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祖母的叮咛

人的情感的美文

发表时间:2020-06-04

祖母的叮咛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母的叮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片碧绿葱茏的肖河滩,轻纱雾漫笼罩的船型小村庄,这便是我的家乡西王家(祖辈称船王家)。肖河无水,却能长久浮托起这条小船,滋养着这船上祖祖辈辈生生息息的父老乡亲,赋予他们如肖河两岸坚硬厚实的红土层般的xing格,也凝结着我红土层一样深厚的乡情。

儿时的家乡是永远抹不去的水墨画

心中充满阳光的我背上母亲挂在我肩头的花布书包,接过祖母递来的刚出锅的热红芋,蹦蹦跳跳地奔向距村子半里的院子小学。每每跑上壕沟东岸,回头再望铺满朝霞的身后伸至村口的那道长坡,长坡上是那棵古槐,古槐下站着祖母那前后不停移动的三寸金莲支撑着的富态结实的身躯,听着洪亮的问声:旦娃哎,走好着么?我就双手做成喇叭型大声回答:婆,好着呢,你回去!

祖母偏爱地唤我旦娃,大概盼我长成戏台上的旦角儿,满村人也跟着这么叫,旦娃便理所当然的成了我的乳名。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陶醉在一片温馨的抚爱中

大概是应了祖母的偏爱,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学校宣传队队员,每学期都会拿回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的奖状,祖母就高兴地把它贴在炕墙上。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正值党的九大召开,八岁的我每天晚饭后由祖母护送着去学校为庆祝九大排练节目。我下了土坡,祖母就站在古槐下目送, 不时问声走好着么?有一次快到学校时,暮色中窜出一只白狗,吓得我拔腿就跑,谁知我越跑得快狗越撵得紧!喔汪汪的吼叫声令我毛骨悚然,慌忙中我摔倒了,以为狗一定会咬住我的腿,就索xing爬在地上哭猛听见身后传来走好着么?这声音使我大受鼓励,我一跃而起,抹把满嘴泥巴哭着喊 婆回头时,见那狗反倒跑了,悬着的心落下了,我擦掉眼泪大声回答:好着呢!后来我见到那只白狗再没害怕过!

十三岁那年我考入距村二里地的王乐初中,又被学校选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每晚都去学校排练《白毛女》,照例还是祖母护送。晚饭后祖母扛着锨,踏着月光送过村北大壕,我就一个人走。苍茫中一望无际的麦田散发着阵阵幽香,路旁豌豆地里一串串饱满嫩绿的豆角让人眼馋,我看四下没人,就蹑手蹑脚地走进地里,把一颗绿的透亮的豆角刚拽在xiong前,旦娃哎,走好着么?透过夜幕,祖母的声音洪亮而苍劲!我赶忙松手跳到路旁,心儿扑通扑通直跳,转身怯怯地,颤颤地回答:哎,好着呢!便飞也似的跑向学校,从此,再没敢偷过豆角

十八岁高中毕业回乡当了生产队会计,祖母摇着白发苍苍的头,瘪着嘴意味深长地说:旦娃,你走好,耍人和丢人挨着呢!我贴着祖母的耳朵柔声说:婆,会走好的,有你呢!祖母脸上绽开了一朵老菊花

出嫁那天,祖母流着泪送我,娃呀,走好,当了媳妇就不一样了!果然以后我回娘家的次数愈来愈少,祖母常常嗔怪:我把村东的土坡都踏出了一条胡同也不见你回来!我说:天天都能听见你喊旦娃,走好着么?死女子,还记得那时候。祖母泪花盈盈地把我揽进怀里

那年春天,安葬了丈夫,姐弟们将我接回娘家。我走上长坡,看见愈加苍老的古槐,抬头望着塬边上祖母的坟头,婆一声长哭,我泣不成声

红土层凝聚的那份浓浓的乡情涌动在我xiong中,隐隐约约似乎又听到长坡上古槐下祖母那声声叮咛!

