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我为何总碰到一昧索取型的男人

我为何总碰到一昧索取型的男人

发表时间:2020-12-08

【www.qg13.com - 讨好我的方法】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为何总碰到一昧索取型的男人,欢迎阅读与收藏。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

你给ta什么ta都觉得是理所当然,有一天你觉得疲惫,不想再给了,ta还指责你,认为是你不对。

给你一点小恩小惠,帮了你一点小忙就觉得自己卖了你一个大人情,要么整天挂在嘴边“压榨”你帮ta做事情、给ta分利益,要么到处跑去和别人讲,让所有人都知道ta为你做了什么。

从不尊重你的职业和所学,不管你是做广告、设计、翻译、文案还是咨询,不管你为了达到你今天的水平投资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觉得你应该免费为ta做事,免费给ta设计,免费给ta翻译,免费帮ta解决问题,仿佛你的劳动一钱不值,或者认为请你吃一顿饭就能换来你好几天甚至几周的工作。

他们觉得谁让你过得比我好,我过得比你差,你既然这么有钱有资源,而我又这么需要,你分给我一点又怎么了?仿佛ta自己差和穷是你的错。

拒绝承担责任,就像“被宠坏的”孩子

我有一对朋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男人刚把公司开垮,欠了一屁股债,女人事业非常成功而且富足。

男人疯狂地追求女人,对她百般呵护,女人那时为了走出上一段情伤,就答应和他恋爱。女人还是有着很传统的想法,觉得我既然答应和你在一起,那我们就好好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所以当男人对女人说自己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之前公司开垮是因为团队不好,提出希望女人支持他的公司重新开起来的时候,女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于是她替男人还了债,并和他一起把公司重新建立了起来,还无偿把自己的客户分给男人。

几个月之后她忽然感到后悔,因为她那时才明白,这个男人把公司开垮是有原因的,他不仅能力差,而且还特别爱夸海口,和客户沟通也总让人难受,那些她介绍给男人的客户,都离开了,他们直接说,我们还是更愿意跟你合作。www.qG13.CoM

每次她向男人提出对于工作的建设性意见,男人都指责她不是一个好女友,没有看到他所付出的努力,不知道认可他鼓励他,不够支持他。

这个女人又是很容易自责的类型,男人这么一说,她真的感到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够好,进而向他的公司里投入更多,给他更多支持。

直到辛辛苦苦坚持了一年,男人耗光了女人投入的钱,还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能行,准备向年迈的母亲借钱继续的时候,女人终于忍无可忍,从支持男人的公司中退出,向男人提出分手,请他搬离自己的住所。

而男人当然不愿意搬走,他说:“你自己一个人住不是也要交这么多房租吗?”

你可能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厚脸皮的人?是的,这样的人不但有,而且还有很多。

这个男人这样做,是因为他拒绝反省,拒绝承认自己的问题和局限,也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有时候我们只有承认我们懂得不够多,承认我们所犯下的错误,才有可能不断去学习,进而变得更好。

拒绝承担责任的做法,其实属于典型的被“宠坏了”的孩子。

从小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或者至少父母会尽一切能力满足,而通常他们还不觉得父母做得够好,经常指责父亲或母亲做得不够,甚至感到自己是个受害者,就因为父母没有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对待自己。

因此他长大之后也会常常感到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够好,进而不断地索取在他看来的“公正待遇”。

索取型的人是怎么来的?

有一类人是被惯坏了。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所以到了社会上也觉得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缺乏感恩,是他们的通病。

有一类人是拒绝承担责任,以“受害者”的角色现身,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别人真的都“欠”他们,从父母,到伴侣,到朋友。这其实是一种最简便和懒惰的方式,以要求得到更多。

还有的人是害怕和匮乏,但是又感到很难放下面子去请求,或者心里知道这样做对别人不公平,但是就想让自己得到更多。于是转而采取攻击策略,在气势上先发制人,用强权要求别人给。或者即使自己只为对方做了一点点事,却要放得很大,不厌其烦地拿出来说,以邀功求赏。

在这其中,社会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普遍的商业规则带给我们一种索取的习惯。我们总听到“无奸不商”的说法,认为生意人要尽最大努力压榨劳动力,获取剩余价值。于是这成为了一种流行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压榨和投机取巧才能做生意,不愿意真正付出,但是希望拥有最大程度上的回报。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公司每天早上都会给每个人发一个鸡蛋,甲不喜欢吃鸡蛋,而乙喜欢吃鸡蛋,所以每次发了都给乙吃,乙很快就习惯了,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了。

结果有一天,甲把鸡蛋给了丙,乙就感到十分不爽,和甲大吵一架然后绝交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根本没有义务给她。

她也不愿意多付一个鸡蛋的钱,来让自己吃得满足。最重要的是她忘记了感恩甲曾经那么多次给过她。

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付出与回报的平衡。

当失衡太厉害,比如一方付出过多,或一方受伤太深,这段关系都注定会结束,而且很难有挽回的余地。不论是伴侣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

想要拥有自由的人生,

从学会说“不”开始

为什么我们会吸引过度索取的人?

①寻求价值感

很多人要通过给予,才感到自己有价值。所以被索取者和索取者其实类似于受害者和拯救者。索取的人总在受害者的位置,而放任他们索取的人则好似拯救者,通过不断喂养它们的贪婪而试图拯救他们。

②害怕失去关系

我们没有界限,通常是因为害怕失去关系。我们之前谈到了,不断索取的人,都是心里面很害怕的人。实际上不断“被索取”并深陷其中无法脱身的人,也都是很害怕的人。所以本质上索取者和被索取者是一样的,他们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应对恐惧罢了。

③我们太想做一个好人,太怕做一个坏人

如果我爱一个人,我就应该付出。如果我不付出,我就不“好”了,因此也不会被爱。

只知道索取的人,也不值得我们珍惜

你要知道,索取型的人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如果你不坚定地说NO,他们通常是不会自动停下的。

