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子欲孝而父不在

子欲孝而父不在

发表时间:2020-10-31

【www.qg13.com - 父亲情感故事】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子欲孝而父不在,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刚19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他把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作为沉默,化作孤独、化作天边一抹淡淡的夕阳飘向了远方。那一年他56岁。

父亲中等身材,黄中透红的皮肤带着光亮,两腮略微有点突,浓浓的眉宇间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深沉与庄重。确切的说父亲长的很好看,除了矮了点外。他琴棋书画什么都会,其实他也不过就是一名小学教师。

父亲会讲很多故事。稀疏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围坐在冬天的火炉旁听父亲讲故事,以及一些民间的小笑话,我们全家都一齐坐着听,谁都不加以评论,讲到精彩处,我总是第一个跳起来鼓掌。

童年时代,我们那里没有童话书籍和玩具,我们只靠父亲的故事来慰藉童年的欢乐时光。

父亲很重视我们的知识教育。那时家很穷,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因此年年超支,父亲还是坚持让我们读书。WWW.QG13.COM

我上初中那会,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不好,我总有外出打工的念头。我独自背著书包偷偷踏进家门的时候,父亲大发雷霆,并坚持让我回学校。这时候,父亲的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

上完高中第一学期就再也不想读了,我受够了每节课45分钟的煎熬,当我把本学期的成绩单摆在家人面前的时候,他睁着浑浊的双眼,用沙哑略带愤怒的声音大声说:下学期再赶

可是我明白,凭我当时的分数是不可能再赶了。看到这样,母亲从我的手里接过书包,很久才从里屋出来,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眼睛是湿润的

在父亲对我充满疼爱与关怀的同时,也对我有过体罚。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几个人都挨过他的打,当然次数最多的数我名列榜首,因为我从小就爱顽皮,算是个心术不正的家伙。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把墨水涂在前面同学的身上,其实当时老师就把我的耳朵提豁了。那时,我们的小学老师总是用这样的手段来惩罚我们这些小淘气,尤其是提耳朵,提得我们那个疼,他往上提,我们就得踮着脚往上动,这样就能减轻痛苦。多少次我在想,人要是不长耳朵多好啊,这样他们提起来就不那样方便了。晚上回来,才知道同桌的小孩在父亲面前告了我的状。趁我不注意,父亲一把抓住我,用大手在我的屁股上使劲打。从小的时候我就害怕父亲的大巴掌,他的巴掌大而有力,拍在我幼小的屁股上,顿时就是一幅山水画。相比之下,两个姐姐却很少得到他的赏赐。我每次挨打,母亲总是袒护我、心疼我,总是喜欢和父亲吵上几句。至于他们争吵的内容,现在我只能记得两句:父亲讲:一个打,一个护,一辈子不上路。从小到大,三岁到老。而母亲则回敬:孩子太小,树大自直。在父亲的眼里,我永远是个不听话且长不大的孩子。

13岁那年,我挨了父亲最后一次打,是什么原因记不得了。坦率的说,父亲那时候打我,我一点都不恨他,相反,还感到他相当可亲,因为我喜欢听他谈话、讲故事,更喜欢和他一起谈天论地。

父亲得的是淋巴癌。2007年深冬的一个下午,父亲度完病痛中最后的极限。他睡在床上,一副干瘦的身板平躺在那里,嘴还在不停在翕动着,像似有什么未尽的话想对家人说,更确切的说是想对我说。不一会儿,我看见他的头极力的仰了仰,就再也没有动静了,他的眼球停止了转动,那双没有一点波光的眼睛还在久久注视着一家人,注视着被他撇下的几个孩子和妻子。

父亲就这样走了,走完了他56岁的一生,带着贫穷与艰辛,带着全家对这个人类世界的美好期盼,走进另一个神秘的天地。

小叔伸手合上父亲那双还未来得及合上或是不舍得闭上的眼睛,抹去他眼窝深处那两汪不再滚动的泪水,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后的两行泪滴。母亲说,她大半辈子也没看见他哭过了。

父亲下葬的那天,本来是已经连续半个多月的风雪天气异常晴朗,整个村庄、田野都映照在冬日的阳光中,天空显得肃穆、宁静和高远。

这是多么美丽的乡村景致,但是与我们家的哭声阵阵,缟服晃动的情景是多么不合适宜啊。

殓井挖的并不深,挖好后又用冥纸在坑里烧上一遍,再经过阴阳师放线调位,放上棺木最后盖上泥土,父亲就这样算是入土了。

人出于自然,又归于自然。望着父亲这样的入土方式,我的头脑里也感到了一阵空白

连续三天晚上,按照地方风俗送烟包,就是离坟地不远处点一堆稻草,往回走时,每三步喊一下死者的名字,这样他便来自行取,从此便有了火用。

那几晚,小叔带着我,四周一片漆黑,我紧紧依在小叔身后,在父亲的坟边,小叔弯腰点燃了那堆稻草,瞬间火光映红了我们的脸,也照亮了父亲那个刚刚隆起的土丘,在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一声接一声的喊:爸爸,来接烟包吧,声音在空旷的夜晚回荡,显得更为可怕、慑人。

