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魏奶奶

魏奶奶

发表时间:2020-07-29

【www.qg13.com -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魏奶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自从来到这个城市已经好多年没见过魏奶奶了。可魏奶奶那瘦瘦的却很精神的样子,我依然记忆犹新。那时的我刚刚参加工作,魏奶奶是我的邻居,上下班我都要经过魏奶奶的家门口。

魏奶奶爱喝茶,手里天天捧着一个玻璃茶杯,冬天在外晒天阳,夏天在树影下乘凉。经常看到有人找她聊天,因为魏奶奶虽然年岁大,但是很幽默,总讲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来,所以不管是老人或是小孩都喜欢找她聊天。第一次见到魏奶奶时就看到她的腿有点毛病,走路经常拄个拐棍。她坐凳子时很困难,坐下起来都要人扶,有时跟前没人,她就很吃力的自己从凳子上站起来。

有一次我正好上班看到魏奶奶拄着拐棍,手里还拎着一个凳子,我赶紧从魏奶奶手里把凳子接过来,扶着魏奶奶坐下,她连声说:谢谢。

我说:奶奶这举手之劳的小事,还用谢吗?您要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不用客气。

其实魏奶奶的儿子媳妇都很孝顺,魏奶奶的媳妇经常帮她洗头洗澡,还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她跟前,魏奶奶经常在外人面前夸她媳妇孝顺。

如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我在这遥远的地方,也不知道魏奶奶现在身体还健在吗?

小编推荐qg13.com

魏大胆半夜遇“鬼”


魏大胆半夜遇鬼

那是1976年,我在128团10连机务排上班,主要看动力发电机。连队规定发电要到凌晨1点。每次上夜班回家,自己从来都不怕。时不时工作需要,晚上还到地里给机车送油,因此,大家都叫我魏大胆。

记得那年12月的一天晚上,天黑地伸手不见五指。我发完电下班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脚底下突然碰到一个大大的东西,软软的,感觉像是一个人躺在路上。当时把我吓了一身冷汗,我想这么晚了,肯定是遇到鬼了,撒腿就往家跑。回到家后,我就把遇鬼的事给丈夫说了,丈夫说,哪里有鬼?我去看看。我和丈夫打着电筒来到遇到鬼的那个地方。拿电筒一照,哪里有鬼呀?原来是连队经常爱喝酒的李大军。丈夫连喊带拉的,他也起不来,喝醉了。丈夫把他背回了家。

丈夫和大军媳妇给他醒醒酒,酒醒后,我们才离去。大军一家人很感激我们,不停地道谢,还说要不是我和丈夫,他就冻死在路上了,我们是他的救命恩人。自从这件事情后,我再也不敢走夜路,晚上下班回家经常都让丈夫来接我。

魏姨泡菜情有独钟


魏姨是地道的上海人,六十年代支边来疆,对沪菜十分的喜爱,泡菜更是爱不释手。

笔者对泡菜的喜爱,那是与生俱来的,自打记事的时候,就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食物,非魏姨制作的泡菜莫属

在笔者童年的记忆里,魏姨的泡菜坛子,就像仙女的罐子,十分的神奇而又魔力十足,将洗干净的筷子,慢慢地伸进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会儿是又粗又大的萝卜,一会儿是既细又长的豆角,一会儿是脆脆甜甜的黄瓜,一会儿是辣味十足的青椒,一不留神还会有浓郁清香的青菜

魏姨的泡菜坛子,看似十分的不起眼,可是小小的坛子里面,却是色泽鲜艳,脆嫩可口,色彩缤纷,香飘四溢

泡菜是魏姨家里,早餐雷打不动的主角,不管是喝稀饭、豆浆,还是吃馒头、啃面包,必有泡菜相伴。没有泡菜,其他东西再好吃也是索然寡味,有了泡菜,早餐突然间生动起来,顿时感受到一种尽管久远却常新的味道。午餐、晚餐的时候,也离不开泡菜,主菜结束,接着主食,必有一小碟泡菜,追随而上,毫无例外,不上泡菜,绝不食之

泡菜不仅能够佐餐,还是做沪菜重要的辅料。沪菜鱼香系列菜品,就绝对离不得泡菜,鱼香味必须泡椒,即泡好的红辣椒,必须是长长的红辣椒。长椒主其辣味,红色调其色彩尤其是鱼香肉丝这道菜,就离不开泡椒,而且是刚刚从泡菜坛子里,捞出来的泡椒才行

魏姨制作的泡菜糖醋鱼,就是笔者的最爱。这道泡菜糖醋鱼,草鱼或是鲤鱼均可,将鱼剖开,清洗干净,放进油锅里,大火烧约10分钟,放进剁碎的泡菜,再放葱、姜、蒜于锅内搅匀,待鱼入味以后,随即下生粉水勾芡,淋于鱼身上面即可,那是相当的好吃,鱼肉外酥里嫩、色泽红亮、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沪菜地方风味特色

我的家乡在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二八团,在上小学的时候,魏姨就是我家的邻居了。几乎每天都去魏姨家去玩,魏姨家的哥哥姐姐,都对我十分的好,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让给我先吃,什么好玩的东西,都让我先玩。