所以在这里你需要做一个选择。是你的健康、幸福、自由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更重要,还是你和这个索取者的关系更重要。去衡量一下这个向你索取的人能带给你多少好处。

如果带来的好处让你感到足够,那你自然将会忍受这样的索取。

如果你为索取者的付出已经远多于ta带给你的,那就没有必要维系表面和平了。

完全应该直接说出来,即使关系谈崩了,就像甲不再给乙鸡蛋一样,一个不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的人,也不值得我们珍惜。

过度付出的关系,要及时止损

请你记得,当一段关系中的付出与回报失衡时,这段关系无论如何也会结束,只不过是早一些还是晚一些,你再多付出一些还是及时止损罢了。

如果你是过度付出的那个人,请你不要气馁,也切记不要掉入受害者的角色中。你当时的付出,也没有人逼你做,不管你高不高兴,最终都是你自己做出的决定。

你也是出于自己的恐惧而没有及时澄清边界,所以这些索取的人存在,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应得多少,应该受到怎样的对待,以及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怎样在关系一开始的时候就把界限和对方划清。

如果我们不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没有人能替我们做。如果我们不及时拒绝,索取的人就会越加猖狂。

为自己争取更加自由、平衡的人生,从学会说“不”开始。

扩展阅读

一昧的纵容,毁了你的婚姻。


王先生离婚了,他的婚姻终究没有踏过第四个年头。有时大家聊起这件事都会报以遗憾和同情——不要误会,遗憾和同情是给提出离婚的王先生前妻柳梦的。

王先生毕业于一所很不错的211高校,才华虽有却不肯脚踏实地,也不努力上进,满嘴的荒唐,也没什么理想。

都已为人父,也不出去找个稳定工作,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出租房里,生活大部分都来自妻子的收入与啃老。

据说因为他在微信上和一个女同学暧昧被妻子发现,让婚姻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柳梦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人。

王先生离婚后,他妈妈逢人就说是因为柳梦爱慕虚荣、嫌贫爱富,嫌弃王先生没买房就想赶紧离婚出去物色有钱男人去。

我们清楚柳梦的为人,她绝非是贪慕虚荣的女人,因为自始至终,柳梦都是在努力工作,想和王先生一起赚钱,攒个首付,努力贷款买套房子,好好的过日子。

可惜,她遇人不淑,命运给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王先生工作不稳定,家里很大支出都在靠柳梦独立支撑,每天下班后买菜,带孩子,做饭..........家务也基本全都压在她的肩膀上。王先生则一般出门遛狗吹牛,要么整天看直播,打游戏。

生活中有很多柳梦这样的女人,她们自己品格优秀,却总是被一些“渣男”所吸引。

她们就是所谓的“纵容型人格”,当一个人对自己所爱的人的破坏性行为听之任之的时候,他就是在“纵容”那个人,还会助长那个人的破坏性行为。

婚姻中出现矛盾时,应该商量着解决,或者各让一步。妥协一定有方寸,喜欢也不能太纵容。真正的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是关怀而不是溺爱。

韩琦琦和老公也离婚了,大家会知道是因为,韩琦琦的老公和丈母娘还来单位闹过,希望她回心转意,小韩拒绝了。

于是韩琦琦的丈母娘在单位门口大声嚷着小韩是“拜金女”、“在外面勾男人”。这样的闹剧在警察将他们带离后,在韩琦琦痛彻心扉的哭泣中结束。

韩琦琦和她老公以前也是同学,尽管之前小韩家人也觉得那个男人不够成熟,但是因为小韩的坚持,他们还是结了婚。

男方的家庭还可以,在上海的市郊买了套婚房,也给了小韩一些幸福和希望。

然而经历一次股灾后,因为赔了一大笔钱,他开始变得消极,辞职在家。

韩琪琪好不容易帮他介绍一个新工作,可是他一点恒心也没有,没过几天就厌倦了,后来整天窝在家里,靠小韩的每天忙死忙活的工资和加班费过日子。

一开始还以为,可能是因为这场股灾让他受了打击,过两天就会好了,可这样过着过着,就过不下去了。

“决定离婚不是一件事情导致的,是每一次失望累计的绝望。”韩琦琦和我们说。

当孩子想吃糖果都因为囊中羞涩而要再三考虑的时候,当自己生病了怕扣钱还舍不得请假,咳嗽着在单位加班到深夜的时候,当每天上下班看到别的老公接送的时候,当孩子想上兴趣班,却交不起学费的时候........那种感觉太糟糕了。

“这样的日子,透支了一切向着幸福的努力。实在过不下去了,才选择离婚,我不是嫌贫爱富,实在是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为什么不让他去工作呢?”

“劝不动,他也难受,只能由着他了。”

又是错位的爱和纵容。

真正的爱不是放纵,而是设身处地的分析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

一个人的牺牲并不能换来对方的死心塌地,一个人的愧疚更不能保持感情的长治久安。

你的善良要给予同样善良并且懂得感恩的人,你的包容不是一昧妥协,而是心胸宽广。如果一个男人总是触犯你的底线,你还是包容妥协,那不是善良,只会被对方理解为是愚蠢和软弱。

当一个人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时,当婚姻中已经成为委曲求全的时候,这份爱已经开始偏差了。

很多女性身上,天生具备了忍让与妥协的特质.

丈夫总是对自己呼来喝去,忍;婆婆永远对自己挑三拣四,忍;同事懒惰所有的工作要你一人完成,忍;上司工作失误赖到你头上,忍……明明这些忍受没有办法让自己开心,甚至会以泪洗面,为何你还要忍?