望着渐渐模糊的土丘和慢慢减弱的火苗,我在想,难道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也和我们一样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靠我们送火呢?看到渐渐退去的红光,我仿佛真的看见父亲从那土丘里姗姗走来,弯腰把那一团红火抱回家中。

前不久,清明时节,我独自来到父亲的坟地,望着父亲这个瘦弱微小的坟包,我慢慢跪了下来,然而那一瞬间的感觉,仿佛又把我推回到那个下葬的场面,我流着泪,默默对父亲说:爸,我回来了,回来看你了,看你拥有这座孤独的家园!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

难以抑制的悲切情怀,使我趴在父亲的坟前呜咽的抽泣

相关阅读

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最悲情的事某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财富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你足够有钱时,你的双亲已经老态龙钟,或者已经驾鹤西去,那时再表现孝心已然多此一举。
我的外公有个梦想,能坐一次飞机,我们做晚辈的何尝不想为他达成所愿,无奈在我挣了一点钱后,外公已经过了能坐飞机的年纪。
记得我奶奶过世前,我们家一直很穷,五口人挤在小小的九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客厅里摆了三张床,一张大的,两张小的,大的给爸爸妈妈睡,小的一个给我,一个给姐姐,奶奶住在我们卧室旁边,一个相对客厅小些的卧房,我们所在的客厅除了床还有一张茶座,外加一台黑白电视,奶奶的房间空余处则堆满货物,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我们整整住了七八年,情况才有所好转,不过那时我还小,还不知道什么是富有,什么是穷苦,但自从搬到新房后,就产生了穷与富的概念,望着新房洁白的墙面、锃亮的地板、璀璨的灯盏、巨大的彩电等等,顿时觉得原来的住所分外不堪,无奈奶奶一天也没住进新房,就去世了,这是爸爸和妈妈一生的遗憾。
现在的我,仿佛当年的爸爸妈妈,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住着两人一间的宿舍,屈指可数的工资还不够我吃喝,我时常在想,何时才能带妈妈去趟她梦寐以求的北京呢?何时才能给爸爸买上一身像样的西装呢?何时才能给姐姐买一条珍珠项链呢?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不停在眼眶里打转,十年寒窗,也没有学到上佳的本事,导致如今还得为生活所迫,竟然无法活得逍遥自在,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抱怨从前无济于事,唯有抓紧现在,以父母之盼为发奋的源泉,不断提升自己,生活必会慢慢改善。其实父母要的也不多,常回家看看,我想才是他们最热切的期盼,帮妈妈揉揉肩、帮爸爸捶捶背、帮父亲倒杯茶、帮母亲做顿饭等等,这些简简单单的情感付出,比物质礼物来得更实在,更打动人心,没钱时,多付出些情感,有钱时,在付出情感的同时,再加些物质惊喜,我想这些累加的小事,将会给父母一个温馨而美好的晚年,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孝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要想得多复杂,只要肯用心,一些简简而贴心的小事,就能让父母温暖一辈子,在追名逐利之时,也别忘了渐渐变老的双亲,毕竟比名利更重要的还有亲情。

父与子,在路上美文


父与子,在路上美文

12~18岁,对一个少年来说,是其人格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我持续关注着儿子陈天成的成长。我不望子成龙,也从未有过要为儿子规划人生的想法,但我还是想在这个阶段为他做些什么。

2012年川藏线骑行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想过要来一次川藏线骑行,后来考虑到高原路途的艰难和缺氧会伤害他,最终放弃了。2012年暑假,儿子14岁,看着他1。76米的个头,我觉得该出发了。

那次骑行,我们有3个约定:第一,整个过程的食宿、线路安排都由儿子定,我只做顾问;第二,整个过程必须骑,再累都不能推着走;第三,骑到拉萨后,将我的稿酬和儿子的部分压岁钱,捐给西藏道布龙村完小的孩子们。

第一条约定是想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第二条是想让孩子经历磨难,培养他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三条则是想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爱与分享的种子。那个夏天,我与儿子并肩骑行了22天,经历了各种磨难,也欣赏了无数美景。其间,有争吵,但更多的是彼此的关心和鼓励,还有快乐和感动。

