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谢鲁山庄,回不去的山里孩子

谢鲁山庄,回不去的山里孩子

发表时间:2020-06-27

【www.qg13.com - 和孩子的情感美文】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谢鲁山庄,回不去的山里孩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家在山里,学校也在山里。

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是我们山里孩子读书时最期待的一件事。

有一次老师终于说要带我们出去玩,乐得我们又蹦又跳的。老师是城里来的知青,山里的山山水水对她来说,就是一件新鲜事,前些日子,他们几个知青同学,趁假日到谢鲁山庄游玩了一回,觉得是个好地方,老师玩意未消,也乐得带我们一游。

我们是山里的大孩子,也是学校里的大孩子,在弯弯的山路上,仰望蓝天下展翅高飞的雄鹰,我们的心儿也象长了翅膀,心要飞翔,梦也要飞翔。

山里的孩子对山只有祟敬,却不陌生。从山里来,到山里去,相隔三十多公里,这个距离不是很远,却是同学们集体出游的第一次。

谢鲁山庄不是一个村庄,而是谢鲁人,一个有钱人家的私人庄院。山庄依山而建,亭阁高低,叠叠而上,九曲巷道,奇路蜿蜓,半月瑶池,潜龙流溪,拱门似月,回廊如虹,槛联高雅,妙趣横生,处处景物,美不胜收。到底是有钱人家,也是花了大笔钱,才能成就这一方的人间仙境。后来,在路口那儿,就有了一块大大的广告牌,上面四个大字:四大名庄。

我们那时候到谢鲁山庄去,是没有大路的,也没有大大的广告牌,山路十八湾,每一道湾都是一道风景。每一个男同学都是骑车而行,后面搭着一个漂亮的女同学,青春飞扬,长发飘逸,也是一道风景。纯粹的游玩,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充满着天真。在土墙灰瓦屋子里长大的山里孩子,对楼台飘影和瑶池仙境,睁大了求知和好奇的眼睛,又在这种美景中迷盹困惑,懵懂不知,不解风情。

那个时节,正是山花烂漫,庭前屋后,除了参天古树,就是奇花异草,那时的山庄也是原始状态,农家私人庄院本色,小路旁的野花是随意可摘的,同学们一时兴致勃发,争先采摘,到最后男同学手里的花都送人了,女同学笑容满面,那笑里都藏着秘密,谁也猜不到那一个男同学,把花送给了那一个女同学,也没人猜,只愿天知地知,永远是一个秘密。

送花也许是初恋的开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心里有爱慕,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其结果却不尽人意,全班男女同学竟没有一对成对的。山里的孩子长大了,都希翼着往外飞,也是劳燕纷飞,就纷纷的各自飞了。

过了好多年,我也曾重游谢鲁山庄,也写了游记,在曾经走过的小路上徘徊,在曾经留过影的亭阁前立足,追忆当年,寻找过往,半月瑶池仍在,潜龙流溪依旧,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天真,听不到当年孩子般的笑声。

我知道,光阴似箭,大江东去,我们已回不去少年,也知道,谢鲁山庄,回不去的山里孩子。

小编推荐qg13.com

回不去的故乡


家乡,已经具体为一个小村庄,一栋老屋。

仿佛变得陌生了。那个叫家乡的地方,我已经头尾7年没回去了。老妈说,老屋的石阶,长满了青苔;厢房边的墙基,再不修都要倒塌了;我住了一二十年的那间房,有些年头没打开过,书架都积满了灰尘;

还有啊,门前的那条土路,这个冬天要铺灌水泥了。

这条土路,距离村前的省道,有一公里长。那可是村庄最重要的一条路。它连着山里山外呢。外出打工,出门读书,女孩出嫁,小伙子带着女友回乡,都走这条路呢。

这是条有历史的无名小路。30年前,我刚开始读小学时,它是一条石子路,平坦,坚实。放学后,教我们的民办老师,从这路石子路离开,回到3公里外他的家。天天如此,周而复始,小山村有老师,已经比邻村的孩子幸运多了,尽管老师是走教,民办的身份。

