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中国父母如何把女孩逼成剩女

中国父母如何把女孩逼成剩女

发表时间:2021-05-06

【www.qg13.com - 大龄剩女恋爱技巧】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父母如何把女孩逼成剩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上海北京连续办了几场“剩女”讲座,就我看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分享。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剩女”?我从来不认为结婚是每个人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是不需要也不适合结婚的,但是我很肯定的认为每个人此生都需要恋爱,都需要学会爱和被爱。跟媒体上鼓吹的“剩女”定义不同,我指的剩女是——有爱的意愿,可是因为消极等待的态度、不良的家庭教育、狭隘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与爱无缘的恨嫁女。来参加“剩女”讲座的听众里面,不乏30岁还没开始初恋的女人!在我身边也有若干个这样的女性,单从外表上看她们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深入她们的内心之后,我发现所有被“剩”的女人,都是有原因的。

剩女是如何炼成的1——消极等待的态度

讲座一开始,我就问听众三个问题:找男人是你目前的头等大事吗?(一半人没举手)除了不做违法道德法律的事情,你愿意使用一切手段找男人吗?(只有一个人举手)你愿意为了找男人投入不要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吗?(只有几个人举手)

你看,“剩女”们嘴上都会说我非常想找男人,但是面对这三个问题,她们大部分都是回答NO的。可见,她们并没有真正把找男人当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她们不想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借口是爱情是需要缘分的。什么是缘分呢?如果你以为的缘分是你在地铁里被一男踩痛脚,抬头一看——哇,就是他!(电视剧常有的情节),那你恐怕要永远地剩下去了。我理解的缘分是,上天给了你一个机会,而你及时看到了他,抓住了他。有很多嘴上嚎叫着要男人的“剩女”,眼里根本看不见男人。我在一个女人居多的公司给剩女做培训的时候,我说我一进门就看到了三个还不错的男人,你们居然都说公司里没有男人。她们很好奇地问,在哪里啊?我告诉她们,是她们的IT人员。她们恍然大悟说,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们从来不把男同事当男人。当我告诉一个行政经理,其实公司里就属她接触的男人最多,她怎么都不肯相信。我说,你的各种供应尚啊——维护电脑的、来装修的、家具公司的、物业、快递公司……都是男的。她惊呼,是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从来不把供应商当男人。

男人在哪里?“剩女”们总在问。我到处都看到男人,而她们怎么都看不到男人。在北京日坛公园的悠季瑜加做讲座时,我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一个外国帅哥,穿着白色瑜加服飘过去。要不是我在主持讲座,我早就跟过去了!我跟剩女们说,海,看,有帅哥,她们大部分都没看见。我在机场候机的时候,不看报纸,我看身边的人,看到好看的男人就多看他几眼,也有就因此搭上话的,换个名片。

我工作的商务楼里很多公司,我常在电梯里看到不错的男人,我跟剩女同事报告了这个发现,建议她们以联谊的名义去认识他们,从交朋友开始做起。她们觉得这个主意很棒,可是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做,都等着别人先去做,她们享受现成的。还有,原来跟别人约好要去参加一个社交活动的,仅仅因为下雨了、有点累了就懒得去了。永远有借口原谅自己不行动。最好用的借口当然是“工作忙,加班”。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剩女加班多正是因为没男朋友下班后没事做没地方可去,而越加班当然也就越没男朋友,恶性循环。

ATTITUDE IS EVERYTHING。我看到一个单身女的态度,我就能知道她在未来多久就能找到意中人。我一个女朋友以前28岁单身的时候很着急,但是她很积极,什么办法都愿意尝试。她跟我一起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当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说“我是XXX,28岁,未婚。”大家都笑了。大家也都认识她了。我看到有男人过来跟她搭话。几个星期以后,她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在那里碰上了她今天的老公。她并不很能打羽毛球,但是只要是能认识新人的地方她都去。

我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过很多次的单身聚会,发现很多单身女去了等于白去。她们都很会打扮,但是态度很恶劣!要么是双手抱在胸口,站在一边当壁花,跟谁都不主动说话,要么就是几个女生挤在一起,嘁嚓批评在场的男人,好象生怕他们听不见似的。

