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中国女人为何爱监控男友

发表时间:2021-04-24

中国女人为何爱监控男友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女人为何爱监控男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晨报》上有一则新闻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起因很简单:一位女子在家装摄像头监控男友(在卧室台桌的玩偶里面装针孔摄像头),该男友则给手机安装了某款防查软件来躲避其不厌其烦的翻手机。发展到后来,男友说,“她总是以拿我手机玩游戏的名义,悄悄查看我的电话号码,翻阅我的短信和微信,查看我的朋友圈。后来发展到偷偷给我的女性朋友和同事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女友还趁他洗澡的时候,用他的手机给他的一个女同事发微信,约人家出来吃夜宵。

当然,这对情侣以分手告终。

我注意到,在已有的四五千条评论当中,以女性的回复占绝大多数,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这个男友,你心里没鬼,怕什么查?你有夜不归宿且关机的记录谁能相信你?二是,不应该查,我就从来不查我的男友/老公,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了,查又有什么用?

类似这样家长里短的帖子,基本上都是“月经帖”,每个月都会有掀起一两次讨论热潮,明明道理早已简单得妇孺皆知了,却还是一轮一轮地包装成新问题反复地出现。我要是情感专家,一定会无语问苍天:启蒙了几十年,石头都应该发芽了呀?

但这则新闻的意义不在于给于答案,而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女人的不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许多女性没有自我,哪怕同样也在工作赚钱,她们也仍然需要从旁人那里确认自己的价值。她们已丧失了在两性关系之外进行自身心理建设的能力。

像新闻里出现的这位女性,她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警惕状态,提防着男友偏离她的轨迹。这就是常见的“作女”,实则上也是一种心理变态,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但这样的女孩,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而且会合理化和美化自己的动机,以“爱”作为垄断男友人身自由的借口。你如果问她是否决心分手且想索要赔偿,才设局“捉奸”,她一定会茫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她的“监控”,并不带有具体目的,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安全感”:“捉”到“奸”了,她会歇斯底里、无可奈何,哭泣地等着“被分手”;“捉”不到“奸”,则心有不甘,继续设更多的局,直到满足自己“被背叛了”的假想,进入上面那个循环为止。

而这种安全感,能叫做安全感么?当然不能。这种“作”,是一种隐藏的人格缺陷,以女性发病居多。所谓的“作女”,就是她们不相信自己能拥有健康的感情和两性关系,必须用各种试探、考验、监测的手段,来证明对方对她的爱不是真的、证明对方对不起她,直到把男友吓走;这样,她们就稳稳地居于“受害者”的位置,获得了讨伐负心人的权利。——只有这个哭泣的怨妇形象,才能抵达她们最安全的定位,才能让她们找到内心的平衡:看,我没说错吧,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配好东西。而且,她们都有一种“要独立、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当然,我不能说这个新闻中的男友就一定是无辜的,谁知道呢。但一段关系让你疑虑不信任了,分手的主动权应该在你自己手中,而不是设计圈套、营造出一个贱兮兮的受害者形象。仿佛“被抛弃”是一个特别迷人、特别有魅力的标签似的。

事实上,人群当中偶尔出现某种人格缺陷的人,并不奇怪;但这种“作”,为何只在东方女性中特别常见?为何她们总喜欢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何总喜欢当“二十四孝女友”、随时查岗?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认知里喜欢把女性定义为依附性人格,要求贤惠、懂事、柔弱。女性的“受害者”这个形象,可以获得道德优势;伤得越深,跌得越低,在道德上的势能就最大。而我们是一个“讲道德”的大国,喜欢挟道德而号令天下;所以,一部分心理无法断奶(哪怕自己能挣很多钱)的女性,找到了一个获得“安全感”的新方式:折磨自己折磨他人,证明自己是一个需要“爱”的弱者,是一个“很可能”被抛弃被背叛的弱者,那样,在道德上就无往而不胜了。

