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情感文章

情感说说没有你在身边

发表时间:2020-11-06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情感文章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情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老家亲戚的孩子结婚,邀请他去喝喜酒。他欣然应允。

回到了故乡,从车站走出来,他却有点恍惚了。喜宴是明天,他不知道是直奔亲戚家好,还是该先找个酒店住下,明天再赶过去?

这是母亲过世后,他第一次返乡。父亲早年就过世了,3年前,母亲也走了。

办完母亲的丧事,他在县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几日。临别时,妹妹对他说:“哥,以后回来你就上我家住吧。”当时他点点头。

但是,当他再次回来,站在熟悉却又陌生的车站出口,他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去了。

2

以前当然不是这样。

父母在时,每次回来,不管多晚,他都不担心。他会打个车,直奔县城20里外的家,那个他从小长大的乡村。

有时候,他会提前告诉父母他要回来;有时,他也会忽然就出现在了家门口,让父母又惊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袭击。也有时候,他并不急于回家,先到县城的妹妹家歇个脚,然后,再和妹妹全家,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地回乡。

一到村头,就看见了手搭额头眺望的老母亲,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天知道她从几点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诉了老母亲。

每次这样兴师动众地回来,陈旧的老宅,忽然被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老宅只在他们回来时,才再一次呈现出欢乐、饱满的样子。

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3

但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处。

他自然还可以像以往那样,先到妹妹家去。他和妹妹很亲,妹妹的儿女也和他这个舅舅很亲,但是,那终归是妹妹的家。以前落个脚,甚至小住几日,都没有关系,因为他是有自己的家的——父母在家里等着他,他随时可以回家。

现在,再去妹妹家,就只能住那儿了,而不是中转一下,他真正成了一个借居的客人。想到这里,他突然提不起兴致去妹妹家。

还是先回老屋看看吧。他在心里,用了老屋这个词,而不是家。父母不在了,那里也不是家了。

他叫了辆车,回到老屋,对司机说,你在路边等等我,我还要回城的。老屋的一个墙角,已经坍塌。母亲去世后,他和妹妹们将母亲的遗物整理好,锁上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绕着老屋转了几圈,残破的老屋,和心中那个家,一起坍塌一地。

4

在村口,他遇见一位邻居。邻居说:“回……”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变成了邀请:“要不,上我家坐坐吧。”

他谢了乡邻,那一刻他意识到,对这个从小长大的村庄来说,他是客了。

他乘车回了城,入住一家酒店。犹豫了一下,他还是给妹妹打了电话,告诉她,他在县城,住在某某酒店。妹妹嗔怪说:“住什么酒店,咋不来家里住?”他讪笑无语。妹妹又说,“那你过来吃晚饭吧。”他答应了。

在妹妹家楼下,遇见了买菜回来的妹妹。邻居看看他,对妹妹说:“家里来客了?”妹妹立即说:“什么客,我哥!”

妹妹的话,让他感动,可是,他知道,那个邻居说的没错。在妹妹家,他是客;在故乡,他也是客。

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回到酒店,迷迷糊糊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问:“爸,你明天在家吗?我们回家来哦。”他告诉儿子:“我回老家了,但是,你妈在家呢。”

放下电话,他泪流满面。

在家乡,他已是客了。但是,只要他在,妻子在,远方的家就还是儿子的家呢!

相关阅读

父母在,不关机 情感文章


活动结束后,约了几个文友小聚,席间,不知谁先开的头,以梦话为主题讨论了起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很多人好奇自己有没有说梦话,或说了什么梦话。书社的一个95后小伙子说,有个蜗牛睡眠APP,能整夜监测睡眠,还能录下夜里所有的声音,包括梦话,只要打开这个APP,手机里的其他应用的声音都会被隔绝,如同开启飞行模式,直至早上醒来,你关闭这个APP,其间会一直是监测录音状态。

我问,手机要离自己很近吧?他说,他都是放在枕头下面,放床头柜也行,不能离太远。

离这么近,肯定有辐射呀!我的担忧还没说出口,就听到有个声音态度坚决地说:“这不行,父母在,年纪大了,万一夜里有啥事儿,电话打不通怎么行。”

