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什么样的婚姻,可以在劫后重生

什么样的爱情值得挽回

发表时间:2019-12-02

什么样的婚姻,可以在劫后重生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什么样的婚姻,可以在劫后重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样的婚姻,可以在劫后重生

摆脱三个误区,你可以变得更幸福

如果说婚外情就像是一场车祸,那么往往婚姻不是因车祸而死,而是因为医疗事故而亡。婚姻的创伤始于婚外情,但却在庸医的手里断送掉卿卿性命。

谁是庸医?----我们自己。

为什么婚姻危机发生了,想要修复会这么难?

因为我们一人很难分饰二角:受害者vs修复者

我们最难以应对的伤害,不是来自正面的袭击,而是背后被人捅上一刀,而这个人被我们看做是保护者、滋养者和珍爱者。

此时我们进入到人生中最迷茫的阶段:这个人到底是谁?爱我的人还是杀我的人?如果你爱我,为什么要捅刀子;如果你不爱我,为什么又要靠近我?

此时,我们很难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重建婚姻的手术师,这就像是一个遭遇了车祸的医生,处于半昏迷状态,她是很难承担起做手术的重任的。

而在另一端,作为出轨者,他无疑也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他将遭遇两场情绪风暴,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他此时也是一个受害者,而且更糟糕的是,他的伤痛很难得到其他人的共情,因为看上去他似乎是一个凶手,而凶手就该去死。

婚姻往往死于这两个角色的错误搭配上:

第一种错误:受害者vs受害者

此时最糟糕的决定就是,被出轨者完全站在受害者立场上,让出轨者承担修复者的角色。

这个时候,一方完全放弃了对自己的责任,而让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兜不住的人,担任婚姻的手术师,其结果是进一步的伤害,于是一个医疗事故接着一个医疗事故,结果就是婚姻最终解体。

受害者角色的诱惑是:我受伤了,所以我就变成小孩了,你要负全责,你要把我的情绪和伤口修理好。因为你犯错了,所以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如果你不做,就说明你没有诚意。

完全沉浸在受害者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伤害,而将希望寄托于拯救者。

但问题在于,谁来拯救你?

在出轨事件上,被出轨方遭遇背叛之痛;而出轨一方则名誉扫地,两个人都深受折磨,出轨者希望被出轨者展现诚意;而出轨一方则希望被出轨一方展现宽容。

两个人都以受害者自居。

第二个错误:受害者vs拯救者

男人出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他决定回来了,之前苦苦哀求的妻子,忽然变得硬气了,因为她觉得安全了,不用担心失去丈夫了,此时,恐惧感消失,委屈和愤怒感就无法压抑了。丈夫努力想要取悦不断诉说痛苦的妻子,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觉得还是绝望了可能她永远都不会原谅我了。

而当丈夫开始考虑离婚的时候,妻子又慌了,于是又开始理性起来,对丈夫百依百顺地温柔起来。于是丈夫又开始动摇了,想要回归试试看,而此时他发现,妻子又故态复萌,横挑鼻子竖挑眼,种种挑剔和为难,丈夫再次失望

于是双方就上演这么一出戏:一方扮演拯救者,一方扮演受害人;过一段时间两个人角色互换,总之两个人对不上点儿。

一句话话就是:装。

出轨者会跟自己说:我都这么伤害她了,那么我就要加倍对她好。

被出轨者会对自己说:既然他都回来了,我就选择相信他。他也不容易。

两个人一起目光炯炯地十指交缠地说:那么,让我们重新开始!

真的吗?

