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站在您的角度,见证我的成长

站在您的角度,见证我的成长

发表时间:2020-08-10

【www.qg13.com - 讨好我的方法】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站在您的角度,见证我的成长",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爸爸问我:都说儿女是上辈子的讨债者,你是不是呀?我想都没想回复到:老爸,您知道就好。我们相视笑了一下,爸爸便没有再说话。

爸爸总是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但我这个棉袄他感受不到温暖。

我和爸爸相差了二十几岁的年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经历千差万别,爸爸是从小吃苦长大的孩子,但我却不是。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跟在爸爸的后面转,我觉得只要跟着爸爸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渐渐的我长大了,我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便闯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旅程。但当我失败或受伤时,回过头,爸爸依然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我很少吃苦,在一次校外实训时我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在回学校的路上给爸爸发了一条微信,倾诉了我所有的不满和委屈,我本想得到爸爸的安慰,可是爸爸的回复却更加让我生气,爸爸让我通过这次的经历学会调整心态和积累经验,他说未来的路很长,他没办法一直保护我。可是在气头上的我根本就没法听爸爸讲道理,我断了网络决定不理爸爸,不知道过了多久妈妈发短信给我,我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的情绪让家里人都陪着我不开心,我当时有些后悔,心情沉淀了许久后便向爸爸道歉,虽然我知道爸爸根本不会生我的气。

有的时候和舍友谈论童年,我便经常提到我爸爸,小的时候爸爸十分严厉,因此我也经常挨打,小时候的我很怕爸爸,爸爸要求做的事情我都会乖乖去做,可是我长大了,我变得叛逆,我不再按照爸爸所认为对的去做,后来我一次次的让爸爸失望,我的内心却没有半点负罪感,我也觉得爸爸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我。

那也只是我觉得。夏天是女生穿裙子的季节,舍友问我怎么不穿裙子,我随口到,我有一条裙子,还是我过生日时我爸给我买的,可是我很少穿。舍友便提到爸爸很疼爱我,我当时一愣,我仔细地想了想,我的大布偶,我的暖手宝,我的手提包等,好多女生的东西都是爸爸买给我的,我想到爸爸精心为我挑选的梳妆台,爸爸主动替我背黑锅,好多回忆浮现在脑海,我冲着舍友笑了笑说到原来你说的是真的。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这是一部爸爸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的故事,里面有一段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大女儿拿到了全国冠军后离开了爸爸,她在一位国家级的教练指导下进行练习,她回到家里给其他人指导时,爸爸指出了她的错误,她便不肯信服,于是与她的爸爸进行了一次摔跤,将自己的爸爸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旁观的妹妹和表哥没有惊喜,只有惊讶。我记得她的妹妹告诉她:不是你变强了,而是爸爸变老了。我一直在向我同桌吐槽这个不孝顺的女儿,可是我却没发现,我也同样不孝顺呀。

那个既严厉又疼爱我的爸爸也老了,他已经鬓发斑白,视力开始下降,但是依然那么可靠。作为小棉袄的我,也应该去晒晒太阳了。

从小到大我写过无数篇《我的妈妈》,今天我也要诉说我的爸爸,我要学会站在爸爸的角度,见证我的成长。

延伸阅读

去年禁忌华语片,见证一个女人的成长


女人四十,会是什么样子?

有些人会成为人生赢家,事业生活两得意。

更多的人,要承受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孩子……简单的字眼背后,是沉甸甸的真相。

