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往事片段

往事片段

发表时间:2020-08-20

【www.qg13.com - 往事情感语录】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往事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片段一:

雪后的太阳异常明亮,却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温度。只是把漫山遍野的积雪辉映得刺人眼目。

这是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平地的积雪已有半尺厚,树林边、山坡下和低洼地里的积雪几近没膝。

一个身背包裹的少年在雪地里独自蹒跚前行。

包裹里东西并不多,一套换洗衣服,两本教课书,和祖母腌制的咸菜。咸菜分别用两个罐头瓶装着。整包东西也就十来斤的样子,但对于一个年仅十三岁,身高不足一米四的小男孩来说,背着这样的一个包裹在雪地里跋涉四十里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越走肩上就越是沉重,最后他感觉背上就像压着一座山。

他一边走一边回头望,他盼着身后会有一台车突然出现。那时候乡下还没有汽车,附近农场有28马力的胶轮拖拉机,有牛马车,以前会在路上偶尔遇到,现在,哪怕就是有一挂马爬犁经过也行啊!可是什么车也没有。也没有看到其他人。

他回头能够看到的,只有自己留下的一行脚印。

有些地方雪太厚了,脚踩上去就深深的陷进去,一直陷到大腿根,他只好手脚并用在积雪中匍匐前行。

早已浑身是汗。实在走不动了,他就在路旁找个树桩,踢去上面的积雪,然后坐下来歇歇脚。

他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独自走这条路。每个月的四个周末,他都要在家和学校之间走一个来回。每次回家,他要从祖母那里拿一、两块钱,那是他下一周的伙食费,还要带上一些咸菜。学校食堂有炒菜,也不算贵,可是他吃不起。食堂的馒头很大,二分钱一两,有时是生芽麦子磨面蒸的,黏得可以粘在墙上。菜汤二分钱一勺,就是开水里放几个菜叶放一点盐,上面飘几个油星甚至可以数过来,但对他来说,这已经很不错,起码是热乎乎的。

他回家更主要的目的是看看老祖母,他想她,想家。

一想到家,想到老祖母,他觉得身上又有了力气。还有六天,最多六天,他就又可以回来了,可以回到那个贫穷却是温暖的家。

他把目光落在远处的一棵树上,那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不很远,太远了怕自己走不到,他不能让自己失去信心,他要坚持到那里再休息,那里离学校近了,也就离家更近了

片段二:

小时候,他和祖母及两个姑姑生活在一起,她们把他从一周岁起一直抚养到十三岁,直到他离家去外地读初中。

父母和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同父母住在一起,而是和祖母、未出嫁的两个姑姑住在一起。他可能问过,大人们也可能回答了,但他不记得了,不记得就不记得,反正那些都不重要,他和祖母姑姑们在一起很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土坯房、草扇盖、木栅栏,土炕、火墙、两只木箱子。门前是鸡架、狗窝,菜园子,房后是猪圈、厕所、柴草垛。

这就是他的家。虽然有些破旧,但是温馨。

和小伙伴们在荒山野地里疯玩了几年后,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开始天天去村里的小学校读书。那时的学校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文具要自己买。这是全家人的一个难题。

那时候,两个姑姑在生产队挣工分,年底才分红,一年的柴米油盐酱醋(没有茶,喝不起的)本来就没有出处,额外的书本钱就更是艰难了。好在他知道节省。那时候的普通白纸作业本七分钱一本,黄纸(村里人叫马粪纸)的四分钱,他买四分的,有时,他还买大张的白纸裁了自己订,不管什么白线黑线,粗针大线的对付用,还得两面用。他写的费力,老师判作业也困难。不过他成绩好,老师也了解情况,也不挑。最惨的一次是没有本子写作业,他把领袖著作的封面和扉页撕下来订成了作业本(文革期间,领袖著作家家都有,而且不只一本,都是免费的),幸好那时文革已经结束,他又是小孩子,没有人追究。铅笔有三种,外面有彩色图案,一端有橡皮的七分钱一支,没有橡皮的五分,最便宜的四分,没图案、没橡皮,表面刻着凹槽,大家叫它麻杆铅笔,他经常使用的就是这一种。