就像这则新闻中的当事人,早分手早超生。但是,问题的解决是很容易的,但消灭源源不断出现的幼稚、乃至弱智的问题产生的土壤,却是难的。

扩展阅读

中国人为何强求夫妻白头偕老


在笔者看来,一切人类活动都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个是“生活实体”(人们自己的生活实践),另外一个是“制度设置”(政权对人们的要求)。在性方面,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别人有了性生活,建立了某种性关系,这就是生活实体;而“法定婚姻”则是政权对于人们的性活动的强制管理,这就是制度设置。这两者不一定处处势不两立,但一定时时迥然不同。

研究者究竟是要研究生活实体还是制度设置,究竟把谁视为第一性,究竟为谁说话,这不是一个操作方法的问题,而是价值立场的体现。本书义无反顾地站在生活实体这一边。

专偶制度的来历

人们惯用的“一夫一妻制度”这个术语,早在1980年代之初就被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改译为“专偶制”。笔者不纠缠于此,而是希望说清楚:它在中国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在全世界的历史上,这种制度仅仅存在于基督教统治的那些地区和时期。非洲没有,印第安人没有,伊斯兰文化没有,印度没有,中国也从来没有。即使是欧洲自己,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也没有。中国从来没有。这不是什么“进步”与“落后”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它在中国无法普遍实行。

中国到了清朝中后期,文学中开始出现“才子佳人小说”,开始显露对于“一夫一妻制度”的追求。但是请注意,那是“才子佳人”的要求,至少也是丰衣足食的自耕农的要求(例如“牛郎织女”的传说),与那些生活无着的妇女毫无关系。

到了“五四时期”,当时的西化的知识分子把“性”给高度地政治化了,把传统的婚姻制度丑化为“陈规陋习”与“丑恶现象”,把它归结为近代中国一切民族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他们把“一夫一妻制度”美化为“政治正确”的“精神文明”之一,似乎只有实行这个东西,才能建立新政权,汉民族才能“复兴”与“崛起”。结果,他们一方面高唱“妇女解放”,另一方面却志在剥夺小老婆与小姐的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

1949年以后,“五四”的理想扩大地实现了,直到现在。本来是建立在“爱情总会专一”这样一个人类现象的基础之上的“一夫一妻制”,被政治需要搞成了一种大一统的绝对的“专偶苛政”。所谓“男女平等”变成了良家妇女、大家闺秀与贤妻良母与她们的“成功丈夫”之间的平等,而“二奶”、“小姐”、“出墙红杏”这样的女人们,不但被当作道德上的罪人,而且被当作政治上的敌人,甚至越来越试图把她们变成《刑法》上的犯人。

说到底,这种“专偶苛政”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有资格有能力获得与维系“一夫一妻婚姻”的女性,却断绝了那些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没有其他方法来“向上流动”的女性的生路。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女性内部的阶级差异,是上层女性对于下层女性的阶级压迫,只不过表现为“贞节”对于“放荡”的镇压。

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国,清朝中后期对于“一夫一妻制度”的需求,主要是来自人们更加推崇爱情,而不是来自基督教的教义。也就是说,“真爱才需要一夫一妻制”这个命题,恰恰是在中国才能够得以证明,而且比西方更早、更强烈地呈现出来。

可是,在后来直到如今的“专偶苛政”之下,爱情恰恰是最没有地位的,被紧紧地套在婚姻的框框之内。我们都司空见惯的是:未婚者如果不以结婚为目的,那么他们的爱情就会被认为不是恋爱而是“乱爱”。在法律上,结婚登记不需要爱情的存在,离婚诉讼又很难证明它的消失。尤其是婚外恋,全中国的人也没有几个会承认它是爱情。

不仅如此,如果女人出来主张“出轨的爱情”,那么就会激起一些人格外的愤怒。2005年的“木子美”、2006年的李银河,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因此说,“专偶苛政”不仅是反爱情,而且是反历史,与“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它更是反女性的,不仅是男女战争,更是女性之内的阶级战争。

社会性别分析

作为一种制度,所谓的一夫一妻,从字面上就确立了异性恋的霸权,排斥了任何一种其他性别结成合法性关系的权利。他们(她们)从来就被认为是违反法定婚姻的“另类人”,甚至根本就被禁止结婚。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女人、男人还是同性恋、跨性别等等,任何一个社会性别都可能冲决专偶制。男人也可以作“二爷”或者“鸭子”;女人也可以主动发起非婚性行为;而其他社会性别更不用说。问题仅仅在于:为什么大众舆论总是偏偏揪住小三儿、二奶、小姐这些身份的女人,而且乐此不疲呢?为什么它们往往把实际情况偷换为“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呢?为什么还有人贬斥那些并不希望争取结婚权利的同性恋者呢?

