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又见那一缕炊烟

一缕相思情情感美文

发表时间:2020-08-19

又见那一缕炊烟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又见那一缕炊烟",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暮色临近,天空中漂荡着细雨,我静伫在门口,细看村庄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那炊烟触动了那些藏在很久之前的记忆。很多记忆早已被尘封,但是,我从来都不曾忘记那袅袅炊烟,炊烟中有妈妈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成了我一生的记忆,它如一缕清新的风,轻轻拂过内心的深处,带着欣喜、带着幸福、带着我回到了以前充满母爱的时光

记忆中的清晨、中午或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厨房上空先后飘荡起或白,或青,或灰的缕缕炊烟。那炊烟似一条条飘带,那柔美的线条飘逸而美丽。尤其是在细雨绵绵的日子,炊烟如雾,淡淡的弥漫在屋顶上、天空中,那一派朦胧景象让整个村庄增添了无比的魅力,炊烟渲染成的一幅幅水墨画,不知陶醉了多少诗人和画家,让人沉醉其中,不舍离去。

如今,村里的灶火已渐渐被液化气、电磁炉等替代。现在的村庄,我已很难再见到那缕缕炊烟了,但是,每每下班回家,我总不由地望一望那一家家屋顶,目光不断地去搜寻那熟悉的炊烟。寻找那淡淡的炊烟,寻找那幸福的味道,还有记忆中妈妈那勤劳的身影。

在那时,妈妈从不让我学做饭,不管是忙还是闲,总是她一人忙里忙外。每当忙碌的妈妈端上那可口的饭菜,还有吃饭时,妈妈时不时地向我碗中夹菜的场景。总觉得妈妈做的是天下最最好吃的,那场景、那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次,妈妈没在家,我好奇的学着妈妈的样子生火做饭,锅里添了满满一锅水,费力地放在冒着黄烟的灶火上,就开始忙着搅面糊。同时心想,搅面糊要和妈妈做的稀饭一样才行,搅着搅着比妈妈平时做的稀饭稀了一点,就再添点面,再一看稠了一点,再添点水。就这样我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直到锅里的水开了还没有达到妈妈做好稀饭时的样子。看着锅里那翻腾的水,再没有时间想那面糊的稀稠了,一股脑儿的倒到锅里了。当我忙完这些爸爸才从学校回来了,看到这一幕他惊讶了,看见锅里那可以看到人影的稀饭,没有责备我,只是告诉我,以后不要自己生火做饭,小心被开水烫伤,你还小还不会做.说着把锅从灶火上端了下来。最终我做的饭也没吃成,这是我第一次生火做饭,也是我今生难忘的一次做饭。

后来外出上学和参加工作,偶尔也会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这时会想念家中的炊烟,那是村庄上空淳朴的风景,是诗人眼里远离城市喧哗的一首抒情诗,是画家笔下不可抹灭的线条,是远方游子对家的思念。在我眼里,它是若烟若雾,风情万种,那一缕缕飘曳的炊烟便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故乡正是因为有了那一缕缕炊烟,才使原本宁静、平淡、详和的空间多了一笔色彩、多了一份亲情、多了一份乡情。

在那袅袅炊烟下,有我温馨的家,有我对妈妈的回忆。再回首,那些炊烟弥漫的那些日子,虽忙碌,却幸福。

村庄的炊烟依旧在升起,袅绕不绝。记忆深处,那是母爱的延续

扩展阅读

又见炊烟


周末回老家,车还没到村头,远远的就看到村子里炊烟袅袅,心里不由得感到很纳闷,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多人家同时烧火做饭了呀?而且根本不到饭点呢。当进了自己家的院门,看到父亲坐在灶下烧火,奶奶和婶子在炊烟里忙碌着的身影,才恍然大悟,已近年关,村里人已经开始忙年了。

这几年村里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家已买了煤气灶和电磁炉,所以很少有人家在用灶膛烧火做饭了,即便到了饭点炊烟也是难得一见。现在快过年了,家家要蒸馒头,炸丸子,因为做的多,烧柴的大铁锅用起来方便,又开始得宠派上了用场,所以才又看到了炊烟四起。

如今又见炊烟,可再也看不到故去母亲的身影,此时有一丝惆怅在心头弥漫,儿时的记忆也随着这缕缕的炊烟浮现在眼前

那时候,每一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好,家家一个大锅灶,每天要烧柴生火做饭。谁家要是烧个煤球炉那都是条件好的了。家家烧的柴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春烧木质柴,大多是一些捡来的枯枝,或者是晒干劈好的树根,夏天烧麦草,麦收后打成垛的麦草是充足的柴禾,最喜欢听麦草在灶膛里燃烧发出辟哩啪啦的声响,就像过年时放的鞭炮。秋天用来升火做饭的柴,就是母亲在村头杨树林里扫来的落叶了。秋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们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起床了,拿上把大扫帚,拉着平板车,去树林里扫落叶。当我们起床的时候,母亲已踏着薄雾,拉着满满一车子树叶回家了,因为她要赶回来给我们做早饭,至今仍记得杨树叶燃烧后,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苦味呢。等树叶全部落光,我家的院子里也有了好几个树叶垛子,这样一秋的柴禾也有着落了。

