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游南三联岛》周立波

《游南三联岛》周立波

发表时间:2020-11-26

【www.qg13.com - 情感岛语录】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南三联岛》周立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南三联岛

周立波

不久以前,在一个温暖的日子里,我们游历了南三联岛。

岛在湛江东面的近海,上午九时,从广州湾的旧码头搭上登陆艇,我们坐在甲板。海里有风,略带凉意。一望深蓝的水面,有几只木船,扬起黄褐色风篷,悠然地无声地移动。对面靠左,在目力能及的地方,依稀显露的黑沉沉的一线,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启碇以后,小艇渐渐发挥积极性,越走越快了。机舱里,马达发出跟普通轮船一样的热闹的声响。波浪不大,船身一点也不颠簸。约莫一个钟头的光景,我们就看见了岛上的碧绿的林带和雪白的沙滩。水手们一边用绳尺测量海水的深浅,一边把船慢慢地驶近沙岸,随即放下船头的搭板。大家跳到岸上,横过沙滩;公路上有一辆卡车在等待着。人们纷纷上了车。我正患伤风,李立同志要我坐在司机座舱里,另外有位同志跟我坐在一起。车子前进时,承他一路介绍岛上的情况。他说,先前的南三是一个贫瘠的荒岛,树木稀零,淡水奇缺,粮食产量低,居民吃不饱。民间有句话,“有女不嫁南三仔”;只隔一条狭窄的海峡,陆上的姑娘昌不肯到这里来的。现在,这十一个互不相联的小岛,除特呈岛外,都联成了一片。气魄宏伟的勤劳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了移山倒海的威力。他们筑起了十四条长长的海堤,把九个小海从大洋截开,使它们变成几万亩良田,平整地种水稻,插红薯;低洼处蓄积雨水,来灌溉田土,供人饮用。现在,南三岛已经是个富庶、美丽的地方。

车子驰过一段略低的大路,两旁是平阔的水田。同座说:“这里从前就是海。”

车子“飘”过了“海峡”,在铺满黄沙和衰草的路上继续往前跑。沿途惊走了好多鸡鸭。一群毛羽灰黑的阳江鹅看见车来了,边躲边叫,其中有只大公鹅威武地把颈子伸起,嘎嘎地大嚷,声音压倒了它的同伴的合唱。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池沼里结成整齐的一片,从容地游走,讲解的同志说,这是北京鸭;它们从冰天雪吃青草,忽然听见背后发出一种稀有的,越来越近的音响,它回赛一赛脚劲,但由于肚子太大,脂肪也过于丰富,才跑一小段,只得认输,拐弯闪到水田里去了。广东三鸟多,在这条路上也看得出来。广东的牛大都壮实,可见饲料是足的。

一畦畦红薯的翡青的叶子,有的封了垅,开着蓝色的喇叭花;有的才插下。在这岛上,跟广东其他的地方一样,一年到头都是无霜期,都宜于栽种,只要有水、有肥、有足够的劳力。

红薯土和蔬菜园的四围土埂上,蓄着仙人掌,据说是当作篱笆,防止猪牛践踏作物的。

到达一段低洼的湿地,这里从前也是海,人们正在用木头垫高路面,车子只好停下来等待。李立同志说,“我们走路吧。”大家就弃车步行。穿过一片木麻黄丛林,我们到了灯塔公社的办公楼。这楼有两层,是用木麻黄造的。走上不陡的木梯,来到二层一间长长的大房里,我们分散坐在木椅子和木凳子上面,一痊赤脚姑娘一连端出三大盆花生。我们这起人,无论男和女,因为走了一段路,对待花生都表现了异常的热情。随后,赤脚姑娘又端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来。

吃罢饭,大家就座。区委有位同志挂起一幅画在白布上面的地图。手指挂图,他殷勤地运用好多数字来介绍岛上过去和现在的景况。岛上的党的区委会领导着三个公社。原先,这里怕旱怕风也怕沙。四周被水包围的一片片土地,却缺乏淡水。挖井很困难,掘浅了,没有水,打深了,沙壁会塌。现在,人们堵起九个海把它们变成了九片小平野;在低洼地方,社员们筑堤蓄水,造成水库,灌田饮用和养鱼。

岛上风多。1954年秋天那次十二级台风,给人们留下可怖的印象。台风一起,飞沙走石;吹断的树木到处乱撞;房屋的顶盖飘上了天空;人畜也死去不少。而海滩的流沙,凭着风浪和潮汐的推力,成年累月往里边移动,淹没近海的村庄和田亩。

