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新三峡

新三峡

发表时间:2020-10-29

【www.qg13.com - 挽回爱情三步】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三峡",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每年假期,单位都会组织旅游,所以几乎很多经典的线路我们已经走到。从02年开始的十年当中,几乎每年出去我都是必在的人员。因为我喜欢先走在自然之间的感觉,不一定是忘情山水,而是见识一下异地的风情,甚至理解更多的人,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有时候我甚至认为这也是备课的一种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也许包含先走,生活吧……

所以,只要有旅游的的机会我几乎不会放过,当然自己也是属于贪玩的人,玩中可能得到很多平时自己忽视的东西。唤醒自己记忆中曾经热爱和关注的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

武夷山、云南大理丽江、内蒙赤峰、北京、普陀、世博会、四川黄龙九寨、庐山、黄山、敦煌、张家界、岳阳楼、黄鹤楼、海南、青岛大连……回首时方知自己走过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最有名的景点。每到一处,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本地自然独有的风貌。很多时候。那种自然风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特点。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时代写过一篇关于社会学研究的论文。可能从那时候开始经常会想到这些问题了。人有时候还没有出生有些自然的东西就要沉淀在他的命运之中了。

此次去三峡重庆,景物跟从前人们笔下描写的很不一样了,忽然感觉自己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见证了人改变自然的那种力量。陪同我们导游一直自称自己“妖娆”。我隐隐感觉这个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自创的夸赞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他显得那样实在,在大木花谷还亲自为我们下厨做酸溜土豆丝,引得大家都说味道不多,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但是那地方的人们显然还不熟悉旅游业的规矩。居然最后只给导游和司机面条以饱肚子。

最后在重庆的那一晚餐颇为有趣。他带着我们去吃火锅。自助餐的那种形式,和我们一起喝啤酒,不知道啥时候忽然唱歌了。唱的都是革命歌曲,什么《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的祖国》……引得对面很多客人对我们看着,大家也不在意,继续唱歌,后来很多客人跟我们对唱起来。气氛异常热烈。

好笑的是,一波客人走了,来了另一波看见我们唱歌也跟着继续唱歌。而那个妖娆的导游不知道啥时候跑到临近的一张桌子喝酒,开始诉说自己的成长苦难,童年的心酸,讲到什么地方,居然哭了,还跑过来喊我姐姐,说那一桌的老师不给他面子。于是,我就过去观看动静。一个男导游面对自己带团的三天的客人哭了,他自己忽然感觉到不好意思了。或者是因为我们团队的人给他感觉到一种放松还是信任吧。

记得在瓷器口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导游跟着人只剩下了我了。忽然他谈到自己的行业,谈到很多导游不被别人信任,我做教师的感受跟交流。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很多时候不是那个行业有什么问题,而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在跟我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作为导游还有着一种善解人意,对每个客人的基本尊重。连跟他合作的司机也是夸他——牛!因为做导游基本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司机也愿意跟他开车,没有太大的压力。

站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里,可能性格中的善还是恶沉淀多少,会有自己的努力,更有一种内心的力量。但是这内心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呢?

其实,看山看水都不值得稀奇,关键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人的美好,善恶,甚至一路上走过的尴尬,好玩事都是值得回忆的点滴。八天的行程大家感觉吃得不错,睡得也香,行船的过程中还有时间打牌克,可以观两岸风景。慢慢逆流而上,放慢脚步的感觉也是美好的。

我们太喜欢速度,有时候总感觉慢了就是浪费时间,其实有时候放慢脚步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善。才可以关注到那江水里有些什么?两岸的小房子里住着什么样的人们,生活得怎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夜游重庆也是这样的慢慢漂在长江和嘉陵江上,夜色中慢慢随水而走,所以有人说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惯了,可能不会喜欢上海,北京那样的大城市。缺乏亲和力。一切都是快。我们总是以为快就是好,其实慢下来生命质量才能提高。

相关阅读

初游三峡


蜀之江阔,沃地千亩,百里雪而缀于墨翠之中者,夔州橙也,橙之甘,日啖百而不厌!遥观白帝之孤,柏深杉蔚,俨然矮着,俱无证于古书之表。

三峡之大观,当数夔门之险。船行数里,水道突狭,飞岩跌宕,层峦并起,万山矗立,险峰齐聚,奇岩怪石纷呈跌至而览不尽,百丈绝壁垂立,苍松横生,怪洞悬棺,高峰萦雾,疑是仙镜。古炮直指峡弯处,可狙敌于百丈之外,水底数万兵甲古魂,威慑震撼之余,胆寒而屏息,船至狭口,碧波激荡,涌流暗动,似御风而飘飘然,真可谓绝世雄关矣!然堵坝尚彰此险,不堵坝岂能不骇然乎?