多年来,祖母的叮咛像晨钟暮鼓,一直敲打着我的心!

后来,我清心寡欲地独行在人生的曲径中,不免常常自问:我到底走好着么?然而,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我活得再苦再累再委屈再伤心再艰难,走在街头巷尾,若有人问及,我仍抬头挺xiong像当年回答祖母:好着呢!

小编推荐qg13.com

祖母泪


妹妹来信了,信里告诉我奶奶又哭了,还是因为想我。

小时候听爸爸说,在他记忆里奶奶只哭过三次。但现在我的记忆里奶奶似乎总有很多泪水,总是为她的孩子们流。

(一)听来的故事

奶奶是个童养媳,四十年代初,刚满十岁就被卖到爷爷家。爷爷家那时已经开始走向败落,曾祖父曾祖母对苦命的奶奶没有丝毫的疼惜。每天早上天亮之前奶奶就要起来去村头推碾、做好一家的饭菜等着其他人吃饭,而她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但曾祖母还总是嫌弃奶奶吃的多。奶奶经常吃不饱,白天做活没有劲的时候却还要忍受曾祖母的咒骂:死妮子,吃那么多还没有劲,饭都白吃了有时挨骂的同时还要挨打,奶奶的身上经常是淤青的打痕。

四十年代末期爷爷家已经败落了,十六岁的奶奶与比她大十岁的爷爷正式拜堂,但此时的她不仅要承受粗暴丈夫的打骂摧残,还要伺候病倒在床的公公婆婆,同时要照顾吃白食的大哥大嫂。长期的重体力活和营养不良造成了奶奶的身材过度矮小,一张俊俏脸却让奶奶成了方圆几里出名的美人,但也因此必须忍受曾祖母恶毒的诅咒:生就一副妖精像,不知道勾引了多少男人

解放那年曾祖母曾祖父相继去世,十七岁奶奶也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孩子在七个月的时候确不幸夭折,奶奶哭了,流下了七年来第一滴泪,同时奶奶也被冠上了克子的帽子。

以后十年间奶奶和爷爷又生下了我的三个姑姑和我爸爸,爷爷依旧粗暴,经常打骂奶奶,但奶奶看到自己的孩子就觉得没有白活,一直忍受着。一九六二年的夏天,爷爷因病无钱医治去世,奶奶顶着克夫的罪名呵护着四个年幼孩子,愣是没有掉下一滴泪。那时奶奶只有三十岁,我大姑姑十二岁、二姑姑九岁、爸爸六岁,最小的姑姑只有两岁。

守寡后的奶奶日子过得很凄惨,家里一贫如洗,奶奶每天在集体公社做完活就回家赶做一些揽来的手工活,为的是能多挣一点工分让孩子们吃饭。由于奶奶的能干和俊俏,提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但只字不识的奶奶总是将别人拒之门外,奶奶总是说我生是季家人,死是季家鬼,很多村里的光棍汉在打了奶奶多次主意未得逞的情况下也终于败下阵来。

心灵手巧的大姑姑十三岁时被选去了花边社做手工绣花等工作,因为没有文化吃过很多苦的奶奶此时因为负担轻了一心想送孩子们上学,但只十岁就做家务做得很好的二姑却拼死也不去上学,奶奶拿着笤帚疙瘩追着二姑跑了几圈场院后把二姑痛打一顿都没有见二姑松口,气急的奶奶一下子竟放声哭了出来,似乎要把三十多年的心酸全哭出来,但二姑最终还是没有去上学,失望的二姑只有作罢。奶奶后来说这是让她最失望的一次哭,她自己都怀疑二姑是不是她的女儿,为什么那么害怕上学。

爸爸和三姑比较让奶奶欣慰,上学后的他们总能在期中期末考试后拿回奖状,特别是三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考过两次第二名,其它的全是第一名。村里人都知道,奶奶是从来不用买年画的,因为那挤着五口人的小土房墙壁已经被奖状帖了两层多。但爸爸在初中毕业后却因为家里再也供不起而自动退学回家务农,优秀的三姑在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被某高官的女儿顶替上了重点大学,从此只能到村大队当会计,后改行做司机。爸爸和三姑的经历两次都让奶奶眼眶中盈满了泪,但一次也没有掉下来。