三种灾难,多少年来,岛上的人们都无法抵御,只好把它们归于天意。

解放后,党和政府发现了木麻黄这一种宝树。

木麻黄、相思树和大叶桉,同是炎州速长的坚木,防风的能手。木麻黄尤为珍贵,这种树木容易种,把它随手插在沙地里。十株准有九株活,而且长得快,三五年可以成林。它有一个怪脾气,喜欢海边贫瘠的含碱的沙地;如果把它插在不长庄稼的荒滩,它会一股劲地往上长。要是优待它,邀请它到好的土壤去安家,它倒懒洋洋地不肯长,几年都保持萎靡不振的原来的样子。几年以来,南三联岛的人们在环绕全岛的荒沙地里,种了四千三百万棵木麻黄。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一条宽阔的、稠密的林带。它不但能够防风,沙灾也给消灭了。潮水推搡着海沙往岸上奔带。它不但能够防风,沙灾也给消灭了。潮水推搡着海沙往岸上奔袭,碰到新来的木麻黄硬汉,只好站住脚;风浪卷起的第二批沙子,又被第一批同尖所阻挡,只得也往海里撤,把海水挤开,占住它让出的地盘。三年前,挨近海水栽了木麻黄的地方,到如今,沙滩加宽了一百米左右,又能栽种木麻黄。从前是沙淹回航;黄昏时节到达了湛江。

相关知识

《乡情绵绵游名园》周沙尘


乡情绵绵游名园

周沙尘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其特点是将“诗情画意”融贯在园林之中。它的思想情趣,主要是标榜“清高”和“风雅”。这种封建地主和文人画家的阶级情调,之所以能寄附在园林建造上,是由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才华和辛勤劳动,才体现出来,才有这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于江南,苏州尤为突出,可以说是中国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保存下来的私家园林,至今还有二百多处,真可谓园林名胜,星罗棋布。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而且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世界地位。可是,在过去长期封建社会中,名园别墅只是孤芳自赏,既不广泛称颂传播,更不接待游人。随着世家兴衰,私家园林自难好好保护。所以,苏州园林虽历史悠久,却送有兴废,直到解放后,园林回到人民手中,才开始有计划地改建修葺,遂使历代名园又复重丽。

去年中秋节前,《海内外》主编尹先生命作小文,介绍一下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为“一个美丽的城市”——苏州。苏州是与杭州齐名的风景区。作为古城苏州却早于杭州,远在春秋时代,苏州就作过吴国的都城,那时的杭州还只是吴越争霸的地方。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杭州始设县治,名叫钱塘。今天,苏州园林蜚声于世,并敢与“天堂”媲美。我想除了人言苏州,必道园林之外,而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苏州,不是我的祖籍,但是,在解放战争年代,我和苏州人民却有过一段共呼吸的岁月。这些日子为我留下了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的感情。解放后因客观上没有条件,三十年中几次想去苏州探望老朋友和游览园林胜景,终于没有机会成行。这次应尹先生之约,决计作一次旧地重游。启程之夜,适逢中秋佳节,思绪中忽然滑出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到了苏州,有位老战友好像猜透了我的心事,安排我住在“乐乡饭店”,这无意中又加深了我一层乡情。晨起,凭窗远眺,正对人民路的北寺塔,矗立空庭,白云缭绕,绿树依附。这景色立刻使我记起了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评价。他说:“我走到哪个园子,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刻,我还没有走进一个园子,眼下不也是一幅完美的风景画吗?人言苏州景色秀丽,真是名不虚传。于是,我想叶老对苏州名园的评价,足可深信不疑。

可是,现在苏州开放着如画般的十五处游览点,而我事先缺少准备,没有读读计成着的《园冶》一类造园技艺的书,苦于不知先游哪个园子好。幸承乐乡饭店的服务员指点,懂得了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座园子有代表性,可以先游。这四个园子可以说综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诗文、园艺、书法等特点,又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精华,分别始建于宋、元、明、清,都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各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已由国务院明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园子,在城南三元坊附近。五代末,曾是孙承佑的别墅。后来败坏。北宋中叶,诗人苏舜钦(子美),临水始建沧浪亭,辟为园林。南宋建炎年间,成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住宅。

沧浪亭面积十六亩,一走进这个布局以山为主的园子,顿觉古朴幽静,富有山林野趣,又是身在画中了,你瞧!它外临清池,装点以曲折回廊。门前设桥,渡桥入园,对面便是隆然高起的假山,上面古树成荫,你还未深入园内,忽有一派引人入胜的感觉。

上得山去,石径盘回,林木森郁,若竹被复,自然是苏州名园中山景较佳的一处。环山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在翠玲珑一带,小馆曲折,小屋三间绿窗环围,前后掩映竹、柏、芭蕉,取苏子美诗“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环境清幽,虽是人工创造的意境,确是美妙的图画,无容争议。

园门西侧的“藕香水榭”、“闻妙香室”、“瑶华境界”等处,自成院落,并无对称,但又是一幅幅图画在眼前展现。当我登上“看山楼”时,从窗洞中回顾“沧浪亭”,只见密林广厦,如藏深山丛林之中。此刻,我深深体会到“近水远山皆有情”了!