瑶姬姿之绰约,立于半月巅峰之间,水中倩影,妖娆永存,朝云而暮雨,万古之流淑。巫山十二神女,姿态娇媚,仰慕心切,虽生爱怜,可远观而不可秽之。

秭归之峰,连绵而瘦长,故里人家,今不知何处;两岸猿啼,不闻所往;江水漫岩,险峰之间,陋屋散落,使屈相、昭君观之,无不涕泪沾襟。

呜呼!拦新坝而求流远之计,锁古道而谓险筑之危,然千年古魂,所升数十米水尽掩之!而古韵有何来?虽江山如画,流转止境,终未能神交古之才子佳人,实属遗憾之余,余等决意不过大坝,去秭归,至夷陵,断然终了三峡之旅。

巫山云,小三峡


船行到八点,前面景色有所改变,越来越秀丽。广播说巫山到了。除却巫山不是云,李商隐当年的名句。是巫山最好的广告词。的确,在船上可以看见云在山间变换姿态。很是美丽。跨江大桥犹如一道彩虹,两岸的山上住着的人们,犹如生活在画卷里。

忽然船瑶瑶靠岸了,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说是一个湖泊的名字,可惜我没有记住。但是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巫山旧县城的所在。一刹那间,我的心底感慨万千。县城的水淹掉的哪天,应该有很多人留下了眼泪吧,因为沉入水底的故园再也无法回去。那里留在他们童年,少年,甚至中年的记忆。更加感慨那些村庄的里的人们被迫迁徙到很多陌生的地方。语言,生活习惯,气候,都一时无法适应。对于心理成长而言,这真的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想到自己曾经看过三峡移民的纪录片,看见人们的脸上不忍和不舍,想着感觉这场迁徙改变了100多万人的人生啊。也许可以告别贫困,但是也一样告别了巫山雨云,而且无法回来。这样的伤害不亚于一场地震吧。地震之后,村子还在,故园还在呢。家园可以重新建设。

云变换姿态,导游说我们运气不错恰好遇到雨过晴天。云的最佳观看天气。船靠岸之后,我买换了小型游轮,进入小三峡。小三峡景色秀丽很多。水也变得清澈了不少。

游船不大,却又三层。我们在二楼,随时看见船外悬崖峭壁。壁立千仞,璧山似有妙笔画出的精美,抽象的图画。令人遐想万千。狭窄时,感觉进入一道门户一般。移步换景,只需要站在船头享受清风的抚慰,无比舒爽。

有个地方雅壁之中冒出水花,似烟似雾,好不迷人,引得游客纷纷拍照。当然效果未必,但是自己拍摄的相片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留着自己的记忆,所以会爱一点。

不时有更小的渔船在江边划过,说是捕鱼船,大家就在议论,这样的江水无论什么鱼都会味道鲜美。

岸边的崖壁上还有悬棺,当然也少不得有些奇奇怪怪的形状,带着自己的想象看了半天终于醒悟所在。

滴翠峡的时候,遇到一处稍微开阔的地方,看见云在山头分了几层,把山饶了几道,有趣极了。我们不停拍照,还拍了很多合影。拍完的时候大家不时翻看。自恋一样的欣赏半天。岸边景色因为广播解说清楚,音色很好是一种不错的享受。惬意的旅行应该如此。

可惜往前的江水过激,前面封航了。要不我们可以进入小小三峡。应该是更加美丽吧。

两岸山上还有居民,据说这里的人忙很长寿。这样好的

《枯水孟达峡》张承志


枯水孟达峡

张承志

孟达峡是个人们都该知道的地方。

关于“孟达”二字语源,包括学者们在内谁也说不准确。大概它是一种突厥语;但这么推测,仅仅是因为峡内居住着讲突厥语言的撒拉人的缘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就是在孟达峡口以西,住着人称“撒拉十二工”的悍勇撒拉人。“工”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词,总之词义就是村庄。

