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为子女争气 情感文章

父母和子女的情感语录

发表时间:2020-11-09

为子女争气 情感文章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子女争气 情感文章,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少儿女望母成凤,望父成龙

一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歌:“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就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我凭直觉判断,这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孩子知道学习,是让每一个家长都高兴的事。忽然有一个异念,觉得歌词有不对劲的地方,是这句“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这虽然是首儿歌,但歌词肯定不是孩子写的,而是大人假借孩子之口提出的期望。否则,哪会有如此懂事、觉悟的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学习为了什么?是为爹娘争气吗?这样认为也有道理。“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为养育、教育孩子,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作为子女,当然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给父母增光添彩,这是最好的争气。

然而,作为大人本身,为什么只提倡孩子为父母争气,而父母不为孩子争气呢?我认为,为人父母者,首先要为子女争气,然后号召子女为家长争气,才顺理成章,或更有底气。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榜样。

父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称呼,将领导、首长、将军、总裁、大师……所有的称呼加起来,也抵不过一声爹娘来得亲切。然而这个资格不是勉强来的,不是任命来的,不是召開新闻发布会通报来的,而是父母与子女的天生血缘促成的。因此,父母不能辜负这种伟大,削弱这种崇高,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子女争气。

为子女争气,就是为子女树立榜样。孔子、孟子、陆游、林则徐……这些圣贤在子女面前,巍峨成了一座高山,后代只有崇敬、仰望的份,连超越、并肩的想法都是奢望。对于这些圣贤,后代们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动力。而我辈凡夫俗子,虽为人父母,既做不到那么高大上,也不必有那样不切实际的憧憬和期许。但是,我们却能够给予子女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积极的鼓励,一顿温热的饭菜,一声温情的嘱托。要让孩子佩服父母,首先自己要行得正,过得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不苟且,不卑鄙,不下贱,不庸俗。

父母给子女一片绿荫的同时,还要给子女一个标杆。官场上常说的一句话叫“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这句话用到家庭教育上,也是灵丹妙药。哈尔滨市一位62岁的滕姓老人,因为儿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为了激励儿子,自学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老人说:“你考不上名牌大学,我考一个给你看看。”父母爱学习,子女可能就喜欢读书;父母爱助人,子女可能就勤快;父母心灵手巧,又注意传经送宝,子女也就会照葫芦画瓢。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批评子女不愿意读书,家长首先看一下家中的书柜里放了几本书;不要指责子女不听话,家长首先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个遵纪守法的人;不要埋怨子女不孝顺,家长首先反思一下,你对自己的父母尽职了没有;不要辱骂子女没出息,家长首先检讨一下,自己算个有出息的人吗?如果都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我敢说,你就是一个为子女争气的家长。不用说,你也是一个子女眼里的好父母。

扩展阅读

经典微小说:《为爱而活》 情感文章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微小说:《为爱而活》 情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朋友的母亲亡故后,朋友担心他的父亲熬不过一年半载的,毕竟他是86岁的人了,他会因为悲伤和孤独,还有疾病,郁郁而殁。

出人意料的是,如今朋友母亲去世三年了,他的父亲已近九秩之年,仍旧活得硬朗而昂扬。让人觉得,他好像是为了某个信念而活着。

老年人有两个敌人,一个是疾病,另一个是孤独,而孤独比疾病更具杀伤力。

为了战胜孤独,老人家把老伴的像摆在床头,像生前一样朝夕相处。天亮了,老人家睁开眼睛,第一束阳光就投到老伴的遗像上。他唤着妻子的小名,喃喃道:“春三,我醒了,睡了一个好觉,看来今天又能对付过去了。你在那边还好么?”

晚上就寝前,他又说:“春三,我要睡觉了,不定会在梦中见到你呢。”

朋友的家住在学校教授楼五楼,老人家常常站在四楼半的楼道口,俯瞰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所大学里,他工作生活了半年世纪。每当他瞅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就:“喂,喂”地挥手大喊。他耳背,喊声就大,常引得人们驻足仰视。

一天,一阵喊叫之后,一位中年妇女匆匆跑上楼来,咻咻地喘息着问:“您喊我?您认得我?我怎么不……”

老人家煞有介事地说:“当然认得的,就是猛地叫不出名字来。”

那女人说:“您怎么认得我?我住在西区,很少到东区来……”

“对,你住西区……西区18栋,对不对?”

“不对,是12栋。”

他拍拍脑门:“你瞧我这记性,真是老了哟。”又像孩子似地赔笑着:“对不起,耽误你了。”

女人笑了笑:“没事,没事。”招招手,走了。

老人家衰弱的生命活得激昂而执着,在去朋友家时和老人家聊了起来,他的父亲向我透露了一个秘密。

老人家说,妻子在弥留之际,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来。她抖抖索索在在老人家的手心画了个“活”字。

朋友的父亲突然明白了,混浊的老泪滴落在妻子的手背上,他攥紧妻子的手,大声地说:“你放心,我会好好活下去的。”这句话,当时老人家说了三遍,于是,老伴含笑去了。

“于是我顽强地活着,为自己,也为了她的嘱托。无论我活多久,她也会在奈何桥上耐心等我的……不见不散吧。”

我相信。

试着把怨气变为争气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试着把怨气变为争气",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在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数不清的失落和伤心。面对这些不如意,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就注定了你永远是个弱者,只有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咽下心中怨气,把怨气变为争气,成为真正的生活强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快乐更充实。