为什么强求白头偕老?

在中国,专偶制里还有一个本来与它毫无关系的因素,那就是对于白头偕老的强求。

在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早就想清楚这个问题了,表现为离婚和再婚的比例越来越高,一生中多次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每一次婚姻中双方都可以做到专一。这就是所谓“连续婚姻制”,其实就是“一次式专偶制”:虽然一生是多偶的,但是随时都是专偶的。

可是在直到如今的中国,白头偕老却是一种强制的道德评判标准,甚至往往被搞成了“终生唯一专偶制”。

如此糊涂的想法,其实来自农业社会,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周期至少需要一年,经验与财富的积累则更是需要一生一世。结果,中国人的婚前恋爱时间也是平均大约一年(统计数字见本书第24节),以符合春种秋收的农业生产周期。然后,一旦结婚则都企盼白头偕老,以适应农业社会的生命周期;往往即使双方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肯离婚再生。(注释:天主教也禁止离婚,但是它在中国普通人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尚缺乏研究。)

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这遮住了国人的双眼,看不到“一次式专偶制”的最大好处:极大地减少了婚外恋。这是因为,一旦不再强求白头偕老,那么如果爱上婚外之人,自然就是解除原有的婚姻,再与那人结婚;根本就缺少偷偷摸摸搞婚外恋的需求。

当然,这必须来自法律上与生活中的充分而且现实的离婚自由。中国实际上仍然缺乏这个,因此至少有一部分人之所以不离婚而是搞婚外恋,很可能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当事人不愿、不敢、无法为“毁约”而付出应有的代价,只好采取“两害取其轻”的生存策略。这其实也是专偶苛政的必然产物。

结果,笔者的调查数据表明,当今中国的婚外恋比例高于一些被认为是“性混乱”的发达国家。这,究竟是谁更“纯洁”呢?为什么人家就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呢?

专偶,不应该是制度,不应该是前提

以上谈的都是社会的问题。可是其背后有着强大的个人情感动力的支撑,因此需要搞明白下述的生活哲理。

第一点,专偶是一种生活状况,就是专一地爱一个人而且生活在一起。它是一种生活实体,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应该是一种排他的、强制式的法律制度。

例如在中国的某些婚外恋中,在婚的那一方其实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对情人的爱,在婚内只不过是在履行婚姻义务,甚至连夫妻性生活都没有了。这难道还不算专一?仅仅因为这种专一的爱情越出了婚姻之轨,才会被专偶制破口大骂。

第二点,对于个人生活来说,专偶这种状况说的其实是“爱情终归会走向专一”这样一种人类现象。也就是说,一夫一妻的实现和保持,只是爱情的结果而不是爱情的前提。

如果双方真的爱得死去活来,那么想不专一都很难。反之,越是把专一变成一种制度,越是首先就用这种制度来约束对方,往往就越是容易损害爱情。通俗地说就是:忠贞无大用,不爱必移情;只有爱得深,专一才成真。

错的不是专偶,而是苛政

说到底,专偶苛政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有资格有能力获得与维系一夫一妻婚姻的人,却断绝了其余所有人的生路,更消灭了一切非完全异性恋的性关系的存在理由。说白了,这其实就是政权对于所有“异己”的政治压迫,只不过集中于“贞节”对“放荡”的镇压。

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一夫一妻制度的需求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更加推崇一对一的爱情,而不是为了剿灭异端。可是,在后来直到如今的专偶苛政之下,爱情恰恰是最没有地位的,被紧紧地套在婚姻的框框之内。司空见惯的是:未婚者如果不以结婚为目的,那么他们的爱情就会被认为不是恋爱而是“乱爱”。在法律上,结婚登记并不需要爱情的存在,离婚诉讼又很难证明它的消失。尤其是没有几个人会承认婚外恋也是爱情。这些都表明,专偶制不仅没有张扬爱情,反而把它的生存空间给人为地大大压缩了。