奶奶的坚强和毅力换来了村里人的尊敬,直到现在,我每次回到家乡跟村里的长辈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能听到他们对我奶奶的赞许:你奶奶了不起,三十岁给小门小户家守寡拉扯孩子,个子小志气不小啊你奶奶女中豪杰啊,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就敢独自去市里上访,区委书记都来探望她,如果她有文化,当年我的村支书肯定让给她想当年你奶奶那个俊哦比你几个姑姑和你都俊守寡几十年不易啊

(二)经历的故事

奶奶现在老了,白天经常一个人站在村口默默看过往的车辆,晚上总是守着电话机静静发呆,认识她的人都知道,白天她在等她孙女回来,等不到的时候就等孙女的电话,如果电话都等不来,奶奶跟别人一说起来就流泪。

都说隔代亲,或许吧,因为我知道奶奶七十多年来的大部分泪水都是为我和妹妹流的,而且在我和妹妹的成长途中跟奶奶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大于跟爸妈在一起的时间。

从我记事起奶奶的身体状况就很差了,年轻时过度劳累,结果留下了一身的病,很多次看到奶奶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得低声呻吟,但奶奶从未因为自己流过泪。

我记忆中奶奶第一次流泪是妈妈在医院生下妹妹后。在我家乡,第一胎是女孩的话可以要二胎,而妹妹的出生让我家绝后了,很多人劝爸妈把妹妹送人后再生一个,再加上刚出生的妹妹又黑又瘦又丑,爸妈已经心动,正在打听哪里有人家收养。正在家陪我的奶奶听刚从医院回来的大姑说了情况后,让还没有喘口气的大姑又骑上三轮车带她和我返回医院,奶奶到医院后抱起妹妹就不再松手,然后说了一大堆国家宣传的男女平等的话,还训斥爸爸:你这么不喜欢女孩子,你忘了你娘也是女的!旁边的妈妈也被奶奶说服,同意留下妹妹,不要再生了。我那次第一次看到奶奶流泪,她紧紧抱着妹妹,泪流到包着妹妹的小被子上,湿了一大片。妹妹大后我跟妹妹说起这一幕,妹妹哭,奶奶也哭:幸亏把你留下,要不这么好的闺女去哪找?那时我抱着玮(妹妹的名字)感觉好像自己的心踏实了

第二次见奶奶哭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跟奶奶在邻居家看电视,正演《杨乃五与小白菜》,或许是因为看苦命的小白菜跟自己的命运有些相似,奶奶有些伤感,眼圈红红的。那是我的已经从姑姑爸爸以及周围的老人们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于奶奶的故事,而且也多次在日记中提到让自己崇拜的奶奶。看到奶奶的异样,我拉起了奶奶的手:奶奶,不要难受,将来我一定写一本书,写你的故事,写厚厚几大本,让奶奶也上电视。那时我还不知道写书的困难和电视制作的复杂,我只知道我写的日记经常受表扬(那时的日记时要交给老师看的),而且我知道我每次要到台上讲故事或者读日记时都是要先写到本子上,我要让奶奶上电视,就要先把奶奶写出来。奶奶呵呵笑了,亲昵地把我的头抱住,但我感觉到了奶奶的眼泪,滴在了我的头上

后来我写了很多作文,也发表过,也获奖过,虽然很多次想写《我的奶奶》,但每次都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拿出来的总是《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等。很多次我看见不识字的奶奶把我发表作文的报纸端详来端详去,然后叠放得整整齐齐锁在柜子里,那时我总是想哭,因为我曾经承诺奶奶的话一直没有实现。

