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恋爱技巧 > 导航 >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发表时间:2020-10-28

【www.qg13.com - 情感依赖的说说】

两个人谈恋爱也是有很多小浪漫的,两个人的感情也是需要维护的,那么到底有哪些技巧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顽固的投射性认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第一个势必会建立的亲密关系便是亲子关系,而我们最初也是在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初步形成了“好”与“坏”的概念。

在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那么不难理解,在我们国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的,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父母特别执着于权力,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特别执着于依赖。他不仅在他的原生家庭是依赖的,到了学校、社会和爱情中,他也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中。

因为他潜意识中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对的,但到了其他关系中,大多数时候都是错的。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与“坏”的观念,到了家外面,都会有些不适应,需要及时调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其僵化,父母极其在乎权力,而孩子必须绝对听话。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非常顽固的依赖心理,等走出了家门后,不管现实状况多么需要他独立,他也丝毫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独立的能力,也是因为他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他独立,就会导致关系的疏远,而如果他依赖,就会导致关系的亲近。

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的家中,并继续沉浸在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譬如,一个玩依赖游戏的男人,在家中,依赖可令父母对他更好,所以他会一直觉得依赖时的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赖时,别人就会亲近他。然而,当女友因厌倦他的依赖而表现出对他的疏远时,他会变得更加依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潜意识上认为,他越依赖,别人会越亲近他。这种潜意识阻碍他如实地看待问题。

相关知识

谈恋爱的4个阶段:共存 反依赖 独立 共生


人们的感情都是循序渐进的,谈恋爱也是要讲究阶段性发展的。那么谈恋爱分几个阶段呢?恋爱里有哪些阶段呢?有位心理学家曾写道,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那就是: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易。

谈恋爱的4个阶段

恋爱有两种分法,其一:

1、初恋。刚刚进入恋爱阶段,了解还不是很深入,还有一定的模糊感。

2、热恋。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可以说双方都已经迷恋其中了。

3、依恋。双方在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对方,离开一阵子都会觉得不顺心、有一种心不安的感觉。

4、平淡。恋爱双方都已经冷静下来,留下的大部分是理性,而缺少了激情,需要进一步的理由来点燃爱情的火焰,比如说婚姻。很多情侣都是在这一环节没走完的,当然,完成这一环节意味着下一步进入婚姻阶段。

谈恋爱的4个阶段

其二:

阶段一:共存。

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阶段二:反依赖。

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阶段三:独立。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阶段四: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你)最亲的人。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你们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过第二或第三阶段,而选择分手一途,这是非常可惜的。很多事只要好好沟通都会没事的,不要耍个性,不要想太多要互相信任,这样第二、三阶段的时间就会缩短。和所爱的人相遇相恋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要轻言放弃。两人相聚是因为有缘,相知是因为有心,真的得好好珍惜这福份莫说分手不是无缘。

看完上面介绍的4个阶段,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在爱情里面多一些宽容和忍让,珍惜两个人之间的缘分,逐渐变成彼此的不可或缺。

怨第三者,不如情感独立


感情被第三者插足怎么办?如何维护一段感情?人们总听大家宣扬当代人都应当有着四种独立:“专业知识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情感独立”,但大伙儿的重中之重基本上都放到“经济独立”。

确实,经济独立很关键,种活自身是所有人没法躲避的义务;但,更关键的是,不可以以便一切权益失去人格的独立和情感的独立。许多 人到婚姻关系中迅速地就失去自身,一切都以另一方的悲喜为做事的规则,好像自身一点都不关键,只能另一方才算是最关键的,乃至感觉另一方上帝或女王,一味地缩小自身、取悦另一方;

到最终,另一方很将会“打蛇随棍上”地愈来愈不将你看在眼中,乃至叛变你、抛下你!获得这类凄惨的結果时,感情被第三者插足怎么办?如何维护一段感情?坦白说,不可以彻底怪那人“无情无义薄悻”(我再加引号的意思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彻底能够用“无情无义薄悻”来描述这类情况),你应当问一下自己:“我为何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利/支配权能够那样一件事?”

有独立人格的男生或女性不容易容许他人来为他做决策,不管一件事是大或者小。一些鸳鸯蝴蝶派的小说集或影片赞颂这类爱情,觉得爱一个人“爱到深处沒有自身”是最大的人生境界,在我看来,它是极其身心健康的。可能在爱情不久驱动器时,许多人有这类明显的想法,要为另一方做许多 事;

殊不知,情感是要贯彻落实在衣食住行里的,假若一直滞留在会为另一方“美女献身”的情况,那不但不科学,也对自身十分不好。一个完善身心健康的人要先喜好自身,才去爱他人,而并不是舍本逐末。倘若你长期把“爱另一方”放置“善待自己”之中,你的身心状态不容易均衡的(简易说就是说:再也不会开心),感情也终究会出难题。

许多 人觉得读过许多书(专业知识独立),赚了许多钱(经济独立),也有着详细的人格(人格独立),但一遇到感情的事马上就毁了,立刻变为一个“小男人”或“小女子”,等待另一方来解救他/她;这,是我说的“情感不独立”。一个情感独立的人,自然能够享有爱情,但决不依靠爱情。

感情被第三者插足怎么办?如何维护一段感情?你的使用价值是与生具来的,不用由“有木有人爱着你”来毫无疑问。有的人只能在深爱的情况下才感觉自身有使用价值,丧失爱情的情况下就感觉自身一无是处、一文不值,随后作出诸多蠢事,简直让人惋惜临难!