剩女是如何炼成的2——不良的家庭教育,迟迟不能断奶

之前我在BLOG上写过父母家太温暖,找男人没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剩女是这样的,只要没结婚,哪怕30岁,35岁,40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永远住在一起!她们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在家里的身份永远是“女儿”,而非一个独立的单身女人。所以我说,她们在法律上是单身,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她们已经跟她们的父母结婚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身女人,就要从自己独立居住开始,不需要买房,租房甚至是跟人合租都好。在讲座上有个女孩子听到我这一观点,睁大了眼睛问:“父母有房子还要自己花钱住出来,这不是浪费钱吗?”我苦笑说,人生不是这么算的,人生需要很多必要的浪费,有很多节约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还有个女生,家和公司之间的交通要两个小时,为什么不在离公司近的地方自己租房呢?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上下班路上呢?如果你家还住在偏远的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周末恐怕你也没什么兴致出门了,也就宅在家里了。

男人在哪里?男人可能在任何地方,但是绝对不会在一个地方——你家里,你和你父母的家里!所以,剩女们一定要走出家门。想想吧,你跟父母住,到了晚上十点他们就不停地来电催你回家了,就更不要说某个心仪的男人送你到家门口,可以请他上楼喝一杯,甚至一起过夜了。

人跟动物一样,在求偶期就要发出自己的气味,眼神里要充满对异性的渴望,这样异性才能接收到你的求偶信息,才会来接近你,这就是招蜂惹蝶。那些长期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剩女,脸上无不洋溢着安详的神情,因为被照顾得太好了,也不寂寞,眼睛里没有渴望,所以常常被男人误读为已婚妇女!我就曾把一个没有男朋友的单身女同事误读为孩妈。因为她真的很象啊,她的气质,她的气场,真的很象。

很多剩女都是从小听父母话的乖乖女(尤其以上海为重灾区),大学不让恋爱,毕业工作的头两年也不让恋爱,有个男同学塞个条子,父母都会兴师动众。可是一到了女儿25,26了,父母就急了,就要问她你怎么还没有男朋友?就要张罗介绍相亲了。在他们眼里,谈恋爱是不用学习的,是象开水龙头一样,要关就关要开就开。而且,他们的观念里谈恋爱都是要一次成功,不然就没有必要谈。所以,中国剩女的青春特别短,22岁还开不了,一到26岁,就被剩了!!!

剩女们的消极态度,也是跟父母的不良教育有关的,在她们父母年轻的年代(70-80年代),是很难被剩下的,因为政府不会让你们剩下!你看,每个单位都有工会,妇联,团委,他们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帮助单身男女找对象——钢铁厂和纺织厂联谊。居委会的干部们也都兼红娘,哪家哪户有单身的,他们都不会放过。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子只要乖乖呆在家里,自然有人会来提亲。而且,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个人没有什么自由,今天80后的父母们,大都没有经历什么象样的恋爱,无非是为结婚而结婚,凑合过,婚后不好也忍着不离。婚前性行为就更少了。那时,男人只要“老实”,女人只要“贤惠”就一定能结婚。反正大家都一样的穷,没什么好挑的。可是今天呢?如果时光倒流,让80后的父母们变成年轻人,我相信他们面对如今这么复杂的社会环境非晕菜了不可!

今天,男男女女都有了很多选择,很多自由,可就是因为选择太多,更需要你自己有判断力和做决定的能力。不要再以为你们的父母能指导你们怎么谈恋爱,怎么结婚,怎么过日子,他们能给的主意都是馊主意,都是只能在他们那个年代使用的规则,对你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想一想吧,你的父母这辈子经历过几个男人/女人?90%也就一个。就象他们今天不能指导你的职业规划一样,他们早就无能为力了。

而恋爱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行为,如果你至今还是个26岁,30岁的男人,你就不要期望你会有什么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了。幼稚的人怎么能进行成熟的游戏呢?

剩女是如何炼成的3——狭隘的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

每次讲座中让剩女写下她们的择偶条件,都能写满一大面墙,所有对人类的美好形容词都用上了。如果完全符合的话,那这个男人一定是上帝!我常让剩女们好好分析下她们开出的条件,是否可能在一个男人上同时具备,地球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物种,比如:

一个男人要浪漫、幽默、性感,有魅力,同时又要对我之外的其他女人完全绝缘;

一个男人要事业有成占据高位,同时又不能太忙常常在家陪我看电视;

一个男人要听话、恋家、会做家务,同时又要有远见卓识、有魄力、能被依赖......