到了我上初中时,它是一条烂泥巴路,坎坷,泥泞。最怕雨后,解放鞋踩上去,黄泥巴粘满鞋底,连鞋面、裤脚都有,鞋子湿了,到学校要穿到周末回家才能换。我经常穿着湿鞋子熬学,尤其是春天和梅雨季节。之所以烂,是因为小村子有人买了农用三轮车,把石子路拓宽成机耕路。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了。再后来,参加工作了。这条路也先后拓宽过几次,但一直是弯弯曲曲的烂泥巴路。

再后来,我远离了家乡,到了城里,再也不知道它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落。

二个月前,老爸回了趟老家。走时,给村民主任留了3000元,那是这条路铺灌水泥的捐款。先交这些吧。我打电话给村民主任时,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我爸说了这么一句。

老爸从老家出来后,来了我家一趟,却只字未提给村里捐款的事。这笔钱是大弟给他的。也许他不知道我们还要不要再捐些,结果连问也不问,说也不说。几十年来,老爸就是这xing格,沉默寡言,老实巴交。我们兄弟参加工作后,他更是哪些,大小事,都由我们自己拿主意。

老爸回福州大弟家不久后,有一天老妈接了个村里亲戚的电话,这才旧事重提,说村里铺灌水泥路的事。我听得出来,村民筹资款还不够。我决定跟村民主任通个电话,表达一份对家乡的牵挂。

因为人口少,我的家乡是一个自然村,归属建制村管辖。现任村民主任是本村的,解放后第一位本村的村民主任。电话是夜间九点多拨通的,小山村的村民,这时候多半已经入睡。

电话里,没上过什么学的村民主任,反复用千年等一回来形容他对这件事的态度。他说,一公里的烂泥巴路,灌水泥要30万元。县交通局拨了10万,村委出10万,缺10万自筹。我算了算,在外工作、经商、打工的人,每人出2000元,就差不多了。其实,全村村民,几乎都外出了。我这个年龄的,正是外出村民的主力军,主要分散在泉州、福州、汕头、广州一带,经营超市的居多,也有开手机店的,不少村民都在城里买了房。没外出闯荡的,也想办法迁居了,家乡周边的平溪、斜滩,就是他们的选择,朴素的村民,已经把这当作平生最伟大的事了。但每年的清明、春节,多数村民都还是要回家的。这条路,也因此有足够的凝聚力。比我大十几岁的村民主任说,每个人尽自己心意和能力,大家心要齐,才能把这条路拿下。他反复念叨说,谁谁捐了多少,谁谁到现在还没行动,谁家连女婿也捐款了。这可是千年等一回啊。

我十分明白他的意思。小村庄村道硬化,不在政府部门村村硬化的范围内,很难争取到拨款。过去村委穷得叮当响,前些年因为县上建水电站淹没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得到一笔数额可观的补偿款,这才有些钱。但那集体山林严格意义上,不属我村地界。若不是他这次当上了村民主任,做梦也别想能争取到10万的支持。小山村,这个数字,绝对是天文级别的。

我鼓励他,无论有多大困难,这条路一定要灌上水泥。聊到最后,我补捐了3000元。要了卡号,当晚就打款。这样,我家捐了6000元。在村里,这个数字应属中上了。至于捐款人的名字,就写上我父母的名字吧。我原本想多捐点,但老妈反复强调,捐这个数够了。村里今后还有不少公益事业需要支持。我只好交代:如果不够,记得再跟我说。并不是自己经济有多好,主要是想多尽点力。力所能及嘛。 水泥路和烂泥巴路,那可是天壤之别啊。有了一条像样的路,村里的粮食外运,可就方便多了。今后开车回家的村民,就能将车子开到家门口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象征。我曾痛恨家乡几十年的一成不变,痛恨它在我工作多年后还没拉上闭路电视,痛恨它似乎被外界抛弃和遗忘似的如此贫穷。那种恨,是一种深切的爱与忿啊。时隔多年,它有了起色,难道不值得欣慰吗?

但也仅是臆想而已,仅此而已。我能做什么?我又做了什么? 我很想在工程动工前,回去拍几张烂泥巴路的照片,那才是真正的家乡风貌啊,那才是岁月的印痕啊。但我就是忙不开,似乎为这点事来回奔波近千公里,理由也不够充分。

还有,尴尬的是,回家乡住哪里呢?老屋已锁门,久不住人。总不能住邻居家吧。在哪吃饭呢?小村庄没饭馆,老家的水槽也久不使用,灶台已尘埃扑面,起不了火啊。我若回去,连个儿时的玩伴也找不到了。

那还是我的家乡吗? 我还回得去吗?除了长眠于此的先祖,我还牵挂什么?