过分的妥协与忍让,则会让他人看作是你的软弱,他人会把你的妥协和付出,看作是你的“不需要”或者“软弱”。

当女性不再为了维持关系一昧妥协,学着有理有利有节,学着把自己的伤心呈现,把情绪释放,且不打破自己的底线时,你才会发现真实的自己真是美极了。

一个女人应该善良,但要有识别丑恶的眼睛,抗击恶毒的能力。一个女人应该坚强,但在生活独立的基础上,情感上要对男人有依赖,经济上要对男人有要求。

善良而不懦弱,坚强而不坚硬,人格上独立,情感上依赖,这才是维护婚姻的长久秘诀。

一个男人的哭诉:我为何对婚姻绝望


01

妈宝女,和妈宝男一样存在着

前几天,幸知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谁来帮帮我,我的婚床上躺着三个人。都说妈宝男可怕,可是你们见过“妈宝女”吗?

我们结婚六年,前两年还好,可是自从老婆怀孕之后,丈母娘就顺理成章地住进了我们家。到现在整整四年,都是老婆、丈母娘和孩子睡一张床,我自己睡一间。你们女人都爱说守寡式婚姻,而我遭遇的简直就是光棍式婚姻。

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老婆和丈母娘决定,从来都不和我商量。我觉得自己已经是这个家里的外人。我不是没有试图跟妻子沟通,让丈母娘回老家。但每次都都不欢而散,被骂一顿“狼心狗肺,不识好歹”。后来,我放弃了。

我丈母娘跟老丈人婚姻也是名存实亡,两人形同陌路。所以,我妻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并不觉得这样的模式有问题。

每天下班,除了偶尔陪孩子玩,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现在孩子快三岁了,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叫爸爸,很少叫妈妈,还不会叫外婆。

我承认,这样的婚姻我已经不想维持下去了。

这位读者的留言,让我想到自己的一个远房表妹。要说她是妈宝女,一点都不为过。

举个简单的例子,表妹结婚,她的妈妈全程陪护,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印象深刻:新郎来接新娘,跪地表达爱意,给红包,新娘点头满意,新郎才能起身。

当时,我这位表妹边接红包,边看着她的妈妈,眼神中透露的是:妈,这样可以让他起身了吗?

她妈一个眼色,表妹心领神会,不让新郎官起身,于是继续要红包,直到妈妈满意点头,新郎才得以站起来。

我当时站在一旁,只觉得背脊发凉:我亲爱的表妹啊,这是你结婚,不是你妈结婚啊!难道洞房花烛夜,你还要看妈妈的眼色行事么!

02

谁塑造了妈宝女

我表妹是独生女,成长在一个极度“父严母慈”的家庭中。她的父亲是一位以严厉著称的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严厉,对自己的女儿更是变本加厉。小时候,表妹一旦犯错,哪怕是一丁点的差错,都会遭到父亲毫不留情一顿暴揍。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她的妈妈。

表妹出生时难产,我的表姨妈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呵护备至,丝毫见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罪。每次表妹挨打,她都扑上去搂着表妹一起挨打,母女俩抱头痛哭。

就这样,表妹一边承受着来自父亲近乎疯狂的暴揍教育,一边又享受着来自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将所有的信任和爱都放在了妈妈的身上,她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是妈妈,只有妈妈才能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时间久了,俩母女的感情越发深刻,甚至有种相依为命、惺惺相惜的感觉。表妹对她的妈妈万般依赖,因为妈妈是她的保护神;姨妈对表妹也越发尽心,因为她认为表妹永远都需要她的照顾、呵护。

长大成人,当表妹开始选择自己恋爱对象的时候,她排斥跟他爸爸一样严厉并暴力的人,这倒没什么问题。但是,她全盘接受妈妈的建议和要求。对于未来的伴侣,自己喜欢不喜欢不要紧,只要是妈妈认为他好,那他就好。

活脱脱的妈宝女一枚。

因为惊讶于表妹的事迹,所以我很早就关注过“妈宝女”的话题。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大意是“一个妈宝女的自我觉察和蜕变”。我非常欣喜地打开,想转发给表妹。

可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内容,哪里来的蜕变啊,就连所谓的觉察,也只不过是给自己贴上了“妈宝女”的标签,根本没有觉察出真正的问题在哪儿。

看完只有一个感觉:被驯化了的妈宝女,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想反抗,却已经丝毫没有反抗的力量。

03

妈宝女,比妈宝男更可怕

很多遇上妈宝男的女性,会感觉自己好像找了一个假老公,她们会控诉、声讨。但是,如果要说对婚姻的杀伤力,妈宝女的威力可不比妈宝男小,甚至比妈宝男更可怕。

①母女的之间的连接,天然地高于母子之间的连接。母子之间,因为隔着性别,亲密的程度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越母女。两个女人之间的亲密和依赖,可以做到真正的亲密无间,即便女儿结婚生子,她们依然可以同穿一条裤,共睡一张床。

②妈宝女常常被忽略,社会环境也更宽容甚至纵容妈宝女。女性的被赋予的社会特征是温柔、顺从,用不着有太多独立自主的想法。因此,一个张口闭口“我妈说”、动辄“我得找我妈帮忙”的女人,比起一个有同样特质的男人,往往是更容易被忽视的。

人们更愿意对一个“妈宝男”口诛笔伐,却很少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一个同样表征的“妈宝女”。这样的女人,反而可能被赞誉——母女情深啊,把女儿养成了闺蜜,羡慕啊!

③男人遇上妈宝女,除了等着婚姻死去,很难完成救赎。消极等待,是很多男人面对婚姻情感问题的一贯应对方式,他们不会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加上妈宝女与妈妈形成的坚固堡垒,只会让男人望而却步,何谈攻破。文章开篇那位男士的情况就是这样。

④妈宝女会自动将婆家看作一个对立面。即便是结婚之后,妈宝女会自动将自己和妈妈归属于一个阵营,而老公和婆家是另外一个阵营。这两种阵营很明显处于对立的状态,妈宝女不但自己很难融入新的家庭,也为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埋下了极大隐患。

⑤母女联手,更容易制造出“伪单亲”家庭。妈宝女生孩子后,几乎都会求助于自己的妈妈来帮忙带孩子。母女联手,养娃无忧。孩子爸爸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碍手碍脚还不够烦的。久而久之,在孩子眼中,父亲就成了一个完全缺失的角色,人为地制造出来一个“伪单亲”家庭。

04

不做妈宝女,也不培育妈宝女

多少妈宝女和妈宝女的妈,不小心把男人踢到婚姻之外而不自知。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很多女人最后觉得,爱男人,还不如爱自己妈靠谱。爱婆婆?也不如爱自己妈靠谱。爱家庭?不如爱自己的原生家庭靠谱。

在好多婚姻关系中,好像是这样的。但是母女之间过分的不可分离,也意味着你可能与自己的爱人,渐行渐远。

妈宝女们,妈宝女的妈妈们,请记得,把握家庭的边界。

套牢男人,笨女人在付出,聪明女人在“索取”!