下午游兴正浓,饭毕稍休,即往位于园林路上的狮子林。这个园子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憎天如禅师为他的师父中峰禅师所建。初名狮林寺,后改菩提正宗寺,亦称狮子林。园在寺的北侧,早日是宋代的废园,多竹林怪石。它的得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因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为了纪念他,以他住持的地方命名。明洪武初年画家倪瓒(云林)曾作狮林图。故后人据此认为狮子林的假山设计,系出自愧瓒一人之手。其实不可全信,据苏州府志记载:朱德润、赵善长、徐幼文等也参与了设计。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下,先后几次来游,回去后并在圆明园内仿建了一座狮子林。相传乾隆曾在园子里的一座亭子内眺望园景,因有所感,兴书“真有趣”三字,留作亭子的匾额。有位随从大臣认为“不雅”,请求把其中的“有”字赐给他,弘历敕命照办,于是匾额只留“真趣”二字。此亭此匾,至今犹在,并已整修得富丽堂皇。

狮子林初建时范围狭小,原是僧众谈禅静修的处所。建筑物不多,也较简朴,以石峰奇巧,竹树荫森见称。明、清两代屡经修建、扩建,解放后又大力整修,现在全园总面积约15亩,以假山洞壑著称,外望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洞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边游边看,你将发现全国结构紧密:东南多山,西北多水,长廊回绕,曲径通幽,峰峦峻奇,楼台隐现,它在苏州名园中又别具一格;

狮子林虽有自己的个性,但同样有名园“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的共性。以湖石垒成的玲珑峻秀的假山,无须目睹,你只要听听那些以物命名的山名,无一不是独立的人工图画。什么“含晖”、“吐月”、“玄玉”、“昂霄”种种,足使你愉悦地神游一番。更有甚者要数诸峰之首的“狮子峰”了。石洞盘旋,上上下下,时而曲折,时而幽深,给你的感觉越走越远,宛如迷宫,飓尺之间,可以看见,却无尽头,只有循山路徐行,方可顺利出洞。洞与洞之间,景色各异,相传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整个假山,无数奇峰巨石,一律高踞于空洞之上,百年古树扎根盘绕在石缝之间,构成一幅幅“完美的图画”,百看不厌。

入园,到处可见体形俯仰多变的石峰石笋;池中假山,一侧水洞,复以假山跨涧相连,修竹阁跨涧建造,真有无穷妙处。从指柏轩往西是古五松园,它的南侧临池建造着“荷花厅”和“真趣亭”,是园中主要观景赏荷的地方。西行沿石肪北部长廊可登“暗香疏影楼”。自荷花厅到这里,东西横列的一组建筑,虽说层次不显,倒也有不少独自为图的画面。#p#分页标题#e#

问梅阁、双香仙馆、飞瀑亭等景在园子西部最高的土山上。阁与飞瀑亭之间有涧谷垒石递落,阁顶有水柜蓄水,沿洞谷流注池中,形成人工瀑布,这是苏州诸国中仅有的造景。问梅阁在瀑布的南面,阁上悬匾:“绔富春汛”,阁前梅树多株;阁内窗纹、器具、地面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内容也都取材梅花,使你身临其境,到处可以“问梅”!

再沿墙循廊南行,为“双香仙馆”,折而东进是“扇面亭”。亭后留小院,布置竹石,宛如一幅小品画。园东园西还有不少画面,一看便觉颇见匠心。如修竹阁附近的小赤壁,垒黄石成拱桥,模仿壁岩溶洞形状,颇为接近自然,是园中垒石颇为成功的一处。又如立雪堂,小院中垒砌湖石,状如“雄狮”,像“牛”、像“蟹”、像“青蛙”,无不逗引游人喜爱。

