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失去了最爱的人

失去了最爱的人

发表时间:2021-06-08

【www.qg13.com - 相爱的人】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失去了最爱的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如果爱我是你的苦,你还该不该执着

如果失去是我的苦,我还该不该付出

如果孤独是你的苦,是否可让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回忆是我的苦,能否放过自己也放过你

我不想说那是为你流的泪,也不想说我曾为你流的泪,所谓的伤悲也只有自己才清楚。你的爱无路可退,我比任何人都懂,所以这一刻无比疼痛的总是我的心,每一个漫长的夜晚这样的叹息始终存在,这样的苦岂是别人可以明白。

别再想,别再念!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谁也不想辗转难眠,可偏偏都是转也转不停。曾经的一幕幕甜蜜的画面上演着,熟悉的话语重复着,如此这般的我该怎么合上双眼安心入眠呢?

当记忆的片段已深深的铭刻在

我的心间

我无法面对你牵强的笑脸

你用伪装的表情来掩饰你内心里

空虚的世界

就让我们的爱一切随风飘远

你失去了最爱的

找了一个不爱的人和你相伴永远

爱到了最后才发现了自己

陷入了爱的荒原

你为了追求短暂的幸福和奢求

却背叛了爱的誓言

苦苦的守候了着么多年

换来的只是一片过往云烟

......

珍惜并不代表拥有,那我就放手让你走,给不起你的未来是我今生无法停息的痛......

是不是在这么一个记忆深刻的日子总是会想起些什么?是不是午夜里的幽怨曲调总能唤起一些沉淀的记忆。。。这是一首让人听了感慨万千的歌,你的经历,我的眼泪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歌声里。失去了最爱的人所以感触;失去了与最爱的人以往的曾经所以感触;失去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让心从此变得空空荡荡。。。。此刻,除了读懂自己的悲伤已无法感知眼前模糊的世界。

曾经你用一种无法抗拒的光和热,把我融化在这漆黑的夜色中。如今,在这浓浓的夜色里,我纠缠不清的思绪将自己撕裂成一颗颗露珠,在空气中挥发、消散。如果有一天我也随之在空气中消散,你曾经的爱与恨是否也消失了?

爱就一个字,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何止一个字这么简单啊,爱你不容易,被你爱更是我难得的奢望。曾经对你的奢望只是一个见,可以看见真实的你,可以感知你的话语,可以被你肆意地调侃,可以没心没肺地对着你笑。真的没有奢望你会对我好,更无法预知你会在某一天执着地爱上我,也无法预知我的痴迷就是对你的伤害。如果这一切都在冥冥中就被注定,是否在那个彷徨的岁月就去寻找你的踪迹,即便是无影无踪也抵挡不过这执着的追寻。那么,是不是这样的爱就没有悲伤?是不是爱你就可以理所当然?是不是你的付出就会有好的结果?是不是当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这一切都已不再是梦......

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欣赏一种残酷的美.....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

都说尘封的记忆而对你的记忆何时才可以尘封?这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停止过的这份想与念在今夜竟变得如此苍白无力,随之而来的却是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强烈感受,爱你!我错了吗?难就这样失去了----我最爱的人!

从爱与被爱之痛到失去之痛!过程漫长却是酸甜苦辣滋味尝尽。而后的残酷是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放下!要痛多久才可以放下,要渡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才可以放下;要面对多少内心的挣扎和时间的考验才可以放下。既然失去了就要学着放下,这样的道理谁人不懂,心如明镜般清楚却很难付之于行动。

也许,当你离开我的视线我已无法放下;也许,当爱已成往事,我们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只是今夜,又一个七月,又一次感受失去之痛,我只能在陌生人的记忆里流连......

qg13.com精选阅读

我失去了,遗忘了的


微风吹过护城河岸,随着细腻的微波慢慢远去,我脑海里的记忆渐渐地浮起。柳树枝条在空中轻柔地摇晃着,使我陷入记忆的轮回中。

秋去冬来,渐冷的风凛冽得好似长满针刺,扎进我的皮肤。将我已麻木的神经,悄然唤醒。我睁开双眼迷茫地看着周围,有一点熟悉,也有一丝陌生,我质疑了我现在的生活。

依稀记得,窗台旁的走廊上我们的窃语,明月鉴证的夜空下我们的雄心壮志,缕缕青丝的柳树边我们的不舍。曾经我们许下的诺言,现在还能再实现吗?你是否早已忘却?