循声望去,说这话的是我市一位颇知名的男作家,顿时心惊不已,传言他心性薄凉,看来不实。一个時刻想着父母,本能地把父母放在首位的人,怎会是凉薄之人。

让我扪心自问,万事愿意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并且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我们早已习惯,把父母排在了工作、爱人、孩子,甚至朋友的后面,潜意识地认为,他们是最亲最爱我们的人,是自己人,不管我们怎么做,把他们放在哪儿,如何怠慢忽略,甚至言不由衷或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们都不会跟我们计较,更不会责怪我们,并且会一如既往地爱我们。

细想想,我们终其一生努力,不过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而事实上,往往打着为了让他们过得好的幌子,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赚钱,给他们买大房子,致力于让他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忽略了他们最真实的需求。他们可能不是要我们多大权力,也不奢求我们能大富大贵,或许只是想能多多陪陪他们。

这位男作家年近不惑,是真的心性通透,达到了不惑的境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传言说他心性薄凉,这就好理解了,应是指他不近人情地拒绝应酬吧。

并非说不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就十恶不赦,就像书社那个小伙子,刚刚大学毕业,才踏入社会,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与激情的时候,父母尚未年老,没有后顾之忧,可安心放手一搏,考虑的自然比中年的我们要少得多。

家中父母年迈的人,最能体会到,每每三更半夜,突然接到父母的电话会有多惶恐,电话未接通那几秒,就足已在心里编排上百集医疗剧了。

《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那时,交通不便,通讯更不发达,搁到现在,至少要做到,父母在,不关机。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异乡街头,看到某处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或是24小时营业的银行,彷徨不安的心就会突然踏实,有满满的安全感。

对于父母来说,不能陪在身边的儿女,很多时候,可能比异乡还要远。所以,请一定告诉父母,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有事没事都可以打过来,给他们一颗能随时随地找到我们的定心丸。

父母之爱子 情感文章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父母之爱子 情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表妹回家了,带着她四个月大的宝宝,据说是我们这儿的传统,在小宝贝满四个月时,要被妈妈带回外婆家待一阵子。那传统叫什么我不清楚,但清楚的是,自从这个宝贝来到阿姨家后,从前冷冷清清的商品房突然热闹起来,三姑六婆争先恐后地踏足。表妹说:“回娘家真好,我至少有一半时间不用带孩子了。”

那可不是,孩子都让那些三姑六婆给带了,您还带什么呢?

表妹是一众兄弟姐妹里最早结婚的,拿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长得好总是有早婚的运气”。

一众兄弟姐妹突然升了级,全都宠这孩子宠得不得了。可表妹这个当妈的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阿姨说:“怎么能不瘦呢?天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好不容易回娘家有亲戚们帮着抱孩子,才抱了一天,她又开始担心孩子被抱来抱去会不会不好,大家用手去摸宝贝的脸会不会有细菌传染,老人家亲宝贝一下她恨不能马上带宝贝去洗脸!”

我这才发现,我家表妹的强迫症似乎恶化了——强迫症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表妹没结婚前也有点。可生完孩子后,她的强迫症严重到不舍得让其他大人碰到宝贝的脸和手,因为大人的手摸过手机有细菌;有人在房间里打个小喷嚏,她要马上把所有的奶瓶重新洗一遍,再用开水消毒。于是乎,原本就有点强迫症的表妹越来越焦虑,于是她很担心地问我:“姐,我是不是产后抑郁了?”

“你抑郁個啥啊,你这是强迫症好吗?”

明知道没必要这样,可就是忍不住多想。从前只盯着自己看时还没什么,一旦涉及小孩,那强迫症便“分分钟”升级。

我妈说:“以前的孩子哪这么金贵?都是让他们自己在地上爬的,大人可没空理。”表妹立即反驳:“您多放一天的食物能自己吭哧吭哧吃下去,可您舍得让孩子吃吗?”