由立雪堂回到燕誉堂出园,我的脑子里深深留下了景景画意的印象,更增添了游兴。

走出园子,挤在不绝的游人中间,听得有人谈论,网师园中的一景,殿春移仿建为“明轩”,将远渡重洋,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去落户。于是,我就直奔带城桥南阔家头巷网师园去。它的后园门在葑门内友谊路上。这座园子早日是南宋史正志“万春堂”旧址,时称“渔隐”,后荒废。清乾隆年间,官僚宋宗元在此建园,意欲隐居为渔翁,标榜“清高”,借原来“渔隐”之意,更名同师园,故而得名。清代洪亮古以园为题曾赋一律,诗云:“太湖三万六千顷,我与此君同枕波;却羡水西湾子里,输君先己挂渔蓑。城南那复有闲裹,生翠丛中筑数椽;他日买鱼双艇子,定应先诣网师园。”

网师团虽有七百多年历史,几经兴废,破坏严重,到解放前,已散为民居。公元1958年始由人民政府加以整修开放。后又多次修整,起颓兴废,删除杂芜,又扩建了梯云室一区庭院和冷泉亭、涵碧泉等景,才使名园焕然一新。

网师园的面积只有八亩多,园子虽然不大。但山水花木布局相宜,亭台楼阁结构缜密,总体平面分三大部分:由较多的建筑物,组成庭院两区,主要是供国主享乐生活之用。南面的小山丛桂轩、蹈和馆和琴室为一区,是作居住宴聚的小庭院;北面以书房为主的一区,是由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殿春移等庭院组成。园子的主要景区则是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配以花木、山石和建筑。这样的布局,既宅园分明,又紧密结合,使整个第宅园林的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化整为零,境界各异。正如廊下补壁之碑刻所记:“地只数亩,而有迂回不尽之致,居虽近裹,而有云水相忘之乐……”

次日,赶前吃过早餐,匆匆走出乐乡饭店,径向苏州最大的名园——拙政园走去。国在楼门内东北街,始建于明代中叶(十六世纪初),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园址原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占寺地营私园,从此成了官僚的别业。以后,又从官僚地主的私园变为官署,复散为民居,屡更园主,多次改建,解放后才进行了全面修整和扩建。现在全国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原“归田园居”)三部分,总面积62亩。王献臣造园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国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的一席话,命名“拙政园”。

据明代文征明(衡山)着《王氏拙政园记》、《拙政园图》记载,拙政园旧址是一片积水弥漫的洼地,建园之初,园内建筑物只有一楼一堂和八处亭轩;而茂树曲池,水木明瑟旷远,自然风光却不坏。最初园子的形成和明代大画家文征明是分不开的。现在园子里的“拜文挹沈之斋”,就是为纪念衡山先生和沈石田两位大师而兴建的;现存的遗物遗咏也不少、从东园入门,便可瞧见一株虬枝的紫藤,前置石碑,上书;“文衡山先生手植藤”,虽历时四百多年,却老而弥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有口皆碑的书联,也是衡山先生手迹。可惜,我来时近深秋,既看不见暮春紫藤繁花齐放,也听不到炎夏蝉噪一时。我虽有些儿惋惜,却仍饱览了融贯全园的诗情画意。

拙政园的特点是以水为主,有聚有分,尤以中国为代表,水的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中园又是全园的精华所在,面积十八亩半。我从东园的“术香馆”西行,横过一带花窗长廊,到达“倚虹亭”,中园景色大体在望,临水建造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很有江南水乡特色。踱过石栏小桥,就到“远香堂”。这是中部的主体建筑,怀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四周长窗透空,环观四面景物,如同观赏长幅画卷。堂中陈设精雅,放置四时鲜花盆景,若当夏日,自然荷风扑面,清香满堂。取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以为堂名。恨我栅栅来迟,“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早已香消殒灭!不得一见,诚谓憾事。

出远香堂,循短廊,过“倚玉轩”,只见他水分出一支,南流直至墙边,再折西,就到小飞虹,东西方向横跨水上。这是苏州诸国中唯一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荡漾,宛若飞虹,因而得名。

过小沧浪水阁往北,有假山一座,由这里沿地过小桥,就到了旱船。它的下层叫“香洲”,取《楚辞》“采芳洲之·杜若”的诗情;上层名“征观楼”,楼中有大镜一面,映着对岸“倚玉轩”一带景物,扩景深远。这种虚实对比增加景深的手法,对爱欣赏含蓄书画的游人,应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拙政园开阔疏朗,明静自然的图画,比比皆是。你看,西园的“留听阁”,阁名取唐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阁前有平台,两面临池,池中植荷。“扇面亭”的题额“与谁同坐轩”是取用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词意(见《点绛唇》),一看就会使你意识到这位空虚的诗人,孤高到只有明月清风才能为伍。其实,引申到园林中,确也不失“风雅”。批把国北侧云墙上的园洞名“晚翠”,从洞门南望,以嘉实亭为主体构成一景;从批粑园内透过洞门北望,以雪香云为主体又构成一景。总之,拙政园处处景色自然,处处是精美的图画,其特色有着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格。