这个世界太过于纷繁,忙碌得让我们遗忘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使得我们失去了曾经所拥有的。

丝丝的月色,宁静地泄过我的心田,思绪再与无眠对视写意。泛黄的灯光下,听着轻盈的音乐,细细品味着曾走过的这些岁月,光阴似一把无情的刀,将曾经那些雄心壮志,美好誓言变得如此清晰,却又是如此模糊,如此遥远。

昔日的黄昏时分,最后一抹斜阳还留恋地抚摸着地平线,我们仰望着时隐时现的无尽星空,让自己的思维任性地在其遨游。任凭自己幻想在大学悠闲日子里的美好生活。现在似乎都还可以感受当时美好的期待与进人澎湃的心情。

今日阴冷的天空泛着丝丝红霞,霜雪弥漫的大地悬浮着缕缕寒气,透过迷雾的间隙,一缕缕光影洒落在人间,却显得几分不真实。大学了,我们早已脱离了高中,进去了曾经幻想规划千万遍的大学里。可曾经幻想着要做的事情,又还存在着几分呢?

曾经如能如痴的岁月里,曾想过放假去做一份兼职体验人生,而现在呢?却在假期里如高四般仍奋斗苦读。曾想过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潇潇洒洒地闲逛,而现如今却连如高中占地面积大小的校园的大门都懒得走出一趟。

曾想过没事了就去充满着诗意的涌动着灵性芬香的图书馆里,去享受流淌着书香旋律的知识。可现在呢?却只觉得医学院的图书馆显得格外冷清,不愿踏入其中,只得留下一丝遗憾。曾也想过朋友没事常联系,不心疼巨额话费,只愿得一丝朋友间的关怀。而现在还记得对方电话号码的又有几个?

曾经的曾经,太多太多的不舍。可最终也都成了遗憾。

知道时间不能停留,可还是伤心时间的流逝。也知道诺言仅仅是当时的满腔热血,可还是忍不住去坚信不移。也知道失去时必然的,可我还是感到无尽的哀伤。

生命中遇见的一些人,犹如在森林中撞到一棵树,虽然撞得很疼很疼,可在很多年过后,却再也感受不到那一丝痛楚了,只记得曾经撞过一棵树,遇见过一个人。有些人,在生命长河中,只是一副没有声音,没有情感,没有温度的动态图而已。失去了也就失去了,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

原来,我没有那么重要。原来,我并非不可遗忘。而对于时间,我们都一样。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司仪拿出一张百元钞票问在场所有人,谁想要请举手,大家想怕是司仪想出来整人的花招吧,没人说话。司仪说:我说真的,想要的请举手。

终于有人举手了,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举手了。司仪看了看大家,换了一张旧的百元钞票,举手的人明显的少了许多。司仪笑了笑了又换了张皱巴巴的有点破损的旧百元钞票,但是现场举手的人寥寥无几了。司仪请了一位小男孩上台,并把那张旧钞票放在他的手里。说:因为他一直举着手,下面的人哄堂大笑。小男孩的脸有些发红,司仪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拿出那张新的百元钞票说:我这张新的跟你那张旧的换换,可以吗?小男孩说:不用了,谢谢叔叔,新的旧的都一样。

司仪点点头,让小男孩拿着钱下去了,司仪让新郎新娘手拉手走上台,说:再美丽的容颜,总有老去的一天。再浪漫的爱情,也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如同我手中的钞票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慢慢变皱,变旧。但是也像那小男孩说的新的旧的都是一百元。它的价值不会因为上面的皱褶而改变。不是吗?希望新人能懂得爱情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等到容颜老去或是jiqing化为平淡的时候,就忘记了刚才亲口说出的爱你一生一世的誓言,请你们珍惜对方一辈子。

新人对望了一下深深的点点头。台下暴发了热烈的掌声,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渴望,不停地追求,不停地夺取,却不知道珍惜手边的幸福,到头来一无所有,什么也没得到!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失去了什么?


