姻制度正在向更加尊重个体发展,婚姻像上世纪那样饱受禁锢才是悲哀。

不管怎样,婚姻关系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管娱乐节目风起云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依然稳坐中国收视率第一的交椅;电视剧充斥的主题关键词逃不开婆媳关系、老少恋、剩女、离婚;法制节目越来越倾向于家庭调停节目。

现代婚姻,人们对它寄予巨大的热情和期待,在一点挫折之后,产生的失望又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

看过一篇美国婚姻发展史的文章,美国婚姻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850年左右的“制度化婚姻”,个体农户是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人们对婚姻的主要需求围绕着“吃、住、免受暴力侵害”;

1850年开始,男性越来越多出去打工,社会分工差别扩大,在足够的基础和条件后,人们追求“友伴式婚姻”;

1965年左右到现在,婚姻的制度色彩在淡去,美国人日益重视婚姻中的“探索、尊重和个人成长”,婚姻变成“自我表达阶段”。

所以,当我们喊出“我不一定要结婚,但我要因为你,成为更好的人”这句话的时候,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这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一开始就认定的完美”,还是“携手探索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又激动人心的漫长一生?”

BBC一个导演,用40多年的时间,追踪了不同阶层的10个家庭,拍摄了著名的纪录片《56UP》。他得出的结论是,中产阶级那种看似乏味的婚姻反而带给人最长久的幸福感,这样的婚姻,往往伴随一个平凡的开头——门当户对,受教育程度统一,彼此从好感一起经历,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而结合。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获得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

这种问题永远有相反的答案,很大程度取决于各人对幸福的定义。但他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可知”。

2015年一部电影,《歌曲改编人生》(又叫《纽约之再次出发》),讲述了格雷塔(凯拉·奈特莉饰)不顾一切跟着成为摇滚巨星的男友来到纽约实现他们的梦,最终她被放弃了。困顿中遇到潦倒的前金牌制作人丹(马克·鲁法洛饰),发掘她的音乐才华,赋予这段岁月意义。

电影结束,格雷塔和丹并没有在一起,这段旅程使得丹重新审视了婚姻的意义,放下妻子多年前出轨的芥蒂。当我忍不住站在丹的视角把人生再看一遍的时候,我几多唏嘘。

是什么使得他可以在一段有瑕疵的婚姻中,怀着隐忍坚持20年之久?面对诱惑,不以放纵解决问题?

因为他懂得风情,但他更懂得爱。他很清楚,婚姻的真相是,进可解衣扣,退可懂人心。

我们只知道羡慕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也要研究他们为家庭生活的传承保持的特质——愿意共同探讨和修正的意愿、韧性、等待的智慧以及宽容。

芳芳还是频频相亲,继续总不如意,甚至开始没有一个人能让她有继续聊下去的愿望。某日出门办事,外面突然大雨,遇到了很久之前的一个相亲男。

用她的原话描述,这个相亲男见完之后都想不起穿什么衣服,还谈什么心动?

彼此有些尴尬,但又不能不说话。哪儿也去不了,天色又晚,就钻进边上一家韩国烤肉店,边吃边随便聊。相亲男说起了对她的印象不好,因为他讨厌优越感太强的女人;芳芳也不甘示弱,说没见过哪个男人第一次吃饭就要AA。

他们从坦白对对方的感受开始,聊到共同的海外求学经历,吐槽北京的雾霾和公司的国人规则,以及逼婚的爸妈……玻璃窗上是白茫茫的雾气,他们一边假装大口喝酒(实际只是很小口地抿),一边谈着各自得意失意……

闺蜜说,那天晚上,不仅仅是对他刮目相看,对之前相亲心态的反思,也渐渐深化而明确起来。

人生苦短,在虚度三十多年后,我越来越发现,多给对方一点机会,就是多给自己一点机会。对万事万物都保有某种宽容和松弛,才是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最好的治愈。