从拙政园出来,肚子有些饥饿,为了抢时间,随意买了一包著名苏州糕团,内有五色方糕、猪肉大麻糕之类,边走边吃,赶车赴阊门外田园马路。

同车有位旅游迷,也是从拙政园来。他好像察觉到了我游园子的偏爱,随便攀谈起来。他说:“我不止一次游留园,每次总不放过以‘涵碧山房’为主体的中园。它前有荷花池,另三面都有重叠的假山。东有‘观鱼处’,西有‘闻木犀香轩’,北有‘自在处’、‘明瑟楼’,假山高处还有‘叠翠’,这一带有山有水,有龄高数百年的古树,是一幅绝好的山水画。”他一说完,我毫不怀疑,不知何时这位旅游迷,的确定察到了我的秘密;游名园,我单爱看富有画意的景色。我觉得这会使我的乡情长远萦回脑际。#p#分页标题#e#

谈笑之间留园已到,这位素不相识的游伴,自荐做我的向导。尚未入园,他的话匣又开:“留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时称‘东园’,光绪初年改称‘留园’,占地五十多亩,大致分为四个景区:中部是涵碧庄原有基础,经营最久,以山水见长,明洁清幽,峰峦怀抱,是为全国精华所在;其他三部分是光绪年间增建的,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叠楼,曲院回廊;西部为自然景色;北部是田园风光。四区景域的建筑,大部分以曲廊系束,廊长700多米,依势曲折或盘山腰,或穷水际,通幽登壑,蜿蜒相续,使园景显得堂奥纵深,变幻无穷。”说着说着,向我做了个手势,“你自己去欣赏吧!”他疾步进了园子。

我尾随其后,经过曲折的长廊和小院两重,到达古木交柯,粉墙花窗立即映入眼帘。从漏窗北望,山池亭阁在花树丛中若隐若现。从古木交柯西面空窗望去,绿荫轩及明瑟楼层次重重,景深不尽。即使是一鲜半爪,画意依然浓郁。

北行,绕过明代精工雕刻的牡丹花坛,进人“五峰仙馆”,已置身东区景域。五峰仙馆俗称捕木厅,是全园最大的厅堂,高深宏敞,富丽堂皇。厅前院里奇峰屏立,花木交柯;厅堂后院回廊花径,迤逦多姿,实为江南厅堂建筑的典型。

东行,有三个曲折恬静的小院,“鹤所”居前,“揖峰轩”、“还我读书处”在后。再往东,为“鸳鸯厅”。鸳鸯厅精美华丽,峰环四周,小院空间,配置湖石、石笋、翠竹、芭蕉,幅幅画面,层出不穷,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品。

鸳鸯厅正北,是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雄峙居中,瑞云峰、同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是苏州诸园中湖石峰最高者,相传是明代东园旧物。

到达西部的北面,即为土山,是留园的最高处,原可远借虎丘、天平、上方、狮子众山及西园等处风景。山上枫树成林,深秋红叶与中部银杏相映,色彩绚丽。酉部北面是平地,南面山下有小溪,尽头的地方是“活泼泼地”水轩。从“又一村”到这一带,是一派山林田园风光。

当我复经“绿荫轩”走出园子,我想着留园各庭院的特色,它通过有节奏的空间联系,使园景富于变化和多样,景色各异,形成了这特有的古典园林艺术体系。特别是它在遭到浩劫之后,又复重丽,真是民族之幸!我的绵绵乡情又平添了几许自豪的色彩。还有那耐人寻味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园林优点自成一格的恰园,以及江南名刹戒幢寺的西园和如在白银世界中的灵岩,虽会使我心旷神恰,也没得时间,只好割爱。

然而,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不能不去。因为东坡居士早就有言在先:“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虎丘原名海涌山,在城西北,已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春秋时(约公元前500年),为吴王行宫。吴王夫差把他的父亲阖闾葬在山中。当时征集十万人为其父建造坟墓,临湖取土,用水银灌体,金银为坑。传说,葬后三天,“有白虎踞其上,故日虎丘。”

虎丘风景优美,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不少遗迹。现存的还有37处,加以许多历代传说故事,所以,虎丘中外闻名。解放后,遍山绿化,使它充满了古朴清新的气氛,真是风景秀丽,野趣无穷。散步盘桓,乡情平添。

