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浮躁粗暴功利,你的爱情就是耍流氓!

浮躁粗暴功利,你的爱情就是耍流氓!

发表时间:2021-04-23

【www.qg13.com - 只对她耍流氓情感故事】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躁粗暴功利,你的爱情就是耍流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仿佛整个中国都在打着“双十一”的名头说事,你不谈双十一,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光棍节”变成“购物节”,变成女人们的剁手节,花多少都不怕,要的就是任性消费,在购物车里加了再说!

但是往往我们会忽略一件事,因为价格低而忘了自己是否需要。

你以为自己真的占便宜了?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例如一件衣服,你并不是那么喜欢,只是觉得勉强可以接受,平时卖100元,现在降低到60元,你觉得很划算,心想这个时机不买就吃亏了,以后可能就买不到了,大不了送给别人嘛。你可能就会购买,但是很多东西等你买了之后却并没有使用,于是很多人开始在朋友圈发着状态说要剁手。

我想说的是,对于不需要的东西、用不到的东西,它的价值实际上为零。还记得断、舍、离嘛!

就比如那件衣服,你一直没穿,哪怕它“双十一”从100元打折到30元,因为它对你的价值为零,你仍然吃了30元的亏。省多少只是“账面数字”,其实死活都是你吃了大亏。你要花心思把它送出去,或者找地方把它束之高阁,占用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思考放在哪里,这个精力,也是成本的一种。

我宁愿去思考“如何能赚更多的钱”,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如何能买到更便宜的东西”上。当然,如果你平时就需要某些商品,就等着双十一降价购买,理性消费,无可厚非。

接着,我们聊聊“双十一”式爱情。

“双十一”式爱情:浮躁、粗暴、功利

双十一购物有三大特点:1、你被大众浪潮裹挟着完成冲动型消费;2、你以为你占便宜了,别人也让你以为你占便宜了,但其实你未必真的占便宜了;3、过了今天你购买到的东西极有可能会被你束之高阁,成了占用空间的“罪臣”。

在现在这种高消费、快节奏的带动下,情感也开始变得浮躁、粗暴和功利。

我们的世界在扩大,交际在扩展,但似乎又觉得这世界很陌生,我们时常感觉很孤单。我们总在预备着不时之需,却没有心思深入了解。熟人越来越多,知心的却越来越少,有时候翻翻手机通讯录,有那么几百个人,却好像很难找到一个人来聊聊心事。我们急切地找男女朋友,找另一半,来寻找心灵的慰藉,来互相取暖。心动的就冲上去表白,失败的就换个人重新再来,有好感的相亲男女,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周就结婚了,匆忙的在一起相处短暂的几个月,再慌张地分开,身边的闪婚闪离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不肯静下心去等一等,等那份了解和默契,等那种坚定和决心。

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的劝你,这个小伙挺好的,家境好,性格好,工作好,你跟他结婚后肯定不吃亏,你看你周围的同学、同事哪个不是早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娃都会出来打酱油了,你再不赶紧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你就吃大亏了,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能碰上这么好的条件的人,嫁给他你算是占大便宜了!

啧啧,看看两者多么相像,如果你听从劝告冲动了一把,结果就是带着“占便宜”的期待进入到一段自己并不了解的婚姻里。

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当自己还是单身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对方对自己很好,甚至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对方,就接受对方的表白,相处久了发现对方对自己没有当初那么好了,于是又开始纠结。就像上面提到的商品降价打折,可能购买了很多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一样,我们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想我对他到底是好感、是喜欢还是爱,对方是否合适。

于是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在一起了,时间越久发现两个人越不合适,于是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两个人都痛苦,一方面是两个人貌合神离,不合适,更多地感觉到不开心、不幸福,另一方面是一直花费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情感成本,又不甘心。

结婚了的就更麻烦了,有些人考虑到面子,或者孩子,离婚成本就更大了。可是我们当初决定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个后果,这个决定是否是对自己和对对方真正负责呢?

