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百科 > 导航 > ​心理学:活出自我,合不合群,真的没关系

​心理学:活出自我,合不合群,真的没关系

发表时间:2019-12-12

【www.qg13.com - 情感心理关系】

情感也是需要经营的,两个人需要去解决一些感情问题,遇到情感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活出自我,合不合群,真的没关系,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起今天的话题,我们先要从一个小故事讲起。《三个和尚抬水喝》的故事而且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小和尚在进入寺庙之后,他每天能够把水缸里的水打满供自己使用,然而随着第2个和第3个小和尚的到来,这个水缸非但不能够再次被打满,反而三个人都没有水喝。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但是有的时候并非是如此,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体的力量明显优于群体的力量。

如果在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无法达到一种合作相处的模式,那么最后的结果反倒不如个体本身所能够做出的行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荣格的《乌合之众》有过这样的描述,“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暴露自己不受到约束的那一面。”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活出自我,合不合群,真的没关系。”

一、活出自我,与群体本来就是冲突的矛盾体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加入群体之中,需要一层一层的建立人际关系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随着我们的人生阅历在不断的加深,我们也越发的懂得了人际圈子的规则,所谓“融不进的圈子,就不要强行进入”。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来都是冲突的,《乌合之众》中同样描述到了人进入群体之后的变化关系。

个体已深入到群体中,他的智商就会严重的降低。因为进入群体之后,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感,就甘愿抛弃是非,妄图去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最后自己逐渐迷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虽然活成了别人喜欢的样子,但是唯独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二、活出自我,与合不合群本就不冲突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内心产生或多或少的孤独。这份孤独感可能来自于小时候,父母对于我们的影响,也许来自于从小到大那份遗失的爱,又或许是因为不被理解。

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我们都会产生这种孤独感。即便我们加入群体之后,这种孤独感也并不能够消除。群体虽然有它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自我而言,它的作用微乎甚微。

人们之所以想要活出自我,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想要去克服这份孤独感。自我是一种对于人生的不懈追求,可是又有谁真的了解自己呢?

我们有的时候想要回到群体之中来找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妄图在群体之中获得他人的认同,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可是我们有时候很迷茫,甚至真的不了解自己,似乎很懂,但是又总是含含蓄蓄。

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自我就应该脱离群体,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事。其实并非是如此,自我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更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我们在群体之中,要保持着个人的理性,不要随波逐流,同时我们又要懂得跳出群体,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相关阅读

撕破伪装的面具,活出自我


宫斗剧中最经典的一个环节就是变脸。

怎么个变法?你永远也不知道那个前一秒还对你言笑盈盈的人,下一秒可能就会将刀挥向你的脖颈。

生活中,也大抵如此。

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过活,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掩盖起来,留给别人的终究是一副躯壳皮囊。

有的人,与你交谈,眉目间洋溢着的都是春风如沐,有的人,眼神里则不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还有的人,神采已经不在,只剩空洞无神。

明明身心已经俱疲,却还是得假装迎合。每个人都习惯伪装自己,或良善,或纯真,亦或是坚强不屈,至死方休。

很多时候,都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才以变脸的形式来待人吧!

朋友就是个典型的高冷,不喜欢社交的人。

可意识到以后踏上社会总不能再如此,为了让自己更合群,她就开始逼迫自己去主动和人沟通,交往,硬逼着自己去参加各种社团,对舍友也都很好,基本是有求必应。

也或许是变成了所谓的好好小姐,舍友也都很喜欢朋友。

于是,朋友经常会帮舍友带饭,会帮舍长送东西,会偷偷抹掉翘课舍友的名字。

久而久之,舍友都习惯了朋友的好。也把这当做理所应当。虽然有时候,朋友会觉得很不习惯,也讨厌这样,可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只好再继续假装、保持下去。

直到学校在评贫困生时,朋友才知道了,人性本私,不仅是她,每个人都是为了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戴着面具过活。