屁咧。

只有小孩才会相信这样的把戏。

如果婚姻真的像过家家,那就好了,可惜不是。

有两样东西是我们永远都无法装的:

一个是欲望或者说需要;

一个是伤害或者说创伤。

装着从此不再需要婚外情的男人,终于装不下去了;

装着绝对信任回归的男人的女人,终于装不下去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新一轮撕逼。

在肿瘤医院门口总是有一些人,会告诉你,你根本不需要去医院,只要吃了他的仙丹,你的癌症就会不治而愈。

别说,还真的有人信。

如果他们的药真那么神奇,他们早就不需要在医院门口蒙人了早就是亿万富豪了。

当一个人想要拯救你的时候,你要看两件事,一个是这个人有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救你,另一个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能力来救你。

如果两者都存疑,你就不能做小孩。

事实上,我们如果要活在现实中,就必须牢记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要想拯救,就要靠自己,以及他人必要的帮助。

别人不是不可以救你,而是要建立在配合你的基础上,就像是你去爬喜马拉雅山,山是你一步步爬上去的,但你可以有向导,可以有队友的支持,但没有人会把你背上山。

以上三种错误,都是因为我们相信奇迹,不相信现实;相信幻想,不相信真实;相信他人,不相信自己。

每一个不肯为自己负责的人,在过去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些过度为自己负责的时刻。

不信去问问这些人,当他们遭遇婚姻危机的时候,他们可以跟父母倾诉吗?他们可以获得父母的援助吗?

父母如果帮助他们了,是起到良性的作用了,还是帮了倒忙,成了搅屎棍?

每个不肯为自己负责的人,在过去,要么过度为父母负责,比如一直做父母的好孩子,主要的职能是让父母爽,让父母感觉荣耀、放心和踏实,为父母提供物质和精神的照顾;

或者过度为自己负责,比如难过的时候,不跟父母提;伤心的时候,不找父母帮;永远都是一个人搞定自己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哪怕根本搞不定,也要搞。

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在婚姻中做小孩,也很容易在遭遇婚姻危机中彻底崩溃,因为他们没有B计划,没有其他的筐,他们所有的人生的鸡蛋都放在这个筐里,没有这个筐,他的世界就全崩塌了。

这不是婚姻的崩溃,而是整个人崩溃。

婚姻危机将我们的遮羞布完全拉开,让我们最不能见人的脆弱全都暴露在外,任由他人践踏,这种恐怖恐怕只有去了壳的蜗牛最能理解了。

所以,很多时候,一对对仇男怨女到了我的咨询室以后,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咨询,两个人脸上的愁云似乎有阴转晴的趋向。

有人会说,我从来没有听我老公说这么多话。或者说,现在我感觉到自己胸口不憋闷了,如果效果更好,他们会说,好像他们有一些瞬间,似乎是连接在了一起。

神奇吗?

一点儿也不神奇。

我能做到这一点第一因为我不是当事人,所以我可以更客观更不容易被情绪所蒙蔽。

第二是因为,我做到了婚姻危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共情。

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想到对方的处境、感受和想法。

这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就是我们的情绪有了出口,当我们的情绪有了出口,才不会耗费我们的能量去加工它,这样我们才能恢复到理性,才能可以就事论事,而非无限上纲上线的撕逼。

我们在争吵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我这么不容易,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一些?

另一方则会火冒三丈:难道我容易吗?你为什么不理解我?

这就像是两杯盛满水的杯子,都想让对方盛自己的水,结果就是谁都没有灌入到对方的杯子里去。

第三者其实就起到了局部引流的过程,但第三者只是单方面引流,比如妻子天天骂老公,老公终日郁闷,找女同事发泄自己的委屈,女同事充当妈妈,接纳他的委屈,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于是一个食物链就形成了,妻子骂老公,老公肚子里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找小三倒空情绪了,又可以轻装上阵,继续承受妻子的种种埋怨了。

但这样的关系有一个问题:虽然妻子和丈夫不必面临两个盛满水的杯子互相倒,谁也不理解谁的痛苦了,但他们俩其实是多找了一个杯子来装他们无法加工的情绪而已。

而心理咨询起到的是升级小三功能。

我们的咨询首先是提供更大的容器:帮他们承载自己无法承载的苦水,让他们都可以安全地做受害者;第二步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加工彼此的情绪,扩大自己的容器,提升双方的新陈代谢能力,不再需要小三儿的出现来帮助他们这个系统运行下去。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两个世界观:

1。所有的事情都是对半分:我承担我的那个部分的责任,你承担你的那个部分的责任。

2。当我们崩溃的时候,往往就是提升我们对这个世界鉴赏力的时候。

比如一个女孩,她从小就非常独立,万事不让父母操心,其实她这么自我照顾,只是为了避免依赖他人而被忽略和拒绝之痛,当她进入婚姻中以后,就把她依赖的部分流露出来了,她想做一个孩子,这个期限是一万年。

但有一天,丈夫出轨以后,她的梦忽然碎裂,此时她就深受伤害了,如果她沉浸在受害者或者拯救者的角色里,那么她的人生无非又要继续轮回;

如果她的情绪有了一个出口,她可以稳定心神,就能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就算是喜欢做孩子,也要为自己内在的这个小孩负起责任来,不能完全把自己的责任交给别人。

而她的老公,则一直都以妻子的照顾者为骄傲,一直都试图把婚姻变成一个完美婚姻的教学基地,最终他失败了,这种无地自容,让他根本难以抬头面对妻子。

如果他的这种自恋的创伤有了情绪的出口以后,他会开始发现,其实,当他开始说出真心话的时候,妻子并没有崩溃,她比他想象得强大多了,他也可以依靠她,此时,他才能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愧疚,而不必防御自己的自责,而表现得像个人渣。

只是我们太自大,都觉得婚姻遇到问题,我们自己就可以搞定,或者用什么神奇的洗脑术可以轻松地翻过篇来,然后遇到挫折以后又一溃千里,我们都不知道,每一次挫败,都是幸福向我们敞开了另一扇大门,我们可以变得更宽广、更强大和更深刻,因而也可以变得更满足,只是任何这样的一种馈赠,都是需要代价。

相关阅读

什么样的父母教育什么样的孩子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家庭便是他们最好的教室;而并非是什么所谓的名不名牌的学校。

刚出生的孩子就尤如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懂,是空白的;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没有善恶之辨。至于这张白纸,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就要看养育他们的人啦,要看他们是怎么样来设计这张白纸,或是如何来替这张白纸加色了!

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也没有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对于对错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他们思想中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有80%都是受父母的言行所影响的。所以说,每一位家长的良好言行都决定着孩子们以后的个性与观念。

很多有问题的孩子,我们从表面看是孩子们本身出现了问题,但是,实际上却不然,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孩子父母身上。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毛病,恰恰都是受父母的言行所造成的;或是说,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或方法上所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母自身不良影响所致的。

古人言:有什么样的父母,必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这种说法其实是很有依据的。

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在以身示范,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严重地来说:家庭中的正确言行,可以导致孩子走向成功;同样的,错误的言行,也必然会使孩子走向另一个反面,甚至是万丈深渊。

每个人的言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对或是错,都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而父母又恰好是提供孩子们学习的最好的样板。

父母的性格也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很早以前,不是有很多人家,不管是选媳妇还是选女婿,都会去他们所住的村子打听他们父母的品行吗?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个。

如果某个孩子的母亲是个喜怒无常的人,那么在受她的影响之下,这个孩子也必然是个喜怒无常之人。一个意志坚强,做事从不虎头蛇尾的家长,他的孩子多数也是个善始善终的人。如果一个生长在满口谎言的家庭成员里的孩子,我们又如何去要求这个孩子做到诚实呢?

