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独居,盛行在这个时代

独居,盛行在这个时代

发表时间:2021-05-02

【www.qg13.com - 这个冬天不冷情感语录】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独居,盛行在这个时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乐园与人间,水,光,昼与夜,以及人世间的万物,每天的创造之后,上帝都说:“这很好。”然而,当上帝创造了亚当之后,他的语气变了。上帝突然宣称这是他第一件不甚完美的作品:“他不应该孤单一人。”于是,上帝创造了夏娃,从此以后亚当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对孤单的反对从一种神学的禁令延伸到了文学与哲学的领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的联盟中分享获益,又或者已然自给自足而无需分享获益,这样的人已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因而也与野兽或神无异。”古希腊诗人提奥克里图斯也坚称“人类永远彼此需要”,而罗马帝国的皇帝、斯多亚学派的马可?奥勒留更是宣称:“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

尽管独居生活正在盛行,它却是当代鲜少被谈及,因而,也最常被误解的问题。年轻人都渴望独立生活,一段时间的独居之后,即便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又很担心继续保持独居是否合适。尽管单身人士坚称自己的生活很愉快,而且也终会找到自己的伴侣,人们依然忍不住为单身的亲友们操心担忧;我们忧心忡忡地想为丧偶后独居的年迈父母或者祖父母提供帮助,即便老人们表示更乐意独自生活,子女后辈们却往往变得更为不知所措。

无论情况如何纷繁复杂,每个人和家庭都将独居生活看作一种隐私,但实际上,越来越普遍的独居现象应该被正视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话题。但不幸的是,当独居现象的兴起偶尔被公众谈及时,评论家们总是将其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问题,一种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众生活锐减的现象。人们满怀道德感的谈论着,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许多人选择了独居生活,而这个问题本身,却恰恰是被一种被误导的产物,——介乎《父亲什么都知道》的浪漫主义理想以及《欲望都市》光线亮丽的诱惑之间的假象造就了误解。有目共睹的是,这场独居生活的社会试验实际上是趣味横生的,与人们传统保守的印象相反,独居生活甚至并非那么孤立离群。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无论今时今日我们是否与他人一起居住,独居几乎与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

但过渡仍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个人主义的狂热仍然需要满足文化对于承诺的需求。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即便是最现代的社会,依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成婚,而当一个人没有结婚时,社会往往给予严厉的批判。熊彼特也许认为单身主义者是理智的,但在1957年美国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不婚的人们是“病态的”、“不道德的”,或“神经有问题的”,而只有1/3对此持中立态度。但这种社会态度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到了1976年,下一代的美国人中,只有1/3对不婚者持有负面的评价,而超过半数的人持中立态度,甚至还有1/7的人表示支持这一选择。今天,当单身的成年人数远远超过已婚人数,民意调查者甚至不再询问美国人是否支持不婚行为了。尽管为独居生活树立的耻辱柱并未完全消失,但美国社会对于单身以及家庭生活的态度,毫无疑问已经改变了。

根据当代知识,追寻成功与快乐并不依赖于将个体与他人相连,相反,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自由、适应性、个人选择,在现代道德准则中最受人们珍视。“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这意味着当代对个体的推崇已经远远超越了想象。

不久以前,如果某人对自己的伴侣不满意而寻求离婚,他必须为此作出合理的说明。而今则完全相反,——如果你对于婚姻并非全然满意,你必须提出理由来说服自己维持这婚姻,因为当代文化更致力于让每个人为自己谋求最好的结果。

人们对于住所的稳定性甚至更为削弱。人们经常搬来搬去,而社会学家将现代社区称为“责任有限的社区”,邻里社区成为人们建立联系却并不期望这种关系会长久维持的地方。工作场合的状况也颇为类似,雇佣者不再为有能力的雇员提供一生的职业机会,而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为自己筹谋打算、自我激励,而公司则认为这是维持公司景气的唯一办法。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与伊丽莎白-贝克-盖尔茨是这么写的:“在人类历史上,个人第一次成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单位”。而所有的一切,都随之发生了变革。

为什么?——或者更确切地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在面临其他诸多的选择之时,依然觉得独居生活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最为富足的社会中,独居现象变得如此普遍?是什么使独居生活对于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极具诱惑?