朋友是助学贷款上的学,申请贫困生很顺利就通过。而恰巧其中一个舍友也申请了,可是舍友并没有申请到。朋友申请的是特困,舍友申请的是一般贫困,两者毫无冲突性。

可或许自己得不到的,也见不得别人好吧!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舍友开始远离朋友,撕破了原本和善的面具,开始冷言冷语,私底下说着朋友都是靠手段才能拿到贫困生名额。

难怪平常这么喜欢参加社团,喜欢交朋友,果然有手段。

看看,明明我们家境都差不多,偏偏就她能拿到名额,要不是和班长关系好,哪能给她。

那一刻朋友才懂得了,人都是惯会伪装的动物,光看一个人的皮囊是看不出来这个人真心与否。

自己为了改变人设,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即使是带着面具,可对他人的好,从未掺杂着坏。

但朋友没想到的是,会伪装的从来就不止她一个,人人皆是,只是没有触发那点利益,才会一直保持这虚伪面孔,一旦触之,结果可想而知。

还是卸下面具,好好的做你自己吧!逢场作戏,终究会累!

心理学:为什么不合群的女人,在婚姻里往往都嫁得很好?


“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也许用这话来形容那些看似不合群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人是社会性的,需要参与社会,并且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社会性包含着多个特征,比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

“不合群”可能有些人觉得是这个人不懂得融入社会,那么这样的人势必在以后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甚至会遭遇生活的瓶颈期。

当然“不合群”还有另一些解释,那就是不参与某一部分人的群体。

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此类不合群的女人,她们为什么在婚姻里往往都嫁得很好呢?

下面通过心理学的维度来告诉你理由。

独立的性格

不合群的女人性格特征大都表现为独来独往的。她们不会轻易的去依附于别人,更不会随波逐流,这样的女人思维上更自主,所以在行为上也表现的有些独来独往的。

前些天看了一场TED演讲,听了一个例子觉得感慨挺深的。一个25岁的女孩去找了心理专家哭诉,她说当她看着身边的人都结婚的时候,自己挺迷茫的,不知道要怎么办,所以找了人就嫁了。

可是好景不长,刚结婚三个月他们就离婚了,她发现这个人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独来独往的女人之所以会嫁得好,是因为她们不将就。有些女人觉得别人怎么样,我就得跟着做什么。

这就好比是玩抢凳子的游戏,当别人都有座位的时候,你就着急的从身边拉了一个凳子,可是人生真的不能这么随意。

高度的自觉性

独来独往的女人,往往自觉性更高,她们很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更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总之她们真的很自律。

大学时候一个宿舍里是四个人,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四个人的命运可以说很不一样。小静是宿舍里不合群的那一个,别人周六日在宿舍躺着看手机,她去图书馆。

别的女生每天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去约会,她早就跟着老师去医院里抄方子。后来大五那一年,她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的日子,而其他的三个女生毕业了,却面临着失业。

婚姻是需要等价比的,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什么样的人自然找什么层次的人。”严于律己的女人,才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这也正是她能够嫁的幸福的原因。

自我价值的选择

一个人明白什么适合自己,她们更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下,选择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

人格是人在后天学习中逐步提高和塑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时候宁可选择独自一人的行走,也不要因为孤单就随他人堕落。

自我价值的选择和实现,也就决定着她对于婚姻和生活的一个选择高度。

一个女人是否嫁得好,就在于她本身的择偶观,以及个人的价值。二者是决定着她未来伴侣的性质因素,独立,自律,恰恰是那些喜欢独来独往的女人所具备的性格,这也正是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幸福的一个原因。

做好你自己,单身没关系


小雪今天在快下班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意料之中,又是叮嘱她一定要去相亲现场。放下电话,小雪顿时感到心烦意乱,一种莫名的焦躁情绪弥漫开,让她坐立不安。

今天相亲的男方据说是一位大学老师,虽然家里是县城的,但是自己很努力,考到省城还留在大学里教书,性格也挺好。介绍人很是夸奖,这句话小雪已经听过很多遍了,几乎每次让她去相亲都会这样说。