如此这般的自相矛盾还有很多很多。究其原因,首先剩女们经历过的男人不多,最厉害的是30多岁还从来没有恋爱过呢,男人是什么,从生理结构到心理结构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瞎想了。还有,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懂HR找员工和女人找男人有什么不同。不是在找相爱的合适的人,而是在找成功者,但是我相信成功者对剩女是没什么兴趣的,现实就是如此残忍。

我对剩女们的总结发言就是,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泛社会化的成功论,撒更大的网,不拘一格降老公。

剩女是如何炼成的4——苍白保守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剩女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学也是走读每天回家,好象是在上高四高五高六。工作了还是两点一线,只不过把学校换成了工作单位。朋友就是中学大学的小猫几只,出了校门好象就丧失了交朋友的能力了。

很多中国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只有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完全没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没有社交。剩女们都习惯把生活圈子小的原因归结为“因为我的工作特性,所以没有社交”。请问,什么职业是有社交圈的呢?我一直在时尚行业工作,包括公关、市场、时尚杂志,这是大家眼中最应该有社交圈的行业,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个剩女特别高的行业。因为,从业者80%是女人,同事客户供应商都是女人,好不容易有男人了,闹不好还是同性恋。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不是你努力开拓出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你也是没有社交的,只有工作。

剩女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公司的职员,她们有个错觉,以为自己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打工,自己也就很international了;如果在上海的恒隆广场上班,自己也就很高级了……其实,她们的生活方式简直跟她们母亲那代的纺织女工没什么两样。上班是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下班是马上回父母家,目不斜视,每天午饭带妈妈便当,如果不结婚哪怕到35岁也跟父母一起住。

其实,社交圈跟职业没有关系。如果简单地把工作中打交道的人多就定义为社交多,那么医生护士警察就该是社交最多的人了。剩女们抱怨圈子小,是因为她们以为圈子是不用她们自己努力建立的,是老天应该送给她们的,或者是工作就应该附加送给她们的!朋友是绝对需要精力时间甚至金钱投入的。想想你每周有多少时间投入给工作,你又有多少时间投入给交朋友,找男人吧。很多剩女的回答都是——零。什么都不投入,男人怎么就会从天下掉下来呢?

剩女们交朋友目的性太明确,都希望一枪命中,第一面感觉不象是老公人选就要毙掉,完全没有从陌生人到熟人,到朋友,到date(一起吃饭活动没有亲密行为),到恋爱关系,到性关系,到真正考虑结婚的对象这样的过程。所以,朋友也就很少。其实,在确立正式的恋爱关系以前,异性朋友多多益善。就算你百里挑一,那也得先有那个“百”的基础啊,不然你“一里挑一”,“零里挑一”怎么挑啊?我跟剩女们说,你得先学会怎么交朋友,然后才能学会怎么交男朋友。男朋友不就是从朋友里来的吗?

剩女是如何炼成的5——把爱情当童话,受挫力差

我女儿4岁时要求的生日礼物是一件白雪公主的公主裙,再过4个月她就5岁了,生日礼物她已经想好了——睡美人的粉红公主裙!一直到9岁生日,她可以拥有DISNEY六大公主的所有裙子,DISNEY的服装店里都有。她说等她穿不下了,要留给她女儿,她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方方和圆圆,还有一个儿子叫马拉松。(真能生,比她妈还厉害。)她最爱的动画片就是DISNEY的公主系列,最近又迷上了芭比公主,并做了如下总结:每个公主故事里面都有个坏后母,公主都很美丽,哪怕是穷姑娘穿得也象公主,都有个骑白马的王子,最后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好在现在DISNEY动画片也引入了现代价值观,公主也常在关键时刻救王子。我常想,我女儿到了几岁会知道还有戴安娜那样的悲惨公主。当然,发公主梦是每个小女孩的特权,我非常坚定地跟我女儿说,你就是公主啊!