人们投身独居生活这样一场社会试验,因为大家相信,这是有益处的。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这些都是自我们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终结,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价值。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数字化媒体以及急速扩张的社交网络,令独居生活甚至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受益——保持隐私与独立的空间与实践。这意味着,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独居也许恰恰是人们需要的新社交方式。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独居生活不过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而非稳定的长久之计。尽管并非所有独居者,但独居者中确有许多人最终决定他们需要回归家庭生活并寻找一个生活伴侣,爱人、家庭成员,或者是朋友。但这些人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安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承诺也未见得是永久的。人们开始改变传统,却依然不确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从,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各个阶段变换生活状态也依然变得司空见惯,单身、单亲家庭、成婚、分居、稳定的爱侣,以及最终又回归独自一人。

这意味着每个独居的人都将面对更多的压力,有时也难免忽然产生自我怀疑——究竟什么才是恰当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独居者应当被冠上孤独或者离群的帽子,事实恰恰相反,有证据表明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为活跃,而独居者占比较高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

独居与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但在近年来,许多记者、教授以及权威人士一直持续不断地将两者混为一谈,将独居现象的增加当做当代社会解体的征兆,并激化了人们对此的恐慌。第一个例证就是《孤单的美国人》一书,此书是在哈佛医学院教授精神病治疗法的夫妻学者杰奎琳?奥尔兹与理查德?施瓦茨合写的。他们在书中警告说“不断上升的孤独感”与“国内不断提升的社交孤离”正在危害人们的健康与幸福,书中提出了两个令人震惊的调查研究结果,以支持这一论点:其一来自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报道说在1985年到2004年间,宣称自己无人可以讨论或倾诉重要问题的美国人的人数翻了三倍,已接近美国人口的1/4。

那些总是在媒体上鼓吹婚姻而谴责单身主义的专家们也推波助澜。以《婚姻的状况》为例,在书中,作者琳达?怀特与麦琪琳?加拉格尔指出,与已婚的人群相比,那些独居的人(包括离婚、丧偶及单身人士)更难获得快乐、健康和财富。她们宣称:“婚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而同时,不婚的人“与身患癌症或者身处贫穷的已婚人士相比,男性的寿命要短十年,而女性短寿更甚”。

这些警言也许确实出自好心,但与调查显示的结果相比,确实夸大其词了。例如,充分的证据表明,从未结婚的人们与正处于婚姻中的人们相比,几乎一样幸福快乐,而且甚至还要比那些丧偶或者离婚的人要来得更快乐,更不寂寞。还有证据表明,糟糕的婚姻会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压力、负担和疾病;最近的一项调查还表明,“身处糟糕的婚姻关系中的人们甚至显现出比离婚人群更高的健康风险”。更重要的是,诚如《婚姻的状况》一书的某些批评者所指出的,将已婚人士与非婚人士放在经历其他问题困扰的前提下进行调查比较,仅仅具有学术研究(以及统计学)上的意义,换句话说,已婚人士良好的精神、健康以及经济状况,也许恰恰是他们能维持持久婚姻的原因,而非持久婚姻的结果。

编辑推荐

在这个春天,我留住了什么


春天,是最令人心动的一个季节。从古到今,她总是无数次拨动着文人墨客的心弦,有关春天的诗词歌赋可谓汗牛充栋。这足以让我对春天有种初恋般的期待和激情。

久居城市,终日穿梭于钢筋水泥间,忙于自己的前程,逐渐没有了时序变化所带来的冷暖的明显感受,发现不了小草发芽、大地解冻带来的有关春的讯息。我已经荒废了很多个春天,以前为事业奔忙,整日心事重重,哪有时间和闲情逸致深入到这个季节的内部。一年四季的变化,只是身上所穿衣服的简单加减。

今年的春天似乎离我近了,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我就发现楼下草坪的枯草中间已经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绿中带白的嫩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惊异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好像一夜间的工夫,早上起来,穿羽绒服已经太热,赶快卸去沉重臃肿的冬装。