我们常常会有这种纠结,我对这件东西并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但是现在价格折扣力度比较大,说不定以后会用上,那我到底是买呢,还是不买呢,还是继续纠结呢?

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好像错过了这个人我再也难遇到条件这么好的人了,况且我现在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万一以后遇到的人还不如这个人,难道我要这么单下去吗?要不要趁这个光棍节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好纠结……

我很爱他,但他对我并没有那么体贴上心,好像在他心里工作第一,我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可是我又很害怕离开这段关系,现在父母逼婚紧,要不要跟他进入婚姻,进入婚姻之后我真的能幸福吗,我自己真的没把握。

相信这会是很多人今天乃至很多时候在不停纠结的事。

要不要跟某个人脱单,要不要跟某个人走进婚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正如我们要不要买一件东西。我们都想要A(一件事物的正面),但不想要-A(一件事物的反面),可惜的是每件事物都有双面性,我们要不可避免的去衡量,当我们欣喜若狂的去拥抱A的时候,能否同时容下-A的存在?

快,快,快!对不起,你这是在耍流氓。

如果你在做决定的时候,只看到了A,没有看到-A,或者没有客观看待两件事其实在你心里真正占的分量,比如你看到一件大衣特别喜欢,一咬牙一跺脚就买回了家,结果回去之后发现自己能穿的时机非常少,且清洗起来非常麻烦,你还要专门准备一个空间来伺候它,也许对你来说就是冲动型消费,好在这个结果对你的生活影响并不是十分严重,可一旦扩展到我们的爱情、婚姻中来,结果就不再是清洗麻烦、占用空间等等的问题了。

你自己是外貌协会,找了个帅哥,却无法控制跟他在一起之后,对他的不信任感,每天不是奔走在捉奸,就是在去捉奸的路上,那你就要衡量下对于他外貌给你带来的享受,与这种不信任感哪种对你来说绝对值在你心里的分量更大。如果是-A的绝对值更大,那你就要掂量下自己要不要啃下这个硬骨头。

这是一个速食主义的年代,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大家都希望快、快、更快。每个人都在带着特有的时代焦虑拼命往前冲,想要快人一步,好像每一步都堵上了自己整个人生,双十一没抢上一双鞋子,别人抢到了,自己能懊悔一天,更别提身边人一个个都有他人作伴,嫁作他人妇,而自己还箭在弦上,没着没落。

我们见了太多匆忙进入一段关系,开始一段婚姻,然后在其中来回纠结不堪的人,他们宁可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中,也不愿意跳出这段关系来看看自己为何要不敢从这样糟糕的关系中走出来,享受下轻松的人生。

这个时代我们都在一味强调着新刺激和新鲜感,却忽略了新鲜感的内涵,新鲜感从来不是和未知的人体验已知的事,而是和已知的人探索未知的事。但愿我们都能在这个颠沛流离、快速消费、急速变化的时代,能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认清自己的需要,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和心安。

相关阅读

结婚为目的恋爱才是耍流氓?


几年前,曾有一句话如石破天惊: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走到今日,随着剩男剩女们集体想拿结婚给人生垫底,我感觉,动辄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似乎才是耍流氓。

又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上升到“恋爱”,而仅仅只是“处对象”——只看条件是否相配,根本没关心这个人是不是我爱的,这个人又是否爱我。

当剩男剩女将“圈子窄”“没时间”“没缘分”挂在嘴上(本期“看书升EQ”,已阐述这些只不过是借口),父母相中的对象,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

最近聊过的一个女读者,和很多剩女一样,正在处的对象,是在自己还没见过面之前,先由父母审定后送到她面前的。第一次见面,便像两个家族的谈判。

之后男人回到成都工作,他们的交集,仅仅限于为数不多的聊QQ和电话,但是一问聊什么?内容让人无语,“主要是谈我们的工作,毕竟分隔两地,如果结婚,以后到底是他回重庆,还是我去成都,这些都是大问题。他一直在劝我过去和他住一段时间,好加深了解。但是我还没做好准备要发生关系,所以一直在犹豫。我爸妈也觉得,即便要在一起,也是他回重庆比较好。最近他似乎对我有意见,说我没有恋爱的诚意。你说我该不该过去?”