20XX年平遥电影节上的爆款——新加坡电影《热带雨》,就向我们讲述一类中年女性的困境。

故事中,迈入40岁的女教师阿玲快被压垮了,工作不被认可、家庭责任大、不孕、丈夫出轨、师生恋……

01

生活,很糟糕

阿玲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和一个新加坡人结婚多年却无法生育。

为了要孩子,经常要自己朝肚子上打催卵针,定期去医院检查。

原本是夫妻一起努力的事,但几年过后,丈夫渐渐灰心、放弃。

丈夫对阿玲越来越冷淡,甚至连人工授精手术都让她一个人去做。

除了生育任务,阿玲还得负责照顾瘫痪的公公,喂饭、穿衣服、更换尿不湿……

阿玲承担起“妻子”的所有责任,丈夫基本上是甩手掌柜,整天“加班”,实则早已出轨。

导演陈哲艺说,婚姻里,女人选择担当,男人则倾向逃避。

最“爆裂”的场景出现在公公的葬礼上,丈夫的情人和小孩公然现身,他们三人有说有笑,和谐得像一家人。

丈夫没有给阿玲任何解释;第三者无半点愧疚、尴尬,很坦然;其他家人也似乎见怪不怪。

那一刻,阿玲,彻底成了局外人。

不,也许更像是一个免费保姆,负责照顾老人,维护家庭关系。而现在,她应该“功成身退”了。

阿玲的温顺与包容,阿玲的责任感,没有换来公平对待。

这段婚姻里,她没有得到半点尊重。

被背叛、耻辱……在纸钱燃烧的熊熊火焰前,阿玲几近崩溃,但,她最激烈的举动也不过是一股脑儿把纸钱倒进火炉里。

她,依然是隐忍的。——说到底,爆发又有什么用?大概只会换来更多的冷眼和嘲笑。

02

工作,也很糟糕

阿玲的职业是中文老师。

在学校里,她没什么存在感。

无论校长、其他老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中文,“不就是中文课嘛”。

阿玲很落寞。

效率至上的国际大都市新加坡,英语才是通向成功的象征。

而在阿玲的老家马来西亚,保留着更多“传统”的华人社区,中文的应用更广泛。

中文,是她的职业,也是她身份的象征,孤独的源头。

导演陈哲艺对“中文”元素的运用太巧妙。

透过中英两种语言的对立,我们不仅看到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偏好,也看到“传统女性”阿玲在面对现代社会时分裂的内心世界。

中文,在新加坡教育体系里“流浪”;阿玲,在现实世界中漂泊,被边缘化。

某种程度上,阿玲,就像是我们,不少奔赴北上广深的三四五六七八线女孩。

曾经也满怀希望,曾经觉得可以征服、融入大城市,最终却被现实狠狠教训。

我们身体上成了大城市梦想的建设者,心灵上却是大城市角落里的孤独灵魂。

03

希望

只有和学生伟伦在一起的时候,阿玲才轻松自在。

父母在外、独自生活的伟伦,也是唯一认真对待阿玲中文补习课的学生。

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回家,吃饭,吃禁忌意味十足的榴莲……

她需要丈夫缺席的情感寄托,他需要弥补父母不在场的缺憾。

爱情,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

两颗孤独的心,彼此成全。

师生恋,自然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但从剧情来说,欲望、禁忌之间的摇摆,正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人性的复杂和挣扎。

某种程度上,彻底的沉沦,也拯救了绝望的人生。

最后,阿玲坚决终止了一切。

他们的感情,就像热带的雨,来得猛烈,去得突然。

影片结尾,离婚后的阿玲只身回到马来西亚老家,阴霾灰暗的画面变得阳光明媚。

回到了老家,找到了“根”,阿玲的脸上也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

导演陈哲艺在采访中道出了这个笑容的含义:

“于我而言,《热带雨》就像是一位女性的精致画像,描绘了一位在事业和婚姻上都不被认可的女性如何在路途中发现自己、定义自己。主人公玲不是宿命的受害者,面对这场"战役“,她带着尊严,优雅地展现了沉默有力的韧性。”

《热带雨》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和反复观看的电影,平静的画面,克制的表演,缓缓流淌的东方故事让你不难想到李安和侯孝贤。