上到山上的最高一处建筑物——致爽阁,凭着后窗望去,远近群山罗列,耸翠堆蓝,仿佛一幅山水大画屏,大可欣赏。眼下那大地郁郁葱葱,田畴平直似锦,岂不更耐人寻味吗?苏州景色,恐怕也没有比这更赏心悦目的了,我的游兴也尽止于此。

初游三峡


蜀之江阔,沃地千亩,百里雪而缀于墨翠之中者,夔州橙也,橙之甘,日啖百而不厌!遥观白帝之孤,柏深杉蔚,俨然矮着,俱无证于古书之表。

三峡之大观,当数夔门之险。船行数里,水道突狭,飞岩跌宕,层峦并起,万山矗立,险峰齐聚,奇岩怪石纷呈跌至而览不尽,百丈绝壁垂立,苍松横生,怪洞悬棺,高峰萦雾,疑是仙镜。古炮直指峡弯处,可狙敌于百丈之外,水底数万兵甲古魂,威慑震撼之余,胆寒而屏息,船至狭口,碧波激荡,涌流暗动,似御风而飘飘然,真可谓绝世雄关矣!然堵坝尚彰此险,不堵坝岂能不骇然乎?

瑶姬姿之绰约,立于半月巅峰之间,水中倩影,妖娆永存,朝云而暮雨,万古之流淑。巫山十二神女,姿态娇媚,仰慕心切,虽生爱怜,可远观而不可秽之。

秭归之峰,连绵而瘦长,故里人家,今不知何处;两岸猿啼,不闻所往;江水漫岩,险峰之间,陋屋散落,使屈相、昭君观之,无不涕泪沾襟。

呜呼!拦新坝而求流远之计,锁古道而谓险筑之危,然千年古魂,所升数十米水尽掩之!而古韵有何来?虽江山如画,流转止境,终未能神交古之才子佳人,实属遗憾之余,余等决意不过大坝,去秭归,至夷陵,断然终了三峡之旅。

漫步君山岛


君山岛,一个美丽的名字,一片被八百里洞庭碧水环抱的世外桃源,一方被世人赋予了太多爱情浪漫色彩的圣洁之地,一脉令世间多少痴情男女为之神往的恋爱净土

初夏时节,当北方的绿还在浅笑低语之时,与友人一起踏上了这片位于烟波浩渺洞庭湖中央的神奇小岛。因为还没到南方的雨季,所以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可以一路驶上小岛,虽说少了几分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划船吟唱的诗意,但有机会看到那一望无际随风摇曳的鲜绿色芦苇,还是让我多了些许意外的欣喜。

这里的天是纯净的蓝,这里的云是纯净的白,这里的芦苇是纯净的绿,蜿蜒流转在芦苇丛中的湖水是如此的清澈幽静。君山岛与岳阳楼隔洞庭湖水遥遥相望,茫茫的碧水之上,由十二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组成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形容她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在秋夜月光之下,远远望去,静谧的洞庭湖水就如一面青铜磨成的平镜,月光朗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美丽神秘的君山岛就如一只青色的螺壳静静地卧在白色银盘的中央,此情此景不禁让这位着名的文学大家为之陶醉,为之倾心。

君山原名洞庭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上顶。后来因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身于此地,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湘夫人,所以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还记得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女。君山岛就像在诗中所写,片片白云之上杨贵妃生活的仙宫,到处是如纱的轻雾迷蒙婉转,片片的湘妃竹青翠欲滴,棵棵香樟树飘散着淡淡的清香,绿油油的茶树与盛开的各色花朵倒映在碧水之中,恍若人间仙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到君山岛,《诗经》中的佳句便不禁脱口而出。在我眼中她像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恰李延年曲中所唱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蓦然独立的绝代佳人,又若曹植笔下那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如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的洛水女神,也或像风吹衣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美女杨玉环。在茫茫的绿波之上,在薄薄的雨雾之中,她轻披一袭清纱碧衣,明眸流转气若幽兰,分外的清柔雅致妩媚动人,如果用蕙质兰心来形容她或许不为过吧!遇见这样的女子,恐怕世间没有哪个男子再舍得将眼神移开吧?