有一句成语叫言传身教;如果一个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么就必须有一个优秀的你,不然的话又何来优秀可言。

在我们的眼里孩子是小,但是不要忘了他们是很灵敏的,在孩子面前,家长们都需要切忌你们的言行,不要随心所欲,什么事在孩子们面前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都必须要清晰的观点。

我曾经在一公共汽车上见到父子俩抢着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座,那个孩子看上去也就五六岁吧。由此,那些有思想的人应该联想到很多。

沧海虽大,也终究是由滴水而汇集而成的。许多在父母眼里没礼貌、或是无药可救的坏孩子,他们的不良个性与言行正是因为父母不良言行的长期熏染所致的结果。

所以说,想要拥有一个健康、聪明、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有为的青年;那么请我们这些或是已为人家长,或是即将为人家长的人,先自己检讨一下自己,先自己好好的学习一下吧!你给孩子什么样的坏境,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选择什么样的男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婚姻,对女人而言,就是第二次的生命。

跟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就决定了你将要经历怎样的生活。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无法决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却可以决定自己的婚姻。

选择一个积极向上的男人,你的未来势必充满阳光;选择一个碌碌无为,好吃懒做的男人,你的未来将是一眼望到头的操劳。

所以,在选择婚姻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自己的枕边人,才是对自己和婚姻最大的负责。

01

选择没有担当的男人,你就是劳碌命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而负责任是一个男人对女人和家庭最好的承诺。

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会处理好家庭的关系,绝不会让女人孤军奋战,但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胆小懦弱,只能同甘,却不能共苦。

嫁给了一个没担当的男人,你就是“救火队员”,时刻都要做好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劳心劳命,只能在没完没了的麻烦中蹉跎一生。

《都挺好》中,老大苏明哲就是这种男人。

看似最体面,最幸福,却也最伪善,一本正经的伤害身边的人,还不自知。

围绕苏明成的两件“苏家大事”,一是,接苏大强到美国,二是,给苏大强买房子,都是因为这样的没有责任感,而让自己的妻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崩溃。

在苏大强的要挟和催促下,苏明成隐瞒了自己失业的真相,打肿脸充胖子,宁肯让妻子吴非一人承担全部生活重负,也要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面子,坚定地要将父亲接来美国,丝毫没将妻子的崩溃和女儿的摔伤放在心上;

好不容易在苏明玉的帮助下,苏明成找到了工作。但在他还没有上岗,一分钱都还没拿到的时候,他不和妻子商量,就一口承诺给苏父买500万的房子,还要独自承担保姆费,为了满足无底线的父亲,他丝毫不顾妻女的死活。

男人,本该活成一棵大树,将家中的老小都保护在自己的树荫之下。

但现实生活中,大多的男人只会肆意挥霍一个女人的爱,却丝毫想不起来自己应该为这个女人承担怎样的责任。

张小娴曾说过:“不要只爱一个好人,不要只爱一个优秀的男人,不要只爱一个有才华的男人,请你一定要爱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他会免你惊,免你苦,免你颠沛流离,护你一生安定。

所以,在选择伴侣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有担当的男人,才值得你的一生托付。

02

选择宠你懂你的男人,你就是公主命

富养妻子,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福气。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和对的人在一起,天天都是情人节,反之,就是在渡劫。”

一个宠你的男人,会包容你的一切小脾气,从不会消耗你的生活,反而愿意付出所有,只愿你一笑。

选择这样的男人相守相伴,你不会感受到生活的风雨,享受着世间难得的安全感。

这样的婚姻,真是值得一句“人间值得”。

说起“宠妻狂魔”张杰一定当之无愧。

在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张杰在信件里这样拜托同行的嘉宾:

“她爱迷路,所以请你们挽着她走,注意来往车辆”;

“她爱丢证件,所以请千万帮她收好护照”;

“跟她住在一起的小姐姐,扔洗手台纸时,要注意她的项链耳环什么的,别一块儿扔了,当然也防着她把你们的一起扔了”

何炅也曾经爆料说:“每次到国外旅行,为了防止谢娜走丢,张杰会在她身上绑个气球。这样哪怕她冒冒失失地不小心走远,他也能第一时间找到她。”