而我最喜欢陈哲艺导演对台词的构思,词非常非常少,但却用很巧妙很细微的动作、画面、雨声诠释出了人物关系的变化。

影片最温馨的一幕是,一天,因为保姆提前离开,阿玲急匆匆带着伟伦回到自己家,边照顾公公,边给伟伦补习——这个时候,阿玲和伟伦还是纯粹的师生关系。

家里突然来了个十几岁的年轻人,久病的公公也被激发出久违的活力。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温馨得好像一家人。

在这一刻,他们拯救又被拯救,互相给予又收获温暖,暂时从各自的困境中解脱。

生活再难,总会有这样的时刻。

你可能还想看

(戳下方图片可阅读)

我站在我的书店里


我从小喜欢读书,买书、藏书,简直到了嗜书如命的地步。闻上那一股沁人心脾的浓墨书香,常常让我留恋忘返,忘乎所以。
小时候,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由于家境拮据,父母不能给多少零用钱,所以,买书常常是一个非常痛苦并快乐着的过程。后来我走出小城读书,从县城的小书店到省城大书城,常常去之浏览、徜徉其中,我发现了世界的精彩。一有时机,我就会止不住地寻宝求书,按着早已列出的书单,选择、比较,有时甚至为此踌躇半个月,删减几次,才最终决定买下哪一本书。而书一旦拿到了手里,我总认真端详婆娑一番,心里才觉得舒顺踏实。看见好书不能买,总感到心里格外痒痒,难耐无比。买书,是我一生的最重要的乐趣之一。在很长的一段童年岁月,我曾进入了看书,攒钱,买书,看书,再攒钱的循环之中,而无法自拔。甚至在没有任何钞票的时候,我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也要买回自己需要的图书。
图书买回家以后,我当然要一睹为快。那千年流传的风云江湖、那几世修来的巧合因缘、那岁月洗礼的历史沉淀、那一个个古今中外哲人的侃侃而谈,常常让我爱恨交加,欲罢不能,寝食难安,一遍读下来,意犹未尽,于是,第二遍,第三遍。
长大后,腿脚变长了,手头宽裕了,有了去外地出差的机会。无论走到哪里,我第一个寻找的目标是书店。很多的时候,到外地出差,我可以不去市场商店、可以不买土特产品,但当地的书店不能不逛,需要的书不能不买。有时侯在外地,由于白天时间安排得太紧,不容自己有半分钟闲暇,到当地的书店一转一瞧,我就在晚上偷偷地瞄上一眼,一睹当地书店的尊容,以留下恒久的记忆。久久求寻不得的书,我时刻惦记着,盼望着;对那心仪已久的图书,更是牢记在心,千方百计寻觅求索。碰到不期而遇的好书,我会欣喜若狂,甚至手舞足蹈。记得当年第一次和未婚妻进城,置办婚礼,我竟一头扎进书店里,害得未婚妻一直在外面,悻悻地等啊等啊
1989年,我租赁了10平方米一爿橱窗,创办了的小小书屋,开始了书店的学步之旅。经过长期的摸爬滚压、摔打砺炼,书店慢慢走上正规,又不断扩张、不断壮大。由一店变为两店,两店增为三店。如今,我的三层营业大楼书店,已经矗立在市中心的集贸市场主楼。5万余种图书,装满两百余个书架。倚墙而立的满架图书气势非凡,蔚为壮观;中央落地平台上的图书错落有致,高雅整洁;悬挂式导购牌分门别类,清晰醒目,简捷方便。整个书店幽雅明亮,格局清晰,多而不乱,读者一目了然。我的书店已成为当地有格调、有个性、有品味的文化场所。
我的书店我的家,书店里的每一本书都浸透着我深深的爱,默默的操劳。大到几千元的皇皇巨著,小到只有十几页纸的小册子,都是我费心费力侍弄来的。我熟悉这里的一切,每本书放在什么位置,都会一一记在我的心头。绵延的书架长长地铺展开来,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默默安放的图书仿佛也有生命,我巡视其间,一本本图书仿佛在窃窃私语,有如窗外蝉鸣。每一本书都宛如一个文明的小世界,每座书架都宛如一个璀璨的小宇宙。一本书,一个书架,一栋漂亮风景。
稍有闲暇的时候,我在书店里慢慢地踱步,静静地思考,和读者悄悄地交流。我常常感动的是那捧读入迷的神情一个个读者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倚窗而立,有的斜倚楼梯而靠,沉稳、专注、优雅、淡定,构成了我的书店一道特殊美丽的风景。宛如春天的枝头,簇簇花蕾,阵阵花香,亭亭地嫣然伫立着,展现出万种风情,尽情释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一个书店最动人、最醉心的时刻,也许就是此时此景吧她们宛如安放在僻静角落里的艳丽花朵,在人们不经意间的时候,悄悄绽放,展露芬芳。那一双双兴奋透着希望、机灵中写着探求的深邃眼神,多少年来,一直定格在我的深深的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在这里可以看书,可以买书,可以会友,大多数人都是端放着一本图书、一本杂志,远离了车马喧嚣的红尘,任时间悄然沙漏,静静流逝,生生地偷得这浮生半日闲适。
书店的作用在于发现图书的内在价值。我的书店有自己独立风格和品味追求,我的骄傲来源于自己对特色的自信和坚持:某一领域的资料、某一人物相连的书籍,这里应当是最全面的!逛得人多了,坚守的时间长了,一个文化圈子自然就形成了。圈子里的人,当然知道哪里最专业,而书店也慢慢成为这些人的交流的据点。就这样,书店,完成了人和人、人和空间、人和书本之间的互动。在这里,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和你一起,感受文字的乐趣,享受精神雀跃的快活。
袅袅的书香给了我无尽的甘甜,我的小小书店温暖着冀中平原的小城。小时候,我曾有过开书店的梦想。今天,当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心里美极了,幸福极了。
25年了,我的书店已经走过25年的岁月。现在,依然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砥砺前行。
每年春节,我都会为书店贴出一副崭新的对联,今年贴出的对联是:
小书店小角色情有独钟兀兀孜孜给读者呈几多怡怡风景;
大作为大守望心无旁骛坦坦荡荡为乡梓擎一盏亮亮明灯。