他们在表姐的学校里第一次见面了,男孩子很热情,笑容满面,小雪则基本处于神游状态,不知道也不在意对方在说什么,也没有任何感觉,是喜欢?不喜欢?都不知道。只是盼望着早些结束。

晚上刚进家门,父母迫不及待的要问结果。因为在小雪到家前男方已经回复了,说觉得挺好的,想继续接触一下。小雪还没说话,就被妈妈一顿数落,说之前错过了好几个,都不同意,太可惜啦,不要太挑

于是答应了父母,相处一段了解一下。

接下来就是例行约会,男孩子主动约着小雪去吃饭,逛街,看电影,小雪都会去,但是每次都会觉得很尴尬,只好强挺着始终保持礼貌距离,想着大家以后熟悉些就会好了。

小雪要考国家自考的本科,张老师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小雪感到心烦,直接说:你不来找我就是帮助我了。可是张老师毫无脾气,一点不生气。这让小雪倍感压力,她觉得就像有一座大山压在心里,张老师对她越好,这座山就越重。

终于,相处三个月后,小雪鼓足勇气给张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这也是她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张老师,她紧张的深吸了一口气狠下心来说:张老师,不好意思,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合适,我们分手吧。电话那边感受到了张老师的不安:我哪里不好,我可以改。小雪忙说:不是你不够好,你挺好的,是我不够好,配不上你。真的,你别多想,可能我们还是没有缘分。小雪很是愧疚的说:真的很抱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幸福。当放下电话的那一瞬间,小雪觉得天地突然都开阔了,堵在胸口很久的大石一下子挪开了,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心。

被安排相亲,被催婚是现如今社会的常态,甚至因为单身的人较多国家都出了单身税单身,不婚你是哪个队伍的呢?其实都没关系,你就做好你自己就好了,你的生活别人无权干涉。

新时代女性的婚姻观:活出自我


这是一个全新的,讲究女性独立的时代,女孩们的婚姻观已然不再是从前的盲婚哑嫁,期待婚后有多美好,更多是将安全感寄托于物质上,毕竟在这追逐物欲的社会中,人之欲望总难得到自控,恋爱尚且劈腿不断,不负责任,还能指望婚后有所改变?

当代女性早就不再信任所谓的男人口中说着会照顾自个,不让自己受半点委屈,只需学会享受,不必工作的说辞了,更不会陷入牺牲自身利益,然后不求有所回报的婚恋关系之中。反倒是愈发清晰明白自身所要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提高自身的物质基础,物质得到保障了,才能在婚姻中更有掌控权,而不是因为依附着男人生存,让自己变得委屈巴巴。那么,到底新时代女性心中自持的婚姻观是怎样的呢?

(一)好的婚姻是彼此相配,势均力敌。

或许是到了某个年纪,与亲友之间的话题总是会牵扯上结婚。什么时候打算交男友,什么时候打算结婚,明明身为女主的自己都不怎么着急,奈何亲友却着急万分,还会替自己搜罗都有哪些未婚青年适合自己,然后开始细数这些大好青年的身家背景,无例外的,条件都甚是不错,家境、学历、工作都是极好的。

可自己就不免有些惊讶了,那么好的条件,人家又凭什么得看上我?我这赚的钱没人多,学历也不比他们高,家境说真的也有些差强人意,我哪来的底气和人家交往的?亲友被我的问题一时噎住了,随后就反驳我,毕竟现在年轻,还是有资本可以挑人,千万不要看低自己,要有自信。

我及时打住了他们想要激发我自信的说辞,我当然不是看轻自己,觉得自己有哪里匹配不上人家。而是觉得对方条件好,但我自己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就如我现在都没什么存款,若真的促成婚事,那也意味着我在这段婚姻中,我并未能付出些什么,只就纯粹地将我这个人嫁给对方而已。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而且我在挑人家家境的时候,或许对方也在挑剔着我呢?我所希望的婚姻,是建立在旗鼓相当之上的,然而,现在的我明显还未能达到那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