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欢乐课堂,你我齐参与

欢乐课堂,你我齐参与

发表时间:2020-11-04

【www.qg13.com - 欢乐的情感说说】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乐课堂,你我齐参与,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7月2日,我们花开盛夏三下乡实践队到达世乔小学的第三天。

今天,是我第一次作为一名小老师正式站上讲台,给学生们上课。我负责的课程是绘画课,今天绘画课的内容是吸管画,教学对象是世乔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听队友们说三年级有些学生比较有个性,不愿意配合教学,很难管理,我们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担心他们会罢课。

上课铃敲响之时,我与另外一名小老师怀着忐忑的心情到达三年级学生的课室。一开始学生们依旧喧哗吵闹,并没有安静下来,但是当我们说上课了,请安静下来之后,孩子们大都挺配合地安静下来了。于是我和另外一名小老师开始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后,我们向学生们展示我们的吸管画成品,大家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场面有点尴尬。接下来我们给学生们分发制作材料,并向他们示范粘贴吸管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用吸管拼出自己喜欢的图画,粘贴在纸上。

在学生们制作的过程中,大家进度不一。有些学生看一遍就能领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动手做了起来;而有一些学生觉得有点困难,坐在座位茫然无措;还有一些学生知道制作方法,可是不知道应该拼什么图案。于是我们就下去帮助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渐渐地大家进入了状态,就变得积极活跃起来,全神贯注投入其中,并没有出现罢课现象,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有几个学生一开始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可能就是队友们所说的那些有点个性的学生,但是在我们的疏导、表扬与鼓励下,他们最终愿意给老师看了,这种典型的倔强与害羞性格,让我觉得有点可爱!

课堂氛围总体来说比较欢乐,学生参与度很高。这不仅调动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乐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必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有意义!

欢乐课堂,你我齐参与!

编辑推荐

我参与


父母的养育之恩难忘,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他们伟大无私的爱,浇灌着我们心灵的那块绿地,萌芽,成长,最终开出满地的鲜花。然而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们的这份爱呢?从小事做起,事事牵挂。那今天我就来帮父母打扫打扫卫生吧,帮他们分担一下吧!

首先我先把整个房间可以擦的东西都擦一遍把不要的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擦久了感觉腰很痛。

然后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扫地了,它不光要把表面扫好还早把茶几第一次沙发底下等等都要掏一遍,把垃圾都扫到一起之后再扫到簸箕里。

最后就剩拖地了第一步就是我最讨厌的一步它就是涮拖布,要涮两遍,怎么把水弄到桶里呢?很简单就是等待的过程有点漫长,先要把一个盆里装满水倒到桶里之后涮拖布烘干拖布重复两遍就可以拖了,这次把表面拖一下就好了。

简单来说做家务并没有什么技巧它就是是苦力活,它虽然使我们很累但打扫干净之后看着干净温馨的家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了并且感觉神清气爽,还能接到父母的夸奖。

启航课堂乐趣多


作为一名在校的师范大学生,需要掌握很多师范生技能。今天是启航社会实践队队员第一次真正地站在站台上,以一名老师的身份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第一次的真实体验,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内心其实都是有点害怕但同时也是充满期待的。害怕是因为这是第一次站上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好这个角色;期待是因为大家都为了这些课堂准备了好久,想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不一样的快乐。

其中,今天下午,有一堂语文国学课,同学们的阵阵朗朗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欢声笑语洋溢在整个课堂上,我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就能感受到台上小老师同样愉悦的心情,语文国学课,传授给他们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他们却用了不一样的方式,例如:读这首诗,你想到的意境是什么,用简单的画面把它画下来。无疑,这样做很成功。乐乎乎的画面便验证了这一点。在课堂上,启航社会实践队队员希望学生可以愉快地学到知识,努力做到课堂乐趣多。这节课我想是很成功的,这些学生给了启航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很大的鼓励。

今天是启航社会实践队队第一天正式开始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和徒儿聊课堂


1.做好充分准备,再走进课堂。其实,这样的提醒适合任何学科、任何老师,不只是新教师。这里的充分准备,一个是指备课的充分,另一个是对课堂及教学有一个预估与预测。新老师可能会更多的关注教材内容和自己怎么教,如怎么设计导入、怎么设计教学环节、怎么上出新意,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生成情况,造成课堂是“一厢情愿”的教(即凭教师的意愿走教学流程),淡化或弱化了学生“学”的具体经历、具体体验、具体过程。另外,教学设计(理想中的课堂)与课堂教学(真实的课堂)总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差距很大,又因为新教师的课堂经验不足,对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推进缺乏一定的预估与预判能力,所以某种程度来讲,只有课前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教师才能有信心走进课堂,才能在课堂出现意外时,减少慌乱感,能智慧地处理问题,如果能及时将捕捉到课堂信息转化为有益的课堂资源,为教学所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师的“临场智慧”与教学机智。

其实,我深知,像我这样在课堂实践了很多年的教师,即便做足了充分准备,课堂依然会生出很多意外,有时甚至是挫败感,因为决定课堂的因素实在太复杂了,“失败”、“上砸”也属正常。但我的观点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给自己的课找“不进”、“不好”的台阶,我们要反思“怎会如此”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每节日常课都要像公开课一样准备”,这样的提法对新教师也许要求太高,但如果常能以这样的要求严格自己,进步是一定的。