在上中学的时候,魏姨的小儿子飞哥,已经是三门拳的得意弟子之一,刀枪棍棒,样样精通。笔者看上了飞哥的一把大刀,一心想着搞到自己的手中,飞哥早就看出了小弟的心事,心甘情愿的把大刀送给了小弟,至今大刀还在笔者房间里面放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擦擦,有模有样的比划比划,心中充满对飞哥的感激之情。

在魏姨的家中,魏姨总能给笔者十分之多的惊喜,油炸的红薯片,油炸的糖果果,炒黄豆、炒绿豆、炒瓜子,多了去了或是一碟炸花生,或是一把炒米,或是是爆米花,样样俱全

在笔者的童年,享用不上山珍海味的,一碗包谷榛子,一碟酸泡菜,照样可以吃得满头流汗,有滋有味,也足以完成生命的延续至少在笔者的记忆里,酸泡菜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是那个年代整个冬天的主菜。

魏姨可以用来做泡菜的蔬菜,那可是多达四五十种,其中黄瓜、苦瓜、地瓜、香瓜、豆角、刀豆、莴苣、高笋、蒜苔、青菜、甜椒、辣椒、仔姜、洋姜、大蒜、豇豆、蕌头、蒜薹、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莲花白、白菜心、青菜头、萝卜缨等,都是泡菜的原料

在魏姨做泡菜的时候,笔者则在一边帮着选新鲜蔬菜,魏姨一边清洗着蔬菜,嘴里一边默默的叨念着做泡菜的手法,什么菜要新鲜,但不要太嫩,什么样的调料,在什么时候放。

成排成串的蔬菜,挂在外面风中晾干,成为魏姨做泡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蔬菜,在魏姨的手中,依次放进洗干净的坛子之中,然后用冷开水、泉水、纯净水加盐、姜、花椒、八角等香料,泡进坛里,让其发酵,适时取食

春夏秋冬,选用各季时令蔬菜泡之,四季品享。魏姨的泡菜水,可以重复使用,有的竟有十几年历史。泡菜的功效远远不止满足口欲之福,特殊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孩提时代,笔者受寒发低烧的时候,根本不用打针吃药,将一只陈年的泡白萝卜烧烫,用纱布包好,细心地沿额头滚动,也可以辗碎后用沙布包好,代替酒精物理降温,此举谓之祛寒退热。如此凡三,不出一小时,就活蹦乱跳了。

根据魏姨做泡菜的经验,泡菜水忌油,蔬菜沾了油后,放进坛子里,也必然坏了泡菜水。记忆之中,魏姨非常珍惜泡菜坛子,从不让任何人触摸泡菜坛子。魏姨特制了一双长长筷子取泡菜,取完以后将筷子清洗干净,还小心翼翼的存放起来。

魏姨做泡菜的秘诀很多,如果泡菜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花时,这就人们常说的霉菌,魏姨加一点白酒,用洗净的手,轻轻地搅和一下,白花居然就能自然褪去。

魏姨的泡菜,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魏姨说那是因为放了冰糖,也有一缕缕香味,魏姨说那是因为有茴香还有紫苏,还有点点辣味,魏姨说是因为有生姜和大蒜如果人们的味蕾,足够灵敏,那就一定能够尝出更多味道这些味道搭配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是那么地地道,仿佛魏姨预先是按什么秘诀调配好的,浓淡相宜

魏姨的家中,有一个存放几十年的泡菜坛子,是魏姨的奶奶传下来的,可以说是魏姨的宝贝。魏姨用精湛的雕塑技艺,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泡菜,提高泡菜的饮食品味和文化品位

魏姨的泡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整个制作泡菜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辛勤劳作与开拓创新精神

魏姨的泡菜,五彩缤纷,次第争艳,色香味俱佳,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叫人不忍下箸,具备朴素而灿烂的品质,真是美不胜收,不仅给人以清脆爽口的口感,促进人们的食欲,而且还能开胃、醒酒、解油腻和助消化,真是善莫大焉

魏姨的泡菜,调配好那缤纷的色泽,给人以无限遐想各具特色的味道,细细地揣摩起来,几乎就像文人常说的五味俱尝,叫人联想到生活之中,难以回避的各种滋味,进而感悟人生的真谛

魏姨的泡菜,得当搭配,巧妙组合,令人真是不忍释手,可谓匠心独运,独具一格,构成别具特色的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悠美风情画卷

二奶奶


轻轻地你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地你来了,总带来一缕春风、、、、、、。

村里的二奶奶今天走了,二奶奶一生无儿无女,她的死,令全村男女老少潸然泪下。

今年八旬多的二奶奶,身板硬朗,善良勤苦,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暖意融融;她走到哪家,哪家都笑脸相迎。她总是替别人

着想,六十多的时候,她还给邻家比她年长的叔叔挑水;七十多的时候,她还 能骑上自行车为摔断腿的异姓侄子去镇上驮面。年轻

的时候,为这家做饭看孩子;为那家锄地摘棉花、、、、、、,总之,二奶奶自从嫁进我村,做的好事数不胜数。

近几年,二奶奶的院子里,每天都有男女乡亲帮她做活;她的身边每天都有孩童围着她嬉戏耍闹。有时候,孩子们会把二奶奶的眼

睛捂起来,让她仅用手摸摸自己是谁,猜错了,就罚二奶奶唱她年轻时唱的歌,每次二奶奶都唱的是小白菜,心里黄,三两岁啊,没了娘、、、、、、。因为二奶奶自小没娘,吃了不少苦,所以她非常痛惜弱小 ,同情贫苦的人。