今天看了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

小时候,我们就是孙悟空,调皮捣蛋,大闹天宫;青年时,我们就是猪八戒,敢爱敢恨;壮年时,我们就是沙和尚,工作多了,老实忠厚;老年时,我们就是唐僧,啰啰嗦嗦,不怕麻烦。

听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想一想,10年前,你是什么样子

有一个朋友小蛮说,10年前,她还在读初中

有一天她给喜欢的男生写了一封情书,故意不留名

还特意在信里写道:我不告诉你,我是谁,我让小蛮帮我送这封信,你给我回信的时候,把信交给小蛮就好,她会转交给我的

初中的时候,好像每个女生都特别擅长故弄玄虚,一副不作死就会死的样子

但现在回想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矫情,更多的是单纯和可爱

还有一个同学,10年前,她追着王力宏,并且霸道的捍卫着自己的偶像,以至于我们一帮女生都跟他一起追着王力宏,窗前、桌上、本子、书上都贴满他的海报,我们约好有了钱,一起去看他的演唱会,找他签名、合影

于是,我们省吃俭用收集着他的周边,梦想着他的演唱会

10年后的今天,想起这些约定,就会想起那句话多少牛逼的日子都比不上曾经一起傻逼的日子

当年的我们傻得让人心疼,而那个时候却觉得有滋有味

10年前,我还是青涩的少女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家眼中的乖乖女

但是,10年过去,我并没有如大家所愿的一直安分的下去

不安分的想去世界看一看,闯一闯

那,时间到底带走了什么呢,我们又成长了什么呢?

小蛮说,如果换成现在,她不会这样婉转,她会更加直接一些

王力宏的偶像说,如果换成现在,她还会希望有人跟她一起追星,是谁都不重要

我说,换成现在,我肯定不会死读书,我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成绩好不好也不重要了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得必有失

关键在于,我们失去的是不是值得,我们得到的是不是配的上我们为此失去的

有一句话说: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其实,我现在仍然是乖乖女,只不过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因为我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必再对老师、家长的话言听计从

我想,我们都是这样,初心未变,只是方式不一样了而已

项飙:我们失去了构造爱的关系的自信 | 十三邀


18岁保送进入北大,26岁受邀免试前往牛津大学读博,现任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的项飙,是中国当今最富国际声誉的人类学学者之一。本期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项飙。他们是同龄人,许知远进入北大时,项飙正因为“浙江村”研究成为北大的明星。

1992年至1998年,项飙在北京南城的“浙江村”进行了六年的实地调查,调查成果便是这本《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这次的交谈从这本书开始。

