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听姐姐讲故事

情感故事讲夫妻

发表时间:2020-05-21

听姐姐讲故事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姐姐讲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姐姐今天从云南那边回来,听说给我们带了好多好多厚礼!

我们一回到家,一眼就瞄见地上摆满了一大堆好吃的。姐姐先塞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超大型的红红又黄黄的芒果,姐姐说这些大个子芒果在火车上已颠簸了一整天,可能太熟透啦。不过,我倒觉得这大芒果挺好挺香的。我一边剥皮,一边听姐姐讲故事。

姐姐说:他们那边夏天很凉快的,晚上都不用开空调就可以安然入睡了。不过,谁想开也开不了,因为我们没看到一家宾馆装有冷空调,只装有暖气机。

我们都好奇地问起来:那他们白天不热吗?

他们那边白天也不怎么热呀!姐姐解释道。

终于,芒果皮剥掉了,刚咬一口,第一感觉就是:好美味,好可口,好好吃哦!我忍不住一口又一口狼吞虎咽起来。

姐姐接着说:他们那边的水果特便宜,因为那边水果实在太多呗。我想也是这样的,就像普陀山,那里海鲜特别多,所以海鲜就比蔬菜还便宜呢!

姐姐还带回了竹筒饭给我们吃,刚吃完大芒果我又迫不及待地吃起了竹筒饭,味道真的太好了,从来没吃过这么清香又好吃的米饭!

姐姐兴致十足地接着说:那边的饭永远煮不熟,刚说到这,我就把姐姐的话给截掉了,我脱口而出:饭煮不熟那怎么吃啊?

噢,我说错了,那边的饭永远煮不透。他们吃的饭都很硬梆梆的,就像没煮透似的,可他们就喜欢吃这样的饭,大概因为吃惯了呗!姐姐卖起了关子道:那边的饭永远煮不透,其实还有个特别原因,你俩知道吗?

可是,我和哥哥猜了半晌也答不上来,真的太难为情了。手中的竹筒饭也很快吃完了,最后一口才感觉到这香喷喷的竹筒饭确实有点硬梆梆的。开始怎么没感觉到呢?这可能就是卡耐基所说的我们人性的弱点吧,当我们面对美好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忘乎所以,对事物的另一面视而不见了

磨了好一阵儿,姐姐才慢条斯理地告诉了我们答案:那是因为他们那边沸点很低,只要到八十摄氏度水就开了,而我们这边要一百摄氏度水才开,饭才能熟透。

哎,原来是这么简单的科学问题!整的我好没面子,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啊!看着胖乎乎的姐姐还翘着一条小辫子,稚嫩得实在不像大学生,说话得意的样子也蛮可爱的,撒起娇来比我还俏皮呢!

随后,哥哥还要没完没了地缠着姐姐讲云南的风土人情:既然都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那他们穿的服装也肯定和我们不一样,对吧?

哥哥又猜错了!肥墩墩的哥哥真的比猪还笨,说起话来还时常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火箭和飞船都已上太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他们平时穿的衣服,其实和我们已经是一样了,姐姐也笑她的弟弟太傻:他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穿原来古老的奇装异服罢了。那些少数民族衣服要是穿在俊秀苗条的妹妹身上,肯定特别漂亮

说得我好开心哟!听着姐姐娓娓道来那么多游玩故事,我已如数家珍云南不但有滇红茶、普洱茶、三七、天麻、虫草、、松茸等丰饶特产;还有过桥米线、都督烧卖、大理沙锅鱼、通海豆末糖等风味美食;更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诸如昆明滇池、石林温泉、大理三塔、丽江古城、苍山洱海、玉龙雪山、怒江峡谷、腾冲热海、西双版纳、香格里拉我仿佛身临其境,对云南有了大好印象,想不到云南原来是如此神奇美丽的!

姐姐讲完故事,又给我们发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零食,都特别好吃,我喜欢极了!!