放下要求,放下戒备,在感情里,就追求感情本身。我们罗列了太多的条件,说到底,也是要找到一个闭上眼依然清晰可见的人。

身体的,物质的,外在的,社会的,赤裸身体带来刺激快感,但终比不上灵魂坦白时候得到的精神高潮;白天你PO在微信里,给你带来三百人叫好的钻戒,也比不上深夜你噩梦惊醒时刻拥抱你的双手。在婚姻里,能够随心所欲地描述内心感受,并能得到呼应,已经是最纯净又最丰富的回馈。

在要求他人之前,我们应该先要求自己,感情到底是伟大的成功,还是巨大的失望,不仅仅取决于对方,还取决于你在这段关系里有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耐心和信心。

所有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而我走到今天,不是为了跟你走一段,而是陪你走下去。所以,不用追求开端多美好,结局不潦倒,才是一种幸庆。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成为幸知高级会员,全年近百节公开课免费选,一年时

我在意的,只是你的态度


你有没有被爱人吐槽过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我猜一定有过,因为只要陷入爱情,无论多么理智,多么冷淡的人都会变得“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爱上了,所以想要看TA宠你的样子,想要千方百计证明TA对你的爱,想要和TA吵,和TA闹,恨不得一天24小时在TA的身边刷存在感。

更重要的是,你想知道TA的态度——对你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你在TA心中究竟有多重要,TA的爱究竟有多深。

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了——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就谁?我明天不吃早饭去打你的经理一顿!一些“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也来了——作天作地,挑战对方的极限与耐心。

你不是真的想让TA为难,让TA不知所措,你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态度,爱你的态度。

写文的时候,想起阿瑾前些天和我讲的一件事儿。

她和齐飞谈恋爱有两年的事情了,前段时间,她突然觉得齐飞变得有些冷淡,每天回家都很晚,一回家就洗漱睡觉,常常一整天奶奶,两人连基本的交流都没有。阿瑾尝试过挑起各种话题,但齐飞确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垂着头,耷拉着眼皮。

这样的状态让阿瑾有些不开心,也有些惶恐,作为一个文艺小青年,她看过各种各样的小说,一般男人变得冷漠了,感情很快就会走到尽头,加上长时间的独角戏,让她对这段感情突然有些不确定了。

很快,到了阿瑾的生日,正好齐飞那天休假。阿瑾兴奋的一蹦三尺,约他一起去两人初识的那个公园散散心,齐飞有些不愿意,很干脆的拒绝了,他说他想要休息。

阿瑾:“今天是我的生日,为什么就不能陪陪我呢?”

齐飞:“忙了这么久,很累,哪里都不想去。”

阿瑾:“可是今天是我的生日呀!”

齐飞:“生日又怎么了,每年都有,这么大个人过什么生日。我真的很累,你不要无理取闹!”

阿瑾一下子就沉默了,什么都没有再说,一个人默默的去那个公园走了一圈。

她告诉我,当时真的特别难受,一年一次的生日,在他的眼中一点分量也没有。她自认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齐飞只要认认真真哄哄自己,她肯定会心疼他最近这么累,不会吵着闹着一定要去什么公园。但是他没有,他只是认为她在无理取闹。

齐飞的行为很让人受伤,但是真正伤害阿瑾的则是他的态度,满不在乎的、没有爱意的态度。

爱情中得不到回应最惨,爱着一颗不确定的心最难受。

听过许茹芸的《独角戏》吗?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在爱情中,最可悲的是独角戏,爱是一个人在爱,付出是一个人在付出,打电话是“嗯,啊,哦”,聊微信是“我现在很忙”。

任凭谁在这样的感情中都会惶惶不安,都会四处寻找爱存在的证据。那些不知所谓的问题,不可理喻的行为,只有你自己知道,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忐忑与担忧。