我妈立马不说话了。即使是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餐桌上的隔夜菜她也永远不会让我们吃。那些说着“以前我们的孩子可没那么金贵”的父母可曾想过,其实你们也在最有限的条件里给了孩子最好的照顾。粗糙的年代里有粗糙中的精致,而到了这个精致的年代,父母们已经巴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

表妹又在唱摇篮曲了,原来是宝宝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说各自的愿望时,我说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作家,表妹说她希望能成为一名偶像,在台上唱歌,让台下的人欢呼。

然而愿望还未实现,她已经结婚生子,从此以后,只对怀中的宝贝歌唱。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怀中的宝贝是她唯一的听众,可这一生,从宝贝出生到成长乃至将来结婚生子,在所有的人生大事统统过了一遍后,她仍会是这个宝贝最铁杆的头号粉丝。

父母之爱子,从来都是一生一世。

我在南极的苦与乐 情感文章


1隨着度夏队队员的离开,之前的繁忙和热闹不再,偌大的中山站区忽然变得冷清起来。茶余饭后,有一个词被大家提起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便是“越冬综合征”。我们曾听老队员提起,甚至还被忠告“别惹越冬队员”。在南极越冬的考察队员,因为在与世隔绝的极端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症状。尤其是在每年5月下旬到7月中旬,南极正值极夜,除了孤独和寂寞之外,考察队员们还要经受长时间黑暗的考验,容易出现嗜睡、抑郁、焦虑等症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也会出现紊乱,这在医学上也已经得到了证实。听他们讲得越多,我心里也就越觉得发麻。

强烈的下降风从冰盖上刮来,将巨大的冰山和零碎的浮冰吹进熊猫码头和内拉峡湾,海面开始重新凝结。企鹅不再频繁地出现在站区周边,就连贼鸥也渐渐不见了踪影。身边的一切都在暗示着我们——凛冬将至。我们仿佛严阵以待的士兵,开始“深挖洞,广积粮”,提前做好应对极夜的准备。综合楼二楼的办公区里进行着各种仪器的调试,发电栋里的三台发电机组和水暖系统都被细致地检修,机械师则在车库里忙着保养站区大大小小的十几部车辆,大家在管理员的带领下对仓库里整个越冬期间的食品和物资进行整理。

极夜可不仅仅只是见不着阳光那么简单,伴随而来的还有低温和狂风,极端严峻的气候条件彻底切断了外界支援的可能性,可以说,此时的南极大陆几乎被整个从地球上隔绝,任何因工作疏忽而造成的影响,到了这时都会被成倍地放大。举个例子,曾经中山站的户外供水管道因为辅助的供热系统故障而结冰,导致整个站区的供排水中断。考察队员只能打着电灯钻进冰冷的管道底部,在风雪和黑暗中接力将管道内结的冰凿碎并取出。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对越冬队员来说都将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

春节前偶遇的暗淡极光,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它破土而出,迅速地萌芽生长,让我心里直痒痒。太阳落山的时间每天都在提前,随着黑夜渐渐拉长,我清楚地意识到,极光就要在夜空中大展风姿了。

和第一次见到极光时的场景不同,此时的极光已经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姿态,而开始以各种形状和色彩在夜空中展露身姿,大大方方地在夜空里跳起了舞。绿色、红色,还有紫色的极光在眼前闪耀着光芒,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夜空中慢慢变化着形状,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彩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极光舞动间,藏在我心里的大树早巳繁育成了浩瀚的森林,根深叶茂,耸入云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呆呆地躺在雪地上,将对讲机拿到嘴边,试图向大家形容此情此景,却只能大喊:“极光爆发!极光爆发!快出来看极光!”

接下来的几天,夜里的中山站周边到处闪烁着手电筒的光芒,呼啸的风声中,夹杂着从对讲机里爆发出的阵阵惊叹。面对神奇壮观的极光,大家兴致高涨,三五成群地在雪地里、山坡上,或在观测栋的楼顶观赏和拍摄,在寒风中一待就是几小时。极光在夜空中恣意舞动,我们却乐此不疲地在地上冻得直哆嗦,返回站区摘下面罩,每个人的脸都被冻得通红,却仍然沉浸在高涨的热情中。

从新闻上得知,一场罕见的月全食景观将在全球很多区域上演,而拉斯曼丘陵地区正处于这次月全食的可见范围内,这让我异常兴奋。当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拍摄的地点,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准备拍摄月食。