大家好,我是爱你们的小魔女

因为爱问答的关系,我总能收到很多姑娘的求助,在她们的言辞间,我总能感受出她们的困惑、委屈,甚至是愤怒,那天有一个姑娘就问我:

“我掏心掏肺的对他好,帮他洗袜子,给他做饭,还有谁能比我对他更好吗?可他不光不领情,还跟别的女人暧昧,真是白眼狼,养不熟……”

这就是问题所在,你已经帮他洗袜子、做饭,还有各种事情,而这些都已经超过你作为“女朋友”身份的界限,而是他男友的“母亲”才会为他做的事。

“把男朋友当儿子哄,就别怪他给你找个儿媳妇。”

错位的、不对等的情感关系,一定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是不能长久走下去的。

能够良性发展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相互付出之上的,你为他洗手作羹汤,他为你雨天撑伞,下雨披衣,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0

1

是夫妻?还是母子?

软卧包厢里,进来了一对年轻夫妻。一进来男人就爬上了上铺,看起了手机,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女人放好行李,坐在下铺,看了一会外面飞驰的景物,就抬头问男人:

“你要不要吃水果,我去洗点水果来吃。”

“不吃。”男人说。

“车上很干啊,吃点水果吧,我带了。”

“不要。”男人有点不耐烦了。

然后整个晚上,他们就一直保持这种沟通的节奏。

女人隔一阵主动问一次男人,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去洗个脸,去洗吧……男人从一开始的回一两个字到后来干脆爱理不理。

女人也没生气,就讪讪地无奈地自己去洗了。

除了这些,直到睡觉,他们再没有任何沟通,男人直到第二天到站才离开那个床铺。

0

2

成年人的亲密关系≠照顾+被照顾

这样的沟通真让人窒息。

代入男人,在他没有任何需要就想自己呆着的情况下,女人不停地闯入,这是一种窒息。

代入女人,她的关心和好意全部没有得到好的回应,甚至无回应。这种粗暴让人窒息。

以男人自己的角度,这么做没问题,可问题是,你是在关系中,在亲密关系中,你不能完全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在关系中这样的回应是很糟糕的。

而从女人的角度,她是在关心男生,她的好意不被心领,可这个关心和好意是男生需要的吗?如果总被给不想要的,这种感觉也是糟糕的。

这种关心停留在表层,停留在自己是一个很会照顾人的认知里,停留在“我认为对人好就是如此”的想法里。

可是,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成年人的亲密关系就停留在生活的照顾上吗?

还是单方面照顾?

除了母子关系能肯定是完全的单方面照顾(仅限于孩子幼小时),成年人的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相互才有来有往,有去有回,交流才能流动起来,才有真正的深层的沟通。

在这对夫妻身上,却都是有去无回。没有流动,没有平等,没有相互,没有交流。

男人没有看见女人,女人也没有看见男人。

女人更像是一个想照顾儿子的妈妈,而男人像是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对妈妈有点嫌弃,只想要自己空间的孩子。

0

3

最好的亲密关系是……?

是什么塑造了他们这样的关系模式?

是她先想当妈妈,还是他先想当儿子?是谁造就了谁?还是他们合作共谋了妈妈与儿子的组合?

无论哪个在先,都只是关系模式的开始,要维持并固定下来一种模式,一定是需要另一方配合完成,你是妈妈,我就慢慢把自己变成儿子,或者你是儿子,我就慢慢把自己变成妈。

心甘情愿也分几种,一种是出于盲目的爱;一种是自己身上本来就有对方所要的特质,比如对方是妈妈,我正好很像儿子;一种是出于恐惧、软弱,害怕争吵、害怕关系的破坏甚至中止、害怕分离。

只要盲目的爱或是恐惧、软弱一直在,这样的关系也是可以一直维持下去的。

而不得不变的,也许也有恐惧在,但更多是出于TA以为的理性,要顾全大局,要保证整个家庭的完整,不要对孩子造成伤害等等。

唯独没有对自己和对方的考虑。

因为你的“不得不”,你过得很憋屈,也因为你的“不得不”,对方能感觉到不是心甘情愿而得不到满足,关系就在扭曲中不停地被消耗着。

这样的“不得不”就是定时炸弹,基本上,情况一直这么维持的话,终有一天,会爆炸。

0

4

“好的亲密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1

最好的关系:

最好的关系是你和我,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各自拥有健康的人格,彼此平等、尊重、互通、交流,有来有回,像一个循环良好,生态系统活跃的池塘。

塘水清澈,流水不腐,水面开着紫色的浮萍花,塘边环绕着青葱的灌木,有豆娘在水边来回飞,水面有浮游生物在划水,青蛙在塘边跳跃,水底有鱼儿在潜游,时而跃出水面,划出一道小小的弧形水花。

最好的关系不因恐惧、软弱、需求、面子(甚至他人的)……而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是因为我看见了你,你看见了我,我们身上有彼此欣赏、爱慕的地方,不管那是优点还是缺点。

我们彼此信任、理解,彼此照顾,分担、分享生活里的苦乐,一起见证彼此的不堪和美好,可以自由地表达也不担心伤害或被伤害。

而那个“自由的度”在两个人共同的心里。我们既有共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独立的部分。我们彼此允许对方独立的部分发展壮大。不阻挠,不破坏,不否定,不视而不见。

2

次好的关系:

次好的关系就有很多种了,有正好匹配上的,就是民间常说的,“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灶”,正正好。

“我是妈,你正好是儿子,我是女儿,你正好想当爸爸”。彼此都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以一种共生依赖的方式存在着。

只要在关系期间两人的人格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种状况是可以一直继续下去的,而且关系还很不赖,甚至看起来比平等的关系更甜蜜更幸福。

还有为了现实需求在一起的,这可能是大多数婚姻的状态,因为到了年纪,因为想要孩子,因为父母催婚,因为面子,因为害怕孤独,需求一直不变,关系也会相对稳定。

如果需求满足后,又滋生出新的需求,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关系就会开始动荡,进入所谓的磨合期。

一方求变,另一方能跟上,还是好的结果。相反,关系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0

5

关系模式在一开始就需要“约法三章”

但其实关系的基调在最开始就被定下了。

如果你并不喜欢那个基调,那么在最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需求和界限,而不是在过了很多年之后再想翻盘,那真的,会难太多。

就象开头那对夫妻,如果丈夫并不喜欢和需要妻子这么不停地照顾和打扰,他可以清晰地平和地告诉她:

“我现在想自己呆一会,不想喝水也不想吃水果,你也去做点自己的事吧,不需要一直看着我的。”

而不是消极地回应或不回应。

这种消极因为没有明确的表达,可能会被对方解读为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还不够贴心?

“我还要更仔细点去体会他的需求,以便更好地照顾他”。那么,她会在妈妈的位置上越走越远,远到无法回头。

如果你是那个妻子,而你丈夫就想当个儿子,而你并不那么想当妈妈,你想要更平等的关系。那么你就要清楚地拒绝被当成妈妈的任何行为(当然,夫妻之间类似角色扮演的情趣这种不算,在情趣里面,两个人是可以是任何关系的变身,父女,母子,兄弟姐妹等等)。

一次不拒绝,两次不拒绝,慢慢地,你就必须是一个妈妈,一次做不到,就是你不应该,不体贴,不善解人意。

那个时候,再来立界限,已经有点太晚。

0

6

各自独立,两生欢喜

回到那个卧铺车厢。

妻子一上来就扔下行李,躺下了,这时她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她注意到自己确实有点累了,就看看手机轻松一会,然后睡着了。

小睡一觉后,很舒服,感觉自己有点饿还有点渴,想起来自己带了水果,就决定起身去洗给自己吃,想到上铺的老公,就问问他:“我去洗水果吃,你要吃吗,要我也给你洗一个。”

老公也许会说好啊,因为没有被不停地问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他反而会根据自己需求真实回答,而不会因为被打扰生出烦躁情绪干脆一律拒绝。

也许他真的不想吃说不要,妻子就给自己洗了一个,高高兴兴吃起来,也并没有再三劝丈夫说:你也吃一个吧!

各自满足。夜晚的车厢宁静祥和。

好的感情很多时候都遵循“互补原则”,因为人们总是向往着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霸道总裁都爱傻白甜”的由来。

所以,我们会选择什么伴侣,更适合什么伴侣,其实早已在我们的性格中有了答案。

15 相互索取,然后假装相爱


所谓爱情,

就是我尊重你如是的样子,没有好与坏。

我遇到你,被你吸引。

我不觉得你可怜或者需要我保护,

不觉得你比我脆弱我想要照顾你,

我只是被你原来的样子吸引,然后想要跟你在一起。

你为什么喜欢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些男人喜欢女人,是觉得她的弱小使其忍不住想要怜香惜玉,近而产生了一种保护欲。她柔弱的样子会触动男人的心,常常让男人内心悸动,于是演化成了喜欢。有些女人喜欢男人也是如此,看到文弱的男生就很想照顾他,看到不会照顾自己的男生就很想心疼他,很想把他捯饬好,觉得自己可以给他很多爱,于是迷恋。

在感情之初,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我喜欢你,是因为我想照顾你或你能照顾我。各种同情心、保护欲与拯救姿态掺杂其中。亲密关系如果因为这样的姿态而开始是危险的,在开始后如果持续这样的感情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出问题。

有人说,让一个女孩喜欢你的办法,就是激发她的母性;让一个男孩喜欢你的办法,就是激发他的保护欲。当你开始对他产生了感情,你需要审视下自己,他的什么吸引了你。

但是同情和爱情恰恰难以区分,人们容易被误导。同情和爱情的体验是一样的,在这样一种感性的姿态里,他让我感到心疼,看到他就像看到自己一样,我希望他好,我觉得我有能力让他好,我愿意为他付出。只是同情长得像爱情,但却不是。被同情也很像被爱,但也不是。同情就是人们对于遭受苦难者和弱小者的一种怜悯与关心爱护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在弱小者面前找到了自己的一份认同,关爱他就像关爱自己内心脆弱的小孩一样;在他面前找到了成就感和价值感,我用爱来同情他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是有用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因同情而产生的爱,必然是不平等的。如果关系里持续保持着同情式的爱,关系就会失衡而扭曲。

同情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同情才让人间充满了温暖,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就像我们看到一只流浪猫无助地在大街上晃的时候会有想把它抱回家的冲动一样,我们想保护和拯救面前这个不能够好好疼爱自己的他。同情的这种本能,最初的原型就来自于人类的母性和英雄主义。每个女人都有着母性,想成为一个好妈妈,想释放自己的母爱,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男人也都有着英雄情结,希望成为一个大英雄,可以保护女人,得到女人的崇拜,显示出自己男子汉的气概。这种情结凝聚在人的集体潜意识里几千年,无论理性怎样思考时代怎样变迁,它们都没有变过,在遇到能激发我们这种情结的人的时候,我们就想要去“拯救”他。

被拯救的人会得到极大的关注和爱,满足了他内心一直都有的对渴望的缺失,渐渐对付出者形成了一种索取的依赖。付出者也会留恋这种付出的状态,从中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也会开始依赖被拯救者给的认可。这时候的他们会对这种索取上瘾,为了维持上瘾的继续,他们可能就建立感情关系。在这段关系里,他们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模式,相互索取,然后假装相爱。