就是这种最便宜的,有时也是一个奢望。

有一天傍晚,他要买铅笔,祖母和两个姑姑都说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铅笔,没有铅笔就写不成作业,交不上作业就要挨老师批评,他委屈得直哭。小姑姑劝他说:不要哭了,我们四处找找,可能有平时花剩下的钢蹦儿,说不定放在哪儿了,只要找到四分钱就能买铅笔啊。于是一家四口人开始翻箱倒柜地找。

三姑先在装针线、顶针的罐头瓶里找到了一分钱,他不哭了,全家人也都觉得有希望,都高兴了,找得更起劲。

小姑姑又在祖母的旱烟笸箩里找到了另一个一分的钢蹦儿。小姑姑说:已经找到半支铅笔了。他笑了。

可是,无论全家人怎么努力的找,再也找不到另外的二分钱,半支铅笔了,他又哭了,人家商店是不卖半支铅笔的!

祖母哭了,三姑哭了,一向刚强的小姑姑也跟着哭。一家人都无助的哭了。

只因为二分钱。就二分钱而已。

片段三:

古语说:行百里而半九十。意思是说如果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那儿才算一半,因为后面的十里路更艰辛,其艰难程度可能甚于前面的九十里,越到后来越难走,也更考验意志。

他现在就面临这种情况。

他已经看到部队营房了。就在辽阔草原的对面,那红砖泥瓦的营房。平整的,躺上去舒舒服服的板床,炊事班精心准备的可能已经摆在桌上的饭菜,都强烈吸引着他,可是自己的双腿好像绑了沙袋,就是不服从大脑的指令,无论如何都走不快。

本来,团里面计划今天是轻装行进50公里的,一团几百号人从凌晨三点半开始,走五十分钟休息十分钟,除了中午埋锅造饭的个把小时外,都是一直在走,预计下午五点半就可以回到驻地的,谁知领路的作训参谋迷路了,大家跟着他多绕了一个小高地,就比计划多走了十公里,多累了两小时。

这次全团拉练历时一周,从驻地拉到九十公里外的前哨四连,去的时候走了三天,每天徒步行进三十公里。按说一天走三十公里对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不算问题,但是每个人负重过大影响了行进速度。棉被、棉褥子、羊皮褥子、羊皮大衣,战备锹、战备镐、三斤大米、一背壶水、冲锋枪、备用弹匣、四O火箭筒或者八二迫击炮的弹药箱,加在一起不下三十五公斤。俗话说:远道无轻载,千里不拿针。背上这些东西想走快也不可能,从凌晨四点半整队出发,走五十分钟休息十分钟,中午打尖休息只一个半小时,三十公里的路也要走到晚上六点左右。冬季白天短,两头不见太阳。

在科尔沁大草原上,这样一支长长的队伍逶迤行进,颇为壮观。

第一天下来就有人因为脚打泡掉队。行进中,他经常可以看见有战友坐在地上,正用针挑破脚上那些水凌凌的大泡,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他知道这些实在走不了的战友会坐上后面的收容车。他那时候有些抱怨自己的脚为什么始终没有打泡,只是肿,肿胀得穿不上自己的鞋,他只好向战友借了一双较大的单胶鞋。十二月的内蒙古虽不至于冷得滴水成冰,气温也总在零下十几度,但为了脚上轻便些,他没有穿沉重的毛皮鞋,一直穿单胶鞋,每天走上一段后,汗水就把鞋帮鞋面浸湿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双脚冰冷似铁,晚上躺在老百姓家的火炕上许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前哨连的两天同样不轻松。

前哨连没有那么多住房,全团的几百号人都住在防空洞里。防空洞深入半山腰,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沉重的大铁门,也有着迷宫一样的许多房间。外面的气温是摄氏零下十几度,防空洞里恒温,摄氏零到三度。白天还算好过,出去训练、演习、到山脚下的四连去吃饭,实在没有事情做,还可以摔跤、逛山景,感觉不到有多冷,晚上却冷得无法入睡。幸好他带了酒。在出发前,他就有所准备,他把白酒装进背壶里,拧紧盖子,别人闻不到,一路带进防空洞里,现在拿出来,连长见到了也没有说什么,他也冷,他刚刚在山下四连战友那里喝过。

遗憾的是没有下酒菜。

一天两顿饭都是到四连去吃,晚饭吃的是饺子。与其说是饺子,不如叫片儿汤更贴切。这里海拔高,气压低,水温只有摄氏九十几度就滚开,煮饺子很久也不熟,等熟了已成片儿汤,实在无法带到山上来。