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下次,我也一定要去山水秀丽的地方好好玩一玩!!!

相关知识

给大儿子讲故事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大儿子讲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说实话讲故事是我的专长,我经常给学生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家里的确很少给孩子讲故事,顶多是带着他背背诗。

今天我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我儿子特别开心的听我讲故事。我突然感觉到其实陪他的时光倒是不少,但是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却不是很多,这是一种缺失吧!我觉得我应该经常给他讲故事,今天给他讲完了故事,他便手舞足蹈的在讲这个故事,虽然逻辑性上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我看出了他的开心高兴,而且也急于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敢于向别人去表达,而且喜欢向别人去表达,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班级里,我经常让学生们口述作文,在家里其实也应该让孩子多给我们讲讲故事,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这里我觉得,如果不给他讲故事,让他单独的去说。这个好像不太好,因为它吸取的知识量有限,说的肯定也不太好,所以我觉得应该认真的每天给他讲一个故事,让他既开心又能够第二天给爷爷奶奶讲。

我不知道明天他是否会给他的爷爷奶奶讲,但我觉得今天他给我们讲的还是挺好的,后来我又给他讲了几遍,我发现没讲一遍,他寄的东西就更多一些,而且讲的也更好一些,我觉得这样慢慢练下去会很不错的,我也应该精心给他准备一些故事,刚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的丰富知识,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出来。

现在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培养一个孩子的确不容易,就拿讲故事这一件事儿来说,以前没感觉到有什么难的,但今天呢,突然感觉到有一种压力,的确应该好好准备了,不能随便就讲。因为孩子认真听认真记,那我们就得让他从小就把这个故事记正确了,然后逻辑性给他梳理一下,最好给他带一些有标志性的逻辑词语,这样会更便于他讲故事,记住故事的大体脉络。

讲故事是小事儿,但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听故事不是一件小事,那么我们给他讲故事也就变成了对他的启蒙教育,而且是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他思想的启蒙教育。这样比强硬的说教要好很多,也便于他接受。这给我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有的时候,过于强硬的说教反而会使学生反感,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有的甚至会起到很坏的作用,所以都不如打开他的心结,让他们真正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更便于他们能够坚持学习,能够学好。

可以说,在有了我儿子以后,尤其是孩子到了两周岁之后,我觉得我也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学生,也理解了家长们的那份苦心吧。很多事情也的确成长了很多。

听故事,品人生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故事,品人生,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从动了手术出院以后就再也没有上班。一来在家做术后康复和休息,二来考虑到母亲年世已高,女儿还在小学念书,于是没再继续打工。

刚开始在家觉得还算能接受这样的生活,没有打工时的累,反到轻松了很多,再也没有打工时的紧张和忙碌,这样的生活太轻松了, 慢慢的适应了这种生活。但是时间长了感觉到有点厌倦了,有点渴望着打工时紧张的工作之余所带来的快乐和出了一身臭汗的美味,工友之间的侃侃而谈,与客户之间的交往,还有当处理完事情时客户脸上带来的微笑,这时的我无论多麻烦多累内心都是快乐的,特别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是难忘的。每当想到这里就是无语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又喜欢上了做菜,看着一盘一盘美味佳肴都出自己的杰作时,心里又点燃了那颗兴奋的心,从此又开始一遍一遍的研究着美食的做法。一次次的准备食材,忙忙碌碌的做着,品尝着,自我陶醉着。每次做完美食后我都要想想此时的心情,有时还要写写感受。可能是总写心得的原因,慢慢的又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写写身边发生的事,记录着一撞撞的感觉,觉得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自从文章得到了网上的发表后更加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继续坚持下去。

人不一定是认准一个方向走下去,当环境改变了,你对生活的方式也要改变,否则你会因为一件事变得不能自拔。人要善于改变自己,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精彩。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如何的面对了。