还有几天就过春节了,今天早上,邻居孙媳妇给她送蒸好的包子和年糕。推开门,看到二奶奶还没起床,叫了几声没人应,走近了一摸,才发现二奶奶已经过世了,身上早已冰凉。

二奶奶的死讯,很快传遍了全村,听到二奶奶死的消息,我的心有一种强烈地被触痛的感觉,眼前总是浮现她的笑脸,耳边总回响她爽快的腔调 。

我能为死去的二奶奶做些什么呢?我能为二奶奶做的只能是用几行浅淡的文字,来记录二奶奶的生平足迹,让人们记住她的笑、她的好、她的助人为乐 的精神;她的坚强、她的诚恳、她的乐观。

亲爱的二奶奶,春天来了,你却走了,你是不是要用你的生命为人们赶走严冬的寒冷,你曾经为多少冰冷的心灵带来春天的温暖,我想你走得一定无憾,因为你的感召,村里已经成长起了几十个二奶奶式的助人为乐的模范人物,一个二奶奶倒下了,千百个二奶奶 站起来了。

敬爱的二奶奶,安息吧,您一路走好 !您虽然无儿无女,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您的亲人,泪光里,我仿佛感觉二奶奶满脸带笑,就站在我的眼前、我的身后。

我和奶奶


我出生于八零年,那时候咱们的农村,与现在截然不同。吃穿用度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家家户户的承包地里,都有棉花、小麦、大豆、油菜、蓖麻等各种作物。自留地里更是有萝卜、白菜等诸多蔬菜。

棉花弹扎纺线后,在全人力的织布机上织成粗布,染色后做成衣物。保暖耐磨,可以穿戴一生。

蓖麻油菜可以榨油,每次做菜,只要放入少量。现在想来,那是真香

我家也有十亩承包地,主要的劳动力只有父母二人。

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耕种全靠牲畜拖拉,人工点种;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的农药和除草剂,十亩地,不说在农作物上捉虫子,就只是除草一项,一年时间就被占用了大半。父母很是劳苦。

八五年,我五岁。离开父母,跟着奶奶住。当时,大我两岁的姐姐,已经跟了奶奶五年了。

五岁的我,刚离开父母,不太适应,经常哭闹淘气。姐姐说,每晚奶奶哄我睡觉,都要用上一个多钟头。比起如今那些不到两三岁,就进了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有些脸红。

尤其是到了冬季,曝露在棉衣外的手脚,冻得通红,感觉却在发热。睡觉前,奶奶总是先行钻进被窝,替我和姐姐暖热。

早起时,无论天气多冷,奶奶都坚持让我和姐姐,用刚从老井中打出的凉水洗漱。效果神奇,别人家的小孩经常把手脚冻裂,我和姐姐直到如今,从没出现过冻伤的情况。

八八年,我上小学。

每次在学校调皮捣蛋,被老师责打。回家后向奶奶哭诉,奶奶会沉着脸,让我在家等着,她去学校给我报仇。但奇怪的是,放学时,奶奶看到老师,依旧热情的打招呼,很是亲切。

那时候,最爱和奶奶一起去自家的自留地。我在一旁捉虫捕蝶,奶奶在地里除草。回家时,拽些蔬菜瓜果。我至今喜欢生吃西红柿和茄子,大概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依着土院墙,用两根木柱支起一个小棚子,就算厨房。奶奶往灶台里添加秸秆,我在一旁用力的拉着风箱。

水开后,奶奶放入南瓜块儿,少量的小麦面糊糊随后倒入锅中。

奶奶用三块半截红砖,在地上摆个等三角,小铁锅放在上面,灶台中取些底火塞到小铁锅下,就成了个简易的小灶。

奶奶炒菜,只放少量油盐,或许是技艺高超,炒出的菜品,依然色香味俱全,香气扑鼻。

南瓜粥出锅,汤白瓜黄,气味甜香。就着奶奶刚炒的热菜,不到十岁的我,也能吃掉两个大馒头。那时候的馒头不白,自家小麦自家磨,奶奶亲手做的。个头也大,比现在吃得机制馒头,要大上一倍有余。

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和姐姐把菜吃完,把碗里的粥喝光。然后,奶奶会盛些萝卜丝什么的腌菜,开始吃饭。

九三年,我上了初中,姐姐初中毕业后,去往城里打工。

学校在镇上,离家有七八里地。我没在学校留宿,每天放学坚持回家。

小巷口,石桥旁。刚到村口的我,就能够看到奶奶。奶奶不时打着眼罩,望着我所在的方向。直到我走近奶奶十丈左右,奶奶才会露出慈祥的笑脸,招呼我一声。后来,我才知道,奶奶的眼有些老花。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村里有了副业,周遭村镇也设立了集市。

奶奶似乎爱上了赶集,和她的一些老姐妹们,几乎是一次也没间断过。每次回来,都会带些麻花、坚果什么的。

我虽然已经十四五岁,老大不小了,但是奶奶给的,依旧来者不拒,扫灭一空。奶奶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完。

