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恋爱,就像踩在棉花上

恋爱技巧

发表时间:2020-06-28

恋爱,就像踩在棉花上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恋爱,就像踩在棉花上",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来桃花岛近两年来,习惯了桃花岛的生活状态。感觉这种生活状态接近尾声。

毕业两年完全觉得自己脱离了学生时代,开始不停的怀念上学的种种情节,像是在脑海里放了别人的一部电影。情节活灵活现,总是感觉像是别人的故事。

20XX年8月,我谈恋爱了,结束了我二十多年的单身生涯,没有以前自己自信满满的给爱情下的定义,爱情就是不经意之中点燃的烟花,也不是像火山爆发那样,一点点的掏空自己,真实的感觉是像一点一点的踩在了棉花上麻木而恐慌,缥缈而迷茫

不知道何时才会有尘埃落定的感觉,只有麻木的前行。

可能是我们都过了懵懂似的初恋的季节,我的恋爱是从痛苦开始的,认识不到三个月哭了不下十次

或许是因为他出现在我焦躁不安的时刻

不知道哪一天将离开桃花岛,去和新认识的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过一种新生活,没有比这一刻的心情更复杂了,怀旧加憧憬的冲撞,不舍加恐慌,斩断一种生活状态,营造一种新的生活状态,颠簸的心快要被撕心裂肺。

离开,去迎接一个新的开始是众望所归。

相关阅读

木棉花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棉花,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会回来,带回满身木棉和紫荆的清香,然后告诉你,我已找到天堂。,题记

静静的走在这条充满木棉花那淡淡清香的小路上,看着眼前爬满树枝的木棉花,强壮的花托包裹着那宽大火红的花瓣,高傲的头颅仰望着天空,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是北方人,慕名而来。因为气候和土地差异,木棉树只适合生活在南方,我是因为看到书中的描述,才会想到来此地一睹芳容。不过书中的描述,和眼前的真实,还是有一些差别。当你真真正正的接触到想象中的实物的时候,那种感觉,更贴切。美,也不再是美轮美奂的幻觉,因为,它就在我的身边。

看到木棉花,不免又想起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就叫做《木棉花的春天》,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喜欢伤感的人,所以看到故事中感动的情节,就会不由自主的流泪,所以只看了几集再也没看过。

我很喜欢去搜集,调查有关爱情的任何事迹,有小孩子的,有高中生的,有大学的,有社会中的,当然,婚姻,是我搜集最多的,其实我只是很想明白,爱情,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

大街小巷里处处都有一对对的年轻情侣,他们拉着手相伴出行,脸上洋溢着甜美幸福的笑容,这,就是爱情吗?

公园里,好多老年人都在晨练,下棋,还有一对老夫妇在打羽毛球,看年纪已经接近花甲之年,可是动作依然轻快有力,还不时的和老伴说着笑着,这,也是爱情吗?

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里做客,他家的小儿子正在和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玩儿得高兴,理都不理我。后来,那个小女孩走了之后,朋友的小儿子跑到我的身边告诉我说:叔叔,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不能告诉我的爸爸妈妈。

我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我决定了,等我长大以后就娶小冉做我的老婆。他兴奋的说道。

我猜这个小冉应该就是刚才那个小女孩了,强忍住想笑的冲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喜欢就去追!叔叔支持你!

这,难道也是爱情吗?

想想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一步步走来,情窦初开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自己会喜欢她?懵懂的少年,无知的少年,最年轻纯真的爱情,就那样消失不见了,而被深深印刻在时光轮盘上的印记,也在逐渐的消失。

不知道是自己太白痴,还是因为看过这么多爱情和婚姻的结局使自己心有感触,总之,到如今仍然没有进行过一次真正的恋爱。对于爱情,又期待,又想躲避。

当然,深藏在记忆里面的那个人,她依然还活着,让我保留着一丝的幻想,虽然我知道,她永远不会回来。

我们的爱情,就好像一阵轻柔的风悄悄的刮过,感觉那么的不真实,可是,那种味道,使我确信,她,真的来过我身边。

有人说,如果你一辈子只懂得爱一个人,那么你并不懂得爱情。我不知道,因为我的确不懂得爱情,我们的相遇,就是个偶然,我们的分离,依然还是偶然,这份记忆,不属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它,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梦。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是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和开始,可总有些事,一旦发生,就留下印记,总有一个人,一旦来过,就无法忘记。