项飙

许知远十三邀·第四季做调查常会感到心痛的无奈许知远:你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出了这本《跨越边界的社会: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某种意义上立即成为了经典,现在你怎么看这本书在你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项飙:我很早就受到认可,而且认可来得比较容易,不经意间大家都觉得我做得比较好。得到认可带来的好和不好是同时存在的。我变得勤奋了,觉得一定要做些事情。不好的地方是有了被认可所绑架的危险,做事情就希望得到认可,而且希望得到相当高的认可,这最后造成了油滑。可能我余生都得为此挣扎,没有解决的方案。2004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台湾朋友陈光兴在我新加坡的讲座上介绍我和这本书,他说我可能一辈子不可能再写一本书超越它了。我当时很惊讶,一方面我知道他在表扬,说我书写得很好。但是04年我才30出头,这个说法有点太离谱了。虽然是赞扬,但是赞扬得我实在不愿意接受。现在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有可能是我人生里面非常重要、不能超越的一个东西。不能超越并不是指思想深度,而是因为这个研究是在一个相当特殊的人生阶段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去做的。那时我很年轻,还在读本科,有想对世界进行有知识基础地批判的冲动。而且我也不是为了发表而做的研究,没有发表压力,完全放开,是一次拥抱式的、自己投入进去的调查。许知远:他们对自己被写进这本书有强烈的感觉吗?还是并没有那么在乎?项飙:开始的时候我比较担心,我用了谐音的化名,一看就知道谁是谁,所以不太敢告诉“浙江村”的朋友我写了这本书。我0405年回“浙江村”看他们的时候才知道其实他们非常重视这本书。有一个人买了二十多本,把每次去新华书店能买到的书全都买了下来。我觉得有些奇怪,里面写的东西完全不是赞扬性的,一些所谓的不太光彩的东西也在里面。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太在乎那些,他们重视的是自己能够被书写,奋斗的经历能够被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许知远:早上我们一出来与“浙江村”的人见面,他们就开始有困难向你表达,有不满向你抱怨。这个场景你之前就很熟悉吗?项飙:这次激烈一点,和年龄有关。当时“浙江村”人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边缘的,他觉得我来自于南方的农村,到北京做生意,能够做生意就好像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面临种种问题时,只会想怎样去咬牙克服。今天我们碰到的他们六十岁以上了,面对困难的心境很不一样。那时候他有希望,有下一步计划,还能再赌一把,现在不可能这么想了。做人类学调查经常会感到心痛的无奈,因为你明明知道你做不了什么。那你听他说话的时候,你究竟在听什么?他告诉你他的困难,是想让你找一个解决办法,可是你听他说话的时候,是希望听出一些理论含义来的,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但是你直接听他要寻找解决方案的诉求,你又没办法去应对。许知远:温州经验、温州精神在当代语境里面被极大地缩减化了。如果更公正地描述这种精神,会是什么样呢?项飙:温州给人的印象是可以在体制之外,在没有被赋予正式资源的条件下,能够自己发展出来,“浙江村”就是它空间上的放大。《浙江村》这本书核心的想法是,市场交易可以把原来紧紧附着在土地上的村子里的亲属关系、社区关系放大为一个很大的社会网络。通过这个社会网络,大家能够在不同的地方互相呼应,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地方政府互动,从而形成一个相对自主的空间——在资源调配上,甚至在应对政府政策上。现在温州精神确实遇到了危机,因为完全靠自己的乡土关系,从不同侧面对正式制度进行打洞的办法已经不灵了。实践的知识更有魅力许知远:你的整个青春期正好是80年代文化热的时候,而文化热中很多东西是文本性的,但是你好像对实践的知识兴趣更强烈。项飙:我对文字的距离感很多人都表示惊讶,他们不相信我,其实我阅读是很差的。一般知识分子说,阅读给他一种智识的愉悦、心灵的平静。我没有那种感觉,有时候有,但是大部分时间我阅读很痛苦。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也有好处,文字都是成形的东西,而我觉得成形的东西不够有魅力。国有经济在温州基本不存在,温州人就不断地做生意,想办法谋生,实践非常多样。大家坐下来聊天时都会讲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怎么做生意,非常具体。他们讲自己现在进行中的事情时,那种实践的、未成形的、人们在不断摸索的东西,让我体验到了实践当中知识的美感。不过美感确实需要一定的距离才会出现,需要一个转译过程。距离感和超越感意味着某种优越感,给你一种能控制生活世界的感觉,而不是生活世界完全在主宰你。可能经济上你还在挣扎,但是你可以在精神上从上往下地去看它,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看这个世界。人的反思能力在下降许知远:即刻性、“附近”的消失,对人本身的改变是什么?一定会直接改变人的心理、个性。我很好奇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会变成什么样?项飙:似乎是一种反思能力的下降。一切东西仿佛没有距离了,快递马上把东西给你送过来,不能达到你即刻的欲望,就会很恼火。但你不会去考虑快递小哥和你的关系,因为这不是一个常规性的关系,每一次、每一个即刻都是不一样的快递小哥。你就这样被一种方便感裹挟着从一个即刻到下一个即刻。许知远:“附近”很大程度是可以介入的,你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但是现在这个世界是所有人都要变成旁观者,没有任何机会参与这些事情。项飙:我有一个总体的非常粗略的感觉。一方面原子化、个体化,那种具体而微的人和人的关系会变得比较松散。但是同时信任和意义系统高度甚至极度集中化,我不太信任你,但是我们都信任支付宝,对复杂的技术构造出来的抽象系统高度信任。如果不信任,不可能有这种即时性、方便感。第三,最原生的社会关系会本质化,靠生物学界定的关系,如父子关系、代际关系被重新认为很重要。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一种自信,能够在“附近”构造出一种爱的关系。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在一个单位也好,哪怕在公共汽车上相遇也好,都有自信去构造。但现在我们好像丧失了这种自信,不再觉得能够构造出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所以就越来越拿超社会的生物关系作为意义的基础。再一个是理性计算,通过大量的信息对比进行关系匹配。对这种现象一个理解的角度是经济理性的极度扩张,把原来很自然的爱的感觉消灭掉了。但我觉得更贴切的解释是这种自信的消失。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许知远:你觉得一个理想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项飙:要很在地,要有非常强的敏感性,对古典的东西当然要熟悉,但一定要划到现在的实践中,他的神经一定要跟着时代跳动。你的出发点必须是现在的困惑,必须是大众的困惑,必须是最新的变化。你的出发点不能是孔子说了什么,亚里士多德说了什么,或者马克思说了什么。孔子当时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不能这么问,你要问的是,如果孔子活在今天,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像他这样一个思考者,他问的问题是什么。许知远:现在回头看,驱动你做这些事情的热情到底是什么?项飙:智识上的好奇,跟所有搞研究的人一样。还有一点,你以一种非常具体的方式活着,你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活着,你希望能够对自己生存的环境给出一些说法。如果不能够给出说法,好像我就不能自我实现,好像我就真的跟历史、周边擦肩而过了。一方面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另一方面你知道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哪怕你再渺小。