那时的麦芽糖,叫做糖稀。要用两根小棍绞着,拉扯成浓稠的白色,才能入口,真正的香甜如蜜。如今想给女儿买点儿,可已经难寻正宗,滋味相差天地。

我上初三那一年。

有一天,一直卧床的爷爷,突然起身,精神百倍,把家里损坏的老物件,统统修理了一遍。我很替奶奶高兴,以后不用为爷爷端茶倒水了。

奶奶无言,只是用那眼皮有些松弛的双眸,默默的看着正在忙碌的爷爷,眼神有些异样。

七天后,爷爷去世,走得很安详,享年六十七岁。

我所在的李家,本家很多,葬礼很隆重。起丧的时候,孝衣孝帽,白花花的一片,队伍绵延二里多长。

我是长孙我执幡,出村口时,要回头跪谢帮忙的乡亲。我看到了小巷口,石桥旁的奶奶,望着这个方向,身形单薄。

零二年,我要结婚了,对象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女孩子,模样不算出众,但小巧可人。奶奶看到后连声说好,咧着嘴,笑成了一朵花,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那次,我看到了奶奶掉了两颗牙。后来,我要奶奶去补上假牙。奶奶却说假牙吃饭不香,怎么劝都不去。

新婚燕尔,黏腻非常,几天没去奶奶家。

有一次傍晚,奶奶给我送来了一碗红烧肉,说是她吃不完,怕夏天温度高,一晚上会坏掉。热气腾腾,沁香脾胃,明显是刚出锅。这么大的一碗,哪里少了一块?

我高兴的收下,鼻子泛酸。搀扶着奶奶回家,那一夜,我赖在奶奶家住了一晚上。老土炕比弹簧床厚实,我睡得很是香甜。

有了儿女后,工作也忙碌了许多。不知不觉间,每天从看望奶奶两次,变成了一次,而后两天一次,继而三天一次......

零九年,那是一个冬天。接到父亲的电话,奶奶病倒了!我火速请假赶回。

姑姑们都在,父母也在。医生正在为奶奶做检查。医生临走,小声的在父亲耳边说了几句话。我没听到,我听到了奶奶在呼唤我。

坐到床边,奶奶皱褶的老手握着我的手,梦呓般叮嘱我,要好好工作,她有姑姑们和我父母照看,就行了。

我在哽咽,不敢说话,望着奶奶无力睁开双眼的慈爱面容,我鼻子很酸。

入夜,奶奶睡着了,我在姑姑的劝说下回到家中,没脱衣物,躺在床上。满脑子是和奶奶在一起的过往,像电影一样,不停的播放。

叮铃铃!电话一响,打破了午夜的寂静,我心中随之一痛。电话那头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小杰,你过来吧。你奶奶走了。

我赶到时,小姑姑站在房门前,拦阻我不让进屋,说是里面正在为奶奶换衣裳。我确定了消息,无力的坐在老井的边沿,无声落泪。

终于,屋里哭声响起,我踉跄着跑到熟悉的土炕前,噗通跪地,放声哭嚎。 我再也没有奶奶了!

丧礼依旧很隆重,村口跪谢乡亲时,我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向小巷口,石桥边。可是无论我怎么用力,如何努力,哪里......什么都没有!

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更是莫大遗憾!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请珍惜爱护!

惠芝奶奶


天气渐渐好起来,小城里的老人都走出门,坐在街边晒太阳,突然间这座小城成了老年城似的,便想起了惠芝奶奶。

从去年秋天开始,惠芝奶奶身体便大不如以前,一整个冬天奶奶只待在家里,这个时候,惠芝奶奶应该可以出门转转,晒晒太阳了吧。

我从小到大,我家老爹时不时就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挂在嘴边,耳提面命一直以来傻呵呵的我。一两年前,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老爷爷为纪念老伴儿写了回忆录叫《平如美棠》,那时候,我觉得人生最美的爱情不过如此了,喜乐、平和,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在哪儿,两人都互相惦记着。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爱情这件大事儿,发生在老人那儿,比在发生在年轻人那儿要好,他们爱一个人犹如爱大山大海,平凡、自然且磅礴。

后来,我偶然间听到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每天晚上听着音乐读个两三篇的,深深浅浅地暖了心窝,我觉察着善良的奶奶一生的语言,听着像一条潺潺不停的河。

若说起那些老人的故事遥远,那么惠芝奶奶就显得近一些,惠芝奶奶的故事是她的孙儿辈们时不时倒豆子似的倒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惠芝奶奶跟我的外婆有些类似的经历,即使我跟惠芝奶奶只有一面之缘,我便已很喜欢她了。出身地主家庭,在锦衣玉食里突遭变故,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世,哥哥们接连失踪,辍学成为别人家的丫头,成分不好的惠芝奶奶在周围人睁大的双眼里过着糊里糊涂的生活。