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这次序真是乱得可以?

结婚的正常次序应该是什么?是“两人相爱→相处磨合→有结婚意愿→见双方父母→正式结婚”,而他们的次序则是“见父母→决定结婚→尝试相处→正式结婚”,他们的次序不仅颠倒,而且,最重要、最根本、应该最先具备的要素“相爱”,到底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没有爱,甚至离了照片连对方的脸都记不得,却已经在商量着“住一段时间加深了解”,还说不是耍流氓?哼!

活着活着,很多人就渐渐活回去了。从前不屑一顾的门当户对、包办婚姻、揭了盖头就上床,却似乎成了他们婚姻的基石。当大家在抱怨这社会缺乏真爱的时候,扪心自问,自己又将“爱”这个字眼扔到了哪个垃圾堆里?

不论有多少人告诉你们“嫁人是嫁给一群人”,你都得知道,结婚始终首先是两个人的事,随后才是两家人的事。结婚也始终应该是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基于“我们想一起生活”,而发生的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而不是在两个人还一点了解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确定下来的一个目标。

结婚不是一个目标,它是一件足以改变你人生的大事,它是责任,更是快乐,它是你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交待”。

你会在货还没看的情况下,就付账吗?婚姻这个货,退起来可不像买了个五毛的“运费险”,那么简单。

「不婚式恋爱」怎么就成了耍流氓了??


大家好,我是喵小姐。

曾经我以为催婚只会来自于爸妈内辈儿,直到我谈了六七年恋爱,谈到双方父母都放弃催婚了,才发现我身边儿的朋友们比我妈还着急把我嫁出去。

从恋爱第五年起到明年面临七年之痒,我就开始陆续遭到身边多位好友旁敲侧击或者直截了当地盘问:

“你俩为啥不结婚?”

“他怎么不跟你提结婚?”

“你俩也不能一直这样光恋爱不结婚吧?”

“再不结婚你都老了,不怕他给你甩了找别人?”

……

每每听到这些问题就挺无语的,微博上转女性独立宣言的也是您,到头来催朋友结婚的也是您,真给爷整懵了。

但不得不说尽管大环境下人人都吵嚷着不结婚,但不得不承认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结婚都是恋爱关系最美好的结局。

关于结婚的利弊最矛盾的地方非微博莫属,感觉是个女性用户就单身且不打算结婚。

结果上周刷微博话题榜,看见一话题叫#不婚式恋爱#。

本以为是挺平常一事儿了,没想到点开看见一句土味金句差点以为我活在2000年,印象里初中非主流时期挺流行的——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原博找不到了,但记得这条评论点赞好几百,是热评第一名)

啥年代了,不婚主义者还被扣着流氓的帽子???

这帮人想法无非是这样,要么觉得恋爱结婚生子一条龙下来,才是普世意义的成功和幸福,要么是觉得恋爱必须得奔着一个结局,不结婚,就分手。

我倒觉得这事有点本末倒置了,没见谁追着批判那些暧昧不确定关系,冷暴力不说分手,吊着对方不给回信的人,结果好好恋爱不打算结婚却成了流氓??啥世道??

从本质上讲,结婚和不婚是平等的,没有哪个状态更高级。

比方说,虽然我承认我是不婚主义者,但不妨碍我认为结婚是件特别美好的事,两个人能以爱情的名义彼此付出妥协然后组建家庭,一起面对这个世界和生活的琐碎真的挺好的。

尤其是当身边同学一个接一个结婚时,我看到他们在婚礼上的笑容或眼泪,看着他们在朋友圈里秀孩子和老公,我能感觉到他们特别幸福。

只是我不适合这种模式,仅此而已。

首先我不确定是否能爱这个人一辈子,人心一直在变,有人说“不婚不是害怕婚姻,而是害怕人心”。

但结婚就是用法律给人绑上了责任,恋爱可以分手,但离婚这词儿就太大了,担不起。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好像家庭真正幸福的特别少。

没有离婚的父母里有一半想的是“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实际上是即便不爱也不能离婚了,因为背地里牵扯着钱、房子、孩子……

想到曾经爱过的人,最终都免不了因为利益在婚姻里互相欺骗,这太讽刺太无力了。

日剧《不结婚》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结婚只是一种制度,因为这种制度而烦恼被摆布的人数不胜数,但即便没有名为结婚的纽带,有爱也可以构建一个家庭,既然有心意相通的人,又何必被制度束缚呢?”