好多人都说谢娜疯疯癫癫,一点都没有成熟的样子,但这样的童真,又不是哪个女人所期盼的人生啊。

每一个人到中年,还能像孩子一般肆无忌惮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事无巨细的操心老公。

正是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才可以卸下一身铠甲,做安心躲在他身后需要被保护的小孩。

作家苏芩曾说:“一个人爱你,会在心里时时记挂着你,一个人很爱很爱你,会在平时处处纵容着你。”

世界上最奢侈的人,就是肯花时间肯花心思去护你一世周全的人。

03

选择惜你所有的男人,你就是女王命

感情会背叛你,但能力不会。

一个支持你的选择,愿意让你离开他的羽翼,去变得的更强大,更优秀的男人,才是最爱你的。

现实生活中,男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只要在家相夫教子就足够了,不需要在外拼命。

但一个最理想的伴侣,应该是尊重你的选择,支持你变得更好,而不是把你死死地绑在身边的。

郭晶晶的豪门生活,一直是被各大媒体津津乐道的。

但这段被称为“下嫁”的婚姻,却成就了一个在生活中最好的郭晶晶。

结婚后,在丈夫的鼓励下,郭晶晶主动要求去英国进修学习。

她从一个英语门外汉变成可以用英语熟练交流,看全英文的报纸,她还去人大学习工商管理,选修新闻专业,她和霍启刚的差距越来越小。

结婚多年,两个人望向对方的眼神,依旧是满满当当的欣赏与爱慕。

嫁入豪门后郭晶晶从没有忘记自我,反而是在婚姻中不忘成长,活出了自我与独立。

这个世界上最稳固的感情,不是门当户对,是势均力敌。

一段好的婚姻不是靠一方的牺牲而成就的,而靠的是双方的互相成长。

一个爱你的男人,从不会用自己和家庭束缚你飞翔更高天空的翅膀,反而会化作一阵风,助你飞的更高,去看更广阔的天空。

一个有梦想,有能力的女人,最终会成为生活的女王,会和那个陪伴自己变更好的男人,一起让生活越变越好。

这样的爱情,才是最有尊严,也最有价值的。

俗话说:“娶妻娶贤不娶色,嫁郎嫁心不嫁财”。

婚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的大事,选对了人,自然一生幸福快乐,但如果被“爱情”蒙蔽了双眼,选错了人,那就是跌入深渊,余生都将在痛苦与折磨中度过。

离开父母的生活,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全都源于你的这一次选择。

所以,无论当时有多爱,都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愿你我都能成就一场相互扶持的婚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爱情里,我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爱情里,我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爱的本质,可以确定的是:人是为了幸福而活的。人永远需要爱,需要付出爱,也需要得到爱,这是本质,可是在形式上,不同的社会法律、道德伦理,有不同的爱的形式。

譬如前几年看到报纸登一则消息,一位阿拉伯公主因为自由恋爱就被处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台湾,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太残暴了;可是对阿拉伯人而言,他们认为这样处理问题是对的。也就是说,阿拉伯公主自由恋爱从一个角度看,它是一个动人、伟大的爱情故事,可是从那个社会的角度看,它是不道德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爱的形式与道德、法律没有办法脱节。

爱不可能完全圣洁、完全单纯到脱离人类的法律、道德,一旦发生冲突时,你就只能选择。

罗密欧与朱丽叶千古以来让人感动的原因,就是他们冲破了法律与道德,梁山伯和祝英台之所以让我们落泪,也是因为他们冲破了法律与道德。再提一个更有趣的例子:《白蛇传》,这是一则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主角是人与蛇,多么不可能在一起。这些故事就是企图保有爱情的纯粹性,可是这个纯粹性要存在现实之中,非常困难。罗密欧与朱丽叶怎么可以在一起?他们两家是仇人啊!梁山伯和祝英台怎么可以在一起?一个这么有钱,一个这么穷,有阶级问题啊!那白蛇和许仙又怎么可能在一起?一个是蛇一个是人。种种现实的声音都是要说服你,纯粹爱情的不可能性。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你还要坚持爱情至上,坚持爱的圣洁主义,你就要无怨无悔,不管遭遇任何困难,甚至是死亡。如果有怨有悔,从一开始你就要回到法律跟道德的规范里,一开始就不要背叛法律跟道德。