黄河在孟达峡里,不一定是最威风凶猛的一段;但却是最漂亮的一段。它从青海远道而来,在撒拉人的边界遇上了钢色的积石山脉。于是,黄河劈石破路,沿盂达工黄褐色的庄寨,在甘青两省之边的大自然中,创造了这一条长峡——青崖矗立,鸣涛轰鸣,冲出峡口的黄河滔滔而来,背倚着雄壮升起的钢铸一般的积石山脉。

孟达峡口外,先有仅仅只三个庄子的一个小族——保安人的坡麓地;再有古风纹丝不变的大河家码头。黄河分出甘肃青海,小镇交流藏民回民。一逢集,成群的白帽子回民拥下渡船去寻找各自的教门;成群的红绿饰藏民登上渡船,用一捆柳梢绑牢的硬柴去换腌咸菜用的大葱。白色和红绿色拥着流着,显出古渡口的风气。

离大河家,若是溯着黄河,岸边比比皆是淘金的回民。

走上孟达路,见一对父子在河滩支着漏筛,用黄河水,淘黄金砂。

我问那金客后,知道黄河母亲金薄得很;只淘到看时黄澄澄的有、摸时水滑滑的那么一薄层。我说:这么着能把钱挣下么。金客苦笑着,他的儿子一锨砂子铲过来,话就断了。我朝着峡口又走,钢色的山体如水洗过一样光滑,浴在空气里。走远了再回头,只见那父子两顶白帽子,还那么弯着忙碌。黄河从我身边疾驶而去,又倏然甩过他俩,朝下游大河家方向冲去。我不再回顾,朝峡口走去。

我没有问他们宗教的事。

因为我知道:不仅大河家沿线,包括撒拉十二工回教中的哲合忍耶——那个如同中国脊骨一样的刚硬集团,已经在清乾隆的盛世之中,彻底地被斩尽杀绝了。那金客子爷儿俩不知道我的心事;我走孟达峡,是想亲自走一走当年哲合忍耶撒拉人扑向兰州殉教时留在孟达峡里的旧路。

一进峡口,耳音一变。

忙忙碌碌过光阴的、贫瘠而人情味十足的、热闹的甘肃声消失了,一瞬间万籁俱寂。

高原的、空气稀薄的、紫外线灼伤脸颊的、沉寂而冷漠的青海声,只是峡底的水哮。

耳际流声在一瞬之间的骤变,是十分奇异的。亲历大自然的声音在为自己转变,于我仅仅只此一次。

黄河远在深深的峡底。隆冬时节,正当枯水,窄窄的孟达峡挤扭着河水,逼得怒吼的河发出一种古怪的、单调的空响。

两岸的荒山,被高原的烈日烧坏了,没有峡口外表层的钢色;处处酥碎,层层剥蚀,红黄相间的土壤上植被稀秃,这是积石山脉的内里吗?那钢壳是怎样销熔的呢?

烧坏的风景,给人的双眼一种痛楚。看过之后,心里久久难受,不能康复。

我踏着晒焦的细细尘土,眯眼望着峡底的滚滚黄流。晴朗的冬日,和平而安宁。阳光晃眼,令人联想到夏天的曝晒。

———纵眼望去,青藏高原就这样,在视野之间开始了。高原的边缘,景色总是放大的。

我走着,心里想着200年前那些人。他们舍了如此八面威风的故土,冲出孟达峡去寻个什么呢!

流下去的水,去了就再不会回来,虽然人叫它黄河。200年前的黄河,已经和200年前殉命的撒拉人一块,永远地逝去了。

我溯河上行,饱览着望不尽的壮大自然。

峡水宣泄而下,争先恐后。

孟达峡里只有不绝的轰轰声。水撞石,山挡河,世世代代地轰响不止。我两耳充斥着这声音,走得一言不发。久了,觉得峡中其实无声,万物都在沉默。

这么想着,抬起头来,只觉得顶天入地的大景又无声地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