每日都许多人在处对象,每日也都许多人丧失爱情,我想号召这种感觉自身严重损失、痛苦不堪的失恋者:丧失一个不宜你的目标,并沒有想象那麼恐怖;假若你因而而否认自身,乃至否认自身存有的使用价值,这才算是最恐怖的!

情感独立不易,不管你在不在婚姻生活里,如果你已经运营一段婚姻关系,何不把“情感独立”当做自身的总体目标——爱一个人,但不必依靠他(她)或依靠这一份感情,让自身依然享有宝贵的独立性——那样,不管这一段感情碰到是多少磨练,你都能挺受得了,都能抽身。两者之间怨小三、防小三,比不上让自身变成压根不在意小三的“情感独立的人”吧!

你是职场上的压迫者拯救者or受害者


工作中,我们往往身不由己地扮演着某个角色:要求苛刻、鞭策他人的狼(压迫者),热情细心、随时伸出援手的狗(拯救者),或是柔弱自卑、逆来顺受的羊(受害者)。职场上,没有人能避开戏剧三角形的心理游戏。来看看你自己是哪种角色占主导地位。

你是职场上的压迫者拯救者or受害者

战胜3000名竞争对手,维维安王进入了深圳地王大厦的一家外企,成为市场总监琳达庄的助理,同时还要为遍布全球的VIP会员编辑一本中英双语的会员杂志。

琳达庄非常漂亮,近乎板寸的短发充分地表达出她干练果敢的内在气质,她熟练掌握英语和法语,同时广东话和普通话也说得流利,打高球一杆进洞毫不犹豫。维维安立即就被自己女上司的美丽、气势和能力震住了。

后来她才发现这个女上司女魔头的一面:眼神犀利,要求苛刻,极重效率,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一切要完美无缺她这么要求维维安,是因为她本人就无数次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琳达庄跟穿Prada的职场女恶魔一样,要求维维安必须24小时开机。

有一次会员杂志与新闻发布会周期接近,可琳达庄毫不通融:必须同时完成!她被琳达庄彻底搞焦虑了。能够帮助她的,也只有她公司里的死党哥儿们了。他会时不时地请她吃哈根达斯,有时候还跟她一起声讨一下女魔头。要不是他的友谊和支持,我根本撑不到现在。

在职场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滥用权威的主管苛刻地对待下属,最终由某个充满同情心的同事出面调和,安慰受冤屈者。在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曼(StephenKarpman)的字典里,这类在职场上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冲突状态,被命名为戏剧三角形心理游戏。

三个角色一台戏:受害者(维维安王),压迫者(琳达庄),拯救者(死党同事)。绝大多数人都逃不开这种小游戏,不自觉地承担着某个主导角色。

狼:压迫者

在鞭策、教训他人的同时,往往也被囚禁在自己设定的规范和要求里

这是典型的压迫者形象:双臂交叉在胸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眉头紧锁,抬起眼从镜框上边看人;一开口就是批评指责,带着不容置疑、轻蔑甚至是愤怒的口吻。

在这些看似不可动摇的权威表现下,压迫者的内心往往伴着这样的独白:可能在别人眼里我是个恶人,不过我并非苛求挑剔,我对自己的要求一样严格,我能做到为什么他们就做不到?我怎么觉得自己是公司里唯一有责任感的人?

沟通分析专家克里斯蒂勒培蒂克林认为,压迫者大多数从孩童时期起就积累了很多的挫折和创伤,他们丧失了对人的基本信任,习惯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并容易采取偏执和愤怒的方式,通过贬低他人来弥补自己的不幸。

这些身居高位的人在批评和惩处下属或者合作伙伴时,需要问问自己责骂他人的原因和依据,明确自己的权限,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

比如,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太追求完美?是不是自己因为缺乏休息而过于紧张?是不是因为家庭原因而情绪波动?是不是应该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问自己问题,在自身找原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凸显自己真正的需求,关注自己生活的选择,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他人,怨恨他人。

压迫者在鞭策、教训他人的同时,往往也被囚禁在自己设定的规范和要求里。所以,如果你是职场上的狼,建议你采取放松疗法,不吹毛求疵,一切顺其自然,让身体的感觉和生活的快乐和谐统一起来。

