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你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他无动于衷?

你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他无动于衷?

发表时间:2020-12-01

【www.qg13.com - 情感说说你为什么离婚】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他无动于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昨天阿娟来到我的咨询室。做完测试量表之后,显示有抑郁情绪伴随着轻度躁狂。

症状从她三个月前打掉第三个孩子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无法静下心来工作。她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让自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在咨询中,她花了很多时间说明自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在心理咨询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案例却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

小红和男朋友相识8年,12年的时候,双方就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13年时见了父母,相处还行。一切都正常奔着结婚去。之后,两个人开始了同居生活,蛮愉快的。

直到13年底,有一天男方跟小红说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虽然心里很爱小红,但那个女人有了身孕,不得不结婚。

小红当时一脸懵,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男方安慰她,跟这个女人结婚只是为了名分,等生完孩子之后就会离婚,并跟她结婚,因为真正爱的是小红。

后来小红瞒着家人,接受了这个在外人看来荒谬的事情。

曾经有两年的时间过着第三者的生活,在这期间男人对她还是有关心照顾。由于男生和妻子不断争吵,最终离婚。

仿佛就像男生之前答应小红的那样,小红顶住亲戚朋友的巨大压力,再次和这个男人一起生活,期待和男人未来的家庭。

后来,小红意外怀孕,当她得知自己有了宝宝时,非常开心和男生说我们有孩子了,我们去结婚吧。

男人却说,当下他的事业正在上升期,还没有钱,不能买房子,没有办法养活她们母子俩。说:“我们年轻以后孩子还会有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先好好工作先赚钱。”,于是劝小红去打掉孩子。

最终,小红被男生劝去医院打掉了孩子,之后男生去医院细心地照顾小红,这也让第一次流产的小红心里面得到了极大的慰藉,相信这个男人是爱她的,只是因为暂时经济上的条件不允许。

当小红出院之后自己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做起了生意,经过一年多的辛苦打拼,确实也赚到了钱,和老公商量着打算买房,结婚。

但在这时候,老公却说希望能拿这些钱做一笔投资,等赚了更多的钱可以买一个更大的房子一步到位,于是小红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约30万交给男生。

怎知天不遂人愿,到下一年年初男人的投资几乎全部破产。于是买房的希望再次成为了泡影。

小红此时已是三十多岁,非常渴望拥有一个家的她,恳求自己年迈的父母为他在这个城市付首付,希望和男人可以进入婚姻。

男生表示房子并非自己买的,这样结婚很像是入赘,无法接受。希望小红再给他几年时间去奋斗,能够去买属于自己的房子。

小红为了让男生放心,在房本上写了两个人的名字。

八月份小红再次怀孕,两人约定年底结婚。

十一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小红路过医院想去做一下产检,发现男人竟带着另外一个女生在医院里。

趁男人不在,小红前去打听,得知此女生意外怀孕是来堕胎的,称男人为自己的男朋友。这事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小红瘫坐在座位上,当男人看到两个女人的一瞬间,又说这是个意外。

这个案例里,小红为这个男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虽然她一直在努力,希望和男生有一个家,但到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幻想。于是,小红决定打掉孩子,抛弃结婚这个幻想,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城市,开始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阿娟让我想到了小红的故事。今天我把这个故事也分享给大家。我们不是去揭开一个一味付出的女人的伤疤,而是我们探讨如何能让生活好一些?

很多女生会有这样的一个心理期望,只要我对他好,他总会感化的,但现实是你的好在他看来可能并不是好。

所以你的感化对他来说可能不值一文,那么他又如何被感化呢?

就像阿米尔·莱文教授所说:

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人对爱情是没有任何付出的,那么不要多想请远离TA。

我一直认为在婚姻中预防大于事后弥补。有很多事情在发展前就已经有所预兆,只是很多姑娘并不在意。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亲密关系中,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一味付出的女人?

01

摆正感情交往顺序

一个相对正确的感情交往顺序应该是:相识-交朋友-有长期承诺-确定恋爱关系-进入恋爱磨合-确定婚姻。

但在我接触的很多个案中,大家的交往方式却是相识-交朋友-确定恋爱关系-进入恋爱磨合-建立长期承诺。

在这个顺序中建立长期承诺往往是被动的,姑娘们为了让这个长期承诺得到落实就一再隐忍,最终一味付出。

02

建立舒适的相处模式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各有不同,这就导致我们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模式是不同的。

当我们刚开始进入热恋期,因为彼此之间的爱还很甜蜜,所以忽略了相处模式中的差异。

一旦进入到磨合期,相处模式的差异便会逐渐显现,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好两人的相处模式就是情侣两个人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处模式的建立首先基于沟通模式。

两个人可以实时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那么一些生活习惯的磨合就容易解决了。

03

建立自己家族的边界

很多结婚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当亲密关系中一方做了一些错误决定,也并非完全来自于个人,还有来自于对家族边界的缺失。