他就去找司务长。司务长说除了榨菜疙瘩啥也没有,他说也行,总比索拉(北方方言,舔、吸允的意思)手指头强。

他和两个战友,三个人就着一个鸭蛋大的榨菜疙瘩,只许索拉不许咬,就把一背壶足有二斤的白酒喝光,那个榨菜疙瘩却剩了大半。然后两个人钻一个被筒,盖两床被子、两件皮大衣,才睡了一夜好觉。

返回的第一天,为了加快速度,战士们只背背包和武器,走了四十公里。第二天,背包也放到收容车上,每人只带武器行军,五十公里的路程本来可以早早就到驻地,谁知道作训参谋的一个失误又把路途加长了。

他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怨恨,谁都有失误的时候,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就可以原谅,不过就多走十公里而已。

只是,他今天的状态有些不好,因为前一晚看了一整夜的书。

昨晚借宿在一位教师家里,他和几个战友就睡在书房。无意间,他在书架上看到一套金庸的《鹿鼎记》,他是铁杆的金庸迷,很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躺在被窝里看,谁知一看就看到集合号响起了。

走在路上,他总感觉困,眼皮直打架,总有想倒下睡觉的欲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躺下,只要躺下就只有等着上收容车了,那是他最不愿意的事情。这些天的行军他没有掉队,不能在最后一天功亏一篑,这是他人生中又一个辉煌的经历,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号。他不断地对自己说:要坚持,一定要坚持到底。

他不断地和身边的战友说话,讲故事,背书,没有人说话就小声唱歌,不管自己五音全不全都要唱,大家休息时他只是把两支枪(他还帮班长背冲锋枪)放到地上,让自己的肩膀放松一下,他不敢坐下,就怕坐下了会睡着。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睡着。

当看到驻地营房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胜利在望,却有几个战友又掉队。他的老班长就坐在地上捧着脚哭了。

老班长比他早两年入伍,年龄也比他大,平日里军事素质过硬,人也霸道些。拉练一开始他的脚就打了泡,不过他坚持着一直没有掉队,没有想到再有十里八里就到了的时候崩溃了。他过去劝,说:我扶你走吧。老班长边哭边说:你走吧,我的脚不敢着地了,我真他妈完蛋啊,就那么远了,怎么就走不了呢?

他只好背上冲锋枪继续走。他想如果这是战时,自己不会丢下战友的,现在只好把老班长丢给收容车了,反正收容车就在后面不远处。他自己是一定要坚持到底的,坚持就是胜利。

他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后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都是连续的,尽管我们无法考证其开始,更无法预计其结束。而关于往事的记忆却是片段的、不连贯的。有许多很清晰,当然也有些很模糊,有些甚至是颠倒错乱的,但我们无法忘记往事,有些往事的片段甚至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就像嵌进身体里弹片,哪怕已经取了出来,仍然留下难以祛除的疤痕。

近日,偶尔听到朋友抱怨:为什么我想要的总也得不到?为什么得到的东西却不是原来的样子?这让我想起了老子所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没有什么罪恶比纵欲更大了,没有什么灾祸比不知足更大了,没有什么过错比贪得无厌更大了。现在的生活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有温馨的家庭,稳定的收入,衣食无忧,社会大环境也稳定祥和,可是我们就是不满足,总感觉还缺少什么,因为我们想要的更多、更好,要求更高了。有进取心当然无可厚非,但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得陇望蜀。

想想往事,我们现在已是很幸福的了。

别人过去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可能不比我少,记忆也不一定没有我深刻,只是我与别人经历的不同而已。文中的他,那个经常独自在雪地里跋涉四十里路的小男孩,因为二分钱哭泣的一家人,部队拉练的艰苦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在记忆里都很清晰,而且永远也不会忘记,但我没有觉得有多苦,多么的无法忍受。那时候没有,现在也没有。相反,这些经历让我成熟,令我自豪,催我奋进。现在也有逆境,也有困难,但似乎远不如过去经历过的更艰难。

欲壑难填,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就永远没有满足。

感受幸福的心像一口井,有的人比较浅,一片玫瑰花瓣就能激起涟漪,有的人很深,掉里一头牛许久还听不到声响。

老子还说: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只要内心有了总是觉得满足的那种充实感,就会永远感到快乐,活着就有意义。