例如,日渐浮出水面的“同妻”(同性恋男人的妻子)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在专偶制之下,夫妻双方都是既不能或不愿寻求真爱,也不能或不愿拆散婚姻,这才会形成一个烦恼,然后才被作为一个问题。反之,相当多的“同妻”并不这样处理生活,结果也就没有烦恼,更不会成为问题。

有些人认为,二奶或者“二爷”或者非异性恋的一方,是侵犯了夫妻互有的“专有权”。可是这恰恰证明了专偶苛政的必然恶果:婚姻本来主要是“共同生活的义务”,却被错误地扩大为“对于配偶的整个人身的占有权”。它的逻辑错误在于:如此说来,一方提出离婚,不也是破坏对方的“专有权”吗?法律为什么还要允许离婚呢?

举一反三,几乎任何一种涉及到法定婚姻的性关系悲剧与性行为焦虑,莫不来自专偶制对于天下有情人的绝无例外的统治。

因此,笔者并不是要否定一夫一妻这种性关系本身,而是反对把它变成天下一统的、绝不通融的、法网恢恢的社会制度,更反对它成为凶残的苛政。

笔者主张它必须网开一面。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可以提倡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到异性专偶,但是同时也必须宽容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人与根本就不愿这样做的人;不仅包括这样的女人或者男人,还必须包括任何非完全异性恋的人。社会可以劝导他们,却不应该压制他们,更不能惩罚他们,反而应该保护他们所拥有的获得更好生活的天赋人权。

人定胜天?

无论对于社会制度还是对于个人生活来说,专偶的性关系(哪怕是终生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如果没有被制造成一种法律制度,如果没有变成排他的苛政,如果不加上惟异性的条件,如果听任人们自由选择与变更;那么只要爱情还存在,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终究还是会去建立与维系专一。

专偶的事实,本身是众望所归;但是把它绝对化与制度化,那就是某些人居心叵测;再用它来清除异己,那就绝对是另有所图了。史实如山,不言自明:土地革命时期以来,每一次新政权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之关头,连《刑法》都还没有之时,婚姻法却总是被最先制定出来。

问题仅仅在于;为什么一建政就首先用专偶制来“移风易俗,改造中国”呢?它瞄准的究竟仅仅是性关系,还是个人的全部私生活?笔者懒得再说下去了,你懂的。

二奶专论

二奶现象确实在增加,但是谁也没有证据说它“越来越普遍”。在一般中国人的理解中,二奶显然不同于“情人”、“婚外恋”;却比较接近于“小蜜”、“傍大款”。

“二奶”也不是所谓的“死灰复燃”,因为二奶绝对不等于1949年之前的“妾”(小老婆)。其主要区别有三:

第一,1949年之前的小老婆不但是合法的,而且是符合当时的婚姻制度的。可是现在的“二奶”,至少在广东省已经被规定为违法的了。“包二奶”的男人可以被“劳动教养”三年之久。

第二,以前的小老婆是居住与生活在丈夫的家里,与大老婆(正妻)生活在一起,而现在的“二奶”则基本上都是分开居住,类似于1949年之前的“外室”。

第三,以前的小老婆虽然地位低于大老婆,但是社会有一套规矩来保障小老婆的基本权益,例如小老婆生的孩子虽然是“庶生”,但是却不是“私生子女”,基本上能够享受与“嫡生子女”区别不大的各种权益。

但是目前的“二奶”却没有这样的社会保护,反而会受到种种迫害;例如2005年有的传媒报道:一个法庭本来根据丈夫的遗嘱,判决那个生了孩子的“二奶”可以获得一部分遗产。但是当地的“群众”因此“大闹公堂”(这时候可没有武警来维持秩序),迫使法庭改判。结果那个二奶以及那个孩子都没有得到丈夫的任何遗产,不得不远走他乡。

因此说,二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当事人们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之下的一种具有反叛意义的生存策略。

