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百科 > 导航 >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发表时间:2020-08-31

【www.qg13.com - 寻找的情感说说】

情感百科对于恋爱是非常有用处的,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有效沟通,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朵花的气象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每一朵小花都蕴含着整个春天,每一棵发芽的小草都彰显着天地的和气,当我们近观一朵小花,细看一棵发芽的小草,感悟事物的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微观存在于气象万千之中,无边无际曼妙在一朵花开的当下,纵深广大氤氲在我们每一个纯净如水的心念中。

我曾执着于爱情,以为爱情是生命中唯一寄托的希望,我被爱情弄得一次次遍体鳞伤,我执着于名利金钱,以为有名有钱才能消除内心的不安,很多年的苦苦追求,虽然“功成名就”,但弄得身心疲惫,元气大伤,可我的内心依然不安……经过了一个个夜晚,突然一天,内心感到身体内部有些敞亮,我似乎有些明白:凡是我执着追求的,都是让自己伤害最大的地方。

内在的平静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内在的平静就像是晴朗的天空,空无一物又真空妙有。当我们看事物的方式改变了,不再怨恨了,不再与人比较了,不再纠缠在得失中了,从往日怨恨、纠缠中得到觉悟,那些缠在我们身上的无形绳索自动脱落,我们的身心真正地解放了!自由了!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wWW.Qg13.com

抵达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我在天地间寻找着,期待渴望着,有时觉得是在找自己,有时觉得是在找另一个人,我徒劳地寻找了一些年,孤单了一些年……原来,我要寻找和抵达的就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改 变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我们从外在的事物寻找快乐,但快乐像是一只飞尔即过的黑鸟,它从不栖息在一节枝头多停留一会儿。一场徒劳的追赶从入出到日落,几乎耗费了我们的一生。一天我走过一个池塘,发现一池春水悠悠,水是由内向外荡漾的,似有所悟:真正的快乐,应该是由内向外满溢的。那么,我们要改变寻找的方式,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快乐的源头。

精选阅读

每个人活着,都是一场磨砺


一个92年的朋友告诉我,她被单位里新去的一个96年女生“教训”了。

当然也是一片好心,因为那个女生说她不懂生活,不会为自己着想。

她看不下去朋友的节约。

虽说朋友的工资比她高不少,但是每个月生活的品质却比她低很多,她可以无所顾忌地买买买,每个月不单单是月光,还要欠下不少的信用卡和花呗,移到下个月来还。

她认为:年轻就该享受好的生活,如果现在不随心所欲的话,那什么时候才应该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呢?

而朋友在她眼中,活得像个中老年人。

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她会固定地把大部分存起来,她没有房租,单位有宿舍,吃饭也可以在单位食堂,所以开销并不大。

她买衣服这些会斟酌价格,去年年底好不容易买了件一千多的冬天的羽绒服,她念叨好久,说这是自己最贵的一件衣服。

因为毕业了,在外人面前还是不能穿得太寒酸。

她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每个季节都还是会买两件像样的衣服,这是她早已预算的额外开支。

她买东西经常会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尽量要找到质量和价格都相对满意的,多花点时间也无妨。

她说,有些人的时间比钱值钱,而自己目前的状态,时间并不是最宝贵的东西。

她出门随时都带着水杯,不只是为了健康,而是这样口渴的时候,就不用再花钱去买水了。

她希望自己的每分钱尽量都花在刀刃上。

她会留固定的钱给自己应急,其余的钱,都尽量保持不动。

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自己存款的数字不断上涨,这是她向上努力的动力和不惧将来的底气。

这样的生活,很多外人看着挺无趣的,也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但是,在朋友眼中,一切都值得,她说:“那些劝我要好好享受生活的人,不过是没有真的吃过生活的苦。”

朋友是那种吃过苦的女生,就连大学的学费都是助学贷款,毕业以后自己还的。

这可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是她的家里当时确实拿不出来这笔钱。

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多病,一个人带大他们两个孩子,这些年来有多不容易她都看在眼中。

与其说她一直活得像个大人,倒不如说是生活让她过早地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谈品质之前,首先要保证的是基本的衣食住行。

她认为,现在的日子,比起曾经已经算很好了。

她不再担心母亲随时生病,家里会拿不出来钱,因为自己手里有积蓄,她也不再茫然认为未来遥远,因为她正走在奔赴的路上。

一个人可以做梦,但是梦想不能天方夜谭,脚踏实地才是最好。

总是有人告诉她,一个人会用钱,才会挣钱,开源总比节流来得有效。这个道理,她自然明白。

但是她不赞同。

她说:“我们多数人,最后都得承认自己的普通,你不是会发光的金子,就是最普通的一粒沙,你会用钱,却不一定能够有很好的挣钱途径,这话一定是那些已经挣钱的人说出来的。要是能开源肯定开源比较好,如果不能开源的话,那就只好节流。”

而她,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

所以,她必须得好好考虑还有规划自己的人生,从现在就开始给自己留后路。

这样,是为了以后的从容不迫。

现实终究会告诉你: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越早完成原始积累,人生的选择就越多一些。

而她的节约有效吗?