炊烟对于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是那么的亲切。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我和小伙伴们整天在外面疯跑玩耍,到了饭顿,看炊烟升起,又看炊烟散尽,就知道离母亲站院门外,呼唤我回家吃饭的时间快到了。往往刚一听到母亲的喊声,贪玩而又饥肠辘辘的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自己家菜地里种出来的菜,虽没有荤腥,母亲也会做的很可口,让我们吃起来津津有味。

那时候的小孩子们没什么零食吃,今天依然清楚的记得,冬天烧火做饭的时候,母亲就会在灶膛里放上点东西,肚膛里放过花生,放过红薯,还没烤熟,嘴馋的我们就围在灶边等着,剥的花生没等凉就急不可待地放进嘴里,烫过舌头,烤香的红薯争执着谁分的大,谁又分着小的了,吃的嘴一圈都是黑边,我们兄妹几个相互打闹着,取笑着,母亲则在旁边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们。想到此,也想到了老家房梁上的燕子,当年曾天真的问过母亲:窝里的小燕子都长的一个样,老燕子怎么知道哪个吃饱哪个饿着的呢?母亲回答我:孩子再多,当娘的也会分得清,不会让一个饿着冻着的。

当年在老家上学时,农村的学校每逢农忙季节都会放假,我们也随着大人在田里抢收抢种,饭点到了母亲回家去做饭,远远看到村里炊烟聚拢升起,干活的同时也在心里合计着母亲中午会做什么好吃的。当看到炊烟散去的时候,就向通往村里的小路上不停地张望,盼着母亲送饭的身影赶快出现。我们在田头喝过瓦罐里的水,吃过饭钵里的饭。

有一年中秋节,我们在田里刨花生,母亲做饭去了,我们饿的实在等不及了。父亲就让我们捡一些田里收割后晒干的芝麻杆、玉米秸,拢起一堆火,把刨出来的鲜花生放在火堆里烤,当柴禾烧尽,火苗熄灭后再焖一会儿,扒开火堆,烤熟的花生香味也就飘了出来,饿坏了的我们吃的是不亦乐乎。那时已在课本里学过鲁迅先生的《社戏》,我们在田里吃烤花生的时候,我还想起迅哥儿和小伙伴们在乌篷船上吃罗汉豆的那一幕呢,我想这烤花生的味道一点也不亚于那罗汉豆的味道的。吃完后,我们躺在晒干的玉米秸上歇息,看着秋天湛蓝高远的天空,偶尔有鸟儿从头顶划过,目光就会追随着鸟儿的方向而去,直到它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思绪仿佛也随鸟儿飘向了远方。

当暮色四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放慢匆忙的脚步,看树影摇曳,心灵淡雅平静。看乡村里的袅袅炊烟,漫上房顶,溶入夜色,这一缕人间的烟火,是心底里的温暖,是天涯游子的家园,是记忆中永远的亮点,更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那一缕青烟带走无限的思念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那一缕青烟带走无限的思念",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十四天了!时间过得真快,公公都走了十四天了。家里冷清清的,茶几上积了灰,地也没有拖,屋里的东西好乱。谁都没有心情收拾,刚刚失去了亲人,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老公的胡子这几天也长得特别快,满脸的忧郁,整个人好落寞。婆婆被姑妈接回老家了,也许是怕婆婆寂寞吧,这些日子姑妈的话特别多。

五月六日是我的生日,因为生日就请假在家休息。难得有空,那天我便带了生病几天的公公到医院检查。没想到这一查公公的生命便被打入了倒计时,震惊、伤心、痛苦、无助接踵而至。为了与病魔争夺公公,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中药西药双管齐下。虽然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深知这一切也许都是徒劳,可我们总抱着一丝希望,盼望能出现奇迹。看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公公,我们从失望一步步走向绝望,完成公公的心愿成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在公公提出想去安徽看大姑妈的想法时,我们犹豫了,几千里路啊,病重的公公能经受得了路途的颠簸吗?看着公公期盼的眼神,我们决定搏一搏,准备好了一切老公带着公公起程了。公公用顽强的意志挺到了安徽而且顺利的回来了。

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的折磨让他日益消瘦,腹腔的积液胀得他坐立不安,说话的力气越来越小,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一次次的伤心难过。我是护士却解除不了公公的痛苦,为了让公公少受折磨,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却无济于事。为了不让我们担心,他老人家病得那么厉害却从来没有呻吟过一次,没有在床上拉过一次,在临终的那天早晨还坚持刷牙洗澡,他的坚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病重的日子里公公一次次追问他患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吃了那么多药都不见好?在经过几番权衡后,我们告诉了他实情,我们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公公知道后表现得很坦然,他努力的吃东西努力地从床上爬起来,强迫自己出门散步。他越是坚强我们越难过,公公是在跟死神拼抢自己的生命,我们心如刀绞。

