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回家吃饭

回家吃饭

发表时间:2020-08-08

【www.qg13.com - 情感美文回家】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家吃饭,欢迎阅读与收藏。

好久,没有回家吃饭了。

记得小时候,天天回家吃饭,觉得习以为常,好像没什么值得说的。而今回家吃饭,倒成了一种奢望。

中午下班,几个同事闲聊,无意中就勾起了我对家的相思。一个说,中午吃什么?是不是又要上老妈那里混饭吃?另一个很快接腔,哪里?老妈这两天和我恼了,我还好意思去她那里蹭饭?

咋啦?你又咋惹着老太太了?没有,我哪敢惹她啊!她嫌我这两天不给她打电话,所以就恼了!哎你说现在这老年人咋都这样?

我从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聊得正欢的她俩身边默然路过,心里突然想到,自己有好长时间没有陪爸爸妈妈吃饭了。不免有些酸涩的味道,袭过心头。转而,从眼睛里溢了出来。

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神秘,我刚到家,妈妈就打来电话,说让我们周末有空就带上孩子一起回家,她做了好吃的给我们。并一再嘱咐,捎上那次给我们装菜的大瓶子,今年的菜和辣子刚做好了,顺便给我们带一些回来。挂了电话,妈妈还一连串发了好几张苹果园子的照片来,我分明感受到了她那种喜悦,满足,还有看到他和爸爸辛苦劳动成果的得意。

更有趣的是,在妈妈拍的照片里,每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上面,都有两个手拉手的小情侣,还写着我爱你的字样。这是苹果膜袋技术的智慧结晶,让原本模样平常的苹果,也有了非常靓丽的外表,和极其温暖的情怀。当一个个苹果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时候,爱也随之传播和扩散。

这样想着,回家吃饭的念头,便成了一种盼望。

平日里,我不喜欢在外边吃饭,觉得花钱不少,但是总也吃不好。还是家里的饭吃着舒坦。妈妈做的饭菜,虽不像饭店里的多样和名贵,却好消化,暖肠胃。无论走到哪里,那种味道都让我依恋。就连我的孩子,也从小都能非常准确地品尝出外婆蒸的馒头与别处不同的味道儿。

所以本来胃口差,饭量小的我,每次回家都吃得很多。妈妈说我太瘦了,胃口不好,是因为把肠胃饿小了。见面总是让我多吃饭,吃饱饭才有力气,不然再好的梦想也没有能力去实现。我一边应着,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家常饭菜。

记得每年秋天,收了黄豆,妈妈都会趁新鲜多煮一些,有带面粉和不带面粉的两种。带面粉的,盛在碗里可以直接吃,嚼在嘴里,口感劲道,黄豆清香,热气腾腾的,简直就是我们肚子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馋虫的克星。引诱得我们狼吞虎咽,总是吃完了一碗,还想吃第二碗。

当然,还有一种更妙的吃法,就是随手抓一把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红彤彤,绿莹莹的新鲜辣椒,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剥上一两颗洁白如玉的大蒜,放在一起迅速捣成汁,然后根据个人的口味轻重,取适量均匀地淋洒在这些白胖鲜嫩的黄豆颗粒上面,这时候可千万不要着急,你只需慢慢品,细细嚼,便会觉得顷刻间唇齿留香,别提有多过瘾啦!

至于那些不带面粉的,黄灿灿的,粒粒饱满,个个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用勺子将这些圆鼓鼓,嫩蓬蓬的黄豆们倒在小盆中,加上一些刚做好的酱辣子,搅拌均匀后,盛放在盘子里就可以吃了。当然啦,这道菜要想吃出绝美的味道来,就还得配上刚烤好的金黄香酥干脆的玉米面馍片,我们通常叫做烤黄馍。这种黄金搭档,吃起来一边被辣得鼻尖和额头上直冒汗,嘴里还不停地直吸溜,一边却又继续享用欲罢不能大呼过瘾。这样难得的佳肴,也只家里才有。

这种家里才有的小菜,看上去红黄相间,色泽鲜艳,口感爽辣,回甘绕舌,久久不散。不但是样子诱人,而且吃起来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道菜看着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不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里面那鲜亮夺目的配角儿酱辣子。它是以新鲜的辣椒为主要原料,配上些花生碎,辅以食盐、白糖、香料、酒等各种调味品制作而成的粘稠糊状物,外形类似于超市里卖的那种瓶装的辣子酱。所不同的是,这种酱辣子百分百纯天然,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成品鲜红油亮,浓香扑鼻,入口则甜、香、辣齐聚舌尖,沁入心脾,风味独特,令人难忘。其制作工序甚为繁杂,据说有的人家在制作时所用的佐料竟达几十种之多。倘若用金钱来衡量,那么往往佐料的价值远远超过主要原料。