前些年,初入教坛,总想抓住些什么,人也不免有点轻狂。转眼之间,已过而立之年,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当我遭遇了挫折,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和思想的各种困惑之后,我有意放慢了人生的脚步,开始慢慢咀嚼生活的百般况味。有一个冬天的早晨,天还麻麻亮。我刚享用完美味的早点,正在往学校的路上。我看见了这样一幕:一个中年农民蹬着一辆装满蔬菜的三轮车,他吃力地弓着腰,沁出汗珠的光着的膀子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神秘而健美。妻子坐在车上,身上裹着一件已经露出棉花的破棉袄。她正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块又黑又干的馍馍。虽然他们承受着生活的清贫和艰辛,但从他们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对生活的不满和失望,也许他们此刻心里只想着赶快到菜市场卖个好价钱。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踏实和期待,是因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想法。从他们的背影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和深度,也体味到了人世间的另一番生活状态。和这夫妻二人相比,自己有一个固定而体面的工作,衣食无忧,但脸上却时常写满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我也看到身边的有些人,对生活有太多的欲望,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为了追求尘世的名利,一心想着赶路而无暇观赏路边的美景,等某一天到达终点,蓦然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已经错过,于是懊悔当初的想法。但是,人生好似一把弓,开弓没有回头箭,上帝不会照顾我们重新安排人生路。当农民的父亲经常给我讲,你有多大的脑袋,就戴多大的帽子,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父亲土地般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的是多么朴素的人生哲理啊。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是啊,当我们为了微不足道的得失叹息彷徨时,把生命耗费在名利的争夺中时,曾不知老之将至。人生就像四季,而最美好的春季只有一个,一旦错过,你将错过整个人生。前几天看路边的小草,才刚刚露出一点不易察觉的幼芽,但没过几天,整个大地已泛出了一片绿意。我们的视觉往往跟不上春天的变幻速度。春天犹如四季轮回中的一个音符,周而复始,常变常新。大自然总是以崭新和华丽的姿态展现在人类面前。而人的四季只有一次轮回,这是做为人的不可逆转的局限性,因此,每个个体的人跟大自然相比就有了浓重的悲情色彩。

值得欣慰的是,我没有错过这个春天,对这个季节的感觉不再漠然到要从古代诗文的意象中获得。我可以抽身悠闲地、平静地独自欣赏整个春天如魔法一样变化的过程。我常想,茫茫人海中,很多人忙于找工作,忙于升迁,忙于挣钱,忙于谈恋爱,能有多少人真正用心去感受这一切呢?

那么,在这个春天,我留住了什么呢?至少,我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平静而从容的心态。有时候,好强和争斗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平淡和无争也是一种难得的生存方式和智慧。现在,当我不再为一些事自寻烦恼,终日与学生和书籍为伴,空闲时和朋友喝喝酒,品品茶,说些无伤大雅的醉话,体味喝茶之后那种似人生的百般滋味。晚饭后和妻子女儿携手散步于夕阳的余晖里,谁说,在这个春天里,我没能留住些什么?

这个时代稀缺的,就是男人和女人


看完《捉妖记》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太多快乐。虽然片尾好莱坞式的狂欢舞蹈,给这部电影定下了喜剧的基调,但我觉得这部电影三观不正确,虽然很多桥段都好莱坞化了,可是在这部电影的内核里,却非常不主旋律。

好莱坞的主旋律就是:1.为了孩子,我可以抛弃一切;为了亲人,我可以抛弃一切。2。屌丝一定要逆袭,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一个大男人。从一个无法承担责任的人,变成一个敢担当和乐于担当的人。

换句话说,好莱坞宣传的主旋律是:个体化与独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好莱坞影片里,一个人为了拯救妻子或者孩子,可以和整个国家对抗。相对于国家,个体更重要;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屌丝逆袭的情结,其结局一定是这个loser开始成长为一个更有肩膀的人。

但我们的大片里,未必有这样的情节。

《捉妖记》主要说的是这样的故事:1.这是一个妖人种族隔离的世界。2.妖界大乱,逃出一个妖后,妖后有种,妖后要死,就把种留给了一个屌丝男。3.屌丝男主人公和屌丝女主人公带着这个妖种去领赏。然后反悔,去救那妖种。救完妖种再让它返回妖世界,开始自己的追爹之旅。(抱歉这里剧透了。但如果你现在还没去看,也不一定要去看了。)

这部戏除了不太好看的武戏以外,最大的买点就是两次抛弃。男主人公把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扔下,送它去死,把它救下来,然后再恶言恶语地逼它走,就像是当年自己的爸爸这样对自己一样。