六月三十日中午,公公的病情急转直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老公打电话叫我立刻去医院。我知道他老人家肯定不行了,泪水似决堤一般奔涌,一路哭到公公的病房,病床前拉起了屏风,抢救已经结束,只留下一个护士在病房里观察。亲人们都站在病床前。我强忍着悲伤拉着公公的手:爸爸我回来了!公公张着嘴,眼神定定的望着天花板,已说不出话来,听见我叫他他还是艰难的点着头,病房里哭声一片。七月一日凌晨零点四十八分,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拉成了直线。公公带着对这个世界以及对亲人无限的牵挂与世长辞。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真不敢相信公公就这样没了,他的茶杯还摆在茶几上,剃须刀也静静地放在床前的桌上,洗过的衣服还在阳台上挂着。这一切那么真实,可是主人却再也不会回来了。水池里,金鱼在欢快的游来游去;盆里的花儿依旧开得那么灿烂,这些是公公的最爱,但它们却永远失去了主人,看着这一切老公悲痛欲绝。

十四天了,伤心的阴霾依旧笼罩着我们,爸爸您一路走好......

又见炊烟起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又见炊烟起",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北方的冬总是孤寂阴寒、万物好似被掐灭了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尤其到了傍晚时分,行人更是寥寥无几,清冷的街头愈显孤冷,只有家家户户屋内透出的灯光给人些许的温暖。只是除了那灯光仿佛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与追逐?遐想间忽然嗅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哦!是炊烟,是那袅袅的炊烟。那味道是如此的久远与亲切,带我追寻往昔的记忆。

我家在农村。小时候不管是做饭还是烧炕取暖,用的都是从庄稼地退回到秸秆和麦草。因此,那个时代人们把那些东西视若珍宝,看得比什么都值钱,因为那是一日三餐的保障和寒冬里唯一的取暖辅料。

清晨,当村子还在朦朦沉睡时,炊烟已从家家户户烟囱袅袅升起。在房前屋后游荡扩散,在田野间弥漫,像雾,又像风。于是,整个村子便氤氲在这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梦幻般的意境中,似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母亲也早已围着灶台为我和哥哥准备早饭。可我和哥哥却赖在热乎乎的炕上迟迟不愿起来,以致吃饭时狼吞虎咽,匆匆应付,少不了被母亲啰嗦。可即便是这样,母亲依然每天早起为我们准备早餐。

中午放学回家,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饭总是先做好。只是那个时候,我总是太过贪玩和不懂事,与我而言坐灶台边拉风箱(农村烧大锅所使用的一件辅助工具)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因此我总是迟迟不愿回家,总会误了吃饭的点,害的母亲满村子找我。小小的村落母亲的呼唤久久回旋,可调皮的我这个时候愈发不敢回家。

一来,母亲在气头上,责骂是必不可少的;二来,我虽然调皮也算乖巧些,很讨族里的婶婶奶奶欢心,蹭一碗饭还是不成问题的。想必那个时候我必没少叨扰左邻右舍和本家,母亲也必没少向她们表示心意。只是那时哪懂这些,只要不挨骂招打,别的我都不在乎。

傍晚时分家家院落都会冒出那灰色的、呛人心脾的烟味,那烟味足足可以把一个村庄包裹。乡村的夜本来就来的早些,加上这烟雾,愈发显得黑沉。因此不管晚归的还是赶夜路的只要嗅到那种烟草味,都会知道附近有村庄,匆匆的步履会踏实轻快些,家也不再遥远。那种感觉我是深有体会的,因我读中学时离家已很远很远,每天我们都是徒步往返,而放学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乡村的路是没有路灯的,顺路的同学都会结伴同行,高一脚低一脚的往回赶。

呛人的炊烟也一路追随我们,只是那时候那种味道我们不再排斥,反感格外亲切,内心也会踏实不少。同行的伙伴跟着炊烟陆续归家,而我们村则处在最边端,途中好长一段路都没有人烟,还有一处坟地所在。每到那个时刻,我总是急切盼望嗅着炊烟味,嗅着了它就嗅着了家,嗅着了母亲,心也不会慌乱。也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炊烟也是一种守候与等待。守候家的温煦,等待外出的亲人,无声无息的将温暖传递,使人不再迷乱。

炊烟飘荡了一年又一年,我也离开家离开母亲好多年了。如今,乡村里的土灶已渐渐被液化气,天然气,电磁炉等现代化灶具替代,再也不用如我小时候弓在灶台边拉风箱般烧水做饭了。那种土炕更是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暖气。再回乡村,我已很难再见到那缕缕炊烟了。但是,每次回家,我总不由地望向那一家家屋顶,目光不断地去搜寻那记忆中的炊烟。烟囱依旧矗立在哪,炊烟却难觅,仿佛在讲述昨日的故事。

我终于明白,又见炊烟是多么的幸福。那炊烟里含有幸福的味道,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有炊烟的地方,就是家之所在,就有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就有亲人的呼唤和等待。

又见炊烟起。我在城市的喧嚣、人际的纷扰中,再也难以寻回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梦中家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