结婚意味着你要为对方背上责任,共享债务,两个人都不会像恋爱时那样自由,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会以结婚的名义越要越多。

欲望永远不可能填满,今天你觉得有爱就可以结婚,明天你发现有情不能饮水饱,你还需要一套房子,后天有了房子你又希望他能改掉生活上的陋习……

身边有太多人因为爱而闪婚,最终又因为不断膨胀的欲望闪离。

恋爱时你会想着尊重对方,结婚很大程度上会让人撕破脸皮,我怕自己变成这样的人,也怕到头来发现爱人竟然变成了这样的人。

有人说爱一个人就是要跟他建立各种联系,互相影响,最后变成另一个自己,我不否认这也是一种浪漫。但我觉得不婚式恋爱才是一种柏拉图,我不想失去自我,也不想让对方失去自我。

不结婚是因为我想爱一个人本身,而不是爱能从他身上索取到的东西。牵扯和期望越多,爱就越不纯粹。

所以与其说“不婚式恋爱”是在逃避责任,不如说是在寻求一种更纯粹的共度一生的方式。

不婚不是自私,也不是滥情,是想保持最好的自己,更不舍得仅仅为了追求一个所谓的“完美结局”,就改变了我最爱的人。

插图/《不结婚》-

一切只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寒江雪作品

“一切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如何才能赚大钱?

如何才能追到女神?

如何让男人向我求婚?

如何拴住男人的心?

如何打败小三?

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方法、手段。

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地寻找秘籍、技巧。

但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这么做的时候,不知不觉建立了一个思维模式,我把它叫做AB模式。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

A→B

这是一个人生的普遍公式。

我通过工作来赚钱,工作是手段,赚钱是目的。

我通过聊天来泡妞,聊天是手段,上床是目的。

我通过怀孕来让男人结婚,怀孕是手段,结婚是目的。

你可能会问,人生不是就是如此吗?

手段→目的

不这样还能怎样,还有另外的人生可能吗?

呵呵,有的。

这种人生可能就是,AA模式。

A→A

什么意思?

什么是AA模式?

AA模式就是手段就是目的,手段和目的是统一的。

可以思考下面一个常见的例子,

你和朋友到公园玩。

你们在公园玩了一天,你们爬山,你们划船,你们放风筝,你们唱歌,你们杀人……呃,杀人游戏……

你们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

爬山的目的是为了到山顶吗?不是。爬山的目的就是爬山。

划船的目的是到对岸吗?不是。划船的目的就是划船。

唱歌的目的是上春晚吗?不是。唱歌的目的就是唱歌。

……

在你逛公园的时候,你逛公园的目的就是逛公园本身,没有另一个目的。

在你玩的时候,目的即手段,手段即目的。

如果你看过魔鬼咨询师的《魔鬼搭讪学》,你会看到魔鬼提出来的两种思维模式,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

男性思维的特点是目标导向。做事情是有目标的。和客户吃饭的目标是谈成生意。和女人约会的目的是上床啪啪啪。

女性思维的特点是过程导向。做事情是享受过程的。吃饭的目标是吃一顿好吃的。约会的目标是和他在一起度过一段时光。

要注意的是,男性思维只是一个词,并非只有男人才有此种思维,女性思维也一样,并不是只有女人才做女性思维。

准确地说,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都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男性思维里,人处于匮乏感。