不久,一轮残月从冰山上升起,就跟平时见着的月牙儿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然而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它在缓慢爬升的过程中,体形在逐渐变大!准确来说,那并不是变大,而是月亮开始从地球的影子里挣脱,在逐渐恢复自己原来的形状而已。在固定拍摄的近两小时里,月亮从相机取景框里的右下角开始,沿着对角线一直爬升,并逐渐复原,直到最后超出了取景框的范围。我扛着相机跑回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冻得说不出话了,但还是激动地将刚才拍到的月食过程,通过简单的叠加处理显示在了同一张照片上,并迫不及待地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上。

尽管南极是个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但是,在和我们的邻居——进步站和巴拉提站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国籍和信仰不同,但大家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进步站曾在他们站区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迷你足球场,邀请我们参加足球赛,我们也组织了篮球赛和乒乓球赛,邀请进步站和巴拉提站参加。遇上特殊的日子,比如4月12日——俄罗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所设立的“加加林日”,5月9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我们都会收到热情的邀请,前往进步站聚餐,温暖的节日氛围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窗外的寒冷。

仔细想想,不同国家的南极科考站之间相处得其乐融融,其实是各种条件客观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各国选派到考察站的科考队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大家都有着放下偏见、与人和睦的基本觉悟:其次,南极孤立无援的艰苦环境,让大家都明白抱团取暖、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在荒无人烟的南极,大家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站与站之间都没有围墙和栅栏,甚至连大门都不会锁,“在南极,推门进来都是客”。

熬夜拍摄极光的我一觉睡到了正中午,拉开窗帘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和前些天一样,外面光线很暗,只有地平线附近有些暗淡的光,那是太阳在地面下投射过来的余晖。今天是正式进入极夜的日子,可这时我才发现,这一个多月以来,自己就像泡在温水里的青蛙,已经渐渐熟悉了夜长昼短的环境,而所谓“正式进入极夜”,也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变化。就这样,极夜降临了。

/梅莉

朋友小马一大早就晒他养的牵牛花。枝枝蔓蔓地爬在他搭好的网格篱笆墙上,一朵朵玫紫色的花,开得素朴乖巧,却又艳丽无比,“其藤楚楚,其花娟娟”,其叶翠翠,真是“风致嫣然”,看得人神清气爽。

于是想起与谢芜村的俳句,“牵牛花啊,一朵深渊色”。

“深渊色”在日本是指蓝色,因为牵牛花的颜色是层层递进的,看上去如临深渊,神秘莫测,“深渊色”无疑最生动形象。所以,这首俳句流传到今。

就像莫奈痴迷画睡莲一样,国画大师齐白石喜欢画牵牛花,曾画过上百幅牵牛花。而他喜爱牵牛花的原因始于他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友情。那是上世纪20年代,齐白石在绘画上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尚在摸索阶段。但是,他坚信艺术是相通的,于是,在好友的引荐下慕名去拜访梅先生,寻找灵感的突破。梅先生酷爱养花,家中有数百种牵牛花,他解释说因为此花还有个名字叫“勤娘子”,有借物明志之意。齐白石当即也成为牵牛花的拥趸。从此,他开始画牵牛花。据说当他画完牵牛花系列之后,事业上就开始牛起来了。所以,牵牛花还是大师的幸运花呢。

以前追剧《甄嬛传》,里面有个场景也说起过牵牛花。夜间出来散步的果郡王与甄嬛偶遇,见甄嬛很喜欢牵牛花,就一起谈论起来。甄嬛说她儿时在野外田间常见这花,叫“牵牛花”,因宫中很少见到,所以很是惊艳。果郡王说因为它的别名叫“夕颜”,是很薄命的花,所以宫中的人是不会栽培的。其实,果郡王说错了。牵牛花的别名叫“朝颜”,“夕颜”是月光花的别称。月光花是纯白的,傍晚花开,凌晨花谢;而牵牛花则有各种鲜艳颜色,感觉生命力旺盛多了。《源氏物语》里有个美丽女子就叫夕颜,深得源氏公子喜爱,果然红颜薄命,在凌晨莫名死去。

牵牛花生就一副小巧精致的脸,有的周围还晕一层白边,中间又有一点留白,特别文艺范,所以咏牵牛花的古诗很多。但我最爱秦观的这句,“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写出了牵牛花的别样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