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20-02-14

【www.qg13.com - 有文化的情感说说】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美物计

前几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热搜,

大家兴致高昂地讨论着:

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输出?

有人觉得,这样原始的农村生活,

似乎有损我们的大国形象,

完全不能算文化输出;

另外一些人,则坚持认为,

这就是文化输出,她勾起了很多外国人,

来探寻中国文化的兴趣。

我很早就关注李子柒,

看过她的所有视频,

从做兰州拉面、酿酒、造纸,

到盖凉亭、编篮子、纳鞋垫……

每个镜头都静谧而诗意,

也曾勾起了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心。

甚至,还会自动代入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说回这次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

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我们强大了,

国庆大阅兵的自豪,延续至今,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念了很多遍,依旧热泪盈眶。

“基建狂魔”、高铁、5G,

中国在硬实力上一次次刷新,

但不是只有满满肌肉感的文化才算输出。

诗词歌赋、国画、京剧、相声、榫卯……

即使是最普通的农村生活,

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她们也可以输出。

中国人从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而自信缘于热爱。

李子柒之所以得到大众的喜爱,

是因为她对家乡的爱,对文化的爱,

都在那一帧帧画面里。

正如央视新闻所说: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

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做酱油

中国文化,看似抽象,

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她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饭一蔬里有文化。

大到南北风味,八大菜系,

小到刀工、火候、吊汤、调味,

细到蒸、煮、炸、烤、焖、拌,

随便拎出一个,都可以拍部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名不虚传。

喝茶饮酒,自带文化。

一杯清茶,香如幽兰,

文人雅士,品之咏之,

寻常百姓,啜之饮之,

随着品衍生出的茶文化,

涉及诗词、礼仪、音乐、技艺等。

酒有清浊,饮之法亦不同,

李白斗酒诗百篇,

竹林七贤沽酒买醉,豁然开朗,

陶渊明得酒诗自成,

文人借酒抒怀、寄情,

普通人则以酒表心意。

图|视觉中国

穿衣居所,也是文化。

汉服之美,一醉千年,

罗衣飘飘,旖旎多姿,

汉之古朴,唐之飘逸,

宋之淡雅,明之端庄。

除汉服外,还有风姿各异的少数民族服饰,

花纹、样式、颜色等都各有寓意。

居所,由北到南,

从东到西,各有讲究。

故宫宏伟庄重,

江南园林典雅精致;

客家人住土楼,傣族居竹楼,

蒙古族有蒙古包;

徽派民居,黑瓦白墙,错落有致;

北京四合院,宽绰疏朗,视野辽阔;

即使,随着城市化,

房屋变得不再特色鲜明,

但中国人对住宅文化的认同感也从未丢失。

吃穿住行,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文化。

再说,从古至今,

中国人与土地相伴相生,

正是这片肥沃的土地,养活了我们的先祖,

才让他们创造出绚烂的华夏文化。

古人用泥烧了几个盛饭装水的瓦罐,

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陶瓷艺术;

高雅的诗词歌赋,

也脱胎于田间地头的民谣;

制古琴、古筝的大师,最开始也得学木工;

更别说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也有花农的功劳;

……

所以,李子柒拍的农村生活,

一点都不丢人,

其中的诗意和宁静,也格外令人欢喜。

一衣一食,一门一窗,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经千百年的岁月积淀,

耗数代人之心力,

才有了今日的模样,

作为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也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片土地和国家。

愿每个人,从今天起,qG13.Com

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

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本文「美物计」原创,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标题进入)