这完全是你的选择。

其实,每一段爱情,我们都应该回过头来问自己:我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你选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要震撼整个社会的道德跟法律,你应该要很清楚结局。如果不知道,糊里糊涂的,在遭到责备时才满怀怨悔,那我会觉得是这个人自己没有想清楚。

爱情有绝对的内在本质,也有客观的外在层面。内在的本质可以是一个最圣洁、最崇高的东西,但它的外在则受限于许多形式:法律、道德,包括索爱的对象都是外在的现象。所以当你个人选择无怨无悔时,可能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方退缩、改变了。

西汉卓文君在第一任丈夫过世新寡期间,在一个非常哀伤的状态下,遇到了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非常喜欢卓文君,所以作了一首诗《凤求凰》,“以琴心挑之”,就是弹琴唱给她听,卓文君就被感动了。

在这里就有一个难题:爱可不可以被替代?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卓文君的前夫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也爱着卓文君,或卓文君是不是也爱他?可是在这个时候,在她守丧期间,她却爱上了司马相如,甚至跟他私奔。那她不是背叛前夫了吗?

这里面是有矛盾的,不只是说她震撼了旧的社会伦理价值,跟一个男人私奔,同时也包括卓文君是不是相信有所谓永恒、不朽的爱情。如果她相信的话,那她自己本身就很矛盾,因为在她遇上司马相如之后,就背叛了与前夫的爱情。

后来司马相如也变心了,卓文君写了很有名的一首《白头吟》,说夫妻情分如沟水东西流时,她除了悲伤还是悲伤,但既然司马相如有二心,她也只好做个了断。其中一句“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道尽古今中外男女对爱情的最大渴望。

而这种被遗弃的心情,在班婕妤的《怨歌行》中有更贴切的描写。她把自己比喻成秋天的扇子,夏天很热时,扇子不离手,但是到了秋天,不用扇子了,就把它丢在一旁,所以说“秋扇见捐”。我想我们社会里,不管女性男性都有过这样的忧伤。

在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应该要重新考虑自己爱情的圣洁性与崇高性,爱情的本体是在我,或是对象?

如果是在我,那么在我的生命里面,爱情已经完成了,我所得到的欢悦、圆满的部分,都将随着我的一生永远不会褪色,至于结局是什么,我不太在意。

常常会有朋友或是学生来找我,诉说他们因为恋爱而哭泣、哀伤,觉得活不下去,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跟这个人在一起,曾经快乐过吗?”有时候他们生气到极点时,会说:“我从来没有快乐过。”我就会提醒他:“你是不是说谎了?你会不会没有注意到?因为你如果没有快乐过,现在就不会这么难过。”

我想,在很多时刻,我们需要被提醒,也要常常提醒自己,就是我所爱的这个人,他真的爱过我,对我善良,疼爱过我,难道要因为一些小失误,或者他离开我了,我就要开始憎恨他、报复他,让他百分之百的好,变成百分之百的坏?

很多人会在爱情结束时产生憎恨,是因为他觉得爱情的誓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谈恋爱时说的海枯石烂,就应该是要到海枯石烂才能变心,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回到古代的婚姻伦理,回到法律允许一个男人可以同时娶好几个妻子的时候,法律可以规定他要把爱平均分给不同的妻子吗?还是他也会有特别宠爱,特别不宠爱的?这就是说,爱的表达本来就是在一种习惯和形式当中。就像现在的一夫一妻的制度被建立起来了,我们也习惯用这个制度去思考爱情,可是我们要知道,人永远不是制度。