起初,她舍弃了自家祖祖辈辈的房产田地家业,接着,在亲戚家当使唤丫头,后来,嫁给一个连年龄也不知道的老实木匠,生了五六个子女,惠芝奶奶四十岁守了寡,她在之后的年月,或许是我可以想象的,但之前那些,我不敢想。她的人生让孙辈儿们说起来,凄凉与跌宕徘徊在她生命的云图上。惠芝奶奶比起我的外婆,她经受地更多些,我的外婆应该说是算个大家闺秀吧,但当我跟外婆说起惠芝奶奶时,她不断地咂舌,下意识里眼皮下垂盯着地板看,我看不到她的眼睛里是什么,但她终会说一句,她是个顶厉害的老太太啊。

我见惠芝奶奶的时候,她八十多了,个儿不高,皮肤特别白,脸上没有一块儿老年斑,微驼,大脚,头发全白,话不多,家里一切井井有条,腿脚利索,儿子孝顺,儿媳贤惠,女儿们也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

她张罗儿媳妇给我烫火锅,火锅料碗须是家里自己炒的,火锅底料一半自己炒,一半去店里买个大干锅,带猪蹄儿鸭掌的那种最好,得有料,得让孩子们吃好,火锅的菜当天早上集市上买,洗好晾干,装在小盘子里备着。茶水、饮料安排妥帖,吃饭时,一家人说说笑笑,她在旁边看着,欢喜只在嘴角而已,我想,这时候,惠芝奶奶是真的欢喜。

奶奶的大女儿嫁得最远,从关中一直嫁到了汉中,隔了一道秦岭。大女儿四十多岁的时候在一次医疗事故中意外过世,当时家里人瞒着奶奶把在病中的大姐送到ICU病房,眼看着人快不行了才迫不得已告诉惠芝奶奶。六十多岁的奶奶挂了电话跟谁都没说,关上门就朝汉中走,晚上没车,奶奶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路得有多长啊,夜得有多深呀,走到汉中,奶奶的头发从花白成了全白。

奶奶看了大女儿,硬朗的奶奶就轰然软了下来,那是她最懂事的大女儿,最能干的大女儿啊,嫁得最远的且平日里最照顾不上的大女儿啊,就那样悄然得离开了她。奶奶哭,哭是舍不掉,哭是心里头疼,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戚,那是无法以子女的多寡来衡量痛感的轻重。奶奶纵有六个儿女,但她却也无法舍掉任何一个孩子的离开,女儿在时,尚有一句妈,她不在了,连着什么都没了。

奶奶的孙女儿跟我是好朋友,小姑娘跟我说起奶奶时是一脸佩服与亲昵。姑娘初中时跟着了魔一样,谈恋爱、逃学、抽烟,离小混混只差一头杀马特的造型,惠芝奶奶天天跟着小孙女,生怕她走错了道儿,吃了亏,实在看不住了,奶奶腆着脸去求在西安的女儿一定得收留了孙女儿。姑娘说,那时候她真混蛋,跟一个烫手的山芋似的,谁都不敢接一个问题少女,也谁都没信心挽救失足少女。惠芝奶奶求了女儿,又求了女婿,一定得把孙女儿带走,远离那个让姑娘变坏的地方。姑娘说,没有奶奶,就没有今天的她,是救了她,在姑娘的言语里,潜藏着抱歉与坦然。而这一切,来自于救赎后的彻悟。

生活在穷苦年月的人,即便是母女、父子,亲情、爱情都比较淡漠,在贫困生活的压力下,大多会比较自私。惠芝奶奶的白发泛着一缕缕温润的微光,藏不住她这一世的故事,在她前半辈子一个人拉扯了六个子女的穷苦里,她不自私,她大气,子女个个出众,她熬过去了穷苦,反而更加明白舍,明白得。

惠芝奶奶是善良的,她的善良跟旁人的善不一样,经历过转角、跌宕、悬崖的善良更需要许许多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没有那些条件,善良会被埋没、被误解。奶奶的善良经住了岁月的拷打,成了她的高贵。

如今,奶奶极少管事儿了,一家人极服气奶奶,奶奶一辈子帮理不帮亲,儿子女儿跟媳妇儿女婿闹了矛盾,奶奶凭着理,不让有理的短气,不让没理的人舒坦。一家几十口人聚在一起时,和和美美,孙辈儿们总夸,奶奶是聪明的老太太。

即使如何平凡的人,如何平淡的几十年,当回溯一生时,到底会发现些大事儿的,我对惠芝奶奶的敬仰不止于她的聪明、大气,还有她这一生即使如何坎坷、如何艰难,她都一直向前走,走出了一个善良可亲的家,走出一条可敬可爱的人生。

奶奶翻身记


我叫孙百惠,和大官庄的林爱虎结婚已经两个多月了,因此,和街坊四邻的乡亲们也渐渐地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去邻居家串门,有位外号叫“快嘴”的二大娘在和我聊天时,突然问我:“你见过你的奶奶吗?”,把我问了一愣。我不解得问:“二大娘,你都把我问糊涂了。自从我和爱虎订婚到现在,从来没有人给我提起过,我哪里来的奶奶呀!”

“是吗?”二大娘瞅着我问。

我看着她那怀疑的眼神心里感到十分委屈,认真地解释说:“二大娘,咋不是?我要是糊弄你,我是……”

二大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抢过话茬说:“傻孩子,二大娘只是随便问一下,值当的那么认真吗?可能是我记错了,算我没说行了吧!”