致最爱的人


同一趟列车,一个南京,一个西安,本意是去送你的,结果,是我先下列车。去见你的前一个晚上,整晚的睡不着,想了好多种看见你之后的场景,还想了,自己会不会哭。。。是不是好傻!

2012年的8月29日,我永远的不会忘记!那是你去西安的日子。

看来我是一个反射弧很长的人,走下列车,望着你离我而去,我没有哭,居然也没有想哭的冲动,曾经我以为我自己会哭的。当时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你呢,还是我是一个多情的人,而你,只是我习惯了你在身边,你不在身边,我是不会有感觉的,有点可怕的念头呢。。。事实是,你一直在我心里,而且彻底的融进了我的生活中。那天你说,手机要上交了,以后只能周末的时候才能联系妞妞了呢,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哦,出门自己注意安全,一定要按时吃饭。。。。后面已经不记得你说了什么了,只记得,自己当时哭的好凄惨,眼泪忍不住的流着,怎么也止不住。之前,上一天休息一天,早就让我忘记了什么时候是周末了,周末好像与自己无关,现在,每天都在盼望着周末的到来。无形之中,你已完全占据了我的心,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小屋中,满屋子都是你的身影,满屋子都是和你的回忆,亲爱的,真的很想你!

现在回想起电视中的情节,自己以前嘲笑的那些狗血剧情,现在自己一件不落的做了一遍,却不觉得傻!爱了的人,真的是傻子。你的一句心疼,会让我的眼泪断线。想起你的那句,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我现在体会到了你的爱,因为,你去了西安之后,我觉得西安是那么的情切,你每去一个地方,我总是特别的渴望去那个地方,就像从北京回到了南京一样,只因为你在南京。我也回你一句,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等你年底回到家中的时候,希望你能看到,今日我为你写下的心情!等你!