二奶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延续与加剧。

在最近25年来,男人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地位的机会与可能性,远远多于和大于女性。尤其是,男人可以用来提高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的方法,更是远远多于女性。通俗地说,现在的中国女性还能怎么样?就算读完了博士,也仍然比男博士更难找到工作。莫非让中国女人都成为居里夫人,才能获得与男人同等的对待?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当二奶”这个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地位,就必然成为一些女性的最佳选择。虽然她们为此不得不付出身体的、道德的与心理的代价,但是在她们的世界中,“两害取其轻”的道理所具有的力量,远远超过社会灌输给她们的那些神圣的道德。

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即使在女领导干部或者富婆群体中,也仍然会有少数人去当“二奶”。这就是因为,即使是这样的“女强人”,与同阶层的男人相比,提高已有地位的机会与方法也仍然要少得多。她们不得不与更高层的男人做交易,而且不得不主要是通过“性”。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自从1949年以来被一夜之间强加在所有中国男女头上的“专偶制”,究竟符合不符合直到现在为止的中国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我坚决反对任何人把社会的错误偷换为个人的“道德败坏”。在这一点上,“二奶”与“小姐”一样。她们的选择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强制;在个人品德上,她们与我们一样。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扪心自问:我敢不听我的顶头上司的话吗?我不敢。因此我也是受到了社会的强制,而不能说我的品德有问题。因此,如果我主张“消灭二奶”,那就应该先去改造这个社会(包括我自己的顶头上司);绝不能欺软怕硬!

现在中国的一些舆论,往往把“二奶”问题偷换为“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却放纵了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的责任。

其实,那个男人错了,确实错了。但不是错在多了一个女人,而是错在没有撕毁那个“专偶苛政”的结婚协议。

这样的男人,其实也是大一统的绝对的“专偶苛政”的必然产物。他们不愿、不敢、无法为“毁约”而付出代价。他们实行的也是“两害取其轻”的生存策略。但是他们比那些“二奶”拥有更多的各种优势,因此从性别关系来看,他们是欺负“二奶”这个“软”,怕“社会”这个“硬”。按照中国传统道德来看,他们既不是男子汉,也不是大丈夫。

我认为:他们应该做的不是“浪子回头”,而是放弃婚姻!这样,自己自由了,社会也就没有“二奶问题”了。

“包养情妇”的搞笑

执政党开始白纸黑字地禁止自己的成员“包养情妇”。它的搞笑之处在于:“包、养、情、妇”这四个字,在这个文件里没有一个被清晰地定义。况且,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个又能被定义得清晰呢?

“包”:

从时间上来看,我天天24小时都控制“她”才算“包”;还是“每个月在一起2个小时,除此之外一概不管”就算“包”?

从双方的关系上来看,我不许“她”再跟任何别的男人上床,才算“包”,还是“她”仍然有老公,也算我“包”她?

“养”:

从金钱上来看,我负担对方的一切开销才算,还是只要给了一分钱就算?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我一分钱不给,却提拔她升官,算不算“养”?

“情”:

从程度上来看,我对“她”的感情要有多深才算?难道没感情的就不算?

从双方的关系上来看,如果“她”根本就不爱我,还算是“情”吗?

“妇”:

莫非可以“包养情夫”吗?

“小姐”算不算“妇”?

这个新规定其实仅仅是证明了我在前面说所的话:“性”与“二奶”都被高度地政治化了,被上升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吓人的高度,因此才会违背一切法律常识,制定出如此荒诞而且不可执行的制度。或者,这仅仅是“表态文化”之一种,压根就没打算实行?

可是,我要“弱弱地问一句”:大人们,您们考虑过那些“情妇”的生存状况、思想感情、切身利益与天赋人权了吗?她们难道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吗?

中国女人为什么热爱小鲜肉


小鲜肉是最近几年才火起来的吗?女性择偶时有多看重相貌?为什么中国女性大多会给人留下以貌取人的印象?