可是,他那眼神里分明告诉我,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已。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些困惑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钟,爱虎从县城打工回到家后,我就想问个明白。他却迫不及待地把我抱在怀里,和我亲吻起来。我经不住他的诱惑,催着他上了床,急忙和他一起钻进被窝里。你不必大惊小怪,笑话人。对于一对新结婚的年轻夫妇来说,当然少不了那种事,人之常情,生理要求,无可厚非。

我怕影响他的情绪,暂时把疑问放在心里。等俺俩忙乎完以后,我笑着问:“宝贝儿。”这是俺俩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我对他的爱称。“我听别人说,咱奶奶现在仍然健在着,是真的吗?”

对我的提问他有些茫然,好久没有回答。我不解的又问:“怎么不说话?难道有难言之隐不成?话又说回来了,谁家没有老人?谁又能长生不老?老人健在是儿女的福分,也是儿女有孝心的标志,是全家人的荣耀,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理是这个理,但是,……”他又停下来。

我追问道:“既然是这个理,还但是什么?难道……”

他插话说:“但是,有的人不这样想,把老人当包袱,当累赘,不敬爹娘,不孝父母,只想自己过好日子,忘了做人的根本。”

我解释说:“虽然有那种人,但是,基本上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你说的不错,但是,做起来难呀!就像现在当官的,嘴上说的呱呱叫,行动就是不对号,说做两张皮,表里不统一。不满不说,咱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埋怨说:“你扯那么远干啥?还是回答我的问题吧!”

“好吧!既然你非要问,我也不瞒你了。咱奶奶不仅活着,而且还很健康。”

听了他的话,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疑惑地问:“那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咱奶奶?你们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她是个大活人,还能藏着掖着吗?”

“唉——,一言难尽呀!”他心情沉重地说。

我更困惑了,不解的问:“奶奶健在是好事,有什么不好说的?明天你请个假,陪着我去看奶奶。我都过门两个多月了,如果见了奶奶不认识,还不叫人家笑掉大牙。同时,也显得我这个孙媳妇忒不懂事了。你就赶紧给我说说奶奶的事吧!都把我闷死了。”

在我的追问下,他只好如实交代了。“说来话长。十几年以前,记得我刚懂事以后,因为农活忙,咱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管我,是奶奶一手把我抱大的,晚上也和奶奶住。那时一家人还比较和睦,可是,等我上学以后,奶奶成了闲人,手脚也越来越不利索,婆媳关系就开始紧张起来,不断地埋怨奶奶不中用。奶奶是个明白人,主动地提出自己过。妈妈来了个顺水推舟,把奶奶撵到了陪房的小屋里,从此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我瞅着他眼泪汪汪的样子,我也眼红了,心里不是个滋味。但是,我有点儿纳闷,总觉着婆婆不是那种没有良心的人。说句实在话,自从我进了这个家门,婆婆对我可好了,把我当宝贝,脏话累活不叫我干,就连我和爱虎的脏裤头、臭袜子也不叫我洗;我一说下地干活,她总是说,那点儿活还不够你爸爸俺俩干的来,你去干啥?要是累坏了身子咋办?我说在娘家我也经常干活,没有那么金贵时,他总是劝我说现在不是从前了,还是攒好劲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吧!弄的我怪不好意思的;尤其是做了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光给我往碗里添。可以说是疼爱备至,关爱有加。对于这样一个老婆婆说她不关心别人,虐待婆婆,我还真的难以接受。我想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说:“不可能吧!”

“咋不可能?对此,爸爸和她说了好几次,我也和妈妈争吵过,可是,她就是听不进去,并且还变本加厉,就连我给奶奶送东西吃,她见了也不干,不是吵,就是骂。有时急了,我也顶她几句,她就连哭带闹得耍赖,我也拿她没办法。”

我实在忍不住,继续问道:“难道后来连东屋也不叫住了吗?”

“你猜对了。自从和你订婚以后,妈妈就规定不让别人告诉你还有个奶奶的事,她担心这件事影响到咱俩的婚事,因此一直瞒着你。眼看咱俩结婚的日子快要到了,妈妈担心瞒不住,一不做,二不休,在房后的夹道里给奶奶搭了个临时小窝棚,就这样把奶奶给赶了出去。”

我好奇地问:“那奶奶吃饭咋办?”

“咱妈妈每天给她送饭吃,如果忘了奶奶就惨了,只能饿一顿。”

我生气的说:“你爸爸是干啥吃的?他就不会管一管?送一送?”

“你难道看不出来吗?爸爸是个老实人,含着冰凌化不出水来,家里的一切是妈妈说了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咱家也是阴盛阳衰,和中国的体育差不多。有时我回来背着她,偷偷地给奶奶买点儿送东西吃。”

我彻底明白了。“嗷,原来如此。是我把奶奶给害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还得我想办法把奶奶请回来。”

他担心地说:“你就少点儿事吧!免得再闹出乱子来,传扬出去丢人现眼,让我在众人面前更抬不起头来了。”

我安慰他说:“你放心吧!我一不和她生气,二不和她吵架,以理服人,争取让她自己把奶奶再接回来住。”

他不由自主的“噗嗤”一声,喷了我一脸吐沫星子,把我气得够呛,埋怨说:“能不大的人了,一点儿规矩都不懂。”

他急忙赔礼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随即伸手拿过一条毛巾,轻轻地给我擦了擦。

我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不行、不行。”

他作难地说:“那咋办?那咋办?”

