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一首歌】母亲永莲

【一首歌】母亲永莲

发表时间:2020-08-07

【www.qg13.com - 情感故事母亲】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首歌】母亲永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姓王名永莲,字兰兰,生于1930年,逝于20XX年,系镇雄盐源乡绅王天富之长女。听老辈们讲,外公有勇有谋,外婆精明能干,强大的遗传基因,母亲自小聪明伶俐,识字念书、裁剪刺绣,方圆闻名。母亲虽家境优越,但由于地处闭塞乡村,本欲外出求学却因外婆心疼不舍而搁浅,于是终究封闭在养尊处优的小世界里。

解放前夕,经常上云南下四川的外公预感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将到来,虽有不舍,也择时为母亲办了婚礼送母亲出嫁到罗坎,心想母亲脱离原生家庭也许能过上安稳的日子。那个年代的婚姻很讲究门当户对 ,对方虽无外公家 名气大,但也是有产者人家,自然逃脱不了革命浪潮的冲击。丈夫死了,其寡母相继去世,家产大部分充公,不到18岁的母亲带着一个老妈子、一个小丫头迁到罗坎街附近一个叫半坡的地方居住。其间,外公、大舅被人民政府镇压,外婆被押送金沙劳教,家中尚有弟妹五个,最小的弟弟还不足3岁。外公临刑前被允许会见了母亲,嘱托她要帮助外婆拉扯大弟妹,就这个嘱托,母亲牢记并践行了一生,直至她弥留之际,还告诉我,她对所有弟妹个个都喜欢。www.qG13.COM

母亲爱弟妹,母亲爱子女。

母亲生性恬然,又知书识礼,家庭虽遭重大变故,仍受乡邻尊重,在大家帮助下,母亲把最小的弟妹接来照顾,日子倒也过得下去。母亲寡居的第5年,父亲出现了。据父亲老年回忆,他那时刚从外地当工人回到家乡,有次从半坡经过看到一女子,用父亲的原话说,长得太好看了,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么个情况,不顾家庭反对,寻媒前去提亲。那时的父亲身材高大魁梧,还算识文断字,且在外闯荡见过世面,正是年轻姑娘心仪的对象。父亲这一举动惹恼了奶奶,但奶奶太爱儿子舍不得责难,于是把怒火转嫁到儿媳身上,这给以后母亲与奶奶之间关系的不能融洽埋下了种子。

父亲提亲成功,将母亲迎娶至家。从此,母亲不再只是王家长姐,还是方家媳妇,是子女们的母亲。

母亲与父亲风雨几十年,共育子女五个,四个走出农村,一人留守家业,虽谈不上成才成大器,但也都能自食其业,支撑家庭,奉献社会。对此,父母二老一直是颇为自豪的。

我是老幺,我出世时,母亲已40有余,记忆里小时候的母亲乌黑的头发,长长的辫子,白皙的皮肤,不胖不瘦的身材,穿着自己裁剪缝制的简单整洁的阴单布蓝色系列服装。那时,我们家常是村里女人们聚集的场所,有找母亲裁剪布料讨教手艺的,有找母亲取鞋样制作各式布鞋的,有请教母亲如何做甜酒、做豆豉、包粽子的,还有请母亲帮忙念书信的,甚至有找母亲断家务纠纷的......我小时候常呆在母亲身边,看着她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崇敬。

我长大读书了,假期里习惯睡懒觉,家务事也不甚懂得,常被隔壁大婶作为教育女儿的反面典型。对此,母亲说,假期嘛,就是让娃娃休息的,多睡一会没关系。至于做家务,以后生活需要了,她自然也就会的。只有读书,错过了读书的年龄以后就没机会了。我想,这应该是母亲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和感悟。她从曾经的天堂到现在的人间,从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到样样精通的农村大妈,她一直在蜕变,在成长,她非常遗憾当年自己没坚持外出求学走出家乡,她是真正切身体会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们从小就被要求把书读好,离开农村。父亲母亲文化不高,理论不多,但他们身心散发的勤劳、坚韧、豁达、奉献等优秀品质浸润着我们成长,伴随着我们走向未来。母亲最后时光里,我们常常前三后事的翻来摆谈,得知我儿打算去求学,她总结性地说,好,是个好地方,刘皇叔在的地方。托母亲的富,儿子如愿以偿考入了川大读研。

母亲爱美,我还曾经调侃母亲是一个有小资倾向的老太太。小时的记忆中,她从田间地头劳作归来,常常会带回一些漂亮野花,让我们简陋的屋子与众不同。母亲从不忽略平淡生活中的任何一点美。还记得有一个端午节的早晨,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唤我幺,快起床,栀子花都开了,我一睁眼,青翠欲滴的栀子花就在眼前,鼻子里那种清香的味道至今我都好像还能感受得到。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们,鞋好遮半身,鞋要穿周正,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这应该是我们接受的最初的礼仪教育。我们逐渐长大,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审美装扮,母亲会不时表扬我们,这件衣服很合适,好看,头发这样梳,漂亮,这双鞋配这套衣服,对头......这算是母亲对我们的赏识教育吧。爱美的母亲就是这样在我们心里播下了赏美的种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生活中还有种种的美。我们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晚年时母亲经常转动轮椅坐在鱼缸前,静静地看着在鱼缸里游弋的金鱼,问她到底看啥,母亲微微一笑好看。