你不需要豪车洋房,也不需要礼物花束,对方只要展示一个小小的爱的态度就能够解除你对于爱的惶恐和惊悸。

这些TA统统都不知道,TA看到的是你心情变化莫测,你的行为莫名其妙,你整个人不可理喻。

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中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我不在乎日子过得有多苦,我不在乎能不能穿当季的新款,我只在乎你是不是爱我。”

那么,我不想要你在我和你妈之间选择我,我也不会去打你的经理,我更没有多想去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公园,我只想知道,你是否爱我。

愿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能够爱着一颗确定的心,得到一份经久不衰的爱。

你的世界,我只是路过的幸福


你的世界,我只是路过的幸福

曾经,我以为,你会是我今生的永恒,直到后来才发现,我错了,流连于你的世界,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思念的夜晚,隔着华灯初上的光亮,是那样温柔地在绽放。游走的步伐,徘徊在黑暗的边缘,我孤单的身影,仿佛暗夜的精灵,总在无人的角落里,跳着属于自己的舞蹈。谁能听见我的叹息,穿过荒芜的世界,停顿在你离去的方向,那是我心中千万次的呼唤,模糊而又清晰地飘荡于潮湿的梦里。

记忆中你的容颜,我似乎再也描绘不出轮廓,曾经的诺言也已随风而去,消逝得连一点儿痕迹都没留下。我知道,这页时光的记载,从你转身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再无力去翻阅。

流淌的夜色,一如既往地深沉,被月光覆盖的街道,忧伤与思念共舞,洒满了我孤寂的心灵。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我便陷入了记忆的汪洋,久久无法醒来。

若说,是时光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冲淡了爱情的痕迹,为何想起时,依然会那么刻骨铭心。是否当初痛得太过彻底,而让哭泣的灵魂,镌刻上永恒的印记,倔强地游荡在时光的夹层里不愿散去。

有很多东西连时间都无法还原,譬如伤痕,譬如记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时光又如何安抚,始终都会留下线索的痕迹。是啊,那么多经历又岂是时间可以抹平?嘴上说着忘记难道就真忘记了吗,镜子碎了也许可以破镜重圆,可心碎了呢,那又该如何拼凑才能回到最初的完整,是否真需要时光倒流地去追溯?

望着远处繁华而又通明的街道,孤寂的感觉油然而起。是谁给了我满心的欢笑和甜蜜,又是谁给了我满怀的忧伤与无奈。虽说,爱情世界里的分分合合,大家都应该习以为常的,可是,你毕竟不是我,又怎会明白我的痛。当泪水肆意淌在脸庞,洗刷着你留过的耳语,带走所有残存的痕迹,剩下的,是否只有一往情深的自己?

如果思念的夜晚不再有你,谁还能编织我午夜的幽梦,被放逐的心灵依旧流浪在人海,反反复复地演绎着每一次擦肩而过。

就这样,你转身离去了,只留下我的思念在原地盘旋。你决绝的背影,透过我朦眬的泪眼,狠狠地刺穿了那颗受伤的心,让我痛得撕心裂肺。我知道,你不会再回头,也不会再想起,伸出的双手再也握不住你,我只能装着若无其事地祝福,把悲伤的泪水,留到无人的角落,缓缓倒流进心里。

有时候我会想,是否一个人走了太远,而忘记了最初选择的方向。回首来时的路早已荒草丛生,唯独留下单薄的身影依稀可见。我知道,当思维开始凝固,一步步地走到边缘,我便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或许,这就是我亲手埋葬自己的见证吧。

突然想起郭敬明的一句话:“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管你如何小心,它还是会一点一点地慢慢消失。

记得你曾对我说过,回忆是纸钱,只是为了祭奠那些死去的曾经而诞生的。我回答说,既然是纸钱,你又何苦把它当艺术品一样,每天都捧在手里用心欣赏。其实不论是你还是我都无法忘怀那段过去的痕迹,虽然你在公众面前依旧笑得那么开朗,取得的成绩依旧那么傲人,可是这真的就是你想要的结局吗,还是因为等不到的归宿而自我放逐。

其实,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想,假如当初我没有遇上她,现在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子?是否,我也可以穿梭在繁华闹市里,坦然自若。

如果说,你的美丽,是需要用我的泪水来点缀,那么,我请求你,把我所有的思念都带走,我不想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

如果说,那过往的风,只是没有方向地漂泊,我希望,那流过的云,可以带走我的全部记忆,我不想在每个花开花落的季节里,习惯性地想起你。

只是可惜,这些如果终究只是我无力的呐喊,是我沉睡后梦中流露出的几句呢喃,它以别样的方式,定格在我孤单的背影里……

你的世界,我只是路过的幸福!