有人说,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我相信,因为她的味道,一直缭绕在我的身旁。

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

放不下,有太多的理由,不论多么牵强,不论多么用情至深,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没有为什么,也没有也许,可能,或者。一句我放不下,不是无奈,不是自责,是对爱情的诠释,每一场爱情,当帷幕落下的时候,心,依然还沉浸在剧情里。这,就是它的魔力吧。

放不下,是因为一种感觉,她,给我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全世界,只能她给我!

慢慢的俯身拾起一朵木棉花,微微有些沉重手,又开始了颤抖。举起花,看着天空,久久不愿意放手。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未来,我又怎敢老去!

我在天堂向你俯身凝望

就像你凝望我一样,略带忧伤

我在九泉向你抬头仰望

就像你站在旷野之上,仰望你曾经圣洁的理想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

带回满身的木棉和紫荆的清香

带回我们闪闪亮亮的时光

然后告诉你,我已找到天堂

棉花开了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棉花开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年到了种植棉花的季节,母亲总会步行到三里外的集市上去买棉花种子。等到雨后的清晨,母亲便拨开潮湿的雾霭,在润如油膏的土地上种下棉花,静静地等待花开。

我从小就是盖着母亲做的被子长大的,每一年母亲都会用收获的棉花做一床新被子。母亲在秋天采摘成熟的棉花,然后纺成被子,再加上被面,一床崭新温暖的棉被就诞生了。等到西北风肆虐时,母亲就会把被子送到我的学校宿舍里。这时母亲总会叮嘱道:晚上一定要盖好被子,千万别着了凉。我从母亲手里接过被子放到床头,一股清香顿时笼罩了整张床。我知道,只要有母亲的被子,冬天就不会寒冷。

可是今年大旱,母亲种下的棉花迟迟不发芽。好不容易等到棉花发了芽,又不肯往上长了。这下可把母亲急坏了。每天早晨,母亲都会顶着一草帽朝阳,踏进柔软的棉花地里去侍奉那些棉花。母亲不厌其烦的给棉花一遍遍的浇水、施肥、杀虫,每天都累得满头大汗。看到母亲劳累的样子,我对母亲说:妈,别弄了,那些旧被子一样可以盖,不用再做新被子了。母亲说那些旧被子又冷又硬,我盖着肯定不舒服,还是新被子暖和。

我一直以为母亲的棉花今年不会有收成了,没想到西北风呼啸而至时,母亲又抱了一床新被子来到我的宿舍。母亲说今年咱家的棉花长的可好了,比以前都要好。我抱着母亲送来的被子,沉甸甸的,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在我体内蔓延开来。

夜里,冷风无情的拍打着结着霜花的玻璃。窗外,光秃秃的树木在凛冽的寒风里打着寒战。我盖着母亲新做的被子,一股暖流充斥在我的体内。我抚摸着被面,仿佛看到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缝着被面。她是那么的认真,一针一线,生怕缝错了线的轨迹。这沉甸甸的被子里装的那里是棉花呀,这是母亲辛辛苦苦为我种植的爱呀!

在温暖的被窝里,我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田野里,一朵朵白色的花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知道,那是母亲的棉花开了。

棉花线儿长


从我记事时起,每天夜里我家的纺车都在嗡嗡地响着,我就是在纺车的嗡嗡声中长大的。每当深夜我从梦中醒来,总会看见母亲盘腿坐在纺车前,在一盏豆大的煤油灯光映照下,右手搅动着纺轮,左手牵动着棉线上下舞动,纺锭上的线穗儿随之不断胀大,纺车前的竹筐里的换下来的线穗儿也不断增多。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母亲手中卸下的线穗儿有多少个,扯出来的棉线有多长,恐怕连我们的数学老师也难以数清了。