在女性思维里,人处于丰盛感。

在匮乏感里,同时伴随焦虑感。

在丰盛感里,同时伴随放松感。

套用魔鬼的两种思维划分,人生的AB模式就是男性思维,人生的AA模式就是女性思维。

在AB思维里,B是目标,A是手段。

既然A是手段,那A就不是我想做的,就会希望A短暂一些,快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在泡妞的时候追求快速推倒的秘诀。

如果你把工作看做赚钱的手段,你也会希望工作时间短一些。我经常听到有的人说他希望30岁就退休,30岁前赚够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实现财务自由。

他这么说,说明他根本不喜欢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只是他赚钱的手段。如果可以不工作就有很多钱,他肯定马上就不工作了。

对于你喜欢做的事情,你不会希望它快速做完。

你只会希望它能慢一点,久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都热衷于研究房中术、床上功夫,如何延长性交时间。因为觉得这个过程太美好,希望它更长久。

小时候读武侠小说,常读到的一个句子就是,男主角抱着女主角,走在一条路上,这时候男主角希望时间停住,自己永远地走下去。

在深圳,我经常有一种感觉。

几乎没有人能放松地享受一顿晚饭。

这个城市都是穷人。

我不是什么美食家。

但我经常很愿意花时间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吃一顿我爱吃的,或者是一锅怪味鸭煲,或者是一碗河南烩面。

每次和一些朋友一起吃饭时,我问他:“你觉得这里的菜好吃吗?”

大部分人都很茫然。

我观察发现,他们的心思都没有在吃饭上。

大家吃饭的时候,或者是迫不及待地谈论事情,或者是想从我这里了解什么恋爱秘籍。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感觉眼前的这桌美食真是被荒废了。

深圳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顿饭吃到肚子里,都没来得及品位是什么味道的。

因为他们都太穷。

穷,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心理层面的。

心理层面的穷,就是感受匮乏感,金钱匮乏,时间匮乏,朋友匮乏,爱匮乏,种种匮乏。

在匮乏感里的人,害怕浪费资源,害怕浪费钱,害怕浪费时间,害怕浪费感情,害怕浪费生命。各种害怕。

深圳的人大部分都活在匮乏感里。

吃饭,不敢多吃一会儿,怕浪费时间。

聊天,不敢多聊一会儿,怕浪费生命。

不停地奔波着“正经事”,害怕在旅途上的虚度耽误了正事儿。

我遇到过一个奇葩的朋友。

他这样问我:“怎么才能找到结婚的对象?”

我说:“去谈恋爱啊?”

他说:“但谈恋爱很花时间啊。如果我谈了一次恋爱,花了三年时间,结果发现两个人不合适又分手,那这三年不是白花了?”

我说:“我不觉得白花了。活着不就是为了谈恋爱的吗?活着难道还有其他的事?”

听了我的话,他依然要执着地寻觅万无一失的恋爱绝招。他不能接受谈了一次恋爱,却不能结婚,他不能接受浪费时间去谈恋爱。

这是一种典型的AB思维。

恋爱→结婚

在这种思维模式里,恋爱是结婚的手段,恋爱是为了结婚。如果花了时间恋爱,却没有达到结婚的目的,这恋爱就是白谈了,这时间就是白投资了,就是浪费了。

在这种思维模式里,当然很焦虑。

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话:“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认真说起来,一切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当一个东西,被你当手段来利用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被你不尊重了。

莫泊桑有篇小说,叫《漂亮朋友》。

小说里有个男人,这个男人长得很帅。他为了往上爬,不断地利用男色勾引贵妇,以此获得金钱和地位。

当这些贵妇发现这个男人勾引自己是为了这个目的的时候,这些女人会说这样一句话:

“原来你从头到尾都在利用我!”

这句话感觉熟悉吧!

看电影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句话。

在利用别人的人,常常是一个反派。

《变形金刚》里,霸天虎利用汽车人做奴隶采集能量块。

《黑客帝国》里,机器世界利用人类做电池供应能源。

《钟馗伏魔》里,张道仙利用钟馗去盗取魔灵。

《超体》里,黑社会利用人体来运送毒品。

生活是讽刺的,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对电影里的反派咬牙切齿;但在生活中,我们却看不到我们自己就是电影里的那个反派。

如果你的生活是AB模式,你就是在持续地利用A来达到B。

如果A会说话,A会恨恨地对你说:“原来你是在利用我!”