我们只是想谈谈钱,为什么就会伤了感情?


“我家条件不好,你可别想让我给你买东西。”

N年后,当她想起初恋男友这句话,仍然忍不住痛骂自己瞎了眼。那可是在他刚刚表白成功,两人温馨拥抱的时候啊。

更让她郁闷的是,当初那个年少无知的自己居然还很懂事地回答:“你说什么呢,我才不在乎那些。”

他们在一起的整整五年里,无论是情人节、七夕、生日还是纪念日,她真的没收到过任何礼物。他们只会去苍蝇馆子吃个两菜一汤,然后手拉手逛逛街,连个甜筒都不会多买。

他母亲是小镇里的裁缝,每做好一件成衣,可以拿到20元的报酬。于是,这成了他的度量衡:

唉,这顿饭钱,我妈要做7件衣服才付得起。

一件大衣上千块?我妈得做多少件衣服啊?

你为什么要花几百块买一支眼霜?这都抵得上我妈做30件衣服了!

他算的哪里是钱,分明是满满的罪恶感。

忍无可忍地分手后,不出所料,在共同的朋友圈里,她被黑化成了穷奢极欲的拜金女,因为嫌贫爱富抛弃恋人。

01

你们为钱吵过哪些架?

为钱吵架似乎是件很丢人的事,这可能意味着,你把钱看得比Ta还重。要不然,你为什么非得算得这么清楚?

于是,当你开口与Ta谈钱时,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天平,一边是Ta,一边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大金条。天平晃啊晃,时时刻刻对你进行着利益和良知的考验。

你怎么选?是像爱情剧里的女一号一样视金钱为粪土,还是像女二号一样直奔金钱而去?

理想化的姑娘H选了第一条路:两家都没有买房买车的经济实力,那就裸婚,连婚礼都直接省掉;租不起像样的房子,就蜗居在城中村,只要有他,那就是家。

她以为,粗茶淡饭最幸福了,你看那些有钱人有几个是家庭和谐没有外心的?她从没想过,她和老公也会为钱吵到要离婚。

第一次是为了孩子。

当老公说想生娃,她的第一反应是暴怒:“这个家要什么没什么,我受苦受累也就凑合了,难道要让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出生长大吗!”

办公室里怀孕的女同事,每天上下班有老公车接车送,周末会相约去买各种大牌母婴用品,听说家里住的也多是市值500万以上的房子。

她可以吃苦,可以委屈,凭什么孩子也要这样?她才不要像她父母那样,在一贫如洗的时候匆匆生了她,以至于她一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大脑里就自动蹦出一个“穷”字。

这话落在老公耳中,愤怒加倍:“什么意思?你是嫌我没本事?”

第二次是为了父母。

她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说好了家庭财务公开透明,老公还要专门存私房钱,偷偷寄给公婆。被她发现的那次是他老家盖房,他一下就给了10万,动静闹得有点大。

可那时他们还在节衣缩食还房贷,连她妈妈生病住院做手术,她都只能勉强凑够1万。

让她险些原地爆炸的是老公的回答:“我爸妈把我养大那么不容易,孝敬他们难道有错吗?不告诉你,就是怕你多事生气!”

务实的姑娘Y选了第二条路:没钱,就不配和我谈爱情。于是,她身边的男人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但都有两个共同特征——有钱、愿意为她花钱。

她月薪不足4000,不是富二代,用的却是正品的LV、Gucci,出门旅游也是非五星级宾馆不住。她的理由是,不愿意给你花钱的男人,怎么可能是真心对你?