母亲从十七岁来到我们这个穷家,就一直这么忙碌着,从锭尖上捻出棉线,又经过浆洗、经络、掏缯、穿杼、织布等手续,变成一匹又一匹细密平展的白布,除了供我们全家穿用外,大部拿到市场上出卖,换回家用的油盐酱醋和各种用具。母亲的手艺之精巧、劳作之辛勤,一直为乡亲邻里所称道。记得土改后的第二年,河南大学美术系的一批学生来村里写生,经村里推荐,为母亲画了一幅肖像,头蒙一条方巾,身穿一件大襟夹袄,面带微笑,活生生一个勤劳简朴的农村妇女形象。画旁标注:纺织模范胡大嫂。这幅画长期挂在我家的床头上,也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也就是在这一年,父亲和母亲商量:咱寨西边那一亩埂地种成棉花吧,这样咱就不必到外面买棉花了。母亲说:我早就这么想了,咱就种棉花。棉花种上了,长得枝繁叶茂,可就是坐不住棉桃儿,一个个花蕾刚开过就落地了。父亲对我说:你看看书上是咋说的?我就跑到县新华书店里寻,找到了一本小书,上面介绍了山西省劳动模范曲耀丽的植棉经验,我念给父亲听。父亲说:咱这地肥水充足着呢,我看就是生长过旺,就按书后面说的,把劲儿用在打尖上,不让它使狂劲儿。于是我们全家一起上手,为棉花打尖,打了顶尖又打杈,忙活了好一阵子,棉花还是落蕾依旧。

过一段,棉叶上又出现了大量蚜虫,弥漫在叶背和芽尖上。父亲已经束手无策,我找来了书看,说是用水中的螺蛳捣碎发酵涂在叶子上可治。我又下水找来螺蛳实验,结果毫无效果。这一年,我家试种棉花彻底失败,曲耀丽一亩收获皮棉二百斤,我家一亩地采摘下来只收回皮棉十斤,还不及种粮食划算。父亲说:看来我这个庄稼精也没辙了,明年改种粮食吧!

可母亲并不沮丧,她说:地里损失家里补,十斤可以变成五十斤、六十斤。从这时起,母亲更加忙碌了,夜夜纺线到五更,白天坐在织布机上不下来,只见脚蹬缯子一上一下,左右穿梭轻快如飞,手搬杼子咔嚓咔嚓作响,一天竟能织出一匹布来。又马不停蹄地拿到市上,以一换二的比率换回棉花。就这样,一变二,二变四,一年间十斤棉花真的变成了六十斤。父亲心疼地说:你这是在拼命啊!母亲说:不拼咋能行?儿子要上学,全家要穿衣呀!

到了合作化时期,郑州建起了几个纺织厂,又细又白的洋布风行于市,老土布不再受人青睐了。母亲依然坚持线,又买来染料将棉线染成多种颜色,织成各种图案的床单、被面,拿到市上卖。到了五十年代末期,工厂生产的各种印花床单、布匹五彩缤纷,价格又便宜,老土布床单再也无人问津了。母亲这才悄悄把家里的纺车和织机收起,让父亲架在房梁上,再也没有转动起来。

母亲的纺织经历足足有三十余年,其手艺在周围三村五里也是出了名的,可终于没有传承下来。到了上世纪末期,年近八十的老母亲已经进城随我们子女生活,还仍然念念不忘他的纺车和织机。我说:你线三十多年还没有纺够啊,你从锭尖上捻出的线够从河南拉到陕西了。她笑着说:有那么长吗?我手拿计算器给她算了算:你每年织布二十匹即二百四十尺,布面由经线六百根组成,长度达到十四万四千尺,按三十五年算,总长度达到五百零四万尺,再加上一倍纬线,达到一千零捌万尺了,超过了三千公里,足够从郑州到西安打三个来回了。

母亲呵呵笑了。我端详着这笑容,感到隐隐之中深含着一种自信与自豪。是的,母亲应当自豪,这三千多公里的长度,渗透着她多少心血与汗水,凝结着她多少对子女和家庭的关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