几百年历史的小山村,一直都名不见经传。生活在这里的人,多是农民、木匠、挑夫,忙时种田,闲时放牧,再有就是外出打短工。这样的村庄,在中国农村,有很多很多。是很多很多年轻人逃离的地方。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300多年前,那个叫唐朝的时代,有个叫贺知章的诗人,回乡时发出如此感慨。经年累月,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不去的时光


夜晚是人的神经总敏感的时候。今晚我想写一些纯粹的白话文送给劳顿了一天的自己。

兼职的第一天就把老板炒了,原因单纯,在物质社会如此膨胀,物价如此高涨的今天他们残忍地告诉我工资降低了。我确是痛心疾首,我本不图靠它如何在下月生活费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却是真的很想拿它来买件重要的物品。这就是现实与计划间的差距。我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巷道,面对无数张喜怒不一的脸,连心都先累了。这样说好像有点夸张。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件苦事。因为他们轻盈地落座公交车的时候我感觉周围都在发光,清一色的校服,青涩的脸庞,瘦长的双腿在宽大的裤腿里荡,我开始想念我的十八岁,十七岁,还有可能是十六岁

我曾拥有过的校服时光。放学了,下班了,所有的路人都在往家赶,可我却偏执而小资的感觉我永远都不可能再赶上那时光。今天我见了很多人的脸,很多人的手,很多人的过客匆匆。

当我坐在电脑前,感叹郭富城的演技,甚至为那一句,趁活着,我们结婚吧唏嘘不已时,也许我未曾想起这样的时光就是唯一的现场直播,左手是你,右手是你,满满当当。

或许还是在这样一个季节,我赶上了公交,能够听到的有命令,斥责,宽慰和请求,甚者是孩子的哭声,流水声,和争吵声。我想我是否也在怀念这样一个傍晚,跻身拥挤的公交明目张胆的羡慕中学生的我。

到得了远方,却回不去时光。

我们,回不去了


《半生缘》中,最感动的莫过于在十四年后,沈世钧和顾曼桢的那次相遇。

她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她问他:世钧,你幸福吗?

世钧答道:我只要你幸福。

感怀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怪异,青春注定这么离奇,俩个曾经相爱到难舍难分,海枯石烂甚至不分你我的恋人,由于种种的缘由却不得不相互放手,哪怕彼此曾经有过多少美好的回忆,经历过多少次风雨。

然而,当多少年过后,这二人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邂逅了,他们或许都没想到彼此这一生还会有再相见的机会,也或许他们在没见到时,每次在无人的夜晚想起那让人心疼的过去时,心中都有无数的话想对对方说,诉不尽心语万千,可是等到真正想见时,二个人却只淡淡的说了句:好久不见。而后,便是面带微笑,各自走开,轻轻的擦肩。

擦肩而过的瞬间,彼此的心里肯定有过或多或少的遗憾,但他们还是仿佛像商量好的似的很默契的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擦肩而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那段可以为了爱而放肆追逐的年纪,他们彼此的身上都已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现在不只是自己,更多的还是属于他们的家庭,彼此都知道,过去的注定也只能是回忆了。

而现在不必也最好不要再过多联系了,就当彼此在彼此的人生中路过,你是我人生的过客,如清风拂过,我在你的人生中客过,若拈花一朵,如此,而已,就当彼此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驿站,有过许多美好的日子,无瑕的而美丽的回忆,有过温暖的夜晚,有过明媚的白天,甚至或许连在驿站的雨天,都美得让人窒息,让人不忍回忆。

那段日子是青春中最灿烂和幸福的时光,但是也只属于青春,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和最深刻的惦记,深深掩埋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把酒,且回忆。那段青春只能回忆,也只能回忆,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些日子,走了;那些岁月,流了;那些感觉,没了;那些回忆,停了。而他们,也回不去了。是的,永远回不去了,记住,是永远。

我们,回不去了,看似一句多么轻描淡写却又意味深长的话语,而我们说出口时却发现是那样的艰难,嘴巴苦涩,心里溜酸,原本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在此刻却仿佛字字千斤,张开嘴,却发不出声,只有低头,然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相对离去,徒留背影,还有,那留在空中的叹息