所以,她会为买不买一件奢侈品和男友赌气一个月,会因为情人节红包比某网红晒出来的数额少,狠心拉黑男友,自己也气到内伤。直到男友自行领悟到矛盾的症结所在,事情才算是翻了篇。

爱情首先要很贵,才能变得珍贵。

让她觉得不可理喻的是,那些高富帅向她提出分手时,理由居然是钱:“你不就是图我的钱吗?”而她会被瞬间戳中软肋,像做错事被抓包的孩子一样羞愧。

直到遇到下一个肯为她一掷千金的高富帅,她又心理平衡了——“明明有人愿意给我花钱啊,你说我拜金,那是你有问题。”

可剧情总是循环往复,每段恋爱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几乎都一模一样,她觉得心好累。可是再想想,背着LV被指责拜金,也总比拎着环保袋被夸勤俭持家要好吧?

无论你选哪条路,都免不了为钱吵架。而当你在和另一半谈到钱时,很少有人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因为钱的问题,从来不只是钱本身的问题,它还关乎感情、人品、三观,交错复杂。

就像行走在悬崖峭壁,举步维艰,稍不留意就会掉入万丈深渊,被打上“贪婪”的烙印,万劫不复。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能100%坦然地和他谈钱,那只有两种可能:

1.你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关系中,未曾体验过金钱与感情之间的纠结。

2.你们的关系已经进入整合期,彼此有了足够的默契和信任。

说实话,谁不希望亲密关系能多带来一些资源呢?情感的连结也好,金钱的丰盛也好,都是多多益善啊。

02

都说谈钱见人品,这个“人品”到底是什么?

不谈钱,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即使你们已经结婚10年。而要想深入地了解你的另一半,痛苦纠结是免不了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戳破所有美好幻想的过程。

暧昧期时,一起在路边小店吃东西,连他滴汤漏水的吃相都自带光环;关系稳定后,你不仅再也看不惯他的吃相,更会无比怨念,为什么约会永远都是在寒酸的路边摊?听说闺蜜和男朋友约会,最差也是去那家人均消费150块的日料店。

你还发现,他付账前会仔仔细细核对菜单,不放过每个可疑之处,还有比这更丢人的事吗?

当他知道了你的感受,很可能会更接受不了:“吃相怎么啦?我就这样!路边摊怎么啦?你和那些女人一样只在意钱!”

关系中,那些能够精准引发双方情绪风暴的议题,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内容,比如性,又比如钱。

谈钱见人品。而所谓的人品,其实是我们在原生家庭和成长过程中积年累月建立起的价值观。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姑娘H的金钱观,那就是“求而不得”。有记忆以来,她过的永远是刚刚达到温饱线的生活,总被那些宽裕些的亲戚朋友明里暗里瞧不起。于是她想,既然得不到钱,那干脆就不要钱了,离它远远的,免得受伤。

可那深埋心底的匮乏与恐惧,仍然是一座活火山。别人的富足生活,老公私下补贴婆家,都会是火山爆发的诱因。她讨厌钱,又怕一辈子困在没钱的噩梦中。

H的老公认为,给父母钱是天经地义,也是维护家族的颜面。就像他小时候,家里穷到第二天的米得等到爸爸打短工拿到日结工资回来才能买,但爸妈还是愿意在集市上给他买一辆玩具车,就因为他说了一句“别人都有”。

钱是好东西,它等于自尊,而拼命给钱更是填补内疚、报答父母的最佳途径。伴侣之间为钱吵架,大多是因为两人赋予金钱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相互矛盾。

Y把金钱等同于感情和责任,不断用物质验证自己是否被爱——如果你爱我,你就会给我花钱,我确定了你愿意为我付出很多,我才有安全感。

从小到大,她对爱的感受就与金钱密不可分,在外地工作的爸妈很少主动和她聊天谈心,而是不断地寄钱寄东西。

但问题在于,在Y的高富帅男友看来,金钱似乎成了他刷存在的工具——我有钱,我就可以讨她欢心,买到她的感情和尊重。也说明她不是好女人,只想算计我的钱。这时候付出的金钱与爱无关,只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他们一方极度缺乏情感上的安全感,希望对方用金钱来证明真爱,另一方则习惯于以金钱物化他人、控制他人,就像不同频段的声波,永远无法交汇。

03

如何有效地与Ta谈钱?