我笑着说:“傻样,你不会用嘴舔舔呐!”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终于明白了,急忙在我的笑脸上亲吻起来,当他亲吻到我的嘴时,我实在忍不住,急忙抱住了他的头,两个舌头在接吻的嘴里相互戏耍起来。我慢慢地把他一拉,他就明白了,顺势趴在我即苗条又滑溜的身躯上。

你可能又要笑话我,对我的行为横挑鼻子竖挑眼。但是,我毫不客气地再次告诉你,对于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来说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为夫妻调情那是撒娇,非夫妻调情那叫发贱;夫妻同居那是正当,非夫妻同居那叫越轨;卖身求荣,那是无耻,卖身求富,那是犯罪。

对不起,扯远了,咱再回到正题上。我俩忙乎完以后,他有点儿累,转过身去睡觉了,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因为,如果这种没有礼义廉耻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话,这个家非败了不可。如何尽快的把奶奶从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里解放出来,扭转这种不良家风,是我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不能不认真的想着良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和谐发展,国富民强吗?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家庭还能家和万事兴吗?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人离衣冠禽兽还能远吗?我越想越觉着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后,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当我从梦中醒来天已经大亮了,我赶紧穿好衣服的同时,也把他喊起来:“宝贝,快醒醒吧!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说完我急急忙忙地走出来。

“你干什么去?”他突然问我。

我头也没有回,一边答道:“没什么事。天不早了,你也快去上班吧!”一边大步向房后的夹道走去。当我来到奶奶住的小窝棚时,惊呆了。小窝棚高不足一米半,宽不足一米,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平方。我挑开帘子往里一瞧,一个老太太卧卷着身子躺在一个草窝里,一床被子紧紧地裹在身体上,头朝里,捂在被子里,加上里面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奶奶的庐山真面目。我的眼泪像决了堤的河水,哗的一下子流出来,登时,让我对虐待奶奶的婆婆产生了极大地怨恨,心里说:“早知婆婆如此,我就不应该……”我心里疼痛,不愿再想下去。

我轻轻地喊了一声“奶奶”,虽然声音有点儿沙哑,但是充满了热爱和同情。奶奶没有反应,我又提高声音叫了一句“奶奶”。她好像听到了,撩开被子坐起来,露出干瘦如柴的脸。她瞪着眼看着我问:“姑娘,你是谁?”

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蹲下身子,抱住奶奶哭着说:“奶奶,是孙媳对不住你呀!是我造的孽呀!千错万错都怨我粗心,没有早一天把你接回去。”

我的举措使奶奶感到意外和茫然,吃惊地说:“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奶奶太脏了,别沾污了你的身体,还是站起来说话吧!”

奶奶的话好像钢针一样扎在我的心窝里,我喃喃地说:“好奶奶,你还是叫我多抱一会吧!好让我们赎赎罪过。”

奶奶却坦然地说:“孩子,奶奶是个受苦的命,不怪你。***妈也是为了这个家,我能理解。她能天天给我送口饭吃,我也知足了。这是我的造化,命该如此,不愿别人。”

“是吗?”我疑惑地问。

奶奶瞅着我的脸说:“好孩子,我不糊弄你。叫奶奶好好看看。”她瞅着我的脸笑眯眯的说,“好姑娘,明眉大眼真漂亮。奶奶知足了。可是,奶奶对不起你呀!”说着眼泪掉下来。

“奶奶,你啥话甭说了,我心里都明白。”

奶奶又喃喃地说:“孩子,奶奶没有一件东西送给你,也没有一分钱,我这个奶奶不够格呀!有愧呀!”

奶奶的话像钢针一样扎痛了我的心。我抱紧奶奶哽咽地喊着“奶奶、奶奶。”

奶奶宽宏大量,善解人意的态度让我释怀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不安。小窝棚里黑乎乎的难以看清奶奶的眼神,摸不透奶奶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违心话,难道是奶奶担心我是妈妈派来的“特务”,怕招来是非的试探摸底?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大胆的问:“奶奶,如果我接你回家,你敢跟我回去吗?”

“不敢,不敢。”随即又改口说,“我一个人在这里住惯了,回去干啥?俗话说,神老了不灵,人老了不行。还是少讨人嫌好。”

我劝着说:“奶奶,你不用怕,大不了我和爱虎给他们分家另住,你跟我们过,我伺候你,再也不能叫你受苦了。”

奶奶终于感动了,干涩的眼里流出了几滴眼泪,喃喃地说:“好孩子,谢谢你和爱虎的孝心。不过,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还是免了吧!”

“奶奶,你想错了。谁家没老人,谁又能不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在我们手里断送了,还有何颜面再见父老乡亲和阴曹地府的爷爷奶奶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接的不是一位奶奶,而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做人的根本。你就成全我们吧!”

奶奶担心地说:“那能行吗?”

“咋不行?奶奶你就放心吧!我今天就能叫你儿媳妇,我的婆婆高高兴兴的把你接回家。不过……”

奶奶急忙问:“不过啥?”