很多剩女到了25岁,30岁,还不能从童话公主梦里醒过来,她们对爱情没有体验经历,只有想象。一旦初恋失败,就痛不欲生,然后彻底否定男人,否定对爱情的追求。最雷的一句典型话就是:爱情太伤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嫁个有钱人算了!(好象门口有一排有钱人等着她似的。)其实,她遭遇了什么事情呢?不就是恋爱失败吗。这要是发生在18岁,19岁,就象我当年在大学的女生寝室,我们轮流地因为失恋躺在床上不起来“绝食”+哭泣,顶多饿个一顿两顿也就撑不住了,然后室友递一快毛巾过来,擦擦眼泪,该干嘛还干嘛。而对剩女来说,初恋发生在25,26,30岁,甚至33岁,那么失败对她们的打击就无比大,她们会把那点痛苦无限放大,好象世界末日来临。

这就象小孩子开口学说话,学走路,如果到了岁数还不会,家长就会着急,怕孩子不健康不正常。而且,过了该会的年龄,小孩学说话走路会更困难。但是,很多剩女的父母一手导致了她们的发育滞后。在几次讲座上,都有30岁还没恋爱过的剩女,她们的发问让我哭笑不得,她们对男人可以说连常识都没有。我甚至觉得当我提到性这个字眼的时候,对她们简直是“儿童不宜”。有一女说理想的男人是SOULMATE。SOULMATE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首先你自己得有SOUL,你没有SOUL哪里来SOULMATE。而且,SOULMATE常常不是生活伴侣,引入婚姻就是一场灾难。女人享受SOULMATE最好的年龄就是20-30岁,纯恋爱不考虑婚姻。但是对剩女来说,她以为的SOULMATE就是公主和王子的童话,童话梦不醒,她们也就永远停留在对男人的无限想象中。

相关推荐

剩女净是好女


剩女净是好女

剩女净是好女,剩男则未必。这是剩女比剩男更受关注的原因。实行计划生育这么些年,好些人顽强地在一胎化的政策高压之下追求男孩,结果导致中国大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无论怎么讲,剩男的人数都要比剩女多,而且还多不少。在农村和贫困地区,一女难求的现象,相当普遍。男子结婚,所需支付的彩礼,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农村一个剩男要想结婚,没有几十万,连想都别想,而这几十万,还仅仅是门槛费。

但是,这个世界上,人是按话语权大小,来划分被人关注的程度的。剩男多为话语权缺乏的人,无论怎样孤苦,也不大会有人瞥上一眼。在比较受人关注的大城市,剩女还真的不比剩男少。好些剩下了,甚至号称“齐天大剩”的女子,不仅面目姣好,身材顶呱,而且有房有车,收入不低。她们之所以被剩下,其实不是真的嫁不出去,而是找不到自己称意的另一半儿。如果为脱光而脱光,找个人把自己打发了,机会大把的有。

古代的中国女人,一般来说,是必须嫁人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人,其实是为了活人,让自己有饭辙,活下去。正因为如此,缠足这样的酷刑,因为社会有女人必须小脚的风气,所以,为了让女儿能嫁出去,父母狠着心,也得给她们裹脚。否则,女儿终身就没有依靠了。在那个时代,只有极特殊的地区,由于存在女子自立生存的可能,才存在所谓的“自梳女”,终身不嫁。

男女在一起,是需要感情的,古代也不例外。所以,即使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在礼教的束缚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那么多感人的爱情故事。从诗经到红楼梦,歌颂爱情的文学作品,林林总总,可歌可泣。但不可否认,在那个时代,人的婚姻,的确绝大多数跟爱情无关,甚至跟感情都无关。所有的家庭,如社会学家所说,都是父子轴线的。男人要想谈情说爱,只能去青楼,所以,那个时代才会有那么多真真假假的青楼爱情故事。