我的成长


清晨的时候,我从宿舍楼的后门跑出来,向着老师打招呼,问好,然后就离开了那个地方,绕了一圈,跑到宿舍楼的北门看到一些拿着扫帚打扫的女生们,然后朝她们打闹,她们也便放下了扫帚,同我一起追赶起来。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纪元的宇宙,不像是这个宇宙的人了。

那一刻我便感悟到了生命的虚空。

从此这一刻便成了历史性的一刻,再过许多年,那一切,都成了回忆中的事。

在我小学的时候经常遭受别人的欺负,那些常人难以忍受的欺辱,在我的面前,我没有任何的依靠,只是低着头然后悲怆的离开那个令我伤心的地方。

在那些清晨里面,秋天的清晨非常凉爽的空气灌入我的肺腑中,我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花香似乎是进入了我的鼻腔,然后就是冷风刮过来的刺骨的感觉。

在我出生的时候父母以为是一个死胎,把我丢弃了,然后装入黑色塑料袋内丢入了垃圾桶里面,结果我还是顽强的长大了,医院鉴定为死胎,其实我没有死。在医院这种情况的话就被丢入垃圾桶了,而我是一个上帝眷顾的孩子,所以一直健康的长大了,对于世间的任何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我来说这其实没有什么。

而当我读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经常在学校挨欺负,我的整个天空都是黑暗的,无比怀念小时候,真希望可以钻入母胎把我重新孕育一次,然后命运就会改变了,也就是不争气的时候,希望钻入娘胎里面,对于这种事来说我是受够了那些侮辱。