如果你利用工作来赚钱,工作就会对你说:“原来你是在利用我!”

如果你利用恋爱来结婚,恋爱就会对你说:“原来你是在利用我!”

如果你利用跑步来减肥,跑步就会对你说:“原来你是在利用我!”

……

被利用的对象不会感受到你对它的爱。

西方把这种利用叫做“物化”。

曾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什么叫善假于物?

就是善于利用工具。

当一个东西是被你利用的手段,它就成了你的工具。

当你利用工作来赚钱,工作就不是生命,工作就是工具。

当你利用恋爱来结婚,恋爱就不是生命,恋爱就是工具。

当你利用跑步来减肥,跑步就不是生命,跑步就是工具。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在说AB模式的坏处。

那AB模式有没有好处呢?

有的。

AB模式的好处就是效率。

因为你清楚知道B是你想要的,A不是你想要的,你做A就会很快,而且你会不断地压缩做A的时间。

与之对应的,AA模式的坏处是什么呢?

AA模式的坏处是散漫。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孩子是很散漫的。

小孩子起床散漫,吃饭散漫,走路散漫,写作业散漫,一切都散漫。

散漫是什么感觉?

散漫就是慢吞吞。散漫的本质也是享受生活。

我记得我做小孩子的时候,有天起床,我躺在被窝里看天花板,我看了很久,又看太阳照进来的光影。

我看这些影子,又看自己的影子,看自己的手的影子,看自己的被子的影子。我都看了很久。

所以我起床用了很久。

小孩子就是这么散漫。

我记得我做小孩子的时候,放学回家,我边走边捡垃圾。

初中时候读到三毛的人生志向是做捡垃圾的,我很共鸣,我的志向也是做个捡垃圾的。

我一路上边走边捡,捡别人扔掉的烟盒,捡圆形的鹅卵石,捡古怪的树枝,走一路捡一路。

走到家要一个小时。

有时候甚至走着走着就走歪了,跑到庄稼地里看蛇,或者跑到工地上去挖粘土。

小孩子就是这么散漫的。

小孩子的效率是很低的。

小孩子即使吃饭也是边吃边玩的。

小孩子的生活就是AA模式。

这是因为小孩子有大人养着,对于生活无焦虑,无匮乏感。所以可以很放松,对什么都是玩的态度,都是享受的态度,都是好奇的态度,都是肯花时间的态度。

大人就不行了,大人很忙,大人没时间,大人很匮乏,大人很焦虑,大人很有压力。

不能浪费时间在没意义的事情上,不能浪费时间在不产出效益的事情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速,为道日缓。

从小孩子到大人,吃饭越来越快,做事越来越快。

但快乐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多。

修行的人,重新慢下来,停下来,去感受,去玩,就会重新单纯起来,重新快乐起来。

完美的人生,就是AA模式和AB模式的结合。

最智慧的人,会懂得AA才能达到AB。

只有你爱上工作,你才会赚到大钱。

只有你爱上恋爱,你才会走入婚姻。

只有你爱上跑步,你才会得到减肥。

最智慧的人,会懂得AA的结果自然就是AB。

当你爱上工作,你自然会赚到大钱。

当你爱上恋爱,你自然会走入婚姻。

当你爱上跑步,你自然会得到减肥。

这种状态,老子叫

圣人不为而成

为什么会不为而成?

因为他没觉得他做了什么。

我只是热爱写作,出书只是写作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说话,成名只是说话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恋爱,结婚只是恋爱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做爱,孩子只是做爱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运动,健康只是运动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修行,成佛只是修行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读书,学历只是读书的副产品。

我只是热爱炒股,赚钱只是炒股的副产品。

……

这世界有很多人活得痛苦,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爱做的事。

当你找到你爱做的事,你会因此收获金钱、地位、朋友、爱情。

像鬼脚七所说,

当你找到自己,全世界都会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