家里越干净的人,生活层次越高

让女人越来越美的10个好习惯

仪式感,从来不在朋友圈

吃相,决定一个人的品相

小室,闲居

小院,清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物商城,为您挑选最有品位的礼物

相关推荐

中国人讲究的是 面子


得饶人处且饶人

直话:转个弯说

冷冰冰的话:加热了说

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

要顾及别人的自尊

赞美别人

学会鼓掌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

一赞值千金

自己也不吃亏

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

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

任何时候

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

看破别说破

面子上好过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有多少信任

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疑人不交

交人不疑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

请主动坐里座

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扶一把

为对方着想

随喜一切

有“礼”走遍天下

彬彬有礼

方能魅力四射

礼多人不怪

如何理解仇恨?为什么最恨中国人的是中国人?犹太人的历史可提供


NPoussin,TheoftheTemple

600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屠杀,占欧洲犹太人口三分之二,世界犹太人口三分之一,这是上个世纪人类最著名的仇恨事件。

仇恨是人类行为的一个范式,像爱一样,仇恨也会一再重复。规模有大有小,但其结构总是相似的,理解仇恨是认知的重要组成,这样才能预防仇恨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最近内地人体验到了被极度仇恨的感觉,原来香港人的主流是如此无差别地恨我们,恨到可以随意殴打内地人和不同意见者,恨到放火杀人而无道德压力。慢慢找原因,可能就是在香港的教育、舆论与知识分子,几十年一再重复一个主题:内地就是一个体制邪恶,人民愚昧的人间地狱。这个主题可以在任何情境下自洽:内地贫穷,那当然是邪恶与愚昧的报应啦;内地富裕,那邪恶与愚昧的力量就更大,更要排斥。

被许多香港人仇恨,只会让内地人伤感,并不足以引发恐惧,大不了不去香港就是,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把力量对比颠倒,香港人多达10亿以上,内地人是少数,而且必须生活在香港人当中,被歧视、辱骂、殴打还是政治正确,那就是上个世纪犹太人的处境,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仇恨的力量与可怕。

希特勒再有煽动力,纳粹再有战斗力,都不足以引发大屠杀。仇恨犹太人一定要具有强大的民意,甚至具有了道德优越感。莎士比亚的作品里,有贬低犹太人的成分。伏尔泰,启蒙运动倡导者,也宣称犹太人为劣等民族。纳粹的反犹法案,很多条文的立法依据,来自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的一次会议决议。

换言之。犹太人被屠杀,是必然的悲剧,这是长达千年以上仇恨教育的结果,是公元1世纪就埋下的伏笔,犹太教与基督教在那时开始分裂。在之前,犹太教与基督教并无明显分界线,公元1世纪,两教对传统的解释出现分歧:犹太教认为摩西是正统,耶稣是荒唐的窃教者;基督教认为耶稣完善了宗教,犹太教徒忘恩负义。

公元70年,罗马人毁坏耶路撒冷圣殿,加剧这一分化,基督教徒解释为这是上帝弃绝犹太人,犹太教徒认为这不过是父亲式的惩罚,绝非弃绝。基督教开始系统性地出现反犹的“歧视教义”。

在排他性的宗教争端中,谁都要真诚地相信自己正确,认错意味着宗教的死亡。在这场残酷的争端中,基督教以其压倒性的影响力,成为舆论战的赢家。

而犹太教徒以一种“只要你没有杀光我,我就不会输”的奇特坚韧,也没有输。虽然他们的历史极为凄凉,自公元70年失去耶路撒冷,他们就没有祖国,一直作为不受欢迎的“劣等民族”,被极度歧视,以至于出现自恨者(从这点可以解释为何最恨中国人的,是同为中国人的香港人,他们极力想摆脱中国人身份,以迎合他们心目中的优等民族),但主流犹太人似乎却习惯了在仇恨环境中成长,诠释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恪守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一代代人阅读他们的宗教典籍,最聪明的人成为拉比,回答教徒们的各种问题,将宗教教义与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集中营里,著名拉比奥什里偷偷撕下各种纸,在上面回答问题。