小鲜肉到底有多火?翻翻他们的微博就知道了。在鲜肉代表吴亦凡、杨洋、李易峰等人的主页中,很难找到一条评论数低于1万的微博。中国女人对小鲜肉的痴迷,也让一贯忧国忧民的冯小刚又一次痛心疾首,在某次电影发布会上,他直指小鲜肉有点色情,有点调戏,是上了岁数的女人才会说的,而有尊严的称呼应该是小爷。冯导还身体力行,带领全场观众一起向小鲜肉吴亦凡高呼小爷。

▍另一位鲜肉代表鹿晗,因2012年转发的一条微博评论数超过一亿而刷新了自己的吉尼斯纪录

视当爷为尊严的冯小刚可能忘了,中国女人并非今天才喜欢小鲜肉,他的老朋友娱乐圈最有腊肉味的唐国强在80年代初就曾是小鲜肉的代表,后者在《孔雀公主》中千娇百媚的眼神,至今仍有中年女性时时回味,只不过当时的小鲜肉被称作奶油小生。更尴尬的是,后来从唐国强手中夺走女观众的也并非哪个小爷,而是日本人高仓健。

▍《孔雀公主》中的唐国强

中国女人为什么热爱小鲜肉?现有的解释五花八门,或责怪传统审美文化,或怪罪中国男人气质不够阳刚,还有归纳到生物本能的,但小鲜肉真的是中国女人的最爱吗?

最不看重的就是肉

从小白脸、奶油小生到小鲜肉,中国女人对男人的审美由脸扩大到了整个肉体,这似乎在暗示,伴侣的外表对于女人越来越重要。但跟大众印象截然相反的是,绝大多数的女性择偶调查都显示:中国女人找对象时最看重对方人品,其次是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外表则永远排在最后。

单纯的问卷调查或许说服力不够,也有心理学家设计了更考验潜意识的词汇记忆和图片识别实验,但结果还是差不多复旦大学田芊对在校女大学生的测试表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比人品更重要,不过外表还是位于需求末端。

▍自由回忆实验中用到的词汇材料(词汇按词频大小排列)

这些问卷调查和潜意识测试都指向一个共同结论女人天然是家庭的守护者。尽管流行文化不停激励她们的浪漫天性,女人挑选伴侣却比男人理性得多,无论她来自美国、法国还是韩国。

回答问卷时,对人品的看重也是跨文化存在的。美国引用最高的择偶观论文DavidBuss和MichaelBarnes的《人类择偶偏好》中就指出,美国女人最在意未来丈夫会不会照顾人、理解人,是否真诚,并且比男人更在意这些。当然,人品具体指什么,还是由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女人看重的男人品性,孝敬通常被摆在第一位。

既然要守护家庭,女人的择偶策略一般趋于保守。男方能否保证未来生活的稳定幸福,是考量的核心和必需品,而眼下的家庭条件、有无车房反倒次要,有当然最好,没有也不要紧,因为这是很多男人暂时无力提供的奢侈品。

守护家庭也并不意味着拜金无论测试显示女人更在意人品或是经济社会地位,都离社会舆论中所谓拜金的想象很远。即使词汇记忆测试中最重视好资源型伴侣的女人,默写最多的也是上进、实力、潜力这些男性自身特质,而非现有物质条件。

▍DavidBuss和MichaelBarnes的研究发现,无论男女择偶时都最重视善意与理解,尤其是女性

女性的自我认知也影响了她们不同处境下的择偶倾向。为了组建稳定家庭,她们常常会选择能弥补自身缺陷的伴侣对家务和育儿感觉吃力,就倾向于找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型伴侣;在财务方面缺乏安全感,好资源型伴侣则更受青睐。

最直观的是,自觉体弱多病的女性对男人是否高大健壮往往十分看重。DavidBuss专门挑选了寄生虫病高发地区考察女性择偶倾向,结果表明,无论那一种文化,该类地区最重视的都是男人的外表。

与女性相反,男性承担的多是外部竞争而非家庭事务,找到什么样的伴侣,对他们还有自我标榜的社交意义,男性看重外表的程度要高于女性。而且男性择偶时多处于主动,关系破裂后损失也比较小,所以玩浪漫是他们的优选策略,没有必要太理性。不过应该解释的是,即使男人更爱以貌取人,也并没有把外表放在首位,至少在现代社会,他们也都学会了重视人品,只是程度弱于女性罢了。

女人为何显得以貌取人

似乎与研究结果相悖的是,大众印象中,中国女人谈恋爱普遍以貌取人,尤其以身高取人,到了谈婚论嫁阶段,她们又总是给人留下拜金的印象。这种矛盾是怎么出现的?