失去的青春,难寻回的人生


北国清晨的天空,依旧星辰闪烁。站在窗前静默遥望远方的星空,把心情融入寂静的晨空中,用初春清冷的空气洗涤着孤寂的心灵。让心中的惆怅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即将升起的朝阳下。

在这即将迎来太阳升起的清晨里,感受着依旧不急不缓前行的日子,感觉自己似乎模糊在了岁月的迷雾中难以寻找到生命前行的方向。只是那些往昔日子里的斑斑痕迹还在记忆中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记那些失去的美好岁月。逝去的光阴已经蹉跎了不知多少飞扬的青春和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的日子,失去的青春岁月不会为我的忏悔而忧伤。不是岁月无情,岁月只是见证了你挥霍的青春,也记录了你流过的泪水和汗水,其实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都是从自己手中溜掉的。

静水流年,时光飞逝,人世间风云变幻莫测,等到你彷徨踌躇地一个转身已经是沧海桑田,那些青春的美梦枯萎在了风霜雪雨的现实中,人生中最能表现自我的青春舞台已经是演出结束曲散人空。那些如夏花般灿烂的日子渐渐走向了秋叶纷纷飘落的季节,你只能一路风尘走在人生之约的路上,把童心的天真,少年的懵懂,青春的张扬统统装入人生岁月的行囊。

岁月悠悠漫长,可人生的青春很短,仿佛如梦一样的青春岁月落在淡淡平静的日子里慢慢变成了模糊的记忆。那些记忆中,年少的心总是希望时间过得快点,盼望着快点放学,盼望着暑假和寒假快点来临,在雪花飘飘的日子里又迫切期待新年的到来,总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不知不觉中鬓角开始一点一点染霜时,却守着剩下的岁月品着苦涩的时光咖啡,回忆着那逝去的青春,却怎么也寻不回那段青葱岁月的芳华。

青春就如一场梦,等到梦醒时分只能在岁月的杨柳岸边,和青春来一场回头相看泪眼的惜别剧情。真不知道是失去的青春改变了人生,还是人生搅扰了青春的梦,但是无论如何失去的青春再难以寻找回来了。

永失最爱


认识的那一年,启煊二十五岁,刚研究生毕业,玫19岁,中专毕业已在这座城市独自闯荡了一年。一个意气风发,一个娇美可人,站在一起恰是一对才子佳人。

说起来,他们的相识还有些落入俗套。

启煊毕业后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白天在一家五百强公司中做着西装革履的人力资源,人模人样地在办公室的格子间穿梭,看似风光无限、前途似锦;可是夜幕来临,当他披着月色星光回到出租屋,迎接他的是满屋的冷清,他才发现自已有多孤独。这座忙碌的城市,连朋友间的相聚都显得那么奢侈,更多的时候,是点上一支烟,漫无目的地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晃悠,为别人的故事唏嘘,更为自己的叹息。

那晚,他无意中登陆国内颇有名气的相亲节目网站,浏览网站上发布的征婚女子的照片,明艳照人的玫一下就打动了启煊久已沉寂的心。玫也在这座城市,他加了玫的微信,聊了近一周,自然见了面,居然没有传统的见光死,玫真的如照片中一样明丽,一米六五亭亭玉立,KFC中,他们面对面的那一刻,又或是她莞尔的那一刻,启煊知道自己沦陷了。

玫和启煊就这样在一起了,像千万个爱情故事的最初一样美好甜蜜。

玫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当业务员,出身农村的她家境并不好,上有姐姐,下有弟弟,读完中专,就早早地出来赚钱补贴务农的父母、供弟弟读书。尽管生活的压力不小,但玫拥有乐天的性格,或许跟她年龄小,涉世不深有关,没心没肺,却少有市井女孩的世俗的一面,玫从未问过启煊的收入,从未要求启煊为她买过什么。