大城市里的剩女们,之所以被剩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比较的挑剔。无论如何,总是想找一个合适的。什么叫合适的?里面的因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财富和物质的因素并不是很重要的,至少,她们要求对方的品味。但就这一点,非优秀男子不能具备。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趋于中性化,男子不强,女子不弱。好女子心目中的好男子,是越来越少了。即使女子条件很好,如果择偶的标尺始终不下降,那么她依旧有可能剩下。客观地说,这些剩女,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年龄的一天天变大,找到合意之人的可能,是越来越渺茫。但是,她们有剩的资本。在一个日趋现代的社会里,她们谋生的本事,从来不亚于男士,而且其中佼佼者,还比多数男士都强。女人靠男人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从生存的角度,她们不嫁人,也无所谓了。越往后走,她们本身就越是麻木,着急上火的,基本上都是她们的父母。很多人如果没有父母的严命督催,连相亲的心情都没有。大城市不是熟人社会,性和婚姻可以分家,真要是有生理需求,不见得非要有婚姻不可。

中国是个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有的地方尚处于前现代,但有的地方已经进入后现代了。后现代城市的一个特征,就是草食男的增加。不仅性跟婚姻可以分家,性和实体的男女之身也可以分家。网络的发达,已经给虚拟的性,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体验。所以,如果是为解决生理问题,似乎不结婚也无所谓了。

中国大城市的剩女,不是难题,但却是一个后现代的问题。

为什么有「剩女问题」?为什么许多优秀的中国女性,还...


为什么有「剩女问题」?为什么许多优秀的中国女性,还找不到对象?

剩女,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很多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但也很多自身条件较差。多数剩女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答:

我觉得婚姻市场上的主要矛盾是,男人在找孩子的妈,女人在找玩伴。

我说的玩伴不是随便玩玩那个意思,而是女人在寻求精神的契合,说的起来玩的起来的男人。有一句话很粗糙但很在理,一个男人说其实女人很简单,她们就希望老公陪她们听听八卦,夸夸她们漂亮,拍拍她们屁股,一起出做做事情被她们骂骂还呵呵一笑。但当一个女人特别是优秀的女人端着的时候,许多男人就把她们当成孩子的妈来考验,拿彼此的经济条件和世俗观念相敬如宾地对待着。一个礼拜哪怕约会乐一次这样约会大半年,都互相没有什么。。。了解。

而这些优秀女性也真的以为男人就是这样无聊,而且她们从小就是乖乖女,工作又兢兢业业,说话慢条斯理,自己都忘记自己的需求了,她们希望男人懂自己,但其实自己也不懂自己,不敢亲密接触男人,没有放下世俗规则,用端着相亲端着,最后产生了互相的抵触和妖魔化。

在这里,我不想再分析为什么,我就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以后你们无论和哪个男人吃饭,第二次,都找个理由打他下屁股嗔下说你真笨。。。看看会不会有点不一样的经历。。。也许世界因此不同!

啊如果觉得打屁股下不去手那就去街机厅闹一闹吧。

答:

目前多数人沿袭的择偶标准是:男选女,生物价值为主、社会价值为辅;女选男,社会价值为主、生物价值为辅。

于是剩女的困境由此而来,比如在社会上干得还可以的30多岁单身女士,到了择偶的时候她还会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不能低于自己,但满足条件的单身男人更有可能去找20岁的女人(生物价值更高),并且他们也能够成功,因为20岁的年轻男人在30岁的成熟男人面前毫无竞争力。

剩女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方面期待,一是男性不再只是看重女人的生物价值,二是女性不再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必须高于自己。

比如在西方社会,男人普遍认为30岁左右才是女人魅力的巅峰,这其中的审美标准显然加入了不少性格阅历因素。而中国男人的可悲之处是性压抑的时间太长,青春时对异性的生理需求很少能得到真正满足,所以年轻漂亮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总是一个未了的心愿,于是一旦事业有成就马上要先把这个梦给圆了,因此这种饥渴状态的男人你又怎么期望他们去欣赏女性的内在美?

而中国的女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太深,当然其中原因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比如一个30多岁的男服务生,放中国的话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个loser,但放美国的话也许就是个正常职业。所以一个30岁的女白领跟一个30岁的男服务生谈恋爱,在中国比在美国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甚至即使女人自己过了心理关,男人还不一定愿意,因为许多中国男人觉得在收入比自己高的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宁可找个比自己社会价值低的。

分析了一圈,看来更多还是取决于男人的作为,如果男人能在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之前先实现个体的成熟,有钱的不浅薄,没钱的不自卑,那剩女们或许就有救了。