2.观察课堂,实践课堂,记录课堂,勤于反思。教师的成长,一定在课堂。一个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课堂的成长。教师需具备很多能力,比如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言语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持续的学习能力等,但我以为,身为教师,最为关键的能力是课堂能力,这里包含了教材解读能力、研究能力,学案(教案)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课堂的执教能力、驾驭能力以及策略的转换能力、方法的运用能力,以及教授后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等。这些课堂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寻常课里慢慢思考、慢慢积累、慢慢提升,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课堂作为一项持续而专注的课题来研究。

当然,这里的“课堂能力”其实还是比较狭义的理解,就是一个教师为了上课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但我们知道,一个教师投入课堂、在课堂所呈现的,除了他对“某节课”的积累与思考之外,还有其更深远的学科知识及人文素养,这些通过长期的学习与阅读,已融入教师的生命与举手投足间。所以才有“有的人是用一辈子在备课”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教师人文素养、知识背景、学科能力越广博、越辽阔、越扎实,越能胜任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

徒儿说上课时,纪律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纪律,我理解的是课堂秩序。我以为,不是所有风平浪静的课就是好课堂,不是所有安安静静的课就是理想课堂。音乐课,师生互动多,聆听、演唱、演奏、律动,孩子参与多,就是孩子外显行为多一些,课堂看起来会热闹一些,教学秩序就会相应难以管理一些。我理解的课堂秩序不够理想:一是组织有问题。去年我教一年级就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收发乐器、小组合作等教学环节,如果组织不好,课堂肯定受影响。有老师为保证课堂秩序良好,就很少给孩子练习,这是消极的处理办法。我的做法是:多练习,只要有机会就练习,伴奏也好,合作也好,分层次练习,分小组练习,在练习中明确要求,遵守规则,如拿到乐器不出声,做好乐器演奏的准备姿势;如何将乐器交给同伴,如何交还乐器等等。这样,孩子对乐器使用、与他人合作就有一个清晰、明确、具体的理解。我们会一起比:谁保管乐器的能力最好,谁的乐器最会唱歌(其实就是演奏能力)等。课堂秩序不理想的第二个原因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够吸引孩子,至少孩子对学习内容不够期待。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学习感兴趣的内容时,课堂纪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思考:能再挖掘一下教材的有趣点吗?怎么设计会更易于学习?换种方式可行吗?等等。我想表达一点:不是上课了,先将学生“捆绑”住(为了维持所谓的课堂秩序),而后再谈学习,而是要在内容与学生间找到一个适切的点准确而合适的切入,而后很有意思地展开教学。(最近我上一节《火车开啦》的课,给我很深的启发)

另外,本学期我们在教室上课的确给音乐课带来一些麻烦,首先是音乐课的美感减少了(音乐氛围少了),还有就是孩子学习时容易走神、分心(干扰多)。我的感受非常直接,一下从专职教师变成兼职教师,但我们还是要思考怎么给孩子上课的问题。

新教师,不仅是指角色身份的新,还有很多东西对其来说是新的:教材是新的,学生是新,课堂是新的……正因为新,所以要好好开始,好好相待,好好相处。新教师身上最大的优点是:热情,这种热情会在课堂上转化成课堂热情,这是新教师身上宝贵的品质。我想到的是,作为老教师能否像新教师一样,面对熟悉的教材、面对带过的学生、面对自己的课堂,还能保持这种教学热情吗?还能满怀期待地走进课堂吗?如果所剩无几,或者热情全无,是否需要检视一下自己呢?

只有经常性地观察课堂、记录课堂、反思课堂、反思自己,才能每日更新着走进课堂,成就课堂。要不,重复式的劳作没有倦怠才是怪哩。

3.敢想敢做,发挥自身特长和创意,大胆实践。我跟徒儿说,师傅的教学高于徒弟,只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师傅上课长于徒弟除了经验,大概还有一种时间的积淀与阅历的丰富。比如我现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强势,对孩子会更宽容;另外,我几乎不对孩子动怒发火,我知道除了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之外,对孩子行为的改善几乎没什么作用。你想,孩子本身生命力那么旺盛,不活泼、不好动,他就不是孩子。我们普遍感觉,年岁渐长,喜静不喜闹,这是生命力不足(乃至生命衰退)的特征,我们的感官与各种机能不像孩子那么富有活力了。但看孩子的眼神发生了变化,变得宽容,变得柔软,变得慈爱。

我跟徒儿还说,不要觉得师傅上的课都是好的,不要觉得师傅的想法都是对的,师傅可能会陷入经验的泥潭,师傅可能会陷入吃老本的陷阱,师傅最大的问题是:凭经验,不想自我更新与改变。而你们不一样,你们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想法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实践,只有实践,才知道对还是不对,才知道好还是次好,才知道可行还是不可行。当然,这些想法最好能结合自身的特长与专长,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想好了,就去做,想定了,就去行动。

上课,上好课,教师职业生涯里一件最重要的事,也是我们最值得追求的一件事,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投注其中,才能在越来越艰难的职业中找到一点所谓的乐趣。不厌自己的职业,不倦自己的课堂,不误孩子的成长,不悔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