在我出生的时候降生在了垃圾桶里面。

我也许是上帝不幸中幸运的一个孩子。

一直都希望奇迹可以出现。

在许多个清晨父亲都醉酒,我都会去寻找我的母亲,然后父亲和母亲时常白天黑夜的争吵,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就那么轻易的任由命运的摆布,傀儡一样的相信命运和相信自己,难道我的生命就不能找一个东西代替吗?比如宗教,但是这样是有侮辱良心的,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是虚幻的。

清晨的时候我跪拜在楼道的窗口那里,然后祷告我的上帝,求他宽恕我吧,在这一扇黑暗的窗口内,我已经极度受够了生活的烦恼,为什么那些人要欺负我?而不欺负别人呢,这是个问题,那些人都是一些相信命运的人,只能这么说了,我是一个任何都不相信的人。而这恰恰相反,我的生命是交托在上帝的手中的,不然在我一出生为什么没有死掉。

在那个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内,我跪在楼道里面很久的向着上帝祷告,要求撤去这些吧!不要让我再忍受了,因为已经受够了,我的心支离破碎的崩溃过,受伤的人总是太善良的人,因为世界那么黑暗。在孤独中我的上帝确是监察这一切的,然后进行赏罚。可是我的内心太善良了,不易察觉到罢了。

在那些楼梯上面,宿舍楼的躺卧的被褥,梦中还时常回到那个地方然后梦见上帝在我的旁边监察我的一切。我没有信仰上帝,只是偶然的跪拜下来祷告那个住在天上的一位,我曾经在撒旦的势力下屈服了,主却使我进入光明和忍受中复活了,我的灵魂。

清晨的时候多么希望可以有个人过来,伸出援助的手来,帮我一把,可是没有一个人,全部都是伤害在这个世间里面,我不理解世人的一切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而一切的顺序似乎都是他们天生就注定好的,而我是一个例外,因为我的生命是上帝的,在上帝的手中,我的一切都将受到管辖,无法出离这个世界,无论逃到哪里都无法出离。

在我十六岁的青春里面全部都是武侠小说,和陈凯歌导演的武侠电影里面度过了,什么《东邪西毒》、还有一些导演的武侠作品中,在那些奥斯卡的荣耀下我已经几次疯狂的渴望能够成为一名导演,而现实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在那些清晨的时候第一次走出这个小县城来到了市区里面,似乎记得是第一次,其实很小的时候就来过一次破旧的市区,都是穿行的人类,然后背着吉他的、唱着歌的、还有天空飞过的轰炸机一样的飞机,巨大阴影下飞过了,嗡嗡的响声。然后我悄悄的低下头,看到了那些地面和脚步声,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宿命吗?

在那个十七岁的天空下成长,我梦中的非主流的人物,最崇拜那些披散头发的摇滚乐手和一些飞行员因为他们都是自由的,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自己的世界,每次看到那些打着耳钉的男生背着吉他或者个性的发型就会非常愉快,然后他们朝我露出一个非常灿烂的笑容,像个孩子一样的微笑着,还有那些大街上面出售的CD我也非常喜欢,还有国外一些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专辑我也会买回家里听,玛丽莲曼森重金属音乐我最喜欢,那些夏天里面我不是一个懂得欣赏音乐和爱音乐的人,但是我的文字里面却总是掺杂着这些东西,比如我喜欢什么什么,在那些四季流转里面都有我的梦。

那些天很蓝,蓝到至少可以忘记许多东西。

那些梦中的传奇游戏,那些网吧和星期天从外面辍学回家玩游戏,大年夜不回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岁月,在那些网吧里面玩传奇和大年夜的饺子。那些快乐的事情总是不断的出现在我面前,那些爱过的女生,都好像梦一样,那些受过的伤,和无依无靠的世界,在那些天空下,我被阴暗笼罩,然后站在屋顶上面望着云端的一切,浮云游走在天空里面,埋葬着这一切的事情,深沉的云朵,浅浅灰色的天空,转学又上学,低垂的头颅,我仿佛倾听到了上帝的言语,他爱我。