可是人类还有一种本能,就是爱情。上帝创造性别的时候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男人需要和女人结合才能形成,不仅是生理上,在心理上和灵性上都是如此。《易经》说“天地以阴阳交媾而生万物”,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就是这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之一。当男人跟一个和他平等的女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感觉到相互吸引,彼此身上有自身欠缺的某种东西,他们完成互补并且感觉到彼此圆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应对这个世界。他们间的关系就被称为爱情。

爱情是一种本能,在这种本能里,男女是平等且互补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撑。这样男女组成的系统就是平衡的,是可持续的。当他们在关系里没有实现这种平等和平衡的时候,这可能就不是爱情,而是同情。即使建立了亲密关系,关系里的人还会对爱情有所缺失,就希望从关系之外寻找爱情,这时候就形成了外遇。如果被背叛的人不愿意看到这个模式而选择指责对方的错误,感觉到自己索取的停止,对方不能满足自己而加大自己的受害者角色,只会让他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然后就会将关系推向破裂。

因此,感情如果是掺杂着过多的同情而建立的,外遇就很容易发生。

男人跟女人的结合,即使只有性,他们也能感觉到一种连接感。当他们在更多层次上结合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连接感。但是爱情的产生,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男人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爱她”,女人是因为“他是一个男人而爱他”。除此之外的任何条件建立的感情关系,都难以让关系持续。在这个条件里,人们选择彼此连接感更多的人成为伴侣,从本能性因素再上升到社会因素进行择偶。

关于同情、拯救、保护欲、怜悯等情结,都不是建立爱情的健康条件。这些会出现在你与他人的朋友关系中,让你们的关系增进,彼此能够需要和温暖,这是很好的,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一种生存性本能,但是一旦当成爱情而发展关系,就让这种情结偏离了原来的本质。

在关系中,如果一方要求另外一方强行扮演同情和拯救的角色,也必须停止。有的人会因为童年的缺失,扭曲了对于爱情的看法。小时候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关心和照顾,希望从伴侣那里获得,要求伴侣扮演父母的角色。他可能会用诱惑或者冷漠的方式来控制伴侣来做,但是一旦他控制成功,关系就会失衡。短时间内他可能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他无法继续当父母而选择离开,或者在外面找到可以填补自己爱情缺失的人。

所谓爱情,就是我尊重你如是的样子,没有好坏;我遇到你,被你吸引;我不觉得你可怜或者需要我保护,不觉得你比我脆弱我想要照顾你,我只是被你原来的样子吸引,然后想跟你在一起。我爱你,因为你值得我的爱。

男人总认为老婆是别人的好


男人总认为老婆是别人的好

时下有句话颇为流行:老婆还是别人的好!细细一看,这世上还真有很多现象为之作了很好的诠释:大款带小蜜,婚外情疯行,婚外性泛滥,就连这虚拟的网络社会也像那孙猴子般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有个连《辞海》里也找不着的词语曰:婚外网恋或婚外网上夫妻。为什么老婆总是别人的好呢?仔细琢磨,发现其中很有学问。

距离产生美

男人在已婚后,与妻子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圈内,耳鬓厮磨,时间一久,新鲜感也就渐渐消失,妻子的言谈举止一览无余,因而也就有些不以为然,而看别的女人就与当初看自己妻子一样,充满了好奇、新鲜。之所以新鲜是因为有些距离,像是有点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似清非清,男人捕捉到的仅仅是浮光掠影的表面现象,而无法看到其实质性的东西。这朦胧能产生一种美。也可用距离美解释网恋现象。许多有过网恋经历的人都说:网恋是“见光死”。意思是从浮光掠影开始,一旦到实质性的距离没有了,就导致网恋死亡。

俗话说得好:小别胜新婚。说的也是距离产生美,相信许多过来的朋友深有体会。

打个比方:老婆就像一本书,当你开始拿到手的时候,兴致盎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读。当你看完了,故事情节都知晓,滚瓜烂熟,那书会被你扔在一边的。相比之下,一本新出版的书肯定会使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别人的老婆看上去总比自己的好的最通俗的比喻。

欣赏的角度不一样

丈夫欣赏自己的老婆和欣赏别的女人所站的角度完全不同,男人看妻子是站在丈夫的角度,丈夫总希望自己的妻子完美无缺、胜人一筹,要“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还有部分男人则希望自己的妻子“在厅堂是淑女,在床上是‘荡妇’,在厨房是保姆”。而男人看别的女人则大多是从朋友、同事、同学的角度去观察,交往中务必谦恭、友爱,处处表现绅士“抬秀”风度,既便是在街头看春色(女人)风景,也觉得在街上匆匆而过的女人个个靓丽。从这种思想出发,见别的女人当然可爱至极,人家温柔体贴、楚楚动人,就感觉自己妻子缺乏风度。总之,这种“求全心理”往往以人之长比妻子之短,于是就感到自己的妻子不尽人意。

心态不同

丈夫与婚外的女人交往相处时,男女双方往往会渴望对方的信任、好感甚至爱慕。于是彼此逢迎,并有意地掩饰自己不足的一面,尽量展示自己优越的一面。本来这个女人就是“河东狮吼”,此时此刻她也会柔声细语,柔情万分;本来就是一个“东海的母夜叉”,她此时也会楚楚动人,婀娜多姿。妻子就不同了,天天要与你居家过日子,不造作,也不会造作,不掩饰,也无需掩饰。加上生活负担、家务琐事,磕磕碰碰,难免口角。人的心情一旦受到影响,对妻子的缺点愈来愈反感,一切都会看着不顺眼,想起别人的优点,当然就说别人的老婆好。

心理上的错觉

夫妻做久了,便产生“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的心理,这里有一种心理饱和的因素。对于自己妻子的优点习以为常。比方说,红烧肉的味道很美,但让你天天吃它,相信你也会吃腻的,最后甚至会倒胃口。这种心理上的感觉,造成你既便天天与西施相伴也难感其美了。每一对夫妻都是因为爱而结合的,在婚前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妻子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比谁都好,于是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去追求。婚后觉得妻不如人,只是一种心理错觉。平心而论,同甘共苦的是妻子,休戚与共的是妻子,生死相伴的是妻子,在你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仍然是你的妻子。

男女之间的那种原始的异性相吸

婚外与别的女人接触,最根本的是男女间相互的吸引,这是一种本能。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男人情感的最佳倾诉对象是女人,女人情感的最佳倾诉对象是男人。于是,我们在网上的聊天室里总能发现,一对对的男女就像搭配好了似的,潜着水在聊天。当然,同性之间也会聊天,但远不如男女之间聊得有深度和长度。

焦虑型依恋者如何和回避型依恋者在一起?