上帝背弃了我们,我们在集中营里,多数要死掉,我们还要照例祷告,感谢“没有让我们成为奴隶”的上帝吗?面对这个绝望而尖锐的问题,奥什里答道:赞美上帝,并不是因为他赐予我们身体自由,而是他赐予我们精神自由,我认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否认这种神恩。相反,尽管我们身在集中营,更应诵读神恩,向敌人表明,我们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是自由的。

很多犹太人在走进毒气室里,口中念诵着“我相信”或“以色列,你要听”,坦然赴死。我即使不是犹太教徒,看到这些,都眼睛潮湿,受到巨大震撼与感召。犹太人的祖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不是领土,而是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你可以杀掉我,但你无法征服我。

这种“文化自信”,除了让自己的种族幸存,最后等来与基督教的和解,可能也是犹太人在各领域有优异表现的心理动力,其他不说,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几个最有说服力的硬科学奖项,他们拿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

人类这种经常犯蠢的物种,好不容易知道无法通过仇恨与屠杀推销自己的信仰、观点与生活方式,要守护这个用血换来的常识。更要知道,和平、包容、尊重自己的优秀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生存环境。而自恨者多了,将摧毁这环境。

(另外,下一次将解读牛津通识读本丛书的《数学》)

推荐:我为何每天感到幸福?

上文:中国人当然有信仰,还信得好

中华文明沃土涵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勤劳和智慧的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不懈奋斗创造的,是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因文化而灿烂,中华文化因文明而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精神动力。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在绵延不断的5000多年历史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在弘扬中华美德中孕育文化基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文化以伦理为核心,崇奉“仁爱”道德规范、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这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孕育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向上,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向善,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在传习教化、修身修为中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只有整个中华民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积极向上、惟善惟是、从善如流,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宏大力量,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铸就善德惟馨的崇德丰碑,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在诵读中华经典中积淀文化底蕴。中华经典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涵养了中华文化不尽不竭的精神源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生动记载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奋斗的历史进程。自古以来的中华经典无一不是智慧的深泉、文化的航标、思想的峰峦,成为文化百花园中最为葳蕤芬芳的一枝,化作人文精神的“基因图”、思想道德的“定盘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在诵读中华经典中展示应有的文化自信。

在挖掘中华精髓中提升文化价值。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不同时代所凝练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所在。精髓需要用心挖掘、潜心研究、专心探寻,挖掘得越深、研究得越精、探寻得越真,越能显示其应有的魅力和价值。从《汉书》中挖掘出的“实事求是”,经过改造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从《礼记》中挖掘出的“小康”,经过提炼升华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从《周易》中挖掘出的“与时俱进”,经过阐释引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等等,这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源泉。

从时代发展中把准脉搏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延续。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用中华文明奠基、中华文化滋养,激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中华文明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古圣先贤创造的汉字、发明的文言文这个标准化书写工具紧密相连,承载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半部《论语》治天下,道出了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统领作用;一部《秦律》彰显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气势,构建了封建行政体系;诸子百家争鸣催生出六家学派,成为中华文明推陈出新的源头活水。事物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今的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外部环境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食古不化、刻舟求剑。传承中华文明,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就要大力实施中华文化精品工程,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新表达方式,努力推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作品。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决定着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人们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价值观自信,是对中华文化价值追求的坚定信心和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自立于世的“文化名片”,深深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鲜活而具体地诠释着“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应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注重深化细化转化,通过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等创新,消除低俗、媚俗、庸俗的不良文化影响,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

从引领世界潮流中包容互鉴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世界文明也是这样,应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交流开放平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华文明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经久不衰。中华文明历来注重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等,中华文明兼取众长、以为己善。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更需要睁眼看世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多种文明的对话和交流。积极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注重用好“一带一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等具有中国话语权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中华文明自信友善包容的良好形象。

探索文化交流新型模式。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国际社会的实际需要,创新传播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传播好中国声音。

完善文化交流体系机制。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日益加深的新形势,注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努力发挥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功效。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拓展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旅游年等文化品牌活动,共同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