千万不要觉得有一纸婚约就能保障爱情,只有爱情能保障爱情。

婚姻是法律,它可以保障一夫一妻制,如果有一方没有履行,另一方可以告他,可以要求他赔偿,法律可以判他有罪。可是你没有办法以法律要挟另一方爱你。

婚姻与爱情不同,法律对爱情是无效的。可是我们常常把它们混淆了。

萨特和西蒙·波伏娃这两个法国哲学家是一生的伴侣,可是他们不要结婚,他们不要法律的那张纸。他们对自己的爱情很有信心,所以不需要婚姻那张纸来保护。

谈论爱情这个主题,我常要很小心,因为我自己对于爱情有不同的角度和形式,也比较不会从世俗的层面去考虑,但我想大部分的读者,还是比较接受世俗的观念,譬如说到了某个年龄就要结婚,结婚是要昭告诸亲友,得到法律的保障,婚后双方都不可以有外遇,这就是爱情最圆满最顺利的结局。

我不是说这样不好,也不是要鼓励任何一个人去学习萨特和西蒙·波伏娃,事实上他们是在做一种实验,实验人性有没有可能不要靠法律的保障,靠人真正内在的吸引力去维持关系。譬如说两个人愿意住在一起,不是因为法律,也不是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爱。

但他们的爱是很复杂的。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法国社会里有名的哲学家,所以社交圈很广,他们各自有很多同性的、异性的朋友,当然也会碰到被其他人吸引的时候。譬如说萨特去美国开会时,就曾经碰到同样也是很有才华的人互相吸引,这时候他可能就忘了在家的西蒙·波伏娃。同样的,当萨特不在家的时候,西蒙·波伏娃也会因为召开文学会议,遇到吸引她的男人。

萨特和西蒙·波伏娃有个共同的约定,任何事情绝不隐瞒,所以如果真的发生了外遇,他们就会告诉对方。他们两个不断地在实验,如果听到对方外遇,会不会嫉妒?会不会伤心?会不愤怒?怎么样通过这些嫉妒、愤怒、伤心,然后更确定彼此的选择?

爱情的选择常常是两难的,爱谁多爱谁少,那个比重很轻微,我的意思是,不可能有全部爱或者不爱这么绝对的事。如果不是两难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如果我全部爱这个人或者全部不爱这个人,结局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又何必要吵架?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绯闻案,一个男子身边有三个女性,或是一个女性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我想,他们之间都不是全爱或全部不爱的问题,也不是因为爱了这个人,就不爱那个人。爱情是很复杂的,里面有很多微妙的东西,连当事人都不容易搞清楚,只有从一个非常宽容的角度,你才能够了解到在这样的事件当中,每一个人是如何在努力调整自己,使自己进步,增加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比重。

萨特和西蒙·波伏娃都已经过世了,他们一直到老死都住在一起,所以被歌颂为二十世纪伟大的爱情。可是我不知道,如果他们继续活下去,会不会发生某些意外?会不会遇到一个人,让他们决定放弃对方?

这种爱情的形式是让自己每一天都在面临挑战,当然很艰难,所以我不鼓励任何一个人去学他们,但同时我也要提醒,千万不要认为婚姻那一张纸就有用。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婚姻可不可能继续保有爱的持续性?因为我看到一些朋友本来很爱读书、很上进、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结了婚之后就却开始发胖……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字去形容,我的意思是婚姻好像让两个人开始自我放弃了。

我真的觉得,当你开始每天睡觉十二个小时,不上进、不读书,然后发胖、不在意自己的衣着时,你就是不爱对方了。因为你已经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吸引对方,不怕对方觉得你是不好的。

我相信我可以跟一个人在一起二十年,她都是新鲜的、迷人的,而且我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在她面前我不可以太差,我不会让自己发胖,让自己讲话言不及义。我想如果因为跟一个人结婚而变得庸俗,或是对方变得庸俗,我真的会觉得厌烦。

我的意思是,千万不要让婚姻变成恋爱的句点,它应该是可以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