狗:拯救者

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漠视他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拯救者喜欢关心照顾人,喜欢操心,控制不住地想要帮人一把,干涉别人的决定。他那种想要帮助别人的热情,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是在漠视他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拯救者的潜台词往往是我必须帮助他,他现在肯定焦头烂额,手足无措。

要摆脱不适当的救助陷阱,在提供帮助之前必须明确合理帮助的5个条件:受害者在语言上明确表示需要帮助;设定所能提供的帮助内容和时限(在之前,我能为你做的是);明确补偿条件(我帮你去......,你替我),以便使被帮助的一方不会有欠你人情的感觉;提供帮助时不可越俎代庖,替当事人完成一切,应该留给被帮助者个人参与和努力的空间;最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要保证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受害者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羊:受害者

反复担当受害羊角色的人往往从小十分依赖他人,不断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

他们顺从恭敬,没完没了地嘀咕抱怨,内心抱着悲观的想法:发牢骚有什么用,别人的职位都比我高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经常处于劣势、低人一等,对于同事和上司的傲慢和侵略行为更多的是羡慕和欣赏(我怎么就做不到?他们能力真强!),或者有种想得到同事或上司同情和帮助的倾向,那我们就陷在了受害羊的角色里。

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人人欺负的对象?看清三角关系中各自的需求和心理,认清哪些事情让自己害怕或者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力:计算机,法律,英语口语这些专业能力的缺乏,可能是导致你成为受害羊的原因。你当然需要通过个人能力的提升,改变弱势的地位。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确立简单的目标,比如每天早晨花10分钟浏览一下电脑里的邮件和文件,多了解公司里发生的事情,看看自己的职能和任务是否有增加。同时,要敢于向上司提出要求,而不是唉声叹气地抱怨。最重要的是总结过去。

因为反复担当受害者角色的人,往往从小十分依赖他人,经常遭受父母的虐待和指责,在学校里则可能是不受人关注的小可怜,自然而然形成自卑心理。外界的压迫常常会激活人们早年的不幸经历,受害者需要认清和接受自己的过去,摆脱消极的自我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人格的三种状态:父母我,儿童我,成人我

只要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牵涉到我们自我状态的表现。根据沟通分析理论,我们的人格模式由三部分组成:父母我,儿童我,成人我。

父母我:源于幼年从父母或父母角色的人那里承袭来的行为思考模式和感觉状态。儿童我:指重演儿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多表现为情感性反应和有创造力的行为。成人我:则是一个人对既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理性分析后决策行动,即针对此时此刻所反应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

父母我使我们倾向于鼓励、关爱、赞许他人,其消极的一面会促使我们批评、贬低、禁止、惩罚和控制他人(压迫者的行为);或者相反,过于操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保护子女和帮助他人的需要,出于我这是为你好....。。的心理,常常介入别人的生活,替别人做决定(拯救者的角色)。

儿童我则多表现出自发的情绪和行为,容易感情用事、任性、自我中心,或者相反,自卑懦弱,屈从于人。当扭曲自己去顺从别人的儿童我占主导地位时,我们就会漠视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望,感到柔弱无助、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卑躬屈膝,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受害者的状态)。

当父母我或者儿童我的某一负面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影响我们的成人我,使我们陷入压迫者拯救者受害者的三角戏剧冲突中。没有人能避开这种戏剧三角的心理游戏,因为每个人都一身兼有三我,且三种自我状态交互存在,随时根据具体境况凸显各自功能。

狼狗羊的微妙关系

伊莎贝尔克来斯培勒,心理治疗师,沟通分析专家,法国沟通分析学校创办人之一。

《心理月刊》:人们是否有可能避开这个戏剧三角形游戏?

伊莎贝尔克来斯培勒:基本上很少有人不被卷入这种游戏。即使我们并不接纳或者不主动引发这种游戏,我们也会被环境邀请去担当其中某个角色。只有那些拥有大智慧的精神大师可以逃开,他们非常了解自身的需求和状态,并且对他人的自我状态极其敏感。

我们是不是总是局限于某一个角色状态呢?

我们往往都有一个主导的角色位置,通常是受害者或拯救者,而很少是压迫者,因为我们从很小就学习令父母满意,服从权威,为他人提供帮助。一般成为压迫者的人都是那些总是感觉被攻击、被侵犯、被挑衅的人,他们通过压迫别人来保护自我。

但是,这个三角关系微妙的戏剧性就在于:我们会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比如,拯救者会因为疲于帮助受害者而变成压迫者,受害者也会因为觉得亏欠拯救者而变成压迫者。

如何才能从这种游戏中走出来呢?

首先得认清自己的状态。一旦你觉察到别人传递的信息中有隐藏的动机,就需要通过提问题来解密:你到底想说什么?你到底希望我做什么?如果你经常卷入某一角色,感觉被困扰,就有必要向心理专家求助。

只有治疗师才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潜能,解密表面和隐藏的信息。停止这类游戏需要个人努力发掘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掌控和发挥自我状态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