回避型依恋的人,就宛如一个“装睡”的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回避型依恋的人内心其实也想“醒来”,只不过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诉求。

每个人在面对回避型依恋的人时,都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而更糟糕的情况,大概就是焦虑型依恋的人爱上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

① 你是否总感觉对方对你心不在焉?

② 你是否总是疑神疑鬼觉得对方有外遇?

③ 对方随意的玩笑话都会让你感到强烈的担心甚至是安全感的丧失?

④ 你是否也觉得当对方没有回应甚至有意回避时感觉到抓狂和愤怒?而当你质问对方时,对方一个不经意间回避的眼神可能在你看来就是有问题的证据。

如果是,那么你很有可能是焦虑型依恋,而对方很有可能就是回避型依恋。

可怕的是,当你有这些情绪和感受时,对方最终会受不了你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选择离开。

因为,巧的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对这种压力的耐受能力更是格外的低。

而结果,大概是留下你一个人放声痛哭,又或者,放下尊严苦苦哀求对方“求求你不要走”。

当你冷静下来时,你可能也会用理智去思考,对方每一次外出你的查岗,对方每一次拿起手机你的焦虑和担心…

你其实也能想到,你的这些行为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压力。

你也会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但似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大概有时候你也会问自己:

“我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不想,但我控制不住自己”。

对此,我深深的理解,作为一个焦虑型的恋人在一段关系当中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有以下的想法和建议,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一、 理解“焦虑”:焦虑型依恋的人在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 —— 恐惧“被抛弃”

在我之前的文章(上面有)当中曾经大量的讲过心理学当中的依恋理论,大家应该对这个理论并不陌生了。

而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依恋类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就不在这里多讲了。

我们着重在这里说一下焦虑型依恋,依恋模式的形成来源于童年早期中主要照顾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

当婴儿放声大哭时,新妈妈也会变的很焦虑,会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儿童,甚至会纠结该不该回应。

其实怎样回应,该不该回应都不重要。但如果是:

长期的不回应,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因为他从未被回应过,所以他也不太懂得如何回应你。

重要的是,不要一会儿回应一会儿不回应,因为所有焦虑型依恋几乎都是这么发展而来的。

幼小的生命无法理解外在世界的运作模式,更无法得知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一会儿在一会儿不在。

他会感觉到如此的恐慌与焦虑,这就是原初型恐惧。

原初型恐惧:

个体在生命早期时对于外界环境的主要感受之一,对于“被抛弃”从而影响存活的恐惧。

“原初”指的是个体无法认知自己的情绪,只能单纯的感受到一种极端不舒服的体验。

而母亲这样的作法,就在这个有效的生命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于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始终保持着高度焦虑的状态——担心被抛弃。

而这样一个生命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则是,通过不断的大声哭闹来一次一次不停的试探——“妈妈不会抛弃我,妈妈会回来照顾我的”。

试想一下,上述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带着这样的烙印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时,会是什么样?

尤其是在一段亲密关系时,关系当中相差无几的亲密唤起了烙印里的体验,所以你会不断想翻看对方的手机,不断的想要知道对方的行踪,一刻也不停的想知道对方在干嘛,以此来不断向自己证明“对方不会走,对方始终在”。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懂了一些?

焦虑型依恋的人在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 —— 恐惧“被抛弃”。

二、 以爱之名:分清自己哪些行为是爱,哪些行为是焦虑

即使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不敢在这里完全定义何为爱情。因为爱情的形式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不管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不管爱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都可以确定的是,伴随爱的情绪,是平和且包容的,是积极且温暖的,是有力量却也温柔的。

所以,当你纠结于对方的回应,担忧着对方是否有外遇时,所伴随的情绪必然不是这些好的感受 —— 因为没有了理解和包容。

那一刻,你真正的焦点其实是在自己身上,你只是在以爱的名义在为自己谋私和索取对方。

所以,我不得不刺痛正在看文章的你,在你所作因猜疑而产生的极端行为背后,其动机并不是爱,而是你对于对方是否始终会在的不可知的恐惧,是害怕对方会抛弃你,是害怕自己的感情不会得到回应,是害怕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最终都不过是一厢情愿。

所以,请不要你的“焦虑”,来衡量你对对方以及对方对你的爱。

之所以讲了上面的这些内容,是希望你可以能够慢慢的做到,分清自己哪些行为是爱,哪些行为是焦虑。

当你能分清时,你再去冷静并且理智的去重新观察你们的互动时。

或许你可以理解:

对方一个躲闪的眼神可能只是在回避你咄咄逼人的压力,而非心中有鬼;

对方愤怒的指责你为什么翻看自己的手机时,是感觉到了自我空间被侵犯而不是有了外遇;

对方不耐烦的挂掉你的电话是因为你让自己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而非出去撩妹子了。

所以,请试着思考一下,在自己的身上,哪些是爱呢?哪些又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而以爱之名在对对方进行索取呢?