比如男生希望自己的能力惠及家人。当他娶了一个当教师的老婆,他会让自己家族里面的孩子都来找老婆辅导,让自己家庭的边界丧失。

或是自己和妻子事业有成,就开始张罗把亲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自己的小家庭忙碌不堪,即便妻子一味的委曲求全,也并不能使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幸福。

04

拥有适合自己的冲突解决模型

再亲密的伴侣也会有闹矛盾的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

如果一味的批评,指责和抱怨,只能使矛盾加剧,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安全的可解决方案。

最后,对于在婚姻中一味付出的女生,我给你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去钓鱼,它非常努力,认真地钓了一整天,一无所获。

第二天,它又去钓鱼,还是如此。

第三天,它刚到,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大叫:

“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所以,姑娘们,我们付出的,往往都是自己觉得应该给的,而不是对方想要的,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付出往往只是感动了自己。

愿你有能力正确经营好自己的爱情。

点击图片阅读

打开菜单栏【干货目录】,往期精彩内容在等你。

相关阅读

为家庭付出那么多,值?不值?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TA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丈夫却出轨,甚至要求离婚。”

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1,我们真正可以去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亲密关系。为什么叫亲密关系,而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顾名思义,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有亲密感,两性关系自然能维持下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两种结果,离婚和出轨。

我接触过大量婚姻关系案例。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什么叫亲密?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

举个细节,当老婆说想要吃苹果,老公立刻呼应一声,开心的把苹果递过来,这就是亲密。如果是老婆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老公孩子削好苹果,并劝说老公孩子每天吃一个苹果,因为书上说苹果营养丰富,可以补充维生素。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亲密,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幸福流动的感觉。

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自然会感恩每个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如果没有快乐,感恩教育会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把每个人锁在彼此牺牲,彼此消耗的关系中。

2,是什么阻碍了亲密,让中国大部分婚姻都变成“非亲密关系”?

亲密的能力,天然的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发出微笑,母亲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回应,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的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

悲剧的是,中国一代又一代,都在制造孤独婴儿。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原因:过短的产假,不断被家人催促断奶,甚至隔代抚养。现代“科学主义”制造的无谓自坑:科学定点哺乳定点入睡,睡眠训练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当母亲背离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喂养,不能及时呼应婴儿,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就是这么产生的。

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的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尤其是中间的女儿,是家庭中得到父母关爱最少,最无足轻重,甚至被父母厌恶的人。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

3,带着童年的烙印走进关系,女人越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就会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

比如辛苦助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并起诉离婚的温州林女士,法庭上丈夫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在生活细节上感觉被妻子全家瞧不起,这些痛苦感受都被写进信里,林女士却看了跟没看过一样,为什么呢?林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时忙着照顾家庭,没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记了。”林女士的潜意识信念是:我只要不断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维持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林女士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真实的老公。真实的老公从未嫌弃林女士付出还不够多,真实的老公急需情感交流,急需沟通婚姻中的感受。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要。

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流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渴望亲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最终只能外求。

4,付出感给对方带来的内疚,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不幸童年造就的潜意识魔咒,让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于是不会离开我。而事实是,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死亡。若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道德资本到达“道德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气冲天。付出感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可以想像,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若一个家族由“道德圣人”掌权,通常这个家族中,精神力量最弱的孩子会成为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杀,因为他背负了整个家族的扭曲怨气。

5,如果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想像一下,女人遇见商场打折,血拼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哪怕大多是买给家人的东西,这个女人会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大家都知道不会的,女人爱逛街,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同样,当我真心爱对方时,花三个小时为对方准备晚餐,心里甜蜜蜜;当我真心爱对方时,熨烫他的衣服,也是一种享受。当然,每时每刻享受当下,这个不可能,偶尔发发脾气、抱怨几句也在所难免。但整体上,当我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我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如果我体验不到爱的流动,为这个关系做一点事情,都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会期望对方感恩自己的付出,不要离开我,因为我已经为了你,损耗自己很多了。

如果你经常在关系中觉得自己在牺牲和付出,有怨气产生,那么仔细的觉察一下,我的潜意识被什么样的魔咒控制着?不幸童年写给我们的魔咒,是可以解除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不断觉知。一旦发现自己有付出感,就提醒自己,醒一醒,回到内心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当我们能够从潜意识的魔咒中醒来,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为自己创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体验,自然能够建立起亲密流动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是潜意识魔咒里那个随时恐惧被抛弃的孩子。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当我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我无需再去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