或许,我们喜欢的只是当初的彼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只是那段回忆,而不是现在自己,许多人总说如果再见面,一定会勇敢地说出当年因为羞涩或者是不敢而没有说出的话语:我喜欢你。可是你喜欢的只是当初的她,而不是现在,每个人都会改变,我们的如今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或许当年我喜欢的你早已恍若二人,当年篮球场上奔跑的帅气少年,或许现在早已大腹便便,难忆当年;当年在图书馆中看见的在阳光下微笑的温婉女孩,或许现在正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上在为着几毛钱而喋喋不休,不复从前;当年说好永远在一起的恩爱情侣,现在或许早已分隔二地,许久失联。

或许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喜欢的彼此可能早已变成我们原本最不想变成的模样,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却仍固执的相信她或他都还是当年的模样,一切如初,我们都在向往再见时的彼此,如当初般的热情开朗,不曾陌生,依旧亲密,仿佛时间只是打了个盹,而现在又醒了。其实,这些固执都只是我们的不甘心,不甘心我们的青春被遗憾,被后悔,被消费,虽然我们知道青春注定会有遗憾免不了追悔,可是我们却都以为那只是别人的经验,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都本能的不想说再见,甚至还想再续前缘。明明知道结局的不堪我们却依旧一厢情愿。

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执念,我们也只是想想而已,也只能想想,爱情注定只属于青春的独特产物,因为以后我们都已经没了那份勇气也缺乏那种精力,青春中的我们喜欢一个人那一定是纯粹的喜欢,与其他无关,只是固执的想每天看见她的笑脸,她微耸的双肩,甚至,她在阳光下拉长背影的若隐若现。喜欢是一个人的固执,爱情却是二个人的事,在那些日子中,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没有结果的单相思,也是自己一个人的固执,自己愿意,与他人无关。

卢思浩说过,或许青春中最美好的爱情不是彼此在一起,而是一个人的暗恋,你自己默默的对她好,也不必让她知道,这样,即使你们最后没能在一起,但这样的记忆,却是最为深刻,青春的爱情不必考虑结束,讨论归属,只要你认真认真的爱过,努力的付出过,这,就够了,青春最重要的不是在一起,而是有一个无暇的过去,一份你每次想起,都能感到温暖,甚至嘴角都不自觉得流露出一丝笑意的回忆。

真正的喜欢不是非要在一起,而是即使不在一起了,你却仍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她幸福,这才是正正的喜欢,却还算不上爱。我一直觉得我爱你这三个字你一辈子只能说一次,就是对你陪伴终老的人说的,而其他的无论你曾经眷念,多么不舍的的人,哪怕她曾给你最美好的,只要你们最终没有在一起,那么就最好不要说,再喜欢也只是喜欢,谈不上爱,一辈子你可以有很多次喜欢,但是爱只有一次,没有替补。所以请你不要轻易的说爱,这个年纪的我们不能也不配谈爱,真正的爱时要时间见证的,没有时间的过滤,再喜欢的彼此也会分手,只有经历过漫长时间沉淀的二个人才能说爱。

其实,不只是这些东西回不去了,我们这一路走过的细细碎碎,我们见过的不同风景,我们有过的所有回忆,都回不去了,而此时的再相见也不过是让彼此心中的那种执念能有个了断,佛说;勘破,放下,自在。我们所念念不忘的也不过是那段记忆而已。

过去的过去,未来的可期,而现在,则一定要珍惜。

我们回不去了,可日子还在继续,生活还需努力,让那些回不去的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是的,我们回不去了,但我们的记忆还在延续,青春就是这样,让你心痛,让你后悔,却也让你明白该如何努力,如何让让我们的人生过的最有意义。

过年,回不去的故乡


又过年了,异乡的游子们又开始了他们幸福而又烦恼的回乡历程。

往年我也不例外,往往提前个把月就盘算着回老家过年的方方面面,交通方式、礼物数量,遇到节日值班,还要早早与同事协商调班,当然还要动员太太、孩子一起回家。因此,盘算着回家过年成了年前的头等大事。