我只能说这部片子拍得太真实了,真实到重口味到想要到电影院逃避现实的我,都没法接受了。

这是一个没有男人的故事。所有人都是婴儿,所有人都在无所顾忌地“吃”掉所有能吃的。所有人都很饥饿。

捉妖师很饥饿,为了捉妖可以相互倾轧。吃妖怪的人也很饥饿,为了生孩子,为了口舌之欲,可以把像童男童女的妖怪活生生地杀死,姚晨的杀人绝技成为片中最搞笑的段落,但搞笑的内容却不能细想——实在太血腥了。

即使是拯救者也很饥饿。做小婴儿的父母的是一个屌丝男和一个女汉子,男人做女人的事情,女人做男人的事情。他们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

最终的结局是,这个男主忽然明白了,我的使命就是要找到父亲,问问他为什么要抛弃我。如果他知道自己被抛弃很难过,那么他对那个把他当成妈妈的小妖,为什么没有半分共情呢?因为他顾不得这许多了,他没有能力消化这分离的痛苦,只能把这些痛苦扔给这个孩子,就像他的爸爸对待他的方式一样。

他为什么不能用更柔和的方式对这个孩子呢?

看看男主的从小的成长经历吧。爸爸用粗暴的方式离开了他,然后他的唯一的抚养者——奶奶,也是半疯状态。那些妖民们呢?对他也毫无尊重,动不动把他摔得七荤八素,要么就让他去做女红。在他成长的环境中,有人很温柔地对待他吗?有人在他难受的时候,帮他消化处理这些痛苦吗?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爱吗?

女主人公也是被爸爸抛弃的,她是亲眼看到爸爸被妖杀死的,然后她就开始流浪。她也是个弃儿。

为什么这部戏如此大火,可能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到它可能就在映射着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只有婴儿,没有母亲的时代,一个只有男孩,没有男人的时代,一个只有女汉子,但却没有女人的时代。

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没有理解,没有共情,没有爱,只有需要和利用。

反而是妖身上,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人性”。你会在乎一个反复追杀你的人的生死吗?你更可能有的想法是希望他赶快去死,可是妖能够拯救追杀他们的人。你会对抛弃你的爹妈毫无芥蒂地拥入怀中吗?你可能接受起来很难,可是妖会的。

我看到,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好不容易被唤醒的人性,最终还是轻易地被这句话所覆盖了:“让它回归妖的世界,是对它最好的归宿。”这话熟悉不?很多父母不都这么跟孩子说:“这是为你好。”可是就算这是为我好,我有没有参与权决定什么是对我好的?

可能就算男主找到了爹,得到的也是这句话。只是这些年被抛弃的痛苦,真的可以被这句神奇地治愈?

任何一个有父母的人都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那就是前脚你把孩子抛弃,后脚这个孩子就没心没肺地和他人一起跳舞唱歌了。

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被父母抛弃而可以在一夜之间,由悲转喜的话,那只能说明这孩子被伤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它都没法有正常的哀悼了。

这个时代遍地都是婴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一个人没法消化自己的情绪,不得不把情绪倾倒给他人,强迫对方接受这些痛苦,然后告知“这是为你好”的时候,倾倒者就是婴儿。就像是男主的爸爸无法承受分离之苦,而用粗暴的方式对孩子一样,这个男主也没法好好对孩子说话,因为他的内心也无法承载这些情绪。

在心理学层面,谁帮谁承担对方的情绪,谁就是爹妈,谁不能承载自己的痛苦,谁就是孩子。

一个爸爸对自己孩子吼:老子工作那么辛苦回家还要带你出去玩?你就不能体谅体谅父母?他在说话的一瞬间,他是儿子,他儿子才是他爹,因为他不顾孩子的心情,而让孩子单方面地体谅他。

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都这么大年龄了,还不结婚,你让妈多操心,你心里过得去吗?在说话的一瞬间,她也是把解决自己的心情的重担放在了孩子身上,让孩子为了她的面子和需要承担更多。

我看到了很多所谓的“孝道”都是一种单方面的需求,过分地强调了父母的需要,而对孩子的内心体验,我们的文化很少提及。就像这部戏里,孩子就是被吃和被抛弃的对象。拯救孩子的,永远在远方。而被追杀和被吃的妖反而要比人更有人性。而当被追杀的妖反而救了捉妖师的时候,捉妖师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爱,这份爱,不是因为利益,也不是因为身份,而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生命,所以,他是值得被救的,是值得被爱的。

而在所谓人的世界的终极大BOSS,其实是多层面具下的妖而已。他之所以可以在人的世界里,成为最成功的人士,就是因为这个人世通行的逻辑,其实就是妖的逻辑,反而我们看到妖的世界里有彼此的照顾和情谊。

那么,到底哪个世界更有人性?