相关阅读

那些难忘的片段


(一)

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冷雨欲来,黑云压城城欲摧。秋风一阵阵耍起了脾气,满街的梧桐叶子呼啦啦东溜西窜。汽车的喇叭扯开嗓门叫个不停,行人们纷纷加快脚步,谁都想赶在雨落之前抵达目的地。街面上一片混乱景象。

我裹在奔腾的人海里,一样的行色匆匆。

行至大十字街,人群中却有别样的画面让我多看了一眼,而且,它好似一颗流弹,一下子击中我的心灵深处。

一个残疾的中年男子,坐在轮椅上,空荡荡的两个裤管被萧瑟的秋风吹得来回晃悠。他绝然不同于所有的行人,神色淡定,不慌不忙,一只手慢腾腾地转着轮椅,一只手夹着香烟,深深地吸上一口,悠悠地吐着烟雾,一副陶醉的模样。似乎,秋风乍起、秋雨将至,都与他无关,他只要眼前烟雾袅袅的享受。

我怔住了!这个残疾的男子怎能有如此的定力呢?也许,正是因为残疾,他已经经历了命运中最大的风雨,已经在忽明忽暗的烟火中完成了人生的挣扎和洗礼。曾经沧海,挺过了狂风恶浪,生活中便永远不再有风风雨雨。

看着这个残疾的男人,我下意识放缓了慌乱的脚步。

(二)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残阳如血,寒风阵阵。我骑自行车下班回家,途经最热闹也是最拥堵的西湖路,茫茫人海中却有一道火光吸引了我的眼球。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姐,蹬着破旧的三轮车,载一个结实厚重的火炉,灶膛里干柴熊熊燃烧者,火焰不住地舔着炉子上的铁锅。是一个卖小炒的流动摊点,三轮车上的标牌夺人眼目。老大姐衣衫褴褛,脸庞上皱褶纵横,然而她的眼神却是明亮的,神态安详,不时还挂有一丝丝幸福的微笑。

无疑,这位陌生的老大姐,日子是困窘而沉重的,然而她的安详、她的微笑,却大写着她乐观而豁达的人生。我想,老大姐倒真的像她的三轮车,因为背着一团炽烈的火焰,所以,在艰难前行的路上,生活才被炒得喷香喷香。

(三)

那是一个腊月的早晨。朔风呼啸,坚冰封冻。路上行人衣着臃肿,缩着头,勾着腰,步履蹒跚。巷口的风儿更猛,把偌大的广告牌摇动得哗啦啦直响。然而,一个修自行车的摊点却引起我格外关注。

天色尚早,摊点还无人光顾。修车老汉静静地坐在不远的避风处,满是油渍的手捧着一本杂志,目不转睛,神情专注,看得如痴如醉。杂志的封面我很熟悉,是《散文》,因为我前一天刚从报亭里买了相同的一期。

我的心头不禁一热。修车老汉应该是最底层的小人物了,补胎、打气之类的活计,很难支撑起多么富足的生活。可他一定是个老牌的文学爱好者,不然,这么恶劣的气候,这种露天的场所,他又怎么可能抓住点滴时间,研读纯文学杂志呢?

看着修车老汉聚精会神的样子,我觉得,他是个穷人,但也是个很富有的人。

(四)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片段?怕是谁也无法说得清楚。可我却知道,有些片段让人一生一世难以忘怀,因为它们是生活的题眼所在。

往事


回忆是一壶茶,一壶用情感的沸水冲沏的浓茶:翻滚、起伏,然后冷却、沉静,起起落落、欣喜狂悲的人生终归于万物看开,得矢随缘的平淡甜美。

回忆是一柱檀香。漫不经心地点燃,无声无息地燃烧。那袅娜飘渺、随风曼舞的是如梦如幻的青烟,也是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香尽,烟消,灰飞灭,梦魂香。

烟火的情缘只为片刻的温存、韶华洗尽遗落的潸潸伤感。哪怕在短暂我们毕竟闪耀过光环,请永远不要让记忆再见。

回忆不是一种堕落,只是为了在过去的美丽中寻找前进的动力,只是为了走地更远。

当一个人学会回忆的时候,那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也许早就已经离开了他的生命,那些人,那些事,已经在岁月的默然不语中沉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