▍非诚勿扰嘉宾马诺因一句我还是坐在宝马里哭吧被网友指为拜金女

首先是女性的择偶策略。进化心理学认为,女性孕育后代时天然承担更多,她们在婚恋中抽身、回头的难度远远高于只需提供一个精子的男人。为了防止轻率选择带来的沉重打击,女性普遍会采取忸怩暧昧、自抬身价的选择性策略。

谨慎行动的女性,几乎不会放弃在任何层面提出要求,生怕任何疏漏都会造成相处后的无法容忍。一项关于韩国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研究显示,在给多项择偶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时,即使是男女都最不在意、也对未来生活造不成什么影响的政治理念,女性还是打了3.63的平均分,而男性只给了2.50分。

女人把婚恋门槛设得比男人高,也是为了避免轻易迈出关键一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观察时间。大多数由女性提出的征婚、征男友最后即使成事,对方大都也无法满足其最开始提出的所有要求,只是刚好符合女人最看重的那几条标准,至于具体是哪几条,只有女人自己知道。

造成大众印象的另一原因是不同指标的识别度。尽管女性择偶都尽量高标准、严要求,被不同指标筛选时,男人的感受也有差别。身高、长相、收入、家境之类硬指标容易看出来,当事人这方面条件差,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而品德、性格、诚意、关怀他人的能力与个人潜力等软指标难以感知,即使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男性一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德行差,更不会为此做出改变。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输在软指标上的人,往往喜欢把失败归咎于硬指标。看到赢家有鲜明的硬指标优势,就会说女人以貌取人或拜金;看不出赢家有什么硬优势,也会假想他有一个藏在暗处的硬件,通常就是性能力。即便怎么也想不通,还可以安慰自己这女人被渣男骗了。

另外,中国人热爱议论家长里短。外人的议论,只能以可见的硬指标为依据,而且解释一旦建立起来,任何反例都难以撼动美女配高帅富,在外人眼里理所当然;美女没配高帅富,外人就会评说好白菜被猪拱了、中国男人果然配不上中国女人。

▍电影《道士下山》中的镜头

经久不衰的处女情结之争是一个有趣的例证。吉林大学黄文慧对高学历女性择偶观的研究显示,在给贞操这一指标打分时,女性给出了3.54的平均分,男性反倒只有3.43分,这至少说明对贞操的重视程度男女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处女的判定比处男的判定简单得多,社会舆论中女性又多半被预设为受害者,处男情结连形成话题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以貌取人和拜金一类指责,女人通常不作辩解。一方面,她们确实有意无意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婚恋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都得提,让人捉摸不透哪样才是重点;另一方面,女人的策略是回避坏选择,而不是成为男人的进修学校,否则被纠缠住不放,自己择偶就会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择偶心理产生的时间也不同。追逐好基因是最原始的冲动,好资源有利于保存好基因,这两项指标是女性的择偶本能。不过,两性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女性,有了好基因、好资源也不意味着能轻易掌控。婚恋博弈中,摸透女人心理的男人会利用基因、资源优势尽可能获取更多性伴侣。

这就给暖男制造了机会为防止被欺骗,女人自然会产生对好丈夫、好父亲等品性优势的选择偏好,而那些缺乏好基因、好资源的男性,只要在品性上体现优势,婚恋博弈最终也会达成均衡。

为什么是小鲜肉

不过,品性偏好毕竟出现较晚,多少有些反直觉和反本能,还是在女性对男性掌控的资源要求不太迫切的情况下才演化成熟的。女人越成熟、越独立,越可能按照品性偏好理性思考择偶需求。反之,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心仪的异性年龄不能太大,尚未腊化的唐国强和TFBOYS自然是她们的理想伴侣。

▍2014年9月,TFBOYS粉丝为队长王俊凯庆祝生日(上图)。王俊凯当天发出的一条谢谢大家的生日祝福的微博以400多万次转发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下图)

这无疑会给情窦初开的男性同龄人造成深刻印象女人都喜欢长这样的男人。

少年走向社会后,再也不能同少女粉们高频度、大样本地接触,他们对当下女性偏好的认识更多依靠娱乐产业的建构。而娱乐业推出的一线偶像,审美风格似乎恒久不变永远都是不同版本的新鲜唐国强。