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下午的音乐课刚结束,小华老师就跟我说:诶,你班的学生也不怎么样嘛。我说,是的,都是随机分班,每班都差不多啊。她说,听说前面四个班是最好的诶。我说,没有,每班都有一些特别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开始很累啊。于是,我很自然地说到了一11班,因为班内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到今天还想着回家,上课根本无法安心。在我的音乐课上,除了不听地唠叨“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还不停地摇凳子,好几次爬到窗台上(音乐教室西侧的窗台比较低矮),另外就是在教室里随意走来走来,游荡不止。以为上了几天会好一些,但情况似乎并不是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今天早上的时候,还听王幻老师说,正和家长积极沟通呢。

是啊,就是因为一个孩子,使得班上其他孩子多少也受了一些波动和影响,班级里的孩子就有些躁动不安,我的音乐课也是如此。

小华老师说,这阶段正强化训练孩子,练坐、练站。我说,我把第一单元差不多教完了。于是,很自然地告诉她,我是在课堂中一边教学一边训练孩子习惯的,因为我不善于所谓“练坐”,我觉得,所有的习惯都是在学习中不断练习与巩固而获得的。再说,一味的强化训练,某种程度就是抑制孩子对习惯的真正理解与习得。所以,于我个人而言,我对所谓的“规训”是不认同的。那有人会问:你的课堂纪律怎么维持呢?

我是这样想的:第一,虽然我不认同教育中的“规训”,但对于大班额教学来说,适当的训练还是必要的。比如路队的训练,就是要做到安静、安全、有序,但即便我们这样训练,孩子依然还会说话、打闹、嬉戏,一方面是孩子不理解学校是个安静的场所,安静有助于自己学习,安静更有利于他人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当一个人处于公众场合,做到安静、不影响他人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即便不在学校,很多场合也是需要安静的。如果孩子不知道、不理解“安静”,自然做不到安静。当然,一年级孩子还很小,加上家庭教育不到位,很多孩子做到安静太难了。安静,更多的是含有“不打扰他人,不影响太他人”的意思。我们的孩子一时还做不到这样的理解,所以必要的训练就可以理解。就是,我不认同,但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时,我适当的训练。

第二点:因为不认可“规训”,但又要必要的强化训练,所以我会很小心、很谨慎地使用“规训”,避免强制的训练给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如果反思我们自身所受的教育,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么“听话”的人,很多成分也是我们受规训的结果。如果一个老师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挤掉那些残留在我们身上的权威意识、强权意识、强制意识,我们也就成了“规训”的实施者。就说练坐,让孩子安静坐在那儿五分钟,孩子们的确在老师威严的神情下做到了安静,但这样的安静是他真正习得的安静吗?如果老师下次不在课堂,孩子能自己做到五分钟安静吗?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不是真正知道“安静是为什么”,他做到的“安静”都是值得怀疑的。那么这样延伸出去,所谓的练站、练坐、练走路,都是属于短期效应,或者说是无效的教育,那我们的训练意义何在呢?还不是——成人的控制欲在作怪?

我的理解是,到学习中去训练。比如说,聆听乐曲要安静。(老师在播放音乐时,小朋友要做到安静。)退一步想,总有个别孩子不安静,其实那也正常啊,只要大部分孩子学会聆听就是很好的习惯培养。第二,在故事中学习与训练。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只要老师讲故事,孩子们一定会安静下来聆听。比如我今天唱完歌曲《小手拉小手》后,孩子们有点坐不住,我用语言非常顺利地过渡到:好听的音乐不仅小朋友喜欢,小动物们也非常喜欢。听,哪些小动物也来到了音乐中?随后教师播放音乐《玩具兵进行曲》,孩子们安静极了,因为他们太喜欢故事啦。

有一次跟朋友开玩笑说,“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形式要废除,除非给孩子讲故事。我的意思是,成人的大话、套话、空话少说一点,不如给孩子讲讲故事吧,故事里有情节,故事里有道理,故事里有秘密,老师要做那个会讲故事的人,那是教师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