从我上初中开始就住校,初中时一周回家一次,高中时一月一次,大学时半年一次,而工作后就只能一年一次甚至更少,而奶奶总是在我回家的那天早早在村头等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亲友们送她但她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我,有时拿出的东西已经过期或者变质,奶奶如果知道总是很窘迫地站在那里,像个做错事情的小孩子。为了不让奶奶伤心,每次我都不会点破,奶奶会很高兴地再去张罗一些丰盛的饭菜,俨然接待一位远方来的贵客。

自从我上大学后,书信和电话成了我和家里沟通的最好方式。假期回家的时候妹妹告诉我,奶奶经常对着我的照片出神,还经常泪汪汪的,每天都到村口看有没有送信的过来,晚上还要守在电话旁。每次我的信寄来奶奶总是第一个撕开,然后让爸爸或者妹妹念,听完后再端详很久,然后放回信封包好,按顺序锁在柜子里;每次有电话打来,奶奶总是让爸爸先接起,如果爸爸说是我的电话,她就会满脸期待得盯着话筒,等我跟爸爸说:我想跟奶奶说句话!但每次和奶奶说话她又总是说几句就匆匆挂掉。我原以为她害怕浪费电话费,但妹妹告诉我说奶奶怕浪费只是一个接口,其实她每次接到我的电话都忍不住想哭,怕忍不住,怕我听出来担心,所以尽快挂掉,然后抹去流下的泪

我知道自己和妹妹一直都是奶奶的骄傲,她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起她的孙女,喜欢别人赞扬她的一对孙女:人家大孙女是我们村十多年来出的第一个女大学生,现在毕业了留在外边,很有本事人家小孙女又上电视了,听说又得了什么才艺奖每说到这些,奶奶的眼睛总是亮亮的,分不清是光亮还是泪水。

我也知道我和妹妹一直都是奶奶最大的牵挂,奶奶经常对着妹妹说:你姐在外边一个人闯,连个认识的人也没有,受委屈也没有地方说,她苦啊你整天去参加什么学习比赛,一定要注意那些生人,不要随便相信那些人啊,听说那些搞什么艺术的人都不是好东西说着说着奶奶的泪就又下来了。

奶奶老了,本来可以享受儿孙承欢膝下的日子,但她老人家却要忍受着孤独,没有丈夫和儿女孙甥的陪伴,每日就在期盼和等待的泪水中度过。每每想起这些,我禁不住潸然泪下,而奶奶含泪的双眼就似乎出现在眼前

曾外祖母


沥青马路闪耀七彩虹光,与城市别无二致。双向单车道,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正确,那条只能容许单车通行的马路,就如同没有归途的河流,奔腾往复,绝没有机会记得来时的样子。

母亲应邀参加农村亲戚的婚礼,我与之同行,临近村口时沥青马路彻底消失不见,耀眼的光线被黄土地吞噬殆尽,碎石折射起的光线被车轮卷起的尘土所掩盖。到达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平房时,仿佛又看到曾外祖母在院门口,坐在漆黑发亮的木头板凳上。

可是,她已经过世很多年,我记不清她的模样,但很多事情我没有忘,例如我孩童时代,在她膝头玩耍,那一脸深深的皱纹,是我仰面于她时唯一的印象。她偶尔会和我一起玩,但更多时候曾外祖母头都是在望着西边,若有所思的样子。即便十多年过去,我已长大成人,依然不懂她那时候在看什么。

仔细想想,那时候她已经快九十岁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地的大事。但她生下了十个儿女,伟大就如同她多年以前给我的一枚铜钱一样。

记得上次回到农村是参加舅舅的婚礼,时隔三年,我的妹妹已经是个可爱的令人心生温暖的小姑娘了。我想我大概看到生命的延续,妹妹,还有那些我连名字也叫不出的兄弟姐妹,在此之前,我绝想不到现如今庞大的家族,最初的创造者只有两人。同时,她的子女也陆续的回到她身边,包括我的外祖父。