母亲非常敬重书籍。我们家有阅读的习惯,父亲喜欢看一些传奇类的故事型书籍,打小我们就跟着读《杨家将》、《呼家将》、《八仙过海》、《镜花缘》、三言二拍等等,对这些书,母亲不看,也不阻止我们看,但她会把每本书都用旧报纸把书皮包好。那时候,年幼无知的我错误地认为母亲不喜欢看书。后来才知道,母亲是不看她喜欢的书。二姐三哥外出读高中时,间或会带一两本小说回家,母亲同样将这些书皮包好。再后来,他们参加工作了,带回家的书稍稍多了起来,其中就有一套《红楼梦》,母亲不再只是包好书皮,而是把这套书据为己有自己慢慢看,谁要看,得向她申请,看了要及时还给她。母亲对这套书情有独钟,一直妥善保存,到现在除了书页发黄,其它依旧。除了这套《红楼梦》,母亲还很喜欢看有关宋氏姐妹的书,毕竟母亲少年读书时的课本上常有关于中山先生的内容,对中山先生特别的敬仰,直到生命尽头时,母亲枕边都还放着《宋氏三姐妹》和放大镜。

母亲弥留之际,一日午睡醒来,清醒无比地告诉五姐,她梦见她的爷爷和奶奶,梦见了她的老家盐源水井坝营盘上,木兰花正大团大团地开着......我们知道,人生近百年,母亲其实一直眷念着她的少女时代。

相关知识

有一首歌那么悦耳


到底我该怎么说 你才真的明白我

这颗心 一直留在你心窝

追随你我无论天涯海角都会陪你过

陪着你 仰望冬天的烟火

如果没有了寂寞 你也不会再脆弱

也许思念也会变得很单薄

说起这首歌的主人其实我是很少了解的,因为我觉得他不属于我这个时代,他的歌曲也不适合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开始偶尔听听他的歌曲了,特别是这首歌《爱情码头》,这首哥的旋律歌词的意境还是可以打动我们的。但是我喜欢这首歌的主要原因是每次听到这旋律的时候我可以想起我的好兄弟。

不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我总是说他敢不敢跟上我们的节奏,不要总听他的哥,让他听我们喜欢的歌曲,但是他还是依旧一样,独自享受这属于他的音乐。他就是小冉,一个年纪比我大却是我学弟的家伙,还记得我们刚见面的时候,因为没有了宿舍他便无辜的要和我们学长住在一起,开始我觉得他很快就会搬出去的,我们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吧!所以说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后来的我们不仅有了交集,还是成了好朋友,好兄弟。我们一起去食堂,一起打篮球,一起玩游戏,一起喝酒,一起打牌。还记得一次我们喝酒他喝醉了,他对我说把我当做兄弟了,

就算你回四川了,你还是我的好兄弟!他非要问我有没有把他当做兄弟,我笑着说他醉了,没有回答,因为在我的心里面早就做出答案了。

兄弟,说真的谢谢你,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我注定不是属于新疆的,但是我真的没有后悔来到这个地方,我收获的东西已经足够让我满怀欣喜了。即使相隔千里,兄弟永远在身边,希望你在你自己的旅途上永远开心快乐!

一首歌《好的未来》


一首歌《最好的未来》

艺术,这俩个子是最富有魅力的俩个字,学习艺术可以修身养性,从俗到不俗,艺术品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精髓,历史,可以让人明白人生的哲理。从古至今,艺术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一幅画,一首歌,一件工艺品。我听过很多歌,但我最喜欢听的是《最好的未来》。

《最好的未来》是老歌,是刘若英唱的。虽然现在流行什么韩国歌曲,我虽然是00后,但我并不喜欢听这些歌曲。韩歌听起来虽然很酷,但不是贴进生活,而中国歌听起来是在描绘着我们生活的酸、甜、苦、辣、。《最好的未来》虽然是一首老歌,但让人们深刻地根受到山区孩子所需要的关爱。里面有一段歌词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关爱,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虽然短短十几个字,但告诉人们: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关爱,钱不能代替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别以为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其实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但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陪伴在他们身边,心情不好或受到了委屈可以跟父母说话,但如果长期不陪伴在孩子身边,不仅会造成心里障碍,久而久之更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离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孤独的时候,想跟父母说说话的时候,父母却远离家乡,他们会被同龄孩子嘲笑是没有父母的孩子,父母抛弃他们等等。父母在身边可以管教他们,不会是孩子误入歧途,种种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所以钱不能代替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价值。

《最好的未来》这首歌告诉人们:孩子需要被关爱。这就是我介绍这首歌的原因,希望父母们去多多听这首歌,多多回家陪伴孩子和父母吧!