甚至还常用她微薄的收入给启煊买双袜子、充个手机费;玫工作清闲,也没有太大的事业心,空闲的时间,玫会自己做些小手工,来装饰他们俩的小屋,煊下班回家,常有些惊喜的发现:要么桌上多了一束绢花,要么墙上多了桢像框,框内多是启煊曾经赞过的杂志中的插画。渐渐的,曾经简陋的小租屋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玫不太会做饭,但因为煊却爱上了煲汤,那天玫在家等启煊下班,无聊中,找出了些食材,玫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样的菜,干脆一古脑扔进了沙锅,待煊下班,推开家门,明黄的灯光,氤氲的蒸气,以及门内那个明艳的女孩,他再次怦然心动,眼角似乎有点湿润,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他觉得自己如此幸运,终于有个休憩的小窝了。

那晚,启煊久久地搂着玫,满心感激。

他们就这样相爱着,简单朴素,又时时充满温馨和感动。

多少年过去了,启煊还记得,那个部门聚餐的夜晚,他喝得酩酊大醉,深夜一点多才被同事送回家,吐得满地、在沙发上不省人事的睡了过去。是玫,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帮他洗脸擦脚,收拾一片狼籍的房间,接着又为他拾缀去另一城市出差的行李,凌晨5点把他喊醒去赶航班。去机场的路上,启煊不停的收到玫发来的彩信,全是头晚他醉得不省人事时,玫童心大发,让他摆出各种造型的留影,他知道,为了能让他赶上航班,玫一晚没睡。一想到玫,启煊心中暖暖的满满都是爱。

还以为就这样天荒地老。

日子是拒绝平淡的,总会有些不和谐的音符跳出来。先是启煊的母亲,跟启煊表达对玫学历的不满,对这位离异多年的母亲而言,硕士学历的儿子是她此生最大的骄傲,她认为天下最好的女子配她的儿子都不为过,谁知现在的准儿媳居然只有中专毕业,尽管玫的外表和性情都无可挑剔,但中专学历总像根卡在她喉咙的刺,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然后是启煊的同学,刚开始启煊参加同学聚餐时会带上玫,毕竟玫漂亮,走到哪,超高的回头率让启煊觉得超有面子,可时间长了,玫和他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没有共同语言,他们说的、谈笑的,玫都无法附和;甚至有同学偷偷问启煊,咋没找个学历高点的。

后来,启煊不再带玫参加同学会,玫也从不主动提要去参加煊的同学会。尽管后来玫去参加成人自考,但毕竟学历这东西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拿到手的,启煊开始有些惶惑。

不过,真正让启煊的感情发生摇摆的,是玫的家庭。农村的家始终是她最大的负担,她的大部分收入都拿回去支撑弟弟的学业。而启煊也才刚工作,收入也仅是这个城市的中等水平,还要负担房租、水电,家里已退休的母亲,还有早已和他母子分道扬镳如今卧病在床的父亲,启煊不是那种有强烈金钱欲望的人,但他内心还是向往轻松点的生活,他不想以后两人在贫困的生活中磨灭爱情。

他想分手了,一个牵强老套的理由,玫就这样被分手了。

我至今不明白,为何玫没有争闹,因为我知道她是深爱着他的,或许年纪轻轻的她知道放手是一种成全,爱到极致是给他想要的自由?

玫走了,至始至终没有问启煊要一个真正的理由。

几年后,启煊找了个同样学历家境不错的妻子,收入水平和他差不多,结了婚,生了孩子,可是两人经常争吵,讽刺的是,他们间争吵的导火线往往都是因为钱,高学历的妻子不会做家务,还固执地认为供房养家都该是男人的事,启煊的工资、奖金一分不剩地全被妻子管控起来了。启煊常常觉得生活像个铅球一样压在胸口,令他呼吸困难。

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上一支烟,启煊似乎在缭绕中又看到了玫那张明媚的脸,他常常想:如果当初他对爱情再多点坚持,如果他对玫的爱再多一点,如果他少点现实,如果他对未来再多点乐观,如果他和玫走到了最后,生活是不是会是另一副样子?

终究还是没有为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空的勇气,终究还是爱得不够深。可是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没有如果,当你选择了坦途,你就得忍受平坦的枯燥,你躲过了艰难和曲折,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崎岖坎坷中的乐趣。就象故事中的启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