上帝哭了。

在那些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是我知道,我活着,必须要受苦的,不为什么。

站在村子的屋顶上面,我然后就抬起头望着笼罩下来的天空,乌云笼罩在天空里面,更笼罩在了我的心头,那些伤心的事情,依旧浮现在眼前,在学校挨欺负,一切到底为什么?这一切必定与某些人和事情是有关系的,只是我不知道,我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在任何的地方都要信靠着我的上帝,这像药物和镇定剂一样给我打一针的关系。

在梦中又是出现了那些九六年的事情,我站在一个墙头上面,墙头上面长满了青草,然后我坐在那里,抬起头望着天空发呆,想起那些人和事情,身心便低垂下去了,无力的挣扎着,低着头,没有说话,梦中我赤裸着脚丫,从墙头的一端跑到墙头的另一端在那个大夏天里面,太阳下,汗流浃背的。想着一切的事情的开始和结束,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尽管是这样我依旧没有关系,因为我的生命,毫无价值。

梦中赤裸着脚丫从墙头的一端跑到墙头的另一端磨练着自己的意志力和任何。

在长大后我们家的房子翻盖了以后我依旧回忆着梦中那些事,小时候的时候从墙头的一端赤裸着脚丫跑到墙头的另一端的过程,这一切都在上帝的眷顾中度过了。

在村子小学的楼道里面我挨欺负,然后遭到同学的踢打和吐唾沫,我梦中一次次的长大后在那些情况下双手抱头蹲伏在那里,忍受着每一分,每一秒。这一切都终究会过去的,这是一个疯人院,我已经实在无法忍受了,这一切的过程仿佛都是一个奇迹一样,给我许多的力量,在外界越来越大的压力,我的内心已经像一颗鸡蛋煮在锅里煮的里里外外都硬邦邦的,我时常望着窗外的飞鸟发呆,叽叽喳喳的飞过去了,然后从电线上面飞过去了。学校围墙内只有一个老头在那里敲钟,每天该上课的时候就拉绳子敲响了钟声,在槐树那里下面站着。每次放学的时候就去学校的水龙头下面喝一口水,然后拿着书和扫帚就离开了,时常放学以后值日以后,小学的事情了。

在那些光天化日之下,我时常被推入荆棘里面然后被一个瘦小的男生,往荆棘里面推倒,厕所后面的一片空地的场所。在这个世界上我挨欺负的时候,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父母可以找借口说都是孩子们闹着玩呢,而大人就是不插手管事,以至于我沦陷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我的哥哥也不曾过问这些事情。我希望我的命运能够得到转折,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禁不住的望着窗外的天空和飞鸟发呆,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飞离电线杆子,然后我在三楼的教室默默的祷告着上帝知道这一切。长大后时常做梦梦见自己依旧坐在那个教室里面祷告上帝的过程,难道上帝真的这么眷顾我?

在十七岁的天空下实在可怜,每次当我悲怆的时候希望有什么会给我帮助,得到的反而是更大的压力,对于家庭和任何当中,我根本什么都不是,只能这样说了。我希望可以有一个援助者,或者我的朋友,不会舍弃我,可是连一个都没有。

十七岁的时候躺卧在床铺上面回忆着自己的一切,赤裸着脚丫站在墙头上面,村子里面的,然后就望着那个大太阳发呆,没有说话,梦中时常在寻找什么,可是一直找不到,只有那些乌云翻涌的天空静止了一般。我不希望世界因我怎么样。

回忆着十七岁的时候站在树下,夏天的时候。

躺卧在家里的房间内望着现在的天花板,然后听着窗外村子外边火车轧过铁轨的轰鸣声,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去哪里?命运就是这样稀奇,古怪。

站在那些十四岁的小学六年级的,楼道。

梦中的一幕幕我已经不想再提起了,实在觉得可悲可泣。

那些望着天空发呆的事情,就让它留在回忆里吧。

文/师旭日

那些二零零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