由于经济上的独立先于心理和观念上的独立,所以相比西方剩女,中国的剩女还有三个特点:1,作为结婚对象的男人社会价值不能比自己低。2,结婚是人生必须的。3,不该让父母的操心。。。。而我想说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三点全都不重要。

剩女的耻辱


剩女的耻辱

我们的自我认知很是多变,所以剩女耻辱一说的危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当父母、朋友开始对我们的职业追求持保留态度,一心催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原来的梦想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新梦想是:要成为某个男人的贤内助。

在世人眼中,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合法身份。结了婚,在社会看来我们就会从青涩的黄毛丫头摇身一变、成了成熟的妻子。有时候,面对明晃晃的压力,我们可以翻着眼睛拒绝老妈:“那人挺适合朱莉的,可我又不是朱莉!”而更多的时候,作为单身女性的羞耻感几乎是以一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在我们的思维和精神世界里无情肆虐。

最近,我认识了一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中国女孩。她的整个家族为了资助她来美国读书可谓一掷千金。她克服了比她美国博士同学不知多少倍的困难,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她或许也比他们更聪明、学得更好。她的英文很棒。我认为她前途一片光明。

我问她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她说不知道。我问她是想回国还是想留下,她又犹豫。最后,她小声说,她对未来很茫然,因为自己还没有男朋友。她想等结婚后看丈夫想去哪儿生活。她想找份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这样将来才有充裕的时间带孩子。她的原话是:我真想马上就结婚,那才算真正的生活。我觉得眼下自己只能算是半个人。”

正因为她在一心一意想着结婚,我注意到,她并没有花时间研究论文写作、联系导师,也从不考虑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事业对她来说变得无足轻重。

作为一名猎头,也作为一个女人,跟这个女孩的对话让我深感不安。在生命中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在婚姻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尚未真正出现之前,就让自己的事业减速了,这是多么遗憾的选择。她眼下的做法无疑会让她未来职业生涯中令人兴奋的机会减少很多。她是在将自己的梦想雪藏。

像这位女生的人绝不在少数。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优秀的年轻中国女性,为了多年以后做母亲的生活,现在就把事业减速了。

不要这样。现在你应该全力以赴于的事业,不到你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要减速的时候,不要减速。而当你真正做了妈妈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你根本不用去减速,因为有那么多育儿方面的服务可以帮助你。或者,到那个时候你会选择减速,但是因为你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能力和声誉,即便你是在慢速路上,你仍然会有很多功成名就的机会。

而像她这种生命不完整的感觉在现代中国女性中间太普遍了。我们真该谴责这个社会——它让一个单身女性的生活被这样无情贬损:

怎么,你还单身?太挑了吧。你自我中心,不成熟;你孤单绝望,真可怜。你的工作不赖?可工作再好它也不会爱你呀。你还有性生活?真是个荡妇!没有性生活?已经太老了吧!你对工作很投入?那只是在填补你结不了婚的空虚。你快乐吗?你自以为快乐吧。没有丈夫,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将来你死的时候身边都没个人!

即便你的生活充满了辉煌的成就,充满了友爱和激情,也仍然救不了你。社会对你的定义是看你属于谁”。如果你真成功了,你V就会成为靶子。不要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芭芭拉•沃尔特可谓我们的开路先锋,她是全球第一位严肃节目的女性电视记者。1976年,她成为包括所有男女电视记者在内年薪过百万美金的第一人。她曾采访过江泽民、叶利钦、普京等国内外政要,以及美国自理查德•尼克松以来的所有总统。

2004年,她接受电视记者中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一特德•科佩尔对她40年职业生涯的访谈。回顾了她的成就之后,他提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试想,”他说,“如果有人背后议论你,‘难道那(40年的职业生涯)就是你生活的全部?’你觉得这样值吗?”

她回答得很快:“哦是的,我可从没想过会有这样一种生活。”

他继续启发她,并提及她两次结婚、也两次离婚。“是因为工作吗?”他问,“如果不是因为工作,你会不会还能维持其中一段婚姻?”

她回答说不知道。但她说她有个女儿,而且女儿“真是太美好了”。

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于是他继续发问:“有没有那样的夜晚,你躺在床上想,‘唉,如果我当年放弃工作专注于家庭,那才是——值得的?’”