遇到这些不如意,是不幸,也是幸运,因为它带来了痛苦,也给了人努力的希望和勇气。当你因被人欺负、不受尊重而生气时,要做的就是不要小肚鸡肠,不要在乎别人的说法,不要斤斤计较那些影响你达成目标的小事情,生气并没有用,只有为自己赌口气,自己争气,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人格上、智慧上和力量上使自己更加强大,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常想一二,越在逆境之中,越要积极地面对一切。你无法改变别人,但是完全可以改变自己,你可以把发怨气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强大自己,暗暗地争口气,等到出成绩的时候,那些打击你的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了。当你走过一个个困境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强大了,懂得的也更多了,更加自信起来。把怨气变为争气就是这个道理。不断为自己打气,让自己做得更好,自然就能快乐起来。

阿光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他学的是英文,自认为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只是雕虫小技。由于他对自己的英文水平相当自信,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历到外资公司去应征,他认为英文人才是就业市场中的绩优股,肯定人人抢着要。

然而,一个礼拜接着一个礼拜过去了,阿光投递出去的应征信函却杳无音信,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阿光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此时,他却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回信,信里写道:虽然你认为自己的英文水平较高,但是从你写的履历来看,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很差,大概只有高中生的水平,连一些常用的文法都错误百出(美文)。

阿光看了这封信后,气得火冒三丈,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别人怎么可以将自己批评得一文不值!阿光越想越气,于是提起笔来,打算写一封回信,把对方痛骂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气。

然而,当阿光下笔之际,却忽然想到,别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写信批评他,也许自己真的是太过于自以为是,犯了一些自己没有察觉的错误。

因此,阿光的怒气渐渐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并且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家公司,谢谢他们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字遣词诚恳真挚,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

几天后,阿光再次收到这家公司寄来的信函,他被这家公司录取了!

证严法师曾说:一般人常说,要争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知易行难,把生气转为争气说着容易,做到很难,这中间往往有一条让很多人逾越不了的鸿沟,人要有坚强的志气与毅力才能跨越它。

送别 情感文章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别 情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我家,送别是件很郑重的事。父母总有太多东西想给我们,大到腊肉、香肠、辣糟、盐酸菜、土布,小到几克一瓶的花椒末、花椒油……这些东西做起来都很费神,所以通常全家人都得笑嘻嘻地忙上一整天。

忙到夜深,大家围坐在厨房炉边闲聊,谁都不忍心开口说出那句“去睡吧”,通常我爸是第一个:“好啦,先这样,都去睡吧,明天还要一大早起来。”

说着便站起来,抹一抹脑门的头发,转身出门去了。然后和往日一样,他挨个到屋子里给我们开好电热毯,铺平被子,才回卧室。

若看厨房灯火未灭,就又下楼来,推开门说:“电热毯还没热啊,那就再坐一会儿。”半小时后,又是他催促大家去睡。我妈会继续呆坐十来分钟,上下眼皮都打架了,才红着眼起来。尤其在我哥离开前的晚上,她总比以往沉默。

我妈最疼爱的是我哥,一碗水端不平这种事在我们这么和睦的家里也是存在的,有时候甚至表现得挺明显。虽然我不愿承认,我妈自己也可能都没意识到,但事实的确如此。

我们姐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每年春节过后,三人离家的时间通常不一样,轮到哥走时,我妈会格外用心,比如辣椒面、花椒油这些味道容易散的东西,为了确保新鲜一定要等到出发前一天才做,早一天都不行。路上的吃喝也考虑得更细致周全,会想到要不要买点鸡爪子卤上,是不是剥半个柚子补充维生素。

到了我和我姐离开时就相对马虎一点,辣椒、花椒这些,把家里原有的包一包就行。

哥离开之后的两天,我妈总是面色黯然,有时无意识地眼淚就下来了。她总是心不在焉,时不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问一句:“松该到了吧?怎么还不来电话?”晚上一两点仍睡意全无。

姐离家后,她也不会如此焦虑,不知道我走后是怎样的情形。

当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都能理解。哥是长子,少年离家,童年还未结束就失去了父母的看护,我妈总觉得欠他的爱太多。

我哥自小特别乖,我呢,初二时便成了野马。高一下学期刚开始,我就不得不走上了流浪的路,自此沦为没文化的“盲流”。跟我哥相比,真可谓一个天上游龙,一个地穴虫豸。

姐则是吃了性别上的亏,重男轻女是中国的顽疾,我妈也受影响。事实上,我爸特别疼爱姐,只是我妈霸道,家里大小事都由她做主,爸对姐的那份疼爱便显不出来。

不过我仍然记得,高考前夕爸会给姐买奶粉和各种水果补充营养。那时候这些东西都不是日常消费得起的,我不能碰,否则要挨揍的,但姐特别疼我,会偷偷分给我吃。

儿女都长大后,父母对待我们的差别已然微乎其微,即便偶尔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不同的期待和关切,但我们仨能顺利成人,他们的欣慰是相同的。

每年春节都是欢娱与阵痛的交织。

有一年节后离家,刚到火车站我就收到了我妈的短信:“早知道心里这么难受,你们明年干脆别回家过年了,我和你爸平时清清静静惯了。回来几天又走,家里刚一热闹又冷清下来,我们受不了。刚才想叫你下来吃面,才想起你已经走了。”

我一个壮如蛮牛的大老爷们,居然从进站口哭到了车上。

放妥行李,坐下看滑过车窗的独山城,想起临别时爸跟我走到街角,妈直到我们拐弯仍然倚在门口,手扶铁门,我又忍不住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