每到深秋季节,你看哪,左邻右舍,前巷后院,几乎家家户户烹饪大赛似的争相展示酱辣子制作技艺的习俗可称蔚为壮观。完了还要互相赠送给邻里亲朋尝尝鲜,顺带大家在一起品评一番,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极为普通的百姓人家的寻常事,乡亲们居然也像是在赶赴一场颇为隆重的盛会一样,兴高采烈,情浓意浓。因着此等习俗,平日里见惯了人情世故的远亲近邻,也都仿佛一下子住进了无忧无虑,无怨无愁的桃花源,无论男女老幼皆怡然自乐,美滋滋,乐呵呵地享受着一年来的收获。因而说它属于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恰如其分,丝毫不为言过。

除此之外,还有清晨时分爸爸踏着一地晶莹的霜露,从地里采回来的红薯藤蔓上那一大把一大把细长的嫩茎,浅绿的,淡红的,紫红的,一根一根,都尽情舒展着苗条的腰肢。妈妈把它们洗干净,切成整齐的寸段,放在开水里轻轻淖一下,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盛在带盖的洋瓷盆里,浇上事先准备好的大蒜汁,再点几滴小磨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了,装盘即可食用。

可供回忆和畅想的,期待的,还有那酱豆糁,韭菜花,雪里蕻,芥菜丝

回家吃饭。

妈妈喊我回家吃饭。

这是团圆的邀请,这是亲情的约定。这是从小就铭刻在我生命里的记忆,是我在爸爸妈妈的呵护和疼爱下渐渐长大,直到就业成家也扯不断的牵挂。

民以食为天,吃饭,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哪里吃,跟谁一起吃。工作之余,把自己清空,丢掉烦恼压力忧愁,快快乐乐地陪爸爸妈妈一起吃顿饭,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如此,就算没有山珍海味,即使粗茶淡饭于我而言,那已是这世上最好的美味。

前些日子,偶然从网上看到湾仔水饺创始人的创业故事,很是感人。文中说湾仔之所以那么火,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那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回家吃饭,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想好好品味家里饭菜中妈妈的味道,那是

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千金难买。家的味道,万金不换。家的味道,是潜藏在我每一个细胞中的,最浓郁,最香醇,最诱人,也最难忘的佳肴美味。

小编推荐

吃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妻子经常吃饭前要问你今天想吃什么。我的妻子就是如此,平时上班还好,回家妻子已经把饭做好了。但一遇到周末,她必定要问吃什么。甚至出去吃饭,也是不停的问吃些什么。一旦你回答吃什么,她又说这不想吃,那不能吃,让人郁闷无比。

为此,我和妻子进行过讨论。我的观点是她做什么我吃什么就好,况且有时候市场的菜不一定刚好就有你想要的。妻子的观点是,她不喜欢去想,太费脑子,让我点好菜,她做就可以了。而且她的做的菜,不能说不好吃,甚至不能说还行一类的词,要说好吃或者很好吃这类的肯定词,不然打击她积极性。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但我又是个比较固执、较真的人,每当妻子做的菜确实不好吃,我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她,虽然她倍受打击,但过了也就过了。也许是她发现我顽固不化,无法改造。于是,从儿子开始学说话就让儿子肯定她的菜。现在两岁多的儿子在餐桌上动不动就说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呀妈妈你真棒,妻子别提多得意了。

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经常让我问父亲晚饭吃什么。但那情况却是有很大不同,我们老家在陕南一个偏远山村,以面食为主。在农村对吃的也不是很讲究,所以能做的种类就很有限。有一次,母亲又让我去问父亲吃什么,父亲终于和母亲吵了起来。

父亲说母亲:你能做什么饭呀

母亲说父亲:你家里到有什么呀

两人一直吵着,最后晚饭都没吃。那时我一直搞不明白,既然家里没什么可以做的,母亲为什么要问父亲。而父亲为什么不能好好的说,一定要吵架。

工作后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那年刚好遇到有事回了趟家。那天午饭,母亲又让我去父亲吃什么,我有点生气的对母亲说:家里有啥你做就好了,为什么老要去问吃啥呢,一辈子都这样子,烦不烦!