那么多的忧伤,那么多的想念


那么多的忧伤,那么多的想念。我该用什么来承载这份沉甸甸的感情,我该如何将这些想念停止不再想起你不再心痛。即使我从来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一个人再演独角戏,但是我却发现当想念成为一种习惯,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那些时光已不再,当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物是人非的时候。我依旧在每次想你的时候,一个人默默的静静的走过我们曾经一起训练过的地方。我竭力的回忆着你训练时的表情,回忆着你英姿飒爽的样子。

即使我知道这种想念是痛苦的即使我知道自己这样子是有多么的傻傻。但是我发现现在这些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所以我无法做到不去想你,即使想你的时候会心痛。

我曾经想努力的把你忘记,但是我却发现刻意的忘记却让这份想念更加的深刻,更加的铭心。我也曾想过忘记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呢,但是我的勇气早已在我给你写信的时候用完了。我想我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忘记你,因为我做不到,我无法原谅自己把你给忘记。

不知道看完信在远方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是喜悦?是激动?还是什么都没有。我多么的想知道,但是我又是多么的害怕知道,我害怕得到的结果会让我伤心会让我难过。会让我对你慢慢累积起来的想念崩塌。所以我选择了不去询问不去打扰。假装着没有过着件事。

生活中那么多的东西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你。每当我看到穿着军装的军人从我旁边走过,刹那间我会有那么一种感觉恍惚那就是你,但是几秒钟过后我就会告诉自己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早已各奔东西,站在了不同的纬度上。从此便不在相遇,从此只剩我一个人的记忆。

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你,不去想关于你的一切。我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关于你的一切,去了解我不曾参与的那段时光。我每天都哼着你最喜欢的歌,穿着我们曾经训练时穿的衣服,或许我觉得自己是疯了可是谁在青春里没做过一些疯狂的事呢,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想念是痛苦的,当然也是甜蜜的。因为那份想念只属于你和我的秘密。我对自己说要加油,等我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我就打电话给你,希望到时什么什么都没有变,你还站在原地。即使我知道似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会站在原地等谁。

悲伤的节奏仍在继续,想念的忧伤依旧。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放我那脆弱的感情和青春。

不管以后的结果是怎样,我想我都无法忘记我曾经对你的感情。我想我也不会怪你,因为我知道这场戏里一直以来都只是我一个人在演。我也不会强求你,因为你只是我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你不知,我也不留。你不留我也不怪,我们就这样像陌生人一样,不再有交集。我会将这份记忆珍藏,留在我的心里直到老去。

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可是他后还是要离开我?


先不要爱那么多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事情,隔三差五地会有朋友向你哭诉:“为什么啊?我对他那么好,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可是他最后还是要离开我?”此时你反问哭诉者,那你可不可以不要对他那么好呢?她说:“我做不到,我爱他胜过了爱我自己。”好了,我们已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她的爱还会有多少生命力?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去爱别人的!因为那样的“爱”没有品质、没有内涵、没有深度!被你“爱”的人终究会被“爱”得窒息或逃离而去!

在你见他第一眼就怦然心动以后,在你克制不住勇往直前的时候,一定要悠着点,一定要给自己留下后退的空间,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所有都敞开给你并不是非常非常了解,或者说并没有对你敞开大门的人。女孩,先不要爱那么多。

在遍地是“帅男”的时代,真的,每个女孩看起来都不简单。在挑不胜挑、眼花缭乱之后是疲倦,是麻木,是感觉短路,是力不从心。陶陶让她的朋友差点误会了,聚会的时候,她领来的男伴隔三差五地换,以为她花心。其实是她没有办法在一个人身上让一份完整的爱固定下来。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新鲜劲一过去,她便兴味索然,感情深入不下去,然后便不了了之。她自己也很惶惑,不是她不愿用心,而是心无力。女孩如蝴蝶一样飞进飞出,但又感觉千人一面。即使有看得顺眼的男人,她也不敢放纵自己投入进去爱,也就是在遇事不顺、心情苦闷的时候,把他们其中的某个人约出来喝喝咖啡、吃顿饭、聊聊天罢了。每一个男友的离开,都无法激起她恋恋不舍的感觉,至多也就难受几天罢了:第一天还痛不欲生,第二天闷闷不乐,第三天买回一大捧薯片大嚼大咽,到第四天就一切风平浪静了。

“如果爱有十分,那么你要控制自己只可给出五分,只有可进可退才是安全的。”陶陶说。在旁人看来,她是一个乖巧玲珑的女孩。来往的男性让陶陶有好感的不时会有,但她一旦确认对方并不配全权托付,便会很小心地绕开“雷区”,让好感只停留在好感之上。一点点爱意,浅尝辄止,是情感空虚时的填充物,在人特别孤寂的时候,这样零打碎敲的感情依靠,也能给她带来某种安慰。

爱一个人,开始不要爱得那么多。当你发现他好到足够你去爱的时候,也要对自己有所保留。一个真正能让你动心的人,一定是个时时刻刻为你着想的人,而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索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