你遇上一个人,你爱她多一点,那么,你始终会失去她。然后,你遇上另一个,她爱你多一点,那么你早晚会离开她。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人,你们彼此相爱。终于明白,所有的寻觅,也有一个过程。从前在天崖,而今咫尺。

能回忆从前,说明你在成长;回忆从前你笑了,说明你长大了;回忆从前你哭了,说明你成熟了;回忆从前你漠然了,说明你世故了;回忆从前你感慨了,说明你无奈了;回忆从前你淡定了,说明你开始老了。

那是一种很奇特的味道,酸?甜?苦?辣?分不清楚,尝了才知道,那是回忆的味道吧,怪不得那么熟悉!

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走过多远路途,我都深深怀念那条路,它曾经引导我与你相遇。

似水流年,记忆片段


如水的时光匆匆而过,而那些记忆却在内心深处给人触动。以前的记忆就像一汪碧水,忙碌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波澜,而心静的那刻却让人无限回味。

记忆里的东西永远给人一种美丽,纵然是当下有着太多美丽,只是没有一种美丽能将以前的记忆代替。好像人海中的每一位都是这样,不管以前有多苦多涩都会清晰地记着。

记忆的深处,有每个人曾经的年少无知,曾经的初恋如蜜,曾经的友情相随曾经的那些,都让人难以忘记。曾经的那些,都应该是很美丽的。

如果自己写出自己的记忆,我不知道有多美丽,按照常有的这些记忆写一点心情文字--年少无知、初恋、友情。

记忆里的年少无知,更是让今天的自己想起来就微笑。记得以前笨笨的样子,歪着头掰着手指算题的时刻。那时候很是让自己留恋。还记得邻家大哥逗我时,问我三加三等于几。当时几岁的自己就会掰着手指换算,邻家大哥故意捉弄我,要我算六加七等于多少时自己就傻眼了。四五岁的自己说手指不够多,只能算结果是十以内的。不管算不算得出,邻家大哥爽朗的笑声在我脑海中很难忘记。时至今日,偶然遇见大哥时他还打趣着那段往事。

年少无知的时候弄出了很多笑话,不过那些笑话应该是童真的专属。当回忆的思绪飘起来的时刻,童年中的那些总是第一个跑出来。因为太让自己怀念,虽然有点傻傻的样子,然而自己感觉那时候是一种特别的幸福。

记忆里的初恋,自己能回味起的不多,或者直接就是没有。读书时的自己有点傻,只懂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说自己也没上过多少学,等到青春发育期来临的时候,自己已经是辍学在家了,所以纯纯的校园爱情与我无关。对于初恋给人带来的什么感悟和回味自然也就没有了。我感觉,初恋要是能有甜蜜或者幸福回忆的话,应该是自由恋爱的那种。通过媒妁之言、经人撮合的初恋有什么美丽可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所以说媒妁之言的初恋没有什么美好和甜蜜,直接没有。对于回忆里的初恋我没什么回忆,所以也写不出什么让自己留恋的东西。

关于记忆里的友情,自己有太多的话语想说。曾经的友情在今天好像已经成为过去式,应该是自己将那些友情变淡了,因为自己和那时的自己有了一些距离。虽然交往的少了,不过那些交往时段的温暖却将会永驻于我的心中。记得几个朋友拉帮结伙时,那时候自己已经是初涉社会了。那时的朋友感觉是特纯洁的那种,不管谁家有事或者着急找人帮忙了,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自己的那些死党。朋友之间没有太多的话语去赞颂,只是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第一个出现了,就足矣让人感觉到友情是温馨一片的。

友情纯洁的时候真的如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你可以在忙碌的时候不去想起那些朋友,可以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找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甚至可以在脑海中少见了关于他们的记忆不过,在你伤心或者想买醉的时刻,他们依然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男人对于朋友的理解和重视,我觉很难解释。不过自己确实有很深的感触,我感觉朋友是可以包容一切的。记得上次回家,N年没见的几个朋友聚在了一起,那份热情依然不减当年。虽然自己很少想起他们,向来,我真的惭愧得很。

自己的记忆里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很多难以忘记的。虽然自己的记忆中也有很多遗憾,不过更多时候品味记忆时心里被装满的都是快乐。不过要是按照自己的写作,我觉得一句话就能将这些记忆概括:似水流年,记忆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