2013年徒步尼泊尔

2013年暑假,我俩去尼泊尔围绕海拔8091米、世界第十高峰的安纳普尔纳雪山重装徒步了14天,每天行程几十公里,到过的最高山口海拔为5800米。

这次旅程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儿子小学二年级时。那时,我想让儿子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的学习,开始他并没有同意。过了几天,我换了个角度对他说:“老爸一直有个梦想,想去尼泊尔徒步,可是老爸英语很差,一直不敢出去。如果你能学好英语,等你初三毕业后,我们一起去尼泊尔徒步,你做老爸的翻译,好不好?”孩子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环安纳普尔纳雪山线路,原本21天的行程,我计划压缩到14天内完成。第三天,儿子已经有些崩溃了,途中他对我说:“老爸,太累了,我走不动了,我真想回家看书。”

攀登那个5800米的山口时,两天的路并成了一天,途中还突然下起了雪。最后200米的上坡路,我站在高处,看着儿子走两步歇一下的样子,心疼极了。我差点准备下去帮他背包,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在风雪中不断为他加油。最后一天,因为天热,又加上一路遭受蚂蟥的袭扰,使我很恼火。晚上回到客栈后被告知,没有事先说好的热水可供洗澡,我的火“噌”一下就蹿了上来,冲着伙计大吼起来。围拢在门口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老板也来了,儿子站在门口不断向外面的人解释、道歉。

等围观的人散去,儿子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老爸,您今天根本不像我的老爸,让我看不起。”他说得斩钉截铁,眼泛泪花。那一刻,我羞愧无比。我立马认错,对儿子说:“儿子,对不起,是我不对,请你原谅。我下次再也不这样说话了,好不好?”

儿子想了想,沉默着径直走到床边,和衣面朝里躺下。尽管那晚他没再理我,我却因为拥有了一份从未有过的自豪感而窃喜。

2014年攀登雀儿山

2014年暑假,我们一起攀登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在一号营地,他因为长时间穿着漏水的登山鞋,被冻感冒了,晚上开始发高烧。翌日,他已经烧到40度,后来吃了药,全身出汗,将羽绒睡袋都弄潮了。早晨醒来,我问他是否还能继续攀登,他说:“老爸,没事。”从二号营地到三号营地要攀上一个约100米高的雪壁,攀登时,我注意到他每次踢冰时都极其费力,有几次差点滑坠。终于,他崩溃了,他双手吊着冰镐,双膝跪靠在雪壁上,转过头,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口吻对我说:“老爸,我不行了,我肯定上不去了。”

那天,我最担心的就是他说出这样的话。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丝从未有过的恐惧。我提醒自己要镇定,想了想,最终做出一个决定,我大声对他说:“陈天成,这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了。”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你试着用法式的方法攀登,借助上升器。”说完,我硬着心肠,头也不回地向上攀登而去——我不能给他留一点有可能得到帮助的想象空间。最终,儿子成功了。我们到达顶峰时,风雪很急,他的脸被冰块划破了十几道口子,嘴唇也被冻得乌紫。我很心疼,也很欣慰。

后来,撤回到一号营地时,儿子突然对我说:“老爸,这次真的感激您。如果没有您,我绝对上不去。”这是他第一次对我说“感激”,那一刻,我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

人生的成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他打开一扇窗。这很重要,因为窗里窗外,是两个境界。

【父与子,在路上美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读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感到阿曼达父亲是个伟大的人。

这位伟大的父亲有多么伟大,让我告诉你吧!

这位父亲不顾生命的危险去找他的儿子阿曼达。谁叫他离开这危险的地方他都不离开。你们知道为什么谁叫他离开他都不离开的原因吗?你们猜对了吗?因为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就坚持在废墟上挖呀挖。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挖的吗?是的,挖的时候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而且还不吃不休的挖,这里还可能随时发生大爆炸,也有生命危险,可他不顾这一切。就这样的父亲坚持不懈的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3个同学。父亲为了什么能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呢?我认为靠的是对儿子深深的爱。

看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又想到爸爸经常跟我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我小时候常常想父爱如山,那我就是山上的一只小鸟,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母爱如海,那我就是海中的小鱼儿,游来游去,也自由自在的。

记得我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自己生病了,下雨还给我送雨伞,母亲在家给我剔鱼刺,我生病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不怕辛苦的带我去医院。

让我记得最深的是剔鱼刺那一次。记得在一次我三年级的一天放学回家肚子饿的不得了,妈妈就煮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吃。妈妈帮我剔鱼刺,怕我烫了还帮我吹一吹,帮我挟最好的,我吃饱后走进房间妈妈还在桌上吃我剩下的鱼,这时我才想到妈妈不是不爱吃而是要让我吃。

在妈妈的心里我是最重要的。以前我总会觉得是妈妈应该做的,今天读了文章,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爱。这些爱深深地记在我的心里,我一定记在心中,长大报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