当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共情和基本的理解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妖的世界。我的咨询室就是降妖室,我往往会看到两个饥饿到极点的妖,都想吃掉对方,都想让对方喂自己血吃,但同时又把对方当成人渣,下手毫不留情。

我也随时会被当成妖,当我出现失误或者没有足够好地理解对方的时候;我也可能会变成妖,当我被攻击和感觉到无力的时候,我也会在一瞬间强行需要对方的理解,而不顾对方是否有这个能力。

我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外面,忙着把对方封为妖,而对自己面具之下的妖视而不见。我们往往会忙着去感觉自己是如何的强大,但对自己内在的妖孩,无法接受。当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地痛苦地发现,我们原来是那么的丑陋和饥饿,但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地获得哺育。

就像那个男主,他也试图长大,但他长大的途径只是表层的长大,就像他是一个弃儿,他无法接受作为弃儿所遭遇的所有痛苦,所以他试图找一个面具戴,这个面具就叫做找到爸爸,重新成为一个有爸爸的孩子。这种长大是一种假性的长大,因为生命是无法找回也无法弥补的。丧失就是丧失,没有谁能弥补你二十年的痛苦,这些一旦发生就无法复原。

但还有长大,是深层的长大,那就是面对自己的妖,面对自己的痛,面对无法接受的一切。我们无法驱散黑夜,我们只是需要黑夜里挽住我的一双手。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得以存在的原因,因为所有的妖,都需要妥贴地爱。

我心中的续集是这个男主找到了父亲,发现就算是他谅解了父亲,过去所发生的,依然是已经发生了。他开始重新回去寻找妖,重新面对残缺和丧失,和命运和解,开始真正有了人和人彼此理解的生命的旅程。

这部电影也许可以称之为《变人记》。

飘零在这个季节的思绪


已经习惯了很晚才睡觉,在这样寂静的夜里,我可以自由地支配我的时间,空气里已没有了白天的喧闹,心情也逐渐地归于宁静,世间的一切纷争,在此时都已慢慢消散。

最近对书有某种亲近感,似乎那些文字里寄托了我曾有过的梦想。看别人的故事就如同读自己的心情,很奇怪的感觉。

咖啡已经喝得比以前少了很多,实在是因为觉得对不起我的大脑,但此刻我真的很需要它,在升腾的热气与咖啡的香气中,我从新回到我久坐的椅子上,然后面对空洞的屏幕发愣。

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要在网络里到底找寻什么?我只是不能让自己闲散下来,否则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当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我不能停止去想念一些人,远的,近的,爱的和不爱的,我们每一个人在时空的某一个角落偶尔交错,然后默默的擦肩而过,沿着各自的轨迹远行,继续着各自不同的命运,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聚散,就是让人愁肠白洁的离愁和别绪。

矛盾在爱里产生,也在爱里消失,小心翼翼的时候,彼此都不会放手。某些太累的话题暂且不说,某些郁闷的事情暂且不做,只记得要留住一些好的回忆,并把这样的回忆记载下来,好让自己的脑海里只有这些,或许完美的爱情就是这样造就的。

我想,人们在奔波于城里城外的时候,是否也曾留念过这座围城上空的云彩和月色,这尘世唯一的自然和美丽?曾经在这座围城里我哭过,笑过,爱过,恨过,灵魂早已成为天上的星辰,而记忆则是被风霜侵袭的残荷。

或许,这只是寂寞的季节里的一些感触,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相像着四季都是夏日的美丽,正如席慕容所说: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一个怎样的开始,在那已不再来的夏日里(只记得这几句了)。

我知道我一直是一个忧忧寡欢的人,总是停止在自己的思维里,即使偶尔笑,也不觉得很灿烂,这是一种弱点,这种弱点并不让人喜欢,我想,我是不是应该重新发掘大脑的神经,努力地去改变这种惬意的观念,很多时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只想到麻醉,其实自己并不胜酒力,一杯便醉。现在发现情绪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感伤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不管开心不开心,要坦然,要自信,这句话说得好,我会记住。

我的目光已经开始迷离,思维也开始混沌,我想,我该去睡觉了。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我将把我的寂寞溶入这个季节里。

晚安,一切灵魂,一切思绪,一切的林林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