老家在苏北的黄海之滨。上世纪80年代末,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长江客轮,一班从重庆开往上海的大客轮,途径南京中山码头是夜里十一点半,一家人头枕波涛,顺江而下,次日早上七点左右才停靠南通码头,然后再换乘公共汽车颠簸两个多小时才最终回到家乡的小镇。那时候过年回家有两难:一是买票难,往往都要提前一两周托人买票;二是准点难,冬季时常遇到雾锁长江,轮船难以靠岸,致使误点,而从南通到家乡小镇的班车仅有两班,错过了早班车,就要等到下午四点多,等回到家就已经是天黑了。

记得有一年错过了早班车,我就干脆和太太一起在南通游览了狼山,虽然过去近三十年了,但当年登临山顶,远眺长江,江宽浪平,长江胜境尽收眼底的情景依然清晰。这至后也常去南通,但都是来去匆匆,再也没有去过狼山,现在想想也是因祸得福了。

到了90年代末,江苏高速公路发展迅猛,一般乘大巴回到家乡县城,再换乘乡间公交,在南京早班车出发,下午一二点就可以到家。那时候,长途客运市场兴起,客车班次十分密集,购票便利。孩子也买了成人车票,为的是旅途能够相对舒适。乘大巴最累人的是大包小包的行李,南京的特产要带,父母的礼物要带,走亲访友的年货要带,还有孩子的新年新衣服也要带,什么都想带,又恨不得什么都不带,走前收拾行李是另一番幸福的烦恼!

每年春运高峰,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的人山人海,现在想想都后怕,进站排队、上车排队,到了县城还要换乘,沉甸甸的行李恨不得都扔掉,太太还时不时来一句:回家心情轻松,行李重一点不算什么。过完年回程的时候,父母恨不得什么农产品都让我带,他们哪里知道长途大巴带行李的累赘。

到了2010年,过年回家的历程有了质的飞跃,因为有了私家车,而且高速公路越来越密集,可以说走就走,大包小包尽管带,感觉与家的距离仿佛变短了!车上高速后,女儿把后座当成她的包厢,常常横躺着,继续睡她的回笼觉,而太太因为在医院工作,不能连续几天放假,不时又说上一句,我仅有三天休息又泡汤了。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一路飞奔,家乡越来越近,窗外的景色亦越来越熟,常常还有一小时车程,哥哥的电话就来了,到什么地方了,我要准备炒菜了这个心情岂止是一个爽字。后来,父母年岁老去,身体每况愈下,临近家乡时的爽,渐渐变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开老家30多年,每年都要回家过年。回家过年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乘轮船时期,过年回家主要是解思乡之愁,释思乡之苦。尽管交通十分困难,回家一次需要十几个小时间,但思乡的情绪十分浓烈,一到过年,再大的风雨、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回家的路。因为当时正在部队,当兵的前几年是不给回家的,即使后来也是严格控制回家次数的,因此想家思乡有时像汹涌的海水难以阻挡,而家乡的景象、家乡的人和事依然如故,一到过年,在异地他乡奋斗的游子们都回到了这片熟悉的故土,见到了儿时伙伴,吃到了儿时的美味,思乡之痛得到尽情地释放;

乘大巴时期,过年回家无论是家人还是我,幸福感溢于言表,同时希望家乡尽快富裕起来。那时候在外打拼了十几年,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也适应了异乡生活,已经把他乡当家乡,每次到回家,乡里乡亲上门颜欢,父母家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我也会大言不惭地讲起外面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了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痛感的是家乡依然如故,而自己又如此我无能为力;自驾车时期,过年回家更多的责任是尽孝。那时候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驾车都很发达,节日还免费通行,回家仅需四个多小时。但熟悉的朋友越来越少,父母也渐渐老去,各种疾病不请自来,一说起回家,莫名的伤感时时来袭,回家的心情越来越重,每到过年,太太总是摧着我回家,其实那时候过年回家,也不能为父母做什么,更谈不上尽责尽孝,只是让父母高兴一点、自己的心境释怀一点。

前年,母亲也随父亲远去了,在办理完母亲后事后,家乡一位关系很亲的长者当着众人面突然问我一句:今年过年还回家吗?我看着他,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又到过年时,这句话又在我耳边回响,但我已经决定,从此过年不再回家,留下和岳父岳母一起过年,心和身在南京安宅。

因为,那个家乡已成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