记得有人说过,没有文化的风景是苍白的,就像一本只有华丽封面的书。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君山岛更让人神往的地方还在于她那颗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心,就像《上邪》中那位痴情女子唱出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之誓言!如若不然,那沾满斑斑泪滴的湘妃竹又怎能千百年来郁郁葱葱;如若不然,那柳毅传书的水井又怎能永不枯竭;如若不然,那一汪碧水的同心湖上又怎会有恩爱的鸳鸯相伴相依;如若不然,那长长的定情桥上又怎会留下无数情侣缠绵留恋的足迹

透过车窗,我们的眼睛正贪婪的享受着这一望无边的绿野,突然在远方发现了一大片的红色,像是燃烧的火又像是傍晚的霞。走近一看,原来是正在拍摄婚纱照的一对新人,身着雪白礼服的男孩正与女孩甜蜜的依偎在嫩绿的芦苇丛中,女孩子那鲜红色的晚礼长长的摇曳着飘向远方导游告诉我们,每年都会有许多对要结婚的恋人专门到此地拍摄婚纱照,也许在爱情岛上记录下生命中最美的时刻,让这片爱情岛见证海枯石烂、地久天长的爱会别有一番深意吧!

爱情是人类最炽热最浪漫的情感,对于爱的忠贞不渝千百年来被人们永远的称颂与赞美。君山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爱情岛,是因为岛上多了为爱情而流泪的湘妃竹,多了为爱情传书的柳毅井。一悲一喜的两个爱情传说赋予了君山岛别样的风情,也寄托着世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相悦长相厮守的美好爱情愿望。

上古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五帝之一的尧把皇位禅让于舜,但又担心他能力不够,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定下三年考验期,不行就换他人。这两位妃子发现舜不仅极为善良,而且很有统治能力,为此爱上了他,并忠心扶持他执政,使舜成为上古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个帝王。然而,不幸的是舜在巡视南方时,竟病逝于湖南的九嶷山。娥皇和女英闻听不信,一路寻夫,到达洞庭湖后终于得到准信,她们悲痛欲绝,投湖而死。后人为纪念她们对爱情的忠贞,把他们尊为湘君,并在岛上专门修建了湘妃祠和二妃墓。

毛泽东在《答友人》诗中曾写道: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在青草依依的二妃墓前长有斑竹林,用手轻轻抚上一棵斑竹,在那青翠欲滴的竹身上,布满了二妃用带血的眼泪染成的紫裼色斑点,就像点点离人泪,耳畔仿佛又听到了她们凄婉的哭声。一阵清风吹来,浓绿的竹叶纷纷随风而舞,那颗颗泪滴也若潸然而落,多少的柔情多少的不舍,都化作这万般伤痛的泪痕永远地留在这里。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斑竹是有灵性的,如果将它从这里移到别处,斑点就会消失,如果再移回来斑点又会重新长出。不管怎样,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们相信爱的力量足可以改变一切。

流泪的湘妃竹在世人心中永远铭刻爱情的忠贞与遗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伤痛之余,忽然想到也许恰是这种不完美才让爱情多了别样的魅力。从古至今,从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帝王到平民百姓,从王候将相到布衣草民,多少的缠绵的故事与爱情有关,多少与爱的生死离别如星辰般永远闪耀在历史的上空。曾记否,马巍坡前唐明皇面对杨贵妃玉颜空死处那血泪相和流的悲痛欲绝;曾记否,李夫人离世后一代汉武大帝的朝思暮想;曾记否,董鄂妃的不幸罹难让身为九五至尊的顺治帝万念俱灰。不知道,如若吴三桂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否中国历史会被改写;不知道,如若唐婉没有看到沈园墙上的《钗头凤》她会不会与赵士程恩爱白头;不知道,如若纳兰性德不为情感伤,是否还会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千古佳句;不知道,如若曹植能与甄妃喜结连理我们今天还能否再唱《洛神赋》

踩着阳光透过嫩绿竹叶间的彩色斑驳,一对对情侣在亭亭玉立的斑竹前虔诚膜拜。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也许二妃以生命为代价追寻爱的不离不弃才是湘妃竹被赋予无限生命的源渊。还记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凄婉;还记得,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双双化蝶的绚烂;还记得,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万里长城的悲壮;也许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得是花心公子欺骗痴情女子的美丽谎言,若两情久长时,又怎能不愿朝朝暮暮!

相对于湘妃竹的传说带来的爱之伤痛,我更喜欢那岛上柳毅传书井的故事,比翼双飞的爱情圆满结局则为世人所共同希冀。在唐人陈翰所编《异闻集》中讲道:公元七世纪时的唐高宗仪凤年间,苏州城里滚绣坊有位名叫柳毅的书生进京赶考,可名落孙山。返家途中,在草原牧场上看到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在牧羊,但形容憔悴,娥眉颦蹙,几经询问,才知道该女子乃太湖洞庭龙君的三公主,因受尽丈夫泾河龙王二儿子的欺凌虐待,最后被贬到草原放羊。但身在异乡客地,无法让数千里外的父母了解受迫害的苦情,得知柳毅来自家乡太湖之滨的苏州,便托他鸿雁传书,柳毅表示定当竭尽全力去送信。