母亲明显被我吓到了,弱弱的说:你爸是当家的啊。

我一下被惊在那里。我单知道母亲的老家住在距离我家还有10公里的大山里,小时候只读过两年书,却不知道这竟然是她连做饭都要请示的理由。此时我才明白,母亲不是真的要问具体做什么饭,而是仅仅为了表示对父亲当家的一种尊重。而父亲显然没能明白这一点。虽然我后来也给父亲说了,但他还是无法接受这一说法,两人还是吵吵闹闹。

现在,在家妻子很少问我想吃什么,总是先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我也不再用味道还行做的还可以这样的中庸词语评论她的菜。生活就是这样,在琐碎中相互了解,在了解中相互体谅,在体谅中相亲相爱。

有些人相亲相爱一辈子,有些人吵吵闹闹一辈子,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体验。无法评论那样最好,但能过一辈子,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或许才是最好的吧!!

回家,回家


突然好想回家

眼眶里的泪在打转,或许年迈的父母早己在路口翘首期盼。那里是温馨的港湾,温柔的摇篮,父母的恩惠才是我们停靠的彼岸

题记

鸟儿高飞,最终是眷恋故林的;小舟远航,终点也是靠岸的。无行色多么匆匆,无论霓虹灯多么耀眼,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你,拖着白昼的疲惫,终究是想要回家。

家,不是钢筋水泥的冰冷,它是亲人的牵挂,是失落心灵的温床,是精神安放的最暖的地方。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哪怕方寸也是灿烂的阳光,为你晒干昨日忧伤,哪怕简陋也是甘甜的泉水,滋润你受伤的心房。谁不渴望有个牵挂的人在家等你?谁不渴望早些回家?

当我们怀揣梦想背景离乡去打拼,当我们想在自己的沃土上闯出一番天地,当我们的理想还在奋力拼搏时,回家,似乎有些奢侈。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年幼的儿女在期盼,头发花白的父母在望眼欲穿,何时回家?不禁在问。那首经典的萨克斯曲《回家》在耳畔想起时,深深的打动游子的心。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听着这首曲,那思乡的情结越发浓烈,无形的力量驱使你好想回家。

人们每天不停重复着的是离家,想家,回家。没有人会觉得枯燥,不管家的距离有多远,就是想把这种牵挂捎回家。家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驱赶的烙印,它与生俱来的情结只有在陌生的环境才会思念更强烈。当你在异乡有不如意时,那种旁徨和无助让你特别想家。其实,我们每个人被生活的压力折磨得麻木不仁时,当我们走过欢笑和泪水时,才发现永恒的感情唯有家可以依靠!

当你在外面受到委屈,家是你可以痛快的哭一场却没有人笑话你的最软弱的地方。当你长年奔波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后,家是离你最远又是离你记忆最近的温暖画面,无法你的人生是辉煌或是落迫,家的门永远为你掩着,它才是最牵挂你的地方!它没有灯红酒绿的浮躁,只有安宁,只给你温情!

和父亲吃饭


吃午饭的时候,父亲问我什么时候走,我看了下时间,说下午四点的车。

父亲搬了一张椅子坐下,端起碗扒动了一下筷子。我伸手过去把父亲的碗接下来,爸,我给您盛饭。父亲看了一下我手上的空碗,他确实忘记盛饭了。

父亲吃得很慢,一根萝卜条都得咬上好几口,看上去应该是没有心情吃饭。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可以让他高兴的话,只能装作没看见,端起自己的饭来吃了两口。

我给父亲加菜的时候,父亲说以后没空就不要经常回来,在家里住不到一天就要走,浪费车费,我在家里都很好,不用惦记着。

父亲说一句这么简单的话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扎进我的心里。我想告诉父亲我是回来公干的,可是我怕父亲听了会更不好受。我从父亲面前的碗里挑了一条腌萝卜,刚咬下一口,又听见父亲说坐长途车应该也累吧,没事就少往家里跑,有时间多去外面闯一闯,我能把你拉扯大也能安顿好自己这身老骨头。

父亲往我的饭里夹了一块肉,说来,吃饭。我再也坐不下去,赶紧扒完饭就走开了。我在门口静静的听着父亲吃饭,从门缝里看见他吃完了,我才进到他身后。我伸手去接父亲的碗,想要再给他盛一碗饭,父亲放下碗筷说不吃了。

站在父亲身后,我才发现他那副健壮的背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得这般的憔悴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