告别我生命的全部亲人,都如若干年前曾外祖母给我的那枚铜钱一样伟大,那一定是传承的力量,百余年的硬币,经过无数人手中辗转,才终于落得尘埃落定。即便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不可置否的是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货币,没有祖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她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倒是她的子女奔赴到了各地,老实说我已经记不清她与我曾外祖父居住的屋子是哪间。那房子究竟是传给她的哪一个子女我也不知道,记忆中整洁的院落似乎只能停留在脑海里,我拜访了很多亲戚,都找不到相吻合的院子。也许是经过多次翻修,那幢老房子已经荡然无存。

可是,当我靠在身后崭新的铁门,试着模仿曾外祖母在院门口望向西边无限的天际时,我忽然觉得这里无论经过多少亿年也不会发生改变。夕阳、红霞,与我多年以前见到的别无二致,那里承载着历史的尘埃。十五年过去,至少感觉是一样的。

或许我可以猜一猜,曾外祖母的习惯,她看见的不是无边无际的蓝天,而是久未归乡的孩子们,那里是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天的终点,回家的时刻。她盼了半个多世纪,我不敢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亲戚谈论起我记忆中的她时,大家都忘记了她的样子,唯独全都记得她喜欢在院门口坐着,问及原因,没人知道。

陈旧黝黑的板凳是她度过无数岁月的证明,她去世之际,我没有在场,但我听说她走的安详,不枉她在空中飞翔一辈子,停下衰老的双翼时,赢得了很多的欣慰。

婚礼是传统的农村风格,在一间二百多平米的屋子里举办,比起城市的婚礼多了点喧嚣。现场更为简陋,只有一副条幅挂在墙壁上,来告诉各方来宾今天的主角是谁。

在我看来能踏踏实实过日子就好,婚礼怎样不太重要,就像我的曾外祖母,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历经从无到有。她结婚时恐怕只有一块带颜色的布作为装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坐享其成呢?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内容很少,曾外祖母只存在于我十五年前的记忆里,如果不是三天前去农村参加婚礼,我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拾起这些残片。

祖母,爱情是什么


祖母,爱情是什么?幼时我经常仰起天真无邪的小脸问她,而她却只是笑着爱抚地摸摸我的头,眼底泛着星星点点的怀念与爱意。长大后,每每回忆起这一温馨时刻,满满的都是感动,终于,我领悟了,祖父与祖母的相互陪伴诠释了这一主题!

思绪猛地被拉回两年前陈旧的记忆里。映入眼帘的是那雪白的床单,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一脸憔悴地躺在上面,双眼紧闭,医生、护士急匆匆地推着病床进入急诊手术室,一扇门隔开了两位老人。

手术室外的红灯一直亮着,门外的老太太佝偻着身躯蜷在冰冷的座位上焦急得等待着,那瘦小的身躯在不停地颤抖,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手紧紧攥着座椅扶手,好像要把手指扼进座椅里,双眼中布满了血丝,一动不动地盯着那盏红灯。

不知过了多久,那红灯灭了,医生终于走了出来,大家涌上去,还没来得及问,老太太就急匆匆地、慌乱地、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盯着他毫无血色的脸,放声大哭。这时,我满头大汗地跟在后面,眼前一片模糊。

祖父被汽车撞了,导致了颅内大出血,而就在车飞奔过来的一刹那是向祖母的,祖父看见了车影,将祖母推出去了老远,他替祖母挡下这一次致命的撞击。

黑夜悄然而至,等待使暗夜变得无穷无尽的漫长清晨,祖父终于睁开了那沉重的双眼,开口含糊不清问得第一句话就是:老太太怎么样了?

住院的日子里,祖母寸步不离地守候着他,就如同母亲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衣食住行。每天喂他吃饭,他微张开嘴,她拿起勺子将食物小心翼翼地放入他口中;每天帮他穿衣、擦身,一切都托显出她的细腻;每天为他讲积极向上的事情,告诉他每天的新闻时事,子女的情况;每天带他出去散步,接触生命的蓬勃生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是什么,是陪伴,是等待,是为他(她)挡下危机的奋不顾身!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更是受难时相互支撑的无穷力量,他们在50多年的岁月中,一起携手走向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