我笑嘻嘻地说:“奶奶,你得听我的安排。”我在奶奶的耳朵旁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

奶奶担心地说:“那能行吗?吓死我也不敢呐!”

我鼓励说:“奶奶,你不用怕,只要照我说的办,准没有问题。你就请好吧!”一切安排妥当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奶奶住的小窝棚,当我回到宽敞明亮的北屋里时,老婆婆和老公公早把饭菜晾在了桌子上。老婆婆关心地说:“快坐下吃饭吧!”

我笑嘻嘻地说:“爸爸,妈妈,都坐下一块吃吧!”

老婆婆说:“你们先吃吧!我忙乎完再吃也不晚。”她总是如此说。

我隔着门窗玻璃看到妈妈端着一个饭碗走出去。我无心吃饭,细心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不大一会儿就传来了妈妈训斥奶奶的声音。我急忙快步跑过去。老婆婆看到我进来,先是一楞,随即给我介绍说:“她是你奶奶,我好心好意的给她送饭来,她不说谢谢也就罢了,可是,她不知好歹,把一个好端端的碗给摔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该骂不该骂?”

我捡起摔成两半的碗,惋惜地说:“是啊!奶奶,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吃饭的碗给摔坏了,它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哇!”

奶奶听了我的话,傻眼了,一种上当受骗的后悔之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唉——”。而老婆婆笑的脸上恰似一朵花。

我接着埋怨说:“奶奶,你咋能不糊涂呢?你也不想一想,你把吃饭的碗给摔坏了,我以后怎么给俺妈妈送饭呀!看来只能拿碗岔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话像钢针一样刺痛了妈妈的要害,她脸色苍白,身子也开始有些站不稳了。我当然明白,急忙把她搀扶着送回家。正在吃饭的老公公看到我搀扶着婆婆后也慌了,急咧咧的问:“这是乍回事?这是乍回事?刚才还好好地,怎么转眼之间就成了这个样子?”

我实话实说:“俺奶奶把饭碗给摔坏了,妈妈一时想不开,给气糊涂了。”

老公公埋怨说:“那值当的吗?一个破碗能值几个钱?再换一个不就得了。要是气出个好歹来,恐怕就不是一两个碗的问题了。”

老婆婆急了,说:“你胡咧咧个啥?”

老公公还真听话,立刻闭上了嘴。我把婆婆扶进里间屋,让她躺在了床上。我试探着问:“妈妈,用不用看看医生?”

“甭价了,稳一会儿就好了。”

我直到现在还摸不透婆婆的态度,不得不又试探着问:“妈妈,按爸爸的意思,再给奶奶换个碗行吗?”

“不用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心里说:“这回完了,弄巧成拙,把奶奶给害了,连饭也不叫吃了。”我才想给她理论理论,又听到她冲着公公说:“你在哪里愣着干啥?还不赶快把西边的里间屋拾掇拾掇?”

老公公不解其意,嘟嘟哝哝地埋怨说:“也不过年过节的,拾掇那个干啥?净瞎操心。等你好了,有空儿了再说吧!”

“你想气死我呀!”

老公公是个老实人,赶紧说:“我去还不行嘛!我去还不行嘛!”说完走出去,小声嘟囔说,“真是莫名其妙,神经病。”

我自然明白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偷偷的为奶奶祝福说:“奶奶呀!从今以后你可以翻身过幸福生活了。祝你好运。”我知道老婆婆根本没有病,只是一时受到刺激而已。我见她逐渐好起来说:“妈妈,如果没有事的话?我去帮帮俺爸爸。”

“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

当我走出来,看到老公公蹲在门台上正在生闷气时,走近他小声说:“爸爸,你大概还不清楚,叫你拾掇屋子是叫俺奶奶住的。”

“不可能,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打死我也不信。”他肯定的说。

事情来的这么突然,他不相信也有情可原,就连我也觉着不可思议。看来我婆婆不仅听懂了我那句话的弦外之音,还明白了将来可能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被儿媳妇撵到她奶奶现在住的窝棚里,成为她奶奶的接班人。她不能不认真的掂量掂量此话的轻重。我才想给他解释解释,就听到婆婆的说话声。

“你在哪里蹲着干啥?还不抓紧去拾掇。”

我看着发呆的老公公提醒说:“爸爸,赶紧去吧!不然妈妈又生气了。”

他无奈地站起来,极不情愿地跟在妈妈的后面来到西里间屋,没精打采的帮助拾掇着。我也不敢怠慢,不大一会儿就收拾得差不多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说:“妈妈,我回去一下,给奶奶准备一身换洗的衣裳。”

“你快去吧!如果没有合适的?先将就着穿,以后买新的。”她叮嘱说。

我笑着说:“妈妈,你放心吧!”当我刚迈出屋门就听到老公公不解的问:“孩子他娘,我刚才听百惠说,把她奶奶接回来住,是真的吗?”

“你就别问了,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赶快干你的活吧!”

我回头一瞧,老公公阴沉的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高兴的说:“行。”

等到我拿着衣裳回来时,已经拾掇的焕然一新了,连褥子被子也是干干净净的,就像新的一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这样奶奶回到了本应属于她的家,从此过上了人的生活。

这是我的真实故事,我想来想去,就叫《奶奶翻身记》吧!

作者:王春海