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夫妻之间的感人故事

夫妻之间的感人故事

发表时间:2020-08-14

【www.qg13.com - 感人的夫妻情感故事】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夫妻之间的感人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晚上,男人搂着睡在肩膀上的妻子,突然深情地问:女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和所爱的人分开。他听后心酸不已,好久又问:那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呢?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快乐地生活。就象是这样躲在他怀里,天天枕着他的肩膀入睡。漆黑的夜里,男人的眼泪悄无声息地流了出来。

又过了一会儿,男人又平静地问:那你知道一个男人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女人摇摇头,眯迷糊糊地说不知道。男人慢慢地说除了父母,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让自己所爱的人一生幸福;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女人只是傻傻地将男人搂在怀里。

第二天,男人吻别了妻子,说自己要出国一段时间,并坚持不让妻子送他。远远地,看到妻子还站在风中向自己挥手,泪水便哗然而下。

一个月后,男人回来了,却又带回一个漂亮的女人。妻子一怔,说是你同事吧。男人望着她的惊慌的眼睛说,不是,是我的情人。妻子脸色苍白,眼里噙满了泪水。男人心软了,想说不是,不是,但又忍住了。只冷漠地说,我们离婚吧。女人懵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男人说:我们离婚吧!指着带回来的漂亮女人说:她才是我真正要找到的那个人。漂亮女人突然转过身去。妻子无论如何不信心眼前的一幕:你说过,你会永远爱我的!

终于女人还是收拾了衣服,离开了家。临出门时,她拿出一瓶新买的胃药,说,你有胃病,自己要想着吃药。男人忍着内心的伤痛,将脸扭向了别处。女人哭着说,想不到一个月前还口口声声地说爱我的男人,现在竟然变得这么冷酷无情了。

在女人摔门而去的时候,男人泪水滚滚而落,继而放声大哭。那个漂亮的女人递给他一个毛巾,说:追上她,向她说明白,现在还来得及。男人摇摇头。

三个月后,两人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男人立刻又在女人面前消失了。

其实这时,男人的胃癌已经异常严重,每日都依赖药物维持。每次疼痛发作都让他痛不欲生。那个漂亮女人是个医生,一直给他治病。劝他,这是何苦呢,瞒着自己的妻子,躲藏这儿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男人说:与其她变卖所有的财产来徒劳地挽救我的xing命,还不如让我在这儿静静地离去;与其她倾尽一生的深情来回忆肯定要离去的我,还不如让她早早断了这份痴情继续未来的生活。

男人蜷缩在病床上,痛苦地shenyin着,每日叫着妻子的名字。那个漂亮的女医生问男人还有什么心愿时,他说他很想见妻子一面。女医生让人去找他妻子时,她已离开了这个城市,谁也不知道她去了什么地方。

十年之后,女人又找到了一个爱自己和自己爱的男人,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她利用出差的机会又回到了这个让她铭心刻骨爱恨交织的城市。这次她要弄清楚当年她的丈夫为何能在一个月之内移情别恋残酷地离开她。她已经这样问了自己好多年。

通过邻居们的留言,她终于找到那个已不太漂亮但仍旧端庄的女医生。女医生落泪了,她没有吭声,只是将她带到一个芳草凄凄的墓地,指着一个墓碑说,他十年前就已经在这里了。

女医生告诉女人说,我只是这个医院的一个医生,负责治疗你丈夫的病情。你丈夫在住院之前已明白他的病是不治之症,所以他不愿为了给他治病而拖累你。更不愿你因为怀念他而耽误你今后的生活。所以在他的哀求下我做了你们家庭的第三者。

女人望着墓碑,泪水漱漱而下。她现在才领悟,男人为何说: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让自己所爱的人一生幸福;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珍惜身边自己心爱的人吧,我看的落泪了,你呢??qg13.cOM

qg13.com扩展阅读

感人的亲情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长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子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

儿子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子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子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儿子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吱唔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

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智慧小语:三袋米,代表了大如天、重如山的母爱。也许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这位母亲一样在艰难中支撑起儿子的天空。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父母恩难报,他们给予了我们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因此,孝顺父母不能等,让我们用心去感恩。

周总理的感人故事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