三、 不同情况下调整焦虑的建议

1、 在情绪产生后,在行为开始前

在心理治疗技术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见诸行动”:

指的是当我们情绪发生后立刻就将情绪见诸到了自身的行为上。

举个例子,对方不礼貌的行为让你的愤怒情绪瞬间激起,而你立刻展开回击(或语言,或肢体),这就是“见诸行动”。

用这样的“见诸行动”的思路去对待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你会发现,大部分都不会让事情或感受向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在心理治疗中会怎么做呢?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常用技术,叫做“停留于此”,其实很好理解,借用电影《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让子弹飞一会儿”,也就是说,要做到让自己的情绪“发生”一会儿,别急着做行动。

这对于你的情绪以及事件,都会有好处。因为你要给自己时间,来理解自己的情绪,也要给事情点时间去发酵一会儿。

举个例子,当你质问对方手机里为什么会多了一些女性联系人,对方不耐烦或回避性的回应你时,你开始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愤怒了。

此时试想,如果你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去和对方互动,事情会怎样发展?

换个角度,如果你这时停一停,去理解自己其实是在担心自己被抛弃,然后表达“我只是很担心咱们两个的关系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我只是担心你会不爱我了,所以我会很着急”(这只是例句,请按照你自己的方式重新加工),你觉得这时,对方会如何反应?

也不得不提醒你,有时你也真的要给对方一些时间。

2、 在压力产生后,在分离开始前

如果压力已经产生,你在平时的生活和相处中,因为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已经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或许你清楚,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带给对方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或许你也不清楚,你只是觉得自己真的只是想要让两个人好好的。

但这时,请你换位思考,你会明白你的这些行为真的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大到对方真的可能无法忍受而想要逃离。

这时你要做的是:

第一步,停止继续施加压力——因为你施加给对方的压力会导致对方更加消极的回应,而对方的消极回应,最终还是会把压力重新加到你的身上,然后你会恶性循环。

第二步,创造时机向对方重新表达你的心意,以及你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第三步,与对方协商双方都可以舒服些的平衡点。

3、 在离别发生后,在挽回开始前

对于焦虑型依恋的人来说,回避型依恋的毅然离开,大概是最痛苦的了。

因为对方的行为坐实了自己的恐惧 ——“被抛弃”。

那么这时,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① 做好心理建设

让自己不要因为被抛弃,而过于痛苦和绝望,更不要否定自己,被分手不都是你的错误,同时要有信心和耐心。

② 分散注意力

当自己的恐惧被坐实时,任何尝试对这种情绪的安抚都是无效的。所以此时,你需要做各种各样其他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具体做什么因人而异)。

目的在于,照顾一下自己,别让自己太难受而崩溃。

③寻求陪伴和帮助

此时的你,脆弱且无助。所以,请你允许自己得到真正的帮助,不论是家人,朋友,又或是寻求专业上的帮助(心理咨询)。

④如果想挽回,开始着手去准备

对于焦虑类型的人如何去挽回回避类型的人,其实难度比较大,需要注意的点也很多,禁忌有很多,这里篇幅有限,就不多讲了。

而一般类型的挽回文章我已经写了很多,可以去看看。既能稍稍转移注意力,又或许当中的某一句话可以让你产生某些建设性的想法。

⑤ 如果想走出来,尝试调整

想说的是,其实每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人都是非常值得人心疼的,因为他们并未得到很好的照顾,也因此在关系与生活中,他们似乎有着某些能力的“缺失”。

但心疼并不能真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就连心理层面的安抚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

最后,请求你,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也包容对方。

远离小肚鸡肠型男人


宽容的男人能够毫不吝啬地包容女人的过失,能够宽待体谅周围的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快乐赋予别人。宽容是一种胸怀而不是一种姿态。“退后一步天地宽”应是心退而不是脚退。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好男人能够面对流言不做出过激反应,对一个曾深爱过却最终因为世俗的原因离他而去的人出现在面前时还能淡淡地说声“你好”。好男人一方面对他人宽容,另一方面也对自己宽容。

一个真正男子汉的成长是从男孩开始的,谁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好男人宽恕自己曾经的过失,带着目标前进。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地退让。对人性的坚守以及对尊严的捍卫都要求男人能硬起心肠来,这种宽容是有硬度或者说是棱角分明的。

而那些小肚鸡肠型老公不仅霸道无理、心胸狭窄,而且斤斤计较,尤其爱跟女人计较;有暴力倾向,特别是打老婆;在马路上和女人破口对骂;动不动就认为被女人“伤害自尊”;认为女人比男人低等;当众责骂太太;离婚时会跟前妻抢家中的一套沙发;约会太准时,视女方道歉为理所当然;在办公室拍上司马屁,回家找妻小出气;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心眼比针尖还小,善妒、狭隘、浅薄。跟他在一起要处处小心,担心自己无意中就会得罪他以后招致报复。跟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真累。

所以女人要选择幸福,就要好好地选择你的丈夫,因为他是你一生陪伴的对象。

当然,女人在很多时候也要给丈夫最大的支持,要知道很多小肚鸡肠的男人就是因为女人的不理解才走向自我封闭小心眼的死胡同,所以女人也要学会包容。一成功的男人天生就是女人的偶像,女人不要逼自己的男人跟人学,要知道,他要能变成另外一个人就不一定娶你。

学会包容,不妨把男人的邋遢看成他的粗犷,将粗心当成他的豪爽。

男人也是人,不可能在你面前永远坚强与宽容,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拥在怀,什么时候该安慰他,让他感受到温柔的力量。

婚姻就是一种习惯,习惯相敬如宾也好,习惯吵吵闹闹也好……总之在婚姻中永远维持如火激情绝非现实,结婚不是演电影,电影里才能爱得天崩地裂。有时候幸福就是经不起折腾的,折腾得越多,幸福的底气就越脆弱,这必然会离幸福越来越远a所以,很多人生活得都不是很精彩,但人家的婚姻都过得好好的,因为现实需要的是一些贴心的生活感,而不是靠折腾出一些小把戏就能维持的。

幸福有很多种,只要两个人努力,婚后的爱情可以让它不淡化,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就像银行里的钱,要不停地存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