据说,参禅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对于金钱的领悟也是如此。在我们生命的最初,钱只是钱,是可以去换回零食、玩具、新衣服的一张张不同花色的纸。

随后,金钱开始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你知道了爸妈赚钱很辛苦,你相信了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你认为钱会带来纷争和麻烦,可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在你的金钱观里,混入了各种创伤和情绪按钮,一触即发。

而你越能觉察金钱背后的限制性信念,就越能不带恐惧地看待金钱,并与你的Ta坦然沟通,这是一个还原金钱本来面目的过程。

因此,为什么伴侣之间一谈钱就卡壳?因为这里遍布着地雷,你不知道踩到哪里会死于非命。与其说你们是为钱吵架,不如说是把旧有创伤和情绪投射到了金钱以及对方的身上。

那么,如何有效地与你的Ta谈钱?

清理重重迷雾,了解自己对金钱的真正看法。

1. 找一个私密、不被打扰的空间,尝试表达自己对金钱的感受,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很认真地说出来。

也许是“我害怕没有钱”,也许是“钱是破坏感情的元凶,谈钱就无情,有钱就滥情”,也许是“爱情是建立在很多很多金钱的基础上的”,不要评判,真实坦诚地表达就好。

2. 你希望伴侣在经济上如何对待你?依然是用写或说的方法,表达出你的期待。

比如,你希望Ta对你慷慨大方,希望Ta上交工资的80%给你,希望Ta常常以物质的方式来支持你的家人……

3. 找到背后那些反复出现的信念,检视它们的合理性。

以“我害怕没有钱”为例,你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害怕没有钱?没钱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触动了我的哪些旧伤和情绪?

以“我希望Ta对我慷慨大方”为例,你可以尝试探索,如果Ta对我不够慷慨大方,这会让我有怎样的感受?我会对我们的感情状态给出哪些论断?

4. 探索金钱观背后的真实需求。

害怕没钱,其实是因为早年形成的匮乏感难以平复,明明想要创造和享受丰盛,又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得到,只好用恐惧来表达渴望。

希望Ta慷慨大方,实质在于你期待Ta可以多付出一些,表达对你的爱与重视,而金钱恰好是所有付出形式中最容易衡量的。

等你对自己的金钱观深入了解后,可以与Ta交流这个话题。

1. 不要猜测和想当然,直接去问Ta对金钱是怎样看的?以及,Ta希望在关系中双方如何处理金钱方面的事宜?同样地,以共情的态度,探索他金钱观背后的信念和需要。

2. 对比和理解双方不同的观点。金钱观和价值观一样,很少会完全雷同。看到你们是如何对金钱赋予了不同意义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为以金钱为由头的“借题发挥”。

3. 明确双方底线,设定适当的边界。谈钱是为了加深默契,而不是消灭不同观点。对于暂时无法达成一致的议题,可以先在“雷区”上做好标记,以认真郑重的姿态表明立场,不带情绪、控制以及撒娇、玩笑的成分,让双方都了解哪些地方是不可触碰的。

4.不要担心吵架,当你能够保持相对中性的态度,势不两立的对阵就会变成平等的沟通。

要记得,别太把钱当回事,多去关注钱背后的心理情结与诉求;也太不把钱当回事,毕竟,科学地谈钱可以让你更能共情彼此,稳固关系,增强情感连结。

好好谈钱,是亲密关系成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