肯定是有成效的。

她是20XX年的时候大学毕的业,如今刚好是第四个年头,她去年告诉我,手里存的钱已经快到30万,够她在当地首付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了。

这就是她目前准备解决的事,在一个城市把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她说才会有真正扎根的感觉。

她的母亲一直都住在老家,她很想自己到时能够把她接来,也能享两天福。

而与此同时,我也能够看到另外一种消费观。

我大学有一个同学,其实我们只是点头之交而已,以前并不怎么熟,毕竟不是一个宿舍,但她在毕业以后却找我借了五六次钱。

每次借钱,都是还花呗或者是信用卡。

因为都按时还了,再加上她借得也不多,一般不会超过五百,所以我每次都借了。

而实际上,这个同学的收入并不低,我听另外一个知道她近况的朋友说,她一个月的收入有八千多,只是不够自己花而已。

而且,她找不少的同学都借过钱。

想想也是,连我这种不算好朋友的她都开始借了,肯定借钱的范围比较广。

她的朋友圈,是那种过得很充实的状态,各种晒美食、逛街买的东西,游玩照,甚至还有一个接近两万块的包。

我想,应该她的消费观,就是认为“人生先要享乐”这样的思想。

这样的想法,根本上有错吗?

其实我认为没有,不过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而已。

但是,真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人,明明自家条件一般,心里明白以后都要靠自己,甚至你可能要反过来成为一个家的依靠,却还是跟着别人的想法走,认为年轻就要过好的生活,大肆消费,分文不存。

这不是会生活,这是傻里傻气。

当你真的遇到事,需要钱的时候,别人有父母兜底,可能你哭都没地方哭。

我身边的90后,很多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男生女生都有,自己连一万块钱的存款可能都拿不出来,什么都要家里的父母帮忙。

家里父母要是有这个能力且不论,这也是一种人生资源,没啥好反驳的。

但还有很多人,父母可能是真的拿不出来这些钱啊。

这样的话,两个人肯定会因为钱这些问题吵架,互相推诿,更有甚者把恋情都搅黄了。

前两天的时候,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女生发的帖子,两个人即将结婚,没要求车房,她要三万八的彩礼,这是他们那边的习俗,然后她的娘家再添三万回来,凑成六万八当作陪嫁。

男生说不想花家里父母的钱,说他们是自由恋爱,不应该要彩礼这些。

我很疑惑,两个人都出来工作这么多年了,男生连三万块钱还需要向家里父母要吗?他自己没有存款吗?

这钱就是要来了,想来也得担心婚后两个人的生活。

90后已经不再年轻了,最早出生的那批现在刚好是三十岁,俗话说三十而立,已经到了担起人生责任和重担的年纪。

这是实实在在的上有老,下有小,而你是撑起一切的力量。

在不断向30奔赴的路上,现实会告诉你,多存点钱,比什么都有用。

这真的会是你生活的底气,让你少受很多为难。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不会明白“没钱寸步难行”这句话,因为年轻本身就意味着轻松,好养活自己,你以为这辈子都可以不用存钱,肆意潇洒,那是因为你还没真正遇到过事。

每个人活着,都是一场磨砺。

而生活从来不曾打倒过的,是那些真正有准备的人。

每个人结婚时都是“半成品”


婚姻,被人称为“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有时却想出去。经常听到做妻子的这样抱怨丈夫:“为什么他不能稳重、担当、成熟一点,别动不动就怄气、发飙、摆臭脸,也别老听他妈、他姨、他姑的话,像个没长大的娃娃,还得我哄着、顺着、伺候着。”“什么时候他能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既能顶天立地,又能柔情似水,既能在工作上做行家,又能在家里做个好丈夫、好爸爸。”“当初真是走了眼,还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没想到他只是个半成品!”这样的牢骚,在男人一边也差不多,兹不赘述,请自行脑补。恋爱也好,蜜月也罢,两个人眼里的对方都笼罩着一层美丽的光环,看似完美无瑕。当新婚的激情退去,开始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考验两个婚姻“实习生”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各方面都足够成熟、足够可靠的成年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从容不迫,及时找到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当自己情绪不佳、状态不好的时候,对方能够像理想伴侣那样,心有灵犀、呵护备至。但现实却是,无论是对方,还是自己,都是“半成品”:

没有人天生成熟,所有的那些理想品质,都是不断成长的结果,而不是生来就有。有的人,成长的愿望强,思考有主动性,遇到问题不回避,发现不足肯担当,让配偶心里有足够的希望和耐心,即便是半成品也受欢迎。有的人,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或者即便觉得有问题,也把成长和完善的责任推到对方头上,自己坐享其成。这样的人,逐渐消耗着另一半的感情和耐心,直到“情感银行”的户头上“存款”耗尽,坐吃山空。这样的“半成品”,极有可能最终成了次品、残品、废品,先被嫌弃,终被放弃。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半成品”,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极品”的标准,但只要肯努力,不断打磨、不断完善,做个“合格品”,甚至“优等品”,都是可能的。原生家庭仿佛钢厂的第一个车间,我们就是生产出来的生铁、粗胚,后续的加工,程序越多,产品的品质越高。婚姻也好,工作也罢,生活中的一切历练,都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假如我们发现伴侣也是“半成品”,或许该值得庆幸,至少,两人的“品相”相当,谁也不必嫌弃谁;另一方面,能够见证和参与另一半蜕变、成长的过程,是一种宝贵的经历。两个人,就仿佛两种特质的钢材,糅合在一起所诞生的后代,很可能是一种更加优秀、独一无二的“合金”。这,就是生命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