不,她没有过。

特德•科佩尔是个老到的采访人。不过他可没能让苗苗拉•沃尔特就范,比如流着悔恨的泪水承认自己没有好好照顾丈夫、不该一心追求采访世界上最强大的领袖门。

而我们无法想象记者会缠着一位男性被采访者问这样的问题:你做的这一切值吗?如果你专心做个丈夫会不会好些?”

我是在为这本书的写作做研究的时候发现的这个访谈。读到它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长大成人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单身,面对记者们的类似问题我也在不停闪躲。我以为只有我这样。如果当时我就知道自己跟芭芭拉•沃尔特同属一个光辉阵营的话,或许我会有勇气跟他们较量一番。

可如果你认为结了婚之后你就马上拥有了合法身份,可以安心加入成功人士倶乐部”了,那么很遗憾,女士们,我又要打击你们了。你结婚之后,公众对你进行详查的内容,是你对丈夫的关爱够不够。

还有一个芭芭拉——来自我家乡马里兰州的参议员芭芭拉•比卡尔斯基。1987年,也就是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她首次被选入参议院。如今她已是在那个威风凛凜的地方任职时间最长的女性了。那是个“全世界最唯男子独尊之倶乐部”。芭芭拉这样讲:

“作为女人,如果你已婚还参加竞选,他们会认为你没有好好照顾你丈夫;如果你离婚了,他们会说你留不住男人;如果你单身,他们马上会说你根本就找不着男人。”

说到这个社会看待职场女性的荒谬态度,想找个例子真用不着费多大劲儿。有一期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危机中有两幅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为职场成功所累的想象中的女子。第一幅是她在办公室里,穿着职业套装,短发灰白,闷闷不乐地凝望着一个空空的家庭相框;第二幅是她在家里,抱着个闹钟看指针一一时针指向差五分零点。

女演员们也一直在抱怨这一点。电影里,男主人公们总是在多条复杂的故事线里来回穿梭,而女主人公不是陪他们上床就是陪他们谈情说爱。女演员过了40岁之后,就基本上没什么可演的角色了。

对单身女性来说,结婚的压力无时不在,而且压力绝不只是来自于媒体,也不仅仅来自母亲。以前,每次我参加宴会派对,人们跟我的对话总是会转向他们所认为的我的头等大事。不管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当时在忙什么正事,所有对话最终都会落在这个问题上:你挺有魅力的啊,可怎么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怎么回事啊?”

这像不像当你听到一个人才22岁就已经结了婚,你瞪着眼睛对人家大叫:“那么年轻就结婚了啊?别担心,亲爱的,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离婚的!”

而我,在那样的场合,只会盯着自己的脚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没结婚。我实在是太乖了!

如果生活有一个“回退”键,我多么希望可以退回到那些媒体采访和晚宴派对中的瞬间,当被问到“你怎么还没结婚”的时候,我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微笑着告诉他们:“说实话,因为啊,眼下我正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呢。

我曾很反感“剩女”这个标签;可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社会根据男人对社会的贡献、女人对家庭的贡献来评判人的偏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而又压倒一切。

甚至当女性已经接受了教育,这些观念都还在继续引导着我们去履行那过了时的角色。职业上获得成功的女性较少获得正面的社会评价,而且评价中也常常会含沙射影地去讨论我们长得够不够漂亮、我们做母亲和妻子做得够不够好。

女性特质不是简单的个性特征。以取悦别人为唯一目标会严重损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把握。当年华老去,我们无法掌控衰败的容颜,更无法掌控那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丈夫会心猿意马,孩子会长大离家。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年轻女性的自信受到了多么大的冲击:在读书多年、培养了很多能力之后,突然之间,她们的身份不再由自己掌控。社会将她们的梦想撕得粉碎,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这样被抽走。

不难理解,一个人对生活的自主权和其成就感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无论男女,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拥有的能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可以转化为活力、乐观和自信;掌控感的缺失则会导致挫败和无助。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掌控不了生活,那么就无法阻止这个预言被不幸言中。

年轻女性出了校门之后,突然之间不再因为取得的成就而受到赞扬、鼓励和肯定,这自然导致了她们的迷失。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已不再残忍地将女性的双脚捆缚在家门之内,而我们却尚需时日,为自己的灵魂松绑,真正飞到外面的世界做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