中国媒体应该最能给人这种印象娱乐业过于年轻,第一批偶像出现至今不过三十多年,还没来得及形成少女粉之外的细分市场。另外,中国女性就业比例较高,又要承担比男性更多的家庭义务,进一步阻碍了中国娱乐业的师奶杀手形成势力在众多小鲜肉面前,一脸胡子的吴秀波和一脸褶子的孙红雷多少显得形单影只。

▍吴秀波与孙红雷

小鲜肉虽不能体现女性的整体口味,但他们显然是好基因的代表。那么,在婚恋博弈中,长相抱歉、又无金可败的男性只有做暖男这一条路吗?

幸好还有别的机会。进化心理学认为,好基因并不仅仅体现于身高、体重、相貌、体格、健康程度这些生理特征,男人的冒险精神也能激发女性对好基因的先天偏好。

原因很简单,在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冒险行为是一种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冒险者身上的优秀特质,如健康、强壮、精力充沛等;又或是潜在的积极特质,如进取心、自信心和突出的竞争技能。无论暗含哪种特质都在暗示,有冒险精神的人将支配更多资源。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后,这种暗示效果仍未消失,更增添了一层炫耀的意味。

▍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被中国网友称为贝爷

女性是信号的主要接收者,她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冒险者能带来诸多好处。一是更多的资源;二是保护她们的能力正因为敢于冒险的男性更有机会走向社会高层,危险来临之际更加可靠;最重要的是,大众默认冒险者具有过人的基因,与他们结合自然能生育更优秀的后代。

不过,女性对冒险精神的偏好,跟男性对女性偏好的迎合未必是一回事。男人的讨好有时是盲目的,在一项让男受试者滑滑板做动作的心理测试中,科学家发现,换成美女摄影师拍摄时,成功做到高难度动作和尝试高难度动作未遂的比例都有增高,这个结果可以部分解释为男性睾丸激素水平增高。

这类冒险行动对女人只有短期触动,而婚恋是一种长期选择,无目的、无准备的纯粹冒险,如飙车、做危险动作等并不一定高于畏畏缩缩的风险回避。只有当冒险行为的目的靠谱尤其是利他目的(如从火场救出一名婴儿)同理性的前期准备配套时,女人才会对冒险者真正产生好感。

女人为何都排斥独立思考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人为何都排斥独立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人为何都排斥独立思考

女孩比男孩早熟。女人却比男人单纯。

但女人的单纯,用在一个不单纯的男人身上,会成为自己的祸害。

很多人都知道: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早熟。

但是不知道:女孩子为什么比男孩子要早熟?

更早的成熟,源于女孩子会更早地开始思考。

比如,十一岁前后,女孩子就开始有了更多的沉思时间。而这时候的男孩子还处在疯玩疯闹的阶段。

进入中学阶段的女孩子,总比同龄的男孩子要略显成熟。

有研究者认为,这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更加鼓励女孩子表达悲伤和焦虑,而觉得男孩子就该心量宽一点'神经大一点。

无形中,这是在鼓励女孩子关注内心,鼓励男孩子关注外在世界。

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男人女人的这种“沉思差异”会逐步缩小。

作为成年的男人和女人,通常遇到难题,总是男人更容易先找到解决的路径。

这是因为,独立思考的条件下,人们获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更多。

但男人女人的独立思考,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男人喜欢立足自身,把自己当成第一主角,在想象中冲锋陷阵。

女人更愿意坐镇后方,希望能有神兵天降,帮助自己冲锋陷阵。

越是弱势的女性,越会陷入“依赖性思考模式”。

往往,她不是站在独立解决问题的立场上,由此出发去思考,而是会在脑袋里给身边一切可用之人分派任务,企图让大家一起帮忙分担麻烦。

没有女人愿意真正地去独立,这会让她感觉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虽然女人比男人早熟。

但也仅仅只是比他早熟而已,慢慢地,她总会让他赶上。

谁让女人天生渴望被呵护。

渴望爱,注定了她亦渴望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