一杯茶,一首歌


午后小睡醒来,为自己泡了一杯淡茶,选了一曲音乐,舒撒一下还不算怎么凌乱的思绪。

喝一口茶,唇齿间泛起淡淡的茶香,不禁又一次浅饮。听着音乐,心里泛起的是如同乐曲里的情愫,不经意间心绪走远。

看看窗外,还是很温暖的阳光,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秋风只是凉了一些,燕子还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我想,也许它们是在商量何时启程,飞去南国躲避严寒吧。近处的花草,欣然的接受着秋风的馈赠,把以往娇媚的容颜结痂打籽,在秋天的凉风里,酝酿下一季的春暖花开。田野的的高粱笑红了脸,像一位待嫁的新娘,羞答答的在枝头抿着嘴。一片片稻田,金灿灿的在秋风里舞蹈,急切切的盼望着走进主人的家门,入仓欢笑。

凝望着眼前灿烂的秋色,虽然失去了花枝招展,但是并不凄凉,并不哀怨,并不萧瑟。因为这是成熟的季节,因为这是收获的季节。这样的季节里充满喜悦,这样的季节充满欢声笑语,是任何一个季节无法比拟的。谁说秋风惨淡秋草黄,我言秋日胜春潮。你看,渐渐浓郁的秋色里,从橙黄点点到万里山河一脉金黄,哪一处不是成熟的果实,哪一处不是丰收的喜悦。季节一程一程的流逝着,岁月一轮一轮的更迭着,年年岁岁春草绿,岁岁年年秋草黄,春播秋收笑颜开。

这样的季节,无需远行。只要一种安静、优雅、祥和、无欲、无争的心态,享受现世的安稳、岁月的静好。寻一隅独坐,煮一杯淡淡的茶,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首唐诗抑或宋词,再用笔写一下此时此刻的心境,这样的日子多好,静听风雨,闲看落花。品茶邀秋风,与我一起画峨眉,赏菊看花黄。

心随着温婉的音乐,祥和着、轻快着、舒缓着这个时节,朵朵白云,就像记忆的花,开在经年的渡口。心窗打开,遥落下满心烟火往事,以禅心云水的情结,倾泻在秋日里的一杯淡淡的茶香里,一曲缓缓地音乐里。薄薄的秋阳下,往事恬淡而悠远,静静地在心底散发往事中的清欢,悄然划过心海。

在北方提起香蕉是人人皆知的,但是要是提起芭蕉,就有些弄不明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了。芭蕉,对于我而言,我只知道它是一种植物,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里。风淅淅,夜雨连黑云,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就想,芭蕉应该是很美的吧,要不为什么总会出现在唐诗宋词里,说的都是芭蕉,而不是香蕉呢?所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开始询问:

芭蕉开花吗?

开花。

芭蕉结果实吗?

笨蛋,芭蕉当然接果实了,要不怎么叫芭蕉而不叫香蕉呢。

那我怎么没听说有卖芭蕉的呢,果实能吃吗?

因为芭蕉和香蕉有点相似,所以人么就把它们混淆了。

你的意思是能吃,它们差不多?

我被人白了一眼,也知道答案了。

香蕉,吃起来口感甜润。从颜色上看,香蕉未成熟时为青绿色,成熟后转为黄色,带有褐色斑点。果肉成黄白色,横断面近圆形。芭蕉,口感略甜,回味有一点儿酸。芭蕉果皮呈灰黄色成熟后无斑点,横断面为扁圆形。

此时,杯中盛的些许的茶已经凉了,音乐循环放着,我无语着

原来,一份情怀一直婉约在四季的风里,又像是静静的居住在我的心里。看眼前已经不华美的叶片即将飘落,真有些担心,时光旧了,我也会成为一朵枯黄的花蕊,在深秋里黯然失色,任秋霜染白了华发,这世上最残忍的东西,莫过于如飞一样的时光吧。总喜欢一个人,盈满屋子的静谧,将寂寞开满。

知道,已经是时过境迁,虽然那种最初的念还在心底,时刻索绕出不是风花雪月的片断。却早已是与爱无关,仅仅是,怀念而已。你瞧,有一枚落叶,在秋风中滑落了。我多想走过去,捡拾起来,给予它我手心里的温暖。看见了落叶的姿势,任秋风吹拂叶片慢慢的飘落。就如这人生,有诸多事,由不得你,那么只有顺其自然。

坐在这样一个秋日里,喝着茶,听着音乐。有往事飘过心头,又悄悄的溜走。

窗外吹过微凉的风,落花满径。虽已是菊繁蟹肥时,却是蕊寒香冷蝶难来。静静的安于一隅,用文字慰藉心扉。煮一盏茶,听一曲音乐,写一阕干净清爽的文字。在一片叶里,轻嗅一段光阴的味道,任华年敲打经年的记忆。在前行的岁月里,在心中索绕的似有似无的一丝丝温暖,会陶醉一份久违的感动。

在秋风里,我似乎又看到了下一季的春暖花开,我看到了枝头的丛丛新绿,婀娜的缀满树梢。我看到了满树的花朵,妩媚嫣然的抱枝憨笑,春花渲染了一径朱红。那么,你就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等着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