经历千难万险的长途跋涉,柳毅终于来到君山岛上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桔树下,取出龙女所赠的绢带在树上擦拭了三下,大桔树竟然摇曳起来,一会儿,湖底龙宫侍者带了虾兵蟹将出来迎接。问清原由,侍者便引导柳毅由井入水,进入龙宫见到龙王洞庭君,讲述了龙女所受虐待之事,龙王遂率众兵救出了小龙女。为表感谢,龙王欲把三公主嫁给柳毅,却被柳毅因家中有妻而婉言拒绝。后来几年间,柳毅几经波折,先是被摊官诬陷受到牢狱之灾,接着妻子重病身亡,后来续弦妻子在难产中去世。就在柳毅寂寞孤独、缺少人生知音之际,龙女装扮成良家小姐,托媒提亲,最后两人喜结良缘。柳毅与公主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庙。凡过往洞庭湖的人都要进庙烧香,祈求平安。

如今,在柳毅井上还修建了像情侣一样依偎在一起传书亭,白墙红柱蓝瓦的两亭连为一体,组成双顶鸳鸯结构,象征柳毅和龙女的动人爱情。在井旁的空地上,一棵红绿叶子相间的大树下,矗立着两位主人公的巨大雕塑。柳毅身着官服,双手抱拳,眼神中透出善良与坚毅。小龙女身着轻柔的长纱裙,右手侧身揽一竹简,双眸含情的凝望着心上之人,几只可爱的山羊慵懒地跟随在她的身后。我深情看着这两位恩爱的才子佳人,突然想到小龙女深深爱上的也许正是柳毅的善良,善良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善良也让他们为万世后代所敬仰,愿天下善良之人终有好报!

因为爱情的原因,君山岛上的风也是甜蜜的,像情人的手温柔地拔弄着鲜绿色垂柳的发丝。同心湖的四周是层层叠叠、高高低低的绿树和灌木林,淡绿、碧绿、翠绿、墨绿依次排来,红色的花、黄色的花、粉色的花、紫色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开在浓绿的湖水旁,几条金色的鲤鱼在花丛的倒影中欢快的嬉戏。斜倚在小桥上的木栏之上,望着桥下脉脉的流水,忽然觉得时间仿佛凝滞了一般,多少往事多少的忧伤,祁望随这一泓的春水而去,只愿岁月如这般的静好!

一阵清风拂过,空气中顿时弥漫着如青草的淡淡香气,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呼吸,想将这种感觉深埋在心底。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湖边香樟树的气味,生活在这里的人家有一个传统习俗,如果谁家里生下女儿,便会在家门口种下一棵香樟树,等女儿十八岁出嫁之时,便砍伐树为女儿做放置嫁妆的衣箱,既有防虫的功效又四季飘香。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儿女眼中的爱情多的是轰轰烈烈的美丽,而在父母心中的爱情则是生活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实际,出嫁的女儿每天在樟木清香的陪伴之下,应该是幸福的吧!

君山岛上的所有一切都能让人感到爱情印记的无处不在,就连这里的湖、这里的桥都有着特殊的名字。走到同心湖上的有缘桥,导游说这是座有灵性的桥,如果情侣双双绕桥一圈便能永结同心,白首不离。还曾记得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上,寻访断桥不断,长堤不长的动人传说,不知是那把在细雨中撑开的油纸伞温暖了皑皑白雪,还是那化蝶的美丽牵引了爱恋的眼眸?总之在情人的眼中,那浓情蜜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瞬间即逝,那牵手相伴的长路似乎又变得如此短暂。侍君终有别,不禁爱怜起那位住在长江头的美丽女子,何时才能与住在长江尾的郎君朝夕相处?不过只要有了那份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决心,长相厮守的愿望便终究能够实现吧!

傍晚时分,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依依不舍得落下,橙色的晚霞染红了西边的云彩,仿佛娇羞少女晕红的面庞那般的迷人。爱上君山岛,不仅因她的清幽静谧、超凡脱俗,更因有了这许多爱情传说所赋予的灵性之美,漫步在青石砌成的有缘桥上,再次凝望君山岛这位美丽的女子,心生多少的不舍。也许走上这座爱情岛的人们都会有这样一份朴素而美好的渴望吧?愿今生得此一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梦桐于2014年11月14日

君山岛全貌

景区门口的刘禹锡的诗

会流泪的湘妃竹

柳毅井和传书亭

同心湖

湖中的金色鱼儿

柳毅与小龙女

有缘桥边

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